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的思考

关于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的思考

关于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的思考随着行政权力不断扩大和社会治理日益复杂,行政道德失范问题也日益突出。

虽然政府多次出台法规机制加强行政道德建设,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且不断增多,给社会治理和政治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导致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和治理对策进行思考。

一、关于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1. 人性因素行政权力是一种权力,有些人不可避免地会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变得贪污腐败。

个别干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其他群体的利益,违反职业道德规范。

2. 制度缺陷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重过程、轻结果,官员的考核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绩;而政绩的评判标准大量指标主要与GDP、政绩、经济效益、税收等方面有关,而忽视了要素的考察,尽管在许多成果中存在形式主义、僵尸统计等问题。

此外,当前行政管理还存在权力不透明、监督不公开、缺乏法律制约、加强自我约束、不受政治机制监督等诸多问题。

3. 利益驱动一些行政人员会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共财产、利益输送、搭售产品及接受回扣等,违反法律法规。

有些企业行政人员与国有企业纠缠,导致官员仕途扶植的企业现象,以及上下俱黑,形成相互利用、相互哄抬、相互掩护的“利益共同体”。

4. 人际关系一些行政人员的核心圈子是朋友、走亲戚等社交关系,该关系网络往往是隐性的利益协同体。

消极腐败的个人和利益集团,在关系网的护持下很容易滋生势力,以政治上的利益控制组织和团体。

二、关于行政道德失范的治理对策1. 加强制度建设应加强行政权力的管理,建立专门的制度和监管机构,定期公开行政人员的财产申报,销毁一切与公务无关的应酬等。

此外,应该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建立贡献复审制度,并加大对不合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强化人才培训为了提高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应加强行政人员的职业培训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和规范意识,制定全面的行政人员职业标准,对于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应进行严厉惩罚,加强道德教育的宣传,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关于我国政府腐败的原因、危害和对策的分析

关于我国政府腐败的原因、危害和对策的分析

关于我国政府腐败的原因、危害和对策的分析摘要:世界各国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败现象发生,中国政府也不例外,相比较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目前中国政府正处在腐败的高发期。

政府反腐败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制约政府腐败,促进廉政建设在中国势在必行。

中国政府的反腐败工作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在困境中不断探索新的对策。

腐败的本质是“以公共权力为资本,背离公共利益目标,为个人或集团谋取物质利益与非物质利益,简而言之,是以公权谋私利。

”拥有公共权力资源的主体是唯一可以实施腐败行为的主体,政府腐败的定义是指政府公务人员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并且这个愿望背离公共利益目标,而对政府角色和政府权力资源的滥用。

腐败损害政府权威,影响政府作用的发挥,对社会发展不利。

因此,政府反腐败势在必行。

关键字:腐败、廉政建设、官本位腐败现象产生的各种原因一、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是腐败现象泛滥的制度性原因社会腐败之风,固然与某些政府官员的思想、道德和作风有关。

然而,如果腐败之风屡禁不止,愈反愈烈,这就与制度高度相关了。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实际上,当前的腐败主要是制度性腐败。

腐败现象的产生之一的原因就是制度缺陷,即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制度缺陷。

因此,科学地探索腐败现象的深层次问题,分析其现实基础和社会根源,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采取相应的制度化对策,才能收到切实有效的成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府在各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正向宏观调控转变。

特别是价格“双轨制”的取消,为减少和消除一些腐败现象提供了重要条件。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很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之处。

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度或失当,不仅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民主政治的建设,更成为腐败现象泛滥的制度性原因。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经济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为此必须及时建立相应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机构予以规范和防范。

行政管理我国村官腐败问题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以上海C区为例

行政管理我国村官腐败问题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以上海C区为例

行政管理我国村官腐败问题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以上海C区为例近年来,我国村官腐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给基层治理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在上海C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我国村官腐败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原因分析1. 政治因素村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政治权力,这使得某些村官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一方面,由于村官职位的重要性,某些个体会借此谋取利益,并将村政资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另一方面,一些村官利用其职权,以政治权力作为敲诈勒索的工具,干扰正常的村级事务运转。

2. 经济因素腐败问题的发生往往与物质利益相关。

在经济发展阶段,部分村官借机利用村级经济设施建设等项目,实施贪污行为。

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困难,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紧缺,这为一些村官提供了贪污受贿的机会。

3. 社会文化因素一些村官在岗位上滥用职权,践踏法律法规,其背后往往有一些社会文化因素的存在。

例如,封建家族观念的存在导致了一些村官利用职位资源进行权力滥用;又如,一些地区的官僚主义思想根深蒂固,使得部分村官在岗位上大权独揽,容易受到腐败的侵蚀。

二、防治对策1. 健全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是防治村官腐败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对村官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公正透明的任用机制,并完善权责明确、约束性强的纪律处分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加强对村官职责执行情况的监督。

2. 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加强村官的法律法规教育和道德伦理培训,提高村官的法纪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同时,开展村官廉政文化建设,引导村官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力,并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3. 建立监督机制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村官监督机制,加强对村级事务的监督与检查。

通过建立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的监督,增强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同时,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透明。

4. 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村级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范文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范文

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理由1、遏制与治理日益严重的行政腐败问题,是我国法治国建设的要求。

2、腐败使社会资源无法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贫富不均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二、选题意义有利于深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全面梳理行政权力、经济成长与预防腐败之间的关系,推动新形势下惩治与预防腐败理论的创新。

一是有助于对市场经济背景下行政权力运作的内在特点、价值理念和变化轨迹进行深入挖掘和整体勾勒;二是有助于厘清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机会和激励结构,科学衡量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程度对腐败的影响以及腐败对经济成长所造成影响;三是有助于更深层次地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机会和激励结构,探讨行政权力如何在根源上减少腐败的产生机会。

三、设计思路首先,浅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现阶段我国行政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腐败现象在我国的三个阶段时期。

其实结合社会现实和一些案例分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对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各种危害及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然后从经济、政治、历史三个方面阐述产生行政权力腐败的根源所在。

最后综合行政权力腐败的产生的成因,结合我国法制体制及体制的不健全,提出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一些对策,从而起到遏制腐败更深入恶化。

四、写作提纲(一)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对社会的危害1、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2、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危害(二)行政权力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1、经济根源2、政治根源3、历史文化及主观意识根源(三)行政权力腐败现场的遏制对策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机制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论:尽快完善经济体制,推进政治改革,实现真正的依法行政,同时加大干部思想教育,从而实现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现象。

反对行政权力腐败既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又具有紧迫性;既要坚决地、持久地进行下去,又要重视阶段性成果,一步一步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内容摘要】行政权力腐败及整治问题是政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腐败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这一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然而,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可以帮助中国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腐败问题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首先,政府官员的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滋生了腐败。

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官员手中,他们往往能够滥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

其次,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也为腐败问题提供了土壤。

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政府资源配置变得庞大而复杂,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再者,道德观念的淡漠和法律意识的薄弱也是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系”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更注重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忽略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要解决腐败问题,首要的一步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另外,政府官员的权力应当进行有效的分散,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此外,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样的机构应当具有独立的调查权力,并公正地处理腐败案件。

除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降低行政审批的难度以及涉及的不透明度。

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官员谋取私利的机会。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减少市场上的不公正交易,提高企业和公民对法律的遵守意识。

另外,加强对公众舆论监督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官员的行为应当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开放和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让公众成为监督的主体。

同时,加强媒体的监管,确保媒体的独立性,使媒体能够对腐败问题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最后,教育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可以有效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

中国当前官员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中国当前官员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一般政策性规定所起的作用也有限。十几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发布的反腐倡廉的文件、通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所以,一方面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完善用人机制,以文化反腐。
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周礼》曾提出:“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2]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官员只有经常加强廉政文化的学习,才能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此外在干部任免上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1]从而有力的遏制了所谓的“亲情文化”的蔓延,净化干部队伍。

当前反腐败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

当前反腐败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

当前反腐败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近年来,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当前反腐败工作还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当前反腐败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1、廉政教育形式和手段还比较单一。

一是教育手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近3年来,全县开展“两挂钩一巡回”上廉政党课153场,基本上还是沿用那种“一人讲众人听”或者是看看电教片、读几篇警示文章的老方法,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途径单一,方法陈旧,效果不佳,与现代网络媒体广泛运用的现状显得格格不入。

二是对教育对象缺乏研究,没有针对本地本单位和党员干部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调研,没有分层次、分对象区别进行教育。

三是反面警示教育少,往往侧重于正面宣传各类廉政典型和模范人物,近4年来我县查办的科级干部9人,村主干7人,但这些反面典型和违纪案例较少应用到警示教育中。

2、廉政监督机制、方式方法相对滞后。

一是对重点对象的监督缺乏有效手段,对下级领导班子和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往往局限于会议记录、干部测评等一般性的监督手段,而单靠这些监督手段得出的评价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监督机制与工作需要不相适应,在党内监督上,由于体制机制方方面面的原因,上级监督失之于空、同级监督失之于软的现象仍然没有改变;在行政监督上,监察部门既当监督员、又当运动员,不时出现监督失职、职能错位的尴尬局面。

三是监督配套措施的建立和推动跟不上实际需要,如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制度本身对领导干部没有很强的约束力,也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对收入合法性的审定比较困难,对申报的真实性也缺乏核实审定的具体措施,往往出现报小留大,掩人耳目,对约束领导干部行为作用微乎其微。

3、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还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廉政意识淡薄,一些领导干部对“一岗双责”认识不足、理解不深、执行不力,甚至还存在“反腐倡廉就是纪检监察一家的事、单位和个人只是做好本职工作”等错误观念。

新形势下行政腐败的心理诱因及防治对策

新形势下行政腐败的心理诱因及防治对策

置 道德与法律于不顾 , 胆大妄为, 藐视党纪国法, 走上违法乱
待 遇 比 自己好 , 或 者 原 来 的下属 各方面 都 超 过 自己, 不 能 正 确 纪 的道 路 。
看待, 导致心理失衡。 在消极 “ 攀 比心理”的驱使下, 只会比官
“ 臭豆腐” 心理 。 一些国家行政人员, 甚至一些党员领导
是 内外 因交 互作 用 的 结果 。 既 有 法 制不 健 全 , 监 督 执行 不力 等 为 自己做事 严 密, 可谓 天衣 无 缝 , 完全 可 以瞒 天过 海 。 其二, 认 即使 万 一 查 到 , 也会 大 事化 小 、 外在因素, 又有行政 主体理想信念 动摇 、 价值观扭曲等 内在原 为 自己有 精 心 构 筑 的关 系网 , 其三 , 坚信 “ 饿死j i l l j , 的, 撑死胆大的” 。 别人 腐 败 因。 防治行政腐败 , 必须认真研究行政腐败主体蜕变的心理要 小 事 化 了;
的心理 畸变 , 认为 “ 别 人 能干 , 我 也能 干 ” , 由“ 看不惯 ” 发展 到 时 , 对 明明是 损 公 肥 私 、 违 法 犯 罪 的行 为 , 从心 理 到 行 动 逐 渐 “ 跟着干 ” 。
“ 认可” 腐败 ,“ 投身” 腐败。 在这些人眼里, 不折不扣的腐败
48 1 人 民 论 坛
责 编/ 王坤娜
俨然成了 “ 臭豆腐” , 闻起来臭 , 吃起来香。
职 、比安 逸 、 比 阔气 , 越 比心理 越 失落 , 越 比心 理 越 失衡 。 在 这 干部 , 对社会上 出现的各种腐败现 象, 一方面, 谈论起 来, 咬
种心理的刺激下, 如果意志薄弱 , 经不起考验 , 就会引发严重 牙切齿, 深恶痛绝 ; 另一方面, 当腐败 的条件、 环境对个人有利

腐败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腐败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腐败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摘要]近几年来,腐败案件层出不穷,已经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腐败现象的发生有腐败主体自身原因,更有我们国家行政制度上的原因。

本文将基于原兰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张双吉贪污案来分析腐败的原因,以期从中探求解决腐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腐败案例原因对策近几年来,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已成为我国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之一,防治腐败已经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问题。

本文将基于原兰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张双吉贪污案来分析腐败的原因,以期从中探求解决腐败的有效途径。

一、案例简介2000年6月20日,城关区工商分局以其下属的兰州吉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名义与他方签订合同。

因对方违约,张双吉代表该分局要求对方返还117.5万元已付款及违约金和补偿,协商后确定为230万元。

2001年至2003年,对方分6次付给张224万元,其中114万元被张个人私吞。

2004年下半年的时候,由甘肃省纪委、兰州市纪委共同组成专案组对一起经济案件进行调查,查出兰州市工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双吉在该经济案件中涉嫌受贿。

张双吉被双规后专案组查出,张双吉在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市场的建设中,涉嫌从中贪污100多万元,城关工商分局原副局长刘建荣涉嫌从中贪污100多万。

审查终结后,检察机关向兰州中院提起公诉。

2005年3月3日,庭审中,围绕张私吞的数百万元是否属“公款”,其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控辩双方展开激烈辩论。

庭审持续了2个半小时,法庭没有当庭作出判决,并宣布择日宣判。

2005年6月29日,兰州市中级法院对兰州市工商局原副局长张双吉、兰州市工商局城关分局原副局长刘建荣贪污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张无期徒刑,判处刘有期徒刑15年。

二、腐败的定义及特征政治领域的腐败主要是指滥用公共权力来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也就是以权谋私以及权钱交易。

它既是政治腐败的原因,也是政治腐败的结果。

当前政治领域腐败行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腐败行为的主体既包括公职人员个人,也包括公职人员所在单位甚至部门或行业。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腐败的对策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腐败的对策

目录内容提要 (2)一、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 (3)二、当前腐败现象的对策分析 (4)三、总结 (6)参考文献 (7)内容提要近年来,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腐败现象根源于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它与我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对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自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学习,使我加深理解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也使我懂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

关键词:腐败现象,监督教育,政府。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腐败的对策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象的真正遏制。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此外,一般象的真正遏制。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此外,一般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

腐败的行政道德根源及防治对策

腐败的行政道德根源及防治对策

政体制自身的毛病 , 都为不道德 的组织行为预留了空间, 并引 发了法人犯罪 、 位集体犯罪的非正常现象 。其结果必然造 单 成大面积的行政道德失 范。我国在迈 向现代化 的过程中 , 在 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中, 从计划经济体 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 , 呼唤着 包括行政体制在 内 都 的政治体制的相应变革 。然 而, 由于包括 行政体制在 内的政 治体制改革相对落后 , 在社会经济结 构急剧 变化 的背景下 , 出 现 了大量 的制度性 、 政策性 空间 , 些习惯与 旧体制 下“ 一 行政 权力支配社会 ” 的行政官员钻改革 的空子 , 为行政权力设 租,
以公共 权力 的运 用超 出社会制度 、 法律或道德规范允许 的范 围为前提 , 为个人 或小集 团谋私利 , 对他人 对社会造 成损 害 的行为 。它表现为经 济腐败、 治腐 败、 政 组织腐 败和 生活作
风 的腐 败 等 等 。


腐 败 的 行 政 道 德 根源
行 政 道 德 作 为 社 会 道 德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 指 行 政 体 制 是 在 设 置 、 行 过 程 中 以及 行 政 人 员 行 使 行 政 权 力 的 过 程 中 形 运 成 的道 德 意 识 、 德 规 范 和 道 德 行 为 的 总称 。它 包 括 两 个 方 道
所 谓 腐 败 是 国家 公 职 人 员 对 公 共 权 力 的非 公 共 利 用 , 是
率 、 政 授权 、 政 管 理 幅度 与层 次 、 政 集 权 与分 权 等诸 多 行 行 行 方 面 。“ 织 道 德 ” 组 规定 并影 响着 组 织行 为 。相 当一 部分 国 家 公 职 人 员道 德 失 范 , 往 是 组 织 行 为 非 道 德 的结 果 。 组 织 道 往 德 失 范 反 映行 政体 制 自身的 弊端 , 如政 企 不 分 、 府 职 能 泛 诸 政 化 、 构叠 床 架 屋 ; 浮 于 事 、 人 设 事 、 政 权 力 过 分 集 中 ; 机 人 因 行 行 政 效率 低 下 , 政 无 程序 , 政 无 监 督 等 等 。这 些 都 属 于行 行 行

(完整版)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完整版)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一、行政腐败的定义行政腐败是指国家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或背弃公共权力规范和规则、未履行与权力相应的职责、为牟取私利或所在小集团的不正当利益,非法用权的行为,它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

二、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一)既有行政文化的传承与影响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下的行政官僚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既有行政文化背景下的行政伦理观衍生出的行政思维与现实所需的匹配性的差异和冲突。

表现在一下方面:1、在制度法律层面重人治轻法治,行政权力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治色彩,行政伦理的人际关系网对规范合理的行政伦理制度框架形成冲击。

2、“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将行政权力视为个人谋取荣誉、财富等私利的工具,导致“贪渎文化”、“权谋文化”盛行。

3、“缘纽带”关系衍生利益团体,形成具有明确域界线的行政权力版块,伦理失范现象突出。

以血缘、业缘、地缘等为纽带的非正式群体,划定“自己人”的圈子,并以此表现出内外有别、亲属有别的的评判标准。

(二)转型期行政体制改革的桎梏1、法制建设的滞后我国的廉政法规体系尚待健全和配套,专门的规范行政伦理的法律还未出台,既有的诸如《公务员法》等法规及条例难以形成制度合力。

“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既无法对行政权力领域的行为予以界定,更难以以法律的强制力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预防或惩处。

其次,行政立法权限不明,法制不统一致使重复立法、越权立法、盲目立法等问题滋生。

再次,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执法无力等问题凸显,外加行政领导、行政监督等外围因素的干扰,致使执法的绩效性受损。

2、行政程序不完善一方面,权力过于集中,行政体制自身的缺陷为行政人员诸多不合理的兹有裁量权创造了空间。

另一方面,权利交易的政治性失范与权力行使的伦理性失范交错存在。

3、监督机制乏力完善的监督机制需内外部监督主体共同构建,一方面行政权力的内部监督机制存有漏洞,权限的科学规范管控难以实现。

既有的柔性道德内化机制成效缓慢,道德观念缺乏强制约束力。

浅析我国行政腐败的制度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行政腐败的制度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行政腐败的制度原因及对策摘要:腐败和反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

行政腐败是一个国家制度的体现,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前景以及民生普遍状况。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发展时期,而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的行政腐败问题在国际上尤为严峻。

从我国行政腐败现状来看,腐败问题成为了政治发展、民生建设的绊脚石,严重阻碍了我国政治社会的发展,解决或减缓腐败问题早已成为我国行政体制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行政腐败;行政体制;行政监督行政腐败是国家行政人员滥用国家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是在权力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异化或失控现象。

在我国经济政治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腐败的形式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例如广东省3月发布的腐败新特点:“厅官发案严重”、“小官小贪问题普遍”、“渎职犯罪抬头”、“惠民资金领域发案率高”、“行贿人、贪官家属外逃增多”。

这5个特点其实也反应了我国行政腐败的普遍现象。

一、我国行政腐败产生的危害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犯罪,从个案看,它侵害的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秩序;从整体看,他损害的是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在的威望,对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严重者可导致整个政权体制的腐朽落后,亡党亡国。

从政治经济各方面来看,我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危害。

在政治发展方面,首先,贪污腐败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权威,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影响了政府的合法性,直接危及政治稳定;其次,贪污腐败降低了政府的政策执行水平。

权钱、权权间的交易破坏了社会环境的公平竞争和政府政策的普遍性和连续性,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扭曲变形。

在经济发展方面,贪污腐败不利于资本积累和扩大投资,而且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甚至往往造成资源配置上的无效或低效;同时,贪污腐败也扩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正,就会打击人们靠劳动获得收入的积极性。

浅议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浅议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浅议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及对策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是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历史性课题。

从近年来出现的部分领导干部腐败原因看,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

但更主要是主观因素所致。

他们从人民信赖的公仆退变为腐败分子,成了人民的敌人,给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巨大损失.笔者试图对领导干部腐败原因的分析,研究拒腐防变的对策措施,并告诫领导干部倍加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履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一、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一)、一些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面前,忘记了党的宗旨,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

从近年来查办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很多人放松学习和世界观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是他们走向腐化堕落的总根源。

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屡屡做出违反政策的事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党章、党规、党纪视而不见,滥用职权、专横跋扈;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热衷于坐好车、住豪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懂得“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心存侥幸,肆无忌惮地去搞腐败;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生动摇,沉湎于封建迷信和低级趣味之中;他们堕入深渊的沉痛教训再次深刻说明,不讲学习,不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就不可能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更不可能做一名合格的党的领导干部。

(二)、目无党纪国法,不受监督制约,是一些领导干部走向腐败堕落的重要因素.一些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个人权力欲恶性膨胀,严重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骄横跋扈,失去监督和制约导致腐败.最近党中央查处的陈良宇等案件再一次警示人们,在我们党内没有特殊党员,任何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和党组织的监督,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党规党法。

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

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

我们这里所说的行政执法领域是指所有具有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的行政部门。

近年来,尽管各级对行政执法领域的腐败现象的治理力度日益加大,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纪检监察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一、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行政执法领域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执法过程腐败。

这是由于一些执法部门和人员为了单位或个人利益,在执法过程中,因主观故意而产生的一种腐败现象。

表现为:1、执法不严。

一些执法人员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有利害关系的人执法较松,办“人情案”,不能做到对同样的违法行为用同一尺度执法,特别是对一些政府单位的违法行为,不能做到严格依法处理。

还有的不按照法定程序执法、随意性大。

2、执法不公。

一是对多个违法行为的处罚该并罚的不并罚,或只处罚一种违法行为;二是定性不准,处罚不当。

如对某些违法行为本应适用此类行政处罚而用彼类行政处罚,或不能根据案件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该从重的不从重,该从轻的不从轻,该免除的不免除;三是滥用自由裁量权,对罚款的幅度把握不准。

这些都使得执法过程中存在不公正、不公平。

3、以罚代法。

当前一些执法单位特别是基层执法单位,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单位人员工资及经费得不到保障,这样,一些执法单位的执法目的就是为了收费和罚款,多数情况通过罚款代替执法,通过罚款一了百了。

4、大案小办。

领导干部或执法人员为了各种利益,故意将大案件化小或是不移送,或把一般程序的案件当做简易程序案件来办;对涉案金额大的案件,以及复杂疑难的案件不做深入调查,以查无实据来敷衍;对涉嫌犯罪的案件,不按法律程序及时移送,或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5、行政不作为。

一些执法者对相对人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不敢管理,以及对相对人寻求权益保障的要求应作为而不作为,随意放弃职责等等。

(二)执法人员素质腐败。

这是由于执法人员自身素质低下而产生的腐败现象。

表现为:1、野蛮执法。

我国腐败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办法

我国腐败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办法

浅谈我国腐败问题【摘要】腐败是权力的腐化,其实质为权力的变质和异化。

它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危害。

当前我国腐败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层面的原因。

其中有封建官僚政治体制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旧体制固有的弊端给腐败的产生保留了土壤;新旧体制转轨过程必然伴随的消极作用;法制建设不健全,缺乏完备的监督机制等。

二是更深层次的道德文化、价值观念方面的原因。

其中如人性中固有的弱点由于缺乏良性社会调控机制的导引而诱发腐败动机;中国传统文化中轻视公德重视私人关系这一重要特点导致“关系网”这一腐败神经网络的建立;国民价值观念中一直缺乏社会公正的内涵;民主法治观念的淡漠等。

针对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治理方略:深化改革,尽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加强法制建设;提倡和建立道德自律、政治责任感,强化廉政意识;弘扬以公正理性为核心的民主价值观念,建设法治社会。

【关键词】:权力腐败;权力异化;标本兼治;治理方略“廉政”和“腐败”,一直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话题,中外皆然。

自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

尽管党中央一直将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但多年来,腐败现象却愈演愈烈,几成燎原之势,成为无法根除的一大顽症,反腐败已为公众深切关注。

基于此,有必要对腐败及其成因作重新审视,以希冀更好地对症下药,彻底根除这一社会恶瘤。

一、腐败的涵义及危害何谓腐败?就语义而言,是谓腐烂。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1中的腐败即为此义。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它是指一个社会像一个有机体那样腐烂、变质,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在现象层面上,腐败意味着一个社会充斥着公务人员的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挥霍浪费社会公共财物、假公济私等丑恶现象,以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贯彻,官僚主义严重,思想滑坡、道德失衡,社会风气败坏;2从实质上看,腐败是权力变质和异化的产物,是权力的腐化,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偏离既定的目的,不再为公共利益服务,而是被用来换取个人利益,成为社会上少数拥有权力者或集团攫取私人、局部利益的手段或工具。

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

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

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行政执法领域是指所有具有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的行政部门。

近年来,尽管各级对行政执法领域的腐败现象的治理力度日益加大,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纪检监察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一、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行政执法领域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执法过程腐败。

这是由于一些执法部门和人员为了单位或个人利益,在执法过程中,因主观故意而产生的一种腐败现象。

表现为:1、执法不严。

一些执法人员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有利害关系的人执法较松,办“人情案”,不能做到对同样的违法行为用同一尺度执法,特别是对一些政府单位的违法行为,不能做到严格依法处理。

还有的不按照法定程序执法、随意性大。

2、执法不公。

一是对多个违法行为的处罚该并罚的不并罚,或只处罚一种违法行为;二是定性不准,处罚不当。

如对某些违法行为本应适用此类行政处罚而用彼类行政处罚,或不能根据案件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该从重的不从重,该从轻的不从轻,该免除的不免除;三是滥用自由裁量权,对罚款的幅度把握不准。

这些都使得执法过程中存在不公正、不公平。

3、以罚代法。

当前一些执法单位特别是基层执法单位,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单位经费得不到保障,这样,一些执法单位的执法目的就是为了收费和罚款,多数情况通过罚款代替执法,通过罚款一了百了。

4、大案小办。

领导干部或执法人员为了各种利益,故意将大案件化小或是不移送,或把一般程序的案件当做简易程序案件来办;对涉案金额大的案件,以及复杂疑难的案件不做深入调查,以查无实据来敷衍;对涉嫌犯罪的案件,不按法律程序及时移送,或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5、行政不作为。

一些执法者对相对人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不敢管理,以及对相对人寻求权益保障的要求应作为而不作为,随意放弃职责等等。

论文-行政腐败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论文-行政腐败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行政腐败的特点、原因及对策当今世界行政腐败已成为一个顽疾,严重危害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印尼总统苏哈托家族的兴亡史,就是一个腐败的家族引起全国腐败的真实写照,还有菲律宾前总统的入狱,秘鲁前总统的逃亡日本,阿根廷前总统的倒台,无疑都是其腐败透顶的结果。

我们来看一下关于我国的一些数据:1988-1992年的5年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处贪污贿赂和挪用公款犯罪,平均每年判处51204件,其中10万元至50万元的平均每年200.6件,50 万元至100万元的平均每年10.8 件。

1993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处万元以上的7072件,比前5 年平均增长53.8%,199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处万元以上9465件,比上年增长20.2%,199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处万元以上的14402件,比上年增长52.2%,1996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处万元以上的15827件,比上年增长9.9%,比前5年平均增长20.9%,其中100万元至1000万元的397件,比上年增长60.7%,1000万元以上的59件,比上年增长20.4%。

上述数字只反映人民法院已经审结的,没有反映正在审理的,而且仅反映贪污贿赂和挪用公款的,未反映其他类型的腐败犯罪。

腐败分子窃取国家和社会财产的速度也是惊人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打击一批贪污受贿10万元以上的案件,90年代初期揪出一批贪污受贿50万元以上的案件,90年代中期抓住一批贪污受贿100万元以上的案件。

进入市场经济初期,腐败分子有持无恐,愈加疯狂的敛聚国家和公共财产,有的贪污贿赂和挪用公款多达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十几亿元。

近十年我国查处了一大批大案要案,一些高官纷纷落马,成克杰.胡长清、李嘉廷、王怀中、陈希同、王宝森、程维高、李真、李纪周、从福奎、李乘龙、马向东等等贪官的名字让人久久难忘。

行政腐败已经严重危害着我国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加大对行政腐败的治理力度。

一、行政腐败的特点行政腐败是行政领域的腐败,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行政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伴随着国家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目录摘要....................................................一、行政腐败的相关界定 (1)(一)行政腐败的定义 (1)(二)行政腐败的特点分析 (1)(三)行政腐败的危害 (2)二、当前我国行政腐败的主要原因 (3)(一)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及伦理分析 (3)(1)行政选拔机制存在缺陷 (3)(2)权力的监管机制存在漏洞 (3)(3)我国政治法律体系上存在漏洞 (4)(4)国家的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4)(二)造成行政腐败的主要根源 (5)三、行政腐败的对策 (5)(一)行政腐败管理的有效途径 (5)(1)加强行政伦理责任建设 (5)(2)加强依法行政 (7)(二)行政腐败治理的具体措施 (8)(1)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健全公民参政议政机制 (8)(2)加强廉政思想教育,完善行政制度建设 (9)(3)提高行政人员的收入,加强惩治腐败的力度 (9)参考文献 (11)摘要腐败乃万恶之源。

行政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是国家和社会的毒瘤,是法制国家民主躯体上的“癌细胞”。

行政腐败是国家政府人员滥用公共权利谋取私立的行为,是权利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异化和时空现象。

它的滋生、蔓延,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与形象,危机到了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们必须找出其滋生蔓延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遏制对策,将其铲除。

关键词:行政腐败, 原因, 对策一、行政腐败的相关界定(一)行政腐败的定义行政腐败在广义上说是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利的变异现象。

从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

腐败,也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

(二)行政腐败的特点分析行政腐败的特征有如下四点:(1)在腐败形式上,行政腐败表现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等形式。

即“权力资本化”、“权力商品化”。

(2)在腐败主体上,行政腐败呈现“集体化”“法人化”的趋势,即“公贿”和“集体腐败”。

其中,“公贿”是指以公款、公物集体行贿受贿,如节庆“供奉”、婚丧“随礼”、四季“特产”、编外“奖金”、有偿“劳动”;“集体腐败”是指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的公款旅游,私设小金库等。

(3)在腐败的层级上,中下层官员成为行政腐败的高发群体。

亨廷顿认为,在大多数政治体系中,较低层次的官僚组织和政治权力机构,腐败发生率要高些。

这是因为高级领导人可以用政治地位代替经济利益,而低级官员以更多从事腐败活动的机会来补偿他们缺乏的政治地位。

(4)在腐败过程上,行政腐败具有“隐性化”特征。

有所谓寻租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税收流失性腐败、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另外,腐败分子台上台下“两面性”,也使腐败愈加隐形。

(三)行政腐败的危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又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政府是依法行政的直接参与者,其行为依法与否,以及依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这一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目标的实现。

没有良好的依法行政,就没有法治国家的健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

行政腐败既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主义的声誉,也造成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挫伤了广大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繁荣稳定与和谐,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

行政腐败从政治、经济、社会风气方面都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在政治方面,一些国家公职人员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没有从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从私人利益出发,利用权力之便为个人谋取私利,安于享乐,行政效率低下,腐败和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脱离人民群众,造成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和对立,其结果将会导致社会纷争、动乱、乃至四分五裂。

在经济方面,腐败份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行贿受贿,贪污国家财产,使国家和人民群众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国家的长期繁荣与稳定。

在社会风气方面,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因此,腐败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腐蚀性,个别官员的腐败和堕落,会使其他一些自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意识薄弱的官员争相效仿,这样一来,封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风会横行于社会,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腐化了社会。

二、当前我国行政腐败的主要原因(一)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及伦理分析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时代的原因。

权力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当复杂的。

具体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行政选拔机制存在缺陷行政选拔机制要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为目的。

行政选拔机制的健全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公务人员的行政效率和清廉程度。

当今,无论是进入政府部门,还是提拔任用官员,尚缺乏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机制,“靠关系”“走后门”在一定范围内仍广泛存在。

由于“任人唯亲”这一现象还广泛存在,使得我国的官场腐败甚重。

还有一些上下级之间的利益共享,使得官官相护,腐败现象此消彼长。

(2)权力的监管机制存在漏洞权力缺乏监督就会滋生腐败。

中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其监督应该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但目前其监督的实际效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目前,由于监管机制的不健全,从而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在没有强有力的监督下滥用职权,以公谋私,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索贿。

(3)我国政治法律体系上存在漏洞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济增长先于社会转型和制度更替,而体制制度的转换有一个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因此出现了一些与市场经济要求不适应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一方面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光靠以往政府部门的说服教育和道德约束,并不能使腐败之风得到收敛。

只有得到国家强制力为坚强的后盾,使一些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腐败份子受到严厉惩处,这样才能起到有效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4)国家的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众所周知,新加坡政府在反腐倡廉方面颇有成效,官风之请和社会风气之好堪称世界楷模。

其中一点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以奉养廉”。

为了使政府高级官员和公务员抵御贪污受贿的诱惑,新加坡政府和国会大幅度提高了公务员的工资。

一旦出现违法事件,不但要出去公职,而且还要撤销其高额的公积金。

这样一来,官员去贪污腐败往往会得不偿失。

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府腐败,重要根源之一就是那些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因为收入太低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利用其工作之便谋取私利。

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像缩短了政府官员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反对特权和实现公正的目的。

其实则正好相反,它反而助长了特权思想和各种不公正行为。

(二)造成行政腐败的主要根源个人的道德观念意识薄弱是造成行政腐败的主要根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不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道德意识薄弱,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各种腐朽思想渗透及消极文化思想的侵袭面前丧失了立场,成为商品交换的俘虏。

因此,要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首先要加强政治伦理建设,提倡以德倡廉,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意识,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行政腐败的对策(一)行政腐败管理的有效途径(1)加强行政伦理责任建设行政腐败首先根源于道德缺失。

公务员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他作为社会群众中的一员,有着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代表着社会大众的利益。

社会大众利益的实现是以自身利益的实现为前提的。

这两种利益有时是相互矛盾的。

有时为了维护大众利益,会暂时损害自身利益;有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不得不牺牲他人的利益。

行政人员,一方面掌握着代表公共意志、公共利益的权力,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以公共原则行事,坚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行政人员作为普通的个体其实质是一系列价值观、欲望动机和利益的“综合体”,有实现自己利益的倾向,希望通过行政供职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

正因为行政人员具有上述特点,当个人利益和大众利益发生矛盾时,如果行政人员没有正确的道德责任观,他就会把行政权力作为谋求个人私利的手段和工具,引起公共权力的失范、公共伦理的丧失和公共价值观的错位,从而导致权力运行失范的严重后果——行政腐败。

行政伦理又称行政道德,它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

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针对行政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行政伦理旨在分析行政人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应有的价值、行为规范、义务及其完成的方法。

所以,其指涉的内容,大致上为:公务员负责任、守纪律、忠职务等伦理条件的遵守。

亦即公务员在进入行政系统后,其内心对国家、对民众、对机关、对单位和在机关内对长官、同事、部属认为应有的角色扮演与相互关系的分际。

行政伦理的面向从消极的有所不为而无害于人(如不贪污,不怠忽职守)到积极的有所为而有益于人(如为国效命,为民谋利的各种服务,并使行政符合公平正义原则,亦即行政机关及人员在公务上的道德共识及道德自律。

加强行政伦理责任建设是抑制行政腐败的有效途径。

对于行政人员来说,作为他的行政行为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公共利益,而不应当是他的个人利益。

行政人员一方面要自觉履行自己所在岗位了责任与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处理好个人事务,自觉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检查;另一方面,要主动追求真善美,加强自身道德责任修养,在进行一切公务活动时要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加强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

依法行政的本质是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行政权力,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是行政机关进行各种活动和人们对其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依法行政是对各级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对政府部门提出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中国是在八十年代末提出“依法行政”这一基本原则的,它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的必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