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江道整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江江道整治
第一节江道特性
钱塘江桐庐芦茨埠以下至出海口为感潮河段,其中闻家堰以上河段长75公里,以上游径流作用为主,受潮汐作用小,河床相对稳定;闻家堰至海盐澉浦河段长122公里,既受上游径流作用,又受潮汐影响,江道变化无常,坍淤变化频繁,治江固塘难度大。钱塘江河口段有三个主要特征:
一、喇叭状,亘沙坎
钱塘江在杭州钱江大桥下游段河宽1公里左右,至围涂前的仑前段河宽约7.2公里,海宁尖山段河宽达到28公里,镇海河口段扩展至约100公里,河口平面呈喇叭状。根据科学考察,钱塘江河床纵剖面存在庞大的沙坎隆起,沙坎从乍浦开始向上起坡,以1.5/万至1.0/万坡度抬高,经仓前至七堡达到顶点,然后以0.6/万坡度下降至闻家堰,长达130公里以上。沙坎总体积约425亿立方米,由均匀的粉沙土组成。
二、潮差大,涌潮强
外海潮波进入杭州湾,受喇叭口收缩和水深变浅的影响,高潮位由外向内沿程增高,低潮位则沿程降低,潮差随之加大。澉浦为河口潮差最大处,平均潮差5.58米;澉浦以西,江底升高,潮差减小,盐官平均潮差3.2米,最大潮差3.57米;闸口平均潮差0.52米,最大潮差3.57米,平均涨潮历时1小时40分,落潮历时10小时45分。涌潮的形成及传进中的变化,与江槽特征有密切关系,尖山与盐官江段时有大片沙洲淤涨,涌潮被沙洲分成南北两股,北股沿北岸从东向西推进,俗称“东潮”;南股顺南岸主槽上溯,受南岸沙咀挑引,改变方向,自南向北推进,俗称“南潮”。两股涌潮成垂直碰撞掀起滔天巨浪,俗称交叉潮,高度可达5米至6米。涌潮流速急,流量大,具有很大的破坏力。1953年秋季大潮时,海宁盐官塘上重达1.5吨的“镇海铁牛”被涌潮推移10余米。
三、江道多变,坍涨无常
钱塘江河口段的特殊地形和粉沙土河床构造,在季节、年际变幅都很大的径流和强潮双重作用下,纵向的冲淤变化和横向的摆动变化均很剧烈。纵向变化,在仓前以上河段一般规律是:梅汛期径流势力增强,河床发生冲刷,沙坎位置下移;梅汛期后,径流减少,潮流增强,河床回淤。如此循环往复,年复一年。横向变化,受径流、潮流势力消长作用,主槽常常摆动不定,据建国后历次江道地形测图显示,深槽线摆动范围几乎遍布于南北两塘之间。由于主槽摆动不定,两侧滩地坍涨无常,速度惊人。萧山南沙北面,抗日战争期间开始坍岸,至1947年已坍至头蓬镇边,是年农历七月初汛,坍势还很猛烈,旋即坍势停止,转坍为涨,一个半月后,居然涨成长宽各约5公里的滩涂。
第二节江道变迁
钱塘江河口段江道主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变迁,最大变迁当数明、清之际的“三亹变迁”(“亹”以下简为“门”)。历史上在南岸萧山龛山与北岸海宁之间,先后有三条入海通道,称之为“三门”:龛山与赭山之间江道宽约6.2公里,称南大门,两山对峙如门,古称海门,龛山之旁有一小山,形如鳖,又置海门之中,故又称鳖子门;赭山与河庄山之间江道宽约1.7公里,称中小门;河庄山与北岸海宁海塘之间江道宽约10.5公里,称北大门。江道主槽变迁经历先走南大门,二走中小门,三迁北大门三个时期。
(一)走南大门时期。唐代主槽走南大门,有李白“涛卷海门石”、刘禹锡“须臾却入海门去”诗句为证。北宋初燕肃所著《海潮论》记述:“夹岸有山,南曰龛,北曰赭,二山相对,谓之海门,岸狭势逼,涌而为涛耳。”元祐六年(1091)知杭州苏轼在《乞相度开石门河状》有“潮自海门东来,势若雷霆”之记述。元末陶宗仪在论及“浙江潮候”时云:“浙江之口有两山焉,其南曰龛山、其北曰赭山,并峙于江海之会,谓之海门。”明成化十三年(1477)张宁《重筑障海塘记》有载:
1
“赭南远有山,对峙如门,是为浙江受潮之口。”并接着记述,“南大门赭山一带已渐淤塞,以致潮流趋冲击盐官堤岸。”佐证直至明代,江流主槽仍然是走南大门的。
(二)走中小门时期。江流主槽何时改走中小门,史无记载。据明代谈迁《海昌外志》、明清交替期黄宗羲《行朝录》等史料间接推算,钱塘江主槽改道走中小门当在明崇祯十一年至清顺治二年(1638-1645)之间,但走中小门时间不长。乾隆年间朱定元《海塘节略总序》记载:“康熙三十六年以前水出中小门,杭、绍相安无事。迨至康熙四十二年水势北趋,宁城迄南之桑田渐成沦海。康熙五十四年潮汐直逼塘根。”据《两浙海塘通志》记载,为江流主槽复归中小门,康熙五十七年(1718)、五十九年(1720)、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十二年(1747)曾四次开浚中小门江道,前三次开浚不久旋即淤塞,第四次趁潮流南趋、北岸涨沙之机,才获成功。《四库全书•海塘录》记载,乾隆十二年二月在蜀山以南开浚中小门,长1247丈,面宽3丈至6丈,底宽2丈至4丈,深6丈至7丈;到十一月冲开宽20余丈;至次年四月,继续冲宽达三里,江流自中小门畅流直下,同时北大门完全淤平。江道主槽再次走中小门只持续了12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中小门再次淤塞,江流海潮复归北大门。
(三)走北大门时期。钱塘江主槽由中小门改走北大门,始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水势北趋。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747-1759),中小门人工通流12年,之后江流海潮复归北大门。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中小门完全淤塞。嘉庆十八年(1813),原属海宁县而此时已地处江南的赭山、河庄山等地均划属萧山县。钱塘江主槽走北大门,至今已延续200余年。
(四)河口段岸线变迁
自宋至清,钱塘江河口段岸线变迁总的趋势是江道北移,北坍南涨。清代以前,乔司至海宁之间海塘南侧,有一块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达16公里,约60万亩的涂地,涂地上建庐舍、设盐场、有耕植。随着江道主槽从南大门逐渐改走北大门,这片涂地不断遭受侵蚀。北宋元丰、宣和年间潮灾,坏民田及盐亭、盐地东西三十余里、南北二十余里。南宋绍兴初(1131-1133)潮灾,《淳祐临安志》卷十记载:“绍兴初,江涛连年冲突,自仁和白石至盐官之上管,百里生聚,荡为洪波,堤捍百端,随即沦毁,癸丑岁方定。”《浙江通志》记载清康熙三年(1664)潮灾:“八月初三日,飓风三日夜,海啸,冲溃海宁县海塘二千三百八十余丈。”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江道主槽全走北大门,北岸大片涂地逐步沉沦,同时南岸淤涨出大片滩涂。
《余杭县志》记载:“钱塘江流经县东南侧,境内长18.84公里。唐大中年间(847~859),钱塘县令杜子烈因大涛坏人居,乃筑长堤,以后屡坍屡建,损失无算。江流主槽南北迁徙不定。”至建国前(1949),七堡至盐官间江槽摆动幅度仍有5公里至12公里。两岸此坍彼涨,极不稳定。1905年至1948年43年间,县境内大坍江4次。为防坍江,民国6年(1917),曾于七堡轻字号至且字号石塘内,建3里长混凝土塘一段。抗日战争胜利后,又用柴塘堵塞北岸缺口,但收效不大。1953年翁中乡全坍,翁东和翁西两乡坍半,最大日坍量245米,北沙盐田2万余亩全部坍陷,北沙支堤及其以东海塘首当江水冲击。南岸淤涨成陆后,开始部分垦殖,但沙头起伏,滩涂亦不稳定。《萧山县志》载:自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至宣统三年(1911),南沙多次坍蚀,光绪二十八年(1902),山阴、会稽、萧山三邑联合在沿江南岸筑堤4800余丈,后几经修缮,并逐步把断续的围堤连成一体,把大片滩涂围住,至1949年,围堤内303平方公里滩涂逐渐得到开发。
第三节江道治理
钱塘江杭州市境段,从西湖区社井至萧山与绍兴围垦交界处,江道全长119.3公里。为稳定江槽,削弱涌潮为害,历史上就已采用修筑丁坝,束窄江道,减小潮量的整治措施。早在宋元祐六年(1091),南岸西兴已建有石矶(丁坝)挑流护塘护岸。清康熙四十年(1701),在望江门外修筑石矶;雍正年间,在仁和一带多处修筑柴盘头;乾隆年间,在北岸海塘修筑石盘头16座、柴盘头21座;道光、咸丰年间,两岸新建、续建柴盘头29座。民国20年至23年(1931-1934),在北岸南星桥至三堡闸间建丁坝、潜坝10座,26年又续抛2座,对制止清泰门外至七堡坍岸起到一定作用。抗日战争期间丁坝年久失修,大部被冲毁。民国35年(1946)10月,钱塘江工程局修筑南星桥至七堡岸段L47-55号丁坝9座,坝长101米至114米,平均坝距1000米,对防止江岸坍塌起到一定作用。在南岸,1918年抛筑文昌阁盘头,1919年抛筑闻堰臣字号盘头,1920年抛筑闻家堰盘头,1924年修建浦沿太平庵、沙浪沈、横塘里盘头,1928年抛筑赭山湾9号坝(坝长4387米),1932年修建青龙山丁坝(坝长330米),1933年修建西兴105号坝(坝长870米),1947年修建头蓬丁坝,(坝长390米)。民国时期两岸共修筑潜坝、丁坝计66座,石盘头38座。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多次组织进行江道治理。北岸的主要治理工程有:
建国初,在社井至钱江大桥段,新建丁坝2座,共抛石8.4万立方米,制止了江流侵蚀堤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