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与脑脊液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PPT课件

医学课件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PPT课件
• 隔幕 大脑镰 小脑幕——小脑幕切迹
• 硬脑膜窦:为颅内静脉血的回流管道。 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 其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 外侧壁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
(二)蛛网膜
• 蛛网膜下隙(腔):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空隙 小脑延髓池 脚间池
蛛网膜下池 交叉池 终池 等
脑和 脊 髓 的 被 膜、血 管 及脑脊液循环
大连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刘绍壮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硬膜 脑和脊髓的被膜有3层 蛛网膜
软膜
(一)硬膜 1. 硬脊膜 • 与椎管的骨膜间有硬膜外隙(腔)。 • 上端附着于枕骨大孔。
2. 硬脑膜 内层——与硬脊膜延续
有两部分组成 外层——颅骨内面的骨膜
由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大 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在脑底环绕视交叉、灰 结节及乳头体吻合而成。
(二)脑的静脉
• 浅静脉——注入硬脑膜窦 • 深静脉——汇成大脑大静脉直窦 (三)脊髓的血管
三、脑脊液循环
• 产生: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 • 循环: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上矢状窦(归入静脉)。
• 蛛网膜粒 (三)软膜 • 齿状韧带 • 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二、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脑的动脉
1. 来源:椎动脉和颈内动脉
椎动脉——左、右大脑后动脉等
2. 主要分支
眼动脉
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
颈内动脉 大脑后动脉
后交通动脉
皮质动脉(支) 3. 分支类型 中央动脉(支)
4.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课件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课件

大脑上静脉
大脑中浅静脉 大脑下静脉
2. 深组 (1)大脑内静脉 (2)大脑大静脉
大脑内静脉 大脑大静脉
二、脊髓的血管(了解)
(一)脊髓的动脉 脊髓后动脉 脊髓前动脉
脊髓后动脉
基底动脉 椎动脉 脊髓前动脉 脊髓后动脉
脊髓前动脉
※第三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 室间孔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
正中孔、外侧孔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颗粒 上矢状窦
课堂小结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硬脑膜窦内血液流向
二、脑和脊髓的血管: 大脑中动脉,大脑动脉环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一、脑的血管
(一)脑的动脉
颈内动脉 椎动脉
颈内动脉
皮质支
(皮质、髓质)
基底动脉
中央支
(基底核、内囊、间脑)
椎动脉
1. 颈内动脉 (1)眼动脉
眼动脉
(2)后交通动脉 后 交 通 动 脉
(3)大脑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皮质支→运动区、感觉区、语言中枢 中央支→内囊、豆状核、尾状核
2. 椎动脉与基底动脉 (1)椎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海绵窦
岩上窦
岩下窦
横窦
乙状窦
颈内静脉
(二)脑蛛网膜 (三)软脑膜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上失状窦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颗粒
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 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下池 小脑延髓池 纵池
纵池
小脑延髓池
第二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第七节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课件

第七节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课件
脊髓中央管是位于脊髓中央的管道,它能够吸收脑脊液中的水分和离子,并将其 释放到血液循环中。脊髓中央管对脑脊液的吸收作用在人类成年后逐渐减弱,但 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04
脑脊液的成分与功能
脑脊液的成分
01
02
03

脑脊液中大部分是水,占 总量的99%左右。
无机盐
脑脊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无 机盐,如氯化物、钠离子 、钾离子等。
脑脊液生成过多
某些疾病或生理状态导致脑脊液生成过多,超出正常循环容量,引 起循环障碍。
脑脊液吸收障碍
脑脊液的吸收障碍也会导致循环障碍,常见于颅内感染、脑内压升高
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 压升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
脑神经受压
脑脊液循环障碍可导致脑神经受压 ,出现视力减退、复视、面瘫等症 状。
脊髓受压
脊髓周围的脑脊液循环障碍可导致 脊髓受压,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 症状。
脑脊液循环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 结合临床表现,可对脑脊液循环障碍 进行诊断。
治疗方式
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主要负责供应脑干和小脑。
脑和脊髓的动脉系统具有高度的自主调 节能力,能够根据身体的需求调整血流 量,确保脑和脊髓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脑和脊髓的静脉系统
脑和脊髓的静脉系统是由浅静脉和深静脉组成的,它们负责将富含二氧 化碳和代谢废物的血液回流到心脏。
浅静脉主要收集头皮和面部等浅层组织的血液,深静脉则收集脑和脊髓 内部的血液。深静脉将血液输送到硬膜窦,最终通过颈内静脉回流到心

脑和脊髓的血管、被膜、脑脊液循环ppt-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脑和脊髓的血管、被膜、脑脊液循环ppt-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脑脊液存在的部位:脑室系统, 蛛网膜下隙,脊髓中央管。
脑脊液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 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 调节颅内压等作用。
2020年10月2日
海绵窦
岩上窦
2020年10月2日
岩下窦
18
二、脑蛛网膜 (cerebral part of arachnoid)
薄而透明,缺 乏血管和神经, 与软脑膜之间 有蛛网膜下隙。
2020年10月2日
19
蛛网膜下池
小脑延髓池 桥池 脚间池 上池
2020年10月2日
20
蛛网膜粒 (arachnoid granulations)
供应端脑前2/3与 间脑的前部
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供应端脑后1/3、脑干、 小脑和间脑后部
2020年10月2日
23
脑动脉分类
(1) 皮质支: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后动脉
营养脑皮质及其深面 的髓质
(2) 中央支: 从大脑前、中、
后动脉的起始处
发出
营养深部脑髓质、基 底核、内囊和间脑等
9
蛛网膜下隙 (subarachnoid space)
脊蛛网膜与 软脊膜之间 的间隙,两 层间有许多 结缔组织小 梁相连,充 满 脑脊液。
2020年10月2日
10
终池(terminal cistern)
蛛网膜下隙的下部,自 脊髓下端至第二骶 椎水 平扩大。 腰椎穿刺:在第3、4或 第4、5腰椎间进行。
岩上窦
岩下窦
2020年10月2日
16
海绵窦 (cavernous sinuses)
位置:蝶鞍两侧 内容: (从上→下经窦外侧壁)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V1) 上颌神经(V2) 窦内有: 颈内动脉

系统解剖学第二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课件

系统解剖学第二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课件

4. 试述小脑幕切迹疝的解剖学基础。
5. 海绵窦的位置、交通,与海绵窦密切相关的结构有哪些? 6. 箭头示硬脑膜窦内的血液流向。
本章小结
思考题
7. 蛛网膜下池的概念,有哪些?
8. 简述脑的血液供应。 9. 大脑中动脉的来源、特点以及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一旦中央支破裂出血会引起什么症状? 10. 简述脑静脉的特点以及分布。
织、脂肪、淋巴管、静脉丛和脊神经根等。软膜与蛛网膜之间为蛛网
膜下隙,含脑脊液。 2. 硬脑膜由两层合成,与颅盖骨连接疏松,易剥离,当硬脑膜血管损 伤时,可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形成硬膜外血肿;硬脑膜与颅底各骨紧 密结合,故在颅底骨折时易将硬脑膜与蛛网膜撕裂,引起脑脊液外漏。
本章小结 3. 硬脑膜的内层褶叠形成若干突起(大脑镰、小脑幕、小脑镰、
脑的被膜模式图
蛛网膜粒和硬脑膜窦
系统解剖学(第9版)
硬脑膜形成的结构:
(1)大脑镰:呈镰刀状,伸入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大 脑纵裂内。
(2)小脑镰:位于两侧小脑半球之间。
(3)小脑幕:形似幕帐,伸入大脑和小脑之间的大脑 横裂内。其前内缘称幕切迹,与鞍背形成小脑幕裂孔, 有中脑等通过。当小脑幕以上颅脑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 时,海马旁回和钩可被挤入小脑幕裂孔,形成小脑幕切
大脑半球的动脉(内侧面)
脑底的动脉
系统解剖学(第9版)
3.大脑动脉环 由两侧大脑前、后动脉的起始段、两侧颈 内动脉的末端和前、后交通动脉相连而成。 在蝶鞍之上,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
功能意义:颈内动脉与椎动脉之间的沟通,
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
脑底的动脉
系统解剖学(第9版)
(二)脑的静脉 不与动脉伴行,分为浅、深两组。浅静脉收纳皮质及皮质下髓质的静脉血, 汇入邻近的硬脑膜窦。深静脉收纳基底核、内囊、间脑、脉络丛等静脉血, 最后汇成一条大脑大静脉。汇入直窦。

脑和脊髓的被膜和血管、脑室和脑脊液课件

脑和脊髓的被膜和血管、脑室和脑脊液课件

3 提供养分
脑脊液为脑和脊髓提供了 氧
脑肿瘤是一种恶性或良性肿瘤,可能需要手术、放 疗或化疗进行治疗。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可能需要康复治疗和外科手术来恢复功能。
和调节形成的清澈液体。
3
脑脊液的作用
脑脊液在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部冲击的 同时,还起到了营养供应和废物清除的 重要作用。
被膜的结构和功能
硬脑膜
最外层的硬脑膜为脑提供了坚硬的保护层。
蛛网膜
位于硬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蛛网膜有助于吸收和循环脑脊液。
软脑膜
软脑膜是最内层的膜,负责与脑组织紧密连接。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1
动脉
动脉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脑和脊髓,提供给细胞。
2
毛细血管
脑和脊髓的毛细血管将氧气和养分输送给细胞,并清除废物。
3
静脉
静脉将废物和二氧化碳从脑和脊髓排出,送回到心脏。
脑室和脑脊液的作用
1 保护脑和脊髓
2 维持内部环境
脑脊液通过形成缓冲层, 起到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脑脊液通过调节温度和物 质的浓度,保持脑和脊髓 的稳定状态。
脑和脊髓的被膜和血管、 脑室和脑脊液
这个课件将带你了解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室和脑脊液的重要性。我们 将深入研究它们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脑和脊髓的被膜
1 结构保护
被膜是脑和脊髓的外部包裹,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保护。
2 维持稳定
它们保持了脑和脊髓的稳定性,防止受到外界冲击。
3 营养供应
被膜通过供应血液和氧气来滋养脑和脊髓的细胞。
脑和脊髓的血管
脑供血
这些血管为脑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确保其正常功 能。
脊髓供血
脊髓的血管系统为其提供氧气和养分,支持其正常 运作。

解剖学基础《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PPT课件
硬脊膜 硬膜外隙
(2)硬脑膜 由两层构成,与颅顶骨连接疏松,与颅底骨连接紧密。
硬脑膜 硬脑膜
硬脑膜的形成物: 1) 大脑镰 伸入大脑纵裂 * 2) 小脑幕 伸入大脑横裂
大脑镰
小脑幕
3) 硬脑膜窦
硬脑膜两层分开形成的管状腔隙。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横窦、直窦、窦 汇、乙状窦、海绵窦等。
硬脑膜窦
头颈
颈内A
无分支)
(颈颈外A
颈总A
颈内A
颈动脉窦 颈动脉小球
颈外A 颈总A
前交通A 颈内A
大脑中A 后交通A
2)椎A
基底A
小脑A:小脑
脑桥A等:脑干
大脑后A:大脑后1/3
基底A 椎A
大脑后A
3)大脑动脉环
由左右大脑前A、前交通A、左右颈内A末端、后交通A、大脑后A环绕视交叉 、灰结节、乳头体形成的环状结构。
3.软 膜 分软脊膜和软脑膜。富含血管;紧贴
脑和脊髓,并深入沟裂;软脑膜突入脑 室,参与形血管 (1)动脉
1)颈内A 眼A:眼 后交通A:向后
大脑前A: 内侧面前2/3
大脑前A
大脑中A: 上外侧面前2/3 大脑中A
头颈部的动脉
主干:颈总A
脑前部、视 器等
C.大脑前动脉
D.基底动脉
2.硬膜外隙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B.内有脊神经根通过
C.隙内为负压
D.将麻药注入此隙称硬膜外麻醉
3.硬膜外麻醉是将药物注入 A.硬膜外隙 B.小脑延髓池 C.蛛网膜下隙 D.硬脑膜静脉窦
4.内囊的血供来自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椎动脉
、和。
2.蛛网膜下隙位于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循环 人体解剖学课件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循环 人体解剖学课件
• 若发生颅前窝骨折,脑脊液可 流入鼻腔,形成鼻漏。
• 大脑镰:形如镰刀,伸入大脑纵裂,直达胼胝体上方。
• 小脑幕:呈新月形,伸入大脑半球与小脑之间,其前缘游离称为小
脑幕切迹。
大脑镰
小脑幕切迹
小脑幕
• 硬脑膜的两层结构在某些部位分开,内衬内皮细胞,构成了含静脉 血的管道,称为硬脑膜窦。
• 硬脑膜窦收集的静脉血最终汇入颈内静脉
硬膜外隙 硬脊膜
• 贴于硬脊膜的内面,向上与脑 蛛网膜相续。
• 蛛网膜下隙:脊髓蛛网膜与软 脊膜之间的间隙,与脑的蛛网 膜下隙相通,均充满脑脊液。
蛛网膜下隙 脊髓蛛网膜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操 作,用来诊断和治疗颅内的疾病。 穿刺部位通常选在第3-4或第4-5 腰椎之间进行,利用穿刺针从蛛 网膜下隙中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 或者向蛛网膜下隙中注入药物进 行治疗。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1个正中孔、2个外侧孔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颈内静脉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侧脑室
正中孔 蛛网膜下隙
临床意义
正常脑脊液有较恒定的化学成分和细胞数,脑的某些疾 病可改变脑脊液的成分。因此,临床上检查脑脊液,可 以帮助诊断疾病。如果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可引起脑 积水或颅内高压。
BEAUTY CARE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脊液循环
脑和脊髓外面均有三层被膜,的作用。
硬膜 蛛网膜 软膜
脊髓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脑 硬脑膜 脑蛛网膜 软脑膜
• 上端附于枕骨大孔边缘并与硬 脑膜相延续,下端止于尾骨。
•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 之间的间隙。临床上进行硬膜 外麻醉就是将药物注入此间隙。

第五篇之第十九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课件

第五篇之第十九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课件

04
CHAPTER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 液的临床意义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疾病
脑动脉硬化
由于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导致 血管狭窄或闭塞,影响脑部供血

脑血管痉挛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短暂 性收缩,导致脑部缺血、缺氧。
脑动静脉畸形
脑部血管发育异常,形成畸形的 血管团,可能导致出血或脑缺血

脑脊液异常疾病
谢废物。
颈内动脉主要供应大脑的前部和两侧, 包括额叶、颞叶和顶叶等区域。椎动脉 则负责供应脑干、小脑和脊髓。基底动 脉则贯穿脑干,为脑干和小脑提供血液

脑和脊髓的动脉之间存在丰富的吻合支 ,以确保在某些血管发生阻塞时,其他 血管能够代偿供血,维持脑和脊髓的正
常功能。
脑和脊髓的静脉
脑和脊髓的静脉系统与动脉系统相对应,负责将富含二氧化碳的血液回流到心脏。
脑脊液产生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 每天约产生1000-1500ml。
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通过脑室、蛛网膜下腔、脑 池和脊髓中央管进行循环,最后流 入上矢状窦,回流入血液。
脑脊液吸收
脑脊液主要通过蛛网膜颗粒吸收进 入血液循环。
脑脊液的成分与功能
成分
脑脊液主要由水、无机盐、葡萄 糖和蛋白质等组成,其中无机盐 和葡萄糖的含量与血液相似,但 蛋白质含量较低。
脑积水
由于脑脊液生成过多或循环受阻,导致脑室系统 扩大,颅内压升高。
颅内感染
如脑膜炎、脑炎等,由于病原体侵入脑脊液,引 起炎症反应。
脑肿瘤
肿瘤组织压迫脑脊液循环通路,导致颅内压升高 或脑脊液成分异常。
脑脊液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感染性疾病
通过脑脊液的细菌培养、抗体检测等手段,诊断颅内感染等疾病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大脑镰:镰刀形, 伸入两大脑半球之间 的大脑纵裂内。
②小脑幕:新月形幕帐 状,伸入小脑和大脑半球枕叶之间,后外侧缘附于枕骨 横沟和颞骨岩部上缘,前内侧缘游离形成幕切迹(小脑 幕切迹)。
⑤硬脑膜窦:某些部位的硬脑膜两层分开,形成 腔隙,内面衬以内皮细胞形成。窦内无瓣膜,壁 内无平滑肌,不能收缩,难以止血。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狭窄间隙, 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静脉丛,呈负 压,有脊神经根通过,向上不通颅腔。临床上在此 腔进行硬膜外麻醉。
硬膜下隙:硬脑膜与脑蛛网膜之间的间隙。
⒉脊髓蛛网膜:位于硬脊膜和软脊膜之间的半透明
薄膜,与脑蛛网膜相延续。
蛛网膜下隙: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腔隙,内有 网状相连的结缔组织小梁,充满脑脊液,向上与脑蛛 网膜下隙相通。
A.上矢状窦:大脑 镰上缘。
B.下矢状窦:大脑 镰下缘,向后汇入直窦。
C.直窦:位于大脑镰与小脑幕连接处,向后通窦汇。
D.窦汇:由左、右横窦、上矢状窦及直窦共同汇合 而成。
E.横窦:成对,在小脑幕后外缘附着处的枕骨横 沟内,连于窦汇和乙状窦之间。
F.乙状窦:成对,乙状沟内,是横窦的延续,于 颈静脉孔处出颅延续为颈内静脉。
G.海绵窦:蝶鞍两侧,硬脑膜两层间的不规则腔 隙,两侧海绵窦借横支相连。
内侧壁内有颈内动脉及展神经通过;
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及上颌神经通过。
H.岩上窦和岩下窦:分别位于颞骨岩部的上缘和后 缘,分别将海绵窦内的血液引入横窦和颈内静脉。
⒉脑蛛网膜:薄而透明,一般不伸入脑的沟、裂内。
④大脑前动脉:大脑纵 裂与对侧同名动脉借前 交通动脉相连→沿胼胝 体沟向后行→顶枕沟前 方。
皮质支: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 部分、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
中央支:近侧段发出→前穿质→脑实质,供应尾状 核、豆状核前部、内囊前肢。
⒊软脑膜:薄而富有血管,覆盖于脑的表面并深入
脑的沟裂内。
脉络组织:脑室的某些 部位,软脑膜及其血管 与该部位的室管膜上皮 共同构成脉络组织。
脉络丛:脉络组织的血 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 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 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而 :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 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多种无机离子、葡萄 糖、微量蛋白、少量淋巴细胞,成人150ml左右。
㈡脑的被膜:
由外向内依次为:
⒈硬脑膜:坚韧而有光
泽,由内、外两层合成。 外层:颅骨内骨膜
之间有血管和神经走行。 内层:坚厚
硬脑膜与颅盖骨连接疏松,易于分离,硬脑膜 血管受损时,易形成硬膜外血肿。
硬脑膜与颅底部颅骨结合紧密,颅底骨折时, 易将硬脑膜与脑蛛网膜一并撕裂,致脑脊液外漏。
硬脑膜形成物:
T1-4和L1节段两个来源 的动脉吻合薄弱,易致脊 髓缺血性损害,称这些节 段为危险区。
⒉脊髓的静脉
配布模式与动脉大致相似,最后汇集成
脊髓前、后静脉,注入椎内静脉丛,再转入
椎外静脉丛返回心。
二.脑的血管
⒈脑的动脉 颈内动脉:大脑半球前2/3、 部分间脑。 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半球后1/3、部分间 脑、脑干、小脑。
左、右脊髓前动脉→延 脑腹侧合成一干→沿前正中 裂下行→脊髓末端。分布至: 前角、侧角、灰质连合、后 角基底部、前索、侧索。
脊髓后动脉→绕延脑两 侧向后→脊神经后根内侧平 行下行→脊髓末端。分布至 后角的其余部分、后索和侧 索的后部。
⑵节段性动脉:颈升动脉、 肋间后动脉、腰动脉、骶 外侧动脉发支沿相应脊神 经穿过椎间孔入椎管,加 强脊髓前、后动脉。
脑脊液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 输代谢产物和维持正常颅内压作用。相当于外周 组织中的淋巴。
脑脊液循环
左、右侧脑 室 室脉络丛产 间 生的脑脊液 孔
第三脑室脉 第
络丛产生的 脑脊液

三 脑 室
中脑水管
脑脊液循环
第四脑室 正中孔

外侧孔
第四脑室脉 络丛产生的 蛛网膜下隙
脑脊液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皮质支:营养大脑皮质和皮质深面的髓质。 中央支:供应基底核、内囊及间脑等。
⑴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发出→颈部 →颅底→颈动脉管→颅内 →海绵窦内侧壁向前→前 床突内侧向上后弯→穿出 海绵窦→视器、脑
①眼动脉→视器
②后交通动脉: 与大脑后动脉吻 合,是颈内动脉 系与椎—基底动 脉系的吻合支。
③脉络丛前动脉:→侧脑室下角的脉络丛,并供应 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大脑脚底的中 1/3、苍白球等,此动脉细长易形成血栓阻塞。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与脑脊液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由外向内, 脑和脊髓表面包 有硬膜、蛛网膜 和软膜三层被膜, 具有支持、固定、 保护脑和脊髓的 作用。
㈠脊髓的被膜
⒈硬脊膜:致密纤维
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 韧,上附枕骨大孔边缘, 与硬脑膜相延续,下端 在第2骶椎水平向下变 细,包裹终丝,附于尾 骨。在椎间孔处与脊神 经外膜相延续。
硬膜下隙:硬脑膜与脑蛛网膜之间的间隙。
脑蛛网膜下隙:脑 蛛网膜与软脑膜之 间的间隙,充满脑 脊液,向下与脊髓 蛛网膜下隙相通。 此隙在小脑与延髓 间扩大形成小脑延 髓池.临床上可经过 枕骨大孔进针做小 脑延髓池穿刺,抽取 脑脊液.
蛛网膜粒:蛛网膜在上矢状窦两侧形成许多 绒毛状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之。脑脊液 经这些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内,回流入静 脉。
静脉
循环途径:
侧脑室脉络丛 第三脑室脉络丛 第四脑室脉络丛
CSF
CSF
CSF
左、右 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正中孔
蛛网膜下隙
第四脑室外侧孔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颈内静脉
第六节、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脊髓的血管
⒈脊髓的动脉:有两个来源:椎动脉、节段性动脉
⑴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 椎动脉发出
终池:蛛网膜下隙在脊髓下端至第2骶椎水平扩大 称之,无脊髓,只有马尾。
⒊软脊膜:紧贴脊髓表面,薄而富有血管,伸入脊
髓的沟裂中,在脊髓下端移行为终丝。
齿状韧带:软脊膜在脊髓两侧脊神经前、后根之间 形成,呈三角形齿状样结构,三角形突起的尖端附 着于硬脊膜,起固定脊髓的作用,约21对,常作为 椎管内手术时识别脊神经前、后根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