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证结构特点和脉络题

张兴杰: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今年4月印发的《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 设的意见》指出:“兼顾推动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城 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切 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着力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概括中心句
二、关注段落间的层次,理清脉 络结构。(首尾句,或中心句)
并列式 对照式 层递式 综合式 破立式
总结上文,重申观点 三、关注结尾部分。 卒章显志,提出结论。
发出号令或劝勉
四、关注关联词。
第一……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 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
五、论证方法带来的效果 举例论证:列举典型事例,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
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材料二最后一段怎样让论证更有说服力的?请简要说明。 材料二在论证上是如何体现周密性的?请简要说明。
注意:侧重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等专业术 语的总结+结合文本分析。
解题步骤:
标题
一、通读全文,关注中心论点。 开头、结尾
参考答案: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 具有时空结及其演变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 形成及其演变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抓关键句(分论点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
材料一: 道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是一个乱世,兵荒马
乱,老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是:“天 下如此缭乱,如何才能化解?”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 改革,但是道家认为这种方式,就十步笑百步,未必有效。 道家认为,在乱世里没有人可以幸免,想活下去必须改变 思维模式。
2023高三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计划(10篇)

2023高三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计划(10篇)高三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计划篇1一、总体设想复习指导思想: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夯实基础,开拓视野,总结方法,提升能力。
复习安排:第一轮(20__年8月7号——20__年4月10号)结合课本,夯实基础;专题讲练,逐项过关。
二、考点分析1.语言知识(1)字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课下注解、课后附录。
关注多音字、形声字、统读字、易混字的读音。
(2)字形《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辨析音、形相近的字。
(3)词语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方法,了解常用虚词及复句的相关知识,注重熟语的积累及正确使用,重点掌握常见错误类型。
(4)病句熟练掌握《考试说明》中的六种类型,培养分析能力,总结辨析方法。
(5)标点无需面面俱到,重点弄清几种常见易错标点符号用法(引号、冒号、分号、问号、顿号等)2.语言运用复习常见类型,关注新题型,多做创新题;贴近生活,注重实用。
3.名句名篇名句名篇重点在课内,暂以《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40篇古诗文为准,课外适当扩展,读、背、默不间断。
4.现代文阅读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观点主旨是关键,培养阅读兴趣,总结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和规律,点拨答题技巧。
5.古诗鉴赏广泛阅读,加强积累,进行鉴赏技巧的总结分析和点拨,授之以渔,以不变应万变。
6.文言文阅读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注重翻译训练,强化语境意识,能分析概括文中观点、态度、领悟人物形象,体会表达技巧及语言特色。
7.写作训练第一学期按文体分别训练规范文,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及写作技巧,并训练书写能力,每两周一次大作文训练,注重指导与评讲;第二学期与考试结合,按题型训练速度,精讲精练,注重积累时事焦点方面素材。
三、备考措施1.强化合作意识。
做到精诚团结,资源共享。
要做到“六个统一”:统一资料;统一教学安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检测。
教师分工负责相关专题,全体老师集体讨论,然后整理成为导学案,力争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习素材;研究复习备考中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经验。
专题11 分析“形散神聚”的特征-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核心考点

再往前几步,路东,是一个绍兴人开的茶馆。他至今乡音未改。大概 他有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情绪,所以对待从外地来的联大学生异常亲热。 他这茶馆里除了卖清茶,还卖一点芙蓉糕、萨其马、月饼、桃酥,都装在 一个玻璃匣子里。我们有时觉得肚子里有点缺空而又不到吃饭的时候,便 到他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吃两块点心。有一个善于吹口琴的姓王的同学经常 在绍兴人茶馆喝茶。他喝茶,可以欠账。不但喝茶可以欠账,我们有时想 看电影而没有钱,就由这位口琴专家出面向绍兴老板借一点。绍兴老板每 次都是欣然地打开钱柜,拿出我们需要的数目。我们于是欢欣鼓舞,兴高 采烈,迈开大步,直奔南屏电影院。
2.由“形”入“神”是读懂散文乃至深入领悟最重要的抓手和突
破口
解题
阅读散文,应当抓住“形”的特点,由“形”悟“神”,体会文
策略 本内容和主旨。先看散文写了什么——人、事、景、物,再借助文中
议论、抒情等文字领悟到为什么写——感情、感悟、哲理、观点等,
从“形”“神”的关系上梳理文本,从而把握行文思路和主旨。
也是,干了一天的活儿,如果赶上豆收,一人一条垄,八里地长,弯着 腰一直往东割,割到头,已经累得跟孙子一样,再好看的黄昏风景,也 没心思看了。
六年后的早春二月,我离开北大荒,回北京当老师。中学同学秋 子,赶着一辆老牛车,从二队送我到场部,准备明天一早乘车到福利屯 火车站回北京。老牛破车,走得很慢,走到半路,天已黄昏,忽然回过 头往西张望,想再看看生活了六年的二队。二队家家户户炊烟四起,淡 淡的白烟,活了似的,精灵一般,袅袅地游弋着。西边,晚霞如火,夕 阳如一盏硕大无比的橙红色大灯笼,悬挂在我头顶,然后像大幕一样缓 缓地垂落。我从来没有见过夕阳居然可以这样巨大,大得像神话中出现 的一样,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技法提分点25 选材恰当,保证有米可炊

13
技法呈现
以例说法
@《创新设计》
三、叙述精当,突出细节 议论文中如何叙述事例极为重要。因为一旦叙述过于详细,则极可能叙多而 议少,那就会有“文体不明”之危险。因此,叙述事例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练,概括精当,不宜冗 长拖沓。如有可能,可以加以细节描写,这样既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又能 突出论点。
14
技法呈现
以例说法
12
技法呈现
以例说法
@《创新设计》
四、点面结合,详略相衬 点者详,详者透;面者略,略者排。写议论文一般选两到三个事例作为“点”展 开,浓墨重彩,突出论点;再用对偶、排比的手法将众多的事例从“面”上铺开,惜 墨如金,表现主题,点到为止。点面结合,详略有别,节奏分明。请看下面这篇以 “梦想为帆、工作为桨”为主题的优秀作文其中三个用例片段: ①著名的印象派大师雷诺阿以“美会留下”为励志格言,决心通过一切努力去创 造奇迹。他坚守自己的诺言,甚至在疾病缠身之际,依然百折不挠地在画架前作画, 最终倒在画架旁。因为有梦想的指引,一切付出和辛劳都是值得的,他的工作也得 到了世人的肯定和褒奖。
18
技法呈现
以例说法
目录
CONTENTS
19
二、合理分类,巧妙布局 议论文要做到“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自然免不了在文中大量援引事例。那么, 这些丰富的例子在全文中应该如何选用、布局呢? 1.合理分类。可以从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不 同的角度分类,这样可避免堆砌例子。 2.巧妙布局。用好例,贵在选好例,选用哪些事例入文章,须有全局考量,最 好是一中一外,一古一今,一人一物,一正一反,一详一略,一历史一哲学,一名 人一凡人,一个人一集体,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证明论点,举例典型有 力,材料丰富多彩。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高考考点:小说、散文结尾的易考类型(试题版)

2021年高考考点:小说、散文结尾的易考类型(试题版)考点:1.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局2.小说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3.小说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4.小说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5.散文首尾呼应一、考点研究1.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结尾)【答题角度】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小说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答题角度】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小说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答题角度】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小说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答题角度】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二、欧·亨利式结尾的研究(一)欧·亨利式结尾(欧·亨利笔法)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欧·亨利笔法: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二)示例:巩高峰《一种美味》【尾段】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
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
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1.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案】1.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形象类--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形象类统编版高三总复习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考点11诗歌鉴赏之形象类【三年真题】一、【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寄东鲁二稚子(1)李白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
[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B.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C.这首诗叙事朴实,语言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堪称“天然去雕饰”。
D.这首诗展现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风格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
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
B.诗人先感慨“谁种龟阴田”,最后又说“因之汶阳川”,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
C.“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这两句由金陵酒楼引发东鲁家园之思,过渡巧妙。
D.“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
3.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
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答案】1.B2.D3.①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
②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象征。
③桃树是抒情的线索,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的儿女。
④桃树是构造意境的要素,酒楼春景、娇女流泪、儿女行走,这些画面都包含桃树,形成优美的意境。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等的综合鉴赏能力。
B项,“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错。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他想象到了自己一双小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时不知有谁来抚摩其背,爱怜他们。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成语

高考复习专题——成语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如今身处信息化时代,无所不在的互联网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了在网上_______,尽情吐露心声的机会。
②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与悉尼华人文化艺术界座谈会上,代表们____________,对海外华人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各种建议和希望。
③我市召开大学生村官论坛暨2015年新任大学生村官分配对接会,会上,老村官们毫无保留,___________地给新村官们讲述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体会。
A.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B.畅所欲言推心置腹各抒己见C.各抒己见推心置腹畅所欲言D.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推心置腹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3.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大家怀着极大的兴趣,提出《雷雨》研究中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
B.以我们学过医学的人看来,就是用心地要去吹毛求疵....,也找不出什么破绽。
C.那是因为周大少爷时来运转....,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D.前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先写他们的不期而遇....,通过叙述揭示了故事的原委;后写他们各自的处境,并让他们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4.下列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口三个代表,闭口为人民服务,这位正人君子台上一套,背后又一套,实在令人讨厌。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二扩展语句

拉分考点二|扩展语句一、失分点警示——扩展语句5大失分点剖析[真题试做](2017·浙江高考)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6分)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尝试答题][解析]此题从扩展语句的角度进行考查。
首先要结合题干揣摩诗句的意境和人物的心理,或空寂,或清冷,或落寞,或感奋。
然后展开想象,运用第三人称对诗句描绘的意境和人物心理进行添枝加叶的细致刻画,尽量突出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
描写时要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力求句子表达形象生动。
[参考答案]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
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
月色溶溶,树影婆娑。
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样卷抽检]样卷一:抽样答案阅卷点评答案扩展不彻底,忽略了“数蚂蚁”“数回一个童年”的相关内容的扩展。
得分:3分。
样卷二:抽样答案阅卷点评①答案扩展简单,忽略了“数回一个童年”的情景扩展。
②表达方式单调,不能恰当地运用各种表达技巧形象地表达出情境应有的意蕴。
③未达到题干要求的语言生动,并且字数不够。
得分:2分。
[失误警示]扩展语句5大失分点扩展方向不明没有很好地吃透题目所要求扩写的对象是什么、重点在哪里,以致偏离了中心。
情境分辨不清没有按照一定的情境进行扩展,扩展的语句与规定的情境不相符。
想象、描写苍白答案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符合扩展的要求,但整个扩展的内容缺乏意蕴,想象、描写苍白。
表达方式不对没有按照题目要求落实表达方式,出现漏用、错用等现象。
忽略题目要求忽略题目中对字数、修辞手法、句式等方面的要求,导致扩展得不彻底。
二、增分点培植——扩展语句5大抢分技法演示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已经接触到连词成文、描绘诗句的意境、描绘某种情景、阐发某个主题等多种形式的扩展题型。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中语文仿写句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中语文仿写句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高中语文仿写句式1.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以“中国梦”为对象续写两句话,与画线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中国梦,有宠辱不惊,熟视岁月如流的博大胸襟;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下面辑线句子的句式,仿写两个句子。
心正则笔直。
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丹心,不指南方不肯休,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
3.请根据《琵琶行》的内容,在下面一段新课导入语中续写一句话。
要求:续写句子与画线的句子大体相似。
两千多年前,一个是文人雅士,一个是山野樵夫,是音乐使他们共同演奏了一曲永世流传的高山流水。
在那个偶然的黄昏,鹦鹉洲的萋萋芳草,郁郁葱林,共同见证了一段知音相惜的佳话。
一千多年前,________。
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遇琵琶女而写出的新乐府诗《琵琶行》。
4.仿照下面给定的句子续写两句话。
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主题。
没有大地,人宛若漂浮的灰尘。
无以依附,更无以存活,________。
________。
5.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照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多么华美,①________;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②________。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6.“汉字”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参悟汉字玄机,便能体悟人生之道。
仿照例句,从所给的字中,选择1个字加以理解,写一段富有哲理的话。
所给的字:路、舒、功、够例:劣:差人一等,是因为比别人少出了力。
你比别人差,不是本质差,而是后天懈怠、懒惰,不肯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结果。
你的付出和努力,决定着你人生的优劣。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30语言文字运用之正确使用修辞(PPT)课件29张

五、随堂演练(一) 【答案】(1)以“东风”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万紫 千红的春天”喻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2)①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说得形象可感,增 强了文章说服力。②以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对美好未 来的期待,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分析构成”,2分。表达效果,3分;答出1点得2分, 答出2点得3分)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30 正确使用修辞
一、考点解读
高考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考 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即辨析材料或句子中使用的修辞 手法及表达效果,所给材料与所设情境,多来自现实生活, 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二是与其他考点结合起来 考查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如与“仿用句式”“语言表达连 贯”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
二、知识储备——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5.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两个 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收到一种均 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 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 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 6.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 子成串地排列。主要有成分排比、分句排比段落排比等。作用:节 奏鲜明,增强气势;突出强调内容,增强感情。
四、典题导引 例2. 2021年全国甲卷第21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新疆光照充
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①,适宜棉花的种植 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上 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②。近年来,新疆棉品质 不断提升,同时③,但仍然供不应求。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考点2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文言文)(讲义)

文言文阅读考点2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之问答题一、考点解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在2020年首次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此题要求考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物、事件、道理、情感、时间、地点等信息,从而根据试题要求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题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主要是筛选并整合主人公的品行、性情、爱好、功绩等信息;非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题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主要是筛选并整合作者的情感、观点、景物特点等信息。
二、知识储备(一)细读文本,整体把握内容仔细阅读文本,先明确传主和次要人物分别是谁,人物的一般情况、性格特征、社会经历(如为官经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再理清事件,写了哪些事,事件的主次关系、前因后果怎样;最后把握作者对人对事的态度和倾向性如何等等。
这些内容要在文本中圈画出来,也可以单独在纸上记录。
需要注意的是,人物首次介绍时是姓名齐全的,以后出现往往省略掉姓;或者仅称字、号、官职、籍贯、谥号等,在阅读文段时要把省略的信息补全。
同时要注意将不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归类。
(二)知己知彼,掌握题型要点1 .事件概述题事件概述题的要点在于把事件要点叙述准确、完整。
这个要点包括人物、起因、时间、经过及结果等多个要素。
作答时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注意文中关键词语转译要准确。
2 .原因分析、推断题这类题的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分析、推断主要人物做某事成功的原因,有的要求分析♦、推断人们怀念主要人物的原因,有的要求分析、推断某种道理形成的理由,甚至有的要求分析、推断作者写作的理由。
3 .形象(内容)概括题这种题型•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的具体言行概括其思想行为特征。
对于这种题型,要特别注意三点:第一,题干对概括多有限制,如概括“为人处世” “为学”特点,概括“精神品格”等;第二,表明“特点”的词语有的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仔细筛选、提取;有的需要对具体言行加以分析概括,然后组织恰当的词语做答。
202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2
答案:(1)× 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 事十分熟悉。褒义词。在这里属褒贬误用。
(2)× 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多为贬义。此处语境并没有体现出 贬义,且用“连篇累牍”修饰“电视剧”也不恰当。
13
4.着眼语境,谨防重复和矛盾 成语的使用都有特定的语言环境,有的要和句子氛围相协调,有的要和人称相对 应,有的意义要和句子语境相吻合。同时,还要考虑成语意义和语境的意义是否有重 复,是否前后矛盾。成语也是词语,也有一般词语的语法属性,比如修饰语与名词中心 语能否搭配,动词和宾语能否搭配,动词后能不能带宾语,等等。 如:“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 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 预防措施”,与句中“在种种灾害面前”矛盾。
20
即学即练
20.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正误并加以分析。 (1)张先生的书画登.峰.造.极.,妙绝一时,作品绝非民间所能仿作临摹得来。( ) (2)昆仑山是中国第一神山,该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 青海境内,全长约 2500 公里,龙.飞.凤.舞.,古人称其为中华“龙脉之祖”。( )
21
我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登峰造极”本指登上山峰,到达绝顶。比喻成就达到极点或造诣高 深精绝。也可用为贬义词,指坏到不能再坏的地步。 (2)√ “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还形容山势蜿蜒起伏,气势磅礴。
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一)

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一)一语言知识(字音、字形、近义实词和虚词)一、知识要点(一)字音字音的正确识记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1.能正确运用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2.积累容易读错的字音。
一是声旁相同读音差别大的汉字。
有些考生只要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读半边,很容易弄错。
二是多音字。
普通话常用字中有三四百个多音字,主要有三类:①词性不同而导致多音,如“量”读liàng(名词),质量;读liáng(动词),丈量。
②词义不同而导致多音,如“看”读kàn,看见;读kān,看守。
③口语、方言导致多音,如“薄”读bï,薄弱;读báo,太薄(口语)。
另外还有很多形状很相近的汉字,也要注意辨析,如戊、戌、戍等。
(二)字形近几年来高考考查主要是别字,至于错字、繁体字、不规范简化字等考查很少,可不作为重点。
汉字主要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88年1月26日联合公布的《现代汉字常用字表》中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主。
容易弄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偏旁误用,如“脉搏”的“搏”误用为“膊”,“松弛”的“弛”误用为“驰”等;②形近而误用,如“惦”(念)与“掂”(量);③音同、音近误用,如“川流不息”的“川”误用为“穿”;④音、形、义都相近而误用,如“急躁”的“躁”误用为“燥”。
(三)近义实词、虚词近义实词、虚词是词语运用里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①能根据语境辨析多义词的意义;②能根据语境恰当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③能根据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④能正确运用虚词,特别是“关联词语”。
二、命题特点、精神(一)字音统观近几年对语音题的考查可以看出,题型基本稳定为单项选择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①选出有错误语音的一项;②选出没有错误(正确)读音的一项;③选出有两个读音错误的一项;④选出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理解专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题型答题技巧总结

2024年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阅读理解专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题型答题技巧总结(讲义)概括文章内容是我们记叙文阅读的时候最常见的一种题型,一般出现在记叙文的第一题,但是它的题型却并不单一。
题型展示1. 概括文章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 文章围绕某人(某物)发生了那几件事?3. 从某人的视角概括文章发生了哪几件事。
4. 填写表格类的、填写横线类的。
5. 按照时间的顺序概括文章内容。
《滴水之恩》《最美的化学反应》......【解题要点六要素】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件的起因5.事件的经过6.事件的结果*结果交代结果。
【注】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找出文中的六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用简洁的语言连缀成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了。
1【题型一:一件事】概括文章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解题思路】对于概括一件事的文章需要同学们先找到文章中的各个要素,然后用语言串联起来。
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了?桥在水上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许多座桥,桥总是架在水上。
星期天清晨,一片宁静。
我站在一座桥上看风景。
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旁躺着个男子。
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在这里。
一辆红色小轿车出现在桥头边。
车门开了,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女。
男孩六岁模样,女孩小一些。
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
两个孩子各抱一个纸袋,奔到男子身旁站住。
早上好!男孩女孩异口同声说。
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
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
这是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
这是你的苹果!女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过去。
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你吃吧,这是我妈妈做的三明治。
男子疲惫地说,对不起,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
女孩说,哦,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
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重难点15 诗歌思想情感价值观-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讲练(全国通用附答案和解析)

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出处等等较难懂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环节,不可不看。
四.读诗句,解诗意
要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弄懂诗的语句,才能把握诗的内容,进而进行评价赏析,因而先解诗句才能读懂诗。
五、找诗眼,明中心
能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古诗阅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什么是诗眼?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
D.全诗笔触细腻,感情真挚,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读来更显含蓄蕴藉。
1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14.C 15.(1)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同情友人的为官处境。(2)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兵戈刚止,为官不易。(3)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作者希望友人的上任能为当地百姓带去雨露恩泽,让百姓过得更好。
作家的思想和经历往往又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李白本想积极入世,却又鄙弃世俗、蔑视权贵,在政治仕途受挫后抑郁不平而又感到茫然,有时又因之流露出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了解了他的这些思想和经历后,我们才能准确地解读他的《 行路难》《 将进酒》 等作品的思想内涵。又如李清照的作品南渡前后判若两样的风格与思想,就和她在这前后的经历和遭遇直接有关。
最后两句“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意思是,要超然尘外只有远离庙堂,身处江湖,但是真到了江湖,却见江湖波涛汹涌,令我时时恐惧。这里得到“江湖”“波涛”具有隐喻和象征义,“江湖”象征了远离尘世的清明之境,“波涛”即风浪,隐喻仕途的阻碍与不顺。这两句既写出对尘世的无奈,对江湖超然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江湖也不太平,江湖波涛汹涌时时刻刻令世人恐惧的进退两难的迷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
:易混修辞格的辨析
一.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首先结构不同。
比喻往往以“主——谓——宾”的形式出现;比拟却以“主——谓”
的形式出现。
其次,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
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最后,是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喻,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拟人,用模拟的方法描绘人或物的行为状态。
如:“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比喻:野花像眼睛,像星星。
“主——谓——宾”,表示形象;相似点:闪光。
比拟:野花眨呀眨的。
“主——谓”,表示行为状态。
二.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和借代两种修辞格确实有近似的地方,它们都不出现本体,借喻只出现喻体,借
代只出现代体,因此容易混淆。
如:
1方圆形的下巴颏,有短短的黑胡楂儿,要是仔细看,那里面已经掺杂着银白色的松
针了。
2警察吆喝着连抓带拖的弄进一个十八岁的学生来,苍白脸,脏衣服,站在下面。
马
褂问过他的姓名、年龄、籍贯之后,就又问道:“你是木刻研究会的会员吗?”
这两个句子的本体均未出现,形式上很相似,其实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前者是借喻,后者是借代。
借喻和借代的根本不同点是:借喻的喻体与本体之间存在着相似性,而借代的代体与
本体之间包含着相关性。
因此,借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可以加上比喻词“像”,例:1句
的“胡子楂儿”是本体,“松针”是喻体,它们的相似性是又短又硬,可以说成“胡子楂
儿像松针”。
而借代的本体与代体之间则加不上比喻词“像”。
这样,我们在辨析这两种
修辞格时,可先找出它们的本体,如果能加上比喻词“像”的,就是借喻,加不上“像”
的则是借代。
此外需补充说明一点,有一种借代是由比喻转化而来的,它只有在特定的语
言环境中才成立。
例如:《故乡》中描写杨二嫂时,用了这样的比喻:“我吃了一惊,赶
忙抬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文中再写到杨二嫂时,则用“圆规”来借代。
三. 双关和比喻的区别
双关修辞有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其中语义双关是由词语或句子的意义而形成的。
这
种双关与比喻修辞中的借喻容易混淆。
如:
1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了。
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1句引自鲁迅的《故乡》,句中的“路”,在字面上确实是写“我”已经离开了故乡,正在走路——水路,但言外之意是“我”正在走人生之路,所以为双关;2句中的“厚障壁”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已经形成的隔阂,所以是借喻。
四. 排比和对偶的区别
1、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对偶是两项的对说。
2、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要求两联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
3、排比中常含有反复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的现象。
五.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必答;反问则不必答,实际上是以问作答;设问句后都用问号,
反问句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
定和否定的内容;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
思考。
:双关
一. 双关的定义
双关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
有多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石三鸟”、“一箭双雕”、“指桑骂槐”,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二. 双关的种类
1、谐音双关: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例如:
1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 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枝头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茅盾《雷雨前》
例1利用“晴”“情”同音构成双关,例2利用音近表面摹拟蝉儿的叫声,实际是用雷雨前闷热得要死,来诅咒反动黑暗的统治已到了末日。
2、语义双关: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
1他指陈毅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2可是匪徒们走上几十里的大山背,他们没想到包马脚的麻袋片全烂掉在马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
例1用“墨水”的多义性,表面用的是本义,实际指的却是比喻义:学问或知识。
例2中“马脚”也是实际用的比喻义:破绽。
:排比
一. 排比的定义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二. 排比的种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
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
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4、复句排比: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
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
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三、排比的作用
排比的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