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读书笔记
饮食文化读后感
饮食文化读后感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以下是XX收集的饮食文化读后感,欢迎查看!饮食文化读后感1 买了梁实秋先生的美食文集《雅舍谈吃》来看,文字是不用说的,寥寥数笔,就把七八十年前的北平市井生活描述得活灵活现,让人犹如亲历。
只不过我是个学食品的人,从中还能读出当年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的图画来。
在梁先生的时代,人们还没有营养平衡和食品安全的意识。
从头至尾,追求的都是美食饕餮的感官快乐,以及亲朋好友相聚的温馨意趣。
至于食品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胆固醇,是否脂肪热量过高,是否含有致癌物,细菌总数是否超标,恐怕没人会去关注。
不信么?看看《烧鸭》这一段儿:“在北平吃烧鸭,照例有一碗滴出来的油……鸭油可以蒸蛋羹……”要知道,如果在今日,烤鸭滴出来的油是被当做餐饮废油的,因为其中含有致癌物,氧化程度也较高,无法达到食用油的卫生标准。
前些时候曾经两次报道过烤鸭店出售鸭油,用于制作各种面点等,是当做食品安全事件来报告的。
现在看来,烤鸭废油的利用历史颇久,甚至可以说曾是一种文化传统。
至于就地支起炭火烤鸭子的做法,致癌物难免超标,那时候也不可能有什么卫生标准。
还有《莲子》这一段儿,说到“有些莲子一煮就烂,但是颜色不对,据说是经过处理的……”可见对食材进行化学处理,在很早以前便已经流行于餐饮店中,并非今人之独创。
再看看梁先生和朋友们所热爱的美食,大多都是高能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菜式。
比如“水晶虾饼”,是这样做的:“七分虾肉要加三分猪板油,放在一起剁碎……略按成厚厚的小圆饼状,下油锅炸,要用猪油,用温油,榨出来白如凝脂,温如软玉,入口松而脆……”又比如“溜黄菜”,是这样做的:“溜黄菜是用猪油做的……蛋黄糊里加荸荠丁,表面撒一些清酱肉或火腿屑,用调羹舀来吃”。
做法是:“蛋黄打过加水,还要再加芡粉,入旺油锅中翻搅之即成。
吃食和文学读后感
吃食和文学读后感《吃食和文学》是一本充满美食和文学情感的书,作者通过食物与文学的结合,勾勒出了一幅美妙的画面,让读者深陷其中,感受到食物和文学的魔力。
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食物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食物的制作、品尝和享受,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美味的世界。
在书中,他用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描写,描述了各种各样的美食,从简单的家常菜到高级的餐厅料理,每一道菜都充满了诱人的香气和味道。
这种描述不仅令人垂涎欲滴,还引发了读者对美食的热情。
与此同时,作者还通过美食的背后故事,让读者了解到不同文化和地区的饮食传统。
他介绍了各地的食材、烹饪方法和用餐仪式,让人们更加了解食物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这种文化的探索丰富了食物的内涵,使食物变得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除了食物,本书还深入探讨了文学与食物之间的联系。
作者引用了许多文学作品中的美食描写,例如《红楼梦》中的宴席、《老人与海》中的鱼、《黄金时代》中的糕点等,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他展示了食物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食物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还是情感和记忆的载体,通过食物,人们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和情节。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美食和文学的魅力,还深刻体验到了作者的热情和深思。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向读者传达了对美食和文学的热爱,让人们更加热衷于探索和品味食物与文学。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食物和文学都是丰富人生的途径,它们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不管是品尝美食,还是沉浸于文学世界,都可以让人们忘却烦恼,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这本书是一次关于食物和文学的美妙之旅,也是一次对生活的热爱之旅。
通过阅读它,我更加珍惜了美食和文学,也更加热爱了生活中的点滴滋味。
饮食文化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饮食文化——嗨,你吃了吗?上一节我们探讨了定居的历史,至少知道了聚集起来的房子,其实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文明。
那么从本节开始,我们就深入到房子中,去看一看其内部那些耳熟能详的场所,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
本节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是:饮食文化。
在任何一个人的生活中,吃必然占据着异常重要的一环。
而且对于喜欢美食或喜欢做饭的人来说,吃可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渠道,更是一种传承的文化。
请考虑一个问题,说到吃——当然是自己做着吃,你会想到什么呢?相信多数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厨房、餐厅、洗菜池和食品库。
用通俗点的语言解释就是:做饭的地方、吃饭的地方、整理食物的地方和存放食物的地方。
1.食物的选择史,不仅仅是味道地球上存在着3万种可以食用的植物,但是作为地球上智慧生物的人类,却仅将其中11种作为了主食,而且占了人类全部食物的93%。
它们就是:玉米、稻谷、小麦、马铃薯、木薯、高粱、小米、豆子、大麦、黑麦和燕麦。
这一定非常有趣,为什么我们更偏爱这11种植物呢?首先,相对于一些绿叶菜,这11种植物更能够满足人类的果腹需求,它们大多包含着淀粉,它能提供人们生存所需要的能量。
这也是为什么小麦、稻谷、玉米几乎就是全球人类的主食的素材的原因。
其次,这11种植物方便储存,不易变质。
我们见过农民成年累月地将小麦玉米堆在粮食缸里,但是你见过哪个农民将绿叶菜放在缸里好几年呢?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11种植物更受人类的偏爱。
2.食物的保鲜史说到吃的历史,其实最受人关注也最重要的就是食物的保鲜了。
即使对我们现代人来说,食物变质仍然是个异常头疼的问题,尤其在高温季节。
这一点,自古以来,人们还是十分有共鸣的。
我们很难把握食物的新鲜和完整程度,这是比较常有的事。
食物就算不是因保管不好而迅速腐烂,也很可能会发生变色,或者发霉。
由于食品涉及的环节众多,再加上食品本身也并不总是很干净的,像温度、空气等其它因素都有可能会使食品腐败,因而食品在到达餐桌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很多问题。
论食物——读《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
。 年 。 月 。
. ?
论 食 物
— —
读《 好吃 : 食物与文化之谜》
张方旭
( 华东 师 范大学社 会 学 系,上 海 2 04 ) 0 2 1
摘 要: 世界 上的食物种类繁盛多样 , 一种 食物被某些地 方奉 为佳 肴的 同时也许在另一些地方却是“ 禁
忌” 出现这 种情况并不是与这种食物的好吃与否有关 , , 更多的要 回归到各地 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传统 的
讲, 人类 自身选择最经济有效的食物供给方式 与地缘 物 种 分 布有 关 , 在 人类 学 家 的 眼 中 , 教 这 个 时候 而 宗 的作用 就是 “ 帮助 人们 做 出 了一种 与 已经 存 在 的有用 的实践相吻合的决定” 马文 ・ 。 哈里斯把人类对肉食的 渴望作为食物禁忌 的此展开 。他指
作者 简介 : 张方旭(9 7 )女, 1 8 - , 满族 , 陕西 西安人 , 祖籍 山东 枣庄 ,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 学专业研 究生, 主要研 究方 向: 应用社会学。
一
1一
艉 川年。 , 月
出 , 界 的 主 要宗 教 在 仪 式 上屠 宰 牺 牲 的祭 祀 , 源 世 起
人社科学 文会学刊
宰杀。 可是在吠陀时代 , 印度人一样 吃牛肉。 由于人 口
看完了美食书,也就尝到了生活
今天的标题,源自扶霞的《尝到了川菜,也就尝到了生活》。
对我们来说,一本好看的美食书,不仅记录味觉,食物本身也能作为索引,揭示世界运转、也隐藏着人类命运的底层逻辑。
世界图书日又要到了,我们照例给大家推荐几本和美食相关的书,这里有系统性了解现代法餐思想根基的《吃,是一种公民行为》、也有深度简洁表达日本料理的《日本料理神髓》、还有可以在书中找到航海美食的《征服者:葡萄牙帝国的崛起》、也有让人吃懂山东的《山东味儿》,甚至还有一本已经鲜难找到的关于传奇食材刀鱼的小册子。
就像阿兰·杜卡斯说的:“菜肴尤其是一种跨代、微妙、不言明、间接、无意识的传播方式。
”希望这些好吃的文字也可以是一种微妙的方式,带我们找到生活的原点。
看完了美食书,也就尝到了生活◆◆文|大口君《吃,是一种公民行为》【法】阿兰·杜卡斯、推荐人:大龙勉读了这本书,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法餐厨师拥有那种近乎传教士一般的热情,不厌其烦的去全世界传播法餐的精妙。
阿兰·杜卡斯相信美食不是一项专属于精英阶层的乐趣,也不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消遣,吃饭和交流一样,不能只限于对某种观点的封闭断言,而是需要深入思考,才能保持美食和交流传达的有效性。
食物的存在,是我们文化多样性最直接的表现,食物里的禁忌与偏爱,也是我们了解人类的最好入口。
阿兰·杜卡斯从食材、烹饪的自然状态出发,希望能够遏制烹饪的标准化,他也在书中表达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厨师应该如何扮演摆渡人的角色。
作为中国人,自然不会认为法餐才是烹饪艺术的源头,但是真正好的美食文化,是有普遍性的,也是开放的,才是具有生命力。
有野心的中国餐饮人,不妨翻翻这本书,也许会有心有戚戚然的碰撞。
《日本料理神髓》作者:【日】小山裕久、推荐人:大龙勉如果说出汁是日本料理的灵魂的话,那么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品尝到了出汁里清澈、细腻又丰富的味道。
这种感受,我在重读的时候,发现撰写推荐序的韩良露也写了一样的感受,这样共同的感受,都是源自小山裕久简洁精确又真诚的文字。
美味博物学读后感
美味博物学读后感
这本书可不像那些干巴巴讲食物营养成分或者刻板烹饪步骤的书。
它一开篇就像扔出了一个美味的诱饵,把我这个吃货的魂儿都给勾走了。
作者写食物就像是在讲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朋友,每一种食材都有自己的故事。
比如说那普普通通的土豆吧。
在我以前的印象里,土豆就是薯条、薯片或者炖菜里那软乎乎的块儿。
但书里一讲,土豆的历史可丰富了,它是怎么从南美洲翻山越岭来到世界各地的餐桌上,中间还夹杂着好多好玩的传说。
这让我再吃土豆的时候,感觉自己嘴里嚼着的是一段历史,是无数冒险家的故事。
还有那些描写各种水果的部分。
我以前吃水果就单纯是为了甜滋滋的口感,但现在知道了,水果们也在大自然里争奇斗艳呢。
像榴莲那独特的味道,原来是为了吸引特定的动物来帮它传播种子。
这就好像榴莲在大自然的舞台上喊着:“我这么臭,就是为了找对我的知音!”这种描写让水果变得鲜活起来,不再只是超市货架上的商品。
书里写美食与文化的关系也特别有意思。
我发现不同地方的美食背后都藏着当地的性格。
比如四川菜里那热辣辣的辣椒,就像四川人的豪爽热情。
每一道菜都是一个地方的名片,通过吃就能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这让我在心里默默计划着以后要按照书中的描述,去各地品尝正宗的美食,就像去探寻宝藏一样。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一点小“坏”。
看的时候肚子总是咕咕叫,因为那些对美食色香味的描写实在是太诱人了。
感觉文字都变成了一道道看得见摸得着的菜,在我眼前晃悠。
书评《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
饮食习惯不只是偏好——读《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说到食物,任何人都不会对它感到陌生。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可以吃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食物。
不同地域的人们拥有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
在我国人们就用“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来展现我国各地区的饮食差异。
饮食中,人们通常会将对食物的选择与偏好相挂钩。
如果仅针对单个个人而言,个人的偏好对于食物选择影响比较大。
个人可以选择多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少吃或者不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
但从一个地区的角度出发,如何理解一个地区的人们对于共同食物的选择——共同的饮食偏好?他们为什么共同以某种食物为主食,或者禁食某类食物?从食物选择到形成一定的饮食文化,这个过程参杂着自然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中,作者马文·哈里斯通过分析人类社会中与吃相关的各种奇特的现象和习俗,带领读者探寻食物之谜。
他尝试解释吃的文化差异和民族个性,例如如何看待各个文化特有的饮食禁忌: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不吃猪肉,印度教和佛教禁食牛肉;法国人和比利时人喜欢马肉,而在美国消费量最大的却是牛肉等等。
马文·哈里斯认为世界上的食谱主要差异可以归结为生态的限制以及在不同地区所存在的机会。
肉类食谱通常与人口密度相对低,土地不需要或不适宜农耕的地区出现。
而素食菜谱则容易在人口密度高,食物生产技术不足以供应动物肉食等地区出现。
食物既是多数人维持生命的营养支援,也是少数人获取财富和权利的源头。
同时作者认为有一些食物的偏好尽管让人困惑,但其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样的不可思议、非理性、无用的或者有害的。
食物之谜是可以从营养的、生态的和收支效益的角度来解释。
本书的特色就在于作者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动用各种学科资源来解释食物与文化、社会、自然之间的关联。
书中涉及了丰富的生理学、病理学、精神医学、药学、营养学、农学、畜牧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等的知识,拓宽了视野。
作者力求兼顾文化的、社会的和生物的生态的方面,给人们提供一个较为深层的答案。
美食读书笔记
美食读书笔记在当今社会,美食和读书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食可以满足我们的味蕾,带给我们愉悦的享受;而读书则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
然而,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却往往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美食读书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美食和读书都是一种享受。
就像品尝一道美味佳肴可以带给我们愉悦的感觉一样,读一本好书也能够让我们陶醉其中。
无论是在美食的世界里还是在书籍的海洋中,我们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满足感。
品味美食的过程就像品味文字的魅力,每一口食物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每一个字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通过品尝美食和阅读书籍,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故事,领略到其中的艺术和智慧。
其次,美食和读书都能够带给我们启发和思考。
美食不仅仅是满足我们的味觉,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饮食习惯、传统的烹饪技巧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同样地,读书也能够让我们领略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思想和见解,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美食和读书都能够引发我们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美食和读书也可以相互促进。
美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会受到文学作品的启发。
许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描述了各种各样的美食,这些描写不仅仅是为了渲染气氛,更是为了表达情感和思想。
有时候,读完一本关于美食的书籍,我们会被其中的描述所吸引,渴望亲自去品尝那些美味。
反过来,美食也可以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
有时候,一道美食的故事背后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会引发我们对相关书籍的兴趣,让我们愿意去了解更多。
最后,美食和读书都能够带给我们情感上的满足。
无论是尝试一道美味佳肴还是沉浸在一本好书中,我们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感。
美食和读书都能够唤起我们的回忆和情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通过品味美食和阅读书籍,我们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寄托,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美味博物学读后感
美味博物学读后感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把那些普普通通的食物变得像神秘宝藏一样迷人。
比如说,我以前吃苹果就只是吃苹果,觉得它就是一种甜甜的水果。
但是在这本书里,苹果可不仅仅是个简单的果子。
它从古老的品种讲到现代的栽培,从苹果在不同文化里的象征意义,到那些用苹果做出的千奇百怪的美食,就像给苹果来了个全方位的大揭秘。
我这才发现,原来一个小小的苹果背后,藏着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识,感觉自己以前都白吃了那么多苹果呢!书里写的那些美食故事也是特别逗。
作者就像一个会讲故事的老饕,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各种美食的诞生。
有一些美食的起源简直让人意想不到,就像是一场场意外的惊喜派对。
像巧克力,以前我只知道它好吃,吃了能让人心情变好。
但书里告诉我,巧克力从南美洲的神秘饮品变成现在全球风靡的固体巧克力,这中间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和变化。
那些关于巧克力的历史传说,什么阿兹特克人的神秘仪式啦,欧洲贵族们对巧克力的追捧啦,就像一部精彩的历史大片在我眼前放映,而主角就是那一块小小的巧克力。
而且,这本书还特别“接地气”。
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著作,而是像一个好朋友在跟你聊天一样。
作者用特别幽默、轻松的语言,把那些看似枯燥的食物知识讲得活灵活现。
有时候我看着看着就忍不住笑出声来,心想这作者也太会调侃了吧。
比如说在描写某种奇特食物的味道时,他用了一些特别诙谐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能想象出那种味道,虽然我可能还没有真正尝过。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一点点小“坏”。
看完之后,我的食欲被勾得超级旺盛,满脑子都是书里提到的那些美味佳肴。
有时候半夜看,肚子都开始咕咕叫,特别想吃书里描写的那些美食,什么法国的奶酪、意大利的披萨、中国的烤鸭……感觉自己就像被美食下了蛊一样。
美食文化读后感
美食文化读后感在阅读美食文化相关的文章之后,我深感美食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人们对美食的热爱。
这篇文章不仅介绍了各地的特色美食,还探讨了美食与文化的紧密关联,让我对美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美食是一种文化的代表。
每个地域都有独特的美食文化,这是因为地理、气候、历史、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世界各地的饮食传统展示了不同文化的艺术和智慧。
通过品尝各地风味,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区的独特魅力和风情。
其次,美食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关系。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食物不仅是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基本要素,更是表达社会身份、家庭地位和社交关系的重要方式。
例如,在中国,举办宴席是一种展示家庭富裕和社会地位的方式。
而在法国,品味美食被视为生活的一种享受,崇尚用餐的仪式感和品味。
此外,美食文化也是一种历史传承的活态表达。
许多地方的传统菜肴和烹饪方法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承和演变,成为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中国的饺子是中国新春传统食品,它代表着团圆和幸福。
法国的奶酪和葡萄酒传承了几个世纪的酿造技艺和工艺,成为法国饮食文化的重要象征。
通过探究美食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演变和变迁。
最后,美食文化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地的美食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推崇。
人们通过品尝各地美食,了解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同时,各地美食的传播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例如,中国的火锅、寿司、墨西哥的玉米卷饼等传统美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欢迎,成为人们品味多元文化的途径。
综上所述,美食文化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融合了地理、历史、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要素。
通过研究美食文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每个地区的特色和魅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美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能满足人们的味蕾需求,也能传递文化的智慧和魅力。
让我们一起品味美食,感受美食背后的浓郁文化氛围,为世界的多样性和交流打开味蕾的窗户。
食物圣经读后感
食物圣经读后感一翻开这本书,我就感觉自己像个在美食宇宙里迷失方向的小探险家,突然找到了宝藏地图。
这里面讲的食物知识那叫一个五花八门,从地里长的土豆、胡萝卜,到树上结的苹果、香蕉,再到海里游的鱼啊虾啊,感觉整个食物世界都被这本书一网打尽了。
以前我看食物,就只知道好不好吃,饿的时候啥都美味。
但这本书让我知道,食物背后的故事那可太多了。
就拿面包来说吧,以前觉得就是面粉烤一烤,现在才晓得从选小麦开始就有讲究,不同的小麦品种,磨粉的粗细,发酵的时间和温度,这里面的门道就像一个复杂又神秘的魔法阵。
每一个环节稍微变一变,出来的面包口感、香味就大不一样。
这让我再吃面包的时候,都忍不住要细细品味,感觉自己不是在吃面包,而是在品尝面包师傅精心打造的一件艺术品。
书里讲到水果的时候也特别好玩。
比如说芒果,我就只知道芒果甜甜的、软软的,可这本书告诉我芒果的产地、品种差异,还有芒果在不同文化里的角色。
在有些地方,芒果是被当成圣果一样对待的,而在另一些地方,芒果是制作各种美味甜品的主力军。
这让我每次吃芒果的时候,脑海里就像在放小电影一样,浮现出热带地区芒果挂满枝头的画面,感觉自己吃的不是芒果,而是阳光、雨露和热带风情的大集合。
还有肉类那部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我以前买肉就看哪个部位便宜,哪个看起来新鲜。
但现在知道了不同部位的肉适合不同的烹饪方式,这就像给每个部位的肉都找到了最适合它们的舞台。
像牛里脊,就适合煎牛排,嫩嫩的口感;而牛腱子肉呢,就适合卤制,有嚼劲又入味。
这就好比是在给肉做职业规划,让它们在锅里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这本书还让我对食物的健康搭配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吃饭就是凭感觉,爱吃啥吃啥,结果不是胖了就是营养不均衡。
现在我知道了,一顿饭就像一个小团队,要有碳水化合物这个提供能量的“前锋”,蛋白质这个构建身体的“中场核心”,还有蔬菜水果这些提供维生素和纤维的“后卫”,少了谁都不行。
这就像在组建一支超级战队,只有每个成员都各司其职,才能让身体这个大战场保持健康活力。
饮食文化重点笔记亲自整理
饮食文化重点笔记亲自整理饮食文化是每个国家和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了许多有趣和独特的方面。
本文将介绍饮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被广泛认可的饮食习惯和传统。
通过这些笔记,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和欣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
第一部分:饮食文化的重要性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表达方式,它不仅包含了食物的吃法和口味,还涉及到了饮食礼仪、餐桌礼仪和餐具的使用等各个方面。
首先,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标志。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例如,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充满了传统的烹饪方法和特色食材,这些都是中国人民丰富的历史和多元文化的体现。
其次,饮食文化也是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饮食是人们交流和团聚的方式之一。
例如,西方国家的晚餐时间通常是家庭成员围坐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感受。
而在中国,人们常常通过聚餐来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和友谊。
第二部分:广泛认可的饮食习惯和传统1. 中式饮食文化中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备受国内外的喜爱。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菜系的八大菜系,包括川菜、粤菜、闽菜等等。
这些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口味特色。
同时,在中国餐桌上,人们会用筷子来吃饭,这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日式饮食文化日本饮食文化以其风味独特和精致著称。
寿司、刺身和拉面是日本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
除了食物本身的独特之处,日本人还非常注重饮食的审美和餐桌礼仪。
例如,在日本餐馆用餐时,人们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对方倾斜酒杯,这是一种尊重和祝愿的表达方式。
3. 西式饮食文化西饮食文化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以其多样性和创新而闻名。
西餐通常以主菜和配菜的形式出现,例如牛排加蔬菜沙拉。
此外,西方人还注重用刀和叉来进餐,这与中国和日本等国家使用筷子的习惯形成鲜明对比。
总结:饮食文化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还是人们交流和社交的方式之一。
《吃食与文学》读后感(2篇)
《吃食与文学》读后感深夜食堂,很多人的概念不是停留在荧幕屏上类似深夜温情故事的发生地就是大晚上约几个好友徘徊在龙虾、啤酒、烧烤之间的路边烟雾缭绕大排档。
汪曾祺的《吃食与文学》,给那些既对深夜撸串无喜爱无实践,同时对中国版《深夜食堂》深表遗憾的人,带去了一场饕餮盛宴。
汪老用生活所感、所见记录其生活中有关吃的几件小事,有啼笑皆非的汤圆加辣椒事件,也有尴尬的语言发音乖面(这边)事件。
就挑其中一件买牛肉小事来分享吧:汪老前去市场买牛肉,一中年妇女问如何烹饪牛肉,汪老与其攀谈,了解到该妇女从不做牛羊肉,这次做牛肉但是是为了让孩子适应外地生活习惯。
热情的汪老将妇女拉至一边,对她讲了一通关于牛肉的做法,从家常的红烧、清炖到难度系数颇高的广东耗油炒牛肉、四川水煮牛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作为人之根本的饮食,是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
因为其习惯性自然存在,容易被忽视,但是吧又善用诱惑的手段勾起我们对其的向往。
汪老用一双善于发现真善美的眼睛,用一颗感悟生活点滴的心,以朴实、真诚、平淡的语言把食物的本真写进文字。
其实,吃食和文学正是因为中间个体的差异,才导致两者产生了紧密的联系,“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这一句话就是最佳印证。
很多人自诩为“吃货”,这个吃货属性,在我看来更重要的就应是会吃,学会品其味、知其源、懂其髓。
文学,暂且不论其周延,只框架于读书范畴内,世事洞明皆学问,读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吃食学会更多搭配岂不妙哉。
有时候,文学和读书更直接的关系体现于两者见识上的差异从而导致生活所感的差距:不读书,遇见土豆煮牛肉,顶多就是一道美味佳肴,心中更不会油然而生出“还有吃的,土豆煮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吃食与文学》读后感(2)《吃食与文学》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吃食与文学的探索,深入剖析了食物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点。
舌尖上的博物学读后感标题
舌尖上的博物学读后感标题《舌尖上的博物学》:探索美食与知识的盛宴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来,美食与文化的结合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而《舌尖上的博物学》则在此基础上,将博物学的知识融入美食之中,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一、丰富的美食文化之旅《舌尖上的博物学》以我国丰富多样的美食为载体,讲述了美食背后的历史、地理、民俗等文化内涵。
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美食之旅。
从古至今,从南至北,各种美食的起源、发展和流传都跃然纸上,让我对我国的饮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博物学知识的巧妙融入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博物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美食之中。
作者通过对食材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到食物的生长环境、品种、营养价值等方面。
同时,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食材的趣味知识,如植物的分类、动物的习性等,使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增长见识。
三、对美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舌尖上的博物学》不仅是一本美食书,更是一本关注自然与生态的著作。
书中强调人类在追求美食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使我深刻反思了现代生活中,过度追求美食而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提醒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四、美食背后的感人故事书中还讲述了许多美食背后的感人故事,如传统手艺人的坚守、食材采集者的辛勤付出等。
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美食背后的人文关怀,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美食。
总结:《舌尖上的博物学》是一本集美食、文化、知识于一体的好书。
它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增长了见识,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美食探险了解不同文化的美食培养品味和探索精神
美食探险了解不同文化的美食培养品味和探索精神美食探险:了解不同文化的美食培养品味和探索精神美食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它既是满足人们身体需求的基本元素,更是承载着人类历史、地域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探险和品尝不同文化的美食,我们不仅可以开拓味蕾,更能够培养品味和探索未知的精神。
在这个食物以盛行的时代,人们的饮食选择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各式各样的美食,涵盖了丰富的风味和烹饪技巧。
从亚洲的中餐到意大利的披萨,从墨西哥的玉米饼到印度的咖喱,世界各地的美食为人们提供了品味不同文化的机会。
通过美食探险,我们可以品尝到来自不同文化的独特风味。
每一道菜品背后都有着独特的烹饪传统和食材选择,每一口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口感和味觉享受。
在品尝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用餐方式上的差异,比如中餐强调家庭共享、西方餐桌上的细分排列和法式料理的精致摆盘。
这些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和他们的文化,培养我们的品味。
而在探索不同文化美食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发展自己的探索精神。
探险并不限于地理上的旅行,尝试新的食物也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
每个新的菜肴都是一张未知的地图,通过品味我们可以探索食物的制作过程、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故事。
在探索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适应新的味道、克服对陌生食材的抵触和适应不同的餐饮礼仪。
这些经历激发了我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此外,通过美食探险我们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品味。
品味不仅仅是对食物的鉴赏,更代表了个体对美的独特感受和价值观。
在探索不同文化的美食过程中,我们能够体验到不同的烹饪技巧和调味方式,进而培养出自己的独特品味。
通过品味美食,我们可以逐渐发展自己对于美食的审美能力,并拓宽自己的美食视野。
美食探险是一种令人愉悦和有益身心的活动,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培养了我们的品味,更能够激发我们的探索精神。
通过探索不同文化的美食,我们不仅满足了身体的需求,更丰富了内心的体验。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读书笔记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读书笔记在本学期的专业课,人类学名著导读这门课上,我选择了《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这本书,这是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先生的著作,我在读完了这本书后,对饮食人类学的一些观点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深刻的体会到了马文﹒哈里斯先生的“主位”与“客位”的研究方法的生动和实用。
在本书中,马文﹒哈里斯先生正是通过运用这一方法,成功研究了世界范围内大众饮食习惯的多样性和饮食文化的灿烂多彩。
并且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大家并不熟知的饮食习惯和一些长久以来被误读的饮食现象,纠正了大家的错误看法,让我们重新整理了自己对于饮食的态度,受益匪浅。
也引导我们将一些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饮食结构引入我们自己的生活。
其实在读了这本书,并且将其中的一些饮食建议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我的生活与人类学的接近(也可说是目前唯一的一次)。
一、对该著作作者的个人学术经历和基本学术观点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述马文﹒哈里斯是中国读者已经熟悉的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他的《文化唯物理论》、《文化的起源》等著作在80年代就有了中文译本。
他的著述十分鲜明,观点独到,视野开阔,高深而又平阔,雄辩而又详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1927---2001),大学期间于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人类学,师从查尔斯﹒维戈力,研究生期间曾前往南美的巴西从事田野工作;195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后又去过莫桑比克、厄瓜多尔、印度等地调查;1963年任该校教授,并于1963年至1966年任人类学系主任;70年代转任佛罗里达大学。
主要著作有:1964 《文化事物的本质》•1964 《美国种族的模式》•1968 《人类学理论的兴起》•1971 《牛、猪、战争和女巫:文化之谜》•1978 《文化的起源》•1980 《文化唯物主义》•1983 《文化人类学》•XXXX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在哈里斯的理论建树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他的主位客位研究方法和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食物与文化之谜
食物与文化之谜食物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不仅提供营养和能量,还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记忆。
不同的地域、民族、宗教和习俗都对食物有着独特的认知和使用方式。
因此,食物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和交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食物与地域文化食物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因为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食物种类和口味也不同。
比如说,中国南方的米饭、南方的糯米糍、粽子等,北方的面食、饺子、馒头等,西北的羊肉泡馍、牛肉面等,东北的大盘鸡、锅包肉等,这些食物都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二、食物与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饮食文化也具有显著的差异。
例如,中国的汉族、回族、藏族、少数民族等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节日食品。
汉族的传统美食有北京烤鸭、广东点心、四川火锅等,回族的代表菜品是羊肉串和烤全羊,藏族则以糌粑、酥油茶和牦牛肉为主要食品。
三、食物与宗教文化宗教信仰也会对饮食习惯产生影响。
例如,伊斯兰教禁止食用猪肉和酒类,犹太教禁食非洁肉类,印度教徒崇尚素食,佛教强调慈悲为怀,推崇素食和严格的饮食禁忌等。
这些宗教信仰不仅影响了当地人的饮食文化,还反映了人们对生命、信仰和道德的理解。
四、食物与历史文化食物还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
比如说,中国的月饼和年糕都是传统的节日食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重视团圆的价值观。
而意大利的披萨则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平民食品,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饮食文化的传承和演变,不仅反映了人们对食物的认知和利用,也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综上所述,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食物与文化紧密相连,构成了多彩的文化图景。
通过了解不同地域、民族、宗教和历史背景下的饮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也能更加深入地体验和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
读懂食物与饮食文化
读懂食物与饮食文化食物与饮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与食物的关系,随意选择食物,甚至不加思索地吃下肚子。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读懂食物与饮食文化,我们将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意义。
首先,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之一。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就开始探索各种食物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求,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不同地域的食物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习惯,如中国的饺子、意大利的披萨、墨西哥的玉米饼等,它们都是地域文化的体现。
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次,食物与饮食文化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会对食物的选择和处理方式产生影响。
例如,印度教徒禁止食用牛肉,因为他们将牛视为神圣的动物;犹太人遵守犹太教的饮食规律,禁止食用猪肉和混合食物等。
此外,食物还与人们的健康观念和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现代人更加注重健康饮食,追求有机食品、素食和低碳饮食等,这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视。
再次,食物与饮食文化也是人们社交和交流的重要媒介。
无论是家庭聚餐、朋友聚会还是商务宴请,食物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通过与他人共进美食,我们能够拉近彼此的关系,增进友谊和理解。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也成为了人们交流和交融的桥梁。
例如,中国的烤鸭和意大利的意面就是两个国家文化的交汇点,它们成为了两国人民交流的纽带。
最后,读懂食物与饮食文化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冲击,传统的饮食文化正逐渐消失。
然而,食物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们的情感。
通过了解和传承传统的食物和饮食习惯,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让后代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读书笔记在本学期的专业课,人类学名著导读这门课上,我选择了《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这本书,这是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先生的著作,我在读完了这本书后,对饮食人类学的一些观点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深刻的体会到了马文﹒哈里斯先生的“主位”与“客位”的研究方法的生动和实用。
在本书中,马文﹒哈里斯先生正是通过运用这一方法,成功研究了世界范围内大众饮食习惯的多样性和饮食文化的灿烂多彩。
并且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大家并不熟知的饮食习惯和一些长久以来被误读的饮食现象,纠正了大家的错误看法,让我们重新整理了自己对于饮食的态度,受益匪浅。
也引导我们将一些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饮食结构引入我们自己的生活。
其实在读了这本书,并且将其中的一些饮食建议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我的生活与人类学的接近(也可说是目前唯一的一次)。
一、对该著作作者的个人学术经历和基本学术观点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述马文﹒哈里斯是中国读者已经熟悉的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他的《文化唯物理论》、《文化的起源》等著作在80年代就有了中文译本。
他的著述十分鲜明,观点独到,视野开阔,高深而又平阔,雄辩而又详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1927---2001),大学期间于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人类学,师从查尔斯﹒维戈力,研究生期间曾前往南美的巴西从事田野工作;195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后又去过莫桑比克、厄瓜多尔、印度等地调查;1963年任该校教授,并于1963年至1966年任人类学系主任;70年代转任佛罗里达大学。
主要著作有:1964 《文化事物的本质》•1964 《美国种族的模式》•1968 《人类学理论的兴起》•1971 《牛、猪、战争和女巫:文化之谜》•1978 《文化的起源》•1980 《文化唯物主义》•1983 《文化人类学》•XXXX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在哈里斯的理论建树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他的主位客位研究方法和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哈里斯在《人类学理论的兴起》一书中首次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在该书以及后来的《文化唯物主义》中,他批评了包括新进化论学派在内的几乎所有人类学派的理论,力图建立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哈里斯认为,使用“客观的”和“主观的”这两个范畴来研究社会文化现象,常常会得出不恰当的结论或者引起混乱。
因为一般的唯物论者会断言“客观的”就是科学的,而“主观的”就是非科学的。
但是,实际研究中,参与者的思想和行为都能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即从参与者本身的角度和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考虑。
•并且这两种角度都是科学的。
为避免混乱,他建议使用“主位方法”和“客位方法”的概念。
•借用以上概念而形成的“主位方法”的特点是,提高本地人中提供信息者的地位,将他的描述和分析作为最终的判断;而“客位方法”的特点是,提高旁观者的地位,将他在描述和分析中使用的范畴和概念作为最终的判断。
•检验主位分析是否恰当,要看它是否与本地人承认是真实的、有意义的或恰当的论述符合。
在用主位方式进行研究时,研究者力图像一个本地人那样思考和行动。
而对客位分析恰当程度的检验,则主要是看它生成有关社会文化异同的原因的科学理论的能力如何,研究者使用从科学语言中得来的不同范畴和规则的解释力如何。
•哈里斯认为,每一社会首先必须解决生产问题,即在行为上首先满足最低限度的生计需要;因此必须有一种客位行为的生产方式。
其次要在行为上解决生殖繁衍的问题,避免人口出现破坏性的增加或减少;这就需要人口在生产的方式。
第三,有必要通过组织保持组成社会的各群体之间的和与其他社会之间的安全有序的行为关系。
根据组织的重点是在家庭群体基础上或是在整个社会的基础上,又可以分为家庭经济与政治经济两种。
最后,人类语言和符号对人类心理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出现文学艺术、科学、仪式等客位上层建筑。
•这样,我们就有了生产方式、人口再生产方式、家庭经济、政治经济和上层建筑五类。
将一、二类与三、四类分别合并,社会就划分为基础结构、结构和上层建筑三部分。
在此之外,还有思想,如宗教、亲属关系、政治思想、神话、哲学、美学、价值观念等,这可归为思想的或主位上的上层建筑。
他认为,这一部分上层建筑只能从参与者那里获得或由观察者推断,是关于行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信仰、人生观等,也就是说,前面的三部分都是行为方面的,而这一部分是思想方面的。
他指出:“文化唯物主义所断定的社会文化体系的普通结构……依赖于思想与行为的区别及主位与客位的区别。
”•文化唯物主义这样主张:客位行为的生产方式和人口在生产方式,决定客位行为的家庭经济和政治经济,客位行为的家庭经济和政治经济又决定行为和思想的上层建筑,为简洁起见“可以把这一原则称为基础结构决定论的原则。
•总而言之,哈里斯的理论观点基本上借用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同时吸取了新进化论其他代表人物的一些思想。
•不过,他将人口在生产列入基本结构部分,强调它的重要性,同时又划分出结构这部分的内容,可以说是他的创新。
他自称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存在决定意识”的思想;但是反对唯物辩证法,主张用主位方法与可谓方法来代替它,因此,他不大同意思想的上层建筑对基础结构的反作用。
他这种简单和机械的“技术——生态”或“技术决定论”的理论观点,后来遭到不少人类学者的批评。
二、对该著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陈述和总结这本著作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译者为本书写成的中文译本序和本书的前言,第二部分是哈里斯先生通过结合饮食人类学的相关内容而重点介绍的世界上的一些鲜明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饮食文化现象,第三部分则是作者以现代人类学者的视角,通过对比创作本书的素材而对当代人类的饮食结构提出的一些倡议和调整。
第一部分、前言部分马文·哈里斯从肉食主意与素食主义的争执入手,把人类社会中由吃所引发的种种奇特现象和习俗作为解析的对象,引导读者走进丰富多彩的饮食世界。
同时也促进了饮食人类学的发展。
饮食人类学对人的概括很简单,即“人是一种杂食动物”,这也是这本书反复强调的一个基点。
同时,这本书也对世界上诸多的肉食禁忌,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美国人不吃马肉,印度人不吃牛肉等现象作了透彻的剖析,为宗教禁忌找到了科学的基础,因而本书中的观点是理性的,书中引用的生理学、病理学、精神医学、药学、营养学、农学、畜牧学等诸多前沿领域的文献和新成果,为本书的内容提供了翔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通过阅读这本著作,我们可以对人类的饮食习惯发展,以及一些特殊的饮食习惯,如食人习俗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也是我们进一步了解自身所必读的一本人类学著作。
第二部分、第一章至第十章A.第一章.好想还是好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食物总是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饭桌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容易想到这些食物。
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这些日常所食用的食物能够满足我们的生理需求,并且我们的肠胃可以吸收和消化这些食物。
虽然“人类是杂食动物”,但这并不能表示人类可以吃世界上任何一种食物,同时也说明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生物群体,他们的饮食范围其实都很窄小。
在此,援引书中的一句话“一种食物,它在滋养我们的胃之前,先要滋养我们的大脑。
”也就是说,我们选择食用一种食物的原因,从人类大脑最本质的第一反应解释,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明确的给出了必要的反馈信息,即我们的身体需要它,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口味选择某种食物之前,我们的身体就已经预先计划好了我们应该吃哪种食物。
关于世界上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有迥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哈里斯也将其归因为是自然地理环境使然的因素。
如在热带太平洋海岛地区,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热衷于食用一种叫做佛头果的水果,它美味异常,更兼有各种珍贵的营养素,但由于佛头果是严格意义上的热带水果,俄罗斯人是不会在日常生活中想到它的。
同样的,美国人热衷于吃牛肉,中亚伊斯兰国家的人民不吃猪肉,古罗马帝国的人对于一种腐鱼酱情有独钟,在环地中海的许多国家的人民很喜欢吃羊肉,这与其他欧洲国家的饮食结构不一致,原因是因为,环地中海地区的旱碱地生长的植物非常稀少,而羊群在漫长的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可以把自身的肥肉含量减少到最低,并且这种羊肉的膻味也很小。
因此,我们在看待一种饮食现象的时候,不要再单纯的从口味喜好的角度来评判一种食物的受欢迎程度。
同时,宗教文化因素和消费水平也是影响食物的受欢迎程度的重要因素,后者多发于发展中国家。
B、第二章到第七章:一些饮食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对比1、肉食其实,在第一次读到波兰1981年的“肉食危机”的时候,我是觉得有些好笑的,因为整整一个国家的人,仅仅因为政府削减了全国五分之一的肉食供应便陷入了恐慌,最后政府不得不向人民妥协,又恢复了肉食供应的正常水平。
在调查这背后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导致波兰人因为肉食供应减少而陷入恐慌的原因并不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蛋白质含量在于肉食,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波兰人会因为少吃五分之一的肉食而因为缺少蛋白质昏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的数据,波兰人即使在不吃肉的情况下,他们每天所摄入的蛋白质含量也已经远远超出了标准。
由此看来,波兰人的肉食恐慌似乎像是空穴来风,他们产生焦虑和担忧的根本原因似乎仅仅是因为“贪欲”的不能满足。
无独有偶,在一些较为闭塞的热带地区,肉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社交媒介角色:(1)、秘鲁东部的丛林村落沙拉那华人,“肉食是主食,替他的一切都是装饰”,如果男人没有找到足够全家人吃的肉食,他们的妻子甚至拒绝与他们同房。
(2)、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的昆人,“即使是植物性食物非常充足的时候,他们也依然热衷于对肉食的渴望。
”(3)、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群岛的原住民即使在植物性食物都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依然会利用大部分的植物性食物去喂养猪,以满足肉食的需要。
(4)、在一些部落,人们甚至可以通过肉食来加强部落间的社会纽带维系。
捕猎肉食是一种社会义务,通常他们会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来实现绝对意义上的平等,消除差别。
在上述的例子中,肉食的重要性几乎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肉食的不可或缺的程度也让人觉得难以理解。
简单的说,人们获取肉食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获取蛋白质的供应,因为有N种更加健康和廉价的其他种类的蛋白质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如大豆蛋白和鸡蛋。
也就是说,在世界上那10%的真正意义上的素食主义者,他们在完全不吃肉的条件下也可以健康快乐的活着。
因此,解释波兰人因减少肉食供应而产生恐慌似乎就只能是因为他们太喜欢吃肉,太喜欢过量的食用肉食类食物而对不能满足需求产生的一种恐慌。
但这也许不仅仅是口腹之欲的原因,因为波兰人生活的地方非常寒冷,气候环境也很恶劣,他们需要比常人更多的肉食供应来满足自身营养的平衡。
尽管肉食等一系类动物类产品的确比植物类食物更加美味和营养,但是单纯的只食用肉食是会严重影响人类寿命的,看看爱斯基摩人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