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301号-成本管理及应用
附件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号——成本管理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营运过程中实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第三条 企业应用成本管理工具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业本融合原则。
成本管理工具方法实施应与企业业务优势互补和相辅相成,实现成本管理责任到人、控制到位、考核严格、目标落实。
(二)适应性原则。
成本管理工具方法实施应与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的目标要求相适应,尤其是要与企业发展战略或竞争战略相适应。
企业还应根据经营特点、组织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选择恰当的成本计算对象,确定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三)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管理工具方法实施应权衡成本管理的收益,避免获得的收益大于其投入的成本。
(四)重要性原则。
成本管理工具方法实施应重点管理对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力求精确,从简处理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
第四条成本管理工具方法,主要包括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
第五条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成本管理目标和实际情况,将不同成本管理工具方法综合运用,以便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
不同成本管理工具方法在综合应用时,应以各成本管理工具方法具体目标的兼容性、资源共享性、适用对象的差异性、方法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为前提,确保成本管理工具方法结合运用效益。
第二章 应用环境第六条 企业应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选择适合的成本管理工具方法。
第七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相关原始记录,加强和完善成本数据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工作,确保成本基础信息记录完整。
第八条 企业应加强存货的计量验收管理,建立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及清查制度。
第九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工具方法应用的相关规章制度,一般包括费用审报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责任成本制度等。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
附件7: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指导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审批、报送、使用等,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是指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根据财务和业务的基础信息加工整理形成的,满足企业价值管理和决策支持需要的内部报告。
第三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是为企业各层级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提供有用信息。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管理会计报告组织体系,根据需要设置管理会计报告相关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企业各部门都应履行提供管理会计报告所需信息的责任。
第五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要件包括报告的名称、报告期间或时间、报告对象、报告内容以及报告人等。
第六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对象是对管理会计信息有需求的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管理者。
第七条企业可根据管理的需要和管理会计活动的性质设定报告期间。
一般应以日历期间(月度、季度、年度)作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期间,也可根据特定需要设定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期间。
第八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应根据管理需要和报告目标而定,易于理解并具有一定灵活性。
第九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审批、报送、使用等应与企业组织架构相适应。
第十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应根据管理活动全过程进行设计,在管理活动各环节形成基于因果关系链的结果报告和原因报告。
第十一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可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一)按照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使用者所处的管理层级可分为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和业务层管理会计报告;(二)按照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内容可分为综合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和专项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三)按照管理会计功能可分为管理规划报告、管理决策报告、管理控制报告和管理评价报告;(四)按照责任中心可分为投资中心报告、利润中心报告和成本中心报告;(五)按照报告主体整体性程度可分为整体报告和分部报告。
第二章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第十二条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是为战略层开展战略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活动提供相关信息的对内报告。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_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应用指引
附件7: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指导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审批、报送、使用等,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是指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根据财务和业务的基础信息加工整理形成的,满足企业价值管理和决策支持需要的内部报告。
第三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是为企业各层级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提供有用信息。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管理会计报告组织体系,根据需要设置管理会计报告相关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企业各部门都应履行提供管理会计报告所需信息的责任。
第五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要件包括报告的名称、报告期间或时间、报告对象、报告内容以及报告人等。
第六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对象是对管理会计信息有需求的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管理者。
第七条企业可根据管理的需要和管理会计活动的性质设定报告期间。
一般应以日历期间(月度、季度、年度)作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期间,也可根据特定需要设定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期间。
- 1 -第八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应根据管理需要和报告目标而定,易于理解并具有一定灵活性。
第九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审批、报送、使用等应与企业组织架构相适应。
第十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应根据管理活动全过程进行设计,在管理活动各环节形成基于因果关系链的结果报告和原因报告。
第十一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可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一)按照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使用者所处的管理层级可分为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和业务层管理会计报告;(二)按照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内容可分为综合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和专项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三)按照管理会计功能可分为管理规划报告、管理决策报告、管理控制报告和管理评价报告;(四)按照责任中心可分为投资中心报告、利润中心报告和成本中心报告;(五)按照报告主体整体性程度可分为整体报告和分部报告。
第二章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第十二条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是为战略层开展战略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活动提供相关信息的对内报告。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4号——行政事业单位
附件5:管理会计应用指引804号——行政事业单位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管理绩效和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公益需求,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行政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的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不适用本指引。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应用主体应视管理决策主体确定,可以是单位整体,也可以是内设部门或内设机构,还可以是重大的专项活动和具体项目。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遵循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照《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一般规定应用管理会计,兼顾公平和效率、公益性和经济性,实现长期性和短期性、相关性和重要性的有机统一。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相关信息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参照企业相关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综合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推动行政任务完成和事业发展规划实现。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确定业务量、优化业务流程、保障日常运行等运营管理活动中,可参照《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可行性分析等投融资管理活动中,可参照《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500号——投融资管理》等。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党风廉政建设、“三重一大”控制、防范重大风险等风险管理活动中,可参照《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700号——风险管理》等。
第二章 应用环境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充分了解外部环境、优化内部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行业管理法律法规、市场资源配置、社会公益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法律、经济、社会、行业等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有关的文化环境、组织环境、制度环境、信息系统等。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营造管理会计应用的文化环境,包括树立管理会计理念、培养管理会计应用意识、全员参与和支持管理会计的应用等。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34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含解读】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及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342019-2-15[]含解读目录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 (11)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12)第一章总则 (12)第二章应用环境 (12)第三章管理会计活动 (13)第四章工具方法 (13)第五章信息与报告 (14)第六章附则 (14)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答记者问 (15)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 号——战略管理》等22 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答记者问 (18)财政部权威发布:管理会计22 项应用指引(独家解读) (22)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包含哪些内容 (2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意义是什么? (25)企业和个人如何落实应用指引? (25)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100 号——战略管理》等 22 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 (26)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204 号——作业预算》等 5 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27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2号——零基预算》等7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 (28)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4号——作业预算》等5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 (29)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100 号——战略管理 (30)第一章总则 (30)第二章应用环境 (30)第三章应用程序 (30)第四章附则 (31)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101 号——战略地图 (32)第二章战略地图设计 (32)第三章战略地图实施 (33)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34)第五章附则 (34)附录:专有名词解释 (35)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 号——预算管理 (36)第一章总则 (36)第二章应用环境 (37)第三章预算编制 (37)第四章预算执行 (37)第五章预算考核 (38)第六章附则 (38)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201 号——滚动预算 (39)第一章总则 (39)第二章应用环境 (39)第三章应用程序 (39)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40)第五章附则 (40)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202 号——零基预算 (41)第一章总则 (41)第二章应用环境 (41)第三章应用程序 (41)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41)第五章附则 (42)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203 号——弹性预算 (43)第一章总则 (43)第二章应用环境 (43)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44)第五章附则 (4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204 号——作业预算 (45)第一章总则 (45)第二章应用环境 (45)第三章应用程序 (45)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46)第五章附则 (46)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 号——成本管理 (47)第一章总则 (47)第二章应用环境 (47)第三章应用程序 (48)第四章附则 (48)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1 号——目标成本法 (49)第一章总则 (49)第二章应用环境 (49)第三章应用程序 (49)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51)第五章附则 (51)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302 号——标准成本法 (52)第一章总则 (52)第二章应用环境 (52)第三章应用程序 (52)第四章方法评价 (55)第五章附则 (56)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3 号——变动成本法 (57)第一章总则 (57)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59)第五章附则 (59)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304 号——作业成本法 (60)第一章总则 (60)第二章应用环境 (60)第三章应用程序 (61)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64)第五章附则 (6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400 号——营运管理 (65)第一章总则 (65)第二章应用环境 (65)第三章营运计划的制定 (65)第四章营运计划的执行 (66)第五章营运计划的调整 (67)第六章营运监控分析与报告 (67)第七章营运绩效管理 (68)第八章附则 (68)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401 号——本量利分析 (69)第一章总则 (69)第二章应用程序 (69)第三章工具方法评价 (70)第四章附则 (71)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402 号——敏感性分析 (72)第一章总则 (72)第二章在短期营运决策中的应用程序 (72)第三章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程序 (73)第一章总则 (75)第二章应用程序 (75)第三章工具方法评价 (76)第四章附则 (76)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404 号——内部转移定价 (82)第一章总则 (82)第二章应用环境 (82)第三章应用程序 (82)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84)第五章附则 (8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405 号——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 (85)第一章总则 (85)第二章应用环境 (85)第三章应用程序 (85)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86)第五章附则 (86)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500 号——投融资管理 (101)第一章总则 (101)第二章投资管理程序 (101)第三章融资管理程序 (102)第四章附则 (10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501 号——贴现现金流法 (104)第一章总则 (104)第二章应用环境 (104)第三章应用程序 (104)第一章总则 (107)第二章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 (107)第三章项目财务管理 (108)第四章项目管理的工具方法 (109)第三节价值工程法 (110)第五章附则 (111)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503 号——情景分析 (112)第一章总则 (112)第二章应用环境 (112)第三章应用程序 (112)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13)第五章附则 (11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504 号——约束资源优化 (114)第一章总则 (114)第二章应用环境 (114)第三章应用程序 (114)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15)第五章附则 (115)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600 号——绩效管理 (116)第一章总则 (116)第二章应用环境 (116)第三章绩效计划与激励计划的制定 (116)第四章绩效计划与激励计划的执行 (118)第五章绩效评价与激励的实施 (118)第六章绩效评价与激励管理报告 (119)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601 号——关键绩效指标法 (120)第一章总则 (120)第二章应用环境 (120)第三章应用程序 (120)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21)第五章附则 (122)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602 号——经济增加值法 (123)第一章总则 (123)第二章应用环境 (123)第三章应用程序 (123)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26)第五章附则 (126)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603 号——平衡计分卡 (127)第一章总则 (127)第二章应用环境 (127)第三章应用程序 (127)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29)第五章附则 (130)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604 号——绩效棱柱模型 (149)第一章总则 (149)第二章应用环境 (149)第三章应用程序 (149)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51)第五章附则 (151)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700 号——风险管理 (153)第一章总则 (153)第二章应用环境 (153)第四章附则 (15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701 号——风险矩阵 (155)第一章总则 (155)第二章应用环境 (155)第三章应用程序 (155)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56)第五章附则 (156)附录:1.风险矩阵图 (157)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702 号——风险清单 (158)第一章总则 (158)第二章应用环境 (158)第三章应用程序 (158)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59)第五章附则 (160)附录 1:经营层风险清单 (163)附录 2:业务层风险清单 (16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801 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 (165)第一章总则 (165)第二章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 (165)第三章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 (166)第四章业务层管理会计报告 (167)第五章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流程 (168)第六章附则 (168)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802 号——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169)第一章总则 (169)第二章应用环境 (169)第三章建设和应用程序 (169)第五章预算管理模块 (171)第六章绩效管理模块 (172)第七章投资管理模块 (173)第八章管理会计报告模块 (174)第九章附则 (17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803 号——行政事业单位 (175)第一章总则 (175)第二章应用环境 (175)第三章战略管理 (176)第四章预算管理 (176)第五章成本管理 (177)第六章绩效管理 (177)第七章附则 (178)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财会[2016]10 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为促进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我部制定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现予印发,请各单位在开展管理会计工作中参照执行。
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企业提供了决策支持、成本控制、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帮助。
为了更好地应用管理会计,以下是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一、成本控制: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包括制定成本预算、分析成本结构和成本变动因素等。
二、预算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制定预算计划,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调整。
三、投资决策: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包括投资评估、投资风险分析和投资回报率计算等。
四、绩效评估: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绩效,包括制定绩效指标、评估绩效和改进绩效等。
五、成本分析: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分析,包括制定成本分析方法、分析成本结构和成本变动因素等。
六、产品定价: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定价,包括制定产品定价策略、分析成本和市场需求等。
七、生产计划: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计划编制、执行和监控等。
八、销售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销售管理,包括制定销售计划、销售预测和销售绩效评估等。
九、资金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资金管理,包括资金预算、资金筹集和资金利用等。
十、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包括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十一、绩效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绩效管理,包括制定绩效目标、评估绩效和改进绩效等。
十二、战略规划: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包括制定战略计划、分析市场和竞争环境等。
十三、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制定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评估和培训等。
十四、供应链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包括制定供应链计划、分析供应链风险和改进供应链等。
十五、风险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包括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分析风险和控制风险等。
十六、项目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项目管理,包括制定项目计划、执行项目和监控项目等。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解读
文 国网江西电科院 缪雪梅
。.
一
财政部 于 2017年 9月 29日发 布 了 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本文基于《管 理会计应用指引》,从战略管理 、预算管 理 、成 本 管理 、营 运管 理 、投 融资 管 理 、 绩 效 管 理 、企 业 管 理会 计 报 告 、管理 会 计 信 息 系统 八个 方面 对 其进行 了解 读 , 应 用指 引 是 我 国 管理 会 计 体 系 建设 的 主体 内容 ,对单 位管 理会 计工 作具 有指 导作 用 。了解 管理会 计具 体 指 引 内容 , 对 企 业管 理 会 计体 系建 设 具 有 实 践意 义 。
l
《管理会计应 用指引》具体内容分析
应 用 指 引 是 我 国 管 理 会 计 体 系 建 设 的 主 体 内 容 ,对 单 位 管 理 会 计 工 作 具 有 具 体 的 指 导 作 用 。2017年 9月 29日 ,财 政 部 发 布 首 批 《管
理 会 计 应 用 指 引 》,包 括 22项 具 体 应 用 指 弓1,分 为 八 个 部 分 。下 面 笔 者 对 22项 具 体 应 用 指 引 做 一 简 单 分 析 。
— 一 企业 管理 会 计报 告 一 801企 业管理会计报告
、、
.. ....一
管理 会计 信 息系 统 … 一 802管理会 计信息系统
战略 管理相 关应 用指 引 ,包 含 2项应 用指 引 ,分 别 是 100号 战 略 管 理 和 101号 战 略 地 图 。战略 管理 应用 指 引 中提 出企业 开展 战略 管 理 应 遵 循 目标 可 行 、资 源 匹 配 、责 任 落 实 、协 同 管 理 四 项 原 则 ,战 略 管 理 可 应 用 战 略 地 图 、 价 值 链 管 理 等 管 理 会 计 工 具 方 法 ,企 业 一 般 按 照 战 略 分 析 、战 略 制 定 、战 略 实 施 、战 略 评 价 和 控 制 、战 略 调 整 等 程 序 应 用 战 略 管 理 工 具 方 法 。战略 地 图管理 应 用指 引详 细阐 述 了战略 地 图 的 编 制 与 应 用 。企 业 一 般 按 照 战 略 地 图设 计 和 战略地 图实施 等程 序 应用 战略 地 图工具 方 法 。企 业 设 计 战 略 地 图 ,一 般 按 照 设 定 战 略 目标 、确 定 业 务 改 善 路 径 、定 位 客 户价 值 、确 定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号-预算管理
附件2: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号——预算管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加强预算管理,发挥预算管理在企业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活动中的作用,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科学、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分析,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进而推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
经营预算(也称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一系列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等。
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重大的或不经常发生的、需要根据特定决策编制的预算,包括投融资决策预算等。
财务预算,是指与企业资金收支、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等有关的预算,包括资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等。
第四条企业进行预算管理,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战略导向原则。
预算管理应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有序开展,引导各预算责任主体聚焦战略、专注执行、达成绩效。
(二)过程控制原则。
预算管理应通过及时监控、分析等把握预算目标的实现进度并实施有效评价,对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三)融合性原则。
预算管理应以业务为先导、以财务为协同,将预算管理嵌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层次、环节。
(四)平衡管理原则。
预算管理应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收入与支出、结果与动因等关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权变性原则。
预算管理应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强调预算对经营管理的刚性约束,又可根据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调整预算,并针对例外事项进行特殊处理。
第五条预算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作业预算等。
企业可根据其战略目标、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结合不同工具方法的特征及适用范围,选择恰当的工具方法综合运用。
管理会计34项应用指引
管理会计34项应用指引1.成本管理:制定成本预算并监控成本控制。
2.预算控制:实施有效的预算控制和预算执行的监督。
3.财务分析: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业务绩效和获得预测结果。
4.绩效评价:评估业务绩效并提供管理建议。
5.战略制定:合理制定公司战略和发展计划。
6.风险管理:帮助公司预防和控制风险。
7.投资决策:通过分析公司的预测现金流来决定投资。
8.营销成本分析:分析营销活动中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变化情况。
9.产品成本分析:分析各种产品的成本并确定其售价。
10.项目管理:实施项目评估、监控、控制和评估。
11.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对员工薪酬和福利的管理和优化。
12.资本预算:对于新项目的决策和资本支出的控制。
13.管理报告:制定和交付有关公司运营的管理报告。
14.现金流量分析:对预测的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5.区域预算:制定和监控公司的各地区预算和绩效。
16.中长期规划:帮助公司制定中长期业务计划。
17.资产管理:管理、监测和优化公司的各项资产。
18.销售预测:预测产品销售量,确定业务目标和制定计划。
19.产品线分析:分析各个产品线的销售情况和成本构成。
20.成本占比分析:确定成本与销售额之间的比例关系。
21.财务预算:制定和监测公司的财务预算。
22.市场营销研究:进行有关市场的调查和研究。
23.战略规划:制定公司战略并监测其执行情况。
24.采购成本控制:管理和优化采购成本。
25.生产成本控制:管理和优化生产成本。
26.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27.业务细分分析:将业务进行细分并进行分析。
28.经营风险评估:评估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29.绩效管理: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以提高业务绩效。
30.生产组织优化: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31.提高收益: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公司的收益。
32.支付方案设计:设计和管理公司的支付方案。
33.企业文化建设:帮助公司营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的成本管理方法。
资源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开展经济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
资源费用既包括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商品等有形资源的耗费,也包括信息、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各种无形资源的耗费,还包括人力资源耗费以及其他各种税费支出等。
作业,是指企业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
一项作业既可以是一项非常具体的任务或活动,也可以泛指一类任务或活动。
按消耗对象不同,作业可分为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
主要作业是被产品、服务或客户等最终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
次要作业是被原材料、主要作业等介于中间地位的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
成本对象,是指企业追溯或分配资源费用、计算成本的对象物。
成本对象可以是工艺、流程、零部件、产品、服务、分销渠道、客户、作业、作业链等需要计量和分配成本的项目。
成本动因,是指诱导成本发生的原因,是成本对象与其直接关联的作业和最终关联的资源之间的中介。
按其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成本动因可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第二条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目标包括:(一)通过追踪所有资源费用到作业,然后再到流程、产品、分销渠道或客户等成本对象,提供全口径、多维度的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二)通过作业认定、成本动因分析以及对作业效率、质量和时间的计量,更真实地揭示资源、作业和成本之间的联动关系,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作业、流程和作业链(或价值链)的持续优化提供依据;(三)通过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及其分析,为企业更有效地开展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种管理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条作业成本法一般适用于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作业类型较多且作业链较长;同一生产线生产多种产品;企业规模较大且管理层对产品成本准确性要求较高;产品、客户和生产过程多样化程度较高;间接或辅助资源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等。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3‐
键业务流程化,融入企业现有的战略管理体系中,包括对战略制定、 战略实施等方面的全方位管控。
第十二条 战略评价,是指企业通过检测战略实施进展,评价战 略执行效果,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修正战略举措,以期 达到预期目标。
企业一般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战略评价:战略是否适应企业的内外 部环境、是否有效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涉及的风险程度是否可以接受、 战略实施的时间和进度是否恰当等。
第五章 信息与报告
第二十二条 管理会计信息包括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所使用和生成的财务信 息和非财务信息。
第二十三条 单位应充分利用内外部各种渠道,通过采集、转换等多种方式, 获得相关、可靠的管理会计基础信息。
第二十四条 单位应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管理会计基础信息进行加工、 整理、分析和传递,以满足管理会计应用需要。
第十一条 单位应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做好资源保障工作,加强资源 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果,确保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单位应注重管理会计理念、知识培训,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第十二条 单位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通过信息系统 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径,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推进管理会计实 施。
第四章 工具方法
第十八条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 第十九条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时所采用的战略地图、滚 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模型、技术、流程的统 称。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具有开放性,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第二十条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战略管理、预算管理、 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 (一)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战略地图、价值 链管理等; (二)预算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全面预算管理、 滚动预算管理、作业预算管理、零基预算管理、弹性预算管理等; (三)成本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目标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变动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 (四)营运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本量利分析、敏 感性分析、边际分析、标杆管理等; (五)投融资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贴现现金流法、 项目管理、资本成本分析等; (六)绩效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关键指标法、经 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 (七)风险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单位风险管理框 架、风险矩阵模型等。 第二十一条 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管理特点和实 践需要选择适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并加强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系统化、集成 化应用。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
附件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加强营运管理,提高营运效率和质量,实现营运目标,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营运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战略和营运目标,各级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等活动,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料供应、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价值增值管理。
第三条企业进行营运管理,应区分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等四个阶段(简称PDCA管理原则),形成闭环管理,使营运管理工作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
第四条营运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和标杆管理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等,选择单独或综合运用营运管理工具方法,以更好地实现营运管理目标。
第五条企业应用营运管理工具方法,一般按照营运计划的制定、营运计划的执行、营运计划的调整、营运监控分析与报告、营运绩效管理等程序进行。
第二章应用环境第六条企业营运管理的应用环境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流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外部环境等。
第七条为确保营运管理的有序开展,企业应建立健全营运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管理层级或管理部门在营运管理中的职责,有效组织开展营运计划的制定审批、分解下达、执行监控、分析报告、绩效管理等日常营运管理工作。
第八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营运管理的制度体系,明确营运管理各环节的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程序、工具方法、信息报告等内容。
第九条企业应建立完整的业务信息系统,规范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使用等,有效支持管理者决策。
第三章营运计划的制定第十条营运计划,是指企业根据战略决策和营运目标的要求,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营运过程中各种资源所做出的统筹安排,主要作用是分解营运目标,分配企业资源,安排营运过程中的各项活动。
第十一条营运计划按计划的时间可分为长期营运计划、中期营运计划和短期营运计划;按计划的内容可分为销售、生产、供应、财务、人力资源、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设备投资等营运计划。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旨在指导单位如何有效地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以支持其内部管理和决策过程。
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指引:这是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的核心,它提供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念、原
则和方法。
基本指引强调管理会计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整合性,要求单位将管理会计融入其整体战略和业务流程中。
2.应用指引:应用指引是具体指导单位如何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的指南。
它涵盖
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3.案例库:案例库是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大量成功的管
理会计实践案例。
这些案例可以为单位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帮助它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单位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市场趋势、评估业务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
- 12 -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材料的标准单价可以采用材料计划 单价。
第十四条 直接人工成本标准,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人工成 本标准,包括标准工时和标准工资率。
制定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一般由生产部门负责,汇同技术、财 务、信息等部门,在对产品生产所需作业、工序、流程工时进行技术 测定的基础上,考虑正常的工作间隙,并适当考虑生产条件的变化, 生产工序、操作技术的改善,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 挥等因素,合理确定单位产品的工时标准。
除定期测试外,当外部市场、组织机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 产品品种等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企业也应及时对标准成本进 行调整。
第四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二十九条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优点是:一是能及时反馈各成本 项目不同性质的差异,有利于考核相关部门及人员的业绩;二是标准 成本的制定及其差异和动因的信息可以使企业预算的编制更为科学 和可行,有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 通过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 动因,进而实施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 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相应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当实际成 本高于标准成本时,形成超支差异;当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时,形 成节约差异。 第二条 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标准成本与实 际成本的比较,揭示与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按照 例外管理的原则,对不利差异予以纠正,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善 产品成本。 第三条 标准成本法一般适用于产品及其生产条件相对稳定,或 生产流程与工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
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介绍管理会计是指将会计信息应用于管理决策和组织控制的一种方法。
它涉及使用会计信息来分析业务绩效、评估风险和做出决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22项管理会计的应用指引,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指导原则。
1. 成本计算方法1.1 标准成本法•确定标准成本•计算实际成本•分析成本差异 ### 1.2 直接成本法•针对特定产品或项目•直接跟踪和分配成本2. 业务利润分析2.1 产品线利润分析•计算产品线总利润•评估产品线绩效 ### 2.2 客户利润分析•确定客户利润•识别高价值客户3. 业务绩效度量3.1 关键绩效指标•定义关键指标•收集和分析数据 ### 3.2 绩效评估工具•制定绩效评估指标•进行绩效评估4. 风险管理4.1 风险识别和评估•识别潜在风险•评估风险严重程度 ### 4.2 风险对策和监测•制定应对策略•监测风险变化5. 预算编制与控制5.1 预算制定•确定预算目标•预算分配 ### 5.2 预算控制•监测预算执行情况•调整预算策略6. 生产效率分析6.1 产能利用率•计算产能利用率•评估生产效率 ### 6.2 经济批量分析•确定最佳生产批量•提高经济效益7. 定价策略7.1 成本加成定价•添加适当的成本加成•确定最终售价 ### 7.2 市场定价•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制定市场定价策略8. 投资决策8.1 静态投资评估•计算投资回收期•计算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 8.2 动态投资评估•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制定动态投资决策9. 差异分析9.1 成本差异分析•计算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 ### 9.2 收入差异分析•计算收入差异•识别收入波动原因10. 经营绩效评估10.1 经营绩效评估指标•确定关键指标•收集和分析绩效数据 ### 10.2 绩效改进计划•制定改进建议•实施绩效改进计划综上所述,本文详细介绍了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这些指引涉及成本计算方法、业务利润分析、业务绩效度量、风险管理、预算编制与控制、生产效率分析、定价策略、投资决策、差异分析和经营绩效评估等方面。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经济增加值法
第二十四条经济增加值法的激励计划按激励形式可分 为薪酬激励计划、能力开发激励计划、职业发展激励
计划和其他激励计划。
(一)薪酬激励计划主要包括目标奖金、奖金库和基 于经济增值的股票期权。
1.目标奖金。目标奖金是达到经济增加值目标值所 获得的奖金,只对经济增加值增量部分实施奖励。
经济增加值法
企业应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绩效评价期间 宏观经济政策、外部市场环境、内部管理需要 等因素。
附则
01
企业应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这 是确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基 础。
02
关键绩效指标反映战略目标, 对战略目标实施效果进行衡量 和监控。
03
企业应清晰识别价值创造模式 ,按照价值创造路径识别出关 键驱动因素,科学地选择和设 置关键绩效指标。
03
指标体系应反映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成功因素,具体指 标应含义明确、可度量。
绩效计划与激励计划的制定
01
指标权重的确定可选择运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也可综 合运用这两种方法。
02
主观赋权法是利用专家或个人的知识与经验来确定指标权重的
方法,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
客观赋权法是从指标的统计性质入手,由调查数据确定指标权
绩效计划是企业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行动方案,包括 构建指标体系、分配指标权重、确定绩效目标值、选 择计分方法和评价周期、拟定绩效责任书等一系列管 理活动。
绩效计划与激励计划的制定
01
制定绩效计划通常从企业级开始,层层分解到所属单位(部 门),最终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员工。
02
企业可单独或综合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平 衡计分卡等工具方法构建指标体系。
绩效计划与激励计划的执行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号——预算管理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号——预算管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加强预算管理,发挥预算管理在企业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活动中的作用,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科学、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分析,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进而推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
经营预算(也称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一系列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等。
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重大的或不经常发生的、需要根据特定决策编制的预算,包括投融资决策预算等。
财务预算,是指与企业资金收支、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等有关的预算,包括资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等。
- 2 -第四条企业进行预算管理,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战略导向原则。
预算管理应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有序开展,引导各预算责任主体聚焦战略、专注执行、达成绩效。
(二)过程控制原则。
预算管理应通过及时监控、分析等把握预算目标的实现进度并实施有效评价,对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三)融合性原则。
预算管理应以业务为先导、以财务为协同,将预算管理嵌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层次、环节。
(四)平衡管理原则。
预算管理应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收入与支出、结果与动因等关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权变性原则。
预算管理应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强调预算对经营管理的刚性约束,又可根据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调整预算,并针对例外事项进行特殊处理。
第五条预算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作业预算等。
企业可根据其战略目标、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结合不同工具方法的特征及适用范围,选择恰当的工具方法综合运用。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601号——关键绩效指标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601号——关键绩效指标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关键绩效指标法,是指基于企业战略目标,通过建立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体系,将价值创造活动与战略规划目标有效联系,并据此进行绩效管理的方法。
关键绩效指标,是对企业绩效产生关键影响力的指标,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目标、关键成果领域的绩效特征分析,识别和提炼出的最能有效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指标。
第二条关键绩效指标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等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第三条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应用对象可为企业、所属单位(部门)和员工。
第二章应用环境第四条企业应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600号——绩效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五条企业应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应综合考虑绩效评价期间宏观经济政策、外部市场环境、内部管理需要等因素,构建指标体系。
第六条企业应有明确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确定关键绩效指- 11 -标体系的基础,关键绩效指标反映战略目标,对战略目标实施效果进行衡量和监控。
第七条企业应清晰识别价值创造模式,按照价值创造路径识别出关键驱动因素,科学地选择和设置关键绩效指标。
第三章应用程序第八条企业应用关键绩效指标法,一般按照制定以关键绩效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计划、制定激励计划、执行绩效计划与激励计划、实施绩效评价与激励、编制绩效评价与激励管理报告等程序进行。
第九条企业通常按《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600号——绩效管理》第十条所规定的管理活动制定绩效计划,包括构建指标体系、分配指标权重、确定绩效目标值、选择计分方法和评价周期、拟定绩效责任书等。
第十条企业构建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制定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
企业应根据战略目标,结合价值创造模式,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等因素,设定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
(二)制定所属单位(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
根据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结合所属单位(部门)关键业务流程,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分解的程序,在沟通反馈的基础上,设定所属单位(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具方法评价
优点 缺点
✓ 全过程、提高效率和效果; ✓ 全员管理、提高客户价值和产品
市场竞争力; ✓ 成本规划与利润规划的有机统一、
提高综合竞争力
要求具备各类人才; 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要求高的管理水平;
302 标 准 成本 法
成本 管理
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方的法经 营管理条件 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 的产品成本水平
02 变动成本
业务量⬆,总额⬆,单位成本➡
03 混合成本
总额随业务量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变
混合成本的分解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的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的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最低点位业务量
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代表业务 量和混合成本的回归直线,确定 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 准工资率
01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02
03 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耗用量*(实际单 价-标准单价)
变动成本法
变动生产成本—>产品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贡献式损益表
工具方法评价
优点:
✓ 有利于明确企业产品盈利能力和划分成本责任; ✓ 保持利润与销售量增减相一致,促进以销定产; ✓ 揭示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
缺点:
不能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耗费; 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304 作 业 成本 法
成本 管理 方法
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 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 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 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 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 算。
标准成本;
3、汇总不同成本项目的标准成
2直.制接定材标料准标成准本成本(标准用量*标准单价本),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3.实。施过程控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工资率)
实时跟踪分析、控制现场成本、及时反馈、事中控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固定制造费用
4、成本差异计算与动因分析
➢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直接人 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01高低点法
02回归分析法
混合成本的分解
账户分析法
根据有关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内容,结合 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判断其比较接近的成 本类别,将其视为该类成本。
03
技术测定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和 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术测定 来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04
05
合同确认法
根据订立的经济合同或协议中关 于支付费用的富i并估算哪些项目 属于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
303 变 动 成本 法
成本 管理 方法
企业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仅将 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 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 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直接由当 期收益予以补偿。
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分析
01 固定成本
业务量⬆,总额➡,单位成 本⬇︎
✓ 原则:融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 原则。
✓ 工具方法: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 成本法。
应用程序
事前成本管理阶段: 成本预测、成本决 策、成本计划
事后成本管理阶段: 成本核算、成本分 析、成本考核
01 02 03
事中成本管理阶 段: 成本控制
301 目 标 成本 法
成本 管理 方法
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目标售价和目标利润 为基础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从产品设计阶 段开始,通过各部门、各环节乃至与供应商 的通力合作,共同实现目标成本。
应用程序
阶段一 确定应用对象:产销量和盈利能力
阶段三
组别
收集相关信息:财务与非成财本务 规划 信息、技术信息、变动趋势小信 组
息、行业信息等
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标准成本 与实际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动因, 进而实施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超 支差异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节
பைடு நூலகம்
应用程序
1.确定应用对象
4.成本差异计算与动因分析
1耗2、、量就标确4不准定同2和的每价成格一1本标成或准3费本;用或5项费目,用分项5别.修目成确订本定与的差改消异进分标析准表成本
应用程序
资源识别及资源费 用的确认与计量
作业中心设计
作业成本汇集、 作业动因选择与计量
作业成本信息报告
1
2
3
4
5
6
7
成本对象选择、 作业认定
资源动因选择 与计量
作业成本分配
资源识别及资源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成本对象选择
资源费用 清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第300-304——成本管理相关应用指引
日期:2017/11/9
目录
CONTENTS
1 第300号——成本管理 2 第301号——目标成本法 3 第302号——标准成本法 4 第303号——变动成本法 5 第304号——作业成本法
300 成 本 管 理
✓ 管理活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实际耗用量-标准耗 用量)*标准单价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价格差异和
数量差异
➢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 用项目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项目 标准成本
工具方法评价
优点
1、及时反馈差异,利于考核业绩;
2、使编制企业预算更加科学。
缺点
1、要求企业产品的成本标准稳定; 2、对标准管理水平要求高、系统维护成本高; 3、标准成本更新频繁,成本差异缺乏可靠性
成本设计
小组
成本确认 阶小段组五
设定目标成本、分成解本可 实施 实现目标成本、落实小目 组
标成本责任
职责阶段二 收集相关信息、成立计跨部算门团驱队动产
品成本
可实现目标成本的设定和分 解阶段四
可实现目标成本计算设市场定容许与成分本=目解标售价-目标利润 的评价和确认
落实目标成本责任、考核成 阶本段管六理考业核成绩本管理业绩以及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