机械设计课设设计涡轮蜗杆传动设计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https://img.taocdn.com/s3/m/a64485fa102de2bd9605888d.png)
青岛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指导老师: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年月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评阅书题目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答辩评语及成绩答辩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意见总成绩:室主任签名:年月日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设计一个单级减速器,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传动方案,通过比较所给的方案,选择蜗轮蜗杆的传动方案,作为设计方案。
设计过程根据所给输出机的驱动卷筒的圆周力、带速、卷筒直径和传动效率。
确定所选电动机的功率,再确定电动机的转速范围,进而选出所需要的最佳电动机。
计算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的转速、转矩和各轴的输入功率。
对传动件的设计,先设计蜗杆,从高速级运动件设计开始,根据功率要求、转速、传动比,及其其他要求,按蜗杆的设计步骤设计,最后确定蜗杆的头数,模数等一系列参数。
本次课程设计我采用的是普通圆柱蜗杆传动,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优点是,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降低噪音。
之后设计蜗轮的结构,按《机械设计》所讲的那样设计,接下来对箱体进行大体设计,设计轴的过程中将完成对箱体的总体设计,设计轴主要确定轴的各段轴径及其长度,在此设计过程中完成了对一些附加件的设计包括对轴承的初选,主要是根据轴的轴向及周向定位要求来选定,然后对轴进行强度校核,主要针对危险截面。
这个过程包括一般强度校核和精密校核。
并对轴承进行寿命计算,对键进行校核。
设计过程中主要依据《课程设计》,对一些标准件和其他的一些部件进行选择查取,依据数学公式和经验进行对数据的具体确定。
关键字:减速器,蜗杆,轴,轴承,键目录摘要 (I)1 设计任务 (1)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 课程设计要求 (1)1.3 课程设计的数据 (1)2 传动方案拟定 (2)2.1 确定传动方案 (2)2.2 选择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 (2)3 电动机的选择 (3)3.1 电动机功率计算 (3)3.2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3)4 计算传动比及运动和动力参数 (4)4.1 总传动比 (4)4.2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 (4)5 确定蜗轮蜗杆的尺寸 (5)5.1 选择蜗杆传动的类型及材料 (5)5.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5)5.3 计算蜗轮和蜗杆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5)5.4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6)6 轴的设计计算 (9)6.1 蜗杆轴的设计计算 (9)6.2 蜗轮轴的设计和计算 (10)7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4)7.1 轴承的选择 (14)7.2 计算轴承的受力 (14)8 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6)8.1 选择键联接的类型和尺寸 (16)8.2 校核键联接的强度 (16)9 联轴器的选择 (18)10 减速器箱体的选择 (19)11 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20)11.1 减速器蜗轮蜗杆的传动润滑方式 (20)11.2 减速器轴承润滑方式 (20)11.3 减速器密封装置的选择,通气孔类型 (20)总结 (21)参考文献 (22)1 设计任务1.1 课程设计的目的该课程设计是继《机械设计》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主要目的是:(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有全套图纸)蜗轮蜗杆传动减速器设计
![(有全套图纸)蜗轮蜗杆传动减速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106991c281e53a5802ffcb.png)
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2)二、传动方案 (3)三、选择电动机 (3)四、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各级传动比 (5)五、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六、确定蜗杆的尺寸 (6)七、减速器轴的设计计算 (9)八、键联接的选择与验算 (17)九、密封和润滑 (18)十、铸铁减速器箱主要结构尺寸 (18)十一、减速器附件的设计 (20)十二、小结 (23)十三、参考文献 (23)一、课程设计任务书2007—2008学年第 1 学期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05-1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设计题目:蜗轮蜗杆传动减速器的设计完成期限:自 2007年 12 月 31 日至 2008年 1 月 13 日共 2 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二、传动方案我选择蜗轮蜗杆传动作为转动装置,传动方案装置如下:三、选择电动机1、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选用笼型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v,Y型。
2、电动机容量工作机所需功率wpKWFvpww30.196.010005.25001000=⨯⨯==η根据带式运输机工作机的类型,可取工作机效率96.0=wη。
电动机输出功率dpηwdpp=传动装置的总效率433221ηηηηη⋅⋅⋅=式中,21ηη、…为从电动机至卷筒之间的各传动机构和轴承的效率。
由表10-2KWPw3.1=电动机外形尺寸:四、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各级传动比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m n 和工作机主轴的转速n ,可得传动装置的传动比是:98.82.1591430===n n i m 所得i 符合单级蜗杆减速器传动比的常用范围。
五、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各轴转速1n 为蜗杆的转速,因为和电动机用联轴器连在一起,其转速等于电动机的转速,则:min /14301r n n m ==2n 为蜗轮的转速,由于和工作机连在一起,其转速等于工作主轴转速,则:m in /2.1592r n n ==各轴输入功率按电动机额定功率cd P 计算各轴输入功率,设1P 为蜗杆轴的功率,2P 为蜗轮轴的功率,3P 为工作机主轴的功率。
机械设计第6章蜗杆蜗轮传动设计
![机械设计第6章蜗杆蜗轮传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280071bed5b9f3f90f1ca1.png)
一、蜗杆机构传动的特点
3.蜗杆机构的特点(1)--优点
(1)结构紧凑、传动比大; (2)传动平稳、噪声小;
(3)当蜗杆的导程角1小于轮齿间的当量摩 擦角v时,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
3
一、蜗杆机构传动的特点
3.蜗杆机构的特点(2)--缺点
(1)相对滑动速度大,摩擦损耗大,易发热, 传动效率低; (2)蜗轮用耐磨材料青铜制造制造,成本高。
2. 主要失效形式
(1)过度磨损(主要失效形式); (2)点蚀(主要失效形式); (3)齿面胶合(主要失效形式); (4)齿根折断。
31
八、蜗杆机构的设计准则
1.闭式蜗杆传动
通常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来设计,并校 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闭式蜗杆传动还必须 作热平衡计算,以免发生胶合失效。
32
八、蜗杆机构的设计准则
2.开式传动,或载荷变动较大, 或蜗轮齿数Z2大于90
通常只须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33
九、蜗杆机构的材料
1.对材料的总体要求
(1)具有一定的强度; (2)良好的抗摩擦、抗磨损的性能。
34
九、蜗杆机构的材料
2.常用材料
(1)为了减摩,通常蜗杆用钢材,蜗轮用有 色金属(铜合金、铝合金); (2)高速重载的蜗杆常用15Cr、20Cr渗碳淬 火,或45钢、40Cr淬火;
(3)低速中轻载的蜗杆可用45钢调质; (4)蜗轮常用材料有:铸造锡青铜、铸造铝 青铜、灰铸铁等。
35
十、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公式
校核
公式
520
KT2
d1d
2 2
520
KT2 m2d1Z22
27
六、蜗杆机构的受力分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全套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872a1806524de518974b7dd1.png)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者指导教师班级提交日期全套CAD图纸加153893706目录一、设计任务 (1)1、工作条件 (1)2、原始数据 (1)3、传动方案 (1)二、总体设计 (2)1、传动方案 (2)2、选择电机 (4)3、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5)4、减速器各轴转速、功率、转距的计算 (6)5、蜗轮蜗杆传动的设计 (7)6、轴的结构设计 (12)7、轴的校核 (16)8、平键联接计算 (19)9、滚动轴承校核 (20)10、润滑设计 (21)11、箱体及附件的设计 (22)三、设计心得与体会 (23)四、参考文献 (24)一设计任务1.题目F:设计一级蜗杆减速器,拉力F=7000N,速度v=0.538m/s,直径D=400mm,每天工作小时数:16小时,工作寿命:8年,工作天数(每年):300天,2.原始数据3.传动方案项目数据运输带拉力 F(KN)7000二 总体设计1、传动方案:已经给出,如第1页附图12、选择电动机(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无特殊要求,电机类型通常选用Y系列的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因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
(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工作机所需功率为370.53810 3.76610001000w FV P KW KW KW ⨯⨯=== 式中g r c ηηη、、、1η分别为蜗轮蜗杆传动、一对滚动轴承、联轴器、工作机传动效率,。
取gη=0.8、r η=0.99、c η=0.99、10.95η=则312..a g r c ηηηηηη=⋅⋅=0.8×0.993×0.99×0.95×0.96=0.7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3.7665.020.75wd aP P KW η===(3)确定电动机转速卷筒工作速度为6010006010000.538/min 25.71/min 400w v n r r D ππ⨯⨯⨯===⋅⋅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表3-1,常见机械传动的主要性能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一级蜗杆减速器传动比10~40,根据V 带的传动比范围2 ~4经查表按推荐的合理传动比范围,一级蜗杆减速器传动比范围为:10--80,可选择的电动机转速范围为nd=(10-80)×25.71=257.1--2056.8r/min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ecaf5e7da38376baf1faed0.png)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一、选择电机1)选择电动机类型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工作机的有效功率为从电动机到工作机输送带间的总效率为=式中各按【1】第87页表9.1取η-联轴器传动效率:0.991η-每对轴承传动效率:0.982η-涡轮蜗杆的传动效率:0.803η-卷筒的传动效率:0.964所以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3)确定电机转速工作机卷筒的转速为所以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是:符合这一范围的转速有:750、1000、1500三种。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质量、价格等因素,为使传动机构结构紧凑,决定选用同步转速为1000。
根据电动机的类型、容量、转速,电机产品目录选定电动机型号Y112M-6,其主要性能如下表1:/(9402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总传动比:3 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转速:Ⅰ轴Ⅱ轴卷筒轴 2)各轴输入功率: Ⅰ轴 Ⅱ轴卷筒轴3) 各轴输入转矩:电机轴的输出转矩Ⅰ轴Ⅱ轴卷筒轴运动和动力参数结果如下表:940二、涡轮蜗杆的设计1、选择材料及热处理方式。
考虑到蜗杆传动传递的功率不大,速度也不高,蜗杆选用45号刚制造,调至处理,表面硬度220250HBW;涡轮轮缘选用铸锡磷青铜,金属模铸造。
2、选择蜗杆头数和涡轮齿数i=15.16 =2 =i=215.1630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确定模数m和蜗杆分度圆直径1)确定涡轮上的转矩,取,则2)确定载荷系数K=根据工作条件确定系数=1.15 =1.0 =1.1K==1.15 1.0 1.1=1.2653)确定许用接触应力由表查取基本许用接触应力=200MPa应力循环次数 N=故寿命系数4)确定材料弹性系数5)确定模数m和蜗杆分度圆直径查表取m=6.3mm,=80mm4、计算传动中心距a。
涡轮分度圆直径a=满足要求5、验算涡轮圆周速度、相对滑动速度及传动效率<3符合要求tan=0.16,得=8.95°由查表得当量摩擦角=1°47,所以=0.790.80与初值相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蜗轮蜗杆传动(修订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蜗轮蜗杆传动(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0674ec240c844769eaeea6.png)
六、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24)6.1.高速轴滚动轴承校核 (24)6.2.低速轴滚动轴承校核 (25)设计题目:链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一、传动方案的确定1.4设计工作量减速器装配图一张;零件图4张;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电动机的选择及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则_^D5Dd55电动机数据引自[5]第152页第155因此初步取综合比较传动比范围,则齿轮的传动比效率3.1蜗轮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由前计算可知,轴的输出功率为P=1.12kW,蜗杆转速=1450 _8D8D传动比确定作用在齿轮上的转矩(2).确定载荷系数K因工作载荷较稳定,故取载荷分布不均系数;由参考文献[2]表11-5选取使用系数;由于转速不高,冲击不大,可选取动267~268页, 参考文献[3]第37~38页载荷系数确定弹性影响系数因选用的是铸锡磷青铜蜗轮和钢蜗杆配合,故选确定许用接触应力(5).计算的值因12Z =,由参考文献[2]表11-22取模数m=4,蜗杆分度圆直径1d 40mm =。
④.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1).中心距124044410822d d a mm ++⨯===中心距不符合5的倍数圆整至 a 110w =,则变位系数为0.5w a a x m-==(2).蜗杆尺寸分度圆直径:140d qm ==,所以q 10=节圆直径:1(2)4(1020.5)44w d m q x mm =+=⨯+⨯=齿顶圆直径:112402448a d d m mm =+=+⨯=齿根圆直径:111122 1.2402 1.2430.4f f d d h d m mm =-=-⨯=-⨯⨯=蜗杆齿宽:12(13.50.1)(13.50.144)471.6b z m ≥+⨯=+⨯⨯=取80mm(3).蜗轮尺寸分度圆直径:22444176d mz mm ==⨯=节圆直径:22176w d d mm ==齿顶圆直径:222222(1)17624(10.5)188a a d d h d m x mm =+=++=+⨯⨯+=[2]246页表11-3(2).计算小齿轮传递扭矩:T 1=9.55×610×P/n 1=9.55×610×0.864/63.6=129736 N ·mm(3).由参考文献[2]表10-7选取齿宽系数d φ=0.5计算数N1=60jn1L h=60×1×63.6×22400=855×107;N2=60jn2L h=60×1×15.9×22400=855×107得齿轮计算公式和有关系数皆引自查参考文献[2]第公式引自参考文献[2]式10-5=212.14MPa=④参数计算(1)计算分度圆直径d1=_57=28.5mm根据参考文献[2]P115表16-2,取A=110,主要参数:②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力蜗轮受力分析径向力:轴向力:③计算支反力:水平面:因为和左右关于C点对称,受力相互对称,所以垂直面:由,得:由④作弯矩图水平面弯矩:垂直面矩:合成弯矩:⑤作转矩图⑥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号钢,调质处理,其拉伸强度极限(3)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①轴的计算简图(见图)蜗轮受力分析圆周力:径向力:轴向力:③计算支反力:水平面:因为和左右关于C点对称,受力相互对称,所以垂直面:由,得:由④作弯矩图水平面弯矩:垂直面矩:合成弯矩:⑤作转矩图⑥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轴的材料是45号钢,调质处理,其拉伸强度极限[_###) ]_21D21D由附图零件图1可知.蜗轮轴各处轴径相近.但C截面处轴弯矩明显大于其它轴段.故截面C处为危险截面。
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蜗轮蜗杆
![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蜗轮蜗杆](https://img.taocdn.com/s3/m/e0ae3e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b.png)
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蜗轮蜗杆蜗轮蜗杆是一种常见的传动机构,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
蜗轮蜗杆传动具有体积小、传动比大、传动平稳等特点,在机械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蜗轮蜗杆传动是一种通用型的不可逆传动,典型的结构包括蜗轮和蜗杆两个部分。
蜗轮是一种螺旋状的齿轮,其齿面与蜗杆的蜗杆螺旋面相配合。
蜗杆是一种具有螺旋线形状的轴,其作为传动元件,通过旋转运动驱动蜗轮。
蜗轮齿与蜗杆螺旋线的位置关系使得蜗轮只能顺时针旋转,而无法逆时针旋转。
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蜗轮蜗杆传动是一种不可逆传动。
蜗轮蜗杆传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靠蜗杆的螺旋面与蜗轮的齿轮面的啮合来实现传动。
在传动过程中,蜗杆通过旋转带动蜗轮转动,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由于蜗杆的螺旋面与蜗轮的齿轮面接触面积小,所以传动效率相对较低。
为了提高传动效率,降低摩擦损失,需要在蜗轮齿面和蜗杆螺旋面之间添加润滑油。
蜗轮蜗杆传动具有很高的传动比,可达到1:40以上,因此在机械设备中常常使用蜗轮蜗杆传动来实现大速比的传动。
例如在起重机构中,通常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来提高起重高度。
此外,蜗轮蜗杆传动还可以实现两个轴的不同速度传动,例如在机械车床中使用蜗轮蜗杆传动来实现工件的不同转速。
在机械设计中,蜗轮蜗杆传动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传动比、工作环境要求等参数。
首先需要确定传动比,在确定传动比的同时要考虑传动效率和传动正反转的能力。
其次,需要根据工作环境来选择蜗杆和蜗轮的材料,以提高传动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还需要注意蜗杆和蜗轮的几何尺寸和配合精度,以保证传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强度校核、轴承选择等工作,以确保传动的安全可靠。
总之,蜗轮蜗杆传动在机械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的特点是传动比大、传动平稳,适用于需要大速比、不可逆传动的场合。
在设计蜗轮蜗杆传动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传动比、材料、尺寸、配合精度等参数,以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https://img.taocdn.com/s3/m/63a26b8aaeaad1f346933fd0.png)
切向速 度vp2的方向与拇指指向相同。 左旋蜗杆:用右手判断,方法一样。
ω2
v2
2
p
设计:潘存云
1
ω1
a r2 r1
2 ω2
p 1 设计:潘存云
v2 ω1
模型验证
7.中心距 a = r1+r2 = m(q +z2)/2
二、圆柱蜗杆传动几何尺寸的计算
由蜗杆传动的功用,以及给定的传动比 i , → z1
齿面接触强度验算公式:
σH = 500
KT2 = 500 d1d22
KT2 m2d1z22
≤[σH ]
500 2 由上式可得设计公式: m2d1≥ z2 [σH ] KT2
式中K为载荷系数,取:K =1.1~1.3
m、d1应选取标准值确定。
表12-1 蜗杆分度圆直径与其模数的匹配标准系列 mm
m
d1
90
(71) (50) 10 90
63
…
摘自GB10085-88,括号中的数字尽可能不采用
当蜗轮采用青铜制造时,蜗轮的损坏形式主要是疲劳 点蚀,其许用的接触应力如下表:
表12-4 锡青铜蜗轮的许用接触应力[σH]
蜗轮材料 铸造方法 适用的滑动速度
蜗杆齿面硬度
Vs m/s
HBS ≤ 350 HRC ≥ 45
设计:潘存云
点接触
线接触
设计:潘存云
改进措施:将刀具做成蜗杆状,用范成法切制蜗轮, 所得蜗轮蜗杆为线接触。
优点: 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噪声小。
分度机构:i=1000, 通常i=8~80
缺点: 传动效率低、蜗轮齿圈用青铜制造,成本高。
类型
按形状分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蜗轮蜗杆典型例题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蜗轮蜗杆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e1725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f.png)
蜗轮蜗杆典型例题1. 如图所示,蜗杆主动,主动轮扭矩m N T .201=,模数mm m 4=,21=Z ,mm d 501=, 蜗轮齿数,502=Z 传动的啮合效率75.0=η。
试确定:(1)蜗轮的转向;(2)蜗轮蜗杆所受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如图所示为蜗杆传动和圆锥齿轮传动的组合。
已知输出轴上的圆锥齿轮4Z 的转向4n :(1)欲使中间轴上的轴向力能部分抵消,试确定蜗杆传动的螺旋线方向和蜗杆的转向;(2)在图上标出各轮轴向力的方向。
3. 判断图中各蜗杆、蜗轮的转向和螺旋线方向(按构件1主动)画出各蜗杆、蜗轮所受三个力的方向。
4. 已知两蜗杆均为右旋,轴Ⅰ为输入轴,转向如图所示。
试分析:(1)各蜗杆、蜗轮的螺旋线方向;(2)Ⅲ转向; (3) 蜗杆3和蜗轮2的受力方向。
5. 指出图中未注明的蜗轮的转向和螺旋线方向,并画出蜗杆、蜗轮所受三个力的方向。
6. 手动绞车采用圆柱蜗轮传动。
已知:mm m 8=,11=Z ,mm d 801=,402=Z ,卷筒直径mm D 200=。
问:(1)欲使重物W 上升1m ,蜗杆应转多少转? (2)蜗杆与蜗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18.0='f ,该机构能否自锁? (3) 若重物W=5KN ,手摇时施加的力F=100N ,手柄转臂的长度l 应为多少?(题6图)7. 如图所示一开式蜗杆传动起重机构,蜗杆与蜗轮之间当量摩擦系数f=0.16(不计轴承摩擦损失),起重时,作用于手柄之力F=200N 。
求:(1)蜗杆分度圆导程角γ,此机构是否自锁?(2)起重、落重时蜗杆的转向(各用一图表示);(3)起重、落重时蜗杆的受力方向(用三个分力表示);(4)起重时的最大起重量及蜗杆所受的力(用三个分力表示),重物的重量为W;(5)落重时所需手柄推力及蜗杆所受的力(用三个分力表示)。
(6)重物停在空中时蜗杆所受的力为W;(5)落重时所需手柄推力及蜗杆所受的力(用三个分力表示)。
(6)重物停在空中时蜗杆所受的力。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范本模板】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32603adc850ad02df80416b.png)
(2)蜗轮
蜗轮齿数为z2=41,变位系数x2=—0.500
验算传动比
i12= =20。5,
传动比误差为 =2。5% 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蜗轮的分度圆直径d2=mz2=8×41=328mm
蜗轮喉圆直径da2=d2+2ha=328+2×1×8=344mm
一般而言 =0.4,所以先假设它们的比值为0。4,再选取 ,
查图11—18得, =2.78
(5)确定许用接触应力
根据蜗轮材料铸锡磷青铜ZCuSn10P1,金属模铸造,蜗杆螺旋齿面硬度大于45HRC,查表11-7中查得蜗轮的基本许用应力 ,=268MPa,
应力循环次数 N=60jn2LH=60×1× ×15000=6.57×107
8、润滑油和润滑方式的选择
考虑蜗杆运动速度0m/s,可采用油池润滑,运动粘度为220cst,
9、热平衡计算
保持正常工作温度所需要的散热面积
S= = =2.667m2
10、蜗轮的结构设计
Z1=2
η=0。8
Kβ=1。0
KA=1。15
KV=1.0
ZE=160
=2.78
这是 =0.4,与初选值一致,因此以上计算结果可用。
4、蜗杆与蜗轮主要参数计算
(1)蜗杆
pa= =3.14×8=25。12,直径系数q=10.00
齿顶圆直径da1=d1+2ha*m=80+2×1×8=96mm
齿根圆df1=d1-2(ha*m+c)=80—2×(1×8+0.25)=63.5mm
分度圆导程角 =11°18′36″
蜗轮齿根圆直径df2=d2—2df2=328-2×1。2×8=308。8mm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蜗轮蜗杆传动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蜗轮蜗杆传动](https://img.taocdn.com/s3/m/9bb794330c22590103029da2.png)
目录第一章总论............................................................................................................. - 2 -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 - 2 -二、设计任务..................................................................................................... - 3 -三、设计要求..................................................................................................... - 4 -第二章机械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 - 4 -一、电动机的选择............................................................................................. - 4 -二、传动比及其分配......................................................................................... - 5 -三、校核转速..................................................................................................... - 6 -四、传动装置各参数的计算............................................................................ - 6 -第三章传动零件—蜗杆蜗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6 -一、蜗轮蜗杆材料及类型选择........................................................................ - 7 -二、设计计算..................................................................................................... - 7 -第四章轴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 - 12 -一、安装蜗轮的轴设计计算......................................................................... - 12 -二、蜗杆轴设计计算...................................................................................... - 17 -第五章滚动轴承计算......................................................................................... - 20 -一、安装蜗轮的轴的轴承计算..................................................................... - 20 -二、蜗杆轴轴承的校核 ................................................................................. - 21 -第六章键的选择计算......................................................................................... - 21 -第七章联轴器 ..................................................................................................... - 22 -第八章润滑及密封说明..................................................................................... - 23 -第九章拆装和调整的说明................................................................................. - 23 -第十章减速箱体的附件说明 ............................................................................ - 23 -课程设计小结.......................................................................................................... - 24 -参考文献.................................................................................................................. - 25 -第一章总论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传动方案的分析与选择;2.电动机的选择与运动参数的计算;3。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斜齿锥齿轮传动受力分析例题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斜齿锥齿轮传动受力分析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2d7dc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d.png)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斜齿轮、锥齿轮传动机构受力分析例题【例题1】如图所示为一蜗杆—圆柱斜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三级传动。
已知蜗杆1为主动件,且按图示方向转动。
试在图中绘出:
(1)各轴转向。
(2)使II、III轴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小时的斜齿轮轮齿的旋向。
(3)各轮所受诸轴向分力的方向。
【解】
(1)各轴转向如图所示(4分)。
(2)斜齿轮轮齿的旋向如图(2分)。
(3)各轮所受诸轴向分力的方向如图。
(8分)
【解析】
蜗轮蜗杆传动受力分析:
径向力F r:由啮合点指向各自的回转中心。
圆周力F t:主动轮所受圆周力与啮合点切向速度
方向相反(阻力);
从动轮所受圆周力与啮合点切向速度方向相同(动力)。
轴向力F a:主动轮(蜗杆)受力方向用左右手螺旋法则。
从动轮受力方向与F t1相反。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径向力F r:由啮合点指向各自齿轮的回转中心。
圆周力F t:主动轮所受圆周力与啮合点切向速度方向相反(阻力)。
从动轮所受圆周力与啮合点切向速度方向相同(动力)。
轴向力F a:主动轮受力方向用左右手螺旋法则判定,从动轮受力方向与主动轮相反。
锥齿轮受力分析
径向力F r:由啮合点指向各自的回转中心。
轴向力F a:由啮合点指向各自齿轮的大端(与齿轮转向无关,方常作为隐含条件)。
圆周力F t:主动轮所受圆周力与啮合点切向速度方向相反(阻力)。
从动轮所受圆周力与啮合点切向速度方向相同(动力)。
课程设计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0d64a8852458fb760b56c5.png)
课程设计--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前言国内的减速器多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为主,但普遍存在着功率与重量比小,或者传动比大而机械效率过低的问题。
另外,材料品质和工艺水平上还有许多弱点。
由于在传动的理论上、工艺水平和材料品质方面没有突破,因此,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传递功率大、传动比大、体积小、重量轻、机械效率高等这些基本要求。
国外的减速器,以德国、丹麦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特别在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占据优势,减速器工作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
但其传动形式仍以定轴齿轮传动为主,体积和重量问题,也未解决好。
当今的减速器是向着大功率、大传动比、小体积、高机械效率以及使用寿命长的方向发展。
本设计是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
设计主要针对执行机构的运动展开。
为了达到要求的运动精度和生产率,必须要求传动系统具有一定的传动精度并且各传动元件之间应满足一定的关系,以实现各零部件的协调动作。
该设计均采用新国标,运用模块化设计,设计内容包括传动件的设计,执行机构的设计及设备零部件等的设计。
该减速器机体全部采用焊接方式,因此本减速器不仅具有铸造机体的所有特点还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没有拔模角度、铸造圆角、沉头座)、不需要用木模,大大简化了设计和毛胚的制造;(2)由于钢的弹性模量E及切变模量G要比铸铁大40%~70% ,焊接机体的刚度较高;(3)焊接机体的壁厚通常取为铸造机体的0.7~0.8倍,且其他部分的尺寸也可适当减小,故通常焊接机体比铸造机体轻1/4左右。
因而,近年来,焊接机体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单间和小批量生产中。
摘要一击蜗杆蜗轮减速器是减速器的一种形式,这篇一击蜗杆蜗轮减速器的设计说明书主要是将以及蜗杆蜗轮减速器的全部设计过程表达了出来。
整个设计过程按照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计算,最终得到较为合理的设计结果。
在设计说明书中,首先,从总体上对动力参数进行了计算,对设计方案进行了选择;再次,对减速器的传动部分进行了设计,具体的说就是对蜗杆和涡轮轴的设计计算与校核计算;最后,对整个减速器的箱体、联接部分,键及轴承,还有润滑方式等细节进行了完善。
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蜗轮蜗杆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蜗轮蜗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d6b0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b.png)
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蜗轮蜗杆分析蜗轮蜗杆传动是一种常见的传动结构,具有传动比大、传动平稳、结构紧凑等优点。
在机械设计中,蜗轮蜗杆传动的分析和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蜗轮蜗杆传动的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要点。
1.原理蜗轮蜗杆传动是由蜗轮和蜗杆组成的一对斜面传动。
蜗轮有多个齿槽,蜗杆有一根螺旋斜面。
当蜗杆旋转时,通过螺旋斜面与蜗轮的齿槽作用,产生转动传递。
由于蜗杆螺旋斜面的斜度较大,所以每转动一圈,蜗轮只转动少量的角度,这就实现了较大的传动比。
2.分析方法蜗轮蜗杆传动的分析主要包括力学分析和几何分析。
力学分析:(1)传动比计算:蜗轮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可以根据蜗轮的齿数和蜗杆的斜度来计算,传动比=(蜗轮的齿数)/(蜗杆的斜度)。
(2)传动效率计算:蜗轮蜗杆传动的传动效率通常较低,主要受到摩擦损失和滑动损失的影响。
传动效率可以根据摩擦系数和滑动速度来计算。
(3)定位力计算:蜗轮蜗杆传动中,由于蜗轮与蜗杆之间的斜面接触,会产生一定的定位力。
定位力会严重影响传动的稳定性和精度,需进行合理计算和设计。
几何分析:(1)蜗轮参数计算:根据给定的传动比和蜗杆参数,可以计算蜗轮的齿数和齿轮分度圆直径。
(2)蜗杆参数计算:根据给定的传动比和蜗轮参数,可以计算蜗杆的斜度和蜗杆的导程。
(3)轴距计算:蜗轮和蜗杆的轴距是影响传动稳定性和效率的重要参数,需进行合理计算和确定。
3.设计要点(1)选取合适的材料:蜗轮蜗杆传动通常承受较大的扭矩和摩擦力,所以需选取能够承受高载荷和高摩擦的材料,如合金钢等。
(2)控制传动误差:蜗轮蜗杆传动的传动准确性较低,会产生一定的传动误差。
为了减小传动误差,需进行合理的加工和装配,并采用合适的润滑和控制措施。
(3)考虑安装和维修:蜗轮蜗杆传动通常安装在机械设备内部,为方便安装和维修,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蜗轮蜗杆传动的拆卸和装配便捷性。
总结:蜗轮蜗杆传动是一种重要的传动结构,在机械设计中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蜗轮蜗杆传动的深入分析和合理设计,可以提高传动的效率和稳定性,满足机械设备的传动需求。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https://img.taocdn.com/s3/m/cca997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7.png)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蜗轮蜗杆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常用于机械中的减速装置。
它由蜗轮和蜗杆两部分组成,通过它们之间的啮合作用来实现传动。
蜗轮蜗杆传动具有传动比大、传动平稳、紧凑结构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中。
首先介绍蜗杆的设计。
蜗杆是一种旋转的锥面,并且蜗杆的螺旋线与轴线呈一定的螺距,以便与蜗轮进行啮合。
蜗杆的设计中,需要确定螺距和蜗杆的压力角。
螺距决定了蜗杆传动时的速比,一般情况下,蜗杆的螺距越小,速比越大。
压力角则是蜗杆传动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蜗轮蜗杆传动的传动效率。
一般情况下,蜗杆的压力角应该选择在20°~30°之间。
其次是蜗轮的设计。
蜗轮是一个圆柱形的齿轮,蜗轮的齿数一般比蜗杆的螺旋线的圈数少一个。
蜗轮的设计需要确定齿数、齿轮模数和齿形等参数。
齿数决定了蜗轮的啮合角,一般情况下,蜗轮的啮合角应该在15°~25°之间。
齿轮模数则是决定蜗轮齿形的重要参数,一般情况下,模数应该选择在蜗轮齿高的0.3~0.5倍之间。
在蜗轮蜗杆传动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蜗轮和蜗杆的材料选择以及传动装置的润滑和冷却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蜗轮和蜗杆的材料应该选择强度高、硬度大的材料,以保证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传动装置的润滑和冷却则可以采用润滑油和冷却水等方式进行。
在实际的机械设计中,蜗轮蜗杆传动常常用于对转速要求较低、扭矩要求较大的场合。
例如,蜗轮蜗杆传动常用于一些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的设备中,用来实现减速装置的功能。
总的来说,蜗轮蜗杆传动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装置,其优点包括传动比大、传动平稳、紧凑结构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蜗杆和蜗轮的参数选择、润滑和冷却等问题,以保证传动装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蜗轮蜗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蜗轮蜗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3c7fc4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5.png)
设计小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这门课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考验我们平时学习成果的一个环节。
本次课程设计历时三个星期,在设计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学习到了很多平常都没有学习到的知识,同时也体验了一把作为设计人员的酸甜苦辣,获益匪浅。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让我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设计把机械设计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如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等)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在设计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密切的结合起来。
而且,本次设计是我们首次进行完整综合的机械设计,它让我树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了我对机械工程设计的独立工作能力;让我具有了初步的机构选型与组合和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为我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了良好的基础。
这次课程设计我设计的是蜗轮蜗杆减速器,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的,不知道从何入手。
在刘老师的大力帮助下,终于慢慢的走上了正轨。
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各中困难,由于我设计的是蜗轮蜗杆减速器,参考的资料相对比较少,部分数据查找起来有困难,但还是借助网络的力量查找到了相应的数据。
后来,在轴的设计过程中又遇到了麻烦,还好在刘老师的无私帮助下,顺利解决了蜗轮轴以及蜗杆轴的设计。
现在,课程设计终于接近尾声了,回顾这三周的风风雨雨,自己也是感慨万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现在我终于能够理解它的深刻内涵了。
在此,我感谢同学们帮助我一起探讨、解决问题,衷心感谢刘鹄然老师在这三周里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课程设计的成功,有刘老师的一半功劳!再次对刘老师的无私奉献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机械设计课件 03 蜗轮蜗杆
![机械设计课件 03 蜗轮蜗杆](https://img.taocdn.com/s3/m/b257773377232f60ddcca1a4.png)
r/n1、minn2。——蜗杆、蜗轮的转速,
传动比 :
i = --nn-21 = --zz-12
≠
--d-2d1
∵ d1= m q , d2= m z2 z1= q tanγ= d1 /m tanγ
的Z1是否一致,查表3-3。
*计算主要的几何尺寸。 *蜗轮分度圆直径,蜗杆导程角,蜗轮齿宽,传动中心距
*计算蜗轮的圆周速度并校核传动效率 *校核接触强度、弯曲强度 *刚度验算,热平衡计算 *其他几何尺寸计算(轮毂参数)
*
*设计蜗杆传动时,应根据各种蜗杆传动的特点,考虑传动
的要求和使用条件,从满足功能要求出发,合理选择蜗杆 传动的类型。以下介绍蜗杆传动类型选择的原则。
2 2
K AKv Kβ
≤ σ HP
*
*弯曲强度设计公式:
m 2 d1
≥
600
σ FP z2
KT2YFS
*弯曲强度校核公式:
σF
=
666T2 K A KV K β d1d 2 m
YFS Yβ
≤动:粘度较高的齿轮油或润滑脂
*采用油池润滑时: 应采用下置蜗杆; 如受结构上的限制时——上置蜗杆。 *若速度高于10m/s——必须采用压力喷油润滑。
a
=
1 2
(d1′
+
d2′ )
=
1 2
m(q
+
z′2
+
2x2 )
=
1 2
m(q
+
z2
)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https://img.taocdn.com/s3/m/046e893cf111f18583d05ae7.png)
许用弯曲应力 =KFN× ,
查表11-8 由ZCuSn10P1制造的蜗轮的基本许用弯曲应力 ,=56MPa。
寿命系数KFN= =0.6281
=KFN× ,=35.17 MPa
= ×YFa2×
所以弯曲疲劳强度满足,合格。
6、验算效率η
η=(0.95~0.96)×
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根据闭式蜗杆传动的设计准则,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再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传动中心距:
a
(1)确定作用在蜗轮上的转矩T2
按z1=2, 估取效率η=0.8,则
T2=9.5×106× =9.55×106× =9.55×106× =889589N.mm
(2)确定载荷系数
,=268MPa
a=200mm
m=8
d1=80mm
z1=2
q=10.00
=11°18′36″
z2=41
x2=-0.500
《机械设计》
作
业
设计题目:蜗轮蜗杆传动
学 院:____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______
专业班级:_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1_
****************_______________
蜗轮齿根圆直径df2=d2-2df2=328-2×1.2×8=308.8mm
蜗轮咽喉母圆半径rg2=a- da2=200- ×344=28mm
5、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 ×YFa2×
当量齿数 zv2= = =43.48
根据x2=-0.5,zv2=43.48,
查图11-19得齿形系数YFa2=2.85
因工作载荷较稳定,故取载荷分布不均系数Kβ=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1 电动机的选择和传动装置的运动、动力计算.......................................3 1.1选择电动机 ...........................................................................3 1.1.1选择电动机的类 .........................................................3 1.1.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3 1.1.3确定电动机转速 ............................................................3 1.2计算传动装置的传动比i .........................................................4 1.3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4)1.3.1各轴的转速 ..................................................................4 1.3.2各轴的输入功率 ............................................................4 1.3.3各轴的输入转矩 ............................................................5 2 传动件设计 .................................................................................5 2.1选择材料、热处理方式 ............................................................5 2.2选择蜗杆头数1z 和涡轮齿数2z ...................................................6 2.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确定模数m 和蜗杆分度圆直径1d .....................6 2.4计算传动中心距a .....................................................................6 2.5验算涡轮圆周速度2v 、相对滑移速度s v 及传动效率 .....................6 2.6计算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尺寸 ......................................................7 2.7热平衡计算 ...........................................................................8 2.8选取精度等级和侧隙种类 .........................................................9 2.9蜗杆和蜗轮的结构设计,绘制蜗杆和蜗轮的零件工作图 ..................9 3 确定减速器机体的结构方案并计算结构尺寸....................................9 4 蜗杆轴、轴承及键连接的校核计算 ...................................................11 4.1设计带式运输机中蜗杆轴轴系部件.............................................11 4.1.1选择轴的材料...............................................................12 4.1.2初算轴径m in 1d ,确定轴径1d .............................................12 4.1.3结构设计.....................................................................12 4.1.4轴的受力分析 (14)4.1.5校核轴的强度...............................................................16 4.1.6校核键连接的强度.........................................................18 4.1.7校核轴承寿命 (18)4.2设计带式运输机中蜗轮轴轴系部件 ..........................................19 4.2.1选择轴的材料 ............................................................20 4.2.2初算轴径m in 2d ,确定轴径2d ..........................................20 4.2.3结构设计 ..................................................................20 4.2.4轴的受力分析 ............................................................22 4.2.5校核轴的强度 ............................................................23 4.2.6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25 4.2.7校核轴承寿命 ............................................................26 5 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27 6 减速器的附件及其说明..................................................................27 6.1窥视孔和窥视孔盖..................................................................27 6.2放油孔及放油螺塞..................................................................28 6.3油面指示器...........................................................................28 6.4通气器.................................................................................29 6.5吊耳....................................................................................30 6.6定位销.................................................................................30 6.7起盖螺钉 (30)1 电动机的选择和传动装置的运动、动力计算1.1选择电动机1.1.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Y 系列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全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380V 。
1.1.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工作机的有效效率为kW sm N Fv P W 53.11000/9.017001000=⨯==从电动机到工作机输出带间的总效率为43221211ηηηηηη=∑式中,11η、12η、2η、3η、4η分别为弹性柱销联轴器、十字滑块联轴器、轴承、蜗杆传动和卷筒的传动效率。
由参考文献[2]表9.1取11η=0.992,12η=0.98,2η=0.98,3η=0.78,4η=0.96,则700.096.078.098.098.0993.02=⨯⨯⨯⨯=∑η所以电动机所需的工作功率为kW kWP P Wd 19.2700.053.1===∑η 1.1.3确定电动机转速按参考文献[2]表9.2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一级蜗杆减速器传动比i=10~40,而工作机卷筒轴的转速为min /4.61min /2809.0100060100060r r d v n W ≈⨯⨯⨯=⨯=ππ 所以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m in /)2456~614(m in /4.61)40~10(r r in n W d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r/min 、10000r/min 、1500r/min 三种。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质量及价格等因素,决定选用同步转速为1500r/min 的电动机。
根据电动机类型、容量和转速,查表14.1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00L1-4。
其主要性能如下表: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kW满载转速/(r/min)额定转矩起动转矩额定转矩最大转矩Y100L1-42.214202.22.2电动机的主要安装尺寸和外形尺寸如下表:mm型号H A B C D EF*GDG K b b 1 b 2 h AA BB HA L 1Y100L1-4 100 160 1406328608*72412205 180 105 2454017614380表11.2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i 总传动比及蜗杆传动比i 为13.234.611420===W m n n i 1.3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3.1各轴的转速Ⅰ轴 min /14201r n n m == Ⅱ轴 min /4.6113.23142012r i n n ===卷筒轴 m in /4.612r n n W == 1.3.2各轴的输入功率Ⅰ轴 kW kW P P d 17.2993.019.2111=⨯==η Ⅱ轴 kW kW P P 69.178.017.2312=⨯==η 卷筒轴 kW kW P P 62.198.098.069.11222=⨯⨯==ηη卷 1.3.3各轴的输入转矩 电动机轴的输出转矩d T 为mm N r kWn P T m d d .1047.1min/142019.21055.91055.9466⨯=⨯⨯=⨯= 所以:Ⅰ轴 mm N mm N T T d ∙⨯=⨯∙==41111046.1993.05.14728ηⅡ轴 mm N mm N i T T ∙⨯=⨯⨯∙==53121064.213.2378.04.14625η 卷筒轴mm N mm N T T ∙⨯=⨯⨯∙==512221053.298.098.00.263863ηη卷将上述计算结果汇总于下表,以备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