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道德之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美育思政课教学设计方案

美育思政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美育思政课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美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方案以高中美育思政课为例,设计一节以“中国传统艺术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形式、特点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认识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内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分析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和审美鉴赏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形式、特点及其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2.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艺术形式与具体的民族精神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中国传统艺术(如京剧、国画、古筝等)的视频或音乐,引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文化内涵?(二)讲授新课1. 讲授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形式和特点:通过PPT展示,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代表作品和艺术风格。

2. 分析民族精神在传统艺术中的体现: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中国传统艺术如何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和感受。

(三)实践活动1. 艺术鉴赏:让学生欣赏一幅中国传统绘画或一件传统工艺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如绘画、书法、摄影等。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传统艺术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2. 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全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德行与法治》教案

【全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德行与法治》教案

【全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德行与法治》教案全册三年级上册《德行与法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与关系。

2. 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4.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道德与法治的定义和关系。

2. 道德故事的讲解和分析。

3. 制定学生行为规范。

4.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白道德和法治的区别和联系。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解道德故事和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和认识。

3. 观察法:通过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道德和法治的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和关系。

2. 道德故事讲解:讲解一些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道德的重要性和影响。

3. 讨论和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道德故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4. 制定行为规范: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结果,制定班级或学校的行为规范,促进良好的道德行为。

5. 法律知识研究: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知识产权等,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6. 案例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问题,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有无良好的道德行为。

2. 分析学生的作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互评: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反思,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发展。

以上是全册三年级上册《德行与法治》教案的大致内容和步骤安排。

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可适当调整和变化。

通过该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提高他们正确对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课 让美德照亮幸福人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2课 让美德照亮幸福人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让美德照亮幸福人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美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理解美德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学会如何用美德照亮幸福人生,提升个人素质和幸福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讲解美德的观点和内涵,分析美德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难点:引导学生将美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美德的重要性。

2. 准备互动游戏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美德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3. 准备教室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材料,引导学生探讨如何用美德照亮幸福人生。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言:美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中职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美德素养,让美德成为照亮幸福人生的灯塔。

2. 思考问题:你如何理解美德和幸福的干系?你认为美德在个人成长中起到什么作用?二、介绍课程目标1. 引导学生认识到美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习一些基本的道德美德,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教学内容1. 讲解美德的定义和分类,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勤劳节俭等。

2. 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美德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如诚信经营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友善待人的同砚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水平等。

3. 引导学生讨论身边的美德故事,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四、教学互动与评估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美德与幸福的干系,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故事。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引导。

2. 教室辩论:针对某一美德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教室辩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美德与幸福人生的文章,反思自己在美德方面的不足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措施。

理想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理想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德育的含义、目的和重要性;(2)掌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德育的兴趣,树立德育信念;(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的情感;(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面向小学四年级学生,共计40人。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室布置以“理想德育”为主题,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德育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德育的重要性;(2)教师简要介绍德育的含义、目的和重要性。

2. 新课讲授(1)德育的含义: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培养。

(2)德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案例分析(1)展示一组关于道德品质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的道德行为;(2)教师讲解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身作则等。

4.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德育的问题;(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德育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德育。

第二课时1. 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2. 新课讲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身边小事做起,关爱他人、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传统美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它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

传统美德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因此,教育中应该注重传统美德的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传统美德,才能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传统美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几种常见的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特点;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4. 培养学生对于传统美德的尊重和继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传统美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几种常见的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特点;(3)传统美德的故事和事例。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特点。

(2)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和交流几种常见的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特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传统美德的故事和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传统美德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对于传统美德的探索欲望。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述传统美德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特点。

(2)教师列举几种常见的传统美德,如孝顺、诚信、勤俭等,并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说明。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一个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特点,并准备向全班汇报。

4. 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分发一些传统美德的故事和事例,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道德意义和价值,然后进行讨论和分享。

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传承传统美德。

四、教学评价1. 个人评价:学生根据所学的传统美德的概念和特点,写一篇个人的自评,评价自己在这方面的表现和进步。

202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202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六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一、教学目标:1、了解《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薛仁贵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德才兼备的故事(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小明成绩优秀却瞧不起别人,班干部竞选落选了,他很苦恼。

2、说一说,小明落选的原因是什么?他应该怎么做才能重新赢得同学们的信任?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对人真诚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读文。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范读课文。

《以邻为壑》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5、拓展活动:出示知行合一(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够结合实际懂得为人处事的做法,知道怎样注重修养自己大度的品性。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逐步达到背诵。

追求真善美,铸就人格魅力——四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追求真善美,铸就人格魅力——四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在当今社会,追求真善美成为了一种趋势,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更是倡导着学生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

在四年级阶段,学生们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思想品德的教育尤为重要。

在这个时期,通过科学的思想品德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铸就人格魅力,让他们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追求真善美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价值观。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了解什么是真、善、美,让他们认识到这些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通过课堂上的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们逐渐掌握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孔乙己”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到“尊重每一个人”的重要性,明白“人无完人”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及时发现和表扬身边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们的善良美好的品质,让他们养成高尚的情操和价值观。

追求真善美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与特征的综合体现,是一种使别人认同和尊重的力量。

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们培养克己、诚信、勇敢和同情心等多种人格特质,加强学生们的人格养成,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观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学生看到各地美食背后包含的文化内涵与地域性特色,体验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欣赏,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扬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追求真善美还可以加强学生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在四年级阶段,学生们开始逐渐认知社会,了解社会功能与作用,而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加强学生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人格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到当地的社会机构参观、学习,了解社会活动的各种形式和内容,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积极的社会意识,提高学生们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的意识。

追求真善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通过四年级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人格魅力,加强学生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一、目标(一)课时安排:2课时。

【设计意图】这一课题有六个话题,八个活动园,十二个读书角,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可以在两个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对照新的课程标准,还是能够从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学段目标中找到引领性、规定性的目标要求。

教师要把新课程标准落实到教学设计中,就必须对照这些教学标准和目标要求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树立标杆。

(三)教材分析:本课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此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其理想人格,提升其政治素养。

"这也是本课编写的重要依据。

本课的三个话题"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就是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相对应的。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这个板块选取了立志、气节、守信、创新、好学方面的故事及相关传统美德格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在人格修养方而汲取中华传统美德,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初中美德教案

初中美德教案

初中美德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德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识到美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具备诚实、守信、勤奋、助人等美德,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美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 美德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美德素养3. 践行美德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美德的意义2. 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美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美德?美德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美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美德是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它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美德的种类和特点。

2.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哪些是美德?它们是如何体现的?”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培养自己的美德素养?”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3. 教师总结讨论成果,给出建议和指导。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美德的案例,如诚实、守信、勤奋、助人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践行美德的,并从中学习到什么。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美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收获的知识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认为美德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美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美德?”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美德的方法和经验。

3. 教师总结讨论成果,给出建议和指导。

三、小组活动1. 教师布置小组活动任务:编写一则关于美德的宣传标语或广告词。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2《消除烦恼,体验美好》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2《消除烦恼,体验美好》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2《消除烦恼,体验美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消除烦恼,体验美好》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学会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烦恼,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成长。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烦恼的来源、影响以及如何消除烦恼,同时强调积极的心态对于克服烦恼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社交等多方面的变化和挑战,很容易产生各种烦恼。

他们在认识和处理烦恼方面还缺乏经验和技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敏感话题存在羞涩和抵触情绪,需要教师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和正常性。

2.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青春期烦恼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消除烦恼,体验成长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认识到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和正常性;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青春期烦恼。

2.难点:学会调整心态,消除烦恼,体验成长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青春期烦恼。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借鉴和学习。

3.指导法: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处理烦恼方面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方法。

4.情境模拟法: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模拟处理烦恼,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相关的讨论素材。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准备好相关的PPT等教学资源。

3.准备一些小礼品或者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教师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引入课题,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和正常性。

b.学生分享自己对青春期烦恼的认知和经历。

2.呈现(10分钟)a.教师呈现一些青春期烦恼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烦恼的存在和影响。

b.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借鉴和学习。

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案教学设计 专题6 第2讲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专题6第3讲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

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案教学设计 专题6 第2讲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专题6第3讲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

专题六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第2讲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第2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课时安排【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充分吸收借鉴各种优秀道德成果。

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红色基因。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应当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

2 .内容特点:理论深入实践,实践彰显理论:通过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和创新创造、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理论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自觉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

【学情分析】1 .学生基本情况主体为OO 后高职一年级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足,又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不够高;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起点相对较低,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网络占据学习生活重要地位,价值观念多元化,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但缺乏辨别能力,自我意识强烈但自我约束力不强;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认识不足,更侧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人生理想务实,学习趋于功利化。

2 .预判学习问题大学生如何自觉将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人类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深入到自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中?如何在实际行动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从而解决成长所面临的难题?大学生要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中国革命道德的发扬者、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的借鉴者?【教学目标】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和创新创造以及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自觉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重点与难点】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和创新创造重点 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1.如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难点 2.如何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教学设计: 章 节2课时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设计思路】1.总体教学思路课堂点名-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努力做到两个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相结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学情、专业特点等,以如何激活社会主义道德的源头活水、如何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如何在交流互鉴中汲取有益营养等“问题链为导向”,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为框架结构,围绕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探究讨论——总结归纳的形式,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学习,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中国革命道德的发扬者、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的借鉴者。

《传统美德教育》班级主题教案

《传统美德教育》班级主题教案

《传统美德教育》班级主题教案1. 主题背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历代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传统美德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2. 教学目标-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践行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 教学内容- 传统美德的定义与内涵- 传统美德的特点与价值- 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应用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2. 讲解:分析传统美德的特点与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美德的实践。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传统美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6.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

7. 教学资源- 教案、PPT、案例素材- 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参考书籍、论文等文献资源8. 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安排课时,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与连贯。

9. 教学建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传统美德的价值。

-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性。

- 教师要以身作则,践行传统美德,为学生树立榜样。

10. 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品德意识: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道德教案

培养品德意识: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道德教案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好语言表达技能,更要注重品德意识的培养。

因为品德是一个人的根基,而思想道德素质则是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具备了这些坚实的基础,我们才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为此,我们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的老师特地为我们准备了三道德教案,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培养品德意识。

让我们一同来了解这三道德教案吧。

教案一:学习助人为乐这一节课的主题是“助人为乐”,老师让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和观看相关的情感故事,学习到许多动人心弦的故事,比如“蚂蚁搬家”和“小狗找妈妈”。

在听完这些故事后,老师让我们在班级里分组进行讨论,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并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勇气、善意和友爱等思想品质。

老师还邀请了一些家长来班级做客,与我们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助人为乐的经验。

老师还通过学习助人技巧的方式,让我们开始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尤其是身边的长辈和弱势人群,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案二:培育良好的习惯这一节课的主题是“良好的习惯”,老师将我们带到了校园内进行观察和体验。

在校园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小小的例子,比如:教室里的文明标语、图书馆里的纪律手册、食堂里的公筷公勺等等。

在观察中,老师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良好的习惯养成方案,比如每天按时起床、早餐起居的规律、坚持读书等等。

老师还鼓励我们主动寻找身边的好习惯,分享和互相学习,让大家一起成长。

教案三:耕耘诚信这一节课的主题是“耕耘诚信”,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诚信的重要性,比如说在生活中遵守诺言、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公平游戏规则等等。

接着,老师又通过多种形式,让我们主动去发现身边的诚信美德。

例如,我们利用班会教育的方式,在讲述一些例子的同时,呼吁大家互相尊重、友爱合作,在课堂上注意言行举止,帮助老师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以上三道德教案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优秀的理念,并且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学习中,我们更要注重培养一颗良好的道德心灵,明确对错、区分善恶、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用一颗诚实和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为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朱子家训》教学设计

《朱子家训》教学设计

《朱子家训》整本书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朱子及《朱子家训》对后世的影响。

2.通过对经典名句的多元品读,感悟传统文化经典之美。

3.深入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为自己的言行确立标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规范自己的言行,感受道德的力量。

4.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重点难点】
通过对经典名句的多元品读,感悟传统文化经典之美,并能灵活运用阅读方法阅读整本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谈话导入
二、多元品读,感悟思想
1.了解家训
2.介绍朱子及作品
3.关注序言,整体感知
4.关注目录,章节归类
5.精选片段,多元品读
三、归纳方法,回归全书
1.小组内读自己喜欢的章节。

2.归纳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四、延伸兴趣,拓展阅读
五、布置作业。

初中美德教育教案

初中美德教育教案

初中美德教育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德的定义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2. 通过学习美德故事,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德实践活动,将美德融入日常生活。

教学内容:1. 美德的定义和重要性2. 美德故事的学习3. 美德实践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美德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美德的理解和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美德故事(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则具有教育意义的美德故事,如孝顺、诚信、勤奋等,进行讲解。

2. 学生倾听故事,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品质和行为,讨论其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引导他们从故事中汲取美德的力量。

三、美德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美德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如孝顺父母、关爱同学、勤奋学习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具体的美德实践行动计划,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等。

3.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美德实践活动。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美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德表现。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醒学生将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美德的定义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美德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德表现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学资源:1. 美德故事素材库,可供教师选择和讲解。

2. 美德实践活动案例,可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教学建议:1.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美德榜样,引导学生学习美德。

2. 注重家庭美德教育,让学生在家庭中感受到美德的力量。

3.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美德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教学设计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教学内容分析:《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一课主要分自强不息的人格素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三个方面来诠释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徳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旳道徳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强不息的人格素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传统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故事、小组讨论、读格言等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解中华传统美德。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

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课前调查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查阅相关资料。

课中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分享、问题探究等活动——激发学习趣,引导认知的多样性后延伸活动。

课后延伸活动——小组活动,拓展认识。

五、教学重难点: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六、教学过程:三课时。

第一课时: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一、明志1.师: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在自已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

幼儿园社会大班教案道德感

幼儿园社会大班教案道德感

幼儿园社会大班教案道德感标题:幼儿园社会大班教案,培养幼儿道德感教学目标:1.了解道德感的概念,认识道德感的重要性;2.掌握道德价值观基本内容,学会与人和谐相处;3.培养幼儿的道德感,使其具备基本的道德品质。

教学内容:1.道德感的认识:概念、重要性;2.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价值观;3.道德感培养策略及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幼儿园的行为规范海报,以图片为例,让幼儿发表对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的见解,并引导他们谈论为什么要有行为规范。

2.通过和幼儿的互动讨论,引出“道德感”这个概念,并让他们对此进行简单的解释。

第二步:讲解(10分钟)1.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幼儿道德感是指认识到什么是好的、对的,什么是坏的、错的,并愿意做好的事情的态度和行为。

2.引导幼儿思考道德感的重要性,如有了道德感,才能使自己能够更好的与人和谐相处,获得他人的关注与尊重。

第三步:探究(20分钟)1.观察与感受:教师组织幼儿外出观察,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好的和不好的事情,回到教室后引导幼儿在小组中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这些行为是否有道德感。

2.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好的行为,做一个小小的表演,展示好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影响。

3.合作游戏:教师组织幼儿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如超市购物、公交车上等,让幼儿分角色扮演,演练进随出场景中的不同角色如何表现道德行为。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教师对幼儿进行总结,回顾道德感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与幼儿讨论道德行为的表现形式,如尊重他人、分享、关心等。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做到的道德行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五步:延伸活动(30分钟)1.绘画活动:教师提供绘画纸、彩色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在他们看来的好的、具有道德感的形象。

2.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准备一些道具,与幼儿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幼儿对好的行为的兴趣,引导他们在游戏中体验道德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 历久弥新》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 历久弥新》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历久弥新》教案本教案是针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历久弥新》这一主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含义、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与法治观念,成为有道德修养、有法制意识、有价值追求的好少年。

本教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比如:孝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俭节约等等,了解这些美德的内涵、价值和意义,认识到这些美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中国的传统美德,认识到这些美德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本节课学到的传统美德中,去认识到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简单的问题导入,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美德”的问题。

2. 研究活动:教师通过故事、图片、实例等形式,向学生讲述中国的传统美德,比如:“孝顺”,教师可以通过孝顺故事、孝顺的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孝顺的含义、价值和意义;“诚实守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真实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3. 活动设计:作为课堂的补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小活动,来巩固学生在此节课中所学到的内容,比如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模拟“孝顺”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孝顺精神。

四、作业布置:老师可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如阅读故事、做练题、写读后感等。

五、板书设计:本节课所需的辅助教具有:故事书、图片、练题等,搭配简单易懂的板书内容,能更加直观、生动地传达本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老师可以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与法治观念,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法制基础,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年。

美德万年长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美德万年长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教师姓名
赵静
单位名称
吉木萨尔县第二中学
填写时间
2020.8.30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册
九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五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美德万年长难点名称
改革的作用。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活动三:出示图片
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活动四:出示《朱子家训》思考:中华传统美德传承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六:“顺其自然”捐款
结合视频思考:青岛有微尘,宁波有顺其自然,作为青少年如何弘扬传统美德?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本节内容知识点比较明确,但是需要列举很多材料。知识和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本节课内容繁杂,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主要学习了美德万年长,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1 感受道德之美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课时:2
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了解道德及特点、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㈡能力目标:
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做有道德的人
㈢德育目标:
认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

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

教学内容分析:
㈠重点: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㈡难点: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教学方法:
讨论法
复习提问:
授课内容:
[一]组织教学:
掌握本班同学出勤情况
[二]检查复习:
求职面试时应注意的事项
[三]导入新课:
案例1:“丁丁现象”
某报就一次救人事件引发的社会现象,进行过一场“丁丁现象”的讨论。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在人车如流的街头,一男青年将一位老太太撞倒后扬长而去,一位名叫丁丁的年轻人拨开围观的人群,将老人扶起,询问伤情,和母亲一起把老人送进了医院,并打电话通知了老太太的亲属。

谁知当老太太的亲属听了事情的经过后,竟然一口咬定老人就是丁丁撞的。

他们的理由是:现在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人,把人救了送到医院不说,还自愿领着病人检查,连住院的押金都给垫上。

老太太摄于其家人的压力,竟然也坚持说就是丁丁撞的。

(请大家结合生活经验、传统美德、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提升幸福指数等多角度讨论这个话题)观点一:丁丁应该救老人。

观点二:丁丁不该救老人。

观点三:老人及家属的行为值得反思。

[四]讲授新课:
一、做人以德为先
㈠走进道德
镜头一:风总要和太阳争执谁的力量大。

风说:我可以证明我的力量是巨大的。

你看,地下正走着一位身披大衣的老者,我能比你更快速地将他的大衣脱掉。

于是,太阳躲进乌云里,风使出它所有的威力狂吹,但是,风吹得越大,那老者越将他的大衣牢牢抓住。

最后,等到风筋疲力尽停下来时,太阳从云彩里钻了出来,对那位老者投去微笑。

不久,那位老者便用手将他前额的汗水拭去,并轻轻脱掉身上的大衣。

太阳对风亲切地说:“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话题一:太阳与风谁更厉害
话题二:你的父母在家以什么样的方式对你进行教育?
话题三:在中小学,你的老师是怎样教育引导你们的?
话题四:你喜欢什么样的沟通方式?
㈢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某市给老年人代表发了10万张“爱心让座卡”。

老人乘车时可将“爱心卡”发给让座的青年人。

让座者收集到一定数量的“爱心卡”就可以获得精美礼品。

此举一出,人们议论纷纷。

观点一:用”爱心卡”就能教育人吗?
观点二:“爱心卡”旨在对公交车上认座这一文明行为的支持和鼓励。

观点三:仅靠“爱心卡”来解决道德缺失问题未免杯水车薪。

谈谈你的父母和家人对你的成长做过什么?你又为你的父母做过什么呢?
请你谈谈在生活中常见的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有哪些?
我国倡导的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家人安康以及邻里团结。

“自有文明,即有孝道。

孝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道统,孝是中华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脉,孝是构建现代文明的根基。

百善孝为先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

从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看,每个人都是由少年而青年再进入中年、老年。

先为人子女,而后为人父母。

在为社会和家庭贡献了毕生精力以后,长辈、老人理应不仅受到全社会的敬重,并且有理由受到优先照顾。


二、有德幸福相伴
㈠道德成就人生
镜头二: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曾经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

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

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
舰队。

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问)镜头二的事例体现了交往礼仪的什么基本要求?请举例说明交往礼仪还有哪些基本要求?
生:周婷婷和王铮的事例体现了团结友爱、互利互助等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还有平等互尊、诚实守信。

(举例略)
师:感谢一组同学介绍的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

但是由于人际交往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不同类型的交往礼仪也有不同的要求。

(展示幻灯片,不同类型的交往礼仪的图片)我们同学要侧重了解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基本礼仪规范。

1、道德对于个人健康成长、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
2、良好的道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道德,有助于充分发挥潜能;良好的道德,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
㈡播种道德,收获幸福
1、道德是使人获得幸福的源泉
2、真正的幸福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
3、只有提升道德修养、践行道德规范,个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㈢社会和谐振,从心开始
1、加强道德修养,不仅能改变自身,而且能改变他人
2、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五]课堂巩固
“可怜天下父母心”出自慈禧。

慈禧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慈禧没有时间去参加母亲的大寿,就让侍臣给母亲送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亲笔写了一幅书法,裱好后送去了,这副书法一直保存了几代人,最后毁于文革。

那是慈禧写给母亲的一首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板书:
一、做人以德为先
㈠走进道德
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㈢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二、有德幸福相伴
㈠道德成就人生
㈡播种道德,收获幸福
㈢社会和谐振,从心开始
复习题及作业: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