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教案下册三年级
三年级语文作文教案我的家乡
三年级语文作文教案我的家乡三年级语文作文教案:我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乡,包括地理位置、风景特色、人文历史等方面。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风景特色等。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家乡,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家乡图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准备纸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或PPT,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2.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你们家乡是哪里?你们家乡有什么特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考。
3. 示范写作:教师以“我家乡”的话题为例,进行示范写作,引导学生如何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风景特色等。
4. 学生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可以先进行头脑风暴,列出自己家乡的特色,再展开描述。
5. 互相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示环节。
6. 作文修改: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表达方式,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7. 作品展示:挑选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多关于家乡的写作任务,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三年级家乡下册教案
三年级家乡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等。
教学难点:如何描绘家乡的自然环境。
2.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
教学难点:如何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
3.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俗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饮食习惯、节日习俗、传统手工艺等。
教学难点:如何描述家乡的风俗习惯。
4. 第四课时:家乡的物产丰富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农产品、特产、资源等。
教学难点:如何展示家乡的物产丰富。
5. 第五课时:保护家乡,从我做起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保护家乡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实际情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物产丰富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保护家乡的行动和实践。
3. 学生在家乡主题绘画、写作等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图片。
2. 视频素材:关于家乡的纪录片、宣传片等。
3. 文字素材:家乡的传说、故事、历史等。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景点、博物馆等。
5.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分享家乡的特色美食、手工艺等。
六、第六课时:家乡的变迁与发展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变迁以及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家乡的发展与变迁。
教学方法:采用时间线索法,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认识家乡的变迁。
七、第七课时:家乡的名人故事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及其贡献。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家乡课时一:家乡的位置和方向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位置和方向,学会使用方位词表达方向。
教学内容:- 家乡的位置:介绍家乡的所在省份和行政区划。
- 方位词的使用:教授常用的方位词,如东、西、南、北等。
教学方法:- 视听教学:使用多媒体展示家乡的位置和方位词的用法。
- 互动游戏:通过问答和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方位词的掌握。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位词描述家乡的位置和方向。
- 学生能够参与互动游戏,并准确回答问题。
课时二:家乡的地形和气候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地形和气候特点,能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
教学内容:- 地形特点:介绍家乡的山、水、平原等地貌特征。
- 气候特点:描述家乡的气温、降水量等气候参数。
教学方法:-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家乡的地貌和气候特点。
- 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家乡地形和气候的观察和描述。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家乡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户外实地考察和讨论活动。
第二单元:中国的地理课时一:中国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认识中国的七大地理区域。
教学内容:- 地理位置:介绍中国所在的大陆和邻国。
- 国土范围:用地图展示中国的国土范围。
- 七大地理区域:介绍中国的七大自然区域,如华北平原、青藏高原等。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使用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和七大地理区域。
-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研究并展示某一地理区域的特点。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准确标出中国的位置和国土范围。
- 学生能够正确说出中国的七大地理区域和其特点。
课时二:中国的山川河流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重要山脉、河流和湖泊,认识它们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内容:- 山脉:介绍中国的主要山脉,如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等。
- 河流:介绍中国的重要河流,如黄河、长江等。
- 湖泊:介绍中国的大型湖泊,如青海湖、洞庭湖等。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可爱的家乡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可爱的家乡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可爱的家乡教案第七课可爱的家乡教学目标:1、通过对家乡地理资源、风土人情、特色产业、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发展变化等的调查与考察活动,唤起学生对家乡的关注,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为家乡做宣传,培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考察、调查或访问、宣传、设计制作等活动,培养与人沟通、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制作能力。
3、通过学习,了解问卷调查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技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特色,并设计多种方案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难点:材料的收集、活动形式和设计制作方式的指导。
教学准备:有关海宁的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我们生长在海宁这个美丽温馨的鱼米之乡,是一种幸福和骄傲。
它不光是全国文明卫生城市,还是国际花园城市,有闻名遐迩的潮一一海宁潮,还有海宁人引以为豪的中国皮革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更让海宁走出国门,走进世界。
让我们每一个海宁的同学感受到一个城市发展离不开宣传。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能为家乡举办各种盛会做点什么宣传工作?二、确定主题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海宁,我们可以为家乡做做宣传,进一步提高海宁的知名度,为今年即将举办的皮革投洽会和海宁观潮节做好准备。
三、活动过程1、制度计划:请同学们说说,你打算宣传什么?怎么宣传?然后分小组讨论讨论,然后根据兴趣分头制订出活动计划:风景名胜、交通运输、民俗风的魅力、特色和发展成就。
要求:图文并茂,内容与形式相符合。
6、家乡“小医生”,讨论交流:通过上面的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程,有没有发现家乡在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有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请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
比如:不规范使用汉字、乱闯红灯、乱扔垃圾、乱停车、乱摆摊等现象。
三、总结阶段:说说收获、感想,相互评价交流体会等。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家乡文化课
家乡文化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所特有的文化。
在三年级下册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家乡文化的知识。
这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因为家乡文化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宝贵财富,而了解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一、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家乡文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认识家乡特有文化、习俗、历史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3.学习如何保护家乡文化遗产,培养爱乡爱国的意识;4.了解家乡特有文化的历史意义,促进对家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课程安排1.课程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文化景观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好奇心,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和保护家乡文化遗产。
2.家乡文化介绍教师给学生展示家乡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习俗、历史建筑、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文化经验。
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家乡特色,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
3.文化研究通过对家乡文化的研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选取家乡的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如历史建筑的历史、建筑形式、特点等,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4.文化保护讲解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及其历史意义,教育学生珍惜和保护家乡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为其保护工作做出努力。
5.文化传承教育学生学习家乡传统文化,传承家乡文化,让学生在传承和创新中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家乡文化。
可以让学生参加家乡文化活动,促进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教学方法方法1:调查研究法。
通过小组可以对家乡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取证录像,收集相关资料,最大限度地感受、了解家乡文化。
方法2:游戏体验法。
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和接触家乡文化,从而达到更深入和更实际的学习效果。
方法3:知识比赛法。
通过家乡文化知识比赛,让学生与其他组别进行比拼,更好地激起他们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学以致用。
三年级下册家乡
朝鲜族婚礼仪式隆重,分别在女方和男方家两次举行。
C、欣赏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山
分组展示有关长白山的有关图片。
D、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对长白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是长白山的哪一个季节?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生:〔展示手臂上的疤痕〕
师:孩子们,你们说疫苗对我们有好处吗?
生说:打了疫苗可以不生病。
生说:打了疫苗可以增强我们身体的免疫力。
师:也就是说,打了疫苗后,我们身体就产生了抵御病毒的抗体。我们国家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制订了方案免疫政策,为儿童提供了12种免费疫苗,以保护青少年的健康。还把每年的4月25日订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孩子们,你们觉得生活在中国幸福吗?
师: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国外医生是怎样治疗天花的,其实在我们古代的中国,治疗天花病毒比国外早的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古人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预防天花的?看书P6
生:人痘苗接种
3.认识接种的牛痘疫苗
师:刚刚同学们了解到牛痘疫苗能够打败天花。那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有接种过牛痘疫苗吗?
生:有/没有
生:幸福。
三、头脑风暴-接种的疫苗我知道
1.说一说接种的疫苗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从小到大都打过哪些疫苗吗?
请把你打过的疫苗写在这张树叶上。
2、生命树方案
展示并张贴。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答复。
今天我们学习了生命健康的守护神,希望同学们正确对待接种疫苗,多多锻炼身体,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出更美的光辉!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三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1.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2.限制精细主食摄入。多食糙米(糙米粉)、全麦(麦片)、玉米等。
3.限制食盐摄入。
4.保证含蛋白质食物(鱼、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的摄入。
5.保证含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
6.保证每日4杯﹣6杯水,以清理脂肪,输送营养。
三、肥胖儿饮食减肥技巧
通过插图中人物的对话,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教师提问:雷电是怎么回事呢?雷击的方式有哪些?
学生讨论交流。
总结:雷雨是夏季常常出现的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雷雨天气,容易发生雷击。雷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雷电直接击中目标;二是雷电通过导电体,间接击中目标。打雷时不能打电话大风吹断树枝砸中汽车的画面。
三、总结
谈谈你的感受。
课时计划 第 2 节
课题
2.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授课时间
第2周
课型
新授
教法
指导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外出游玩可能会遇到的危险。
2.如何避免发生的意外伤害。
3.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教学难点: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录相或小品导入
暑假,小强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后天要出发,今天正准备出门的物品 :舒适的衣物,遮阳防晒用品,防中暑及拉泻晕车等常备药,带点方便食用的水果、水及干粮以便途中食用。他们把所有的物品按使用的情况分类装好,并尽量带得少而精,然后按个人的能力分配了每个人携带的物品。然后他们又教育小强出发前好好休息,外出时应注意。
授课时间
第1 周
三年级语文教案《我的家乡》
三年级语文教案《我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听、说、读、写《我的家乡》这篇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我的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我的家乡》的内容,能够流畅朗读;2)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能够简单表达对家乡的感情。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抽象词语,如“家乡”、“田园”等,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三年级语文教材《我的家乡》2. 教具:图片、PPT、课件等3.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温馨,营造家乡的氛围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利用图片或PPT展示家乡的风景、建筑等,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美好。
2. 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课文《我的家乡》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向往之情。
3. 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教师朗读,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 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家乡的场景中,描述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5. 语言实践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乡的风景、人文等,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课堂延伸1. 课外拓展带领学生走进家乡,实地感受家乡的美丽风景,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
2.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写一篇《我的家乡》的作文,展示对家乡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家乡的风景作文指导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家乡的风景作文指导教案简介此文档为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家乡的风景作文指导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写出具有才情、语言流畅的作文。
任务目标通过本次写作指导,学生们应该能够:•了解家乡的风景特色,对家乡充满感情;•从不同角度描述家乡风景,丰富作文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生动有趣的作文。
写作思路第一步:观察家乡风景,整理思路写作之前,首先需要观察家乡的风景,了解其特色,思考如何表达。
观察方法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徒步逛街、坐车游览等活动,也可以是观看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记录下所见所感,整理出一份思路清单,如下:•家乡的山水:山峦起伏、河流蜿蜒;•家乡的建筑:古色古香、传统建筑;•家乡的人文风景:民俗文化、历史名胜等。
第二步:选择主题,设计思路在观察和整理思路的基础上,进行主题选择和思路设计。
主题可以多种多样,如下:1.家乡的自然美景2.家乡的文化底蕴3.家乡的人文景观上述主题只是示例,请根据自己家乡的特点自行设计。
在确定主题后,可开始设计思路,并对主题下的每个分支进行思考,具体可参考下表:主题分支思路家乡的自然美景山水美丽的山峦和流淌的河流草木茂密的森林和青翠的草原家乡的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传统节日和民间习俗历史文化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址家乡的人文景观神秘景观神话传说和古老祭祀现代建筑新兴城市和现代地标第三步:编写作文大纲在完成思路设计之后,可开始编写作文大纲。
作文大纲主要用于和串联思路,并提炼出主线和分支。
以“家乡的自然美景”为例:•导入: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正文:描述家乡的山水、草木等自然景观;•结尾:家乡的自然美景,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根据自己设计的主题和思路,编写相应的作文大纲即可。
第四步:写作细节在开始写作前,还需注意以下几点细节:•语言要生动形象,注意用词和形容词的选择;•可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和比喻,增强文学性;•可以在结尾处适当进行情感表达。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可爱的家乡 》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可爱的家乡》一. 教材分析《第八单元可爱的家乡》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本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名人故事、特色美食等,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空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探究。
在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各个方面,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
同时,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充满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名人故事、特色美食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名人故事、特色美食等内容。
2.难点:学会运用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乡的魅力。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自主探究家乡的各个方面。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践活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家乡的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
2.学生准备:收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如图片、故事等。
3.教学资源:互联网、图书、实地考察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名人故事、特色美食等,让学生对家乡有更全面的了解。
培智三年级下册生活适应我的家乡教案设计
培智三年级下册生活适应我的家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生活适应我的家乡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2. 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3. 学会使用地图、图片、文字等工具展示家乡的特点。
4.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学生对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的认识。
2. 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了解。
教学难点:1. 学生运用多种工具展示家乡的特点。
2. 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文字等展示工具。
2. 有关家乡的资料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地图,让学生猜猜所在地点是哪里,引导他们思考家乡的地理位置。
2. 展示: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家乡的一些美景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
3. 学习:教师介绍家乡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学生通过听课、课外阅读或互联网等途径进行扩展学习。
4. 总结: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语写下对家乡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的总结。
第二课时:1. 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出示地图让学生回忆家乡的地理位置。
2. 学习:教师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如历史名人、名胜古迹、传统习俗等,学生通过听课、课外阅读或互联网等途径进行扩展学习。
3. 练习:学生讨论家乡的特色和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处,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展示。
4. 总结:学生们根据所学内容写下对家乡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总结。
第三课时:1. 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出示图片或物品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2. 练习:学生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工具展示自己的家乡,可以制作PPT、海报、小册子等形式。
3. 展示:学生们轮流展示自己设计的展示材料,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对展示进行评价。
4. 总结:学生们根据展示和讨论的内容,总结出自己认为家乡最有特色和魅力的地方。
小学三年级地理教案认识自己的家乡
教学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科目:地理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地理术语描述自己的家乡。
2.学生能够正确标记家乡在地图上的位置。
3.学生能够简要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自然环境和产业特点。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或电子地图。
2.地理课本和教学PPT。
3.图册或照片集关于自己家乡的图片。
4.认识自己家乡的问卷调查表。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知1.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地理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家乡的认识程度。
2.老师通过图片或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特点和地理位置。
Step 2: 学习和讨论1.学生观看PPT或图片,了解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以及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
2.老师通过问题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考,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产业特点。
如:a.家乡有哪些地方特色?有哪些著名的建筑或景点?b.家乡的自然环境如何?有没有河流、湖泊、山脉等自然特征?c.家乡的主要产业是什么?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Step 3: 地理任务1.学生进行家乡的问卷调查,询问家人和邻居关于家乡的信息。
调查表可包括以下内容:a.家乡的名称、位置;b.家乡有什么著名的建筑或景点;c.家乡的气候和自然环境;d.家乡的主要产业。
Step 4: 汇报和分享1.学生准备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并使用地图标注自家、学校和一些著名的建筑或景点。
2.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家乡的特点和地理信息。
3.老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自然环境和产业特点。
Step 5: 总结和评价1.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地理知识。
2.老师评价学生的汇报和分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学生针对这节地理课的学习,做一份简短的自我评价。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借助图册或照片集等资料,进一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2.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更多关于家乡的信息,并制作家乡的小报或展板。
教学评价:1.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是否准确、详实。
家乡的桥和塔(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家乡的桥和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和塔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桥和塔的介绍2. 绘画技巧的讲解3. 实践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和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桥和塔的美,并将其表现在画作中。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关于家乡的桥和塔的图片、简介等。
2. 绘画工具: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家乡的桥和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桥和塔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家乡的桥和塔。
2. 家乡的桥和塔的介绍利用课件,向学生介绍家乡的桥和塔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文化价值。
让学生了解桥和塔在家乡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的美学价值。
3. 绘画技巧的讲解讲解绘画桥和塔的基本技巧,如构图、线条、色彩等。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桥和塔的细节,如桥的拱形、塔的檐角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绘画技巧,尝试自己动手绘制家乡的桥和塔。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5.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每个人的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6.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和塔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同时,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自豪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和塔,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桥和塔的美,并将其表现在画作中。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绘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如分组合作、户外写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家乡教案下册三年级
家乡教案下册三年级第1课、绘地图授课内容:绘地图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位置图,及学校的位置图。
2.通过绘制地图让学生了解到居住地有哪些隐患。
3.经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体验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或学校的地形图并标出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教学难点:了解居住地及学校的“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教育孩子要远离。
教学准备:吉林省地图,伊通地图,靠山地图,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吗?位于我们吉林省地图上的那个地址?二、探究新知:(听、看、讲、想、做)1.在下面地图上找到你的学校。
(想、做)2.小组成员交流书中的表格相互补充班上汇报。
(看、听、讲、想、做)3.试一试(看、听、讲、想)(1)为你的学校绘制一幅“学校地图”。
(2)用同样的方式给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画一幅地图。
4.试一试(1)选择画的最准确的“学校地图”和“居住地地图”用彩笔标出“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2)组内成员交流,班上汇报总结:我们的学校和居住地都有“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请大家远离那些有危险的地方保护我们的生命。
5.看读一读的内容:每个人的家乡地图(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边读边画所获知识点。
(2)小组成员交流,,班上汇报,有困难的同学组内的同学帮助。
第2课知情者说授课内容:知情者说教学目标:1.知道了解家乡的历史,同时关注家乡的发展过程。
2.使学生了解“吉林地名的由来”。
3.真正体会家乡的发展,从而达到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知道了解家乡的发展过程,同时推举出同学中博学多闻的人。
教学难点:搜集住过的村镇或小区过去是什么样子?教学准备:文字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过去是什么样子吗?和我们现在比起来有哪些不同?总结:很多家乡的历史内容保存在家乡人的记忆中。
二、探究新知:1.你的学校过去是什么样子?历史上,它是怎么发展的,你知道吗?2.你住的村镇或小区,过去是什么样子?家乡人谁最清楚?3.小组成员交流相互补充班上汇报。
三年级作文我的家乡教案
三年级作文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对家乡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并能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家乡。
2.难点:帮助学生提高描述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三、教学准备:1.课件: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的图片。
2.教学素材:与家乡相关的图片、视频或事例。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
2.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这是哪里的地图?”3.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并提问:“你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地方?有哪些特点?”4.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对家乡的认识说出来,并记录在黑板上。
Step 2 学习(2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事例等素材,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方面进行描述,并帮助学生丰富词汇和句式。
3.教师可适当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帮助他们彼此分享家乡的特点,并相互提供建议和意见。
Step 3 表达(20分钟)1.教师布置作文任务: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作文。
2.教师提供范文,让学生参考并进行模仿创作。
3.学生完成作文后,互相交流并提出修改意见,增强写作能力和表达准确性。
Step 4 展示(1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并可以配以图片或口头描述。
2.学生互相欣赏并进行评价,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五、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学生家长来学校进行一次家乡特色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和家乡的特色文化。
2.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家乡实地考察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和感受家乡的魅力。
3.可以鼓励学生写一份家乡的旅游推荐书,将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分享给更多的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一节三年级作文的教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作文教案。
主题,我的家乡。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景、人文
风情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景、人文风情。
教学准备,图片、地图、家乡风物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让学生看看这些图片,看看这些地方是不是很熟悉,然
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
二、学习新课。
1. 地理位置。
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地理位置,包括东、西、南、北,以及靠近哪些城市、靠近哪些水域等。
2. 自然风景。
教师出示家乡的自然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描述家乡的自然风景,包括山、水、田野、花草等。
3. 人文风情。
教师出示家乡的人文风情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描述家乡的人文风情,包括建筑、民俗、习俗等。
三、巩固新课。
教师出示一些家乡的风俗文化,让学生说说这些风俗文化是怎么样的,然后让
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家乡风物。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写一篇《我的家乡》,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景、人文
风情等。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培养了对家乡的
热爱和对家乡的认同感。
我的家乡在新疆(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教科版
我的家乡在新疆(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教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新疆的地理位置:新疆在中国的西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2. 历史文化:新疆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3. 自然风光:新疆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如天山、塔里木盆地等。
4. 民俗风情:新疆有丰富的民俗风情,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新疆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2. 难点:新疆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新疆地图、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新疆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新疆的了解和感受。
4. 活动:进行新疆知识问答,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总结:总结新疆的特点,强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我的家乡在新疆2. 内容:新疆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写一篇关于新疆的短文。
2. 实践作业:制作一份新疆的手抄报。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新疆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强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新疆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讲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点细节:教学内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内容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够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
对于“我的家乡在新疆”这一主题,教学内容需要精心设计,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新疆,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对家乡的热爱。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美丽家乡 教案
3、美丽家乡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
2、了解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3、知道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为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尽责。
教学重点
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懂得为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尽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为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尽责。
3、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善环境、治理污染的法律法规,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这些法律法规,并通过“情境剧”,让学生了解国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活动三:我们的参与
1、“活动场”。学生通过走访,了解“建设美丽中国”行动。
2、“金点子”。引导学生参与到“建设美丽中国”行动中,为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以雾霾为例,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环境污染有哪些,产生的原因,以及所产生的危害。
3、“活动场”。
学生通过一次“寻找……行动”,感受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
活动二:国家在行动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建设美丽中国”行动,浙江省全面推进“五水共治”行动。
2、“活动场”。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家乡在“建设美丽中国”行动中采取的措施和所取得的成效。
教学建议:
1、教学过程中要重点从“情境剧”的讨论与分享中,让学生了解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不要空洞说教,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深切的感受。
2、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治理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同时,重点关注家乡在推进环境保护、治理污染方面的相关举措,积极参与到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之中。
教
后
记
教学准备
课件、插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绘地图授课内容:绘地图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位置图,及学校的位置图。
2.通过绘制地图让学生了解到居住地有哪些隐患。
3.经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体验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或学校的地形图并标出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教学难点:了解居住地及学校的“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教育孩子要远离。
教学准备:吉林省地图,伊通地图,靠山地图,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吗?位于我们吉林省地图上的那个地址?二、探究新知:(听、看、讲、想、做)1.在下面地图上找到你的学校。
(想、做)2.小组成员交流书中的表格相互补充班上汇报。
(看、听、讲、想、做)3.试一试(看、听、讲、想)(1)为你的学校绘制一幅“学校地图”。
(2)用同样的方式给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画一幅地图。
4.试一试(1)选择画的最准确的“学校地图”和“居住地地图”用彩笔标出“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2)组内成员交流,班上汇报总结:我们的学校和居住地都有“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请大家远离那些有危险的地方保护我们的生命。
5.看读一读的内容:每个人的家乡地图(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边读边画所获知识点。
(2)小组成员交流,,班上汇报,有困难的同学组内的同学帮助。
第2课知情者说授课内容:知情者说教学目标:1.知道了解家乡的历史,同时关注家乡的发展过程。
2.使学生了解“吉林地名的由来”。
3.真正体会家乡的发展,从而达到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知道了解家乡的发展过程,同时推举出同学中博学多闻的人。
教学难点:搜集住过的村镇或小区过去是什么样子?教学准备:文字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过去是什么样子吗?和我们现在比起来有哪些不同?总结:很多家乡的历史内容保存在家乡人的记忆中。
二、探究新知:1.你的学校过去是什么样子?历史上,它是怎么发展的,你知道吗?2.你住的村镇或小区,过去是什么样子?家乡人谁最清楚?3.小组成员交流相互补充班上汇报。
(看、听、讲、想、做)4.试一试(看、听、讲、想)(1)在你看来,谁最了解家乡的发展过程?(2)怎样才能获得关于家乡发展历史的知识?(3)学生交流评选“家乡的历史档案库”。
注意:比一定局限在评选人物。
4.试一试能做到博学多闻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你的同学中也有博学多闻的人吗?(1)小组内交流评选组内博学多闻的人!(2)班级交流,选出历史上知识最丰富的班级人物吧!5.看读一读的内容:“吉林”地名的由来(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边读边画所获知识点。
(2)小组成员交流,班上汇报,有困难的同学组内的同学帮助。
(3)学生汇报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到“吉林”是如何以来的?三、总结作业你们知道“伊通”地名的由来吗?第3课八大怪授课内容:八大怪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
2.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家乡为什么会形成一些怪异的习俗教学重点:家乡很多怪异的习俗,他们是怎样由来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八大怪的怪异之处,并且如何由来。
教学准备:收集文字资料、图片以及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关东情》同学们你们从这首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内容?课题引入《八大怪》二、探究新知:通过刚的歌曲我们知道东北有八大怪,那你们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怪吗?1、读一读《简说东北八大怪》2、和组内同学交流,并简述八大怪的由来3、试一试(1)家乡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些怪异的习俗呢?(2)除了这些,你认为还有那些风俗怪异有趣?(3)小组内成员交流,班上汇报三、总结作业你们还知道哪些地区有一些怪异的风俗?第4课性格授课内容:性格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每个人的性格会有所不同,但同一个地方的人们会有一些相同的特点。
2.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性格中的独特。
教学重点:家乡人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家乡人性格中的优点及缺点教学准备:收集文字资料、图片以及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大家来猜一猜这个人是谁?总结:每个人的性格会有所不同,儿童一个地方的人们则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课题引入《性格》二、探究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家乡人的性格”,然后选出10个形容词来形容家乡人的性格。
2.小组参加全班分享,充分讨论,最终选择10个能最代表家乡人性格的词语。
3.班级汇报评4.试一试(1)小组内讨论“家乡人的三大优点”和“家乡人的三大缺点”(2)班上交流和分享5.试一试(1)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食物来形容家乡人.(2)班级交流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对家乡人的人是最深刻!三、总结读一读出示“吉林人的性格”通过朗读这首诗歌,同学们在诗中发现多少个来描写吉林人的形容词?第5课清明节授课内容:清明节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清明节是哪一天.2.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家乡人过清明节都有哪些习俗。
教学重点:在清明扫墓中家乡人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了解家乡人过清明的习俗哪些是不可取教学准备:收集文字资料、图片以及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首描写的是24节气中的那个节气?课题引入二、探究新知:清明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
1.试一试(1)调查家乡人过清明节都有哪些习俗吧?(2)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或故事,你知道哪些?(3)小组成员交流汇报2.小组内成员交流讨论在家乡的祭祖扫墓习俗中,有哪些是过时、落后的?应该怎样改变?3、看读一读的内容:清明节(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边读边画所获知识点。
(2)小组成员交流,,班上汇报,有困难的同学组内的同学帮助。
三、总结清明原本可以让我们追寻记忆中旧日的足迹,找回曾经的朝夕相处,伤怀感动,百感交集。
然而,清明扫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清明已经变得不再清明。
在这个追思感怀的日子里,汽车排起了长龙,山火也可能伴着焚香烧纸而至。
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我们的哀思。
低碳减排,共度一个“清明”的清明。
第6课秀水授课内容:秀水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家乡有哪些河流。
2.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河流在家乡的生活中发挥是谁呢么作用。
3.通过本科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说污染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河流,那些河流被污染,那些河流没被污染。
教学难点:了解居住地及学校的旁边有哪些河流,教育学生不要野浴。
教学准备:收集文字资料、图片以及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水是生命之源,逐水而居是家乡人一直以来的居住梦想。
那你们知道你家居住地有哪些河流吗?引入课题秀水二、探究新知1.你家附近和自己生活联系紧密的河流是那一条?2.对于这条河流有什么信息可以和大家分享?3.你家附近有面积较大的湖泊或水库吗?他在家乡生活中发挥什么作用?小组内交流吧4.试一试小组内讨论(1)你家附近的河流湖泊有没有被污染?(2)污染和家乡人的生活有关系吗?(3)怎么解决“水污染”问题?(4)组内讨论,班级内汇报成果5.刚才听过同学们的汇报老师了解到你们家乡的美丽,可是在这里老师要给大家一个提醒野浴非常的危险,你们知道吗?(1)学生汇报野浴的危险之处(2)观看视频野浴的危害(3)小组同学共同设计警示牌,班级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创意最好。
6.读一读(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2)通过文字你读懂了什么?第7课绿草如茵授课内容:绿草如茵教学目标:1、了解我省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增强学生对不同学科间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3.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草地在家乡的生活中发挥是谁呢么作用。
教学重点:1、懂得爱护植被,绿化我省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我省的活动。
2、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收集文字资料、图片以及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
让同学们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举例说岀一些不同地区、环境中生长的植物的特点,如在南方、北方、沙漠等地生长的植物有何特点。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再由各小组代表发言。
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你家的附近哪一片草地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在你的理解中,什么样的草地才叫“草原”?你家附近有“草原”吗?3.小组同学讨论交流(1)草原、草地给家乡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2)我,恶魔英爱怎样保护他们?4.试一试有人说:“我国每年还需进口大量粮食,为什么不把草原开垦诚耕地以生产更多的粮食呢?”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说法?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吧5.读一读:家乡的草原(1)出示图片姜家甸草原、查干淖尔湖图片(2)学生汇报通过阅读资料读懂了什么?第8课基础教育授课内容:绿草如茵教学目标:1、了解我省的基础教育状况。
2、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自己的学校。
3、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来了解各级政府为了发展基础教育坐了哪些事情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上学的好处,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热情。
教学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收集文字资料、图片以及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发展基础教育市政府和蛇会的责任,接受基础教育,是每一个儿童的权利和义务。
引入新课二、探索新知1、小组内交流(1)最近几年,给及政府为发展基础教育做了哪些事情?(2)家长为子女的教育付出了那些努力?2、辩论(1)社会上一些人认为,山不上学没什么区别,不上学一样能吃饱饭。
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2)组内成员讨论,选出一人进行汇报3、试一试(1)你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学校?(2)在学校里拥有怎样的学习生活?(3)把你心中的学校滑下来,千万别忘记画上老师和同学!4、读一读:吉林省的基础教育第9课家乡的道路授课内容:家乡的道路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家乡路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后家乡路周边经济的发展。
2.知道家乡的物产、特产及丰富的资源。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调查了解家乡路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后家乡路周边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如何规划家乡外面世界相连的道路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反映20年前和现在道路情况的图片和照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有关20年前道路情况的调查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对每天上学走的那条路一定很熟悉吧?(生:熟悉)那你能对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上学的路是什么样吗? (学生介绍自己上学的路) 师:同学们,从你开始上学到现在这三年里,这条路有什么变化吗?生:路比原来宽了。
引入新课二、探索新知诚实的道路叫马路,农村的道路主要是乡村公路。
1、小组内交流(1)仔细想一想自己家附近的道路主要有哪些?(2)沿着这些道路都有什么建筑或风景?(3)有那些故事是与这些道路有关联?2.你的想法是什么?(1)如果让你来规划家乡与外面世界相连的道路,你有什么想法?(2)如果家乡的路只保留一条,你选择保留那一条?为什么?(3)如果家乡的路在增加一条,你选择在哪里在修一条?为什么?三、读一读:家乡的路第10课民族团结授课内容:民族团结教学目标:1、了解我省的民族构成2、培养学生民族团结要和睦相处3、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