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应对策略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级
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2013-06-10
年月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应对策略和建议
摘要: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成就备受瞩目,然而随之出现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也越来越重,不仅损害上市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破坏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机制,而且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及由此形成的审计报告丧失应有的风险预警作用。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从CPA 审计的角度探讨如加强审计监督舞弊行为,并就公司治理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证劵市场的财务舞弊现象起到遏制作用,更好地维护公司各利益相关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公司治理
正文:
证券投资的效率决定着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发挥,而财务舞弊则是影响证券市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风险因素,使证券投资效率大大降低。自证券市场开市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形不曾间断,近年来,国外频频发生影响力巨大的舞弊案件更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巨大震荡和社会广大公众的强烈不满,这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了重危机。
一.财务舞弊概念的界定
对于舞弊的定义,美国SAS16 解释为: “舞弊指故意变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可能是漏列或错误地反映事项与经济业务的结果; 篡改、伪造记录或文件; 从记录中或文件中删除重要的信息; 记录没有实现的交易; 蓄意乱用会计原则以及为管理人员、雇员或第三者的利益随意侵吞资产。”2006 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 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该准则于2007 年1 月1 日起执行。在新准则中,对舞弊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舞弊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甚至非法利益而使用欺骗手段的一种故意行为。”
借鉴上述定义,本文所研究的财务舞弊具有违法性、蓄意性和危害性三个面的特点。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分析
国学者娄权( 2004) 提出了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设,认为当文化、动机、机会和权衡四因子皆备时,财务报告舞弊就会发生。根据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 2003) 对216 家企业总会计师进行的问卷调查,45. 24% 的被调查者认为作假账的根源在于“政府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44. 54% 的被调查者认为作假账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要“业绩”,另有33. 61% 的被调查者认为作假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一些官员要“政绩”。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催生舞弊
股权结构首先决定了股东大会的决策,从而决定了董事会以及监事会的人选和效率,进而作用于经理层,最终在企业的经营业绩中得到综合体现。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上市公司是作为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引入的制度安排,而不是古典企业制度发展的自然结果,因此,绝大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剥离改制上市的,当时考虑到国有经济控制地位问题,往往会“刻意安排”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占据绝对控制地位。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来说,也是因为考虑到控制权的问题,设置控股股东过高的股权比例。因此,在我国目前的股权结构中,无论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还是民营
控股上市公司,大多数企业是一股独大,大股东占据绝对控股地位,中小股东股权比例过低无法对大股东形成有力的制衡。
2. 独立董事不独立
董事要独立地为投资者监督上市公司的运行,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就应该在选聘以及报酬上独立于董事会。独立董事的报酬是由董事会讨论决定的,其监督作用必定受限; 由于我国中小股东的权利比较分散,这使得他们很难形成一股有效的部控制力量来决定独立董事的人选。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很大,单独或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 以上的股东的提名意见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现实中很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还是由管理层控制的,所以独立董事并不“独立”便显而易见。
3. 审计人员的“合谋舞弊”
社会公众一面要求注册会计师以社会公众利益为重,揭露管理当局的舞弊,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面又要求注册会计师自负盈亏,承担揭露舞弊的成本。当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时,会计师事务所很难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从而必定无法保证审计质量,当然无法发挥应有的揭露舞弊作用。
4. 地政府的监管缺失
一面,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往往是由政府部门指定,其任期的经营业绩与其政治待遇密切相关,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为了在任期创造新的增长业绩,显示自己的领导才能,得到职位上的晋升,在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难以达到目标的情况
下,往往通过报表数字的调整来实现目标,而对于下一任领导,则需要花费若干年时间来处理上任领导者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使得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会随着管理者的变动而有所调整。对于不负责任的继任者,为了获得政治上的利益会对上任领导的造假行为不闻不问,并继续采取造假的法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这样年复一年的造假,使得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重背离传递给公众的财务信息,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潜在风险的同时,也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潜在损失。另一面,国有上市公司目标与政府目标相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实施财务造假其实迎合了政府与上级部门的需要,政府部门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有一些支柱性的产业,因此对这些公司的舞弊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上市公司舞弊行为常规形式
1.管理决策部门主导与唆使财务人员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使得公司部会计控制形同虚设。有的公司管理层为了达到骗取投资者现金流的目的,积极主导或唆使财务人员滥用会计政策与估计。比如,在项目工程未提供完毕之前就确认收入,实现多计收入的舞弊目的; 有的公司则对已经发生的支出挂靠空头账户而不计入成本; 有些交易或事项没有确定的交易记录,但管理层为了支持没有客观事实的证据,需要事先人为估计或有资产或者预计或有负债,但一些公司管理层往往故意混淆会计估计或滥用会计估计界限,使得既有的公司部会计控制制度往往形同虚设,导致歪曲收益与支出面的信息舞弊行为。
2.财务核算部门会计利用违规操作,违背正确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人为编造虚假的盈利信息,恶意欺骗证券审批机关和广大投资者。财会部门凭借这些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