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代谢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脂类代谢课件

脂类代谢课件

二、脂蛋白
脂类在血浆中的运输形式
〔一〕概述 外表部分:PL、Pro 核心部分:CE、TG
〔二〕分类 1、电泳法
将脂蛋白依次分为:α-脂蛋白、 前β-脂蛋白、β-脂 蛋白,乳糜微粒
CM β 前β α
+
2. 超速离心法〔密度法〕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低密度脂蛋白 ( LDL) 高密度脂蛋白 ( HDL)
脂类代谢课件
主要内容
概述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 甘油三酯的代谢 磷脂代谢 胆固醇代谢
第一节 概述
一、脂类概念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不溶于水而溶于有 机溶剂。
脂肪又称三酯酰甘油或甘油三酯 (TG)
脂类
类脂
胆固醇(Ch) 胆固醇酯(CE) 磷脂(PL) 糖脂(GL)
二、 脂类在体内的分布
乙酰CoA〔来自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NADPH+H+ ATP
(三) ch合成的根本过程
1. 甲羟戊酸的合成(MVA)
CoA~SH
2CH3CO~SCoA
乙酰乙酰CoA
硫解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H3CO~SCoA
HMG-CoA
COOH
CoA~SH
合成酶
CH2
2 NADP+
COOH
HO-C-CH3CoA~SH 2NADPH+2HC+H2
R C O O H+H S C o A+A T P 脂 酰 C o A 合 成 酶 R C O ~ S C o A+A M P+P P i
脂 酸
M g 2 +
酯 酰 辅 酶 A
2、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糖尿病与血脂代谢异常PPT课件

糖尿病与血脂代谢异常PPT课件
加工制品,例如豆泥,豆沙和煮烂的整豆); ➢ 粮食(包括米、面、杂粮、根茎类和砂糖在内);
具有降血脂的食物
➢ 大蒜(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个) ➢ 生姜、茄子、山楂、柿子、黑木耳、牛奶等。
高血脂患者治疗膳食举例
➢ 早餐:豆浆200毫升,蒸饼50克,煮熟黄豆10克; ➢ 中餐:米饭100克,瘦猪肉25克,炒青椒100克,炒豆角
脂质的获取
➢ 胆固醇 大部分人体自身合成的, 少部分从饮食中获得的。
➢ 甘油三酯 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 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高血脂?
➢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的危害
➢ 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粘统称为“四高” ➢ 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
糖尿病血脂水平应该控制(维持)在:
总胆固醇(TC,Ch): 有动脉硬化者小于4.6mmol/L
无动脉硬化者小于5.2mmol/L 总甘油三酯(TG)
小于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大于1.2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有动脉硬化者小于2.6mmol/L 无动脉硬化者小于3.0mmol/L
脂质的摄入
➢ 胆固醇:全部来自动物油食品: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脑 等,含胆固醇较高,应忌用或少用。
➢ 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含量丰富花生油、豆油、油菜籽等 ➢ 饱和脂肪酸:动物油类含量丰富,如猪油、羊油、牛油则
正常老年人每日膳食结构:
➢ 一个鸡蛋、一个香蕉; ➢ 一碗牛奶(不加糖,也可以是酸牛乳和奶粉); ➢ 500克水果及青菜(可选多种品种); ➢ 100克净肉,包括鱼、禽、畜等肉类(以可食部分计算); ➢ 50克豆制品(包括豆腐、腐竹、千张、豆糕以及各种豆类

血脂的代谢

血脂的代谢

• 由此可见,HDL的主要功能是将肝外细胞 释放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这样可以防止 胆固醇在血中聚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血中HDL2的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负 相关。
7高脂蛋白血症
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TC)和 (或)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实际上 是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水平升高 的表现。 高脂蛋白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及其引起的心血管事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 用, 脂蛋白代谢异常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动脉粥样 硬化 。
4血浆脂蛋白的组成
• 脂蛋白中脂类的组成特点 • 脂蛋白均含有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 其酯。但组成比例有很大差异,其中甘油 三酯在乳糜微粒中含量为最高,达其化学 组成的90%左右。磷脂含量以HDL为最高, 达40%以上。胆固醇及其酯以LDL中最多, 几乎占其含量50%。VLDL中以甘油三酯含 量为最多,达60%
5载脂蛋白
• 脂蛋白中与脂类结合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载脂蛋白在 肝脏和小肠粘膜细胞中合成。目前已发现了十几种载脂蛋 白,结构与功能研究比较清楚的有apoA、apoB、apoC、 apoD与apoE五类。 • 载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稳定血浆脂蛋白结构,作为脂类的 运输载体。除此以外有些脂蛋白还可作为酶的激活剂:如 apoAI激活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transferase.LCAT),apoCⅡ可激活脂蛋白脂肪酶 (lipoproteinlipase,LPL)。有些脂蛋白也可作为细胞膜受体 的配体:如apo B-48,apoE参与肝细胞对CM的识别, apoB-100可被各种组织细胞表面LDL
• 正常HDL-胆固醇水平应大于45毫克,男性平均 HDL-胆固醇水平约为45毫克,女性约为55毫克, HDL-胆固醇水平小于35毫克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较高。 • 怎么样提高HDL-胆固醇的水平呢?主要是靠运动, 每周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就可提高HDL-胆 固醇的水平。 • 少量饮用葡萄酒也可以升高HDL-胆固醇的水平, 但饮酒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和肝脏损害,因此积 极运动是提高HDL-胆固醇的最好措施 。

脂代谢与运动PPT课件

脂代谢与运动PPT课件

02
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
运动对脂肪合成与分解的影响
脂肪合成
运动能够促进脂肪合成酶的活性 ,使脂肪在肌肉和肝脏等组织中 合成。
脂肪分解
运动能够激活脂肪分解酶,促进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供 给身体各部位。
运动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降低血脂
运动能够消耗体内脂肪,降低血脂水平,特别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 油三酯水平。
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运动可以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运动还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和心率 ,进一步保护心血管健康。
长期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 酯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实验过程中,对受试者进行现场实验和跟踪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和样本。
生物信息学在脂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与分析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规模 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数据 进行挖掘和分析,揭示脂代谢相
关基因和通路。
预测与模拟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不同运动 条件下脂代谢的变化趋势,为实验 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脂代谢与运动ppt课件
目录
• 脂代谢概述 • 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 • 运动改善脂代谢的机制 • 运动与脂代谢相关疾病预防 • 运动与脂代谢的科学研究方法 • 结论与展望
01
脂代谢概述
脂代谢的定义与过程
脂代谢是指生物体内脂肪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涉及脂 肪酸的合成、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分解等。
输标02入题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运动能够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提高脂肪酸氧化

血脂ppt课件

血脂ppt课件
入,有利于降低血脂。
运动锻炼
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新陈 代谢,降低血脂水平。
控制体重
肥胖者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 血脂水平。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饮酒有利于降低血 脂。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调整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 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 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 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游泳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总胆固醇≥5.2mmol/L 为高胆固醇血症。
02
03
04
低密度脂蛋白 ≥3.4mmol/L为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 1.0mmol/L为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血症。
甘油三酯≥1.7mmol/L 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04
血脂异常的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他汀类药物
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常用于高胆固醇血症
可溶性纤维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升高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HDL),应多吃燕麦、苹果、豆类、蔬菜、全谷类等富含可 溶性纤维的食品。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特别是高糖、高脂肪食品,以保持能量平衡, 预防肥胖。
增加运动
有氧运动
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 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
低密度脂蛋白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主 要作用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外组织细胞。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高密度脂蛋白主要作用是运载周围组织中 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 汁从肠道排出。
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是血液中血脂的重要成分之一, 主要参与人体内的能量代谢。

《脂代谢紊乱》课件

《脂代谢紊乱》课件

运动疗法
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 提高代谢水平。
运动时应避免过度疲劳,注意适 量饮水和休息。
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
运动频率和时长 注意事项
如快走、慢跑、游泳和骑车等, 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 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 有氧运动。
其他治疗方法
01
02
03
控制体重
肥胖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 和运动减重,有助于改善 脂代谢。
02
脂代谢紊乱的危害
Chapter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
脂代谢紊乱导致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 斑块,进而引起血管狭窄、阻塞,增加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高血压
脂代谢紊乱时,血脂异常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从而引起高 血压。高血压又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脂代谢紊乱主要分为高脂血症和低脂血症两类。高 脂血症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等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 平降低;低脂血症则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 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水平降低,而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常或升高。
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结词
脂代谢紊乱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发病机制涉及脂肪合成、分解、运输 和代谢等多个环节的异常。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脂代谢有积极的影响,应尽量避 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控制体重与减肥
监测体重
定期监测体重,及时发现体重 异常情况,采取措施控制体重 。
增加肌肉量
通过合理的运动和饮食增加肌 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 于控制体重和改善脂代谢。

血脂和脂代谢PPT课件

血脂和脂代谢PPT课件

B100-肝 B48-小肠
C (CI,CII,CIII)
肝,少量在小肠
D (即 AIII)
E (多态性,有 10 多种) 肝
另:分为载脂蛋白 A,B,C,E,(a)五大类:
载脂蛋白 分布 Apo A-I HDL 含大量,CM,VLDL,LDL 含少量 Apo A-II HDL,CM,VLDL 含少量 Apo A-IV HDL Apo(a) Lp(a) Apo B-48 CM Apo B-100 VLDL,IDL,LDL Apo C I VLDL Apo C II CM,VLDL,新生 HDL Apo E CM,VLDL,IDL,HDL
apoB100 • VLDL,IDL,LDL的结构蛋白 • 受体结合的配体
apoB48 • CM的结构蛋白 • 参与外源性脂质的消化吸收及运输
apoC
• apoC2是LPL的激活剂,抑制肝脏对 CM,VLDL的摄取
• apoC1是LCAT的激活剂
• apoC3抑制LPL的活性,抑制肝脏对 HDL的摄取
• 内源性--外源性
• 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激素的前体 能量供应的重要来源 代谢与转运
• 95%以上的血浆脂质是以脂蛋白的 形式存在并进行运转的
脂蛋白的定义 血浆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类大分
子化合物
脂质:FC,CE,PL,TG,FFA 载脂蛋白:酸性蛋白多于一般蛋白 水溶性物质:功能有运输脂质,参与脂质代谢,
2.功能 (1) 构成脂蛋白,使血浆脂质成为可溶性 (2) 修饰并影响与脂蛋白相关的酶的代谢和
活性,激活或抑制
(3) 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决定与参与脂蛋 白与受体的结合及其代谢过程
apoA • HDL,CM的结构蛋白 • LACT的激活剂、抑制剂

血脂 课件ppt

血脂 课件ppt

(二) hHCY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研究显示2 型糖尿病患者血HCY浓度高于正常对照,且与空腹血糖HbAlc和糖尿病病程显著相关 ; 胰岛素对HCY 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可通过调节肝转硫基酶活性调节血HCY 浓度。最近研究 发现糖尿病病人血浆HCY水平每升高5 μmol/L,未来5年内死亡率增加3倍。慢性肾病病人因排泄HCY功能 障碍,血中hHCY增加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
主诉:肖某某,男,42岁。腹痛2天,于2012年8月29日转入我院ICU。既往无特殊病史。 查体:神清,T 37.8℃,HR 125次/分,B 120/81mmHg,Sp0288%,RR 40次/分。
双肺呼吸音粗糙,散在湿性罗音;心音齐,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左腹部压痛(+), 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双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
胰腺CT:广泛的胰腺内、外积液,胰腺和脂肪坏死。胸部CT:双肺浸润影,双侧胸腔积液。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6.43×109/L,Hb 78g/L,PLT 130×109/LN 92%,Hct 29.7% 肝功能:TB 43 umol/L,DB 22 umol/L,ALT 151 U/L,AST 169 U/L,ALB 22 g/L 肾功能:BUN 23.1 mmol/L,Cr 582.2 umol/L 血气分析:pH 7.15,Pa02 50 mmHg,PaCO2 36 mmHg血脂:胆固醇10.66mmo1/L,
➢ 脂质测定 ➢ 载脂蛋白测定
血脂测定的临床意义:
➢早期发现和诊断高脂蛋白血症; ➢协助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症; ➢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如冠心病和脑梗死等危险度; ➢在监测评价饮食与药物治疗效果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脂代谢和高血脂.ppt

脂代谢和高血脂.ppt

⑷ 参与脂质交换: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可促进胆固醇
酯由HDL转移至VLDL和LDL;
磷脂转运蛋白(PTP)可促进磷脂由CM、 VLDL 向HDL转移。
四、血浆脂蛋白的代谢和功能
(一)CM主要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 CM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正常人血浆CM代谢迅速,半寿期为5~15分钟, 空 腹12~14小时血浆中不含CM
• 以空腹高乳糜微粒血症为特征。 •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的脂蛋白脂肪酶(LPL)缺乏 或激活LPL的ApoCⅡ的先天性缺陷。
导致乳糜微粒(CM)中甘油三酯不能被水解。
CM无法被肝细胞膜的受体识别、结合,不能进 入肝细胞内进行代谢。
造成CM在血液中堆积。
2.Ⅱ型高脂蛋白血症
LDL受体相关蛋白
(三)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由VLDL转变来 1、 LDL受体代谢途径
LDL 受 体 广 泛 存 在 于 肝 等 组 织 的 细 胞 膜表面,能特异识别与结合含apoE或apoB1OO 的脂蛋白。 当LDL与LDL受体结合后,LDL内吞入细胞与溶 酶 体 融 合 , 在 水 解 酶 作 用 下 , LDL 中 的 apoB1OO水解为氨基酸。
来 源:
小肠合成的TG 和合成及吸收的
+
apo B48 、 AⅠ、 AⅡ、 AⅣ
磷脂、胆固醇
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 存在:骨骼肌、心肌及脂肪等外周组织毛细血管内
皮细胞表面 活化:需apo CⅡ激活 作用:水解CM中TG及磷脂,产生甘油、脂肪酸及
溶血磷脂
LDL受体相关蛋白(LDL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LRP ): 识别、结合、清除 含ApoE 的CM残粒 (remna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降低LDL、VLDL,提高HDL
27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 多的病变。
28
四、青少年肥胖及其预防
肥胖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利用,导致体内过多的能量以脂 肪形式的过多积聚,导致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肥胖度的衡量标准: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 体重(kg)/ 身高2(M2) 24~26:轻度肥胖 26~28:中度肥胖 >28:重度肥胖
30
肥胖与高脂血症 肥胖病人的机体组织对游离脂肪酸的动员和利用减少, 血中的游离脂肪酸积聚,血脂容量增高。肥胖病人空 腹及餐后血浆胰岛素浓度常增高,约比正常人高一倍, 而胰岛素有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故 肥胖者常出现高脂血症,血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如 肥胖者进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则血浆甘油三酯水平 增高更为明显。此外,肥胖者餐后血浆糜微粒澄清时 间延长,血中胆固醇也可升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 高与肥胖程度成正比,形成的高血脂症易诱发动脉粥 样硬化、冠心病、胆石症和痛风等疾病。
15
3、血脂代谢的调节 血脂的激素调节
当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上升时,身体内哪些激素的 分泌量会上升?哪些激素的分泌量会相对下降?
上升: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下降:胰岛素
16
血脂代谢的调节
1、血脂的激素调节
胰 岛 素
糖胰 素高

血管 血 糖 三甘 酯油
血 糖
17
脂肪组织
甘油三酯分解为 甘油和脂肪酸, 代谢中间产物转 化成葡萄糖
2、血液中甘油三脂的去路
血管壁细胞
甘油三酯水 解为甘油和 游离脂肪酸
组织细胞
甘油和脂肪 酸氧化分解 1释4 放能量
血管
乳糜 微粒
甘 油 三 酯
极低密 度脂蛋 白
肝脏
将甘油和脂 肪酸转化成 糖类物质
血脂的来源和去路
食物中脂类 体内合成脂类
血脂 500mg/dl
氧化供能 进入脂库储存 构成生物膜
转变成其他物质 波动范围较大

成生物膜、部 低密度
分激素、维生 脂蛋白
素D3等
高密度 脂蛋白
肝脏
胆固醇被加 工成胆汁酸 排出体外
20
2、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和去路
来源
去路
食物
细胞膜
胆固醇
脂类激素
自身合成
组织
胆汁酸
体外
21
总结:脂蛋白在血脂代谢中的功能
种类
功能
乳糜微粒
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
极低密度脂蛋白
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 携带胆固醇运送到全身组织

葡萄糖
胰高血 糖素 肾上 腺素
胰高血 糖素
(二)、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和去路
1、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
外源性
血管
内源性
小肠 食物中胆固 醇的吸收
300~500 mg
醇胆 固
19
肝脏
自身合成胆 固醇
小肠细胞
自身合成胆 固醇
(二)、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和去路
2、血液中胆固醇的去路
血管
组织细胞


利用胆固醇合
弊:心血管疾病
4
第五节、血脂代谢及其调节
一、血脂 血浆中含有的脂类统称为血酯,包括甘油三
酯、磷脂、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血脂在脂类的 运输和代谢上起着重要作用。血脂只占体重的 0.04%,其含量受到饮食、营养、疾病等因素的 影响,因而是临床上了解患者脂类代谢情况的一 个重要窗口。
5
第五节、血脂代谢及其调节
高高甘脂油血三症酯的血主症要、危两害者兼是具什的么血?脂代 如谢紊何乱预疾防病高脂血症?
24
危害——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胆固醇
沉积
(VLDL、LDL)
粥样斑块
官腔狭窄 动脉内皮细胞损伤
动脉血管
冠心病
防治原则:降低LDL、VLDL,提高HDL 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服降脂药
25
①高脂血症
危害:
防治原则: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服用降脂药
肥胖症常伴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
29
解释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1、为什么有些喜食甜食和零食的人易发胖? 摄入的糖类过多,超过能量的消耗量的部分在体内转化 成脂肪贮存起来了。 2、怎样理解食用含脂肪多的食物时,食用量少而能保持较 长时间的体力? 脂肪也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而且单位质 量的脂肪所完全氧化释放出的能量比其它有机物高得多。
来源
去路
血脂
12
释放能量 糖类
(一)、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来源和去路
1、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来源
外源性
血管
内源性
小肠 乳糜微粒
脂肪组织
甘油三酯分解转
食物中油 经淋巴循环 脂和脂肪 的消化吸 收
甘 油 三
变为甘油和脂肪 酸

肝脏
极低密度 将甘油和脂肪酸
脂蛋白 重新合成甘油三
酯;糖类物质转
13
化成甘油三酯
(一)、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来源和去路
肝脏
将甘油和脂肪 酸转化为葡萄 糖或肝糖元
小肠
葡萄糖 消化
食物 消化、 转变
甘油三酯、 磷脂、胆固醇
磷脂、 胆固醇 脂肪酸
葡萄糖
18各种组织细胞
血管
脂肪细胞
葡萄糖
胰岛素
甘 油 三 磷酯 脂 、 胆 固 醇
胰岛素
葡萄糖


甘油、脂肪酸


甘油三酯
肝细胞
㈩ 甘油三酯㈩
㈩甘油、脂肪酸㈩ 葡萄糖 ㈩ 糖原
高密度脂蛋白 吸收外周组织中多余胆固醇运至肝脏
22
2、血脂失衡
想一想:
哪些因素会引发血脂含量失衡?
遗传因素、膳食因素、疾病、 体重、体力活动、药物、 年龄和性别、饮酒、精神压力
23
3、血脂代谢异常会引发的疾病
①高脂血症
什概念么:是空高腹脂血血脂症浓?度持续高于正常 高脂血症有哪些种类?
种类: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单纯性
37.6KJ/g
16.4KJ/g
2
磷脂
磷脂的成分:磷酸、含氮碱基、 甘油、 2个脂肪
酸磷脂的结构: 亲水头部:亲水 疏水尾部:亲脂
问题:当许多磷脂分子被水 包围时会怎样排列?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3
胆固醇
利:1、组成细胞膜 2、构成某些激素 (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脂肪:储能,保温
分 类
磷脂:构成生物膜的成分
胆固醇:调节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


参与构成机体的化合物
作 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用 参与维持生物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贮存能量,转变为糖类
1
脂肪
脂肪的成分:甘油+脂肪酸 脂肪的种类:
不饱和脂肪酸:油(C=C) 饱和脂肪酸:脂(C-C)
燃烧1g脂肪>燃烧2g葡萄糖
一、血脂
血脂的概念:血液中的脂质 血脂的主要成份: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 和游离的脂肪酸 血脂的存在形式:与蛋白质一起组成脂蛋白
6
1、脂蛋白的基本结构
甘油三酯
7
1、脂蛋白的结构
蛋白质 胆固醇 磷脂
apoB-10,apoB-48
8
甘油三酯
脂蛋白 疏水核心
胆固醇酯 磷脂单分子层
2、脂蛋白的种类
结构构成: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蛋白质,
类型:乳糜微粒(CM)
主要携带甘油三酯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主要携带胆固醇
9
2、脂蛋白的种类
10
2、脂蛋白的种类:
密度 颗粒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11
二、血脂的代谢
回顾人体内脂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