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一).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 3、学习与教学过程
三个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1.学习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核心内容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同学 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 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
确定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内容
分析教学对象
选择 教学策略
选择 教育方法
选择 教学形式
评价教学效果 ? 找出原因 采取措施
当代教育心理学
教学内容
1 2 3 4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二部分 学生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三部分 一般学习心理 第四部分 分类学习心理
5 第五部分 教学心理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是研究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科学。
1、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 (1)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发展 都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学中的教学论、课 程论、德育论) • (2) 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 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
• (1) 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 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 学。 • (2) 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 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 (3)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 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 3、学习与教学过程
三个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总结: 三大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 程 五大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 教学环境 三大过程统摄五大要素,又受五大要素的影响和 制约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1-3章)
•团结的班集体 •散聚的班集体 •离散的班集体
(2)学生班集体的特征: 具有育人的目的性、 组织的指令性、成员发展的相近性、活动的 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伙伴关系的平等性、 教师的影响性。
(3)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组建阶段 –形核阶段 –形成阶段 –发展阶段
• 知识要点: •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定义;学习教 育心理学的意义;发展的三个时期;桑代克、布 鲁纳、布卢姆、加涅、奥苏贝尔等代表人物的贡 献和代表著作;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五个趋势;研 究方法。 • 本章考点 • 教育心理学、六种研究方法的定义、学习教育心 理学的意义,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范围以及发 展历程和趋势
第二节 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 开始。1913年,桑代克吧这本书扩展为《教育 性理学大纲》,分为“人的本性”、“学习心 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卷。 二、教育心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1)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 (2)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 (3)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对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和体系贡献较大的学者
BLoom,E.S. 布卢姆 Bruner,J.S. 布鲁纳 Gagne,B.M. 加涅 Ausubel,D.P. 奥苏贝尔 Anderson,R.C 安德森 1913《教育目标分类》(1956)和 《人类的 特征与学习》 (1976)是他的代表作, 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教育过程》 (1960)是其代表作,他 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影响巨大。 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信奉在教师指导 下的学习为最有效的学习。《学习的条 件》(1965)是他的代表作。 1968年和197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影响较大,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他与富斯特合著的《教育心理学:教和 学的科学》(1974),坚持行为主义观 点。
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物理2班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实验研究:是指创设一定的情景,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
这种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4. 最近发展区:是指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5. 客体永久性: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
系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使用的一个概念。
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
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网上查出来的)6. 支架教学:教师或其他助学者通过和学习者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如数学活动、语言活动、科学活动等),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立自主无法完成的任务。
7. 智慧技能的学习: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
(p32)8. 动作技能的学习:指通过身体动作的质量的不断改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的学习。
9.练习律:(law of exer。
ise)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定律之一,指学习需经过多次重复才能完成,它包括应用律(使用律)和失用律(不用律)。
应用律是指个体对刺激一反应间的可变联结应用的次数越多,则刺激一反应间的联结就越强。
失用律则是指应用的次数越少,则刺激一反应间的联结就越弱。
10.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研究对象和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
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是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别差异。
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4。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1、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体差异,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2.教师指导地位,关键作用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产生和发展
3、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仁者见智。 2 对研究内容的把握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 3 对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定位模糊。 4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独特性和创新性不明
显。
4、发展中关注的研究领域
1 教与学的动力的深入研究。 2 教与学的策略的研究。 3 学习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研究。 4 创造性及其培养研究。 5 专家系统及专家型教师研究。 6 阅读理解和写作教学研究。 7 教与学评价研究。 8 教育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研究。 10 网络教育心理学研究。 11 现代教育技术的心理学研究。 12 教育人性化与教育生态化的研究。
学校心理学。指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 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
教育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 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
教学心理学。一般涉及知识、情感和动作技能 方面的教学。加涅1969年首次提出, 1978 年美国格拉塞《教学心理学的进展》的出版, 标志着学科的正式独立。
2、发展趋势
1 在研究取向上,从行为范式、认知范式向情境范式 转变。
2 在研究内容上,强调教与学并重,认知与非认知并 举,传统领域与新领域互补。
3 在研究思路上,强调认知观和人本观的统一、分析 观和整体观的结合。
4 在学科体系上,从庞杂、零散逐渐转向系统、整合 、完善。
5 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分析与综合、量性与质性、现代 化与生态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综合。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以自我的发展为基础,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 段会面临不同性质的心理危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充满危 机的过程,个体的自我需求与社会规范之间往往存在冲突, 因此,教育应该培养个体应对危机且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答案(1)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填空题1、1903年,______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2、1924年,________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廖世承)3、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与教》4、教育心理学是__________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与教育学)5、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和来体现的。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教一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和_ 、_ 、_等五种主要的要素。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_ ____、预测和_____的作用。
(解释、控制)8、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_ _、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__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敬业精神、教学风格)9、教学环境包括___ __和_ ____。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__ _,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
(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检验和反思)二、名称解释1、教育心理学2、学习过程三、单选题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的科学.CA。
基本教育规律 B。
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
基本身心规律2.学校教育中的互动系统由()等核心因素构成。
AA。
教与学 B.教与环境 C.学与环境 D.教、学与环境3.()是学习的主体因素。
AA。
学生 B。
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4。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传递信息的工具.D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5.( )不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
AA.课堂纪律B.温度C.桌椅D.座位的排列6。
( )不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
DA.课堂纪律B.同学关系C.校风 D。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本章的重点较少,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基本是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较少有论述题.重点是: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
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2.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狭义上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详解(一)》
名词解释:
1. 变量:所谓变量是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2.
(五)研究设计者是否以某种方式曲解了结果。
(六)能否有理地肯定这个结果不是由机遇产生的。
(七)这个特定的研究结果是否适于其他类似的情景。
(八)这个研究能重复吗?
论述题:
1. 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请谈谈你的看法。(10分)
略
2. 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0分)
(一)理论意义
简答题:
1. 舒尔曼(Shulman,1987)认为,专家教师具有哪几个方面的专门知识?(7分)
①所教的学科知识。
②教学方法和理论,适用于不同学科的一般教学策略(诸如课堂管理的原理、有效教学、评价等)。
填空题:
1. 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2.
根据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的研究,新教师一般都关心以下八大问题:课堂纪律、激发学生动机、因材施教、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家长的关系、教学组织和管理、备课不充分和处理学生的个别问题。
5. 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 年。(选D)
A 1903 B 1908 C 1913 D 1924
6. 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选A)
(2)学生特点
学生除了有年龄、性别等差别以外,还有个别差异。年龄的差异意味着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而个别差异则意味着思维发展的水平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智力的差别、原有知识结构的差别、性格的差别——外向或内向、场依存性或场独立性等等、以及家庭的文化背景、种族等差异,所有这些都会对教育进程产生影响。
教育心理学 第1章绪论
【案例】 刘老师开展了一项“培养中学生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他 首先选取了一个班作为实验样本,在实验前运用《中学生化学创造性思维 能力测试试题》对全体学生进行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测试(前测),并统 计了所得数据;然后根据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模型及化学教学 实际,编写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教程,该《教程》以高二年级化学基 础知识内容为主线和载体,设计若干循序渐进的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 教案,每个教案的设计尽量体现启动、探究、归纳、演绎、创新、点评和 练习等重要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原则上一个教案为一个教学课时,一个 课时重点训练一个主题,同时,在课外还适当安排了一些创造性实践活动 。实验时间为一年,一年后,采用事先设计的经过预测的《中学生化学创 造性思维能力测试试题》对实验组所有学生的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进行 一次全面测试(后测),接着比较了前、后测的实验数据。
程序教学和机 器教学兴起,同 时信息论的思想 为许多心理学家 所接受,这些成 果也影响和改变 了教育心理学的 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和完善阶段(20世纪60 年代至今) 美 国
布鲁纳发起了提倡发现学习的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苏 联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 国
中国教育心理学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20世纪我国出现第一本有 关教育心理学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 教育心理学问题的研究逐渐展开,60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一 度中断。70年代末重新繁荣。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1(1)
练习
1、青少年在童年期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青年期以抽象思维为主,
这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A.不均衡性 B.阶段性
)特点。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一说法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具有(
的特征。
)
A.连续性与阶段性
C.不平衡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D.差异性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02
01 学 生 心 理 03
04
绪 论
教 师 心 理
学 习 心 理
05
教 学 心 理
教 育 心 理 学
心 理 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4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发生认识论” 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 结果。随着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变化,智力的 结构和功能必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条件。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Negative 我国
1.1924 年,廖世承《 教育心理学》
2.1926年, 陆志韦翻译——《 教 育心理学概论》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1、总体特点: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学科正式形成
2、西方
20世纪60年代: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人本主义 20世纪70年代: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加涅信息加工—为教育心理学的 成熟奠定基础
教育心理学大一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大一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教育心理学大一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方法B.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C. 教学内容D. 教育评价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学习动机B. 认知发展C. 教学策略D. 学校管理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4.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学习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 感知、理解、记忆B. 记忆、理解、应用C. 编码、组织、存储D. 编码、存储、提取答案:D5. 以下哪个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A. 个体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B. 个体在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C. 个体在同龄人中解决问题的能力D. 个体在社会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7. 描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将人的道德判断能力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
从低到高依次是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工具性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习俗水平(人际和谐与一致性定向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和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8. 什么是学习风格,简述其类型。
答案: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偏好使用的信息处理方式。
常见的学习风格类型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和读写型。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适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其次,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再次,运用动机理论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最后,通过评估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适当的挑战性任务,促进学习者的能力提升。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一)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一).txt我们用一只眼睛看见现实的灰墙,却用另一只眼睛勇敢飞翔,接近梦想。
男人喜欢听话的女人,但男人若是喜欢一个女人,就会不知不觉听她的话。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一)/ 来源:教师招聘信息网浏览次数:3053《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一)1~50道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3、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5、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6、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7、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8、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9、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0、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2、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教育心理学(1)
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5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B )。
A.学生与教师B. 教育行政部门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 A ) 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B.加涅C.乌申斯基D.桑代克4. ( C )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A.杜威B.鲁宾斯坦C.罗杰斯D.布鲁纳5.负有理论发展与实践指导双重使命的研究范式是( B ).A.教育行动研究B. 设计型研究C.质性研究D.定量研究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如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 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自我中心是哪一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 B )A.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在2~3岁孩子的房间内,所有的桌子、椅子、水金和壁柜都是儿童尺寸的,以便孩子尽可能自己做事。
在这种房间的孩子可能发展( A )。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信任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
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D )。
A.语言智能B.逻辑——数学智能C.空间智能D.内省智能2.某学生喜欢通过接触和操作物体来学习,并对能动手参与的活动更感兴趣,那么他最可能属于以下哪种学习者?( C )A.视觉型学习者B.听觉型学习者C.动觉型学习者D.触觉型学习者3.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4.以下测验中,常被用来测量场依存型——独立型的是( B ).A.大五人格测验B. 镶嵌图形测验C.房—树—人测验D.瑞文推理测验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 ( 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 ( C )A.人类学习B.机器学习C.网络学习D.动物学习3.下列哪种学习的复杂程度比概念学习高? ( A )A规则学习 B.信号学习 C.辨别学习 D.连锁学习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 ( B )A.态度B.习惯C.言语信息D.运动技能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C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笼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规程B.认知同化的过程C.产生顿悟的杖程D.信息加工统程2.“一时遭蛇唬,十年伯外绳”反映了条件作用的( C )A.消退B.分化C.泛化D.维特3.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为( B )。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及答案(一)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C )了。
A.大 B.多转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
12. 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B )A 计划策略 B 组织策略 C 调节策略 D 监视策略
13. 计划策略属于( D )
A 精加工策略 B 支持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14. 问题解决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来排除不成功的做法的过程,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B )
2.按照巴浦洛夫的观点,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 ( B )
A 无条件反射 B 条件反射 C 探究反射 D 定向反射
3.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 A )
A 脑 B 实践活动 C 心脏 D 客观现实
4.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 ( D )
A 注意的广度已有较好的发展 B 注意的稳定性已有较好的发展
C 注意的转移已有较好的发展 D 注意的分配已有较好的发展
5.与成人相比,小学儿童纯音听觉的敏感度( A )
A 不如成人 B 接近成人 C 已达成人 D 超过成人
6.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叫 ( B )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1.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1.A[解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
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2.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A[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
3.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马斯洛3.C[解析]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4.手段一目的分析属于问题解决策略的( ).A.计划式策略B.规则式策略C.启发式策略D.算法式策略4.C [解析]手段一目的分析是纽厄尔和西蒙提到的最重要的通用的问题解决启发式策略。
5.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A[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6.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当遇到相类似的刺激也能作出条件反应,称为( )。
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6.C[解析]题干所述是刺激泛化的定义7.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附属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C [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组成因素之一.是个体想通过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1)
第三章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2、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3、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第四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知识学习的结果总是以某种方式储存于大脑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及其网络或图示等方式在头脑里进行表征的。
(一)命题表征命题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它由系词将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
命题在心理学中是指由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元。
它一般由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达。
(二)命题网络表征若干个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
它表现为较为复杂的句子或由多个句子围绕一定的意义组成的段落。
(三)图示表征心理学家把有关许多属性组合的知识储存方式称为图式。
图式分两种:一种为事件图式;另一种为做事图式。
图式是一种组织化的认知结构。
图式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大量的图式构成,因此,图式是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种类(一)表征学习这种学习又称词汇学习,它是指学习单个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单个符号代表什么。
奥苏泊尔认为,对于个人来说,他开始是不知道某个词代表什么,它的意义如何。
他必须学会这些符号代表什么。
(二)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类事物或现象以一名词来加以概括。
学习概念就是获得概念的一般意义,即掌握概念的共同关键属性。
(三)命题学习命题是由若干概念、词汇等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
学习者必须先了解组成命题的有关概念的意义,才能获得命题的意义。
三、陈述性知识的习得(一)陈述性知识同化的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获得的最终表现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育心理学)1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成功律D、成功—成功律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A、完形—顿悟说B、认知—结构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起D、知识迁移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
这是运用了()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交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A、调节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实施策略D、价值性1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A、多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A、道德理念B、道德行为C、道德品质D、道德意识1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1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教育心理学-期末测试(一)含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测试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
(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反应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A、感知动作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 )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接近律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5. 举一反三属于()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负迁移6. 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
(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动作技能D.运动技能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
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A、过度学习B、深度加工C、组块化编码D、及时复习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A、直觉思维B、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 )A、诊断问题B、克服障碍C、行为矫正D、寻求发展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B、分析使能目标C、分析支持性条件D、分析学习结果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 D.人际关系14. 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 )A.效度 B.区分度C.信度 D.难度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育与学习过程D. 教育与教学方法答案:C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学习理论B. 学习动机C. 学习策略D. 教学设备答案:D4.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A. 古典时期、现代时期B. 古典时期、现代时期、后现代时期C. 现代时期、后现代时期D. 古典时期、后现代时期答案:B5.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提供理论基础B. 指导教育实践C. 促进学生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答案:教育者;学习者7.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_________法可以控制变量,观察特定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答案:实验8. 教育心理学的_________阶段,主要关注教育实践和教育效果的科学性。
答案:现代9. 教育心理学的_________阶段,强调教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答案:后现代10.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答案:认知特点;情感态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答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和情感成长,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12. 描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发展、情感态度、社会文化因素、教育评价等。
13. 解释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冲突”概念。
答案:认知冲突是指学习者在面对新信息或新观点时,原有认知结构与新信息之间产生的不一致或矛盾,这种冲突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其调整或重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一)2024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学习者心理发展和学习行为的科学。
本文将引言概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接着正文部分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介绍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其次,讨论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第三,探讨教育心理学中的主要理论和观点;第四,探索教育心理学在学习者发展和教育干预中的应用;最后,总结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意义和影响。
引言概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学习者心理发展和学习行为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情感与人格发展、社会与情境对学习的影响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实践。
正文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2.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3. 教育心理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差异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1. 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学方法的指导作用2.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评估和诊断中的应用3.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1. 行为主义理论2. 认知发展理论3. 社会文化理论4. 自我决定理论5. 人本主义理论四、教育心理学在学习者发展和教育干预中的应用1. 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策略2. 学习者的情感和情绪管理3. 学习者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心培养4. 教育干预对学习者的影响评估5. 教育心理学在学业和职业规划中的应用总结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行为,教育心理学为教育者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评估和干预手段。
同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也使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实施个性化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对内疚
提供能使儿童体验成功的符合其年龄的任 务与活动 克制住给儿童提供未主动提出请求的帮助 避免对失败或退步过度批评 为装扮游戏提供玩具
勤奋对自卑
意识到学生中强调竞争活动或教育方式会 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技能水平的差异, 这会导致自卑感。 使学生能力比较最小化 强调对技能的掌握胜过竞争 对所有学生都要有高期待。
年幼儿童 男孩 异性父母获得监护权的儿童(通常男孩) 拥有困难气质或总是对环境变化难适应的 儿童 没能拥有直系亲属以外的支持性关系(如 老师、阿姨、叔叔)的儿童 睡眠者效应:父母离异后几年,可能已经 处于青春期的儿童还会遇到困难。
再婚家庭:与离异有关的家庭功能问题, 如家庭冲突、父母教养方式的瓦解,会在 再婚家庭中继续存在。 家庭内部的每 一次转变都会使儿童心理健 康受损。成绩更低、不良行为更多。 有些儿童更容易处于困难之中: 年长儿童,女孩,困难气质的儿童
1、父母养育,也叫教养风格 典型的父母教养包括两个维度: 控制与反应 控制:父母给予儿童限制与约束的方式 与 严厉性。指行为方面。
反应:包括教养中的情感、接受与关心, 指情绪方面。
四种教养风格
权威型教养:控制性高,反应性高 专制型教养:控制性高,反应性低 放任型教养:控制性低,反应性高 忽视性教养:控制性低,反应性低 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与儿童的积极发展 显著相关,儿童的健康调适水平高,心理 健康问题和问题较少。
2、同伴地位:通常是由适宜的社会行为和 攻击行为来决定的。 攻击包括外显攻击(男孩)和关系攻击 (女孩) 受欢迎:社会人际受欢迎和知觉到的受欢 迎 被拒绝:有攻击行为,却没有合作等积极 行为的个体。常常是更小帮派的一员。 被忽视:既不受欢迎也不没有攻击性。
第四节 扩展环境
父母职业状况 及满意度 (外部系统)
社会经济地位 (宏观系统)
父母养育方式 (微观系统) 儿童养育质量 (微观系统) 认知发展 学业成就
文化因素:社会经济地位,种族,文化价 值观,父母不同的期待,教育价值观
第二章 社会性发展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 社会能力 了解自我 自我认同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
第一章 发展的背景
学习内容 1、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论 2、家庭环境 3、同伴环境 4、扩展环境
第一节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论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论:强调人(或 遗传)与存在于环境中以及与发展相互作 用的许多系统的联合作用。包括五大系统: 微观系统:个体最接近的环境。如家庭、 同伴与学校。 中间系统:将两个或更多微观系统联系起 来。父母与老师的交流。 外部系统:由儿童不直接参与 的两个或更 多个的环境互动组成。父母的工作场所。
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
允许学生报名学习各种课程及参加许多课 外活动
乐于接受个体或同伴团体对音乐、服饰和 其他小事情的偏爱 促使学生思考多种选择的适宜性和结果
在学生探索自己的观点和价值系统时给学 生提供多元观点 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
亲密对孤独 繁殖对停滞 完善对绝望
社会能力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
参考教材
教育心理学,莉萨. 博林等著,连榕等译,机 械工业出版社,2012,1月出版 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著,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8 教育心理学,莫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年版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发展心理 学习心理
第一部分
个体的发展心理 发展的背景 社会性发展 情绪发展 道德发展
离婚与再婚下的中间系统
儿童更多的问题行为,低学业成就 良好的支持关系会有帮助
教师的自我应验预言会引发学生的低成就 行为。
第三节 同伴环境
1、友谊与同伴团体 友谊的重要性:社会能力、自信、自尊、 学业成就。 学龄前与青少年期的友谊有本质上的区别 初中的小帮派(2-8) 高中的小团体(规模更大,基于特征): 活跃分子,体育明星,书呆子,普通人, 孤独者,边缘人 群体有利于同一性发展
婴儿期:信任对不信任 学步儿:自主对羞愧怀疑 学前期:主动对内疚 学龄期:勤奋对自卑 青春期: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 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 成年晚期:完善对绝望
信任对不信任
依恋的重要性
自主对羞愧怀疑
提供合理选择 允许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赞同孩子努力掌握技能的做法 提供与儿童相符的合理期待 提供发展独立性的机会 期待偶尔的不顺从
父母职业状况的影响 妈妈有工作与没有工作
父母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对孩子的影 响
养育机构 高质量的养育机构: 小班规模 师生比低 教师素质 师资稳定性 父母的养育方式比养育机构更能预测儿童的 发展
父母职业状况对儿童学业的影响
父母职业状况
工作满意与 工作压力
儿童学业
养育行为
系统间相互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父母教养与学校系统的相互作用 权威性---------高学业成就,对学校的好态度, 家庭作业上时间长,愿意接触老师,不良 行为少。
2、离婚与再婚:离婚导致家庭功能的改变, 可能会带来惟下问题: 因离婚而产生的家庭冲突 离异期间,无暇顾及孩子及教养混乱。 家庭经济水平下降
下面几类儿童更难应付父母离异:
社会能力:在成功的社会互动中具有的结 果、技能与过程。 结果导向:成败 技能导向:技能
过程导向:人际过程(知识、态度和知觉 等)
最根本的社会技能
问候的技能
认识同伴和社会主动性并作出奖赏性的回 应 选择时机和筹划行为 情感匹配 间接加入 口头技能
宏观系统:许多更大的文化模式,如信仰、 习惯、知识、道德等。不仅指个体的种族 或社会阶层,主要是指影响个体的社会特 点。如低收入家庭。
时间系统:存在于个体内部发展的时间特 征以及围绕着个体发展的环境的历史。社 会环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在各个 时间点上对发展的个体做出不同的影响。
第二节 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