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四种负反馈类型的分析ok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vvf Vo I o RL RL Rf RL = Aiif (1 ) R Vi Ii 1 R1 R2 R1
例题:
回答下列问题。
①求A在静态时运 放的共模输入电压;
②若要实现串联电 压反馈, Rf 应接向 何处?
③要实现串联电压 负反馈,运放的输入 端极性如何确定? ④求引入电压串联 负反馈后的闭环电 压放大倍数。
解② :
解③
既然是串联 反馈, 反馈和输入信 号接到差放的两个输 入端。要实现负反馈, 必为同极性信号。差 放输入端的瞬时极性, 见图中红色标号。根 据串联反馈的要求, 可确定B2的极性,
解④:求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的闭环电压增 益,可把差放和运放合为一个整体看待。 为了保证获得运放 绿色标号的极性, B1相当同相输入端, B2相当反向输入端。 为此该电路相当同 相输入比例运算电 路。所以电压增益 为
相乘无量纲。对于深度负反馈,互阻增益为
Avif 1 Fiv
F Avif 称为互阻增益, iv 称为互导反馈系数, Avi Fiv
Vo / Rf 1 iv F o V Rf
而电压增益为:
Avvf Vo Vo Avif 1 Rf Vi I i R1 R1 R1 Fiv R1
VE3 VEE 9.7 15 I C3 1 mA Re3 5 .3 I C1 I C2 0.5 mA VC1 VC2 VCC I C1Rc1 5 V
可以把差动放大电路看成运放A的输入级。输入信号加在 T1的基极,要实现串联反馈,反 馈信号必然要加在B2。所以要实现串联电 压反馈, Rf应接向B2。
解:①静态时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即静态时 T1和T2的集电极 电位。
Ic1 = Ic2 = Ic3 /2
VCC VEE 15 15 VR2 R2 6 6V R1 R2 24 6 VB3 VR2 VEE 6 15 9V VE3 VB3 VBE3 9 0.7 9.7 V
5.3.2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的电路如图 所示。因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 一点相加,为并联反馈。 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 为负反馈,且为电压负 反馈。因为并联反馈在 输入端采用电流相加减。
I i I f I 'i
电压并联负反馈
Avi Vo / I 'i 具有电阻的量纲 Avif Vo / I i 具有电阻的量纲 F iv I f /Vo 具有电导的量纲 Avi Vo Avif I i 1 Avi Fiv
5.3.3电流串联负反馈
如图,反馈电 压从Re1上取出,根 据瞬时极性和反馈 电压接入方式,可 判断为串联负反馈。 因输出电压短路, 反馈电压仍然存在, 故为串联电流负反 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对图示的电路求其互导增益
Aivf
1 Fvi
Io R Fvi R Io
于是
Aivf
图 串联电压负反馈
对图(b),因输 入信号和反馈信号 加在运放的两个输 入端,故为串联反 馈,根据瞬时极性 判断是负反馈,且 为电压负反馈。结 论是交直流串联电 压负反馈。
(b)集成运放放大电路 图 09.05 串联电压负反馈
(2)闭环放大倍数
对于串联电压负反馈,在输入端是输入电 压和反馈电压相减,所以
5.3 四种负反馈类型的分析与计算
5.3.1 电压串联负反馈
* 负反馈类型有四种组态
5.3.2 电压并联负反馈
* 在此要分析反馈组态、
计算放大倍数等。
5.3.3 电流串联负反馈
5.3.4 电流并联负反馈
5.3.1 电压串联负反馈
(1)判断方法:
对图所示电路,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经Rf 加在发射极E1上的反馈电压为‘+’,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同, 且加在输入回路的两点, 故为串联负反馈。反馈信 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是 电压反馈。
(a)
图示 并联电流负反馈
Biblioteka Baidu(b)
电流反馈系数是 Fii = I f / I o,以下图为例
If R2 Io R2 Rf
If R2 = Fii Io R2 Rf
1 (1 Rf ) 电流放大倍数:Aiif Fii R2
显然,电流放大倍数基本上只与外电路的 参数有关,与运放内部参数无关。电压放大倍 数为:
Avvf
Avv X o Vo X i Vi 1 Avv Fvv
对于深度负反馈,有:
X f Vf 反馈系数: F vv X o Vo
对于前图: 对于该图:
Fvv
Re1 Rf Re1
Fvv
R1 Rf R1
A 1 Af 1 AF F
1/R ,电压增益为:
Vo I o RL Avvf RL Aivf RL Vi Vi R
5.3.4 电流并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的电路如图 (a)(b)所示。对于图 (a)电路,反馈节点与输入点相同,所以是电流并联 负反馈。对于图(b)电路,也为电流并联负反馈。
Rf Avv 1 Rb 2
例题:
回答下列问题。
①求A在静态时运 放的共模输入电压;
②若要实现串联电 压反馈, Rf 应接向 何处?
③要实现串联电压 负反馈,运放的输入 端极性如何确定? ④求引入电压串联 负反馈后的闭环电 压放大倍数。
解② :
解③
既然是串联 反馈, 反馈和输入信 号接到差放的两个输 入端。要实现负反馈, 必为同极性信号。差 放输入端的瞬时极性, 见图中红色标号。根 据串联反馈的要求, 可确定B2的极性,
解④:求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的闭环电压增 益,可把差放和运放合为一个整体看待。 为了保证获得运放 绿色标号的极性, B1相当同相输入端, B2相当反向输入端。 为此该电路相当同 相输入比例运算电 路。所以电压增益 为
相乘无量纲。对于深度负反馈,互阻增益为
Avif 1 Fiv
F Avif 称为互阻增益, iv 称为互导反馈系数, Avi Fiv
Vo / Rf 1 iv F o V Rf
而电压增益为:
Avvf Vo Vo Avif 1 Rf Vi I i R1 R1 R1 Fiv R1
VE3 VEE 9.7 15 I C3 1 mA Re3 5 .3 I C1 I C2 0.5 mA VC1 VC2 VCC I C1Rc1 5 V
可以把差动放大电路看成运放A的输入级。输入信号加在 T1的基极,要实现串联反馈,反 馈信号必然要加在B2。所以要实现串联电 压反馈, Rf应接向B2。
解:①静态时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即静态时 T1和T2的集电极 电位。
Ic1 = Ic2 = Ic3 /2
VCC VEE 15 15 VR2 R2 6 6V R1 R2 24 6 VB3 VR2 VEE 6 15 9V VE3 VB3 VBE3 9 0.7 9.7 V
5.3.2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的电路如图 所示。因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 一点相加,为并联反馈。 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 为负反馈,且为电压负 反馈。因为并联反馈在 输入端采用电流相加减。
I i I f I 'i
电压并联负反馈
Avi Vo / I 'i 具有电阻的量纲 Avif Vo / I i 具有电阻的量纲 F iv I f /Vo 具有电导的量纲 Avi Vo Avif I i 1 Avi Fiv
5.3.3电流串联负反馈
如图,反馈电 压从Re1上取出,根 据瞬时极性和反馈 电压接入方式,可 判断为串联负反馈。 因输出电压短路, 反馈电压仍然存在, 故为串联电流负反 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对图示的电路求其互导增益
Aivf
1 Fvi
Io R Fvi R Io
于是
Aivf
图 串联电压负反馈
对图(b),因输 入信号和反馈信号 加在运放的两个输 入端,故为串联反 馈,根据瞬时极性 判断是负反馈,且 为电压负反馈。结 论是交直流串联电 压负反馈。
(b)集成运放放大电路 图 09.05 串联电压负反馈
(2)闭环放大倍数
对于串联电压负反馈,在输入端是输入电 压和反馈电压相减,所以
5.3 四种负反馈类型的分析与计算
5.3.1 电压串联负反馈
* 负反馈类型有四种组态
5.3.2 电压并联负反馈
* 在此要分析反馈组态、
计算放大倍数等。
5.3.3 电流串联负反馈
5.3.4 电流并联负反馈
5.3.1 电压串联负反馈
(1)判断方法:
对图所示电路,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经Rf 加在发射极E1上的反馈电压为‘+’,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同, 且加在输入回路的两点, 故为串联负反馈。反馈信 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是 电压反馈。
(a)
图示 并联电流负反馈
Biblioteka Baidu(b)
电流反馈系数是 Fii = I f / I o,以下图为例
If R2 Io R2 Rf
If R2 = Fii Io R2 Rf
1 (1 Rf ) 电流放大倍数:Aiif Fii R2
显然,电流放大倍数基本上只与外电路的 参数有关,与运放内部参数无关。电压放大倍 数为:
Avvf
Avv X o Vo X i Vi 1 Avv Fvv
对于深度负反馈,有:
X f Vf 反馈系数: F vv X o Vo
对于前图: 对于该图:
Fvv
Re1 Rf Re1
Fvv
R1 Rf R1
A 1 Af 1 AF F
1/R ,电压增益为:
Vo I o RL Avvf RL Aivf RL Vi Vi R
5.3.4 电流并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的电路如图 (a)(b)所示。对于图 (a)电路,反馈节点与输入点相同,所以是电流并联 负反馈。对于图(b)电路,也为电流并联负反馈。
Rf Avv 1 R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