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1名师精品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fffe65bd64783e09122baf.png)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形考作业一
说明:参考题目与实际测试题目顺序可能有变化.
1、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C)
A. 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
B.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
C.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
D. 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
2、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
A. 《易经》
B. 《诗经》
C. 楚辞
D.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
3、“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
A. 南亚
B. 印度
C. 中国
D. 西藏
4、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A)
A. 蜕变时代
B. 鼎盛时代
C. 黄金时代
D. 轴心时代
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C)
A. 秦汉之际
B. 西汉时期
C. 两汉之际
D. 先秦时期
6、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
A. 《永乐大典》
B. 《本草纲目》
C. 《康熙字典》。
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答案(1-4)
![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答案(1-4)](https://img.taocdn.com/s3/m/7c224ae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f.png)
中华⽂化概说形成性考核答案(1-4)形成性考核作业1⼀、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前期为主的是A. 般若学B. 涅盘学C. 禅宗D. 密宗2. 历史上第⼀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A. 《说⽂解字》B. "书同⽂"C. "⽂字神赐"D. "圣⼈造字"3. 古代从神本⽂化向⼈本⽂化转变的表现有多种,下⾯哪⼀项不是表现之⼀?A. 铁器的出现B. ⼘筮的⽅法C. 周⼈重“德”D. 周代的宗法制度4. 我国第⼀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 《春秋左⽒传》B. 《国语》C. 《资治通鉴》D. 《史记》5. 战国时期我国⼠⽂化⾸度崛起,下⾯哪⼀项不是其原因?A. 经济基础出现了⼤的变化B. 礼崩乐坏,使⼠重新寻找⽣活出路与⼈⽣价值定位C. 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D. 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获得⼈⾝⾃由,成为⼠6. 先秦诸⼦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等规范社会⽣活和⾏为准则的观念。
A. 仁、礼B. ⽆为C. 兼爱D. 法、术、势7. 关于⼋卦的起源,⽐较合理的说法是A. 起源于结绳改书契之时B. 蓍草排列变化C. 对占⼘龟兆模仿D. 代表原始⽂字8. 隐逸⽂化以()作为最终追求⽬标。
A. 修⾝齐家治国B. 主体的个性消融C. 出污泥⽽不染D. 主体的个性⾃由9. 何时起隐⼠⼏乎全为儒⼠A. 魏晋之后B. 宋元之后C. 元明之后D. 明清之间10. 宗⽩华先⽣所说“中国周秦诸⼦以后第⼆度的哲学时代”是指A. 两汉时期B. 魏晋南北朝C. 唐宋时期D. 元明清时期11. 从本源上讲,炼丹是()的思想。
A. 道家B. 道教C. 神仙家D. 佛教12. 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A. ⾎缘B. 地缘C. 亲亲D. 同门13. 西汉、唐朝的中外⽂化汇萃之地都是A. 敦煌B. 洛阳C. 咸阳D. 长安14. 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A. 什伍⾥甲制度B. 郡县制度C. 户籍制度D. 宗法制15. 中国历史上第⼀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A. 《刑书》B. 《法经》C. 《秦律》D. 《汤刑》16. "以物⽐德"属于A. 整体思维B. 伦理思维C. 辨证思维D. 类⽐思维17. 佛教的创始⼈是A. 张道陵B. 葛洪C. 释迦牟尼D. 孔⼦18. 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法则为A. 三纲B. 五常C. 五伦D. ⼗教19. 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语⾔⽂字的民族有A. 24个B. 25个C. 26个D. 27个20. 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是A. 炎帝B. 黄帝C. 仓颉D. 孔⼦⼆、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
中国文化概观形考1-2
![中国文化概观形考1-2](https://img.taocdn.com/s3/m/95f7e9b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d.png)
国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试11.中国哲学发生于夏商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判断题(5分)A.对B.错正确答案:A2.夏、商、西周时代,“礼”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以协调人们之间的等级关系。
判断题(5分)A.错B.对正确答案:B3.孔子提出“无为而治”方针,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
判断题(5分)A.对B.错正确答案:B4.《左传》属于编年体史书。
判断题(5分)A.对B.错正确答案:A5.“五常”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答汉武帝《举贤良对策》。
判断题(5分)A.对B.错正确答案:A6.《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白话讽刺小说,其作者为著名作家施耐庵。
判断题(5分)A.错B.对正确答案:A7.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基础、最高权力者为皇帝,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指的是:多选题(5分)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尚书正确答案:A B C D8.著名学者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五千年来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多选题(5分)A.温暖期B.方志时期C.寒暖交错期D.仪器观测期正确答案:A B C D9.下面哪些是表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正面因素()多选题(5分)A.舍生取义B.先天下之忧而忧C.国家兴亡,匹夫有责D.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正确答案:A B C10.“紫气东来”一词的来源与()有关。
单选题(5分)A.老子B.孟子C.庄子D.孔子正确答案:A11.司马谈()提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单选题(5分)A.《淮南子•要略》B.《汉书•艺文志》C.《过秦论》D.《论六家之要指》正确答案:D12.《兰亭序》是哪位著名书法家作品?单选题(5分)A.颜真卿B.王羲之C.王献之D.柳公权正确答案:B13.()最能体现中国画之精髓。
单选题(5分)A.山水画B.人物画C.写意画D.花鸟画正确答案:A14.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单选题(5分)A.朱熹C.程颐D.荀子正确答案:C15.有“画圣”之称的唐代画家是( )单选题(5分)A.阎立本B.吴道子C.李思训D.王维正确答案:B16.“岁寒三友”指的是()单选题(5分)A.梅、兰、竹B.兰、竹、菊C.兰、松、竹D.梅、松、竹正确答案:D17.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单选题(5分)A.二元对立B.辩证逻辑C.天人合一D.三足鼎立正确答案:C18.在保护自然方面,中国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值得注意,就是孟子提出的()主张。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37780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3.png)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形考作业一
说明:参考题目与实际测试题目顺序可能有变化.
1、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C)
A. 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
B.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
C.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
D. 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
2、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
A. 《易经》
B. 《诗经》
C. 楚辞
D.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
3、“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
A. 南亚
B. 印度
C. 中国
D. 西藏
4、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A)
A. 蜕变时代
B. 鼎盛时代
C. 黄金时代
D. 轴心时代
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C)
A. 秦汉之际
B. 西汉时期
C. 两汉之际
D. 先秦时期
6、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
A. 《永乐大典》
B. 《本草纲目》
C. 《康熙字典》。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1a8d23af45b307e8719770.png)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一、填空题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___中国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西汉。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纹理__。
“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__《_易._贲卦._象传》。
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_物质文明_____与__精神文明__的总和。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阶段, _______夏商西周时期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融合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
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暮总结期。
6.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7.以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其二,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其三,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其四,在意识形态领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
9.儒家发展了“周礼”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仁”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
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五伦说说以及“仁义礼智”四德说。
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框架,以“君权神授”为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以及“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738af61bb0717fd5370cdc2a.png)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作业一指导一、名词解释1.宗法制:简单地说就是政治化了的血缘关系体系。
宗法制的基本特征是政权和家族的结合。
2.国人:国人就是城里人。
就是住在城郭里的人。
西周时还有住在城郭外面的人,称为野人。
国人一词正与野人相对。
高级别的贵族有时也笼统地称为国人,但他们还有别的称呼。
城里的普通民众即被称作国人。
3.文治政府:所谓文治政府即实施文德之治的征服。
以教化为征服手段,将万民带到尧舜、三王时代的王道理想社会。
治国的方向不是发展经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是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追求社会和谐。
文治理想发源于西周的德治天下。
二、填空题1.西周解体后进行的战争不再是————之间的角逐,而转变成了政治权利的争斗。
族群2.古代西藏的主要居民是————。
羌人3.————祖居黑龙江省的山地,今天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都是其近族。
契丹4.———、石器的磨制及钻孔和制陶,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成就。
农业5.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战争,另一方面是————,其作用更为深远。
宗教6.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自此————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儒家思想7.唐朝若没有从北朝带来的————和能征惯战的习性,其赫赫武功不可想象的。
尚武精神8.两宋士大夫的文学艺术,与唐代相比,都显得那样崇尚————,细腻精致。
现实精神9.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经过长期与内地各民族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色目人10.反抗的最高形式是—————。
农民起义11.中国古代散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
卜辞12.天人感应观念下的天文学实际上是一种应用的———。
学者研究天文学的目的在于参与政治,而不是追求真理和抽象的法则。
这种政治兴趣抑制了无功利的科学探索。
政治学13.薛福成提出兴办———,称之为西方的立国命脉。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061918a300a6c30c229f77.png)
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a2504b9b6648d7c1c746a4.png)
中华文化概说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文”是指(2 )。
(1)占星术(2)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3)祭天的文字(4)天文知识2.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使用了合成的“文化”一词的书是( 4 )。
(1)《文选》(2)《尚书》(3)《史记》(4)《说苑》3.中国古代文献中“文化”一词的最初含义是( 3 )。
(1)文字(2)花纹(3)以文教化(4)学历4.在文化定义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分为( 1 )。
(1)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2)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3)物质文化和物质文明(4)文化事像和文化产品5.“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积淀,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被称为( 2 )。
(1)狭义文化(2)广义文化(3)文化内涵(4)文化事像6.狭义的文化侧重的是( 4 )。
(1)物质财富(2)事物的复合体(3)能力与习惯(4)人类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创造7.由人发明和创造出来的一切器物,既是有形的文化部分,亦是( 4 )。
(1)审美文化(2)精神文化(3)观念文化(4)物化的精神文化8.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最主要的特征是( 1 )。
(1)具有表意性(2)具有语言性(3)具有储存性(4)具有图形性9.“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商末周初的( 2 )。
(1)甲骨文上(2)铜器铭文上(3)竹简上(4)丝织品上10.在国际文书上第一次使用“中国”为国家名称是在( 4 )。
(1)战国(2)唐朝(3)明朝(4)清朝11.“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谁提出的( 3 )。
(1)齐桓公(2)秦始皇(3)朱元璋(4)孙中山12.中国独特的大陆海岸型半封闭式的自然环境,具有中国地理环境的大陆整体性特点,决定了中国文化( 2 )。
(1)历史悠久性(2)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的道路(3)历史封闭性(4)超稳定结构13.人类存在和人类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石是( 1 )。
(1)地理环境(2)生活环境(3)政治环境(4)社会环境14.中国的万里长城最早修筑于( 1 )。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4a624c558f5f61fb736664a.png)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11、结合教材,阐述人群交流、文化碰撞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2、试从西北、南方、中原等不同的地域视角,阐述众人群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的作用。
3、简述南北朝以前,中国文化在东、西不同地域中往复增长的概貌。
4、简述魏晋以后在中国文化由北向南的推进过和中出现的交相辉映的“一圆”和“一条直线”的历史大景观。
5、结合教材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北、南两大地域不同的历史文化精神的理解6、结合教材,简析气候及农作物待秫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作用。
7、结合教材,谈谈你结“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和一元突破”的理解。
8、简述分封制的概念内涵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
9、结合教材,简要评析以“旧邦维新”为本质特征的西周文明路径在人类文明之路中的独特性。
10、试结合古希腊、罗马社会的特征,对比分析中国从原始部族走向国家时代的独特之处。
11、周礼体系庞大,子目繁多。
试结合教材,择其大端加以简述。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21、从个体自身修养、个体与他人交往两个方面,简述《礼记。
曲礼》对成为有教养的“文明人所作的细致规范。
2、结合教材,谈谈周礼对中原、楚吴等不同的域的人群所产生的化导群伦的作用。
3、简术国人的概念内涵及其政治表现4、结合教材,试简析在历史的进程中国人所呈现的历史品格的复杂性5、结合教材,简述商鞅变法对民众的多方面控制。
6、简述在几千历史进程中,中国民从的各种反叛方式7、简述先秦时期人群在文化上的若干共同价值取向。
8、简述孔子“仁”道的内涵9、简述儒家教化论的基本内涵10、结合教材,简析孔、孟、荀诸子在人性善、恶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11、简述道家思想的两大渊源。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31、道家“无为”、“自为”、“无不为”等思想的内涵2、结合教材,简析《管子》中“轻重”治国理念的内涵及意义。
3、简术孔子的“君子”理想的内涵。
4、简述孟子的“大丈夫人生”的内涵。
5、简述《老子》中的智慧人生内涵。
国开【吉林省】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一【答案】
![国开【吉林省】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330987aeaad1f347933f4c.png)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一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存在的总和。
a. 环境
b. 物质
c. 物质与精神
d. 精神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物质与精神
【题目】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
a. 精神与物质
b. 物质需要
c. 精神
d. 环境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精神
【题目】()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a. 汉语言
b. 水墨画
c. 中国文化
d. 科举制度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中国文化
【题目】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应。
”这里的“文化”属于()。
国开-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一-学习资料
![国开-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一-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e89ca7a8114431b80dd8a4.png)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一-学习资料
特别提醒:本课程每道题的出题顺序可能会被打乱,请仔细逐一搜索每道题在作答,请
确保本材料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
第1题“小李杜”指()。
a. 李商隐杜牧
b. 李商隐杜甫
c. 李白杜甫
d. 李白杜牧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李商隐杜牧
第2题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时期。
a. 唐高宗
b. 唐中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唐太宗
第3题《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a. 罗贯中
b. 孔子
c. 李斯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罗贯中
第4题古籍著作《周易》的作者传说是()。
a. 孔子
b. 周文王
c. 李斯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周文王
第5题“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对()的评语。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牧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杜甫
第6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为主体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b4574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f.png)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出自()?A.《论语》B.《左传》C.《庄子》D.《孟子》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代优秀教学思想的是()?A.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B.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C.注重身份等级差异的学习阶层D.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3.汉代今文学家董仲舒的代表性思想观点是()?A.天人感应B.王霸思想C.礼D.仁4.“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中的花指的是()?A.桂花B.芍药C.梅花D.牡丹5.“四大名著”中成书年代不在明代的是()?A.《西游记》B.《三国演义》C.《红楼梦》D.《水浒传》6.“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的作者是()?A.苏轼B.纳兰性德C.元稹D.杜甫7.王维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因()节日而发?A.中秋B.春节C.清明D.重阳8.《乐府诗集》的编撰者是()?A.郭茂倩B.孟子C.屈原D.孔子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元杂剧代表作的是()?A.《西厢记》B.《墙头马上》C.《拜月亭》D.《金瓶梅》10.文化巨著《四库全书》编撰的年代是()?A.宋B.明C.唐D.清1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出自()?A.《诗经》B.《论语》C.《楚辞》D.《乐府诗集》12.按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流程,在院试之后会试之前,又被称为“秋闱”的是()?A.乡试B.岁试C.府试D.殿试13.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是()?A.《诗经》B.《论语》C.《尚书》D.《楚辞》14.科举制始自()?A.隋唐时期B.明清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15.下列选项中与《三字经》、《千字文》等同属明清时期“蒙学”教材的是()?A.《楚辞》B.《诗经》C.《礼记》D.《百家姓》16.主张“民贵君轻,性善论”的儒家代表人物是()?A.孔子B.王充C.老子D.孟子17.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先秦时期杰出军事家的是()?A.曹操B.韩信C.张良D.孙膑18.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体系是()?A.天人感应B.力排佛老C.仁D.求实精神19.孔子,是()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A.儒家B.道家C.法家D.阴阳家20.“百家争鸣”发生在我国()时期?A.魏晋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21.中国传统文学特征都有()?A.抒情写意的艺术手法B.“重言志”的表现特征C.文学体裁的多样性D.“形神兼备”的形象创造22.下列人物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有()?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23.“初唐四杰”包括()?A.李白B.卢照邻C.王勃D.杨炯24.下列属于“历史散文”的有()?A.《国语》B.《左传》C.《战国策》D.《论语》25.下列属于“山水田园诗派”代表的有()?A.陶渊明B.杜甫C.李白D.谢灵运26.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家庭道德中的有益成分的有()?A.勤俭持家B.孝敬父母C.兄弟有爱D.夫妻和睦27.下列主张属于墨家的是()?B.仁者爱人C.兼爱D.尚贤28.下列选项中属于夏代教育机构的有()?A.校B.庠C.序D.稷下学宫29.下列属于孔子思想的有()?A.因材施教B.复礼正名C.中庸之道D.以仁为本30.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有()?A.重伦理B.时间和空间的合一C.天人合一D.时间和生命的合一31.”唐宋八大家“包括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b81c583186bceb18e8bb09.png)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形考作业一说明:参考题目与实际测试题目顺序可能有变化.1、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C)A. 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B.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C.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D. 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2、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
A. 《易经》B. 《诗经》C. 楚辞D.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3、“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A. 南亚B. 印度C. 中国D. 西藏4、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A)A. 蜕变时代B. 鼎盛时代C. 黄金时代D. 轴心时代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C)A. 秦汉之际B. 西汉时期C. 两汉之际D. 先秦时期6、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
A. 《永乐大典》B. 《本草纲目》C. 《康熙字典》D. 《四库全书》7、李白的著名诗篇有()。
A. 《梦游天姥吟留别》B. 《将进酒》C. 《丽人行》D. 《蜀道难》8、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既相互联系、内在贯通,又相互区别、各有其旨趣。
(√)9、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B)A. 宋诗的浅易B. 宋文纡徐委备C. 宋画的淡远D. 宋词的俚俗10、地球上的一切地形中国几乎都有,但以山岭为标志。
(╳)11、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C)A. 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B. 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 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D. 南方成为政治中心12、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
(√)13、宋代最突出的科技成果是()的发明。
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武器D. 印刷术14、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
A. 儒学的繁荣B. 道教的完善与佛教的传播C. 玄学的兴起D.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15、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D)A. “和”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B. “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C. “和”与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D. “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16、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1-4 测验答案汇总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1-4 测验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d2b8e2d102de2bd960588e5.png)
【形成性考核一测验答案】【题目】1题干:以下属于史评体著作的是()The correct answers are:《史通》, 《文史通义》, 《十七史商榷》【题目】2题干: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包括、山神崇拜、和日月星辰诸神崇拜。
正确答案是:地神崇拜山神崇拜【题目】3题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名言总结的一条中国古代教学原则是()The correct answers are:因材施教, 启发引导, 学思结合, 教学相长【题目】4题干: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正确答案是:《清明上河图》【题目】5题干:中国史书中的“正史”的史书体例是()正确答案是:纪传体【题目】6题干: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The correct answers are: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形成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宗法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专制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题目】7题干:中国古代的建筑类型包括()The correct answers are:宫殿, 陵墓, 园林, 寺庙【题目】8题干:在文学领域,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是,先后被译成德文、法文、英文、广泛流传,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曾将其改编。
( ),正确答案是:《赵氏孤儿》【题目】9题干:“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所体现的是()正确答案是:墨家的思想核心【题目】10题干: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主要思想渊源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The correct answers are: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 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 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道家哲学与阴阳家思想【题目】11题干:中国古代的“十恶之罪”指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The correct answers are:谋反、谋大逆、谋叛, 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 不睦、不义、内乱【题目】12题干:从结构层次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物质文化层面、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
2020年新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1名师精品资料.
![2020年新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1名师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3d9474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d.png)
2020年新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1名师精品资料.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以巫史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为神本文化,人本文化的载体是士。
2、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有儒家和墨家二家。
3、人本文化成熟最初的表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以德陪天”。
6、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仁。
7、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8、玄文化乃是士文化的一种表现。
9、从某种意义上讲,封建宗法社会的结构形态,正是儒内法统治术的必然产物。
10、从文化形态上讲,隐逸文化是主体个性自由的产物。
二、单项选择题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
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政治上的大一统D汉武帝独尊儒术4、道教的出现是在(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A《论语》B《老子》C《庄子》D《周易》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B)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科举制的实施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韩愈的排佛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D)A敦煌B洛阳C河北D长安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A诗歌B钟鼎C书法D舞蹈10、"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A印度B西藏C中国D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唐代的"安史之乱"C永嘉之乱D靖康之难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A宋画的淡远B宋诗的浅易C宋词的俚俗D宋文纡徐委备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A东部文化的西移B西部文化的东移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北方文化的南移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A唱B念C做D打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A更加浓墨重彩B更重意趣与心境C更显富丽堂皇D以人物素描为主1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A轴心时代B黄金时代C蜕变时代D鼎盛时代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三、简答题1、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59522f2af90242a895e55f.png)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11、结合教材,阐述人群交流、文化碰撞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一)中国文化形成后,经过先秦的发展,到汉代忆日臻成熟,汉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并达到顶峰。
中国人已从自家的小田园中抬起头,把目光转向一个更为广大的外部世界,并动手拆开篱笆,打破箫墙,与周边民族进行文化交流。
这种交流具有两种不同的范畴。
一是华夏文化,即最初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文化,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由内向外进行单向辐射性传播,文化交流的另一个更为广泛的范畴是中会文明对其疆域以外的国家进区域性有限的文明辐射。
因环绕中的诸民族文化相对落后他们无论在生产技术还是文化上,均视封建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华帝国为楷模。
但是,游民民族的侵扰、印度佛教文化及近现代西方文明的传入曾经几度打破贯常的均衡。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人民脚下这片特殊的土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大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基础。
文化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代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中国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而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
这一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貌及其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试从西北、南方、中原等不同的地域视角,阐述众人群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的作用。
答:(一)做为地理概念的“西北地区”指“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是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
这里的所谓西北文化一带的文化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其一,“关中”曾两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民;其二,在大西北长期以来所体现的民族冲突而导致的民族交融。
(二)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南方,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荆楚文化辉映是长江流域传达室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和化表,客观存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南北辉映,共同成都市华夏文明的历史摇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以巫史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为神本文化,人本文化的载体是士。
2、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有儒家和墨家二家。
3、人本文化成熟最初的表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以德陪天”。
6、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仁。
7、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8、玄文化乃是士文化的一种表现。
9、从某种意义上讲,封建宗法社会的结构形态,正是儒内法统治术的必然产物。
10、从文化形态上讲,隐逸文化是主体个性自由的产物。
二、单项选择题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
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政治上的大一统D汉武帝独尊儒术4、道教的出现是在(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A《论语》B《老子》C《庄子》D《周易》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B)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科举制的实施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韩愈的排佛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D)A敦煌B洛阳C河北D长安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A诗歌B钟鼎C书法D舞蹈10、"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A印度B西藏C中国D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唐代的"安史之乱"C永嘉之乱D靖康之难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A宋画的淡远B宋诗的浅易C宋词的俚俗D宋文纡徐委备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A东部文化的西移B西部文化的东移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北方文化的南移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A唱B念C做D打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A更加浓墨重彩B更重意趣与心境C更显富丽堂皇D以人物素描为主1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A轴心时代B黄金时代C蜕变时代D鼎盛时代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三、简答题1、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在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上,已经出现龙的形象,但不同地区的龙,其形象并不相同,有的似龟,有的如鹿,有的似猪,显然它们都是不同氏族图腾之物。
而最初龙的形象的多样化,也昭示着最初氏族文化的各异。
但是,这多元的文化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是向心的,而不是彼此分散的。
22、西周时期,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神本文化转向人本文化?这种文化转变,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来。
第一,从当时青铜器的制式和纹样看出。
第二,从卜筮之法看出。
第三,从社会风尚看出。
第四,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43、“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是什么?诸子百家虽然形态各异,但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概之有三:其一,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
其二,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
其三,各家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指归,那就是治道。
124、从现代人的目光看来,礼的积极影响是什么?礼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规定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它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在获得一份生活资料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将责任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奠定基础。
P27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次作业一、填空题1、所谓名士是指界于“仕”与“隐”之间的一批知识分子。
2、宋人“内敛”的文化品格使酒文化趋向于“中庸”。
3、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承载者是士。
4、唐诗是唐文化的最集中体现。
5、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有僧侣的士大夫化倾向,也有士大夫的僧侣化倾向,其中士大夫僧侣化常被称之为居士。
6、宋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开创期、发展期、集大成期,其开创期的代表人物是周敦颐、邵雍,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朱熹。
7、1126年,靖康之乱,给文化中心的南移以最后的推动力,完成了文化中心的南移。
8、词的柔美细腻,正是宋型文化的特征所在。
9、从本源上讲,“气”反映的是古代中国人对生命观。
10、“亚圣”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
二、单项选择题1、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D)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全盘西化C对外开放D闭关锁国2、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D)A邹容的《革命军》B陈天华的《猛回头》C陈天华的《警世钟》D陈独秀的《新青年》3、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B)A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B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C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D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4、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D)A儒法二家思想的分离B儒家的法家化C法家的儒家化D伦理的法制化5、下面关于"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所有的德都是善德B与天道相悖之德称德C德有凶吉之分D合于天道之德称吉德6、关于八卦的起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是(A)A《河图》所出的形状B上古时期结绳改书契时留下遗迹C是一种生殖崇拜D是一种占卜的方法7、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A)A"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B"和"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C"和"与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D"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8、在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中,"性"主要是指(C)A性欲B情感C天性D爱9、在东西方文化中,对"爱"的理解,有一定的一致性,它们是(C)A都专指男女间的感情B含有一种欲望C情感的专注D都讲究大公无私10、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心"中在(C)时期出现的。
A孔子《论语》中B《庄子》一书中C宋学兴起之时D明代王阳明心学兴起之后11、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仁",究其根本,是(B)A对普通百姓的统治手段B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约束C对封建统治政治的要求D对士人的要求12、儒家所谓的"智"是指(C)A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B明智的政治态度C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D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13、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表现出(B)A跟"忠"的意思较近B更注重主体性C有外在约束的意味D与"信"的观念相同14、"恕"的本意是指(B)A原谅别人的过失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严格地要求自己D严格地要求别人15、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A)A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B恭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C恭也就是敬D恭、敬二者的意义完全相反16、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B)A给父母尽孝B为自己的法身尽孝C为自己尽孝D为师父尽孝17、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D)A自古以来就是侠士的天下B侠文化有着特殊的土壤C侠作为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墨家影响大而增加了影响D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18、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D)A术B仁D博爱D兼爱19、中国古代的仕官文化虽然一度表现了其先进性,但最终却显得落后了,而且还有许多负面效应,下面所列不属于仕官文化负面效应的有(B)A不利于国家的强大B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稳定C不利于政治家的培养D不利于法制的建设与完善20、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
下面所说正确的是(C)A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B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C封建法制不健全D封建法制十分健全三、简答题2、简要概括秦汉时期出现中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的原因。
第一,学术原因。
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
第二,政治原因。
秦王朝在极短的时间里,统一六国,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文化的一统,准备了政治上的条件。
第三,从文化形态上讲,秦朝是法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期。
713、为什么说“孝”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提倡的必要?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
“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如此。
“孝”作为传统美德,在维护亲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三次作业一、填空题1、作为关心命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理所当然地对“命”特别关注。
2、禅是佛教中国化的硕果。
3、如果说琴是沟通天人的工具的话,那么,棋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的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