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合集下载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孤立系统(deS=0)
dS=diS
式中: dS——系统中熵的变化; diS——由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产生的熵变化, 也称熵产生。
Hale Waihona Puke 开放系统(deS≠0)式中: dS——系统中熵的变化; diS——由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产生的熵变化,也称熵产生; deS——通过系统的边界输入的熵,也称熵流。 第一种情况:熵流deS >0 第二种情况:熵流deS <0 可以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甚至可以超过它。 那末,在开放系统dS就不一定是正值,它可以是零或负值。 当deS <0, deS < diS时,dS>0,系统处于退化状态; 当deS <0, deS =diS时,dS=0,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当deS <0, deS >diS时,dS<0,系统复杂化或生长出新的系统。
Ⅰ.几对重要的相关概念 Ⅱ.熵概念的产生 一个描述系统无序性(即混乱度)的物理量。 Ⅲ.物理熵的数学表达
热力学熵: △S=△Q/T (式中,T为一个物体的绝对温度,△Q为加进的热量, △S为宏观的吸收热,即该物体熵的增量) 统计熵: S=klogW (式中,S为统计熵,k为玻尔兹曼常数, W为系统微观状态数或热力学几率)
借助的主要自组织方法
耗散结构理论
协同学 突变论 超循环理论 分形理论和混沌理论
第二节自然地理系统的水热作用
一、自然地理系统的水热关系 二、水热关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水平结构 辐射干燥指数=R/Lr
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0.35
1.1
2.3
3.4
R值:
R<20kcal (83.68kJ )/(cm2.a)为寒带 R 在20~35kcal (83.68-146.44kJ )/(cm2.a) 为亚寒带 R 在35~50kcal (146.44-209.2kJ )/(cm2.a) 为温带 R 在50~75kcal (209.2-313.8kJ )/(cm2.a) 为亚热带 R > 75kcal (313.8kJ )/(cm2.a)为热带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2
数据采集和分析
Use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like interviews, focus groups, and observations to collect qualitative data. Analyze using techniques such as pattern matching, explanation building, and time-series analysis.
综合研究方法
方法简介
通过整合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来 解决问题
综合分析步骤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 对象,设计股票方案,收集和分 析数据,通过分析结果来解决问 题。
实践案例和应用领域
可应用于复杂问题的研究,如气 候变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
总结和展望
虽然这些研究方法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和限制,但它们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一 个重要的研究工具箱,以便更好地探索我们的世界。
确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 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 释。
定性研究方法
1
方法概述
采用非量化的方式,主要关注数据的质性的研究方法。
2
数据收集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和田野观察,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和主 题分析。
3
实践案例
应用于人文地理学和环境,特别关注人文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对比研究方法
基本原理
通过比较跨越不同区域、不 同文化、不同时间和不同空 间尺度的现象来研究问题。
实施步骤
选择适当的研究领域,收集 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和解 释。
优缺点
有助于减轻文化偏见,提高 了研究结果的通用性和普遍 性,但也可能存在内部差异 与固有错误。

自然地理学课后习题第四章

自然地理学课后习题第四章

自然地理第四章作业4-11、地球内部有哪两个不连续面?它们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有什么意义?①地球内部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霍面:在大陆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1909年由奥地利地震学者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

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面:在地下2900 千米处,1914年由德国地震学者古登堡首先发现。

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②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可以将地球内部圈层分为三个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莫霍面以上的是地壳,地幔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古登堡面以内的是地核2、地壳结构有哪两个主要特点?地壳厚度的不均与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3、地壳与岩石圈有什么不同?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之外,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为岩石圈4-21、组成地壳的主要化学元素有哪些?根据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自然界存在的化学元素或多或少都能在地壳中找到,其中以氧、硅、铝、铁、钙,纳、镇、钾八种元素的含量最多,共占地壳总重量的97%,其余元素只占3%。

2、什么是矿物?主要造岩矿物有哪些?①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称为矿物。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矿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

②目前已发现的矿物有三千多种,其中成为岩石主要组成成分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约有几十种。

在造岩矿物中,硅酸盐类矿物和氧化物类矿物合占地壳总重量的90%以上,是构成地壳的主要造岩矿物。

就单种矿物来说,长石是地壳中最大量的矿物,其次是石英,二者都常见于各类岩石中。

其他主要的造岩矿物还有云母、方解石、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

3、什么叫岩石?岩石可分为哪三类?①岩石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产状的地质体。

主要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集合而成的。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数学模型建成后,还必须把从数学模型分析得出的数学推 论,返回到现实中去,看看能否正确地回答实际问题。而 且还不能仅仅简单地根据建模所用的样本数据本身是否得 出合理的结论或是否与已知结果一致,来判定模型的合理 程度或是否有效。
检验数学模型是否可靠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假设检验。 通常有:
U-检验:在大样本(n>30)且符合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检验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是否等于某一已知值的一种假设检验方法。
供对某个问题解决的多种可行方案。如果系统分析者向决 策者提供了唯一的可行方案,经常会由决策者无法接受, 而又无其它选择,结果,使系统分析工作无效。 (3)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 系统分析离不开数学模型,但是,所研究系统的要素目前 并不是都能数量化的。因此,把系统分析理解为纯数量研 究方法,就曲解了系统分析的本质,也就大大限制了系统 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 (4)系统综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叠加 系统分析不仅要求它的具体工作能达到它所涉及学科的科 学标准,而且经常提出在许多学科中尚未涉及的领域,或 需要涉及到几个学科的边缘地带。
农村经济发展的座谈法调查:收入来源、收入状况、产业 结构、关心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等。
土地利用的访问法、考察法调查:
▲土地名称——群众命名 ▲土地利用现状----群众经验总结 ▲利用中的问题-----群众经验总结
第二节 数学方法:3个问题:数学与定量化、地
理与数学、数学建模
一、数学方法与定量化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其特点是具有很
研究的深入需要定量,定量需要应用数学 方法。从最简单的排序、求平均到建立各 种数学模型等都离不开数学方法。在现代 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中,信息系统的 建立与运用,是科学研究现代化的一个重 要标志。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课件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课件
大气环境的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3
大气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了解大气层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
大气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大气层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探讨大气层对人类活动的重要影响
大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
分析大气污染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并提出防 治措施
大气环境与自然灾害
1
大气环境与气候灾害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PPT课件
本章主要内容讲解地球的大气圈,通过学习了解大气圈的构成和功能。
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讲解地球的大气圈
通过本章学习
了解大气圈的构成和功能
大气层的构成
大气圈的组成
了解地球大气圈的主要成分
大气层的分层结构
深入了解大气层的分层结构和特点
大气环境的变化
1
大气圈的动力学
探索大气圈的运动规律和动力学原理
探索大气环境与气候灾害之间的关联
2
大气环境与大气灾害
了解大气环境对大气灾害的影响和发展
总结
1 本章综述
总结本章内容和要点
2 本章知识点回顾
回顾并巩固本章所学的关键知识点
参考资料
• 《自然地理学》 • 《环境科学基础》

自然地理学 第四章 冰川与冰缘地貌

自然地理学  第四章 冰川与冰缘地貌
国王湖Konigssee,德国
羊背石

3. 冰碛地貌(Glacial Depositional Landforms)
冰碛丘陵 侧碛堤 终碛堤 鼓丘 ……
支流冰川
底碛、中碛、侧碛与终碛
中碛
侧碛
消融区
底碛
终碛
侧碛与中碛
Different kinds of moraines on and near Gornergletscher, Valais, Switzerland: 1 - lateral moraines, 2 - middle moraines, 3 - terminal moraine (this moraine was deposited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by the small cirque glacier
二、冰川的分布与雪线 Distribution of glaciers and snow line
Rongbuk 珠穆朗玛峰
慕士塔格峰
冰川分布高度与雪线高度的关系
➢ 雪线 (snow l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多年积雪区与季节积雪 区间的界线.
➢ 冰川发育在雪线以上高寒地区 。但冰川的 分布下限低于雪线。
……
冰斗 Cirque
The cirque of Cwm Cau on the peak of Cadair Idris, Snowdonia National Park, Wales.
刃脊
Arête
Matterhorn
角峰
Glacial horn
Hanging valley below Mitre Peak, Milford Sound, New Zealand.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版)中第三章、第四章(大气、海洋)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版)中第三章、第四章(大气、海洋)

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 射,它从根本决定地球、 大气的热 状况,从而支配其他的能量传输过 程。 地球气候系统内部也进行着辐射能 量交换。因此,需要研究太阳、地 球及大气的辐射能量交换和其他地 -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绪论 地球
地壳
大气与气候 海洋与陆地水 地貌 土壤圈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第八章
第九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气 大
生 水 物



地核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第四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一、大气组成和热能 1、大气的成分 2、大气的结构 3、大气的热能 4、气温 二、大气水分和降水 三、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四、气候的形成 五、气候变化
水汽
第四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一、大气组成和热能 1、大气的成分 2、大气的结构 3、大气的热能 4、气温 二、大气水分和降水 三、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四、气候的形成 五、气候变化
水汽的来源和去向
陆面或洋面水汽的蒸发
大气中的水蒸气
降水
固体杂质
第四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一、大气组成和热能 1、大气的成分 2、大气的结构 3、大气的热能 4、气温 二、大气水分和降水 三、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四、气候的形成 五、气候变化
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吸收很少,但能强烈 吸收地表长波辐射,致使从地表辐射的热量 不易散失到太空。 对地球有保温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工业
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逐
年增加,改变了大气热平衡,导致地面和低 层大气平均温度升高,引起严重的气候问题。
干洁空气
第四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一、大气组成和热能 1、大气的成分 2、大气的结构 3、大气的热能 4、气温 二、大气水分和降水 三、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四、气候的形成 五、气候变化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8.各种补给的特点 ①降水补给 雨水是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 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河流水量与降水量分布一样,由 东南向西北递减;河流多在夏秋季节发生洪水,也与降水集中于夏秋两季有关。
②融水补给 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这类河 流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春季气温和太阳辐射不像降水 量大,所以春汛出现的时间较为稳定,变化也较为规律。高山冰川融水补给时间 略迟,常和雨水一起形成夏季洪峰。
⑤人工补给 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 属于人工补给范围。
9.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①河流就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背景下的产物。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 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显然,只有进入河床的水量足以保持经常流动即足以补 偿蒸发和渗透所造成的损耗时,才能够形成河流。湿润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 而干旱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气候的严格控制。 ②除气候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 密度直接影响着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决定着下渗状况, 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等。
5.厄尔尼诺现象 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有来自南赤道洋流并南流的东澳大利亚洋流和沿南美洲海岸北 上的秘鲁洋流。与秘鲁流边部连接一起的大量上涌海水为浮游植物提供了足够的营 养物质,使以此为食的秘鲁鱼产量占师姐领先地位。但有时因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 移,东南信风微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洋流,上涌海 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与寄食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大量硫化氢进入 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洋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 月以上,成为厄尔尼诺现象。

第四章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

第四章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
23
Chizhou College
3.国内外土地分类的特点与组成
(1)特点
①土地分类体系大致可分为:土地类型、土地 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等三个分类系统,且各有侧重,但 都有相互穿插的现象,很难分清。 ②不管那种土地分类其服务对象都侧重于农业 (农、林、牧)。 ③土地分类均注重实际应用,但也因对土地的认 识不一致,而反映出土地分类上的混乱现象。 ④土地分类中,只有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包括水域, 而其它土地分类系统均不包括水域等。
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空间变异性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相对一致的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为的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为一种一种类型组合类型组合即为即为土地类型土地类型
17
Chizhou College
5.土地类型的命名
要求:科学、简明、准确。
目前不统一,主要有3种。 采用植被、土壤、地貌的三名法:如针叶林漂灰 土山地;植被(土壤)、地貌的两名法,如草灌 丘坡地、黄红壤山坡地。 采用群众习惯名称:川地、塬地、梁地、沙田、 围田、坑田等。 用地名命名土地类型:以澳大利亚、英国为代表。 如澳大利亚的“纳珀比土地系统”或“沃伯顿土 地系统”。
10
Chizhou College
2.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 教材P32
自然发生学原则 综合性原则 主导因素原则 实用性原则 指标的互斥性、明确性、 针对性和层次性等原则
11
Chizhou College
3.土地类型分类系统简介 前苏联:
把景观作为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 下所形成的、具有最大一致性的自然区划单位。 景观内部在形成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因此, 按地方性分异规律对景观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 分析、比较,对形态单位作出划分,并研究不同形态 单位的特点及彼此间的关系,即景观形态学研究,实 际上是属于土地类型研究。 景观形态单位分为三级:地方、限区、相,相 是最小的景观单元和最低级的土地单位。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第4章 气 候 【圣才出品】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第4章 气 候 【圣才出品】

第4章气候一、名词解释1.天气与气候[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研]答:(1)天气是瞬间或短时间内气象要素(风、湿度、温度、气压等)和天气现象(雾、云、降水等)综合显示的大气状况。

(2)气候是指由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多年(≥30年)大气平均状态或统计特征的概括,是某地区多年常见的和特有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2.干洁大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5年研][兰州大学2013年研]答:干洁空气是指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它是地球大气的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

此外还有少量氢、氖、氪、氙、臭氧等稀有气体。

从作用上看,氮气对太阳紫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丰富的氧气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的存在是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臭氧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能力,保护人类健康。

3.降水量[西南大学2015年研]答:降水量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雨雪雹等,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

单位时间内降水量越多,降水强度越大,反之则降水程度越小。

4.大气环流[中科院2015年研][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大气环流一般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既包括平均状态,也包括瞬时现象。

某一大范围的地区,某一大气层次在一个长时期的大气运动的平均状态或某一个时段的大气运动的变化过程都可以称为大气环流。

它是完成地球-大气系统角动量、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平衡,以及各种能量间的相互转换的重要机制,又同时是这些物理量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三部分。

5.信风带[西南大学2015年研]答:低纬信风带是自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带吹送的气流,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北半球形成东北风,在南半球为东南风,其位置、范围和强度随副热带高气压作比较规律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可以预期在一定季节海上盛行的风系,称为信风。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摘要:一、章节背景与重要性二、知识点梳理1.内力作用与地貌形态2.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三、具体知识点详解1.内力作用1.地壳运动2.岩浆活动3.变质作用2.外力作用1.流水侵蚀地貌2.流水堆积地貌3.风力侵蚀地貌4.风力堆积地貌四、知识点应用与实践五、总结与展望正文:地理必修一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地貌形态的塑造力量以及其形成的地貌类型。

首先,通过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这两种能量来源,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

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而外力作用主要包括流水侵蚀、流水堆积、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

这些作用形式对地表形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貌类型。

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构造运动产生断裂带和高大的褶皱山脉。

例如,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岩浆活动是内力作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会导致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形成新的岩石。

变质作用则会导致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类型。

流水侵蚀地貌是外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形成河谷、峡谷等地貌。

例如,长江三峡、尼罗河河谷都是流水侵蚀地貌的典型例子。

流水堆积地貌则主要是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流速减缓,水流携带的泥沙、砾石等物质沉积下来,形成冲积平原、三角洲等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主要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对地表进行侵蚀,形成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地貌。

风力堆积地貌则主要是在沙漠地区,风力将沙尘堆积成沙丘、沙垄等地貌。

在地理实践中,了解地貌形态的塑造力量和形成的地貌类型对于分析地貌发育过程、预测自然灾害以及进行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第四章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第四章

第四章xx和陆地水1、水的作用?1)灌溉2)运输3)医疗4)工业中广泛用于能量转化和力的传递介质,例如热电厂、水压机和各种冷却装置。

5)其中含有大量动植物,可提取重要的矿物和元素2、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质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岩石圈深部封存的水分外,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雪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

3、地球上的水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通过运动和相变从一个地圈转向另一个地圈,或从一种空间转向另一种空间,这种现象称为水循环。

4、全球水量平衡特点?全球降水量等于全球蒸发量;大洋年降水量加入海径流量等于大洋年蒸发量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量的89%,海洋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3)陆地降水量中只有11%来自于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

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海洋和陆地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5、洋的主体指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的水域。

6、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称为海。

内海(地中海),四周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有一个或多个海峡与洋或临海相通。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临海相分割,但直接受外海洋流或潮汐的影响。

外海,位于大陆边缘,但与洋有广阔联系的海。

7、海水的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氯离子大约在海水的溶解固体中占55%,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海水的氯度。

8、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

地球中心所受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是这两种引力的平均值,而地球上任何地点所受到的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同这一平均值比较,大小有差别,方向也不同。

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到第四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到第四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耦合组成的整体。

)第一章绪论1.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研究范围:上界——以对流层的高度为限;下界——岩石圈上部;范围:对流层、沉积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

(2)同时存在气、固、液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

(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通常称为表成体。

(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存在复杂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学科地位:自然地理学友三个层次: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部门的部门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位于第二层次,是该层次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第一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

之研究部分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而要研究综合特征就要从研究部分着手,一方面分析每个组成部分在整体背景下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又要着重研究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区域自然地理学(regional physical geography))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其组成、结构、时空运动和地理分布规律。

如:水文学、地貌学气候学等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4.1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4.1
根据水分循环的路径和规模,可分为两种:
◆大循环——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也 称为海陆间循环。 ◆小循环——水仅在局部地区(海洋或陆地) 内完成的循环过程。 可分为海洋小循环和陆地小循环。
◆水分循环对于地球水分和热量的再分配意 义重大,犹如自然地理环境的“血液循环”。
(二)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指任一区域(如一个流域)在 任一时段(如一年)内,其收入水量等于 支出水量和区域内蓄水变量之和。
潮汐的成因
●内因:海洋水体; ●外因:天体引潮力。月球引潮力是 太阳的2.17倍。
顺潮
对潮
潮汐的类型
◆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24小时50分)内, 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而且两相邻高潮或 低潮的潮高几乎相等,涨落潮时也几乎相等。 潮汐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故又称为赤道 潮或分点潮; ◆全日潮:半个月内,有连续7天以上在一 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这 样的潮汐称为全日潮。北部湾是世界上最典 型的全日潮海区之一。 ◆混合潮:在一个太阴日内,也有两次高潮 和两次低潮,但潮差不等,涨潮时和落潮时 也不等。
★按成因分类
①风海流:海水在风的摩擦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 运动。又称漂流或吹流。风力作用于海面,同时 产生波浪运动和使海水向前运动的洋流。
厄克曼(Ekman) 螺旋。风海流水体 输送方向与风向成 90°夹角。在北半 球偏风向的右侧, 而在南半球则偏风 向的左侧。
风海流会造成岸边的升降流
南半球南美沿岸的升降流
波浪折射
岬角波能辐聚导致侵蚀,海湾波能辐散引起堆积
折射
塞班-情人岛
沿岸流
泥沙流搬运
海岸裂流
海岸裂流照片
三、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洋流指海水速度相对稳定、沿着一定方向有 规律的水平流动。洋流又称海流。洋流产生的主 要原因是风力和密度差异。 (一)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1. 按照成因分:摩擦流(其中最重要的是风海流)、 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 重力-气压梯度流包括倾斜流、密度流和补充流。 2. 根据温度的高低:分为暖流和寒流。

自然地理第四章 1~5节

自然地理第四章  1~5节

2.海底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海滨砂矿、金属泥。
海上石油井架
海上油井喷油
在海底的锰结合矿球
开 采 锰 结 合 矿
3.海洋动力资源:波浪能、潮汐能、潮 流、洋流。
法国朗斯电站
法国朗斯电站
4.海洋生物资源:
鱼类、植物。可食用、肥料、药材、化 妆品。
海带丰收
螺旋藻
水母
海参
土耳其特有海参
海 鸟 油 污
海鸟遭殃
海豚惨死
海滩油污清理
海岸油污清理
微型潜艇下海调查
燃油在海底凝固
珊瑚白化
大堡礁
第四章 水文
概念
水文:指在自然环境中,水的 各种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相 互关系和规律性。
水体:是指以一定形态存在于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水的总称。 如大气中的水、江河湖海的水、 冰川、地下水、生物有机体中 的水等等。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圈组成:海洋水、河流、湖泊、 沼 泽 水、大气水、冰川和永久雪 盖、地下水、土壤水、生物水、永 冻土底冰等。海洋水占主体。
海水氯度:每千克海水中含有的氯的克 数。一般为19.381 ‰。
S‰=0.03+1.805Cl ‰
海水盐度范围:33 ‰~37 ‰
海面盐度的计算:
盐度=34.6+0.0175(蒸发量-降水量)
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
海水温度:
决定于其热量收支状况 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太阳辐射的日变化是水温日变化的主
要原因 海水表层平均温度变化于-1.7~30°之间
海水密度:1.022~1.028
温度升高,密度减少。 盐度增加,密度增大。
海水的颜色与透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围河、围湖、围海造田把水域变为陆地 (2) 采矿造成地表塌陷,堆放矸石等形成人造丘岗 (3) 修建山区水库变河谷侵蚀环境为库区堆积环境
三、 The function of landform
(一)导致地表热量再分配和温度分布复杂化
1、山地阳坡与阴坡温度不相同 2、山地与高原气温具有明显的垂直递减规律 3、东西走向山地经常成为热量带界线
※ 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
※ 浅滩,河床高起的浅水河段,可化分为心滩和边滩 ※ 深槽,河床中的深洼河段,与浅滩交替分布
(1)The bed profile form
(2)河床平面形态(The planar form)
※ 顺直河床,弯曲率小于1.2,一般不易保持 ※ 弯曲河床,弯曲率大于1.2,分布最为广泛
我国金沙江的虎跳涧峡谷,深达2500~3000m,谷底
宽度不到100m,窄处只有30m左右
金沙江
丽江的虎跳峡
雅鲁藏布大峡谷
文成百丈祭
1、 The river valley landform
(2)河漫滩河谷(The floodplain valley)
※ 由“v”形谷发展而来 ※ 侧蚀作用为主,谷底扩宽,堆积加强而出现
(二)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
1、迎风坡为多雨区,而背风玻成为雨影区 2、山地为多雨区(湿岛),盆地、河谷降水偏少(干岛)
三、 The function of landform
(三)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
1、山地地貌导致生境复杂化,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 2、高原和山地成为各种区系成分相互渗透的障碍
3、平原、谷地甚至山口又成为物种迁移的通道
(理解)
二、河谷、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河口三角洲的类
型(掌握)
一、河流地貌 (The fluvial landform)
(一)河谷地貌(The river valley landform)
1、 The river valley landform
(1)峡谷(canyon)
※ 又称“Ⅴ”形谷,河谷发育早期的形态 ※ 河流下蚀而成,两坡急陡,谷底深窄,只有河床 ※ 纵比降很大,水流湍急,多险滩和瀑布
一、The conception
(一)地貌(landform)
又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 用塑造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二)地貌营力(landform processes force)
1、地貌内营力(The endogenic force)
又称地貌内动力,是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 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形成地表形态基 本框架
(2) 洪积扇、洪积倾斜平原等
二、 The cause of landform formation
(三)岩性(Lithology)
1、坚硬和胶结良好的岩石,常形成山岭和峭壁 2、松软岩石如泥灰岩,常形成低丘、缓岗 3、柱状节理发育的玄武岩,易形成陡崖与石柱 4、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易形成陡峻山峰
(3)成形河谷(The shaped valley)
※ 具有阶地的河谷
(4)The distribution law
※ 上游多为峡谷,中游多河漫滩河谷及成形河谷 ※ 下游以河漫滩河谷为多见
2、河床地貌(The riverbed landform)
(1)河床纵剖面形态(The bed profile form)
(1) 冰川地貌,如角峰、刃脊、冰斗和U形谷等
(2) 冰缘地貌,如石河、石海、石环和融冻阶地等
2、The landform types of warm climate
※ 流水地貌,如河流、平原、缓丘等
3、The landform types of arid climate
(1) 风沙地貌,风蚀残丘、风蚀洼地、各种沙丘等
5、碳酸盐岩,在易遭溶蚀而形成喀斯特地貌
二、 The cause of landform formation
(四)人类活动(Human activity)
1、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
(1) 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河流蚀积过程发生变化 (2) 采集薪柴和药材致使固定沙丘复活
2、干预地貌过程,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2、中观尺度构造运动与地貌类型
(1)褶曲构造,背斜山、向斜谷和坳陷盆地等 (2)断层构造,地垒山、地堑谷和断块山等 (3)水平构造,桌状山、丹霞地貌等
二、 The cause of landform formation
(二)气候 (climate) 1、The landform types of cold climate
第四章
(The fourth chapter )
地貌
(Landform)
The First Section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requirement
一、地貌的成因(理解)
二、地貌和地貌营力概念,地貌在地理环境中作用 (掌握)
(四)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
1、地貌是重要的非地带性因素 2、山地可作为自然地带或地区间的分界
(五)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The Second Sec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landform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requirement
一、河漫滩地貌的结构特征,河口三角洲地貌形成条件
一、 The conception
(二)地貌营力(landform processes force)
2、地貌外营力(The exogenetic force)
(1) 又称地貌外动力,是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 生物产生的作用力
(2) 表现为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和风力作用
(3) 对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再塑造(即削高填低)
(2)河床平面形态(The planar form)
(4) f landform formation
(一)构造运动 (The tectonic movement)
1、宏观尺度构造运动与地貌类型
(1) 宏观地貌的决定因素,造就了海陆地貌差异 (2) 陆地上,形成大山系、高原、盆地和平原等 (3) 海洋中,大洋中脊、洋盆、海沟、大陆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