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药法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药涂搽操作流程
特色疗法(中药涂搽)的操作规程中药涂搽是将中药制成洗剂或酊剂、油剂、软膏等剂型,涂搽于体表治疗部位,再加以酒精成分帮助渗透,使中药的药物作用既能作用于体表,又能作用于体内以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等治疗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 、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 、心理状况。
二、目标: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三、告知: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四、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
五、禁忌证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六、操作程序1、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3、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4、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5、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6、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7、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皮肤破伤处不宜涂搽,皮肤过敏者停用。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4 、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5 、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
婴幼儿忌用。
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8、禁止内服。
9、酒精过敏者禁用。
中药涂药技术(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
中药涂药技术(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目录一、适用范围 (2)二、评估 (2)三、告知 (2)四、物品准备 (2)五、基本操作方法 (2)六、注意事项 (3)附: (5)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图 (5)中药涂药技术是将中药制成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剂型,涂抹于患处或涂抹于纱布外敷于患处,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跌打损伤、烫伤、烧伤、疖痈、静脉炎等。
二、评估1.病室环境,温度适宜。
2.主要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是否妊娠。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三、告知1.涂药后如出现痛、痒、胀等不适,应及时告知护士,勿擅自触碰或抓挠局部皮肤。
2.涂药后若敷料脱落或包扎松紧不适宜,应及时告知护士。
3.涂药后可能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的情况。
4.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四、物品准备治疗盘、中药制剂、治疗碗、弯盘、涂药板(棉签)、镊子、盐水棉球、纱布或棉纸、胶布或弹力绷带、治疗巾等,必要时备中单、屏风、大毛巾。
五、基本操作方法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调节病室温度。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
3.患处铺治疗巾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皮肤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4.将中药制剂均匀涂抹于患处或涂抹于纱布外敷于患处,范围超出患处1~2cm为宜。
5.各类剂型用法(1)混悬液先摇匀后再用棉签涂抹。
(2)水、酊剂类药物用镊子夹棉球蘸取药物涂擦,干湿度适宜,以不滴水为度,涂药均匀。
(3)膏状类药物用棉签或涂药板取药涂擦,涂药厚薄均匀,以2~3mm为宜。
(4)霜剂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5)对初起有脓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脓头部位不宜涂药。
(6)乳痈涂药时,在敷料上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利于乳汁的排空。
6.根据涂药的位置、药物的性质,必要时选择适当的敷料覆盖并固定。
7.涂药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涂药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涂药法规范及操作流程涂药法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目标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三、禁忌证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四、告知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五、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4、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5、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
婴幼儿忌用.6、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七、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出现异常,妥善处理。
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涂药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
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
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如下:
1.患者准备:患者停止抓挠皮肤,停止使用药物。
清洗待涂擦的皮肤,并用干毛巾擦拭干净。
2.涂擦中药:将待涂擦的药物混合均匀。
用棉签蘸取适量药物,以患处为中心,自内而外进行涂擦。
药物
涂抹要均匀,厚薄要得当。
3.操作后处理: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
必要时遮挡患处,用纱布等覆盖固定。
将药物封存
好,以便下次使用,放在阴凉处保存。
结束之后清洗双手以及患处周围多余的药物。
中药涂擦是外用中药的一种方法,主要针对皮肤损害的治疗,能够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增强药物效果。
患者使用中药涂擦时,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用药。
若自觉症状没有明显缓解,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1。
涂药法规范与操作流程图
涂药法规范及操作流程涂药法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目标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三、禁忌证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四、告知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五、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4、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5、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
婴幼儿忌用。
6、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七、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出现异常,妥善处理。
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涂药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 / 22 / 2。
中药涂药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物品:治疗盘、治疗碗、药物、弯盘、无菌干棉签或棉球、镊子、生理盐水棉球、纱布、绷带、橡胶单、中单、副治疗卡、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等,必要时备屏风、大毛巾。
患者:了解操作目的,排尿,做好准备,体位舒适、
环境:整洁、舒适,温度、光线适宜,关闭门窗,必要时屏风遮挡。
中药涂药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
分值
要求
评分
评估
10
1、核对医嘱及患者,评估患者简要病情、主要症状及相关因素、体质、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局部皮肤情况等。
2、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告知操作目的及配合要点。
3、环境温度、光线是否适宜,是否需要遮挡。
5
3
2
准备
102Βιβλιοθήκη 422操作流程
10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取得配合。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在涂药部位下方铺橡胶单、中单,将弯盘至于患处旁边。
4、用镊子夹取生理盐水棉球彻底清洁局部皮肤(根据患处大小,也可用无菌干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延单一方向,避免反复涂擦。
2
4
6
15
15
4
6
3
8
4
3
评价
10
1、患者及家属能理解操作目的和药物作用,配合良好。
2、操作程序熟练,动作轻柔,关爱患者。
3、患者感觉舒适,达到操作目的。
3
4
3
5、再次核对药物后,用棉签蘸药物均匀涂于患处,面积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取药物涂敷,注意厚薄均匀。
6、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或绷带妥善固定。
中药敷药法技术操作规程
中药敷药法技术操作规程中药敷药法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
应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末(新鲜中草药则洗净处理后置乳钵内捣烂)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敷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心理状况。
二、目标1、遵医嘱协助治疗,缓解因各种疮疡、跌打损伤等病症所引起的局部肿胀、红、热、疼痛,以及慢性咳喘、腹泻等病症。
2、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目的。
三、禁忌证皮肤过敏者慎用。
四、告知局部可能出现丘疹、水疱等,油膏类或新鲜中草药捣烂敷至局部者,有污染衣物的可能.五、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物、生理盐水棉球、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绵纸、胶布或绷带。
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3、生理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疮面情况及敷药效果.4、遵医嘱使用已配制的药物并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5、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出而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松解适宜。
6、敷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7、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敷药摊制的厚薄要均匀,固定松解适宜.2、对初起有脓头或脓阶段的肿疡,宜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3、乳痈敷药时,可在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及衣破。
4、敷药面积应大于患处且保持一定的湿度.如药物较干时,应用所需的药汁、酒、醋、水等进行湿润.5、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敷药后,或出现红疹、瘙痒、水疱等过敏现象时,及时停止使用,并告知医师配合处理。
中药敷药法操作流程图遵医嘱使用已配制的药物并根据敷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涂药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涂药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涂药法作为中医护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家通过长 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涂药法理论和技术。
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涂药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得到 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现代涂药法在剂型、用药选择、操作方法等方面不断 创新,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手段。
涂药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 涂药法概述 • 涂药法操作规程 • 涂药法注意事项 • 涂药法临床应用 • 涂药法案例分析
01 涂药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涂药法是指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 型,涂于皮肤或黏膜表面,以达 到治疗和护理目的的中医护理技 术。
特点
简便易行、作用直接、疗效迅速 、毒副作用小、成本低廉。
外科疾病涂药法应用具有显著的治疗 效果,能够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减 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详细描述
外科疾病涂药法应用时,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病情和创面情况,选择适当的 中药和剂型,进行正确的涂药操作。 同时,应注意保持创面的清洁和湿润 ,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案例三:皮肤科疾病涂药法应用
皮肤科疾病涂药法应 用
涂药法的适用范围
01
皮肤疾病
涂药法适用于各种皮肤疾病,如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通过涂抹具
有抗炎、抗过敏、滋润等作用的药物,可缓解症状,促进皮肤康复。
02 03
黏膜疾病
涂药法也可用于治疗口腔、鼻腔、眼部等黏膜部位的疾病,如口腔溃疡、 鼻炎、结膜炎等。通过涂抹具有抗菌、消炎、滋润等作用的药物,可缓 解症状,促进黏膜修复。
皮肤科疾病涂药法主要应用于皮肤瘙 痒、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科疾病的治 疗。通过涂药法,可以起到止痒、消 炎、抗过敏等作用,缓解症状、促进 康复。例如,对于湿疹患者,可以采 用涂药法涂抹一些具有清热利湿、解 毒止痒的中药,如黄柏、苦参等,以 缓解瘙痒、减少复发。
中药涂擦操作规程
中药涂擦操作规程【目的】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的治疗目的。
【适应症】长期卧床或活动能力受限有压疮风险;关节粘连僵硬;创伤后肢体肿胀疼痛瘀血。
【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一次性薄膜手套、湿纱布或消毒湿巾、污物盘(或污物桶)、一次性中单、换药碗或弯盘内盛放干湿均匀涂擦液的棉球或纱布。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2、核对病人姓名和住院号,向患者解释,根据病情遮挡床帏或屏风。
3、根据病情协助病人取合适卧位。
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评估局部皮肤情况,酌情铺一次性中单或治疗单。
4、清洁治疗部位皮肤。
5、操作者戴好薄膜手套,根据治疗部位从容器内取出均匀浸湿药液的棉球或纱布。
6、方法:(1)预防压疮时药液从中心向外围环形均匀涂于治疗部位后,用手掌大小鱼际肌对准治疗部位由中心向外围环形按摩,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按摩约3-5分钟,按摩结束评估局部皮肤情况。
(2)关节部位治疗药液均匀涂擦关节周围后,操作者用拇指或手掌在关节阳面进行环形按摩,手法以皮不动肉动重手法为主,按摩3-5分钟后,配合关节活动5-10分钟。
(3)用于消肿止痛治疗时,药液从患肢远端向近端均匀涂擦治疗部位,非急性炎性反应者可配合手法进行向心性按摩3-5分钟,手法轻重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
7、治疗结束,根据情况清洁皮肤。
8、协助病人摆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9、清理物品,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1、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皮肤破损处禁止涂擦。
2、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过敏现象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擦净,根据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
3、创伤后1-3天内肢体肿胀,涂擦后不进行按摩。
4、禁忌症:有皮疹、开放性伤口及感染性病灶者;年龄过大或体质虚弱不能耐受者;对酒精及中药液中任一药物过敏者。
涂药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涂药法规范及操作流程涂药法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目标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三、禁忌证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四、告知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五、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4、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5、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
婴幼儿忌用。
6、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七、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出现异常,妥善处理。
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涂药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49759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针刺疗法一电针疗法二穴位注射三耳针疗法(耳穴埋籽)四针刺护理第二章灸法一艾条灸二艾炷灸三温针灸四灯火灸第三章放血疗法第四章挑治疗法第五章拔罐疗法一拔火罐法二拔药罐法第六章发泡疗法第七章磁疗法第八章推拿疗法附:小儿推拿疗法第九章刮痧疗法第十章数码多功能治疗仪的使用第十一章换药法第十二章熏洗疗法第十三章溻渍法第十四章涂药法第十五章敷药法第十六章贴药法第十七章吹药法第十八章点眼药法第十九章药熨法第二十章导便法第二十一章坐药法第二十二章煎药法第二十三章服药法第二十四章口腔护理法第一章针刺疗法一、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将亳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针上通以微量电流,加强对穴位的刺激,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一) 适应症用于多种疾病,如神经痛、神经麻痹与痉挛、神经官能症、关节痛、中风后遗症、外伤性截瘫、反应性精神病、小儿麻痹后遗症、针刺麻醉等。
(二)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消毒亳针、75%酒精棉球、消毒干棉球、镊子、电针仪。
(三) 操作方法1、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皮肤。
2、按毫针刺法进针。
3、针刺得气后,先将电针仪上的输出电位器调至零值,再将两根输出导线分别接于两根针的针柄或针体上.4、开启电针仪的电源开关,再慢慢旋转电位器,逐渐调高输出电流至所需电流量,以患者能忍耐为度.5、通电时间视病情及病人体质而定,一般为10~20分钟.6、治疗完毕,把电位器调低到零值,关闭电源,拆去输出导线。
7、按起针法退出毫针.(四)注意事项1、电针刺激量较大,所给电流量须以患者能耐受为限,以防晕针,调节电流量时须慢慢由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强,避免引起肌肉痉挛,造成弯针、折针。
2、有心脏病者,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以免发生意外。
3、经温针使用过的毫针,针柄因烧黑氧化不导电,应将输出线接在针体上。
4、如输出电流时断时续,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所致,应检修后再用.二、穴位注射法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叫穴位注射法。
中药外敷法技术操作规范(精排版)
中药外敷法技术操作规范(精排版)一、概述中药外敷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
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
二、适应症敷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多种病证。
三、操作流程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油膏刀、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
2、操作方法(1)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2)将调制好的药物平摊于棉垫上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的棉纸或纱布。
(3)将药物敷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3、护理(1)调制的药物须干湿适中,厚薄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大小须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2)用水或醋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可加适量凡士林一起调制,一般1~2天后更换一次。
(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四、注意事项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行清洁。
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
4.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
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7.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8.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9.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0.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11.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12.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敷药法护理规范
敷药法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
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
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油膏刀、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
调制新鲜中草药需准备切刀、切板、乳调制中药末根据需要备好清水、茶水、醋、蜜、麻油、饴糖等辅形剂。
2、操作方法(1)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2)新鲜中草药须切碎、捣烂,平摊于棉垫上。
药末经清水或醋、蜜等调制成糊状,平摊于棉垫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的棉纸或纱布。
(3)将药物敷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3、护理(1)调制的药物须干湿适中,厚薄均匀,根据药物作用,决定敷药厚薄,如消散药膏宜厚,创面生肌药膏宜薄,一般以0.2~0.3cm为宜,大小须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2)用水或醋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干燥时可取下敷料加水或醋湿润后再敷,亦可将药物刮下,加水或醋重新调制再敷,一般2~3天后更换一次,亦有敷数小时即取下,如哮喘膏。
(3)饴糖调制的药物,夏天易发酵,可每日更换药物或加适量防腐剂。
(4)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搔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4、在护理中的应用(1)本法应用广泛,根据医嘱为软组织损伤敷活血化瘀类中药如活血散调敷。
(2)疮疡疖肿丹毒等可外敷四黄膏、玉露膏等清热解毒、拔毒消肿的中药膏。
(3)二度褥疮可外敷生肌玉红膏,三度褥疮可外敷象皮生肌膏,以拔毒生肌。
(4)乳痈、腮腺炎可根据医嘱外敷如意金黄膏。
(5)慢性气管炎、哮喘可根据医嘱在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等穴外敷哮喘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估患者
◆ 1.评估患者当前 ◆ 住要症状、 ◆ 临床表现、 ◆ 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5
评估范围
◆ 2.评估患者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 3.了解患者年龄、文化层次、目前
心理状态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 4.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
者配合。
6
适用范围:
◆疮疡、跌打损伤、虫咬 伤、烫伤、烧伤、痔瘘 等病症。
16
9
◆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 3.洗手、戴口罩。 ◆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
解释。 ◆ 5.根据涂药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患处酌情铺一次性治疗巾,上置弯盘。
10
◆ 6.清洁皮肤,用棉签蘸药物均匀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液涂布, 蘸药干温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 7.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11
护士风采
12
◆ 8.取出弯盘和治疗巾。 ◆ 9.协助穿好衣裤,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
单位,询问患者需要。 ◆ 10.分类处理用物。 ◆ 11.洗手、取口罩。 ◆ 12.记录。
13
指导患者
◆ 1.向患者讲解涂药的目的及有 关的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 2.告知患者局部涂药后可出现 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涂药法
主讲人:王晨娅 2014年5月19日
涂 药 法:
一、定 义 二、操 作 目 的 三、评 估 患 者 四、实 施 要 点 五、注 意 事 项
2
定 义:
◆ 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或穴 位的一种外治方法。
3
操作目的:
◆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 湿,解毒消肿,
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14
注意事项
◆ 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
水利、酊剂用后需将瓶盖盖紧; 混悬液必须先摇匀后再涂药;霜 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 使之渗入皮肤。 ◆ 3.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 孔闭塞。
15
注意事项:
◆ 4.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 部,婴幼儿忌用。
◆ 5.涂药后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如有 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 应立即停用,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 必要时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 物。
7
药物类型:
◆其类型有水剂、酊剂、油剂 、膏剂等(生肌膏、四黄膏 、复方鱼石脂软膏、三黄洗 剂等)
8
实施要点
◆ (一)仪表:符合要求。
◆ (二)操作用药:
◆ 治疗盘:药物、棉签、镊子、盐水棉球、
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
◆
一次性治疗巾、弯盘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