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传导通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感觉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投射纤维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丘脑上辐射
第三级N元
交叉
第二级N元
中枢突
第一级N元
周围突 感受器
对 丘脑腹后外侧核 侧 内侧丘系
丘脑腹后外侧核
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
第三级N元
交叉
第二级N元
丘脑腹后外侧核
脊髓丘脑束
对 脊髓丘脑侧、前束 侧 上升1-2节段后交叉
后角固有核
丘脑
中脑
中枢突
后根
延髓
第一级N元
脊N节
周围突 感受器
脊N 躯干四肢皮肤感受器
脊髓
感觉传导通路 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脊髓内脊髓丘脑束纤维的排列顺序: 由外侧向内侧、由浅入深,依次排列 骶、腰、胸、颈部
薄束核、楔束核
楔束核
薄束、楔束 后根内侧部
脊N节
脊N 躯干四肢肌、腱、关节
楔束
后根 脊N节
脊N
本体觉感受器、皮肤感受器
中脑
薄束核
内侧丘系交叉
延髓
薄束
脊髓
痛温觉和粗触觉 压觉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 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投射纤维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
躯干四肢痛温觉、粗略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节细胞
双极细胞中枢突
双极细胞
双极细胞周围突 视锥、杆细胞
视觉传导通路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双极细胞周围突 双极细胞 双极细胞中枢突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解读PPT课件
中央旁小叶 胼胝体沟 楔前叶 胼胝体(压部)
楔叶
顶枕沟
距状沟
枕颞沟 枕颞外侧回
舌回
侧副沟 枕颞内侧回
大脑半球内侧面
尾状核头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丘脑中央辐射
背侧丘脑 内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
丘脑前辐射 额桥束 壳 苍白球 皮质红核束 顶枕颞桥束
听辐射
视辐射
内囊各部通行纤维束
上丘 中脑水管
顶盖前屈
上丘灰质层
枕叶视区
D 一侧视交叉外侧部不交叉纤维损伤,致该侧 眼视野的鼻侧半偏盲。
视野
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顶盖前区 视辐射
A
C
D B
动眼神经副核
枕叶视区
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包括: 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
反射途径: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
→顶盖前区
两侧动眼神经副核
A
C
D B
动眼神经副核
枕叶视区
B 视交叉中交叉纤维损伤致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
视野
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顶盖前区 视辐射
A
C
D B
动眼神经副核
枕叶视区
C 一侧视束及以上传导路受损,致双眼病灶 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视野
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顶盖前区 视辐射
A
C
D B
动眼神经副核
展神经核 面神经核
脊髓丘系 内侧丘系
平面神经丘横切面
上丘 中脑水管
顶盖前屈
上丘灰质层
三叉神经中脑核 动眼神经核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ppt课件
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Pathways of the Nervous System
1
掌握内容: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痛、温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的表现。 视觉传导通路交叉部位,不同部位损伤的表现。 运动传导通路神经元的位置。 锥体系的组成,各束的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
蜗神经
外侧丘系
交叉与不交叉
第2级神经元
下丘
内侧膝状体
下丘臂
第3级神经元
第4级神经元
听辐射
经内囊后肢 颞横回
16
第二节、运动传导路 Motor Pathways
一、 锥体系 Pyramidal System (一) 皮质脊髓束 : ①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 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②下行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 脑桥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③在锥体交叉处约90%的纤维交叉 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行于 脊髓外侧索终止于脊髓前角,支配 四肢肌
④小部分终止于对侧面神 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 支配对侧的面下部肌、舌 肌
19
(三)上、下运动神经元(Upper,Lower Motor Neurons) ①上运动神经元:指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 ②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细胞 ③上运动神经元(核上瘫)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 即肌张力增高、肌肉不萎缩、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 现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即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 和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对侧)。 ④下运动神经元(核下瘫)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软瘫, 即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深、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等; 在皮质核束表现为:即同侧全部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伸舌 时舌尖偏向同侧)。
1
掌握内容: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痛、温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的表现。 视觉传导通路交叉部位,不同部位损伤的表现。 运动传导通路神经元的位置。 锥体系的组成,各束的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
蜗神经
外侧丘系
交叉与不交叉
第2级神经元
下丘
内侧膝状体
下丘臂
第3级神经元
第4级神经元
听辐射
经内囊后肢 颞横回
16
第二节、运动传导路 Motor Pathways
一、 锥体系 Pyramidal System (一) 皮质脊髓束 : ①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 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②下行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 脑桥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③在锥体交叉处约90%的纤维交叉 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行于 脊髓外侧索终止于脊髓前角,支配 四肢肌
④小部分终止于对侧面神 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 支配对侧的面下部肌、舌 肌
19
(三)上、下运动神经元(Upper,Lower Motor Neurons) ①上运动神经元:指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 ②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细胞 ③上运动神经元(核上瘫)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 即肌张力增高、肌肉不萎缩、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 现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即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 和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对侧)。 ④下运动神经元(核下瘫)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软瘫, 即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深、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等; 在皮质核束表现为:即同侧全部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伸舌 时舌尖偏向同侧)。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ppt课件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pt课件
-5-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 头面部
意识性 非意识性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觉传导通路
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一般内脏感觉 特殊内脏感觉
躯干、四肢 头面部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6-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ppt课件
-15-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又称浅感 觉 传 导 通 路 , 由 3级 神 经 元 组 成。 (一)躯 干 和 四 肢 痛 温 觉 、 粗 触 觉 和 压 觉 传导通路
ppt课件
-16-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胞体中、 小 型 , 突 起 较 细、 薄 髓 或 无髓 , 其 周 围 突 分 布 于 躯干 和 四 肢 皮 肤 内 的 感 受 器 ; 中 枢 突经后根进入脊髓。 其 中 ,传 导 痛 温 觉 的 纤 维 ( 细 纤 维 ) 在 后 根的 外 侧 部 入 脊 髓 经 背 外 侧 束 再 终 止 于 第 2 级 神 经 元 ; 传 导 粗触 觉 和 压 觉 的 纤 维 ( 粗 纤 维 ) 经 后 根内 侧 部 进 入 脊 髓 后 索 , 再终止于第2级神经元。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pt课件
-5-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 头面部
意识性 非意识性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觉传导通路
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一般内脏感觉 特殊内脏感觉
躯干、四肢 头面部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6-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ppt课件
-15-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又称浅感 觉 传 导 通 路 , 由 3级 神 经 元 组 成。 (一)躯 干 和 四 肢 痛 温 觉 、 粗 触 觉 和 压 觉 传导通路
ppt课件
-16-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胞体中、 小 型 , 突 起 较 细、 薄 髓 或 无髓 , 其 周 围 突 分 布 于 躯干 和 四 肢 皮 肤 内 的 感 受 器 ; 中 枢 突经后根进入脊髓。 其 中 ,传 导 痛 温 觉 的 纤 维 ( 细 纤 维 ) 在 后 根的 外 侧 部 入 脊 髓 经 背 外 侧 束 再 终 止 于 第 2 级 神 经 元 ; 传 导 粗触 觉 和 压 觉 的 纤 维 ( 粗 纤 维 ) 经 后 根内 侧 部 进 入 脊 髓 后 索 , 再终止于第2级神经元。
感觉传导通路
第三级神经元:
胞体:位于下丘。 发出纤维:经下丘臂止于内侧膝状体 (MG)。
第四级神经元:
胞体:位于内侧膝状体。 发出纤维:组成听辐射,经内囊后肢投 射到颞横回(听觉区)。
★下丘是听觉的防御性反射中枢。下丘神 经元发出纤维到上丘,由上丘发出顶盖脊髓束 完成听觉的防御性反射。
临床表现:
由于外侧丘系含有来自两侧的听觉纤维, 故单侧外侧丘系、听辐射及听觉区损伤不致产 生听觉明显障碍。
第三级神经元:
胞体:丘脑腹后外侧核(VPL)。 发出纤维:投射至中央后回下部的头面 部代表区。
由前庭神经核发出的纤维还有:
①内侧纵束:上升的纤维止于动眼、滑车 和展神经核,下降的纤维止于副神经核和上 颈髓前角细胞。 功能:完成眼球注视与头颈姿势的反射性 调节。 ②前庭脊髓束:下行止于各节段的脊髓前 角细胞。 功能:完成躯干、四肢的姿势的反射性调 节,以维持身体的直立。
胞体:脊神经节。 周围突:经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四肢皮肤内 的痛温触感受器。 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外侧部(细纤维,传 导痛、温觉)和内侧部(传导粗触觉和压觉)进 入脊髓。 在后外索上升1~2节段,终止于脊髓后角细 胞。
第二级神经元:
胞体: 主要位于脊髓灰质后角(Ⅰ、Ⅳ和Ⅴ层)。 发出纤维: 经白质前连合斜越上升1~2个脊髓节段, 交叉到对侧的外侧索和前索上行形成脊髓丘脑 侧束(传导痛、温觉)和脊髓丘脑前束(也含 有少部分不交叉纤维,传导粗触觉和压觉)。 进入脑干后合并上行称脊髓丘系。经延髓下橄 榄核的背外侧,脑桥和中脑内侧丘系的外侧, 向上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脊髓损伤:
后索病变(脊髓痨):损伤截面以下深感 觉障碍。 白质前连合病变(脊髓空洞):损伤节段 对称性浅感觉障碍。 脊髓横断:双侧损伤截面以下浅、深感觉 障碍。(浅感觉障碍低1~2节段) 脊髓半横断:同侧损伤截面以下深感觉障 碍;对侧损伤截面1~2节以下痛、温觉障碍; (此临床表现特点为:交叉性感觉障碍)。
感觉运动传导通路讲诉课件
息。
感觉传导通路的突触连接包括化 学突触和电突触。
化学突触是指通过化学物质传递 信息的突触,而电突触是指通过
电信号传递信息的突触。
03
感觉传导通路的功能与障 碍
感觉传导通路的功能
01
感受和传递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
感觉传导通路能够接收并传递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包括触觉、
痛觉、温度觉、运动觉等。
应用于脑机接口
在脑机接口研究中,感觉运动传导通路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通过对传导通路的解码和 分析,可以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直接交互和控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神经修复 对于严重的神经损伤或疾病,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修复感 觉运动传导通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探索神经机制
通过对感觉运动传导通路的深入研究,可以探索神经系统的基本机制和功能,为神经科学 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研究神经可塑性
通过对感觉运动传导通路的改变和重塑,可以研究神经可塑性的机制和规律,为神经康复 和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一传导途径包括外周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和 大脑皮层等主要部分。
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
感觉传导通路由外周感受器、传入神 经、脊髓和大脑皮层等部分组成。
传入神经是将感受器与中枢神经系统 连接的神经纤维,它们将来自感受器 的刺激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感受器包括视、听、嗅、味、触 等感受器,分别接受来自外界的不同 类型刺激。
位于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的始端, 接受上位神经元的冲动,并将冲动传给 下位神经元。
VS
下行抑制神经元
位于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的中间,抑 制上位神经元的冲动,使下位神经元得到 更少的抑制。
感觉传导通路的突触连接包括化 学突触和电突触。
化学突触是指通过化学物质传递 信息的突触,而电突触是指通过
电信号传递信息的突触。
03
感觉传导通路的功能与障 碍
感觉传导通路的功能
01
感受和传递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
感觉传导通路能够接收并传递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包括触觉、
痛觉、温度觉、运动觉等。
应用于脑机接口
在脑机接口研究中,感觉运动传导通路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通过对传导通路的解码和 分析,可以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直接交互和控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神经修复 对于严重的神经损伤或疾病,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修复感 觉运动传导通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探索神经机制
通过对感觉运动传导通路的深入研究,可以探索神经系统的基本机制和功能,为神经科学 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研究神经可塑性
通过对感觉运动传导通路的改变和重塑,可以研究神经可塑性的机制和规律,为神经康复 和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一传导途径包括外周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和 大脑皮层等主要部分。
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
感觉传导通路由外周感受器、传入神 经、脊髓和大脑皮层等部分组成。
传入神经是将感受器与中枢神经系统 连接的神经纤维,它们将来自感受器 的刺激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感受器包括视、听、嗅、味、触 等感受器,分别接受来自外界的不同 类型刺激。
位于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的始端, 接受上位神经元的冲动,并将冲动传给 下位神经元。
VS
下行抑制神经元
位于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的中间,抑 制上位神经元的冲动,使下位神经元得到 更少的抑制。
感觉运动传导通路课件
2.叙述视觉传导路传导途径和交叉部位? 视交叉哪些纤维交叉哪些纤维不交叉? 左侧视束纤维起始于视网膜什么部位?
一侧视N、视交叉中间部、视束或视辐 射损伤,各引起什么部位盲?并用简图 表示。 3.叙述瞳孔对光反射弧的传导途径。 一侧视N损伤与该侧动眼N损伤所引起 的对光反射障碍有什么不同?
第Ⅲ级N元 胞体: 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轴突:组成丘脑中央辐射
经内囊后肢 投射到中央后回 中上部和
中央旁小叶 后部
2.传导途径
感受器 →脊N → 脊N节→后根→ 脊髓同侧升1-2 节→后角固有核
→白质前连合交叉 →脊髓丘脑侧、前束
→脑干脊髓丘系→
丘脑腹后外侧核→
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右侧视束纤维来自 两眼视网膜右半侧 与两眼视野左半侧 相对应。
(3)不同部位损伤后 视野变化
A
A.左侧视N损伤
左眼全盲
A
B.视交叉中部损伤
B
两眼颞侧偏盲
B
C.视交叉左侧部损伤
C
左眼鼻侧偏盲
C
D.左侧视束(或外侧 膝状体、视幅射、
视区皮质)损伤
D
两眼右侧偏盲
D
D
2 .对光反射弧
光照一侧眼球,引起两眼瞳孔缩小 称瞳孔对光反射
(四)视觉传导路和对光反射弧 1.视觉传导路 2.(对1)光传反导射途弧径
(2)交叉情况 (3)不同部位损伤后视野变化
起始于视网膜: 感受器为视C 第Ⅰ级N元为双极C 第Ⅱ级N元为节C, 轴突组成视N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第Ⅲ级N元)
→视幅射 (经内囊后肢) →距状沟两侧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感觉和运动传导通路ppt课件
脊神经节
后根
脊神经 前根
? 谢谢
听辐射
II.蜗神经背核
蜗神经 腹核 蜗神经
盖膜
颞横回
III.
内侧 膝状体 下丘核 外侧丘系
斜方体
螺旋器
I. 蜗螺旋神经节
听觉传到通路损伤的症状
外侧丘系以上的听觉传导通路含有两耳的听 觉冲动,故一侧外侧丘系、听辐射或听觉中枢 受损,不产生明显的听觉障碍。
中耳、内耳、蜗神经或蜗神经核病变引起患 侧耳听力障碍。
丘脑
豆状核
中脑 内侧丘系
脑桥
延髓
II.
后角 固有核
I. 脊神经
细胞
中央后回
内囊
III. 外腹侧后核
脊髓丘系
脊髓丘脑 侧束 脊髓丘脑 前束 白质前连合
特点: 1.有三级神经元 2.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觉、粗触觉
和压觉 3.组成脊髓丘系,交叉平面在脊髓
2. 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第1级:三叉神经节 第2级:三叉神经脑桥核、脊束核 第3级:丘脑腹后内侧核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上运上动运神动经神元经元
胞体胞位体置:位中置央:前中回央前回 运动前运区动前区 中央旁中小央叶旁前小部 叶前部
轴突轴—突锥体—束皮锥质体核束束 皮质脊皮髓质束核束 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为巨型锥体和其他锥 体细胞,胞体位于中央前回,运动前区, 中央旁小叶等处的皮质中,轴突组成下 行纤维束
1.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把深感觉传向大脑皮质,产生有意识性的感 觉。此通路还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 传导通路: 第1级:脊神经节 第2级:薄束核、楔束核 第3级:丘脑腹后外侧核
丘脑
感觉传导通路PPT课件
三叉神经
II. 脊束核
中央后回
丘脑
III.腹内侧后核
三叉丘系 脑桥
延髓
脊髓
10
第二级神经元
是三叉神经脊束
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
两核发出的纤维
交叉到对侧上升组成
内囊
三叉丘系,终于丘脑 的腹后内侧核。
II.三脑叉桥神核经
I.
三叉神经 节细胞
三叉神经 脊束
三叉神经
II. 脊束核
中央后回
丘脑
III.腹内侧后核
视束
外侧 膝状体
投射到下半视网膜,下半视 视辐射 野的物象投射到上半视网膜。
视觉中枢
视野
13
视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 经元组成。
II.
节细胞
视野 视神经
第一级神经元
视网膜
为视网膜的双极细胞。 节细I胞.
其周围支与视网膜的视 双极
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形成突触, 中枢支与节细胞形成突触。
视细神胞 经视交叉
第二级神经元 是视网膜的节细胞,其
1
人体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剌激,并将转 变为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系统内不同神经元链自周围 传至中枢神经系统,最后至大脑皮质,产生感觉,这 些途经称为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包括本体感觉(深感觉),痛觉、 温度觉、触觉和压觉(浅感觉),视觉,听觉,平衡 觉、味觉和嗅觉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可总结为三级传导,二次接替, 一次交叉,对侧管理。具体的特点有:
通路一般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的 胞体在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第二级神经元在脊髓 后角或脑干的脑神经感觉核中;二级纤维在脊髓或脑 干交叉;第三级神经元在间脑;第三级纤维都经内囊 上传至大脑感觉中枢。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人体解剖学课件)
感觉传导通路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脊髓丘脑系) 2.头面部(三叉丘系)
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三级神经元)
感受器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 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
皮肤 粘膜
三叉神经 (周围突)
三叉神经根、 (中枢突)
第1级神经元
第2级神经元
腹后内侧核
三叉丘系
一侧动眼神经损伤 信息传出中断
患侧直接对光反射 消失 患侧间接对光反射 消失
患侧
感觉传导通路
•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脊髓丘脑系) 2.头面部(三叉丘系)
感受器
脊神经节
后角固有核
皮肤
脊神经
中枢突
上升1~
(周围突)
经后根进入脊髓
2个节段
1.病灶在内侧丘系交叉以上,表 现为病灶对侧深感觉障碍;
2.在内侧丘系交叉以下,则表
现为病灶同侧深感觉障碍。
视觉传导通路(三级神经元)
视野
眼球固定,平视前方时所看到的空间范围 正常单侧视野: 颞侧80-90 度. 鼻侧45度 上方受上睑限制
45 80-90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视区
概念: 光照一侧瞳孔,
引起双眼瞳孔都缩小。
光照侧的瞳孔缩小,称直接对光反射。
未照侧的瞳孔也缩小,称间接对光反射 。
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上丘臂
顶盖前区
双侧动眼神经
双侧动眼 神经副核
睫状神经节
节后纤维
双侧瞳孔 括约肌收缩
两侧瞳孔缩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oot → right fasciculus cuneatus → right nucleus cuneatus → lemniscal decussation
→ left medial lemniscus → left ventral posterolateral nucleus of dorsal thalamus →
第二级N元在三叉N脑桥核
9
视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两侧距状沟两侧皮质
投射纤维
两侧视辐射(内囊后肢)
第三级N元
两侧外侧膝状体
外
两侧视束
侧
交叉
视交叉
膝
状
视N
体
第二级N元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中枢突 第一级N元
周围突
视网膜双极细胞中枢突 视网膜双极细胞
视网膜双极细胞周围突
感受器
视锥、杆细胞
睫 状 N 节
10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光 视锥细胞 线 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 周围突
双极 细胞
两侧
视
视
节
视束
交叉
N
细胞
两侧 上丘臂
顶盖 前区
两侧动 眼N副核
外 双极细胞 侧
中枢突 膝 状 体
两侧 动眼N
两侧 睫状肌? 瞳孔括约肌
两侧睫 状短N
两侧睫 状N节
睫 状 N 节
11
听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颞横回
投射纤维 第四级N元
听辐射(内囊后肢) 内侧膝状体
侧 脊髓丘系
脊髓丘脑侧束
腰骶髓白质前连合
腰骶髓I、V、VII、VIII层
右腰骶髓背外侧束中上升1-2节段 右腰骶N后根外侧部 右腰骶N节 右胫N、右坐骨N 右足底内侧N 右足底皮肤感受器
背外侧束中上升1-2节段 后根外侧部
脊N节
脊N
躯干四肢皮肤感受器
6
躯干四肢粗触觉传导通路
与躯干四肢痛温觉传导通路 的不同点 1.脊N节中枢突行于 后根内侧部 2.第二级N元轴突行于 脊髓丘脑前束
丘脑腹后外侧核
对
脊髓丘系
侧
脊髓丘脑侧束
白质前连合
脊髓 I、V、VII、VIII层 背外侧束中上升1-2节段
后根外侧部
脊N节
脊N
躯干四肢皮肤感受器
中脑 脑桥 延髓 脊髓
5
右足底内侧痛觉传导通路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前回
右腰骶髓I、V 、VII、VIII层
丘脑上辐射(内囊后肢)
左
丘脑腹后外侧核
投射纤维 第三级N元
交叉 第二级N元
中枢突 第一级N元
周围突 感受器
丘脑上辐射 (内囊后肢) 对 丘脑腹后外侧核 侧 内侧丘系 丘系交叉 薄束核、楔束核
薄束、楔束 后根内侧部
脊N节
脊N 躯干四肢肌腱、关节
、皮肤感受器
中脑 脑桥
延髓
C8 T4 L3 3S5
第一级N元 第二级N元
胸核 腰骶髓V-VII
内侧丘系
中线旁 下橄榄核
之间
内侧丘系交叉 楔束、薄束
外 后索 内
Ⅲ 丘脑腹后 外侧核
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红核 背外侧
贯穿 斜方体
薄束
T4~5
损伤: 感觉性共济失调
18
小脑 上脚
小脑下脚 旧小脑
深 感非 觉意 传识 导性 路
脊 髓 小 脑 前 束
脊
髓
楔束
小 脑 前 束
脊 髓 小 脑 后 束
副核 ︵ 部
left pos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 middle part
of left postcentral gyrus
15
• 19世纪末, 低等脊椎动物的CNS能再生 • 1928年, Cajal认为哺乳动物的CNS不能再生 • 1958年, Liu等保留后根的侧支芽生实验 • 1969年, Raisman等海马伞切断实验 • 1983年, Aguayo等移植坐骨神经到CNS • 1990年, Schwab等发现胶质细胞有神经生长抑制因子 • 目前, 应用抗神经生长抑制因子、神经营养 因子等
周围突 感受器
13
1.各级神经元不同 2.交叉平面不同 3.经过内囊部位不同
大脑皮质
投射纤维 第三级N元
对 侧
交叉 第二级N元
中枢突 第一级N元
周围突 感受器
14
The pathways of tactile discrimination from anterior part of right index finger
7
头面部痛温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投射纤维 第三级N元
交叉 第二级N元
中枢突 第一级N元
周围突 感受器
中央后回下部
丘脑上辐射(内囊后肢) 丘脑腹后内侧核
对 侧 三叉丘系
三叉N脊束核 三叉N脊束 三叉N根
三叉N节 三叉N
头面部皮肤粘膜感受器
中脑 脑桥 延髓
脊髓
8
头面部触觉传导通路
与头面部痛温觉传导通路 的不同点
层外侧部
脊髓 L3-Co V-VII层外侧部
躯干四肢非意识性 本体觉、触觉传导通路
同侧 脊髓小脑后束
两侧 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 下脚
脊髓 小脑
小脑 上脚
4
躯干四肢痛温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
投射纤维 第三级N元
交叉 第二级N元
中枢突 第一级N元
周围突 感受器
丘脑上辐射(内囊后肢)
The skin receptor → right midian nerve → right brachial plexus → right seventh
cervical
spinal
nerve
→ right seventh cervical spinal ganglian → right seventh cervical posterior spinal
1.感觉传导通路
2.运动传导通路
感受器→数级神经元→大脑皮质或
receptor
皮质下中枢
大脑皮质或 皮质下中枢
→数级神经元→效应器
1
一般感觉
痛觉 温觉 触觉 压觉 本体觉 内脏感觉
特殊感觉
视觉 听觉 平衡觉 嗅觉 味觉
2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
下丘臂
第三级N元 交叉
两
下丘
侧
外侧丘系
斜方体
第二级N元
蜗N核
中枢突 第一级N元
周围突
蜗N 蜗N节
感受器
螺旋器
12
1.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在神经节 第二级在脊髓或脑干 第三级在丘脑腹后核
2.交叉上行:
第二级N元的轴突交叉 3.经过内囊
大脑皮质
投射纤维 第三级N元
对 侧
交叉 第二级N元
中枢突 第一级N元
16
大脑、小脑中、间枢脑
简单 反射
感 觉 传 导 路
脑 干 、 脊 髓
感受器
复杂 反射 运 动 传 导 路
效应器
17
躯干四肢
中央后回中上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本体感觉 精细触觉
传导路
起止 行程 交叉
楔薄 Ⅱ束
核
肌 上肢、 、 躯干上部
腱 、
Ⅰ 脊神经节 下肢、
关 节
躯干下部 传入神经
后根
周围突 中枢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