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快速成型模式

合集下载

快速成型工艺原理

快速成型工艺原理

快速成型工艺原理
快速成型工艺原理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来快速制造产品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设计文件转换为数字模型,然后利用特定的机器设备将数字模型逐层反复打印、切割或烧结,最终形成所需产品。

具体而言,快速成型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字设计:首先,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或三维扫描技术,将产品的外形和结构设计成数字模型。

这个数字模型可以是由设计师直接绘制的,也可以通过扫描现有产品来获取。

2. 制造预处理:在将数字模型送入快速成型设备之前,需要对数字模型进行一些预处理工作。

这包括将数字模型切割成多个薄片或层,并为每一层生成相应的机床路径。

3. 快速成型:在快速成型设备中,根据预处理过的数字模型,通过逐层制造的方式来建立真实的产品。

常用的快速成型方法包括喷墨打印、激光烧结、光固化、熔融沉积等。

不同的方法实现建立产品的方式各有不同,但都遵循了建立模型的基本原理。

4. 后处理:完成产品的快速成型后,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工作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对产品进行打磨、抛光、涂覆等工艺处理,以及进行物理、化学或热处理等,以满足特定的要求。

通过快速成型工艺,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周期,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它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工业、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

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快速成型工艺正在逐渐演变和发展,为制造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

模具的快速成型及快速制模技术

模具的快速成型及快速制模技术

第6章模具的快速成型及快速制模技术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新材料和先进设备的出现,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各个生产厂家为缩短产品的研发、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使得快速成型及快速制模技术在生产中逐步得到了应用。

快速制模技术包括传统的低熔点合金模、电铸模具的制造技术和以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rping,RP)为基础的快速制模技术。

这里介绍后种快速制模技术。

快速成型技术问世不到十年,已实现了相当大的市场,发展非常迅速。

人们对材料逐层添加法这种新的制造技术已逐步适应。

制造业利用这种现代化制造手段与传统制造技术的接轨的工作也进展顺利。

有效地结合数控加工、铸造、金属冷喷涂、硅胶模等制造手段,使快速成型技术已成为现代模型、模具和零件制造的强有力手段。

在航空航天、汽车摩托车、家电、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6.1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6.1.1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1.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概念快速成型制造技术(Rapid Prototyping & Manufacturing,RPM),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提出,旨在解决常规机械加工或手工无法解决的问题。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是多学科、技术的交叉产物,融合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数控原理、光学技术等前沿技术。

全世界大约有数百家专门研究机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可以实现低成本、高生产率和短周期的生产特点。

同时,从设计和工程的角度出发可以设计形状复杂的零件,无需受时间、成本、可制造性方面的限制,如图6.1.1所示。

图6.1.1快速成型技术制造的产品根据材料的分离形式把快速成型分为两类:1)材料去除成形多余的材料(工艺余料)从基体上分离出去从而得到想要加工的模型形状,它是当前的主要加工方式,也是用得最为广泛的加工方法。

2)材料堆积成形将材料通过合理的工艺方法堆积出想要加工模型。

该模型的堆积过程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的,因此成型的模型形状在理论上可以任意复杂。

快速成型技术的工作原理

快速成型技术的工作原理

快速成型技术的工作原理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RPT),也称为快速制造技术(Rapi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RMT),是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控加工(CNC)和分层制造技术(SLM)等手段,快速制作出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三维实物模型或器件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

快速成型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现代制造方式、CAD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型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设计图或CAD模型转为STL文件,再将STL文件通过计算机化控制系统控制加工设备的动作,并以逐层堆积、覆盖、切割、加压等方式将逐层依次进行制造,直至完成所需产品的加工制造。

其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设计阶段首先,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将所需产品的三维模型绘制出来。

CAD绘图是快速成型技术的关键环节,决定了产品的实际制造效果和制造成本,需要使用专业的CAD软件进行设计。

2.模型处理阶段CAD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模型处理。

主要包括增补模型壳体、提高模型强度、修复模型错误等。

这一阶段的处理对制造成型的质量和效率有直接的影响。

3.数据修复阶段接下来进入数据修复阶段,对CAD绘制过程中的错误进行修复和清理,以确保STL文件的精度和准确性,避免在制造过程中出现数据错乱和失真等问题。

4.切片阶段STL文件经过数据处理后,需要切成非常小的层面,比如0.1mm,这个过程称为切片。

通过这个过程将模型切成多个水平层面形成多个切片。

每层镶嵌在一起就变成了整个模型。

5.加工阶段加工阶段就是将切片依次导入数控加工机中,喷射实现逐层累加和压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逐层堆叠”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快速成型技术的核心技术。

6.后处理阶段最后的后处理阶段可以将产品进行研磨、喷漆、涂料处理等等。

完成整个产品制造的过程。

总之,快速成型技术极大地缩短了从概念到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

快速成型技术的高效加工和制造过程为设计师提供更好的自由度,可以随意尝试和实验不同的设计方案,以最快的速度推向市场产品。

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型技术

2、快速成型技术发展历史 、
八十年代末起源于美国; 八十年代末起源于美国
• • • • • 日本、欧洲政府大量资金资助,发展很快; 日本、欧洲政府大量资金资助,发展很快; 1992年RP的服务中心仅 42个 ,1996年已达到 284个; 年 的服务中心仅 个 年已达到 个 台以上; 截止 1996年底的统计 ,全世界安装了 1400台以上; 年底的统计 全世界安装了 台以上 1998年RP的直接收入达到 10亿美元 ; 年 的直接收入达到 亿美元 1993年~ 1995年年增长率 40%以上; 以上; 年 年年增长率 以上
• 粉末烧结(简称:SLS或SLS): 粉末烧结(简称: 或 ):
材料: 材料:粉末 原理: 原理:激光照射下烧结的原理 优缺点:零件制作速度快,但精度较低,后处理 优缺点:零件制作速度快,但精度较低, 工艺复杂。 工艺复杂。
3、快速成形工艺 、
• 分层实体(简称:LOM或SSM): 分层实体(简称: 或 ):
• 我国约在 1991年RP研究起步,发展迅速。 研究起步, 年RP研究起步
3 、快速成形工艺
• 光固化(简称:SLA或AURO): 光固化(简称: 或 ):
材料: 材料:液态光敏树脂 原理: 原理:光聚合工作原理 优缺点:精度较高、表面效果好,但运行费用高, 优缺点:精度较高、表面效果好,但运行费用高, 强度低,无法进行装配。 强度低,无法进行装配。
4 、熔融挤压成型技术原理
5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实例
概念型汽车
5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实例
汽车零部件
汽车进气口
汽车音像面板
汽车门把手
5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实例
轿车模形
5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实例

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及应用

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及应用

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及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简称RPM)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被认为是近20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

成型原理:基于离散-叠加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或零件特点:不需机加工设备或者模具即可快速制造形状极为复杂的工件简介:(Rapid Prototyping&Manufacturing, 缩写为RP)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先进制造技术. 其特点是可以不需机加工设备或者模具即可快速制造形状极为复杂的工件, 从而在小批量产品生产或新产品试制时节省时间和初始投资.这里所说的快速加工原型是指能代表一切性质和功能的实验件,一般数量较少,常用来在新产品试制时作评价之用. 而这里所说的快速成型零件是指最终产品,已经具有最佳的特性,功能和经济性.快速成型技术(RP)的成型过程: 首先建立目标件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3D)模型, 然后对该实体模型在计算机内进行模拟切片分层,沿同一方向(比如Z轴)将CAD 实体模型离散为一片片很薄的平行平面; 把这些薄平面的数据信息传输给快速成型系统中的工作执行部件,将控制成型系统所用的成型原材料有规律地一层层复现原来的薄平面, 并层层堆积形成实际的三维实体,最后经过处理成为实际零件.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快速成型技术(RP)有较大发展, 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汽车制造,航天航空,建筑,家电,卫生医疗及娱乐等领域有强大的应用.目前基于快速成型技术(RP)开发的工艺种类较多, 可以分别按所用材料划分, 成型方法划分等.1) 利用激光或其它光源的成型工艺的成型:---(SL)---(简称LOM)---(简称SLS)---形状层积技术(简称SDM);2) 利用原材料喷射工艺的成型:---(简称FDM)---三维印刷技术(简称3DP)其它类型工艺有:---树脂热固化成型 (LTP)---实体掩模成型 (SGC)---弹射颗粒成型 (BFM)---空间成型 (SF)---实体薄片成型 (SFP)应用:RPM技术的发展水平而言,在国内主要是应用于新产品(包括产品的更新换代)开发的设计验证和模拟样品的试制上,即完成从产品的概念设计(或改型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基本功能评估,模拟样件试制这段开发过程。

快速成型的原理

快速成型的原理

快速成型的原理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据,通过逐层堆积材料的方式,快速制造出所需产品的技术。

它是一种通过数字模型直接制造实体模型的技术,也被称为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

快速成型的原理主要包括数字建模、切片处理、材料堆积和后处理等步骤。

首先,数字建模是快速成型的第一步。

它利用CAD软件对产品进行三维建模,将设计好的产品转化为数字化的模型数据。

这些模型数据包括产品的外形、结构、尺寸等信息,为后续的加工提供了基础。

接下来是切片处理。

数字模型需要经过切片处理,将三维模型切割成数个薄层,每一层的厚度由具体的快速成型设备和材料决定。

切片处理将三维模型转化为一系列二维截面图像,为后续的堆积加工提供了数据支持。

然后是材料堆积。

根据切片处理得到的二维截面图像,快速成型设备逐层堆积材料,将产品逐层制造出来。

常见的堆积方式包括激光烧结、熔融沉积、光固化等,不同的堆积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和产品。

最后是后处理。

快速成型出来的产品通常需要进行后处理,包括去除支撑结构、表面光洁处理、热处理等。

后处理的目的是使产品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光洁度和机械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快速成型的原理是基于数字化设计和增材制造技术,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制造产品。

它可以快速、灵活地制造出复杂结构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

随着材料和设备的不断进步,快速成型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快速成型技术》课件

《快速成型技术》课件

医学领域应用
制作医学模型
01
在医学领域,快速成型技术可以用于制作人体组织、器官或骨
骼的模型,辅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和模拟。
定制植入物
02
对于需要植入人体内的医疗设备,如牙齿、骨骼等,可以通过
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出符合患者需求的个性化植入物。
药物研发
03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快速成型技术可以用于制作药物分子模型
悬浮液喷射成型等 微滴喷射成型
金属粉末激光烧结 喷墨式成型
04
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案例
产品原型设计
1 2 3
快速制作产品原型
快速成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制作出产品原型 ,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优化产品设计
通过制作原型,设计师可以更直观地评估产品外 观、结构和功能,及时发现和改进设计中的问题 。
数据转换与处理
快速成型的数据来源主要是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设计的三维模型。
数据处理包括模型切片、坐标转 换等步骤,将三维模型转换为快
速成型机可执行的层片数据。
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进行支撑结 构设计和工艺参数设置,以确保
成型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成型材料与特性
快速成型的材料种类繁多,包括塑料、树脂、金 属粉末、陶瓷等。
优点
可加工复杂结构、材料种 类多、加工速度快。
应用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 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 。
三维印刷
原理
类似于二维印刷,通过在特定材料上 逐层印刷粘合剂或特殊墨水,形成三 维实体。
优点
应用
适用于快速原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 领域。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制造出 原型。
其他快速成型技术

第三章_叠层实体快速成型工艺(专业课堂)

第三章_叠层实体快速成型工艺(专业课堂)

藤蔓课堂
12
第二节 叠层实体快速成型的材料和设备
图3-4 Solidimension 藤公蔓司课开堂发的SD 300 叠层打印机
13
第二节 叠层实体快速成型的材料和设备
图3-5 SD300 叠层打印机耗材配件及制作的模型
藤蔓课堂
14
第二节 叠层实体快速成型的材料和设备
图3-6 HRP系列薄材叠层快速成型机
藤蔓课堂
15
第二节 叠层实体快速成型的材料和设备
藤蔓课堂
16
第三章 叠层实体快速成型工艺
1 叠层实体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叠层实体快速成型的材料与设备 3 叠层实体快速成型的工艺过程
4 提高叠层实体快速成型制作质量的措施
5 叠层实体制造工艺后置处理中的表面涂覆
6 新型叠层实体快速成型工艺方法
藤蔓课堂
17
第三节 叠层实体快速成型的工艺过程
前 处 STL文件

切片处理

设置工艺参数


激光 加热 切片 切碎 切割 辊温 软件 网格

速度 度 精度 尺寸
基底制作
原型制作
后 处 余料去除 理
表面质量处理
提高强硬度处理
藤蔓课堂
18
第三章 叠层实体快速成型工艺
1 叠层实体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藤蔓课堂
7
第二节 叠层实体快速成型的材料和设备
1.叠层实体快速成型材料
薄层材料:纸、塑料薄膜、金属箔等
粘结剂:热熔胶
制备工艺:涂布工艺
纸的性能要求:
1)抗湿性
2)良好的浸润性
3)抗拉强度
4)收缩率小
5)剥离性能好

第三章 快速成型技术(中英文)

第三章 快速成型技术(中英文)
▪ Discrete accumulation manufacturing i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Rapid Prototyping in the modern forming theory, Indicating the discreteness in the Mode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t emphasizes material accumulation in the physical process and embodies the basic prototyping principle. It also possess strong generality and adaptability.
成形机制造一系列 层片并自动将它们 联接起来,得到三 清理零件表面, 维物理实体 去除辅助支撑 结构
major character of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 The highly flexibility i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it and NC machine. No matter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or the machining center, they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a certain type parts. For example, turning center and milling machining center, etc. For different parts need to be different clamping, using different tools. Although their flexibility is very high and produce a batch of parts which contains only a few tens of parts, or even a few parts, however it doesn't increase additional cost. But they cannot be used alone, the material needed to be made into blanks firstly. However RP technology has the highest flexibility. For any parts which their dimensions are not more than forming range. Without any special tools, its model can be manufactured quickly and easily. From the view of manufacturing model, RP has the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of NC machine tools. That is highly flexible, convenient and fast.

快速成型

快速成型

第一章一、快速成型是直接利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快速生成模型或零件实体的技术总称。

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的产品样件或模型,俗称为RP手板。

二、快速成型的原理:1、寿星设计出所需产品或零件的计算机三维模型;2、然后根据工艺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该模型离散为一系列有序的二位单元,通常在Z向将其按一定厚度进行离散(也称分层),把原来的三维CAD模型变成一系列的二维层片;3、再根据每个层片的轮廓信息,输入加工参数,自动生成数控代码;4、最后由成型系统将一系列层片自动成型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得到一个三维物理实体。

三、两种主要成型方式的比较指标性能传统机床加工RP加工制造零件的复杂程度受刀具或模具的限制,无法制造太复杂的曲面或异形深孔可以制造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材料利用率产生切削,利用率低利用率高,材料基本没浪费加工方法去除成型,切削加工添加成型,逐层加工加工对象个体液体、图形、粉末、纸、其他工具切削工具光束、热束此外,RP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有以下特点;1、数字化制造,直接CAD模型驱动。

2、高度柔性和适应性。

3、快速。

4、材料类型丰富多样且利用率高。

5、产品的单价基本与复杂程度无关。

6、应用领域广泛。

四、RP技术优点1、快速性。

2、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

3、自由成型制造。

4、材料的广泛性。

5、技术的高度集成。

五、RP技术的特点和使用范围1、极适合于形状复杂、具有不规则曲面零件的加工,零件的复杂程度与制造成本无关。

2、能减少对熟练技术工人的要求。

3、几乎无废料材料,是一种环保型制造技术。

4、成功的解决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三维造型的实体化。

5、系统柔性高,只需要修改三维CAD模型,就能快速制造出各种不同形状的零件。

6、技术与制造集成,设计与制造一体化。

7、不需要专用的工装夹具、模具,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时间。

第二章一、尽管这些RP成型系统的结构和采用的原材料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基于先离散分层,再堆积叠加的成型原理。

二、每一个三角形面片可以用三个顶点的坐标和一个法线矢量来描述,即STL格式文件。

快速成型技术课件-第三章 快速成型材料与设备

快速成型技术课件-第三章 快速成型材料与设备

稀释剂是一种功能性单体,可以调节齐聚物的粘度,也 参加聚合反应。
二、叠层实体快速成型(LOM)材料
1、叠层实体材料组成: 叠层实体材料有薄型材料(纸、塑料)、粘接剂 (胶)以及涂布工艺。
2、叠层实体材料的要求: 1)纸的要求: (1)抗湿好,保证不会因时间长而吸水,从而保证热压 过程中不会因为水分的损失而产生变形 (2)良好的侵润性,保证良好的涂胶能力 (3)抗拉强度好,保证在加工过程中不被拉断 (4)收缩率小,保证热压过程中不会因为水分的损失 而产生变形 (5)剥离性好,容易打磨,稳定性好
四、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快速成型材料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快速成型材料 可用于SLS技术的材料包括:尼龙粉、覆 裹尼龙的玻璃粉、聚碳酸脂粉、聚酰胺粉、 蜡粉、金属粉(成型后常须进行再烧结及 渗铜处理)、覆裹热凝树脂的细沙、覆蜡 陶瓷粉和复蜡金属粉等。 要求:容易制备成粉末;熔点低。
二.叠层实体快速成型(LOM)制造设备
LOM成形系统的组成:
LOM成形系统由计算机及控制软件、原材料 存储及送料机构、热碾压机构、激光切割系 统、可升降工作台、数控系统、模型取出装 置和机架组成。
1、激光器的作用:切割作用; 2、热压棍作用:给胶提供能量和施加压力, 提高工件成型后的强度; 3、可升降工作台作用:控制成形工件的升 降; 4、数字控制系统和数字软件作用: 控制 激光器扫描装置、升降台、热压棍的运动。
三、熔融沉积快速成型(FDM)材料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FDM)材料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材料主要在于热喷头喷出材料 时要求既保持一定的形状又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材料的要求: (1)材料的粘度要求,粘度低,流动性好,阻 力小,有利于材料的顺利挤出; (2)材料熔融温度要求,熔融温度低可以在很 低的温度下挤出,有利于提高喷头的寿命; (3)收缩率小,成型后工件变形小,提高精度; (4)粘接性越高,成型后工件的强度越高。

2023年快速成型(HRP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快速成型(HRP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快速成型(HRP系统)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1.1 为确保快速成型(HRP系统)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快速成型(HRP系统)的操作人员。

1.3 快速成型(HRP系统)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作。

第二章设备安全操作要求2.1 操作人员在使用快速成型(HRP系统)之前,必须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和操作规程,确保了解设备的性能和特点。

2.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等,并确保器材处于良好状态。

2.3 在使用设备期间,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禁随意修改设备参数,维护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维护资质,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进行超负荷操作,超过设备规定的操作范围和负荷限度。

2.5 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三章操作过程安全控制3.1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规操作,模具加工过程中必须保持集中注意力,严禁分心或玩笑打闹。

3.2 操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操作区域的整洁,并清除设备周围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操作区域无绊倒、撞击等不安全因素。

3.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随时关注操作台上的显示屏、指示灯和报警器,对于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止操作、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4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将手、头部等放入设备工作区域,并避免与设备直接接触,以免产生伤害。

3.5 操作人员禁止在操作过程中穿着松散的衣物、长发、长饰物等,以免被设备卷入或绊倒。

第四章紧急情况处置4.1 在设备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按照紧急情况处理程序进行应急处置。

4.2 发生火灾时,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向指定人员报告,并按照火灾应急预案进行疏散和灭火。

4.3 发生事故或伤害时,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向上级报告,同时进行现场救助和紧急处理。

第三章快速成形过程与三维模型的建立

第三章快速成形过程与三维模型的建立
(Parametric Representation) 采用参量化的线条、贝塞尔曲线和B样条,
把每一个X、Y、Z坐标都采用参量化形式表 达,用此方式来描述自由曲面。其中非均 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 )法用的比较广泛。
三维模型的表达方法
简称CSG) 构造实体几何法又称积木块几何法,采用布尔
运算法则(并、交、减),将一些简单的体素 (如立方体、圆柱体、环、锥体)组合,变化, 得到三维模型实体。
• 优点:数据结构简单,无冗余的几何信息,得
到的实体真实有效,并能方便的修改。
• 缺点:产生和修改实体的算法有限,构成图形
的计算量很大,比较费时。
用矢量来描述图形。
• (3)STEP(Standard for Exchange Product) • (4)DXF • (5)STL(Stereo Lithography)
是目前在快速成形系统中使用的主流数据格式。
STL格式文件
• 起源:1987 年,3Dsystems 公司对任意
曲面CAD 模型作小三角形平面近似,开发 了STL(Stereo Lithography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文件格式,并由此建立从近 似模型中进行切片获取截面轮廓信息的统 一方法。
Imaging,简称MRI)。
以激光扫描器为例说明逆向工程原理
被测表面的 光刀曲线
• 1.利用激光光刀对物体表面进 CCD
行扫描 ;
• 2.由光电耦合摄像机
(Charge-coupled Device,简
称CCD)采集被测表面的光刀
曲线,得到光信号,通过光电
传感器把采集到的光信号转化

常用快速成型基本方法简介

常用快速成型基本方法简介

1前言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是上世纪80年代末及9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新制造技术,是由三维CAD模型直接驱动的快速制造任意复杂形状三维实体的总称。

它集成了CA D技术、数控技术、激光技术和材料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它把复杂的三维制造转化为一系列二维制造的叠加,因而可以在不用模具和工具的条件下生成几乎任意复杂的零部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制造柔性。

与传统制造方法不同,快速成型从零件的CAD几何模型出发,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用激光束或其他方法将材料堆积而形成实体零件。

通过与数控加工、铸造、金属冷喷涂、硅胶模等制造手段相结合,已成为现代模型、模具和零件制造的强有力手段,在航空航天、汽车摩托车、家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快速成型的基本原理快速成型技术采用离散/堆积成型原理,根据三维CAD模型,对于不同的工艺要求,按一定厚度进行分层,将三维数字模型变成厚度很薄的二维平面模型。

再将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加入加工参数,产生数控代码,在数控系统控制下以平面加工方式连续加工出每个薄层,并使之粘结而成形。

实际上就是基于“生长”或“添加”材料原理一层一层地离散叠加,从底至顶完成零件的制作过程。

快速成型有很多种工艺方法,但所有的快速成型工艺方法都是一层一层地制造零件,所不同的是每种方法所用的材料不同,制造每一层添加材料的方法不同。

快速成型的基本原理图快速成型的工艺过程原理如下:(1)三维模型的构造:在三维CAD设计软件中获得描述该零件的CAD文件。

一般快速成型支持的文件输出格式为STL模型,即对实体曲面做近似的所谓面型化(Tessellation)处理,是用平面三角形面片近似模型表面。

以简化CAD模型的数据格式。

便于后续的分层处理。

由于它在数据处理上较简单,而且与CAD系统无关,所以很快发展为快速成型制造领域中CAD系统与快速成型机之间数据交换的标准,每个三角面片用四个数据项表示。

3.3.2 快速成型加工的方法_模具制造技术_[共2页]

3.3.2 快速成型加工的方法_模具制造技术_[共2页]

模具制造技术86结构不宜采用高速铣削外,一般的内、外型面加工都可代替电火花加工,并且工件表面层组织不受破坏。

数控雕刻的主轴转速也在20000r/min以上,但与本节所述高速切削有何区别?3.3快速成型技术快速成型制造技术(Rapid Prototyping&Manufacturing,RPM),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提出,旨在解决常规机械加工或手工无法解决的问题。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是多学科、技术的交叉产物,融合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数控原理、光学技术等前沿技术。

3.3.1快速成型加工的特点与传统的加工方式相比,快速成型在加工周期和成本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突破了毛坯→切削加工→成品的传统加工模式,不用刀具制造零件,基本上无废料。

因此有以下几个优点。

(1)可借助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将零件设计图样直接制成零件,而无需设计或制造相应模具。

不但可大大缩短生产周期,而且能制造出任意复杂的零件而无需加工。

(2)可利用快速制得的硅橡胶模具和熔模铸造模具等实现高效率、大批量地生产金属零件。

(3)易于制出检验模型,用以评判仿真分析的正确性,是进行创造性设计的有效工具。

(4)快速成型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控制技术、激光技术、材料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项交叉学科的综合集成。

它用离散/堆积的方法,在计算机和数控技术的基础上,以追求最大的柔性为目标。

(5)其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CAD/CAM一体化。

由于采用了离散/堆积的分层制造工艺,能够很好地将CAD、CAM结合起来。

(6)由于各种RP工艺的成型方式不同,因而材料的使用也各不相同,如金属、纸张、塑料、树脂、石蜡、陶瓷,甚至纤维等材料在快速成型领域已有很好的应用。

3.3.2快速成型加工的方法快速成型加工的方法主要有立体平板印刷法、物体分层制造法、选择性激光烧结法和熔丝沉积制造法四种。

1.立体平板印刷法立体平板印刷法,简称SLA,是使用各种光敏树脂为成型材料,以激光为能源,以树脂固化为特征的快速成型方法,工作原理如图3.27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成形技术 原理
三、快速成形技术特点 降维制造方法; � 简易性: 简易性:降维制造方法; � 快速性:CAD模型直接驱动; 无须工装; � 柔性: 柔性:无须工装; 计算机、数控、激光、新材料等 � 技术的集成性: 技术的集成性:计算机、数控、激光、新材料等 � 应用领域广泛 :制造业,材料工程、医学、文化 艺术以及建筑工程 。
一、立体光刻成形 1、原理 (SL,Stereolithography),又 � 立体光刻成形 立体光刻成形( 称立体印刷、光固化成形等。

Charles W.Hul于1984年获立体光刻美国专利。 1988年美国3D system公司推出商品化样机SLA250,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原型成法。

数据处理的主要任务是从产品CAD模型或其它模 型经过分层、填充,产生工艺加工信息的层片文 件。
三维数据源
STL 模型
加工路径
加工制造
快速成形数据流程
一、 快速成形技术中的数据来源 1、三维CAD � 最重要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数据来源。

由三维CAD软件生成产品的曲面模型或实体模 型,将CAD模型转化为三角网格模型(STL模 型),然后分层得到加工路径。或者对模型直接 分层得到精确的截面轮廓,再生成加工路径。
缺陷 � 需要专门设计和制造支撑,否则会引起制件变形。 � 液态树脂固化后的性能尚不如常用的工业塑料,脆,易断 裂。工作温度通常不能超过100 ℃。若被湿气侵蚀,还会 导致工件膨胀,抗化学腐蚀的能力也不够好。 � 设备运转及维护成本较高。 � 使用的材料种类较少。目前可用的材料主要为感光性的液 态树脂材料,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进行抗力和热量 的测试。 � 液态树脂有一定的气味和毒性,并且需要避光保护,以防 止提前发生聚合反应。 � 在很多情况下,经快速成形系统光固化后的原型树脂并未 完全被激光固化,为提高模型的使用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通常需要二次固化。
②热熔胶 用于LOM纸基的热熔胶按基体树脂划分主要有: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型热熔胶; 聚酯类热熔胶; 尼龙类热熔胶或其混合物;
� � �
3、分层实体制造工艺特点
优点: � 制件精度高(<0.15 mm)。 � 制作效率高、成本低。 缺点: 由于材料质地原因,加工的原型件抗拉性能和弹性不高; 易吸湿膨胀,需进行表面防潮处理; 薄壁件、细柱状件的废料剥离比较困难; 工件表面有台阶纹,需进行打磨处理。
二、选区激光烧结 1、原理 � 选区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又称为选择性激光烧结、粉末材料选择性 烧结等。 � 1989年,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 C.R.Dechard研制成功。
SLS工艺原理
2、工艺过程 :与其它快速成形工艺(如立体光刻成形) ①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与其它快速成形工艺(如立体光刻成形) 相同。 : ②粉末原料的烧结 粉末原料的烧结: � 金属粉末:铁粉,青铜粉和镍粉——零件强度和精 度还不够理想。 � 陶瓷粉末: � 塑料粉末:
� �
固化收缩; 当激光扫描到液体树脂表面时,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 胀冷缩。
3、 立体光刻成形工艺特点 优势 � 成形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 � 尺寸精度高。SL原型件的尺寸精度可以达到或小 于0.1mm。 � 优良的表面质量。 � 可以制作结构十分复杂、尺寸比较精细的模型。 � 对于内部结构复杂、一般切削刀具难以进入的模 型,能轻松地一次成形。
4、 选区激光烧结成形系统
AFS-500激光快速成形机(北京隆源公司)

SLS成形系统一般由主机、控制系统和冷却器三 部分组成。
激光烧结成形件
5、 选区激光烧结工艺特点 � 可采用多种材料 。 � 成本较低,制造工艺比较简单,适应面广。 � 高精度。 � 成形速度较慢,成形件结构一般较疏松、多孔, 表面质量不高,强度较低 。
铸型CAD模型
分层、生成扫描路径
最表层铺砂
喷射树脂黏结剂
喷射催化剂
造型完毕
清除干砂涂敷涂料
浇铸
铸件
无模铸型制造工艺原理
该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 制造时间短; � 成本低; � 无需木模; � 一体化造型,型、芯同时成形; � 无拔模斜度; � 可制造含自由曲面(曲线)的铸型。
3.3 快速成形技术中的数据处理
3、无模铸型制造工艺 (Patternless Casting 无模铸型制造 无模铸型制造( Manufacturing,PCM)工艺,将快速成形技术 应用到传统的树脂砂铸造工艺中。PCM工艺也是 基于快速成形技术的离散/堆积成形原理,但它是 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铸型制造工艺的造型方法。
零件CAD模型
二、快速成形工艺步骤 快速成形(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是由CAD模型 直接驱动,快速制造任意复杂形状三维物理实体的技术。 快速成形集成了机械、电子、计算机、光学、新材料等领 域中的技术,与传统的去除材料加工方法相比,它是通过 逐层增加材料来制造零件的。 (1)产品三维模型的构建 :CAD模型,扫描方法+反求工程。 )产品三维模型的构建: :三角形网格化近似处理,STL (2)三维模型的近似处理 )三维模型的近似处理:三角形网格化近似处理, 格式文件。 (3)三维模型的分层切片和产生加工路径。 (4)快速成形加工。 (5)成形零件的后处理。
第3章 快速成形技术
� � � � � � �
概述 快速成形工艺 快速成形数据处理 快速成形后处理 快速成形精度分析 快速成形技术应用 快速成形技术进展
§3.1 概述
一. 零件成形方法分类

� �

去除成形(Dislodge Forming):车、铣、刨、 磨等 切削加工 添加成形(Additive Forming):快速成形技术 受迫成形(Forced Forming):铸造、锻造和粉 末冶金 生长成形(Growth Forming)利用生物材料的 活性进行成形, “克隆”
§3.2 快速成形工艺


从1988年世界上第一台快速成形机问世以来,快 速成形制造技术的工艺方法已有十余种。根据成 形原理的不同,快速成形技术可分为两类: ,例如:立体 (1)基于激光及其他光源的成形技术 基于激光及其他光源的成形技术,例如:立体 光刻技术、分层实体制造、选区激光烧结等; ,例如:熔融沉积成形、 基于喷射的成形技术,例如:熔融沉积成形、 (2)基于喷射的成形技术 三维立体印刷、多相喷射沉积等。 :均采用分层累积成形,并根据三维CAD 共同点 共同点:均采用分层累积成形,并根据三维 模型切片后得到的截面轮廓数据,完成每一层的 加工。
三维模型的形体表达方法: � 构造实体几何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简称CSG) 又称为积木块几何法 (Building-Block Geometry); � 边界表达法(Boundary Representation,简称 B-Rep法) ; � 参数表达法(Parametric Representation) � 单元表达法(Cell Representation)

立体光刻成形工艺原理
制造数据获取
层 准 备
层固化并堆积
后 处 理
CAD 模型离散
再 涂 层
激光束扫描液面
拆除支撑及清洗

立体光刻成形工艺过程
2、 立体光刻成形材料 ①基本要求
� � � � � � �
粘度低 低粘度树脂有利于成形中树脂较快流平。 固化速度快 直接影响成形的效率。 固化收缩小 低收缩性树脂有利于成形出高精度零 件。 一次固化程度高 以减少后固化收缩和变形。 湿态强度高 以保证后固化过程不产生变形、膨胀 及层间剥离。 溶胀小湿态成形件在液态树脂中的溶胀会造成零件尺寸
2、掩膜光刻 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关键是以光刻技术为核心 的微细加工技术。掩膜光刻技术是立体光刻成形 技术的扩展。主要优点: ①使用的材料广泛,可以是金属、陶瓷、玻璃及聚 合物; ②可以加工任意复杂的图形结构; ③可以制作有较大高宽比的微细元件; ④加工精度高,可以达到亚微米; ⑤由于采用了铸模复制技术,能够达到工业化批量 生产,成本低。
:提高零件坯体的力学性能和热 ③烧结件的后处理 烧结件的后处理:提高零件坯体的力学性能和热 学性能。 � 高温烧结 � 热等静压烧结 � 熔浸和浸渍。 : ④工艺参数的影响 工艺参数的影响: � 激光能量与扫描速度 � 预热温度与铺粉层厚
3、SLS成形材料
� � � �
高分子粉末材料 金属粉末材料 陶瓷粉末材料 覆膜砂粉末材料

3、 FDM工艺特点 非激光快速原型制造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 成形材料广泛 ; � 成本低 ; � 成形过程对环境无污染 。 � 只适合成形中、小塑料件;成形件的表面有较明 显的条纹,质量不如SL成形件好;需设计、制作 支撑结构; � 需对整个截面进行扫描涂覆,成形时间较长。
四、 分层实体制造工艺 1、工艺原理 (Laminated Object � 分层实体制造 分层实体制造( Manufacturing,LOM)又称叠层实体制造或薄 形材料选择性切割。
(Reverse Engineering,RE) 、反求工程( 2、反求工程 � 设计的初始信息状态不是CAD模型,而是各种形 式的物理模型或实物样件。

选区激光烧结一般只适合于中小件的快速成形。
三、熔融沉积制造工艺 1、原理 � 熔融沉积制造(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又称丝状材料选择性溶覆、熔融挤出成 模。 � 由美国学者Scott Crump博士于1988年研制成 功,并由美国Stratasys公司推出商品化的机器。
偏大。
。 毒性小 毒性小。
②材料种类 光敏树脂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光引发剂和树脂, 其中树脂由预聚物、反应性稀释剂及少量助剂组 成。根据光引发剂的引发机理不同,光固化树脂 可以分为三类: � 自由基光固化树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