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平分线的判定课堂实录与点评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二)课堂实录 (2)
师:思考问题,能否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
生:应该在角平分线上
学生动手画图
师:角平分线的性质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如果把条件跟结论交换,文字如何描述?
生: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师:如何把这个命题写出已知条件跟求证问题?
学生思考。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命题的已知跟求证进行类比
师:学生需要掌握证明几何题的步骤
学生齐读并识记
展示已知条件与求证问题。
师:要证明点P在 的平分线上
先要证明什么?
生:
师:那怎么证明这两个角相等
生:证明它所在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选哪个证明方法?
生:HL
师生共同完成证明过程
PPT演示
提问:可以用几何语言说明理由吗?
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发散学生思维
小结。
小组代表发言,
畅谈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
老师总结:角平分线的判定以及简单运用。
剩余时间,完成差异导学稿
呼应情景题,
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建在角平分线。
得出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
学以致用。
师:先分析题意。点P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指的是哪些线段相等?
生:先过点P作垂线段。
作图。
问题变成:证明PE=PF=PD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书写几何语言
PPT演示完整过程,让学生订正答案。
变式训练,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分析:一个是内角角平分,一个是外角的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性质(1)课堂实录
第6课时11.3角平分线的性质(1)课堂实录角平分线的性质(1)…工厂里有些图片不能折,故不适合用这个方法,那么工作是怎么样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的呢?请看他们的操作过程:尺规作角的平分线观察领悟作法,探索思考证明方法:A BOMNC画法: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M,交OBN于.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的内部交于C.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A BMNC为什么OC 是角平分线呢?O O想一想:已知:OM=ON ,MC=NC 。
求证:OC 平分∠AOB 。
证明:在△OMC 和△ONC 中,OM=ON ,MC=NC ,OC=OC ,∴△OMC ≌△ONC (SSS )∴∠MOC=∠NOC 即:OC 平分∠AOB 请大家准备练习本,圆规,尺等工具准备上课师:大家拿出一张纸折一个角出来,然后折出这个角的平分线!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师:同学1:你演示一下你的操作过程好吗!同学1:上讲台演示。
师:很好,给点掌声。
师:工厂里有些图片不能折,故不适合用这个方法,那么工作是怎么样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的呢?教师出示多媒体,需要作图中角的平分线,师:工人采取的办法是:教师出示多媒体展示工人的操作。
并从图中告知工具中哪些线段是相等的!师:提问:为什么这种方法画出的射线是所求呢?生2:这可以用SSS 定理得以证明师;具体说说生2在屏幕上指示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相等的条件,说明所画射线可以平分所研究的角。
师:很好,你真能动脑!师:根据工人作角平分线的原理,你能设计出画一个角平分线的方法吗?小组讨论激烈。
生3:我们组研究的办法是;在OA 上画1cm 线段OM,在OB 上画1cm 线段ON,再在M,N 的正中画一点C ,那么OC 就是角平分线。
师;哪里是正中?生3;就是不左不右嘛笑声。
师:是不是一定要在OA ,OB 上取1cm 线段?生4:不必,只需要让OM =ON 就行了!生5;然后只要保证MC =NC 就定下了C生3:很激动,是,我也是这个意思。
《角平分线性质》课堂实录
〖评析〗通过学生自己归纳小结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这样的小结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生:小组合作,利用两三角形全等证明,说明AC是角平分线。
……
师:很好
〖评析〗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垂线的几何图形,使新知识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探索新知】
师:参照角平分仪思考如何利用圆规、直尺作角平分线
生:思考、看书自学.
【巩固练习】
生: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师:在学生思考或表述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以此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师:最后,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可以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或让学生归纳、补充,然后补充的方式进行,主要围绕下列问题: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生:部分学生积极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回答
〖评析〗主要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严谨性.教师放手让学生实践,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让学生更好的健康成长。
师生:归纳角平线性质。
【例题学习】
师:已知: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生:单独回答。
师:提示,给予表扬。
<<角平分线性质>>课堂实录
、
【情境导入】
师: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
.
生: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师:如图,是一个角平分仪,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课堂实录
“⾓的平分线的性质”课堂实录2019-09-22导⼊新课师:昨天有幸看了“⼩太阳”艺术团的的表演,让⼈⽿⽬⼀新,特别是爵⼠和芭蕾的结合太美了,(教师当场表演芭蕾动作)还观赏了有地⽅特⾊的⼩青⼭⽔库和将军⼭(图⽚播映),⽤⼀句话形容“清⽔出芙蓉,天然去雕琢!”我们的⼭美⽔美⼈更美,相信⼤家今天能让⽼师看到更精彩的表现!体现你们的魅⼒!(学⽣惊讶⽼师的舞蹈!勾起了学习的兴趣,有⽣命的课堂马上就要点燃.)师:请同学们⽤准备好的剪⼑,⾃⼰动⼿剪⼀个⾓(教师演⽰),你有什么⽅法可以确定⾓的平分线?(教师板书,⾛⼊学⽣中巡视.图略.)⽣:(纷纷动⼿剪⾓)这样对折就能找到⾓的平分线.师:那折叠时要注意什么呢?(在⼩组中参与⼩组活动.)⽣:注意边的重合,对吗?师:Yes!⾮常正确!(加重语⽓⿎励.)师:好!⼤家都找到了⾓的平分线,那么把对折的纸⽚再任意剪⼀次(PE),(师剪纸然后把纸⽚展开)PE、PF相等吗?⽣:(⼀⼝同声)相等.师:(马上追问)为什么?再多剪⼏次呢?⽣:(纷纷说)因为重合,还是相等.师:还有别的⽅法吗?能⽤以往的知识证明吗?反过来如果PE=PF,那么折痕(OP)⼀定是⾓的平分线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动⼿试试独⽴思考后,⼩组合作,汇报展⽰.(⾛⼊学⽣中巡视.)⽣1:(其中⼀个⼩组很兴奋)⽼师我们组⽤全等的⽅法,是边边边定理……师:⽅向很对,但我们要证什么?⼀个边,那能把求证当已知吗?再想想.⽣2:(同组马上补充)那反过来问题的能⽤它证,对吧!师:你太灵活了,真棒!第⼀个问题你们组也肯定能想出来.(⿎励的眼神.)⽣3:我们组还有⽅法,⽤格尺量.师:当然可以,但理论性不强.⼤家有很好的⽅法,也有你们的疑惑,哪个组愿意展⽰⼀下呢?(⼀组主动上前,拿着剪好的⾓.边⽐划边说.)⽣1:⽤格尺量相等.⽣2:⽤三⾓形全等知识,⼤家看边⾓边定理……⽣3:第⼆个问题上⾯两个⽅法都可以⽤,只是⽤量⾓器.全等⽤边边边定理.师:(补充)这可是制作⾓平分仪的原理所在哦!⽣4:我们还剪出了⼀个特殊的直⾓.也⼀样可以利⽤上⾯的⽅法解决.⼤家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同学们对我们组进⾏评价.⽣:你们组分⼯很明确,可以说出⽅法,还能迁移到其他地⽅……师:谢谢这个组同学的精彩展⽰.(掌声响起)⽽且发现了特殊位置关系,⼀会⼉我们深⼊研究它.师: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原理,制作⾓平分仪.如果有困难可以参考课本P19探究来制作.可以同桌或⼩组⼀起制作,并请同学们画任意⾓,再⽤⾓平分仪画这个⾓的平分线.看看谁最棒!你觉得⾓平分仪使⽤起来有哪些利弊点?(在导学案上有说明.)师:画钝、锐、直、平四个⾓.(⾛⼊学⽣中巡视,参与引导解决疑难.)(学⽣纷纷⽤准备好的纸壳、绳⼦、橡⽪筋等材料积极动⼿制作,成功的⼩组展⽰成果.)师:(演⽰教具⾓平分仪)你觉得制作它有什么要点?⽣:边对应相等……师:请制作成功的⼩组去⿊板任选⼀⾓,然后画⾓的平分线.⽣:(上下齐动)有⿊板画图的;有继续探究⾓平分仪制作的;有本上画图的.⽣:(第⼀组锐⾓)我们让⾓平分仪的两边与⿊板⾓两边重合,按橡⽪筋划线,就是⾓的平分线.⽣:(补充)橡⽪筋太软,画的不直,我们可以⽤尺⼦把橡⽪筋按住在画.这是我们画完之后想到的.师:这组同学不但聪明,还能在之后总结寻求更好的⽅法,解决问题.我们学习数学就要有这种思维!⽣:(第⼆组钝⾓)因为我们⽤第⼀组的画不出来,我们⽤⾓平分仪使较短边与之重和,画法⼀样.师:你们也遇到他们的问题了吗?这是为什么呢?(疑惑的表情.)⽣:长边夹⾓只能是锐⾓,短边夹⾓才可能是钝⾓.⽽且直⾓和平⾓也需要⽤短边画.(有问题的学⽣恍然⼤悟.)师:同学们学得真快,马上就类⽐、总结了.谁能总结⼀下利弊?⽣:利:很快,很⽅便;弊:不准确.师:⼤家有没有更准确的⽅法呢?⽼师这⽤⼏何画板来验证看是否准确.(教师演⽰⼏何画板,⽤数据说话.)师:你有准确的⽅法吗?⽣:尺规作图.师:根据⾓平分仪原理,运⽤直尺、圆规做⼀个⾓的平分线,同桌或⼩组汇报绘图过程.(再次⾛⼊学⽣中巡视,参与引导解决疑难.)温馨提⽰:如果你感觉有困难请参考书上P19作图过程作图,并明确原理,请同学们总结作图过程中有哪些疑问,⼀定要⼤胆地向组内、组间或⽼师提出.我们喜欢能提出问题的你;欣赏会提问的你;更敬佩能解决同伴问题的学⽣哦!(导学案上的要求.)⽣:(焦急地问)我画的交不上啊!师:周围同学看看为什么?(⽤实物投影展⽰.)⽣:哦!他圆规分得太⼩了.师:谁能⽤规范的语⾔说⼀下.⽣:(皱皱眉不语)看看书.⽣:是这个,⼤于1/2PA半径.⽣:等于⾏不⾏?⽣:(补充)⾏,也有交点.师:这是⼀个⾮常重要的注意点:⼤于等于1/2半径.师:我们把第⼀组汇报的特殊情况放到尺规作图⾥,你能总结出什么?⽣:⾓的平分线的性质:⾓的平分线上的点到⾓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师:(板书)那如果P点动呢?请⼤家看⼏何画板演⽰.(教师演⽰P为动点,PA和PB的数据以及两个⾓的数据仍然相等)数学讲究逻辑推理,我们要怎样才可以⽤呢?(学⽣证明.)师:我是巧妇难为⽆⽶之炊啊!什么都没有怎么证呢?(师⽣共同完成已知、求证.)师:请同学们独⽴完成证明过程.注意学以致⽤哦!(再次⾛⼊学⽣中巡视,参与引导解决疑难)请男⼥各⼀⼈进⾏PK.(学⽣纠正证明全等写法上的错误.)师:本节课你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内容和能⼒上的或其他⽅⾯的)对⾃⼰或同伴有什么评价和建议?⽣:这节课很有意思,锻炼了我的动⼿能⼒和逻辑性.…………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角平分线》课例分析及实录
《角平分线》课例分析及实录1、教学设计自述:角平分线的特征在七年级下期己经接触过,但当时仅仅建立在感观理解基础上,并且“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学生还未学过。
可见,学生既对之缺乏理性理解,又得在原有基础上挖掘新的数学思想。
所以,我尝试借助“四步阅读法”来协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逐步达到“教会”不如“学会”的目的。
一. 教学理念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素材和阅读机会,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使用数学的观点、方法来发现问题,实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 教学方法设计:数学阅读活动、合作探究。
三. 教学过程设计:(1)学情分析:初三年级十班为该校学习成绩中等水平班,全般40人,基础一般,学习的自觉性欠强,理解性的水平欠佳,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尤显困难,学习方法单一。
但阅读水平较强,好展示自我。
所以,采用阅读为主,让他们学会理解概括出一些东西:如解题格式,证明思想,知识结构,及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
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大胆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水平。
(2)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①让学生参与阅读、理解角平分线定理及逆定理。
特别是感受文本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的交融。
②通过合作参与和交流, 体会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严密性,从而达到用之解决实际问题。
水平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水平,合作探究水平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水平。
情感价值目标:让学生体验几何图形的美和渗透数学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任务分析:教学重点:角平分线定理和逆定理的推理证明过程;使用角平分线定理和逆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角平分线逆定理及其使用两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期望结果:掌握角平分线定理和逆定理;会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经历自主合作的过程,体会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学习情感。
2.教学过程实录:2.1粗度(预习)一一发现问题。
角平分线的观评记录
观评记录
王成凤老师:
侯老师在这节课中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该课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其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体现了“课程是生活、课程是经验”的理念。
其二,采用了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其三,在充分运用教材的基础上,能够挖掘生活中的实例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情感,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教教材”的理念
解娟老师:
侯老师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教学上充满激情,很有创新意识,深受学生喜爱。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比较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数学上册高效课堂(人教版)12.3.2角的平分线的判定(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建筑设计中角的平分线应用,引入新课。
2.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线段是角的平分线呢?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结合几何画板软件动态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生在探究角的平分线的过程中,培养勇于尝试、坚持不懈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展示角的平分线与角的两边垂直的性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3.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观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的人性化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教学案例中,我以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入:在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时,如何判断这个线段确实是该角的平分线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环节,探索角的平分线的判定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平分线与角的两边垂直的性质。通过几何画板软件的动态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角平分线与角的两边垂直的性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我还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平分线(一)教学实录
两弧在∠ AOB内交于点 C。 3、作射线 OC。
OC就是∠ AOB的平分线。 (教学时,教师可以边介绍作法,边让学生动手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 师] 我们能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请你说明 OC为什么是∠ AOB的 平分线,与同伴交流。
探索——引导法、示范法 教具准备
一张纸,直尺,圆规 多媒体演示(几何画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射线将一个角分成度数相等的两个角, 那么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 角平分线,那你能用什么办法平分一个已知角呢?请在小组内交流。 [ 生] 可以用量角器。 [ 生] 使用三角尺,也可以平分一个已知角。 [ 生] 如果有角尺的话,用角尺也可以平分一个已知角。 …… [ 师] 很好!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用直尺和圆规平分一个已知角, 你能写出 这个尺规作图的已知和求作吗? 已知:一个角(如图) 求作:射线 OC,使∠ AOC∠= BOC 作法 :1、在角的两边上分别截取 OA、OB,使 OA=O。B
§11.3 角平分线 §11.3 角平分线(一)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用尺规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掌握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作图能力。 3、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生成过程,增强它们学习数学的情趣。
教学重点: 掌握作已知角平分线的方法 . 教学难点: 对角平分线画法根据的理解或者证明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方法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评课稿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评课稿XXX关于XXX老师的《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评课稿八年级组XXX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先对本节课进行简要评析。
XXX有很强的教学功底,教学态度亲切自然、语言简洁明了,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拨适时到位。
纵观方老师的教学过程,有如下亮点:1、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课从回顾旧知入手,特别是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知识点回顾导入新课,这样有利于聚拢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对新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然后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折一折,在画图和折纸的活动中加深对角平分线的认识,同时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新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通过各种操作活动给学生建立了感性的经验,每个活动都为突破教学难点做好铺垫作用。
在组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都有意识地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多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的机会,多让学生“做”数学。
教师从信息源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巧妙地把自己转向幕后,把学生推向台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课堂上学生学得活泼、主动,重点思路掌握了,不会的问题解决了。
2、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
”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XXX在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后,在“用一用”这一环节,设计了三个判断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运用新知识进行判断,从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尺规作图画角的平分线时,不仅使学生知道作图的步骤,而且让他们知道实施这些步骤的理由。
这完全符合新课标中“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八上《角平分线的性质(1) 》课堂实录(1)
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第8课时§11.3角平分线的性质(1)
教学反思
教师是在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中成长的,下面是对这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思路:通过设置情景、操作、猜想、验证、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设置情景、操作、猜想、验证、运用的学习过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先通过设置生活中的情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得到角平分的画法,再进行动手操作实验测量,并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得到:(1)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然后通过三角形全等进行验证。
最后对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实际应用。
从出示问题开始,鼓励学生思考,探索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本节课的不足:对课堂所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由于在开始的尺规作图中浪费了一部分时间,以至于在后面所准备的习题练习的时间少了一点。
通过这节课的反思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还有太多的不足,以后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个人能力。
21世纪教育网精品资料·第 1 页(共 1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角平分线教学课录与评析
角平分线教学课堂实录与评析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本节在学习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及相关结论.学生已经经历了构造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过程,因此比较容易用类比的方法构造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
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已探索过角平分线的性质,而此处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尝试着证明它,并构造其命题,进一步讨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性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会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能力.3.经历探索,猜想,证明使学生掌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难点:理解性质和判定的互逆关系,并能正确运用它们解决问题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设置情境温故知新;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第四环节:随堂练习;第五环节:课时小结;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情境引入师:我们曾用折纸的方法探索过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性质,步骤如下:从折纸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CD=CE,即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你能证明它吗?生:回答2: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证明性质定理师: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着证明上述结论,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生:已知: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P 在OC 上,PD ⊥OA ,PE ⊥OB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PD=PE .证明:∵∠1=∠2,OP=OP ,∠PDO=∠PEO=90°,∴△PDO ≌△PEO(AAS).∴PD=P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以指导)师:我们用公理和已学过的定理证明了我们折纸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我们把它叫做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用多媒体演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师:(2)你能写出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吗?我们在前面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已经历过构造其逆命题的过程,我们可以类比着构造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引导学生分析结论后完整地叙述出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它是真命题吗? 你能证明它吗?生:没有加“在角的内部”时,是假命题.(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在全班讨论交流,对困难学生可个别辅导) 证明如下:已知:在么AOB 内部有一点P ,且PD 上OA ,PE ⊥OB ,D 、E 为垂足且PD=PE ,求证:点P 在么AOB 的角平分线上.证明:PD ⊥OA ,PE ⊥OB ,∴∠PDO=∠ PEO=90°.在Rt △ODP 和Rt △OEP 中OP=OP ,PD=PE ,∴Rt △ODP ≌ Rt △OEP(HL 定理). 21E D CP O B A∴∠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逆命题利用公理和我们已证过的定理证明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逆命题叫做原定理的逆定理.我们就把它叫做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3.1《角平分线的性质》课堂教学实录(1)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进程:师:前面咱们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下面请大伙儿回忆一下全等三角形有哪些判定方式生:一样三角形;SSS,SAS,ASA,AAS;直角三角形除以上方式还有HL师:回答正确,专门好,下面咱们来看知识点1:你能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说明该画法的道理吗?生:分组讨论,并写出证明的进程,请一名同窗上黑板[评析]温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师:专门好,下面咱们来看练习生:自己在下面画师:请一名同窗说出,作图进程生:咱们先画角平分线,将一个角分成两个角,然后再画这两个角的平分线师:专门好,大伙儿鼓掌师: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生:同桌合作折叠[评析]让学生自己动手,切身参与其中,使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有了形象的熟悉。
师:从折叠中你们大伙儿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大伙儿进行猜想,教师进行补充,师生一起猜想角平分线性质师:请大伙儿利用全等知识进行说明生:上黑板板演师:通过以上证明,咱们已经能够得出大伙儿的猜想是正确的[评析]由猜想到验证,培育学生探讨问题的爱好。
师:板书性质师:下面咱们来看例1生:读题师:第(1)问,咱们应通过什么方式来证明呢?生:角角边师:专门好,第(2)问怎么求呢?生:要求EB,咱们已经明白AB,因此只要求到AE即可,而由第(1)问可知AE=AC,从而求解。
[评析]在活动中,教师关注学生可否将问题转化成求AE。
师:专门好,下面来看例2生:试探师:分析:把公路,铁路看成两条相交线,先作出角的平分线OB(O为极点)再在OB上作OS,使OS=2.5cm,点S即为所求生:动手画图师:下面我们来看课堂操练1生:集体画图师:第(2)题,怎么做呢?生1:要证明OB=OC,咱们先证明△BOD≌△COE师:那怎么证明?生1:咱们已经有对顶角,直角相等两个条件还差一个边师:那咱们怎么来证边呢?生2:咱们可以先证△AOD≌△AOE,得出O D=OE,即可师:专门好,大伙儿鼓掌生:上黑板板演进程师:咱们来看第3题生:同桌相互讨论,得出思路师:点评思路[评析]在活动中,教师重在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不能对问题进行变式练习是此题的关键所在。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及专家点评(获奖版)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及专家点评
(获奖版)
其记录在表格中,并求出它们的平均值.
整合点2]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提高思维能力
教师让学生自己操作,测量并记录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计算平均值,让学生理解数据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3.拓展应用
教学内容5]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和点B(5,1),点P在直线x+y=6上,求AP+PB的最小值.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醒学生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将问题转化为求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最小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用向量法解决问题.
整合点3]巩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独立思考并列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分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最后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提高学生的视觉体验和理解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角平分线的判定课堂实录与点评
《角平分线的判定》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关于角平分线的两个重要结论。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实验领会和感悟关于角平分线判定的重要定理,并体会感性认知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的升华。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也使数学进一步走向学生,使学生关注数学,热爱数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会证明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难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这一结论的证明以及关于角平分线的两个重要结论的应用。
【教学用具】三角尺课件导学案【教学设计思路】1.本节课采用“成功教育+先学后交(教)当堂测评”的课堂模式,指导学生归纳和总结解决几何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本节课主要是证明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并熟练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综合来解决几何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下!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让我们先复习一下。
请同学们告诉我“角平分线的性质”是怎样的?生:(全班同学齐刷刷举起手。
)师:请李某回答。
生: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
那么它用数学符号语言怎样表示呢?(出示课件中角平分线的性质所构造的图形)生:(学生积极举手)师: 请张某回答。
生:因为OP平分∠AOB,PE⊥OA,PF⊥OB,所以PE=PF(教师立即在黑板上板书过程)师:请问各位同学,张某的叙述有问题吗?生:没有。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师: 在这个叙述中,应格外注意条件部分要满足角平分线,垂直,结论部分才会有两条垂线段相等。
【点评】: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顾角平分线的性质,为本节学习角平分线的判定做好铺垫,并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的习惯。
二.自学交流,归纳探究师:大家对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的非常好。
请问如果角的内部有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这个问题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八上《角平分线的性质(1) 》课堂实录(1)
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第8课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
教学建议
1.教学设计在课堂开始,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复习之后,即让学生动手做,其理论依据的是杜威和建构主义教育理念。
在探究中,设计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主体形式,目的是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提供给学生创新的空间与可能,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机会。
让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互碰撞与补充,共同解决一些困难,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创新能力、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建议教学时按此设计进行,通过让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经历探究、发现猜想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与表达的环节.这是因为学生的归纳整理、表达能力的提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实际上,应该坚持在每堂课中都予以重视,并积极鼓励,让学生大胆表达.
3,在探究出新知识,或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引导学生及时对知识或方法进行回顾总结是有必要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时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构建更完整、更有效的知识体系,并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获得更好的学习方法,也养成理性的思维习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资料·第 1 页(共 1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角平分线的判定》教学案例评析
《角平分线的判定》教学案例评析导入:老师点同学回答上节课所学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如果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角两边的垂线,那么这两条垂线段相等。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角平分线的判定:角内部有一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该点在角平分线上。
(老师在讲课时,提醒了上一堂课掌握不太好的学生,并且强调了性质和判定的内容及区别,重点强调了角平分线判定的前提条件并用红粉笔标注。
)新授:带同学们一起作图,根据上一节课的所学的内容复习画角平分线。
①然后根据所画的角平分线的图形,将角平分线的判定用数学语言描述,点同学回答,在角MAN内部有一点C,若CB垂直于AM,CD垂直于AN,B与D为重心,CB等于CD,所以AC平分角MAN。
②给出PM垂直OA,PN垂直OB,PM=PN的条件,证明OP即为角AOB的角平分线。
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证明,板书详细的过程。
③提出角平分线上的判定,为什么会有一个前提条件,没有前提怎么画。
提出平分线反向延长线上的点到角平分线的距离相等,反证出P必须在角AOB的内部。
而且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从而引申判定:有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在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上。
(1、教学过程中,文本、教学语言、几何图像相互转化,让学生全面理解角平分线的判定。
2、点学生回答问题,全体提问,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3、所有的习题过程均给出详细的板书。
)课外拓展:给学生拓展三角形的五心中的内心:三角形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为内心。
规范的用尺规作图,学生动手作图,老师黑板示范。
引导学生发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因此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在教学过程中,有适量的拓展,并且要求学生规范作图。
带领学生回顾所学。
)练习:老师出了一道具有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与角平分线的判定知识点的练习题,先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一步步板书解题过程。
(解题的时候带领学生理清了解题思路,证明题可以从问题分析,若无法分析,再从条件入手。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3.2《角平分线的性质2》课堂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角平分线性质(2)》课堂实录教学过程:师:上课!值日班长::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生:谢谢老师!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角平分线性质,请弯完成下面几个小问题.【评析】在学生完成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简单的指导.师:下面请两个学生回答这两道题目,某某请你说说看第一题.生:应该选B,因为OP平分∠AOB,PC⊥OA于C,PD⊥OB于D,所以PC=PD,运用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师:回答的很到位,请大家继续.第二题应该是几?生:点到线的距离就是垂线段的长度,则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距离应该为5厘米.师:回答的很好,我们刚才通过两道题目进一步了解了角平分线性质.那么谁知道角平分线性质的逆命题呢?生: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师:很好,请坐,那该逆命题是否正确呢?通过我们今天所学知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如果你是一个小规划员你能帮他找出S点的大概位置吗?生:应该建在公路、铁路所成角的角平分线上.【评析】在活动中,教师关注学生是否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为学生的思考留有时间和空间,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分析,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达成共识后得到结论.师:那1:20000是什么意思呢?该点在图上应该到交点的距离是多少呢?师: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下面我们看问题1,角平分线性质逆命题是否正确呢?你能否证明?【评析】在证明命题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证明命题要画图且要写已知,求证然后才是证明.师:通过刚才证明我们知道了逆命题的是正确的,那还有谁能用符号语言总结?某某同学你说说看.生:用符号语言表示为:∵QD⊥OA,QE⊥OB,QD=QE.∴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评析】在用符号语言表示该定理时要注意已知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以后就不需要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了.师:请看下面的例题,谁能给出证明.学生到黑板上给予证明.师:请看下面例题: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谁能说下这道题目的思路.生:要证明点到点的距离相等,就是要证明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而已知BM、CN为角平分线,所以应该想到作垂直,然后用传递性证明边相等.师:很好,那下面子请同学自己证明.师:那我们再看探究题,若连接AP,请问AP是∠BAC的角平分线吗?师:如果任意一个角∠BAC内有一点P到AB,AC边的距离相等,请问AP是其角平分线吗?(能否给出证明)。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及专家点评(获奖版)
教学过程设计活动1.创设情景,引出新课[教学内容1](一)看大屏幕回答问题:1. 由∠AOC=∠BOC 可以得到射线OC 是∠AOB 的什么线?2.确定射线需要几个点?3.P 到直线OA 和直线OB 的距离是?(二)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 ,并且使它离公路与铁路的交叉点O 处500米,集贸市场应建在何处? (比例尺 1:20 000)[整合点1]利用多媒体复习旧知,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方面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铺垫,另一方面引领学生进入实际问题情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生活。
学生猜测并说出观察到的结论.让学生了解角的平分线有很多未知的性质需我们来解开,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引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复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为后续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储备.活动2.探究体验[教学内容2]师提问 1:如何找到你所做的角的角平分线?2:师拿出自做的简易平分角的仪器,介绍仪s O 铁路O 公路 E DAO BP C器特点(有两对边相等),并一边操作一边叙述:将A点放在角的顶点处,AB和AD沿角的两边放下,过AC画一条射线AC,AC即为∠BAD的平分线.教师提问角分仪为什么会平分角,让学生口述,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证明AC是∠BAD的平分线.[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验从生产生活中分离,抽象出数学模型,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从上面的探究中可以得到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教学内容3]把简易平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时,平分角的仪器两边相等,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BC=DC,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完成或小组交流,归纳角的平分线的作法。
小组展示角平分线尺规作图,并说明作图原理。
[设计意图]根据画图过程,从实验操作中获得启示,明确几何作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师生交流并归纳.教师让学生先在黑板上示范作图后,再强调作图过程及画法,加深印象,并强调尺规作图的规范性.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平分线,理解作图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平分线的判定》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关于角平分线的两个重要结论。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实验领会和感悟关于角平分线判定的重要定理,并体会感性认知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的升华。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也使数学进一步走向学生,使学生关注数学,热爱数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会证明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难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这一结论的证明以及关于角平分线的两个重要结论的应用。
【教学用具】三角尺课件导学案【教学设计思路】1.本节课采用“成功教育+先学后交(教)当堂测评”的课堂模式,指导学生归纳和总结解决几何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本节课主要是证明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并熟练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综合来解决几何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让我们先复习一下。
请同学们告诉我“角平分线的性质”是怎样的?生:(全班同学齐刷刷举起手。
)师:请李某回答。
生: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
那么它用数学符号语言怎样表示呢?(出示课件中角平分线的性质所构造的图形)生:(学生积极举手)师: 请张某回答。
生:因为OP平分∠AOB,PE⊥OA,PF⊥OB,所以PE=PF(教师立即在黑板上板书过程)师:请问各位同学,张某的叙述有问题吗?生:没有。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师: 在这个叙述中,应格外注意条件部分要满足角平分线,垂直,结论部分才会有两条垂线段相等。
【点评】: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顾角平分线性质,为本节学习角平分线的判定做好铺垫,并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的习惯。
二.自学交流,归纳探究师:大家对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的非常好。
请问如果角的内部有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这个问题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教师解读)【点评】运用“成功教育”,感染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扣合本节课的内容,自然引入,激励学生,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解读目标,使学生能一下子把握住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和学习流程,做到心中有数。
师:对于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是怎么想的?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想法)生: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三十多个同学举手齐声回答)师:为什么?可不可以用我们的数学方式来解答?(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学生)师:(及时提示)如果要证明此命题,要分几个步骤完成?生: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好已知,求证,最后进行证明。
师:(面带微笑)已知,求证是如何得到的?生:由命题中的题设写已知,由结论写求证。
师:(露出赞许的目光)那么如何得到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生1:把这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生2:(自告奋勇站起来)如果角的内部有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生3:已知就是:角内部有一点,且这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结论就是证明这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师:非常棒!那谁能帮我们画图,写已知,求证?生4:(自信地走上来,完成画图,已知,求证)师:大家看他写的这三步有没有问题?生5:OP应画成为一条虚线,应为证明过程中的辅助线。
师:不错。
(出示课件上的步骤)师:又怎么说明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生跃跃欲试)生:因为在直角三角形POE和直角三角形POF中,PE=PF,OP﹦OP,由HL可得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POE﹦∠POF.即OP平分∠AOB,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师:很好,请坐。
请同学们认真将证明过程写在导学案上。
(2分钟后,出示课件上证明过程)(师及时板书角平分线的判定)师:这就是角平分线的判定,在解题过程中只要满足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就可以直接得出这一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那么用数学符号语言怎样表示呢?(小组内交流)师:(在黑板上板书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条件部分应有垂直,距离相等,结论部分才能判断这一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点评】:这个环节能充分的体现本节课的重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双向活动,老师能采取“疑点启发”的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激发学生全方位“参与”问题的解决,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典例解析师:(出示课件上例2)请大家看一下例2,在此题中,要证明AE为∠DAB的平分线,你能想到什么方法?生7: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就可以得出两个角相等。
生8: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证明。
师:这两种方法能直接从图中证明出来吗?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
生:(学生展开激烈地讨论,3分钟后)师:有没有同学起来说一说,应该怎么做?生9:要作辅助线,过点E作EF⊥AD。
师:这种辅助线的作法能用我们刚才说的两种方法来证明吗?生:(齐声回答)能。
师:请大家尝试着证明一下,哪一种方法更简单?生:(大声回答)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作证明简单。
师:有请一个同学上台来讲一下思路。
生10:首先,过点E作EF⊥AD。
要证明AE是∠DAB的平分线,就需要证EF ﹦BE,又因为DE是∠ADC的平分线,且CE⊥CD,EF⊥AD,所以EF﹦CE,又有CE ﹦ BE,从而得到EF﹦BE,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就可以得AE是∠DAB的平分线。
师:思路非常清晰。
我们都应向他学习!在做此类题,作辅助线有什么方法吗?生11:遇到有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向一边作垂线,很容易想到向另外一边作垂线。
师:归纳的非常好。
请记住这一点。
然后写好例2的证明步骤。
(学生认真写证明过程,教师巡视,3分钟后)【点评】:这例题的设置,使刚刚学到的新知识及时得到巩固,特别是方老师让学生比较证明角角相等的两种方法:(1)证它们所在的三角形全等,(2)用角平分线的判定,体会运用新知识的优点,打破学生的固定的思维方式,能够进一步的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老师的及时追问,对角平分线的判定做了更深刻的诠释。
师:(出示课件上的例3)我们先看一下题目,题中仍然要证明OP平分∠AOB,需要作辅助线吗?生:要。
(学生齐声回答)师:你们有什么办法?生12:过点P作PC⊥OA,PD⊥OB师:你是怎样想到的?生12: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想到的。
师:说的非常棒!接下来怎样证明呢?哪个同学上来讲一下。
生:(四十多个同学举手,都跃跃欲试,刘某主动走上来)要证OP平分∠AOB,需要证PC﹦PD,那就需证三角形ACP全等于三角形BDP.由∠2+∠3﹦180°又∠1+∠2﹦180°,由同角的补角相等,得到∠1﹦∠3,还有PA﹦PB,∠PCA﹦∠PDB﹦90°,由AAS就可得到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竖大拇指)很好。
大家觉得他说得好不好?生:(齐声回答)好!师:先请写好证明过程,然后思考通过这两个例题你学会了怎样作辅助线的办法?生13:在题目中谈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和一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判断是角的平分线时,往往要想到作垂线。
【点评】老师能以“角平分线的判定”思想为指导,让学生通过类比、猜想、验证、说理等活动,经历一个完整的数学探索过程.最精彩的是学生能根据证明的结论,分析出证明的思路与方法,并加以证明.这种在合情推理的基础上,经过严格证明,肯定结论的思维方式,正是数学学科要重点培养的思维方式。
并且老师能及时引导学生归纳证明角平分线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为今后此类题目的学习,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课堂小结(2分钟)师:同学们,本节课你学了哪些数学知识?有哪些收获?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学生讨论热烈!)生1:我今天学习了判定角平分线的又一种方法:角内部的一点,只要这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这点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生2:在这个判定中,点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两个垂直,距离相等。
生3:遇到有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向一边作垂线,很容易想到向另外一边作垂线。
生4,我知道了几何文字命题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师: 同学们收获不少!能将基础知识得到升华,概括解决几何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老师很佩服!其他同学今天表现得也很不错,学习也积极!现在我想检测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完成当堂训练,时间:10分种(点评:小结是知识的梳理与回顾,在这个环节中方老师充分做到了这一点,让学生通过自己交流回顾不仅加深了对这一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也充分体现了老师有意识的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三.当堂检测(10分钟)(学生完成检测题,教师巡视,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解题情况)师:时间到,请小组长迅速将导学案收齐!生:(迅速交导学案)师:今天的课就学到这儿,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总评】[优点:(1)这一节课从整体模式上看,各环节设置科学合理,“成功教育+先学后交(教)当堂测评”与“三自”整合的教学模式。
(2)教学目标明确,很好的突破了难点,在此过程中,老师注重了知识本身的内在规律和课堂自身的特点,重点的知识重点学全面学,难点的知识在导中学,在交中学,能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3)方老师的备课非常充分且有个性化,备知识,备课件,备规律,备预见性问题,备学生,分层互促,做到了全面关注学生,重视学生的思维规律,导学案设计用心精到科学合理,知识和难点循序渐进。
(4)整个课堂多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交流,兵教兵思考,重视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符合新时期新课标理念。
不足之处:本节课展示了3个例题,容量过大,导致当堂检测反馈不够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