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快乐的课间:陀螺旋转木马》课堂教学实录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快乐的课间:大家来唱》课堂教学实录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快乐的课间:大家来唱》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904065622e3f5727a5e962a1.png)
第二课《快乐的课间》:大家来唱说课实录教材版本:《大家来唱》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册第2课的表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并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大家来唱》。
2、在口风琴的辅助下,演唱二声部歌曲。
教学重点:借助口风琴学习高、低声部。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学生边唱边做律动。
师:今天我们在这么大的教室里上课,你们高兴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拍拍手吧!——播放音乐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感觉到了快乐;看到你们的笑脸,我感觉到了幸福。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和幸福,开始我们这堂音乐课。
师:刚才这首歌我们大家一起演唱的,属于哪种演唱形式?生:齐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属于哪种演唱形式?它与齐唱效果有什么不同?生:二声部合唱。
使得音乐更丰富,情感更饱满。
低声部加入烘托了气氛。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二声部合唱《大家来唱》。
进行板书二、歌曲学习1、进行高声部学习师:这首歌出是“水城”威尼斯民歌。
这首是描写孩子们课间快乐的活动。
现在我们再来听听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快乐,优美…师:想一想,这首歌是什么拍子的?生:说出是3/4师:它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弱师:试一试和我打一下指挥手势。
生:自信的师: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边哼唱边指挥。
准备好了吗,小指挥家们?生:师生随音乐,进行指挥。
师:同学们看看谱子,我们一会在吹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生:同学注意连音线的奏法,四分休止符,do到高音do八度大跳的指法,节奏吹奏要平稳等等。
师:谢谢细心观察的学生,帮助别人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现在用你的口风琴吹奏一下高声部。
注意刚才我们说到的地方。
生:自由的进行吹奏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刚才练习的很认真。
用心做事,我们就收获一个好习惯。
我们一起来吹奏一遍。
生:吹奏高声部,进行检查。
注意提示过的重点强调一下。
师:高声部旋律已经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了,现在你试着填唱一下歌词。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234c5e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b.png)
第一课水乡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与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
2、聆听《采茶舞曲》,感受江南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忙碌,欢欣的情景,及愉快的心情。
3、通过聆听感受“水乡”的美,体验音乐与民族的关系,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用口风琴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口风琴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在江南音乐、江南丝竹中安静地进教室。
2、口风琴节奏模仿练习,为解决难点XXX XXX X.X 作铺垫。
二、聆听《采茶舞曲》1、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听听。
< 1> 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吗?<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听听、唱唱)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由越剧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采茶舞曲》3、聆听《采茶舞曲》<1>你听到过这种曲调的风格吗?<2>随着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听出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了吗?4、复听《采茶舞曲》,用动作表现歌曲,学习简单的采茶动作。
5、复听《采茶舞曲》,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创编歌曲最后造型。
三、学唱歌曲《采菱》1、让我们继续游览在江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聆听《采菱》。
2、介绍菱角(多媒体演示)3、聆听《采菱》,律动(划船动作)4、学唱歌词:跟多媒体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5、学唱歌谱:跟多媒体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6、有情绪地演唱。
小结: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为生在江南而自豪,让我们一起热爱江南,热爱家乡,建设我们的家乡吧!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甜美柔与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唱出水乡柳树的柔美。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区分、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聆听《洪湖水,浪打浪》,简要介绍歌曲的由来与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人音版)教学设计1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人音版)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042dc96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2.png)
小学四年级第七册音乐教案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八单元,即第一单元“春景;第二单元“飞翔的梦”;第三单元“欢乐的村寨”;第四单元“你好!大自然”;第五单元“京韵”;第六单元“百花园”。
第七单元“爱满人间”.第八单元“花鼓乐”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四、学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2)、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3)、认识和了解音乐家贝多芬、比才及其音乐作品。
(4)、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5)、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6)、认识乐器柳琴、琵琶、唢呐,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1)、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小螺号》课堂实录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小螺号》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e8b24f3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9.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小螺号》课堂实录《小螺号》课堂实录一、组织教学师::弹上行音阶(起立),师生问好,弹下行音阶(坐下)。
1 3 5—︱5 3 1—︱同学们好,老师好。
二、新课的引入1、师:同学们请看多媒体,(多媒体出示海螺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生:海螺。
师:知道什么是海螺吗?见过海螺吗?海螺是干什么用的?生:知道。
在很久以前,海面上的通讯不是特别发达,所以用大海螺做成号角,用号角来传递信息。
师总结:说的非常正确。
小螺号的作用你们知道了。
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那些渔家儿童就用小螺号来吹奏好听的歌曲。
师:那么下面我们来听听小螺号的声音。
小螺号又能吹出什么样的旋律呢?同学们全体起立。
请同学们举起你的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练一练划拍。
1=F 2/46 6﹒5|32 6|6-|6 6﹒5|32 5|5-||wu wuwu wu wu wu wuwu wu wu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手势,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小螺号吹出的旋律。
2、师:小螺号的声音好听吗?生:好听。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非常好听的歌,歌名叫“小螺号”。
(板书课题)三、学唱歌曲(1)师:请同学们静听歌曲,听完之后请你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生答:(海鸥在飞,浪花在笑,唤船归来,阿爸快回来。
)师:老师觉得这首歌很好听,忍不住想给大家唱一唱这首歌,想听吗?生:想听。
师:那老师在唱的时候请你们想一想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样的景象。
教师范唱歌曲。
师:好听吗?(生答)。
师:想学吗?请看大屏幕。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歌曲优美的歌词。
朗读歌词时请想一想,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样的情景?生:(茫茫的海滩,蓝蓝的海水,吹起了螺号、心里美也)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旋律轻声哼唱。
(师示范)。
(2)学生跟着音乐旋律,轻声的跟唱。
教师强调我们的演唱从哪里开始的。
(多媒体展示教学录音)2、教唱难点乐句。
(1)上滑音的学习。
(1)6 3 3 (2)6 3 3小螺号小螺号师:小螺号是一个活泼、俏皮的小螺号,请同学们听听螺号俏皮在哪里?你是这怎样发现的?教师范唱带上滑音和不带上滑音的乐句。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人音版)教案全册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人音版)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f6368d9e009581b6bd9eb52.png)
小学四年级第七册音乐教案全册教学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课题水乡教学目标1. 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2.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 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4. 掌握竖笛的吹奏姿势。
第一课时 1-1一、聆听《采茶舞曲》1. 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1谁到过杭州游玩?(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2. 欣赏:《采茶舞曲》设问(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3. 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 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5. 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6. 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
二、表演《采菱》1. 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 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
2. 教师范唱歌曲。
3. 教师范唱歌谱4.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听唱、学唱曲调。
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很自然的唱好。
5、伴奏的加入要求:(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2选择打击乐器;(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6. 小结:水乡一景。
第二课时 1-2一、表演《柳树姑娘》1. 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 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陀螺》课堂实录
![《陀螺》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91b41209bed5b9f3f90f1cbd.png)
15《飞旋的陀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所学光的色散知识,制作各种陀螺;在玩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并能及时地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的光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教学准备:卡纸水颜料火柴棒胶水剪刀透明胶水双面胶等.教师准备:课件、一个做好的简易陀螺、每组准备红、绿、蓝三色圆片和一个七色陀螺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实验法学生准备:水彩笔、剪刀、火柴棒、卡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课件出示)看这是什么?生:陀螺2.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陀螺,请欣赏!展示各种陀螺及图片。
3.你玩过这些陀螺吗?怎么玩?谁来介绍?4.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做一个陀螺玩一玩?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科学知识呢?。
我们就来研究15《飞旋的陀螺》首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个陀螺板书课题:15《飞旋的陀螺》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一)制作陀螺,探究色光混合后的变化1、制作简易陀螺师:用什么做陀螺呢?(看大屏幕)制作陀螺需要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指学生答师:课本40页向我们介绍了制作陀螺的过程看一看,谁来说说怎样制作?生:首先,准备胶水、剪刀和一张白色卡纸,一根火柴棒。
现在白色卡纸上画出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再给它涂上好看的颜色,再用胶水固定火柴棒,把火柴棒插入圆内,简易陀螺就做好了。
师:制作陀螺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师:同学们想的都很周到,把应注意的问题几乎都想到了,现在看一看老师给你的提示(多媒体出示温馨提示)师:陀螺做好了,让你的陀螺转起来你有什么发现?2、制作三色陀螺师:下面,再来做一个更有趣的三色陀螺,来研究红绿蓝三色混合时颜色的变化,看一下制作的步骤(课件出示):1、先将两个圆片的槽口对齐。
2、将第三个圆片的槽口沿着前两个圆片的槽口插入。
人音版音乐四上《陀螺》教案2
![人音版音乐四上《陀螺》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99466d0f2f60ddccda38a046.png)
人音版音乐四上《陀螺》教案2
管弦乐《陀螺》1871年法国作曲家比捷创作了十二首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这是一套以音乐来描绘儿童世界的小品曲。
后又根据其中的五首改编成管弦乐曲,1873年于巴黎正式演出。
组曲中的每一首都有标题,分别为:《进行曲——喇叭与铜鼓》、《摇篮曲——布娃娃》、《即兴曲——陀螺》、《二重奏——小先生、小夫人》、《加洛普——舞会》。
第三首《陀螺》表现了孩子们在玩陀螺游戏的情景。
木管乐器奏出的主题采用以八分音符与休止符组成的节奏和连续作上行六度跳进的旋律进行:
音乐充满兴奋、热烈的气氛,孩子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的神情跃然于音乐之中。
乐曲还通过快速流动的十六分音符节奏生动地描绘了陀螺的飞快转动。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实录及评析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实录及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2af6e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7a.png)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实录及评析本文通过对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实录的分析,探询了课堂团结协作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深入挖掘出教师及学生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解析出教学活动中处处互动的真实,呼吁学校要建立起各角色间的沟通交流,以期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实录:一、课前活动1. 教师播放陀螺相关视频,学生观看并讨论。
2. 教师简要讲解陀螺的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活动1. 教师讲解文件中关于陀螺相关的知识点和制作方法,学生认真观看示范。
2. 教师布置每组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学生根据文章做回答题及制作陀螺活动。
三、结业活动1. 教师进行总结,学生正确能识记课堂相关内容。
2. 学生实际动手制作陀螺,掌握其使用方法。
课堂实录评析:在本次教学实录中,课前活动以播放陀螺相关视频及教师简要讲解陀螺的原理为主,进行学习。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讲解文件中关于陀螺的知识点和制作方法,学生组队完成课堂作业,具体习题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及制作陀螺,有效掌握相关知识点。
结业活动,教师做总结,学生能够正确能识记课堂相关内容,实际动手制作陀螺,掌握其使用方法。
针对本次教学实录,有以下几点值得进一步改进:(1)教师在课前活动需要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听讲。
(2)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多给不同的小组提供不同的创新思路,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进行创新。
(3)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可以幅度提高课堂活动效果。
总之,本次教学实录成果良好,课堂氛围融洽,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情况良好。
但仍有进一步改进空间,教师需要不断的反思和检视,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实录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6c6837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f.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陀螺》。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了什么?生:我想到了小时候玩的陀螺,是用木头做的,下面尖尖的,上面圆圆的。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陀螺并不陌生。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陀螺是什么样的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时,思考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生: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童年时期玩陀螺的经历。
师:概括得非常准确。
那么,作者玩陀螺的经历是怎样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玩陀螺的段落,并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玩陀螺的。
(学生默读课文)师:谁来说一说作者是怎样玩陀螺的?生:作者用鞭子抽打陀螺,让它在地上旋转。
师:很好。
那么,作者在玩陀螺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呢?他又是如何解决的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
(学生默读课文)师:谁来说一说作者在玩陀螺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解决的?生:作者在玩陀螺时,发现自己的陀螺不如别人的好看,心里很失落。
但是,他通过仔细观察和不断尝试,终于让自己的陀螺转得更快、更稳。
他还悟出了一个道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师:很好。
看来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非常深入。
那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道理呢?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作者玩陀螺的经历,还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作者一样善于观察、勇于尝试、勤于思考。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让自己的童年更加丰富多彩。
以上是我对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陀螺》的课堂实录的整理和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9-2020年四年级音乐上册 快乐的课间(第二课时) 教案 人音版
![2019-2020年四年级音乐上册 快乐的课间(第二课时) 教案 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b3f5f7ce2f0066f53322e4.png)
2019-2020年四年级音乐上册快乐的课间(第二课时)教案人音版教学内容:1. 歌曲《大家来唱》2. 拍号3/4。
3. 为三幅图配节奏。
教学目的:1. 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
2. 能正确完成配节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点:用三拍子指挥图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大家来唱》1.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这首歌曲就是三拍子的,请大家来听。
2. 聆听录音范唱:老师带同学拍手感受2/4拍强弱规律。
3. 再听: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做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4. 先学习第二声部旋律:用三拍子指挥图边打拍子边看书。
唱谱要求:放慢速度,分成两个8小节学唱。
(1)前8小节注意连线,第3、4小节同音相连只唱一音,时值相加共唱5拍。
(2)再学唱后8小节。
5. 再学习第一声部旋律,也分两个8小节学唱:前8小节1—ⅰ跳跃要唱准,想好音高再唱。
6. 二声部合唱(1)先唱好两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
(2)一句一句合唱,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7. 在二声部旋律唱好的基础上填唱歌词。
8. 配上打击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9. 小结:这首歌曲表达了孩子们快乐的课间生活,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民歌吗?(意大利威尼斯)课件出示:介绍意大利威尼斯。
(二)2/4与3/4对比及三幅图配节奏。
1. 导入:威尼斯美吗?请同学们踏着整齐的步伐,随着音乐《欢迎进行曲》片段来畅游威尼斯。
看到这么美丽的地方,同学们不禁跳起了舞蹈,你们听,杜鹃也和你们一起分享呢,放《杜鹃圆舞曲》。
2. 教师在参与时可以做2/4、3/4拍的指挥图式。
3. 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感受2/4与3/4拍后,完成书上配节奏。
骑马:用马蹄印的深浅表示其强弱。
图谱也可以用强弱的连续黑白圆圈表示。
荡秋千:用三拍子节奏与图谱。
时钟:用二拍子。
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音乐上册快乐的课间(第二课时)教案人音版教学内容:1. 歌曲《大家来唱》2. 拍号3/4。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四课《快乐的课间》(四课时)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四课《快乐的课间》(四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c95c8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4.png)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四课《快乐的课间》(四课时)第一篇: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四课《快乐的课间》(四课时)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四课《快乐的课间》(四课时)教学目标1、能让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哦,十分钟》,能有感情的演唱《大家来唱》。
2、通过聆听、分析钢琴独奏曲《乒乓变奏曲》,初步感受、理解变奏的曲式结构以及变奏的创作手法。
3、借助图形,短片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并能听辨出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区分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1、能够使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哦,十分钟》2、《哦,十分钟》的后半拍起唱和休止符的唱法3、了解《乒乓变奏曲》的变奏次数以及了解其所运用的变奏手法。
4、从听觉上建立“旋转”旋律的概念,并了解其构成的音乐要素。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4)课时设计意图(生成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哦,十分钟》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哦,十分钟》2.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并乐于学习教学重点:能够使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哦,十分钟》教学难点:后半拍起唱、休止符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出示“十分钟”,提问:“十分钟”让你们想到什么?2.交谈: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课间都玩些什么呢?生:跳皮筋、老鹰捉小鸡……二、新课教学师:看来这短短的“十分钟”很受同学们青睐!你想不想用更加欢快的歌声来表达自己欢快喜悦的心情?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歌曲《哦,十分钟》(一)聆听歌曲提问:1.请你说一说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欢快活泼)2.你认为我们能把歌曲分段吗?(先不公布答案)【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歌曲,培养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习惯,让学生分析出音乐要素。
】(二)曲谱视唱与模唱【设计意图:歌曲的旋律与节奏都比较简单,通过视唱和模唱旋律,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 1.用课件出示两小节乐谱 5 5 3 4 | 5 0 1)请同学唱曲谱 5 5 3 4 | 5 0 师:谁能视唱出这两小节旋律?2)听老师唱第一段旋律,找出5 5 3 4 | 5 0 共出现了几次?师:请同学们在歌曲中找出这两小节的旋律出现了几次?(四次)2.接唱游戏师:我们来做一个谱子接唱的游戏,同学们唱5 5 3 4 | 5 0,其它的旋律部分老师来唱。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陀螺》名师教案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陀螺》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4482bf76c66137ef061962.png)
《陀螺》名师教案课型:欣赏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感受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上的作用。
2.培养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能力、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1.聆听管弦乐《陀螺》,在聆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2.根据音乐节奏,速度力度、大跳音程旋律进行,与音乐的变化,感受音乐形象和结构,进一步体会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能随着乐曲用手势、图形谱、肢体语言、乐器演奏与各种形式表现音乐,充分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
重点:1. 通过聆听《陀螺》感受其音乐形象。
2. 能随乐曲用手势、舞蹈、器乐演奏多种形式表现音乐,体会音乐的情境与情绪。
难点:1.教学中运用竖笛和人声演绎二声部,感受乐曲的主题。
2. 创编图形谱,充分感受音乐形象。
3. 能听出乐曲的主题,是如何重复变化的,并根据主题变化辨别乐曲的结构。
教学准备:陀螺、PPT、电钢琴、竖笛、纸和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师生律动师生律动,放音乐《卡门序曲》的片段,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师:同学们,课前先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心情吧。
(二)介绍作曲家比才,用陀螺游戏引入主题1.师:同学们,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刚刚听到的律动曲叫《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最著名的歌剧《卡门》中的乐曲。
2.介绍比才和他的作品。
3.陀螺游戏引入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作曲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游戏的方式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新课教学1. 完整初听歌曲,师生交流听后的感受师:乐曲表现什么情境,又表现了什么情绪?设计意图:完整聆听,整体感受音乐。
2. 再次聆听,跟着音乐一起感受(听到重音的时候学生拍手,听到轻音的时候学生摇头)设计意图:完整聆听,整体感受音乐。
3. 听一听音乐的鞭子声a、手势随音乐表现抽鞭子的动作。
B、一共抽了几次。
设计意图:细听乐曲中的力度强音处。
4. 听一段音乐(前两句)A用手势表示强弱的变化(第一遍)。
《陀螺》课堂教学实录
![《陀螺》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d7d43fd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3.png)
《陀螺》课堂教学实录《陀螺》课堂教学实录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玩具,想知道它是什么吗?生:想。
师:好!那就请看大屏幕。
(师掏出自制的彩色陀螺在展示台上演示)师:好玩吗?猜猜看,像我们玩的什么?生:陀螺。
师:对,是陀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陀螺。
(师操作电脑,出示课题)师:玩陀螺有意思吗?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陀螺玩呢?生:想。
(大声的说)师: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套制作资料,装在信封里,现在请小组长打开信封,看谁能很快地做一个陀螺。
(同学打开信封,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协助)师:做好了的同学,试一试,看你做的陀螺能不能转。
(生检验自身做的陀螺)师:看来大家的陀螺都做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做的陀螺转的时间长(老师喊“预备——开始”,同学一起转陀螺)。
师: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呀!请举手。
(陀螺的转的时间长的同学兴奋的举起手)师:咦,有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有的转的时间短,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要不,我们再比一次,请准备好自身的陀螺,“预备——开始”。
(生再一次转自身的陀螺)师:这一次,谁的陀螺转动时间长,请把你的陀螺举起来。
(转的时间长的同学高兴地举起自身的陀螺)师:这是怎么回事儿?怎么还是有的转的时间长,有的转的时间短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陀螺转动时间长短不同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生:我发现这个盘放的平衡度好,它就转得好,要是歪一点的话,那就转不长。
师:对,我们通常把圆片叫做陀螺的盘,也就是你认为陀螺转动时间长短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生:同盘的平衡度有关?(师板书:盘的平衡)师:请看大屏幕,是不是像这样的两个陀螺?(师用课件出示一个盘平的,一个盘倾斜的陀螺)生:我想同铁钉的粗细有关系。
师:这个铁钉,我们通常称它为轴,也就是你认为陀螺转动时间长短同轴的粗细有关。
(师板书:轴的粗细)师:是不是像这样的陀螺?(师用课件出示一个轴粗的一个轴细的),还有没有不同的猜测?生:我觉得盘离轴的尖近转的时间长,远一点儿就转的时间短。
2016秋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陀螺教案
![2016秋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陀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b7ecde0912a216157929b6.png)
《陀螺》教学目标一、聆听乐曲《陀螺》,感受乐曲轻巧的主题。
二、体验小孩们玩转陀螺时的欢乐情景,勾起童年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难点一、体验音乐中轻快节拍。
二、体验作品轻巧的主题,表现欢乐的生活,并酷爱生活。
教材分析管弦乐曲《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才(1838—1875)1871年所作的《儿童游戏小组曲》中的第三曲《即兴曲—陀螺》。
管弦乐组曲《儿童游戏小组曲》系依照作者所作的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中的五首小曲改编而成,这五首小曲都有题目:第一曲《进行曲——喇叭与铜鼓》,第二曲《摇篮曲——布娃娃》,第三曲《即兴曲——陀螺》,第四曲《二重奏——小先生、小夫人》,第五曲《加洛普——舞会》。
《即兴曲—陀螺》,a小调,2/4拍,乐曲轻快,表现了小孩们在玩转陀螺时的情景。
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童年的游戏有很多,伴随咱们度过了难忘、幸福的童年光阴。
关于游戏的音乐作品也很多,咱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儿童游戏的音乐片段,请同窗们回忆回忆,告知我都有哪些。
学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都是表现咱们中国儿童游戏的作品。
今天,教师率领大伙儿欣赏的是一首描述外国小朋友游戏的作品,那个游戏在中国也很流行的!大伙儿认真听,猜猜是什么游戏?三、新课教学一、播放乐曲《陀螺》,感受乐曲的情绪。
师:同窗们听出来了吗?这是什么游戏?生:感觉像旋转的什么游戏。
师:专门好,继续说一说你们的体验吧!生:是不是转呼啦圈?师:很接近的,那个游戏说出来大伙儿必然很熟悉——是抽陀螺游戏!大伙儿玩过吗?生:冬季,我在奶奶家玩儿过。
生:广场上就有卖的,用鞭子一抽在晚上还会发亮呢!五颜六色的可漂亮了!二、教师出示“陀螺”各类图片。
师:教师这也有几个,谁会?来试试!3、播放音乐《陀螺》,学生踊跃参与演出。
4、出示曲名并介绍乐曲。
师:这是一首外国乐曲,名字就叫《陀螺》。
《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所作的《儿童游戏小组曲》的第三曲《即兴曲——陀螺》,是一首管弦乐合奏。
《快乐的课间》教案
![《快乐的课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1999e316fc700aba68fc00.png)
《快乐的课间》教案教学内容:聆听:管弦乐《陀螺》。
教学目标:1、课间、课余是同学们放松、快乐的时刻,本课的两个作品《陀螺》、《旋转木马》仅仅反映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的一个侧面。
让学生感受与体验不同形式表现的音乐作品。
2、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教学重难点:1、2/4、3/4拍的对比。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二、聆听:《陀螺》1、解题:城市的孩子有一部分未见过“陀螺”。
设问:谁玩过陀螺,或见到过陀螺说说怎样玩法解题:陀螺是一种玩具,请看教材中的插图:一个小孩执鞭子在打陀螺椎形木制品两头尖的,在抽打下能快速旋转。
本曲就是作者在创作一组《儿童游戏》中的一首小品曲。
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的转动的情景吗3、复听全曲。
要求边听边看教材中的两种谱——简谱与图形谱,了解快速的节奏与大跳音程所造成的欢快、热烈的气氛。
三、音乐知识:拍号。
1、2/4、3/4拍号的音乐知识教学结合歌曲教学进行。
即:2/4拍穿插在《哦!十分钟》中,3/4拍穿插在《大家来唱》中。
不单纯进行。
2、2/4、3/4拍号教学的重点是节拍感,即2/4拍的强弱。
3/4拍的强、弱、弱。
这一节拍感在前三年的音乐实践中都已进行,现在是在理论上让学生掌握,使这一节拍感成为他们自觉的音乐实践活动。
3、这种拍号的节拍感宜通过学习指挥图式、表演活动队列步伐、跳圆舞曲等对比,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和巩固。
4、在掌握了2/4、3/4拍号后,让学生自己完成“在图的下方配上节奏或用图谱表示”的创作练习。
如:“骑马”用马蹄印的深浅表示其强弱——图谱。
也可用强弱的连续黑、白圆圈表示:“荡秋千”用三拍子节奏与图谱,“时钟”当然是二拍子的节奏。
5、学生展示作品。
四、教师小结。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四年级上册《快乐的校园聆听陀螺》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四年级上册《快乐的校园聆听陀螺》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https://img.taocdn.com/s3/m/7cd699a50066f5335a81219d.png)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四年级上册《快乐的校园聆听陀螺》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陀螺》
教材分析:
管弦乐曲《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才(1838—1875)1871年所作的《儿童游戏小组曲》中的第三曲《即兴曲—陀螺》。
管弦乐组曲《儿童游戏小组曲》系根据作者所作的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中的五首小曲改编而成,这五首小曲都有标题:
第一曲《进行曲——喇叭与铜鼓》,
第二曲《摇篮曲——布娃娃》,
第三曲《即兴曲——陀螺》,
第四曲《二重奏——小先生、小夫人》,
第五曲《加洛普——舞会》。
《即兴曲—陀螺》,a小调,2/4拍,乐曲轻快,表现了孩子们在玩转陀螺时的情景。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陀螺》,感受乐曲欢快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音乐,
找找与孩子们音乐同时进行的还有谁的声音?
他的速度是快是慢呢?
欣赏全曲
生:陀螺
师:耳朵可真灵。
生:快(学生可能会提到陀螺快不转的时候,速度慢下来了。)
师:你是怎么感觉到的?(节奏、速度)
生:音乐的速度很快
出示谱3:
师:作曲家使用一连串十六分音符跑动来表现陀螺的快速旋转。
生:变了,没有
师:让我们从音乐中来找找答案吧!
欣赏A
生:变化了
师:哪个乐器的音色是如此丰富的呢?
生:电子琴(图示)
师:电子琴的各种音色使旋转木马的形象丰富具体了。
老师还有个问题,旋转木马高低起伏的感觉在音乐中又是靠什么表现出来的呢?(从音高上来寻找)
出示谱2:
师奏旋律
生:音高一高一低
师:看,句中红色的音符代表了旋转木马的起伏高度。
师生律动
师:接着做做脚的动作,四个小节完全相同。心里默数8拍,从右脚开始,两脚交替。(脚稍抬高)
师生律动
师:站起来做做脚的动作。(速度统一)
师生律动
师:让我们加上手的动作。重复两次
(速度由慢至快,多试几次。)
律动
师:同学们真能干,加入音乐试试行吗?
跟音乐律动(音乐讲求完整)
师:全体向右转,我们绕成一个圈,来前行律动试试。
欣赏全曲
生:快乐,兴奋的
师:游戏中谁这么快乐兴奋呢?
生:孩子们
师:你是如何体会到快乐兴奋的感觉的呢?
生:速度快,节奏跳跃。。。。。。。。。
师:假如你是作曲家,你会选用怎样的音色来表现这段音乐?
生:轻巧。。。。。。。。。。。。。。。。。。
师:听听作曲家选用了管弦乐队中的哪组乐器(图示)(木管)来演绎孩子们活泼快乐的形象。
两条旋律线一断一连,一上一下构成了一副欢乐的打陀螺情景。
老师还想考考你们,音乐中很强的那个音效是在表现打陀螺时的什么动作呀?
生:甩鞭
师:为什么觉得是在甩鞭?
生:力大
师:是用一种还是多种乐器演奏来表现这大力得一抽呢?
生:多种
师:作曲家就是选用了管弦乐队中所有乐器(图示)的齐奏来表现这大力地一抽。
那么在音乐中孩子们共挥动了几次鞭子?
从听觉上建立“旋转”旋律的概念,并了解其构成的音乐要素。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一段音乐作为见面礼送给你们,聆听音乐,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场面?
欣赏《旋转木马》A
生:紧张,欢快,热闹的场面
师:为什么给你欢乐的感觉?
生:音乐速度很快
出示谱2:
师:作曲家使用了一连串十六分音符来表现音乐的快速跑动。
跟音乐律动
师:作曲家用这段音乐表现了游乐场中的一个游戏项目,你能猜猜是什么吗?
生:旋转木马
播放视频1
师:完全正确。
刚才欣赏的这段旋律就是作品《旋转木马》的旋转主题,让我们聆听全曲,找找旋转主题,出现这个主题时请举手示意老师。
欣赏全曲
师:同学们的耳朵可真灵。
旋转主题每次出现时它的演奏乐器音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生:……
师:没关系,让我们再次聆听乐曲,数数有几次,并在听到甩鞭的声音时举起你的小手。
欣赏全曲
生:三次
师:正确,陀螺旋转过程中它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生:变化了
师:为什么?
生:力度一会强一会弱的
出示谱4:
p mf p
师:当力度强的时候,陀螺离孩子们距离(近)
当力度弱的时候,陀螺离孩子们距离(远)
师:让我们试着从音乐的音高上去寻寻答案吧!
正是因为有了音符的大跳,才使我们的音乐听起来一上一下的。
聪明的同学们,生活中除了旋转木马这样高低起伏旋转的游戏外,还有什么游戏也是旋转进行的?
生:……
师:今天老师还为大家请来了一位爱旋转的朋友。
你瞧,他踮起脚尖,跳着圆圈舞向我们走来了。
视频2
全曲分析:
师:作曲家见他的舞姿如此优美,于是就为他谱了一首曲子,名字就叫《陀螺》,听听作品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师:请这位能干的小听众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生介绍比才
拓展:
师:有谁还记得我们曾经欣赏过的关于旋转的音乐,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
生:……
出示谱6:
师奏或播放《小狗圆舞曲》
师:作品描写了一只爱追逐自己尾巴嬉戏的小狗。
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音乐课,同学们你们收获了什么?
生:……
(假如学生提到旋转音乐,可以稍稍深入提问
紧张,愉快的感觉下,猜猜孩子们会在干什么呢?
生:游戏
师:看看老师用什么方式给这段音乐配上了律动?
师律动表演
生:拍手,跺脚
出示谱1:
师:请看大屏幕,刚才老师正是使用了这条节奏给旋律配上了律动,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先看拍手的节奏,前两个小节和后两个小节相同吗?
生:不同
师:我们在心里默念1,2,3,嗒嗒,5,6,7,8
师:不论是《陀螺》还是《旋转木马》,他们的旋律为什么都带给我们无限旋转的感觉呢?
出示谱7:
师:通过视听,你能说说旋转音乐都有什么特点吗?(师边配合演奏)
生:……
师:同学们概括得真准确,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连串的音符快速有规律地重复出现才使我们的音乐听起来“转”个不停。)
小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师:正是音乐家们对生活细致的观察,真心地热爱才谱出了如此生动的音乐。同学们只要你也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老师相信总有一天你的内心也会流淌出美妙的旋律的。
第二课《快乐的课间》
教学内容:
1、作品《旋转木马》,《陀螺》欣赏
2、旋转音乐的复习回顾
3、作曲家比才介绍
教学目标:
1、借助图形,短片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并能听辨出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区分音乐形象。
2、通过欣赏乐曲,寻找“旋转”旋律的共性。
3、引发学生对生活,对音乐的关注。
教学重难点:
欣赏全曲
生:音高变化了
出示谱5:
师:往上还是向下走了呢?
生:往上走了
(师配合演奏)
师:离孩子们的距离?
生:近了
(师配合演奏)
师:
让我们闭上眼睛,随着音乐在脑子里想像一下陀螺在鞭下欢快旋转的画面吧!
欣赏全曲
师:是谁将这个游戏用音乐的形式描绘得如此惟妙惟肖的呢?
哦,原来是法国作曲家比才啊!
出示课件,介绍比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