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类染色体(2012本科各专业)

合集下载

人类染色体

人类染色体
根据夏家辉等报告的资料,新生儿中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0.73%。据推算,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约为1857 万人,其中有染色体异常者约有13.6万人,这些人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在中国广 泛开展遗传病的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染色质
类别分析
临床应用
与性别有关的染色质即为性染色质(sex chromatin),它来源于性染色体。包括X色质和Y染色质。
智力发育不全是21三体综合征最突出、最严重的表现。智商通常在25~50之间。
18三体综合征又名Edward综合征(Edward'syndrome)。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3500~1/8000。首先由 Edward(1960年)及Patau等(1961年)描述。当时仅指出本病患者具有一条额外的E组染色体。Yunis等(1964 年)证明为18号染色体三体性。根据统计资料分析,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4,可能女性易存活。发病率与母亲年 龄增高有关。患儿平均寿命只有70天,仅有少数患儿可活至数年。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生长发育障碍,肌张力 亢进,呈特殊的握拳式。骨关节外展受限,手指尺向弯曲,胸骨短,先天性心脏病(多为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 末闭)。短而弯曲的大趾,摇椅底样足底。隐睾,枕骨突出,耳廓崎形,低位耳,颌小等。核型分析表明:80% 患者的核型为47,XX(XY),+18;20%患者为嵌合型,核型为46,XX(XY)/47,XX(XY),+18,症状较轻。
常见8三体
0 3
13三体
0
0
4
6
5p-
两性畸形
0 5
性染色体
(Down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在我国常称为先天愚型,是最早报道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畸变综合征。1866年英国医生 Langdon Down首次对此病例作了临床描述;1959年,法国细胞遗传学家Lejeune等证实此病的病因是多了一条G 组染色体,以后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患者多的是第21号染色体。1965年Yunis等用放射自显影方法证明了该病患者 实际上多的是第22号染色体。1971年巴黎会议为了照顾过去先天愚型为21三体性的记载,特将21号和22号染色体 的编号加以调换。

《人类染色体》课件

《人类染色体》课件
人类染色体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人类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人类染色体的类型和特点 人类染色体的变异和疾病 人类染色体的研究和应用
人类染色体的保护和遗传咨询
添加章节标题
人类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染色体的定义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DNA载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 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性 人类染色体分为23对,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
染色体变异 与疾病:某 些染色体变 异可能导致 遗传病,如 唐氏综合症、 猫叫综合症 等
染色体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染色体异常可能 导致遗传性疾病
染色体异常可能 影响基因表达, 导致疾病
染色体异常可能 影响细胞分裂和 增殖,导致疾病
染色体异常可能 影响免疫系统, 导致疾病
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效应
染色体结构异常:可能导致 癌症、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
染色体研究应用:染色体研究在疾病诊断、 治疗、预防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染色体研究的发展趋势:未来,染色体 研究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如基 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以 更好地揭示染色体的奥秘。
染色体技术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基因诊断:通过 检测染色体异常, 诊断遗传性疾病
基因治疗:通过 修复或替换异常 基因,治疗遗传 性疾病
基因表达调控:染 色体上的基因表达 受到多种因素的调 控,包括环境、激 素等。
遗传病的发生:染 色体异常可能导致 遗传病的发生,如 唐氏综合症、猫叫 综合症等。
人类染色体的类型和特点
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人类有 22对常染色体, 每对染色体包含一 条来自父亲和一条 来自母亲的染色体
性染色体:人类有 2条性染色体,男 性为XY,女性为 XX

11.7-14 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

11.7-14 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
染色体(chromosome):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它由染色质通过多级螺旋包装形成。
结构异染色质 兼性异染色质
性染色质(sex chromatin)
专指间期细胞核中性染色体的异染色质部分 显示出来的特殊结构。 包括X染色质(X-chromatin)
和Y染色质(Y-chromatin)。
利用FISH技术诊断Down综合征
图示:利用 21 号染色体 特异性探针对一位高龄妊 娠妇女进行产前诊断 ,未 培养的羊水细胞进行荧光 原位杂交 , 显示所检测的 细胞均有 3 个杂交信号 , 经 选择性人工流产后确诊为 Down综合征患儿。
2、染色体涂染
(chromosome painting)
T显带(T banding):专门显示染色体端粒的 显带技术,用来分析染色体端粒。 N显带(N banding):专门显示随体以及核仁 组织区的显带技术。
(三)G显带染色体的识别
高分辨显带染色体
采用细胞同步化方法和改进的显带技术, 获得细胞分裂前中期、晚前期或早前期的分裂
相,可以得到带纹更多的染色体,能显示550850条带,甚至2000条带以上。
3.比较基因组杂交(CGH)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四)人类染色体的多态性 chromosome polymorphism
定义:正常个体间存在各种染色体恒定微小差异,
包括结构、带纹宽窄和着色强度等。
Y染色体的长度变异(种族差异)
D、G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随体以及
随体柄部的次级缢痕区的变异
第1、9和16号染色体次缢痕
带型
第九章 染色体畸变
(chromosme aberration)

人类染色体PPT优秀课件

人类染色体PPT优秀课件
分析。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分 辨率等优点,可以检测出微小的染色体 异常,如染色体易位、倒位、插入等。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基因诊断、产前诊 断和遗传病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
基因测序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 的染色体检测技术,通过对基因组进 行全测序或目标区域测序,可以全面 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疾病诊断和治疗
通过研究染色体,可以更 准确地诊断和治疗遗传性 疾病和癌症等疾病。
生物进化研究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进化的 重要驱动力,对理解生物 多样性和进化历程具有重 要意义。
染色体研究的前沿技术
高通量测序技术
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染色体的序列,为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 提供有力支持。
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
能够检测染色体的高级结构,揭示染色体的三维构象和功能。
随着染色体研究的深入, 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将 引起更多关注和讨论。
THANKS
感谢观看
该技术需要制备染色体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排列顺序,从 而判断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和肿瘤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杂交 的染色体检测技术,通过特定的荧光标 记的探针与染色体上的靶序列进行杂交 ,从而对染色体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基因表达异常,促进细胞增殖、分化 和凋亡的异常。
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易位、扩增、缺失等与肿瘤的发生 密切相关。
肿瘤细胞中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 变异,如非整倍性、杂合性缺失等。
染色体异常与其他疾病
01
染色体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

医学遗传学人类染色体

医学遗传学人类染色体
臂缺失)。
重复
染色体某一片段的额外增加。
倒位
染色体某一片段断裂后颠倒重 接。
易位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 交换。
03 遗传物质传递与表达
DNA复制与遗传信息传递
DNA半保留复制
在细胞分裂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即每条母链作为模板合成一条子链, 从而形成两个与亲代DNA分子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药物研发和个性化医疗
表观遗传学机制可以影响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个体差异,因此可以利用表观遗传学信息来指 导药物研发和个性化医疗方案的制定。
生物标志物和预后评估
表观遗传学标记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疾病的早期检测、预后评估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
04 人类遗传病类型及诊断方 法
单基因遗传病
种类
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 遗传病和Y连锁遗传病等。
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诊断由于染色体 异常引起的遗传病、研究亲缘关系、 探讨物种演化等。在产前诊断中,染 色体病的特点是出生前无法治疗,因 此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预防患儿 出生尤为重要。
02 人类染色体数目与特征
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
人类有22对常染色体,它们控制 了除性别以外的大部分遗传特征 。
性染色体
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女性为XX,男 性为XY。
染色体数目异常
01
02
03
三体综合征
如唐氏综合征(21三体), 由21号染色体三体引起。
单体综合征
如5p-综合征(5号染色体 短臂缺失)。
多倍体
如三倍体、四倍体等,常 见于流产胎儿。
染色体结构异常
01
02
03
04

人类染色体PPT课件

人类染色体PPT课件

.
22
• DNA的半保留复制
➢ DNA的复制总是由 5‘ 向3’ 方向进行
➢ DNA的半保留复制 保证了所有的体细 胞都携带相同的遗 传信息,并可以将 遗传信息稳定地传 递给下一代。
.
23
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核小体
.
24
核小体(nucleosome)
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核心-----组蛋白八聚体 外面1.75圈DNA(约含140碱基对) 两个核小体之间以60碱基对的DNA双螺旋与组蛋白H1 形成的细丝相连, 每6个核小体绕成一圈而成空心螺线管,折叠、多级螺 旋化
5’——TTAGGGTTAGGGTTAGGGTTA 3’
.
4
同源染色体: 2 3 对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中
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除性染色体外, 每一对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致,叫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相互配对并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
每条染色体复制成两条染色体,被复制的染色 体与其复制的模板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姐妹 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中沿赤道板纵裂分开。
由受精卵或合子经过多次分裂和
分化发育形成多细胞囊胚 .
13
细胞分裂的作用
一个多细胞生物完全长 大以后,仍然需要细胞 分裂的过程。这种分裂 生成的新细胞可用于替 代不断衰老或死亡的细 胞,维持细胞的新陈代 谢,或者用于生物组织 损伤的修复。
➢ 例如,骨髓细胞可以不 断再生出新的血细胞。
骨髓细胞不断再生出新的血细胞
.
5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细胞核经酸处理,
碱性染料染色,其中染色较浅,结构松散, 具有转录活性的部分叫常染色质。其中染色 较深,呈凝缩状态,没有转录活性的部分叫 异染色质。

8_人类染色体遗传

8_人类染色体遗传

8.3 性连锁遗传
X连锁显性遗传 X连锁隐性遗传 Y连锁遗传
1、X连锁显性遗传
由于X连锁显性遗传疾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由于X连锁显性遗传疾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无论 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有一个致病基因就会发病 往往男性患者比女性严重得多
抗维生素D 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患病母亲可将此病传给其子或女,其患病率各50% 患病母亲可将此病传给其子或女,其患病率各50% 患病父亲只将病传给女儿,患病率100% 患病父亲只将病传给女儿,患病率100%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
XX-雌性 XXXYXY-雄性
已知X染色体和 染色体差别很大 已知 染色体和Y染色体差别很大 染色体和 X染色体有 染色体有1098个基因; 个基因; 染色体有 个基因 Y染色体仅有 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染色体仅有78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染色体仅有
巴氏小体
1949年巴尔( 和伯特伦(Bertran) 1949年巴尔( Barr )和伯特伦(Bertran)观察到公 年巴尔 猫和母猫间期细胞核之间有形态学上的差别。 间期细胞核之间有形态学上的差别 猫和母猫间期细胞核之间有形态学上的差别。 在紧贴核膜上有一个染色很深的小体,在母猫细胞核 在紧贴核膜上有一个染色很深的小体, 中出现的频率要比公猫高得多 后来发现在其他许多哺乳动物中都有相同的性区别 后来发现在其他许多哺乳动物中都有相同的性区别
2、X连锁隐性遗传
血友病 红绿色盲 自毁容貌症
……
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X连锁的 隐性遗传 ——色盲
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隔代遗传 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 隔代遗传
后代1/4患病 后代1/4患病 1/4
血友病
后代1/4患病 后代1/4患病 1/4

人类染色体

人类染色体

非组蛋白
与组蛋白不同,非组蛋白是染色体上与特异DNA 序列结合的蛋白质,所以又称序列特异性DNA结合 蛋白。 特性:
含有较多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带负电荷,属酸性蛋白 质; 整个细胞周期都进行合成,不像组蛋白只在S期合成,并与 DNA复制同步进行; 能识别特异的DNA序列,识别信息存在于DNA本身,位点 在大沟部分,识别与结合氢键和离子键。
压缩7倍 压缩6倍 压缩40倍 压缩5倍 DNA———→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
骨架-放射环模型

DNA包装成核小体, 由核小体螺旋化形成,每6个 核小体绕一圈,构成外径 30nm的中空管螺线管 30nm的纤维折叠为一系列的 环(loop)结合在核骨架上 (或称染色体骨架),结合 点是富含AT的区域 。18个环 呈放射状排列形成微带 106微带沿纵轴排列成染色体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
◆概念: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的染色质组分.在间期核
中处于凝缩状态,无转录活性,也叫非活动染色质 (inactive chromatin);是遗传惰性区;在细胞周期中表现 为晚复制、早凝缩,即异固缩现象(heteropycnosis)。
◆类型
结构异染色质(或组成型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超螺线管模型

DNA包装成核小体, 由核小体螺旋化形成,每6个核 小体绕一圈,构成外径30nm的 中空管螺线管 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 0.4μ m 的超螺线管


超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 形成 直径为1~2μ m, 长度为2~ 10μ m的中期染色体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的识别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的识别
n 每个基因长度不等,从102bp(a珠蛋白 基因)~2x106bp(抗肌萎缩蛋白基因)。
n 估计平均每3000bp为一个基因,每条染 色体可能代表几个或几百个基因
G显带深染带富含AT,富含长分散 DNA序列(long interspersed sequence, LINES)是DNA的重复区域,不编码表达 基因.
nR-显带:反G带 nQ-显带:荧光显带,同G显带带纹 nT-显带:末端显带 nC-显带:着丝粒显带
NOR:特异显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核仁 组织区
R显带
Q-显带:荧光显带,同G显带带纹
T-显带:末端显带
C-显带:着丝粒显带
NOR:特异显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三、人类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一)染色体高分辨显带
1949年,加拿大细胞学家Barr等人,在雌 猫神经原细胞核中发现一种浓缩小体,但在雄 猫中看不到这种结构。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猫以外,其它雌性哺乳 动物(包括人类)也同样存在这种显示性别差 异的结构,称为Barr小体,既X染色质。
正常女性的间期细胞核中紧贴核膜内缘有一 个染色较深,约为1微米大小的椭圆形小体, 既X染色质。
➢正常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 X染色体(和一条Y),X染色体有数量 差异。那么,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物 是否存在差异昵?为什么只有女性才有X 染色质而男性没有?为什么某一种X连锁 的突变基因纯合子女性的病情并不比半 合子的男性严重?
➢1961年,英国的遗传学家Mrry Lyon等 四人,根据各自的实验提出了X染色体失 活假说,后称为Lyon 假说,来解释上述 问题。
图 6-1 人类染色体核型模式图(非显带)
表6—1 人类非显带染色体核型分组及形态特征(Denver 体制)

第八章人类染色体

第八章人类染色体

随体

无 无 有 无
无 有 无
人类染色体非显带核型图
二、人类染色体显带技术(p112参考)
Q显带(Q banding) G显带(G banding) R显带(R banding) T显带(T banding) C显带(C banding) N显带 高分辩染色体显带技术
活假说,即Lyon假说。
Lyon假说要点:
1、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 2、 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 3、失活是完全的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内仅有一条X染色体有活性,另一条
在遗传上是失活的。 4、失活是永久的和克隆式繁殖的。
(二) Y染色质
正常男性在间期细胞,用荧光染料染色后,在核 内出现一强荧光小体,直径0.3um,称Y染色质。
第八章 人类染色体 human chromosome
人类染色体
前言 人类染色体基本特征 染色体分组、核型与显带
前言
染色体(chromosome) 是遗传物质 (基因)的载体。它由DNA和蛋白质等 构成,具有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 作用。
第一节 人类染色体的基本特征
一、染色质(chromatin)和染色体(chromosome)p105
q中
1/2~5/8

p
q
5/8~6/8
随体
次缢痕






6/8~7/8
端 部
7/8~末端处
中着丝粒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端着丝粒染色体
★人类所有染色体只包含前三种类型的染色体。
第二节 染色体分组、核型与显带技术
一、染色体分组和核型
核型(karyotype):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 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人类染色体图及各带特点(R显带)

人类染色体图及各带特点(R显带)

R带染色体的识别正常中国人体细胞的R带带型特点和Dutrillaux提供的R带带型基本在一致1号p:近端2个中等着色带,远端1条特别宽的深着色带,通常由3条带融合而成,约占1∕2长,二者之间为一宽的浅染区;q:中央一个浅染区将q 分成大致相等的两部分。

每一部分个由2-3条中等色带组成;着丝粒和次缢痕为阴性节段。

2号p:3-4着色程度不同的带。

自内向外逐渐加深;q:近端和远端各有2-3条中等着色带,中间为宽的淡然区,其中央可见1条窄的浅染带。

3号p:中央1条渗着色带,远端一条窄的中等着色带,其余均淡染区;q:中央偏内侧处1条深着色带,远端1条窄的中等着色带,两者间的淡染区较p的淡染区宽; 着丝粒及其上下方为阴性节段。

4号p近端着丝粒处1条中等着色带,末端1条深着色带,其间为淡染区;q:除远端1条窄的中等着色带外,其余均淡染有的可见4条宽窄不一的深染带。

5号p:近端1条中等着色带,远端1条深着色带;q:近端1条中等着色带,远端3条深着色带,其内侧两带常常融合,末端带稍浅。

6号p:近端1条宽的深着色带,远端1条窄的中等着色带;q:近端为浅染区,中央有1条窄的中等着色带,远端1条稍宽的深着色带。

7号p:近端和中央各有1条中等着色带,远端一条深着色带,其间为淡染区;q:3条分布大致均匀的深着色带。

近端和远端的带较宽,中间的带较窄。

8号p:2条中等着色带;q:远端一条深着色带,其上方约1∕3处1条窄的浅着色带,其余均淡染。

9号p:近端一条深着色带,其余均淡染;q:中央和远端各1条深着色带,常互相融合;着丝粒区为阴性节段。

10号p:2条均匀分布的中等着色带:q:3条均匀分布的深着色带,常融合在一起,近着丝粒处1条窄的中等着色带。

11号p:近端和远端1条中等着色带,中间为染区;q:近端和远端各1条深着色带,近端者比远端者宽而深,中间为宽阔的淡染区。

12号p:近端和远端1条窄的中等着色带,中间为淡染区区;q:中央1个宽阔的淡染区将近端和远端的2个深着色带分开,远端者比进端者宽且深。

人类染色体

人类染色体

核型照片
核型分析
36
(二)染色体显带(chromosome banding)
• 在非显带染色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 能显示染色体本身更细微的结构,有助于准确 的识别每一条染色体及诊断染色体异常疾病。
• 显带染色体是染色体标本经过一定程序处 理,并用特定染料染色,使染色体沿其长轴显 现明暗或深浅相间的横行带纹,称为染色体带。
37
人类染色体显带技术
• Q显带(Q banding) • G显带(G banding) • R显带(R banding) • T显带(T banding) • C显带(C banding) • N显带 (N banding) • 高分辩染色体显带技术
38
1、Q带
氮芥喹丫因 (QM), 显整条染色 体
14
X染色质 A、B、C、D、E:分别为含0、1、2、3、4个X染色质
15
人类X染色体上约有1/3的基因可能逃避完全失活
16
2)Y染色质
男性的细胞核中有一条Y染色体,当用荧光染 料如盐酸喹丫因(QH)染色后,在中期分裂 相中可以看到Y染色体长臂(Yq12)发出强荧 光。间期的细胞核用QH染色也可看到一个直 径约0.3um的强荧光小体,可能这代表Y染色体 长臂的一部分,称之为荧光小体(F body)或 Y染色质(Y chromatin)。
4
1、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euchromatin):细胞间期核内纤维 折叠盘曲程度小,分散度大,染色较 浅且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异 染 色 质 (heterochromatin) : 细 胞 间 期 核 内 纤维折叠盘曲紧密,呈凝集状态,染 色较深且没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5
6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特性比较

第八章 人类染色体(2012本科各专业)

第八章  人类染色体(2012本科各专业)

(二)人类染色体的结构、形态
随体 短臂(p) 着丝粒(初级缢痕)
长臂(q)
次级缢痕 端粒 染色单体
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染色体上的着丝粒位置是恒定不变的,根据染色 体着丝粒的位置可将染色体分为4种类型:
着丝粒 随体 柄
人类染色体类型
中着丝粒 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 染色体
X染色质:A、B、C、D、E:分别为含0、1、2、3、4个X染色质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X染色体失活通 常是随机的,但结构异常的X染色体,如 有缺失的X染色体是优先失活的;另一方 面,在X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个体中, 通常是正常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常染色质:在细胞间期处 于螺旋状态的具有转录活 性的染色质,呈松散状, 染色较浅,着色均匀。 异染色质:在细胞间期处 于凝缩状态,很少进行转 录或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染色较深。多为高度重复 的DNA序列。
一条染色体有常染色质,也有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特性比较
异染色质 数量和分 一般占染色体的极 一般占染色体的少部分,位于着 丝粒区、端粒、核仁形成区,染 布 大部分 色体的中间、末端及整个染色体臂 染色反应 正常染色反应 特有染色反应 DNA 复制 正常复制 晚复制 凝缩程度 固缩行为 折叠疏松 间期解螺旋,分 裂时形成螺旋, 分裂中期达到高峰 含单一和重复序 列,能进行转录 无差别 折叠紧密 异固缩(正、负异固缩) 特征 常染色质
图8-2
逃避失活基因
例:自毁容貌综合症(Lesch-Nyhan syndrom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人类染色体的研究历史:
•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显微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关于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核的研究, 有了长足的进展。
• 1842年,德国科学家C. von Nä geli(纳吉里)首次 注意到细胞核内的着色 物质。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三、性别决定及性染色体
Y特异区域在正 常情况下不与X染色体 发生重组,在减数分 裂中作为一个整体分 离并编码几个基因, 睾丸决定因子基因位 于这个区域内,这些 基因对性腺分化及男 性生育能力是必需的。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三、性别决定及性染色体
1990年Sinclair等发现了性别决定区域Y(sex-
1879-1885年间,W. Flemming描述了细 胞分裂过程中这些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 在细胞周期内的活动。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直到1888年,细胞 生物学家Wilhelm Waldeyer(瓦尔代尔) 才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到的、真核细胞分裂时 细胞核中呈棒状可染色 的结构,正式命名为染 色体(chromosome)。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Lyon假说的要点:
① 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人类晚期 囊胚期——约第16天左右); ② 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异固缩的X 染色体可以来自父亲也可以来自母亲;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失活是 随机的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目前认为人类Y染色体是由两个在遗传学上 明显不同的部分组成,即拟常染色体区域和Y特 异区域所组成。 拟常染色体区域 位于X和Y染色体的短 臂末端,是X和Y染色 体的同源区,X染色体 和Y染色体之间可以在 拟常染色体区域重组, 此区内的交换并不表现 典型的连锁关系。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人类染色体的研究历史:
• 1956年,Tjio和Leven的实验才确证了人类体细胞的 染色体数目为46条; • 1959年,Lejeune对三例先天愚型或称Down综合征 患 儿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发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第 21号染色体,从而确诊了第一例染色体病; • 1960年,发现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Ph小体; • 1968年,Q显带技术问世,并相继出现了各种染色体 显带技术; • 1976年,高分辨显带技术的出现,加速了染色体研究 的步伐; • 80年代末,分子生物学研究迅速发展,并与细胞遗传 学结合,出现了分子细胞遗传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第九章
人类染色体
主讲:宋涛 部门:基础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染色体(chromosome)是遗传物质(基 因)的载体。它由DNA和蛋白质等构成,具有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真核细胞的基因 大部分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通过细胞 分裂,基因随着染色体的传递而传递,从母细 胞传给子细胞、从亲代传给子代。各种不同生 物的染色体数目、形态、大小各具特征;而在 同种生物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是恒定的。
如核型为47,XYY的个体, 细胞核中有两个Y染色质。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实质:Y染色质是由Y染色体长臂远侧约2/3 区段的异染色质所形成。 Y染色质的数目=Y染色体的数目
• 正常男性间期细胞核中有一个Y染色质。
• 通过间期细胞中X染色质和Y染色质的检查, 可以对个体进行性别鉴定。 • 这种细胞核中染色质的性别差异称为核性别。
X染色质:A、B、C、D、E:分别为含0、1、2、3、4个X染色质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X染色体失活通 常是随机的,但结构异常的X染色体,如 有缺失的X染色体是优先失活的;另一方 面,在X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个体中, 通常是正常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常染色质:在细胞间期处 于螺旋状态的具有转录活 性的染色质,呈松散状, 染色较浅,着色均匀。 异染色质:在细胞间期处 于凝缩状态,很少进行转 录或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染色较深。多为高度重复 的DNA序列。
一条染色体有常染色质,也有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特性比较
异染色质 数量和分 一般占染色体的极 一般占染色体的少部分,位于着 丝粒区、端粒、核仁形成区,染 布 大部分 色体的中间、末端及整个染色体臂 染色反应 正常染色反应 特有染色反应 DNA 复制 正常复制 晚复制 凝缩程度 固缩行为 折叠疏松 间期解螺旋,分 裂时形成螺旋, 分裂中期达到高峰 含单一和重复序 列,能进行转录 无差别 折叠紧密 异固缩(正、负异固缩) 特征 常染色质
Lyon假说的要点:
③ 失活是完全的,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内 仅有一条X染色体是有活性的。另一条X染 色体在遗传上是失活的; ④ 失活是永久的和克隆式繁殖的。 一旦 某一特定的细胞内的X染色体失活,那么 由此细胞而增殖的所有子代细胞也总是这 一个X染色体失活。因此,失活是随机的, 但却是恒定的。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一、结构异染色质:着丝粒、端粒、次缢痕, Y染色体长臂远端2/3区域;——“位置效应” 二、兼性异染色质(功能异染色质):如X染 色质。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兼性异染色性 (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在某些细胞类型或在一定发育阶段,原来 的常染色质聚缩,丧失转录活性,变为异染色 X小体 质。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2)Y染色质(Y chromatin):
正常男性的间期细胞用荧光染料染色后,在细胞 核内可出现一强荧光小体,直径为0.3μm左右,称为Y 染色质或Y小体(图9-3)。Y染色体长臂远端部分为异 染色质,可被荧光染料染色后发出荧光。这是男性细胞 中特有的,女性细胞中不存在。细胞中Y染色质的数目 与Y染色体的数目相同。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女性
男性
为什么正常男性没有X染色质呢?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为什么正常男女性之间的X染色质存在差异? ?女性两个X染色体上的每个基因的两个等位 基因所形成的产物,为什么不比只有一个X染 色体半合子的男性的相应基因产物多? ?为什么某一X连锁的突变基因纯合女性的病 情并不比半合子的男性严重?
失活是 随机的
失活是恒定的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X染色体的随机失活(或称Lyon化)保 证了雌雄两性细胞中都只有一条X染色体具 有转录活性,使两性X连锁基因产物的数量 保持在相同水平上,称为X染色体的剂量补 偿效应(dosage compensation effect)。
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研究表明,当一个个体的X染色体超过两 条时仍只有一条X染色体具有活性,其余的X染 色体都要形成X染色质,故: X染色质的数目= X染色体的数目-1 (1代表始终有活性的那条X染色体) 正常女性有一个X染色质;正常男性无X染 色质。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近端着丝粒 染色体
端着丝粒 染色体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三、性别决定及性染色体
46,XY——异型性染色体
XY型性别决定
46,XX——同型性染色体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三、性别决定及性染色体
很显然,性别决定实际上是由精子中带有的是X 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所决定的,而X染色体和Y染色体 在人类性别决定中的作用并不相等。一个个体无论其 有几条X染色体,只要有Y染色体就决定男性表型 (睾丸女性化患者除外)。因为Y染色体的短臂上有 一个决定男性的基因,即睾丸决定因子(testisdetermining factor,TDF)基因,TDF基因是性别 决定的关键基因。
第一节 人类染色体的基本特征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质与染色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
周期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形态表现。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染色质
间期细胞,网状不规则,有利于复制和 表达 染色体
细胞分裂过程中,棒状结构,有利于平 均分配
(一)染色质 1.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determining region Y,SRY),并且认为是TDF的
最佳候选基因。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短臂末端,其 产物为SRY蛋白,决定睾丸的形成,而且有越来越多 的证据表明SRY和人类性别决定确有关系。
组成特性
结构异染色质含重复和非重复 DNA,不能转录;功能异染色质 含有活动基因,有转录活性 无差别
化学性质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异染色质的特点:
• • • • 1、在细胞间期处于凝缩状态; 2、是遗传惰性区,只含有不表达的基因; 3、复制时间晚于其他染色质区域。 4、异染色质分为两种: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二)染色体 染色质由无数个 重复的核小体亚单位 构成的。组蛋白H1位 于相邻的两个核小体 的连接区DNA表面。 这种有效的包装方式, 使细胞在分裂过程中 能够把携带遗传信息 的DNA从染色体形式 平均分配给子细胞。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