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网行为的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上网行为的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飞速发展,它不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而且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尤其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在网上都能得到。但同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也像“海洛因”一样在不断地侵袭毒害着人们,尤其是网络游戏日新月异地更新换代,极大地吸引了青少年的眼球。同时网上黄毒泛滥,病毒猖狂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对上网者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对青少年学生来说,盲目上网,稍不留神,就会踏在“网瘾”的邪路上!不务正业,学习成绩逐渐下降,逃学,沉溺于网络游戏等现象已成为当今中学生的一大“顽症”,也是社会,学校,家庭所面临的极为头痛的亟待解决的一件事。
一、中学生上网情况的分析
其实,学生上网的行为不外乎二种情况:一是正常的上网行为,二是失控的上网行为。
(一)正常的上网行为。对于这一种情况我们大可不必焦虑。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文化交流、增长学识等方面都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功不可没,这才是网络的主流。学生通过上网不但可以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是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工作技能。我们只需要加于适当的引导即可。
(二)失控的上网行为。网络是一个十分有用的辅助工具,但是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对网络的热情普遍高于他们的父母,在学校,上网已成为一个使用指数很高的用语。但网络正如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库,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交互性,使一些自制力差的同学沉迷于此,欲罢不能,严重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那么,他们为什么如此沉迷与网络呢?网络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通过调查,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归属感和依赖感。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而他们在父母长辈的尽情呵护的同时,很难有尽情地和小伙伴交流的机会。因此,他们渴望与人交流、沟通,渴望把自己的苦闷、烦恼发泄出来,而网络这一虚拟的场合恰好满足了他们这一愿望。他们可以以不同的身份在网上聊天、交往。在网上,他们可以找到很多与自己行为和想法相似的“伙伴”,这使他们对网络有一种归属感和依赖感。但是一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强,较为天真和单纯,这种情感上的满足往往会使他们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乐此不疲,“乐不思蜀”,一发而不可收拾。上课没有了心思,想方设法上网。白天上课无精打采,成绩也直线下降,唯一的长进就是打字的速度快了不少。特别是女学生往往易被网友的甜言蜜语所迷惑而掉进网友设好的陷阱。每年都会有许多的报道:(女)中学生由于盲目的与网友会面,出现被拐卖,强奸,甚至被杀害的现象,令人防不胜防
2、自由感和平等感。“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谁。”这句网民的口头语反映了网上交际的主要特点。在网上交友聊天,个人的真实身份是完全丧失的,不需要面具,不需要解释,不管你是家有万贯,还是一贫如洗,网络上看起来交往更平等。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渴望独立、平等,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认识,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平等的自由交往的机会,而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好满足了他们这一要求,填补了他们内心的渴求和空白。如果学生的上网行为,能做
到适可而止,不过度入迷,上网交友可能会对如今的独生子女一代产生一些积极作用。而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开始接触网络,在时间上如果没有人管理,很难理智的做到这一点,网络的自由感往往使学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依赖于网络的情感交流,远离现实社会,性格变的孤僻离群。
3、虚幻感和真实感。网络具有虚拟真实的双重特性。在网上聊天、游戏时,参与者可以以多种身份出现,可以尝试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角色,这使他们感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刺激感和满足感。这样使他们更依恋于虚拟化的网络生活,从而减少与现实的交流,与家人、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系开始变的冷漠,过度依赖于网络的情感交流,远离现实社会,性格变的孤僻离群。最后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难以对自我的角色进行定位。而网络游戏更具有真实性和刺激性。在一些游戏中,学生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更有一部分学生喜欢到“三国”“虚拟人生”“任天堂”等网络网站进行在线对战或模拟虚拟的真实生活,甚至是建立网上家庭结成网上夫妇等在真实的现实的生活中所体验不到的东西。这些都会给涉世不深的学生在心理和身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刺激,获得很大的满足。这种具有真实性和强烈刺激性的游戏,让许多抵制力差的学生“爱不释手”,明知这样沉迷于此不对也无法“忍痛割爱”、“回头是岸”。这对于自制力较差,尚未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生来说,很可能会造成网络犯罪,从而导致现实社会上的犯罪。
因此,在学生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网络的这些影响无疑是消极和可怕的,我们必须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矫正,并采取可行的策略措施。
二、对上网行为失控的应对策略
学生上网行为失控,已引起社会、家长、学校的极大关注,很多媒体都出现了
“戒网”,“戒除网瘾”这样的词。而大多数家长和学校处理这一问题的普遍方法是绝对禁止学生上网。但这一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管理,要做到“堵”,“疏”结合
1、“堵”。学生上网不外乎三个途径:在家,在学校,在社会上的网吧。前二者都好对学生进行管理,对于后者往往是漏洞所在。因为社会上的网吧是开放式的,是“三教九流”的聚散地。所以首先社会政府职能机构要加强管理,要加强督查,督导的力度。要严格要求全国各地网吧,力求做到严禁未成年人上网,实行上网登记实名制,身份证制。要坚决取缔无证的黑网吧。这就杜绝了学生上网无法管理的一个重要的,主要的源头。
2、“疏”。这个“疏”,指得是对学生上网地的疏导。网络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就如“洪水猛兽”!对学生来说,越“堵”,就会显得越“神秘”,越“神秘”就越有吸引力。所以说绝对禁止学生上网,这一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在家自己配置一台电脑来供孩子学习使用,便于对孩子上网进行管理。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对学生开放校园网,加强学校绿色网吧管理。现在很多学校都开通了校园网,并申报了“学校绿色网吧”。学校绿色网吧应适时向学生开放,把流向校外网吧的学生纳入学校管理。并要加强对学校网络的有效管理,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力度,以防不良信息污染学生。同时,学校还要充分占领网络这个领地,在网络上开设更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网站,使更多的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遨游。现在国家也在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和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远程教育,互联网络走进校园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