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教学、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现,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掌握茶学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基本实践技能;熟知本研究方向及相关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能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推广及管理的工作能力。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茶叶加工生化
2、茶叶加工与贸易
3、茶树栽培和种质资源
三、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硕士生一般为4年。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经申请并批准,作适当缩短或延长。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课程总学分为30—36学分。课程分学位课和选修课。
l、学位课
(1)自然辩证法2学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
(2)硕士生公共英语6学分
(3)茶学专业英语1学分
(4)高级植物生理与实验技术3学分
(5)高级生物化学与实验技术3学分
(6)茶树高产优质理论3学分
(7)茶叶加工原理3学分
(8)茶学文献综述与专题讨论2学分
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8学分,以上(4)(5)门可根据研究方向不同选其中一门。
2、选修课
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主要为研究方向服务,体现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公共选修课为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提高适应能力服务。选修课需在导师指导下选修。硕士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由导师指定3—4门有关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学分不能低于6学分。对于非茶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和以同等学力考取的大专毕业生,应补修茶学专业2—3门本科生专业课,不计学分。
选修课:
(1)茶叶生物化学研究法2学分
(2)特种茶制造专题2学分
(3)国际茶叶贸易2学分
(4)茶叶标准化2学分
(5)乌龙茶制造生物化学2学分
(6)微机原理与应用2学分
(7)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2学分
(8)仪器分析3学分
(9)市场学与价格理论2学分
(10)制茶工程学2学分
(11)高级生物统计 2.5学分
(12)食品添加剂 2.5学分
(13)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3学分
(14)电镜生物应用技术3学分
(15)农业生态学进展2学分
(16)细胞遗传学3学分
(17)贸易与市场营销 2.5学分
(18)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3学分
(19)高级食品化学 1.5学分
(20)其它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在教学方式上,在课堂讲授中注意采用启发式,安排一定学时进行专题讨论,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能写出读书报告。强调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素质教育。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客观规律,安排一定时间到生产单位参加生产实践。
为培养硕士生的教学能力,在有关任课教师指导下,在第二或三学年安排硕士生参加大学本科的部分教学工作,以指导实验和教学生产实习为主,讲授有关课程的部分章节。
为了使研究生了解生产实际,提高工作能力,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2—3周社会实践,写出社会实践报告。研究生参加教研室的学术活动,鼓励硕士生撰写论文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在经费许可情况下,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
六、学位论文工作
参加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是培养硕士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和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硕士生在导师或指导小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研究方向的科研、生产状况和动态,写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在教研室(可聘请有关专家)范围内作开题报告,经导师、教研室审核,确定学位论文题目,拟定论文工作计划,并着手实施。审核后的题目一般不得自行更改。必要时可到校外有关单位调查和实验,以提高研究水平。
在研究工作中必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并定期向导师或实验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与进展。指导小组对硕士生论文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
试验结束后,应系统地进行归纳,分析和推理,撰写出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经导师审核通过后,方可申请答辩。在论文答辩前,教研室可组织有关专家听取硕士生论文预答辩,并提出意见。研究生论文评阅和答辩委员的专家选聘应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应重视吸收持不同学术观点的专家参加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