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8孤独 —— 一种美国症
孤独症的历史与概念
孤独症的历史与概念
孤独症的历史与概念“孤独症”(或称“孤独症”)自古就有,但在很长的历史中却是不为人知的一种疾病。
直至1943年,美国精神病医生利奥凯纳(LeoKenner)教授首先提出并确定了“孤独症”的概念。
“孤独症”和“孤独症”同为英文Autism(源于希腊语“Auter”——自我)一词的译名。
在精神病学中,该词意为“退缩与自我专注”;在描述“孤独症”突出特征时,该词意义“自我兴趣”。
“孤独症”为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亚等国家与地区的使用词。
“孤独症”为中国大陆地区医学界,特教界的使用词。
“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的疾病。
1978年美国国立孤独症儿童及成人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对孤独症提出定义为:“起病于30月前的行为综合症。
其主要特征有:(1)发育秩序和速度紊乱;(2)对任何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3)言语、语言、认知和非语言的沟通障碍;
(4)与人、事和物建立起合适关系的能力障碍。
”这些定义为至今广泛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和它的临床修订版(ICD-9-Cm)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DSM-3)诊断标准建立奠定了基础。
自闭症
(2) 自身免疫功能缺陷:该学说认为免疫 功能缺陷的个体在胎儿或新生儿期病毒感 染的可能性增加,继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 永久性损害,导致孤独症免疫缺陷包括T淋 巴细胞数量减少,辅助T细胞和B细胞数量 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 活性降低等,一些孤独症可能存在自身免 疫性缺陷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四、临床表现:
(一)、起病情况:该病一般在30—36个月内起 病,多数患儿早期症状在婴幼儿期即已出现。 至12---30个月症状明显,出现语言功能退化, 并呈现典型孤独症症状。
(二)、临床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大部分孤独症患儿在婴 儿期就出现对人缺乏兴趣,独自一人,不 愿看别人,也不对母亲和亲人有依恋感,6--7个月时还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不会像 正常小儿一样咿呀学语,只是哭叫或显得 特别安静。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不愿 与人交往,对陌生人不陌生、对亲人不亲。 不会与父母对视,更不可能与周围小朋友 建立友谊。
2:Asperger综合征:指另一种广泛发育障 碍的综合征的亚型,有类似儿童孤独症的 某些特征,男孩多见,一般到学龄期7岁左 右症状才明显,主要为人际交往障碍,局 限、刻板、重复的兴趣和行为方式。无明 显的言语和智能障碍。
3:儿童精神分裂症:常出现孤独、情感淡漠, 在交往中情感反应不适宜和角色功能缺乏等类 似孤独症的症状。本病起病年龄晚,多在青春 期和青春前期起病,以思维障碍为主,伴有幻 觉感知障碍等症状,言语功能正常,有间歇期 病程,抗精神病药有效。
3、兴趣狭窄,坚持同一格式和仪式性强迫 行为。表现为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 具和游戏缺乏兴趣,尤其是不会玩想象力 的游戏,但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 却特别套感兴趣,对游戏及生活环境一成 不变,一旦发生变化就焦虑不安或反复同 一动作。 4、感觉和动作障碍。指患儿对疼痛及危险 一无所知,对外界刺激麻木,但对某些声 音或图象特别敏感,常会引起惊恐或烦躁 不安,患儿常坐不住、动不停,常用脚尖 走路或以跑代走,莫明其妙的哭或笑。
孤独症的分级标准
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的分级标准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五版(DSM-5)进
行划分,具体分为三个级别:
1.一级(轻度孤独症):
•具有社交障碍和语言使用障碍,行为刻板。
•启动社交互动存在困难。
•对他人的社交示意有非典型或不成功的反应。
•奇怪且显然不成功的交友尝试。
•能妨碍独立性的自我组织与计划上的困难。
2.二级(中度孤独症):
•交际能力存在明显缺陷,不具备主动社交能力,行为刻板,适应变化能力较差。
•需要更多的支持,社交损害更为严重,这使得进行对话非常困难。
•可能有非语言交流的问题,并可能表现出诸如背向与之交流的人之类的行为。
•行为缺乏灵活性,应对变化有困难,且可能转移注意力或行动有痛苦/困难。
3.三级(重度孤独症):
•拒绝社交和回应,行为极度刻板,适应变化能力极差,无自理能力。
•需要非常大的支持,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都受到严重损害。
•应对改变有极大的困难,有显著影响了各个方面的功能的狭隘/重复性行为,且转移注意力或行动有极大的痛苦/困难。
请注意,这些标准主要用于诊断和专业评估,每个孤独症患者的表现可能不同,且症状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孤独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对患者的全面评估。
30种精神病名称、特征及症状
1、第欧根尼综合症:Diogenes又名肮脏混乱综合症或众议院综合征症状特点:1.生活脏乱,2.极度自卑感3.又强迫性的囤积行为,无法舍弃财物,过度的购买欲4.有强烈的隐居欲望,拒绝他人帮助5.主要出现在老年人上,有时伴随老年痴呆症2、外地口音综合症:Foreignaccentsyndrome:外国口音综合症(Foreignaccentsyndrome)是一种临床上很罕见的病症通常伴随着严重的脑损伤,此病导致患者说母语时如同带有外国口音,例如:一个美国人可能说话带着法国口音3、科塔尔综合症科塔尔综合征(Cotardsyndrome):以虚无妄想(nihilisticdelusion)和否定妄想(delusionofnegation)为核心症状患者主要是认为自身躯体和内部器官发生了变化.部分或全部已经不存在了如某患者称自己的肺烂了肠子也烂了甚至整个身体都没了.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死了不复于人世或者五脏六腑已经被掏空即使正和外人说话也不认为自己是活着的4、卡普格拉妄想综合症: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delusion)命名自第一个介绍这个心理疾病的法国心理医师,患有这种病的人会认为,自己的爱人被一个具有同样外貌特征的人取代了5、Fregoli妄想综合症又名人身变换症和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delusion)相反,这类患者认为身边许许多多的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人的伪装,以上都属于错觉认知综合症的一种6、被爱妄想症(Erotomania)是一种少见的心理疾病,患者会陷入另一个人(通常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他谈恋爱的妄想之中。
被爱妄想症又被称为克雷宏波综合症,“oldmaid’spsycho si s”、“eroticparanoia”、“eroticself-referentdelusions以纪念法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宏波(1872-1934)于1921年发表了题目为“LesPsychosesPassionelles”的一篇论文。
如何理解成人孤独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如何理解成人孤独症
导语:孤独症相信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心理疾病,而在现代生活当中,它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以及正常的生活,所
孤独症相信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心理疾病,而在现代生活当中,它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以及正常的生活,所以不管是谁都应该注重预防,孤独症,而在成年人群中这种孤独症又叫阿斯伯格综合症,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具体来分析这种疾病。
在成年人中也存在一种孤独症的障碍,称为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通常智力高于平均水平,但是,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极大的障碍。
患者很难体恤他人,在语言沟通和为人处事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阿斯伯格患者很难掌握那些无形的社交规则,不能解读别人的面部表情以及说话的语调。
他们过于咬文嚼字和钻牛角尖,常常在无意间得罪人而不自知。
阿斯伯格综合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目前该疾病的病因不明,但研究显示,遗传基因、生物化学、过滤性病毒、妊娠期和分娩时出现的一些问题,都可能是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原因。
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患病机率为0.7%,即平均每一千名新生婴儿会有7名婴儿是患者。
阿斯伯格综合症有哪些表现以及如何诊断?这一综合症的临床特征普遍被描述为: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不适当的单方面的社会交往,缺少建立友谊的能力从而导致社会隔离;呆板单调的语言;非语言交流贫乏;笨拙不协调的动作(尤其是大动作)及奇怪的姿势;有非正常发音现象,等等。
患有阿斯伯格症的一般是怎样的人呢?与普通孤独症一样,男性患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国人的十二种孤独,戳中无数人
中国人的十二种孤独,戳中无数人1/22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少地忍受独自一人,只是想随手去捡那些容易得到的乐趣。
面对外界强加的排斥缺乏承受力,为了不孤独,宁愿不自由,包括接受他们并不享受的生活方式、朋友和社会观念。
第一种孤独:依赖科技而不是彼此 "想你,请与我联系013701059553"。
2000年12月,艺术家何岸在深圳街头设置了一个霓虹灯箱,吸引了数百个陌生人打来电话。
2/222011年10月,失恋的美国人杰夫·罗格斯也做了类似的事,他将电话号码贴遍纽约的大街小巷,竟接到几万通来电。
来电五花八门,有推销的,寻一夜情的,谈想法的,也有孤独者因闻到同类气味惺惺相惜而来的。
今天,虚拟身份比真实身份更具符号性和辨识性。
现实生活中我不认识你,但报上网名才发现我早就关注了你。
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不是我加你微博就是你加我QQ。
点餐、游戏、通信基本靠微信,连亲密接触都可通过视频完成。
3/22第二种孤独:谁都过得比我好 Instagram这类拍照工具就是为了把平淡无奇的生活美转化成传奇,晒出来让围观的人感到羡慕。
雪莉·图克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将这种炫耀称为"演示焦虑"。
4/22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此类"焦虑",你所观看的每一个人都把暗面转到后头,只给你看精彩和美好的一面,尤其是女性,展示与比较是她们最为看重的,包括可能令人羡慕的细节,也包括阅历和见识。
花在观看别人的幸福上的时间越多,你就越沮丧。
"人们为查看曾经的好友、配偶、同事的信息付出了心理代价。
他们不该再关注这些,这种情绪有害健康。
"雪莉·图克尔说。
5/22第三种孤独:老无所依已故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生前,儿子一个多月才来探望她一次,女儿经常忙得几个月都来不了。
英国保守党成员斯派塞在新书《斯派塞日记》中透露,撒切尔夫人也后悔过,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她将会为家庭放弃从政。
自闭症的分类 自闭症类型
自闭症的分类自闭症类型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源于婴幼儿期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
自闭症有哪些分类呢?自闭症的类型有几种?一起来了解吧!自闭症亚型群体分类阿斯伯格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特征是固执和不能应变的思考方式,特定的患儿的心中总是挂念某些事物,有极佳的记忆力,且行为古怪。
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通常被认为是高功能的而且能从事一些工作并有独立的生活能力。
某-染色体脆弱症某-染色体脆弱症是一种智能不足的疾患,患儿的某-染色体长臂的某个区域特别脆弱,大约15%的患儿会呈现孤独症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语言发展迟缓、过动、较少的目光接触和强迫性的拍动双手。
大部分患儿属于中度障碍。
当他们长大时,独特的长相会让他们看起来更突出(例如较长的脸和耳朵),并且会发展出心理上的问题。
蓝道一克里夫纳综合征蓝道一克里大纳综合征的患儿也会呈现孤独症的行为,例如社会交往上的退缩、对变化不能适应(固执于统一性)以及语言发育问题。
由于他们的孤独症的行为在3~7岁之间才开始出现(家长感觉孩子在3岁以前挺正常),因此这些患儿通常被视为退化性孤独症。
在早期的幼儿时期他们通常会有很好的语言能力,但是到后来便逐渐丧失。
从这类儿童的睡眠脑波图中通常可以发现不正常的脑波。
雷特综合征雷特综合征也是一种退化性障碍,患儿大部分是女孩,并且在0.5~1.5岁之问出现症状,他/她们的异常行为包括失语、重复挥手、摇摆身体和社交退缩。
患儿通常伴有严重的智能不足。
威廉姆斯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患儿的孤独症行为特征包括:发育顺利但语言迟缓,听觉敏感但注意力不足,有社会交往的问题。
和许多孤独症儿童比较起来,威廉姆斯综合征比较容易社会化.但也常常有心智上的问题。
自闭症的十二种症状类型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2.立即仿说: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成年人也会得自闭症
成年人也会得自闭症?之前人们情绪低落的时候,会说自己抑郁了,现在好像有一种更新潮的说法,说自己自闭了,患上了自闭症。
总听到自闭症儿童,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到底成人会不会患上自闭症呢?研究发现,牛顿、爱因斯坦、乔治•奥威尔、H.G.韦尔斯和维根斯坦等具有自闭症的特征,而贝多芬、莫扎特、安徒生和康德亦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在53岁的时候,也发现了自己患有种泛自闭症障碍。
而这些具有自闭症特征的人都在某一领域有惊人成就。
在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加剧,人的身心就容易出现问题。
心融网特约心理咨询师李娟说:“在咨询中发现,一些成人表现出人际交往需求下降,行为呈现刻板重复,并且不愿意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些人就认为自己患上了自闭症”,到底真相如何,一起跟咨询师往下看。
自闭症的过去和现在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在没有发现自闭症之前,有症状表现的人被划分到精神分裂的范畴。
1944年美国精神病学家列昂•卡那首次对自闭症进行描述,“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高水平的视觉——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与在其他方面学习困难形成对比;聪明、机敏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貌表现”,并命名为“早期婴儿孤独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
此后十几年内,一直认为该病发病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直到20世纪60~70年代,Rutter 研究指出自闭症更有可能是早起发育障碍,而不是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同期,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砖也在不断的完善,舍弃卡那的“特殊技能和特殊外貌”两条,Lotter确定了自闭症基本诊断标准以“社会交互作用、言语与交流和重复性活动”为基础,此后关于自闭症的研究和调查日益广泛起来。
到了80年代,开始从生物领域即基因和遗传方面研究自闭症成因,摒弃了和精神分裂的联系,最终得出一个较一致的结论:自闭症是一种在一定遗传因素作用下,受多种环境因子刺激导致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美国人的通病 孤独
孤独美国人的通病纽约貌似是一个十分拥挤的城市,人口数量高达八百万。
有一次,我问我的一个英国朋友为什么住在纽约,他回答说他十分享受独处的那份孤独。
然而对于美国人自己来说,他们并不喜爱孤独,他们不情愿甚至害怕孤独。
正如大家口口相传的那样,孤独是美国人的通病。
那么,孤独的本质是什么呢?孤独对于我们寻求本我(真我)来说,必不可少。
对于旁观者来说,对于业余的哲学家,在面临着错综复杂的选择之时,遵从自己内心的渴望还是摒弃,没有什么比认清自己的身份和所归属的念头更强烈、更持久的了。
从呱呱坠地到垂垂暮年,人们始终痴迷于两个问题。
在我们出生的前几个星期,我们对于自身认知的急切性就宛如我们对母乳的渴望。
小婴儿触摸着自己的脚趾,接着又开始探索小床的栏杆,一次又一次的感受自己与周遭事物的不同。
在他微眨自己稚嫩的眼睛时,眼睛里溢满了不加掩饰的好奇。
自我意识是人类解决的第一个抽象问题。
实际上,正是这种自我意识将我们与低等动物区别开来。
我们的这种自我认知,随着人类发展,其重点也在不断转移。
成熟也许就像变幻莫测的历史,向人们揭示了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在首次确立自己的身份之后,人们就迫不及待的舍弃这个刚刚发现的独立意识,去寻找一些比渺小孤独的自己更强大有力的东西。
对我们来说,精神上的孤独是极难忍受的。
在《婚礼的成员》中,可爱的12岁女孩弗朗科.亚当斯,道出了人类普遍的需求:“很长的一段时间,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好像一直仅仅是我,我们里面好像也只是没有我,这让我感到太孤独了。
爱就是使我们每一个个体通往集体的桥梁,关于人际之间的爱存在着一个悖论。
对另一个人的爱开启了人与世界的一种新的联系。
心中有爱的人们可能会以一种新的方式回应自然,甚至是写出诗篇来。
爱是一种肯定,它可以激发一些正面的反应和更为深入广泛的交际。
爱能赶走恐惧,在归属感的庇护下,我们寻求满足感,勇气。
我们也不再惧怕这个一直萦绕于心的疑问:“我是谁?”“我为什是我?”“我要去哪?”--赶走了恐惧才能让我们更诚实宽容。
孤独症儿童家庭的苦难
孤独症儿童家庭的苦难
儿童孤独症又被人们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孤独症像谜一样,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患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能看到东西却视而不见,能听到声音却充耳不闻,能与人交流却闭口不言。
孤独症被称作“精神癌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
20分钟就有一个孤独症孩子诞生。
因为眼神冷漠,沉浸在自己的世
界里,他们被称作“冰箱里的孩子”
从第一例孤独症患者——美国男孩唐纳德于1943年被确诊开始,孤独症已经进入人们生活半个多世纪。
目前,英国的孤独症发生率最高,87个人中就有一个;美国97个人中有一个;日本是112人中有一个。
其他国家从1‰至10‰各不相同。
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全球孤独症平均发生率占人口总量的4‰我国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调查数据。
但按照4‰这个比例数据推算,我国孤独症患者约有560万孤独症儿童干预的黄金时期是2至6岁,在家长们看来,他们是在跟时间赛跑。
寻常康复训练机构的学费,每月在2000元至6000元之间,几年下来,“一个奥迪都扔进去了”。
国内根本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为孤独症提供保险很多家长是第一次
从医生那里听到这个名词。
他们最初也几乎想象不到,这个医学简称
只有“ASD”3个字母的病症,将怎样吞噬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
孤独症的概念和病因
孤独症的概念和病因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
一、概念孤独症自古就有孤独症概念的提出:始于1943年。
文献资料中,有许都“奇特”的儿童记载,都被怀疑为孤独症儿童。
如18世纪末19世纪初,有一个“野孩”阿维龙,他的整个形象和行为给人的印象是完全与世隔绝的。
维克托是另一个被记载像孤独症的孩子。
在婴儿期完全正常,后来因为家庭的变故而被遗弃。
长期生活在人类社会之外,发育受到严重的阻碍,以至于达到精神发育迟滞的程度。
在1943年美国精神科医生提出“孤独症”的概念之前,文献中提出不少病例与孤独症相似,可以说孤独症自古就有。
(一)孤独症诊断概念的演变1943年,凯纳第一个提吃“早期婴儿孤独症”,这种病有以下特征性表现:1.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2.极度孤独3.语言发育迟缓和不正常4.言语不起沟通作用5.游戏方式简单和重复凯纳认为有两个特征遇有诊断意义,及子我封闭,与外界隔离;强制性保持原样不变。
此后美国和欧洲有相似的病例报道,但对“孤独症”定义的分歧继续存在。
为了澄清这种混乱,艾森伯格和凯纳于1956年将众多症状减少至两个主要症状,即极度自我封闭和强烈保持原样不变;语言异常则被视为“继发于人际关系障碍”。
此外他们还将起病年龄延伸至2岁。
英国儿童精神病学家瑞特提出:1.缺乏社会兴趣和反应2.语言障碍,从缺乏言语到特殊的语言的形式3.奇特的动作从刻板、局限的游戏形式到更为复杂的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4.30月(2岁半)前早期起病1978年,美国国立孤独症儿童和成人协会专家顾问会对孤独症提出的定义为“起病于30月前的行为综合症”,其主要特征:1.发育秩序和速度紊乱2.对任何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3.言语、语言、认知和非语言的沟通障碍4.与人、事和物建立起合适关系的能力障碍。
这些定义为至今广泛应用的国际疾病分类(ICD-9,ICD-9-CM)、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诊断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自闭症研究-25个荒诞说法
25个荒诞说法没有孤独症只有汞中毒25个汞的荒诞说法荒诞说法1:孤独症是遗传的。
没有证据表明孤独症是遗传的。
孤独症的基因尚未被发现,它的搜寻将是无止境的——怎么能有虚构疾病的基因?孤独症就是汞中毒。
某些孩子,因为遗传的原因,重金属的解毒能力受损。
这些孩子更可能会因接触汞而受到影响。
可是,所有的孩子和成人,如果接触了太多的汞就会出现汞中毒的症状,即我们叫做“孤独症”的症状。
1991年后出生的孩子都被注射了全部推荐的疫苗,汞的标准严重超过环保局为成人设定的安全标准。
汞在我们的环境中到处存在:在鱼肉里、其它食物里、水和空气里。
极高剂量的汞的接触可导致死亡——它具有神经毒性,损害人体。
2滴二甲汞滴落到达特茅斯化学教授带手套的手上,她是汞对癌症致病作用的研究的领导者,在接触汞一年内,她平衡、语言、视觉、听觉能力渐进性的丧失,最终导致她的昏迷和死亡。
“遗传性的流行病”是不可能发生的。
自1991年来,孤独症和其它神经发育性疾病发病率呈戏剧性的增长。
上世纪70年代,孤独症的发病率是1/10,000。
1986年,发病率是1/2500。
今天是1/150。
据估计有1/6的孩子有某种类型的学习障碍。
流行病偶而会发生10年之久,遗传变化达到流行需要许多代。
荒诞说法2:孤独症是终生的。
不断增长的证据显示,孤独症的孩子按汞中毒治疗,将能完全恢复正常,与他们神经发育正常的同龄人难以区别。
随便哪个毒理学家都会告诉你,汞中毒是暂时性的,可治疗的。
将汞从体内完全移去将解决大部分或所有的症状。
如果汞中毒从未被治疗,孤独症将是终生的。
荒诞说法3:孤独症的孩子没有感情,不喜欢被拥抱和触摸。
这是一个不幸的荒诞说法。
很多孤独症的孩子非常有感情,喜欢被抱着和拥抱。
汞杀死了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损害了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所有感觉的失调——视觉、听觉、口腔、嗅觉、触觉和运动。
一些孩子发展出了超敏感性(举例来说,难以忍受大的声音,明亮的光线、骑自行车,或者他们的皮肤难以忍受某种衣料。
孤独症(张琼)
治疗目标
• 消除或减少核心症状和相关缺陷 • 提高独立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 • 减轻家庭压力 • 部分孩子达到独立生活和学习工作能力 • 部分患儿减轻残疾程度生活自理
美国儿科学会共识: 1岁开始怀疑也要干预 干预就是正常教育!
自闭症的科学干预方法
•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 • 关键反应训练(PRT) • 结构化教育(TEACCH) • 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 • 地板时光(Floor time) • 早期丹佛模式(ESDM) • 结构化社交行为干预模式(BSR)
• 是否合并智力障碍 • 三大主征的严重程度 • 是否合并其他障碍(运动视觉听觉等) • 是否合并严重的攻击破坏问题行为 • 语言能力 • 年龄因素(年龄小多数病情相对轻)
自闭症的诊断
• 没有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手段 • CT、MRI、PET、脑电图、染色体、诱发电位
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自闭症诊断不难 • 诊断可根据DSM-IV或ICD-10为标准 • CHAT、CARS、ABC是国内常用筛查量表 • ADI-R、ADOS是诊断“金标准”
会; • 6、24月没有自发的双词短语; • 7、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
用手指——1岁到1岁半,平均1岁3个月
美国儿科学会2007自闭症指南
• 对所有9个月婴儿进行第一次自闭症筛查 • 所有儿童应该在正常保健门诊的9、18、
24和32月进行自闭症筛查
晚期诊断
• 由于症状的轻微,医生水平不够、家长的 认识不足,相当数量的自闭症在6岁前可 能不能被确诊
特殊能力 • 智力正常范围内儿童智力结构显著异常,通常
PIQ>VIQ
自闭症其他表现
• 多数儿童多动明显,来回跑动不知疲倦 • 少数(15%)儿童有癫痫 • 不听话、违拗、攻击、自伤、冲动、固执、激动
孤独症18问一
孤独症18问一1.孤独症是一种现代社会的疾病吗?"孤独症"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精神病医生LeoKanner于1943年提出并确定下来的。
但孤独症的现象则是在其概念被确定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可以说孤独症有一个很长的过去,但却有很短的历史。
即孤独症这种疾病的发生与现代社会的环境没有直接的联系。
2.孤独症和孤独症有什么关系?"孤独症"和"孤独症"同为英文Autism一词的中译名。
"孤独症"主要被中国大陆地区的医学及特殊教育界所使用;"孤独症"则是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台湾、香港、地区,亦包括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使用汉字或汉语的国家和地区使用。
Autism一词源于希腊语"autor",原意为自我,用来描述孤独症患者的突出特征--他们的自我兴趣。
3.孤独症就是性格孤僻吗?初听到"孤独症"或"孤独症"的人,往往联想到性格孤僻或内向,即把它与某类纯心理障碍疾病联系起来,认为这孩子一定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发生障碍。
也曾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往往有一个不良的家庭气氛,如父母性格怪异,或母亲忙于工作而使孩子在发育早期(婴幼儿阶段)受到忽视……等等,这类被称做"心理环境"的因素被研究结果所否认。
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症的发生与大脑系统的生理结构异常有关系,只是目前尚无法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大脑系统的异常结构。
虽然孤独症并非为纯心理方面的障碍,但有心理障碍疾病的人,由于其在感知加工功能方面受到影响,也可能引发孤独症表现。
4.孤独症儿童会有心理障碍吗?虽然该孤独症并非是纯心理障碍疾病,但并不能忽视孤独症儿童的心理障碍,与此相反,在与孤独症儿童接触或对他们进行干预训练时,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点。
孤独症儿童由于其社会交往能力非常弱,很难与周围的人发生正常的沟通行为,这就会使他产生心理结构异常,发生孤独症患者所特有的心理障碍。
孤独症与孤独症有何区别
孤独症与孤独症有何区别
孤独症的英文名称叫Autism,由美国卡勒博士命名,现为全世
界通用。
在亚洲,凡使用汉字的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全都使用“孤独症”,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则使用“孤独症”一词。
孤独症是指有这样一部分儿童,从诞生期到幼儿期发生的身心发展障碍问题(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在DSM-IV中把孤独症正式归类在“广泛性发展障碍”中,但广泛性发展障碍包括的症状和种类有很多。
这种症状即是指在通常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上有障碍,主要表现在行为上孤立、奇特、感觉异常、动作刻板反复,语言发展受阻,沉浸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故称之为孤独症。
对这个定义要注意两点:
(1)孤独症是一种发展障碍,而不是一种生理疾病。
疾病可以
治疗可以康复,发展障碍要通过生涯教育和心理矫治,症状可能好转,也可能加重,症状的发展过程有其社会性。
(2)孤独症的表现具有层次性,主症状是人际交往障碍,第二
层次是语言和行为障碍,第三层次是自我封闭的世界。
上述定义来自英国的孤独症协会。
年幼的“雨人”:解读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
年幼的“雨人”:解读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Tommy是一个来自美国的5岁小男孩。
在生活中,他常常表现得难以与小伙伴交流,当别人对他说话时他也时常没有反应。
Tommy 几乎不会主动开始一段对话,甚至连与他人的眼神交流都很少。
除此之外,他经常喜欢独自在墙角,把玩具排成固定的长条,一旦有人打断了他的行为,他就会大声尖叫扭打。
日常生活中很多其他时候,他都会不断重复同样的行为,很不容易改变。
这个案例给出了我们对于孤独症的直观印象。
据统计,如今世界上约1%的人患有孤独症。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儿童患孤独症的比例呈现出上升趋势(也有观点认为,这种上升是因为家长对于孤独症的认知度提高,更容易主动求医)。
2010年的数据中,每68个儿童中就有1个患有孤独症,且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4-5倍。
孤独症是什么?AutismSpectrumDisorder的中文译名是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这个译名常给人以误解,认为是与自我封闭、孤独的情绪相关。
但实际上,在DSM-5中,孤独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Disorders),也就是说,它是在发育阶段(常常是在学龄前)发作的疾病。
孤独症孩子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但主要特征是社会功能缺陷、与人交流困难及重复、行为模式固化。
而且,这些症状均不能归因于智力发育障碍。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孤独症呢?从生理上来说,孤独症的孩子很有可能在刚出生的几个月里,头部发育异常迅速。
因此,如果婴儿的头部异常的大,可能是孤独症的信号。
更显著的症状体现在行为上,他们在社会互动、交流上的发展会与一般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孤独症起病早,家长往往最容易发现孩子行为模式的异常,因此,如果识别出以下行为模式,应该尽快就医(后述1、2两点是孤独症最主要的症状大类):1.社会交流和互动的缺陷1-2岁是孤独症症状明显、容易被识别的关键时期,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往往会在处理社会关系上呈现出明显的行为异常,这不代表他们没有社会互动,而是会有一些不属于正常交流范围内的行为。
【51Talk-双语阅读】孤独成为美国年轻人的一大“流行病”
孤独成为美国年轻人的一大“流行病”A new report finds many Americans are lonely, andyounger adults appear to be the hardest hit.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很多美国人感到孤独,其中年轻人是最孤独的群体。
Health insurer Cigna's 2018 US Loneliness Indexfound that 46% of Americans repo rt feelinglonely sometimes or always, and 47% report feeling leftout. Cigna calls those "epidemic levels."据信诺保险公司2018年度“美国人孤独指数”显示,46%的美国人有时或经常感到孤独,47%觉得被遗忘。
信诺公司称这已达到“流行病”的程度。
A little less,43%, report feeling isolated from others, and the same number report feeling they lack companionship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lack meaning.43%的人觉得与人群格格不入,还有43%的人觉得缺少陪伴,认为他们的人际关系没有意义。
The report, conducted in partnership with Ipsos, surveyed 20,000 people in the US usingUCLA'sLoneliness Scale.这份报告由信诺和益普索合作完成,借助“UCLA孤独量表”调查了两万名美国人。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re worse in younger generations than in older ones, with G enerationZers,ages 18-22, and Millennials (ages 23 to 37) reporting higher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d isolation onthe Loneliness Scale than older generations.相较于年长的群体,年轻人“感到孤独”的情况更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sson EightLoneliness... An American Malady孤独——一种美国症Carson McCullers卡森.麦克卡勒New wordsessentiallyquest, the act or an instance of seeking or pursuing something; a search. identity, the distinct personality of an individual regarded as a persisting entity; individuality.Underline the keywords1 This city, New York -- consider the people in it, the eight million of us. An English friend of mine, when asked why he lived in New York City, said that he liked it here because he could be so alone. While it was my friend‘s desire to be alone, the aloneness of many Americans who live in cities is an involuntary and fearful thing. It has been said that loneliness is the great American malady.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is loneliness? [开始定义] It would seem essentially to be a quest for identity.译文想想看,我们这个城市、纽约,有八百万人。
人家问我们的一个朋友,为什么住在纽约。
他说,他喜欢住在这,是因为能够与世隔绝,不受干扰。
他喜欢一个人住。
可是许多美国城里人,却不愿意孤独,他们怕孤独。
人家说,孤独是一种不得了的美国症。
孤独的本质是什么?它看来主要就是要寻求‘我是谁’的答案。
想想看,翻译不必重复原来的语序。
我是谁,翻译的“达”,是达意,而不是一字一字地直译,或硬译。
New wordsspectator, An observer of an eventamateur philosopher,ricochets, the act or an instance of rebounding at least once from a surface rejections,enduring,belong,infancy, the earliest period of childhoodbe obsessed by, compulsively preoccupieddual motives,crib, a bed with high sides for a young child or babywavering, exhibiting of irresolution or indecision; tentativepristine, of, relating to, or typical of the earliest time or condition; primitive or originalUnderline the keywords2To the spectator, the amateur philosopher, no motive among the complex ricochets of our desires and rejections seems stronger or more enduring than the will of the individual to claim his identity and belong. From infancy to death, the human being is obsessed by these dual motives. During our first weeks of life, the question of identity shares urgency with the need for mild. The baby reaches for his toes [,] then explores the bars of his crib; again and again he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own body and the objects around him, and in the wavering, infant eyes there comes a pristine wonder.译文2对于一个观察者、一个业余哲学家,在所有的要和不要的复杂抉择中,再没有什么比要选择‘我是谁’还是选择和‘我属于谁’次数更多和更持久了。
一个人从生到死,总是被这两个问题困扰。
生命的头几个星期,‘我是谁’的问题就和要吃奶的问题一样紧急。
婴儿去抓他的脚趾、去探索婴儿床的栏杆,一遍又一遍地比较他的身体和他周围的物体的区别。
而这在幼小的试探性的眼中留下了最初的惊奇。
抓他的脚趾,注意原文的for 字。
试探性,注意词义的选择。
New wordsconsciousness,abstract problemprimitive grasp of identityconstantly shifting emphasismaturity,mutations, the act or process of being altered or changedreveal, to make known (something concealed or secret)Underline the keywords3 Consciousness of self is the first abstract problem that the human being solve s. Indeed, it is this self consciousness that removes us from lower animals. This primitive grasp of identity develops with constantly shifting emphasis through all our years. Perhaps maturity is simply the history of those mutations that reveal to the individual the relation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world in which he finds himself.译文3 认识自我,是人解决的第一个抽象问题。
不错,正是这自我意识,使我们区别于低一等的动物。
对‘我是谁’的最初理解,在人一生中不断发展,其重点也一直变化着。
大概成熟就是这些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这历史向这个人揭示他和他知道的他所在世界的关系。
New wordsthe imperative need,separateness,Underline the keywords4 After the first establishment of identity there comes the imperative need to lose this new-found sense of separateness and to belong to something larger and more powerful than the weak, lonely self. The sense of moral isolation is intolerable to us.译文4 一旦确定了‘我是谁’,人们就迫切需要丢掉这刚刚找到的分离感,去从属于一个大于、强于这个较小和孤立的自我的某种东西。
这精神上的隔绝感,对我们简直是不能忍受的。
New wordsarticulates,universal need,Underline the keywords5 In The Member of the Wedding the lovely 12-year-old girl, Frankie Adams, articulates this universal need: "The trouble with me is that for along time I have just been an I person. All people belong to a We except me.Not to belong to a We makes you too lonesome."译文在《婚礼的成员》中佛兰克·艾德母斯,一个十二岁的可爱的小姑娘,道出了普遍的需求,“我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我都只是一个人。
别人都属于我们,而我没有份。
我不属于我们。
这让人感到太孤寂了。
”New wordsparadox, one exhibiting inexplicable or contradictory aspects affirmation,motivate, to provide with an incentive; move to action; impelcasts out,togetherness,contentment, the state of being contented; satisfaction.haunting, continually recurring to the mind; unforgettablecharitable, mild or tolerant in judging others; lenient.Underline the keywords6 Love is the bridge that leads from the I sense to the We and there is a paradox about personal love. Love of another individual opens a new rela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ity and the world. The lover responds in anew way to nature and may even write poetry. Love is affirmation; it motivates the yes responses and the sense of wider communication. Love casts out fear, and in the security of this togetherness we find contentment, courage. We no longer fear the age-old haunting question: "Who am I?" "Why am I?" "Where am I going?" -- and having cast out fear, we can be honest and charitable.译文6 爱是沟通我和我们这两种感觉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