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 上课

合集下载

文言文句式(公开课)讲课讲稿

文言文句式(公开课)讲课讲稿

1.主语省略
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 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啰 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3)[余] 令作诗 ,[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2.谓语省略
在文言文中,有些情况下 谓语也可以省略。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同的宾语前置的句子:(B )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姜氏何厌之有
4、介词宾语的前置。 如:
一言以蔽之。(以一言)
(二)、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 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
在中心词之后。
1、“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
3.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 并引出施动者。
•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 • (2)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4.没有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
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句,可以根据上 下文的意思补出。
• 樯倾楫摧。(《岳阳楼记》) • 王之弊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特点: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即: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
2、在否定句中,疑问代词(安、 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 动词(或介词)前。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 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 汝、尔

文言文特殊句式(上课)PPT课件

文言文特殊句式(上课)PPT课件

.
37
(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 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
.
38
• 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 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 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 者,其在君乎?”
• 现代汉语句子的语序归纳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
+补语+定语+宾语
.
26
1、主谓倒装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 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 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 如:“甚矣,汝之不惠。”
• “美哉,我少年中国。”

不仁哉!梁惠王也 。
③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
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
10
注意下面句子: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
wéi
2、用“为”“为……所……”(“为”引
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
被动。
.
43
定语后置
4、中心词+数(量)词
铸以为金人十二。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 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
.
44
1、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文言文句式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句式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句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句式结构,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句式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速度和理解力。

3. 通过学习文言文句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文言文句式的结构特点和用法。

2. 教学难点:倒装句的分类和判断,以及省略句的补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结构特点和用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句子中的句式结构。

3.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文言文句式的结构特点和用法。

2. 准备相关文言文材料,用于案例分析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文言文句式的结构特点和用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言文句子中的句式结构,让学生通过PPT上的例子进行观察和理解。

4. 练习:让学生翻译和改写PPT上的练习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句式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句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感受古代语言的韵味。

2. 对比现代汉语和文言文的句式差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句式的特点。

3. 举例说明文言文句式在古代文学、历史等领域的应用,展示其独特魅力。

七、教学实践:1. 安排一节文言文阅读课,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式知识阅读文言文材料。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使用文言文句式,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 组织一次文言文句式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文言特殊句式上课教案

文言特殊句式上课教案

文言特殊句式上课教案第一篇:文言特殊句式上课教案一、判断句:(一)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1、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辞》)2、巨是凡人。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4、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5、城非不高,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二)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则、为、“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1、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臣本布衣。

5、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

(过大孤山小孤山)6、且相如素贱人。

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三)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者,……也”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亚父者,范增也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者,……也)5、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者也”1、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樊哙,沛公之参乘者也。

“……者,……”1、粟者,民之所种。

(论贵粟疏>)“……,……也”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是寡人之过也(……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四)无标志词,谓语对主语有断定性。

1、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主语,名词性谓语)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文言句式上课版句

文言句式上课版句

译: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得分点:

各组所制翻译题展示四: 拟题者:第8组寻洪梅等同学 7、释之,以为寡人戒。
译: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得分点:

6、吾爱之,不吾叛也。 译文: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
慧眼识珠 分组如下: 1组翻译1-3, 3组翻译4-6, 5组翻译7-9, 7组翻译10-13, 2组评价补充。 4组评价补充。 6组评价补充。 8组评价补充。
小结: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 或否定判断的句子。一般翻译为“……是……”。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受制于人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1、( A )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C、帝感其诚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A 2、(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C、忠而被谤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受制于人
阅读延伸: (小组合作制作两道翻译题并给出答案)
师旷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 “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 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 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 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 “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 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1、用“者”、“也” 表判断。“者”表停顿,“也” 表判断。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 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
4
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如:刘备,天下枭雄。) 5.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
词表示判断。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课件(共31张PPT)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课件(共31张PPT)
①感斯人言。(《琵琶行》) ②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郭劝,字仲褒,郓州须城人。举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特
迁尚书屯田员外郎,以母老固辞,复为通判莱州。州民霍亮为仇 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免。时宋绶出知应天府, 杜衍在荆南,劝言:“绶有辞学,衍清直,不宜处外。”又言: “武胜军节度使钱惟演迁延不赴陈州,觊望相位;弟惟济任定州 总管,自请就迁留后;胡则以罪罢三司使,乃迁工部侍郎。请趣 惟演上道,罢惟济兵权,追则除命。”又论刘从德遗奏恩滥,贬 太常博士、监潍州税。改祠部员外郎、知莱州。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
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 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 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 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你虽然长 得高高大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还是胆怯的。”
板块四
宾语前置句
明确概念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 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前边, 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类型加例句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如:何、 谁、孰、胡、奚、曷、安、恶(wū)等。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格式:(主)+宾【谁、奚、胡、曷、安、恶、焉】+动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疑问句。 2.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可能宾语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 弗、毋、无、勿、莫、微、未、非、匪等 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文言文句式》 课件 (共61张)

《文言文句式》 课件 (共61张)
倒装句
• 我们所说的倒装句指古代汉语 句子成分顺序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子 成分顺序来说的。掌握现代汉语句 子成分划分方法及句子成分顺序, 可以借此推导出倒装句的四种类型: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1.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2.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3.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4. 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 5. 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 6. 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
动词+以+宾语(名/代)
翻译:以+宾语+动词
1、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2、长于臣:《鸿门宴》 3、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4、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5、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6、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
三、用副词辅助完成判断。
(一)、用副词“乃”表示肯定判断。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二)、用副词“则”表示肯定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句式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 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了。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 胡、曷、恶、安、焉、奚” 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文言文句式,倒装句、固定句式(上课)

文言文句式,倒装句、固定句式(上课)

动标 句志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被无 动标 句志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主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谓语的省略
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 文言文复习——特殊句式(倒装句)
• • • • •
• • •

课前复习: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句子成分。 1、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句子成分要清楚。句子主干主谓宾,枝 叶部分定状补。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还 有助词的地得,帮助区分定状补。 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主干原句有歧义, 恰当带上定状补。 2、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 (定)--主 --[状]--谓 --<补> -- (定)--宾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 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主谓倒置(主语后置); 二、宾语前置; 三、 定语后置; 四、状语后置;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动词宾语的省略
介词宾语的省略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介词的省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 疑问代词 谁、何、曷、故、安、焉、孰等 疑问语气词 乎、诸、哉、欤、耶等 疑问副词 岂、独、其等
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 尔、自、之、是】十动
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常见文言句式整理讲课文档

常见文言句式整理讲课文档
(1)吾谁欺?欺天乎? (2)又何羡乎? (3)彼且奚适也? (4)而今安在哉?
第二十七页,共32页。
3、反问句(陈述句)中,当需要强调宾语 时,用“之”或“是”使宾语前置
❖ (1)无乃尔是过与? ❖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3)何陋之有?
注意:此处“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 标志, 无实义。
译文:(2)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3)我害怕被大王(指秦王)欺骗而辜负赵国
第十二页,共32页。
❖ 4、用介词“被”表被动。 ❖ (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2)忠而被谤
第十三页,共32页。
(二)无标志词被动句
❖ 此类被动句需结合上下文意思进行判别 ❖ (1)戍卒叫,函谷举 ❖ (2)帝感其诚 ❖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明确:并非所有的判断句都有明显的标志词,有的既 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刘备天下枭雄
第九页,共32页。
二、被动句
❖ (一)通过掌握标志词来判断被动句
1、用介词“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不拘于时 (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第三十页,共32页。
巩固练习:
❖ 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1、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 省略句
2、亚父者,范增也
判断句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4、渐见愁煎迫
被动句
5、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介词结构后置句
6、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句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
第二十八页,共32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略句
5、省介词。(较常见的是省“于” “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 成 介宾结构,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如:将军战于 河南,臣战 于 河北。 今以钟磬置 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激昂 于 大义,蹈死不顾。
又试之 以 鸡,果如成言。 ……及宾客辩士说王 以 万端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 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 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 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 俗成,经久不变.
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 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
文言文的固定格式: 1)表示疑问:
A、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例如:王曰:“何以知之?”
B、何所……?(所……的是什么?) 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句( A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C、帝感其诚 D、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朱)晖(huī )刚于为吏,见忌于上, 所在多被劾。
答案: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 恨,所到之处常常被人弹劾。
省略句
1、省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
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 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 (一)、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 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 (受………于…于+对)象 4、而君幸于赵王。 ……于……
5、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为……所…… (或……为所……)
6、兔不可复得,而身为 宋国笑。
……为……
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无标志
1、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是: ( B)
A、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B、敬希见谅。 C、为仲卿母所遣。 D、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一般句式
一、判 断 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
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 “即”“乃”“则”“皆”“本”“诚”“ 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 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1、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 用法 (B级)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 语前置、成分省略。
2、设题方式:1)判断省略成份是否正确
考 2)选出与题干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什 3)选出句式相同的项 么 4)通过翻译考查句式
句式
一般 句式
特殊 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疑问句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 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但 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 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 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被……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 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 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 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 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 来。
二、被 动 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 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 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 主动者、实施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资治通
(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 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 “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 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 是比较少的)。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 一鼓作气,再鼓 而衰,三鼓 而竭。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 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如: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 狱门外。
欲呼张良与 之 俱去。
省略句
4、省兼语。(“使”“命”“令”这类 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 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
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 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 是代词“之”。
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 之归赵。 杞子自郑使 人 告于秦曰 郑穆公使 人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 我等 归就戮于秦。
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廉颇 大破之。承前省
沛公谓张良曰:“……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
入。”
蒙后省
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 手自笔录,余 计日以
还…… 余录毕,余走送之。
自述省
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 曰:“不
若与人。”
对话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
之事甚急。”
对话省
省略句
后公改 任 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省略句
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之与 斗卮酒。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之以事。 有志者,不随 之以止也。 将献 之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如:竖子不足与 之 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