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相关计算标准

合集下载

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的规划方法

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的规划方法

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的规划方法耿勇,鞠颂东摘要: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的规划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的核心,物流量的预测是物流园区用地规模规划设计的依据。

充分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修正,提出了基于货运量和支柱产业产量的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确定的经验公式,分析其在物流园区项目规划中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和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的关系,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建立约束区域物流园区用地规模指标体系,设立经济发展和物流园区用地规模标杆,构建基于经济发展指标约束下的物流园区用地规模规划模型。

关键词:物流量,标杆,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物流园区规模一、引言物流园区的用地规模究竟应该是多少合适,其如何确定,它和经济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作者也非常关注物流园区的构建,认为物流园区用地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相互关联的,若物流园区规模太小,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反之,物流园区规模太大,没有经济的支撑,也只会造成投资浪费和资源闲置。

适度规模的物流园区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影响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的因素很多,如何确定其规模,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鉴于此,本文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发展经验,对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的规划方法进行探讨。

二、已有相关研究分析近年来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物流园区的用地规模的确定。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物流园区用地规模规划方法[1][2],一般认为物流园区规模是由其所处的位置,所服务的空间范围,所服务市场的产品类型,需求量大小以及物流园区的规模经济等因素综合决定的[3]。

国内学者关于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的确定主要采取分两步走的方法:首先,根据物流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GDP、进出口总额等,结合适当的数学模型,预测出物流总量,然后,根据用地规模与物流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水平,得出物流园区总规模;其次,各个具体规划的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采用在总规模基础上分摊的方式,分摊的比例主要是根据城市各个方向的物流量的比例,并参照国外物流园区建设规模的经验,采用一定的折减比例来确定。

(完整版)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国家标准)

(完整版)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国家标准)

物流园区建设要求一、定义物流园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其包括8个功能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

其中,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即:交通枢纽+物流服务集成=物流产业区重视选址、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的建设、重视通过硬件的建设和服务配套来实现物流企业的积聚二、国内物流园区发展概况东部沿海经济区的物流园区的数量在八大经济区位居首位,有52个物流园区,占到26%的比例;全国物流园区总投资在1—10亿之间的物流园区数量最多,45个,占50%;全国物流园区的占地面积在0.1—1平方公里之间的数量最多,62个,占47%(2009年物流园区国家标准制定时的统计数据)。

三、物流园区国家标准1、分类根据物流园区的依托对象为划分依据,以物流园区规划指标为推荐性要求,可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

2、园区建设基本要求<1>、规划与评审规划应结合国家物流产业规划要求、所属地的物流产业导向;根据所属地的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和交通设施规划等进行选址。

应做好各功能区的规划,建设适合物流企业集聚的基础及配套设施。

应加强土地集约使用,单个物流园区总用地面积宜不小于1平方公里;物流园区所配套的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货运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应不大于10%,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应不大于15%。

<2>、交通规划要求应开展建设项目对区域内各类交通设施的供应与需求的影响分析,评价其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并对交通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检验。

物流园区用地规模计算方法研究

物流园区用地规模计算方法研究

S--(1Ⅷ )(1+0)×
jO )
(2)
式 中 cc广一 其他用地面积的配 比系数 ,一般 来说 ,物流园区的其他用地 面积 配 比系数 09的取值在 25%一35%之 间
预 留用地 系数 ,通常取值在 3%~5%的范围内
1.2 时 空 消 耗 法
通常情 况下 ,进人物流 园区的货物需要 占据一定 的时 间和空间来完成仓储 、配送 以及 流通 加工等物流作业 过程 ,因而合理
,,
S=ollSl+ 2S2
(5)
1.4 各类 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方法的 比较分析 从 上 述 三种 主要 园 区 规模 确 定 方法 的 介 绍 中 ,总 结 了如 表 l的 各 方 法 之 间 的 对 比 。
表 1 各类物流园区规模 计算 方法 比较分析
计 算 方 法
优 点


物 流 园 区 用 地规 模 计 算 方 法 研 究
i ——规划 目标 年份第三方物流 (3PL)市场 占全社 会物流市 场的 比例 ,依 照 中国现如今 的发展情况 ,可以取 20%
左 右
,— — 规划 目标年份 3PL通 过物流 园区发生 的作业量 占 3PL全部 物流作业 量 的比例 ,可称 之为 适站 系数 ,取值 在
类比法 简单 、 易行 ,具有较 强 的宏观 参照性 和 计算过于粗糙 ,不能充分地考虑本 区域实际的影响 因素,参照
P.— —货物的周转量
F——货 物 i的时间相关 系数
Si——每平方米仓库所能够存储货物 i的体积
“——物流 园区中仓库与其它设施 占地面积 的比重
4——物流 园区的理想规模
另外 ,上述过程 只计算 了对货物进行直接作业 的设施用地 的规模 ,除此 以外 ,物流 园区还必须建设与 之相关的辅助功能 区

国内物流园区规模计算方法综述

国内物流园区规模计算方法综述
容 量 ,通 过 调 查 及预 测 的方 法 结 合 物 流 园
▲ 本文 为武 汉大 学 自主 科研 项 目 ( 文社 会科 学 )研 究成果 ,得 到 人 “ 中央 高校 基 本科研 业务 费专 项 资金 ”及 武 汉 市科 技局 项 目 ( 编
号 :2 14 3 3 1 一 ( 资 助 00 0 3 1 1 ) 5) ◆ 中图 分 类 号 :U1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式 中 :S为 物 流 园 区 建设 总 面 积 ( 0 1
( 4)
mz 为预测规划 目标年份的全社 会物流 L k 总量 ( 0t ;i为规划 目标年份第 三方物 1 ) 流 ( P 市 场占全社会物流市场的比例 ; 3 L)
j为规 划 目标 年 份 3 L通 过 物 流 园 区发 生 P
区作业量 获得 。
集装箱处理 区面积 :主要依 据国家标
准 《 集装箱公路 中转站站级划分和设 备配 备》规定 的有关参数选取。集装箱处理 区 面积 主要包括 :拆装箱库面积、集装箱堆 场面积 、装卸作业场面积和集装箱库站 台 面积等 。物流仓储 、流通加工区面积 :这
是物 流 园 区 的主 要 功 能 区 之 一 ,一 般 为总 占地 面 积 的 3 %一 0 。其 主 要 进 行 货 物 0 4%
标年份全社会物流总量 L的预测可采用定
量 和 定 性相 结 合 的方 法 。 通过 各 种 调 查 , 得
提 供 的少 于 需 求 的 时空 资源 , 么就 会 造 那
方法来确定具体规模 ,因此可根据货物的
密度 、保存期限、仓库 的利用率等因素计 算仓库的需求面积 :
( :
, × " "
成 不足 。最 好的状 态 就是 使 两者恰 好平

GBT -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二)

GBT -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二)

GBT -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二)1. 什么是GBT -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GBT -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是指在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园区发展状况和运营情况,而设计的一套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了园区基础设施、企业入驻情况、物流服务能力、园区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园区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园区基础设施指标园区基础设施是物流园区建设的基础,也是园区运营的基础。

因此,园区基础设施指标是GBT -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指标包括道路、桥梁、停车场、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维护和更新的情况。

3. 企业入驻情况指标企业入驻是物流园区运营的重要指标之一。

GBT -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中的企业入驻情况指标包括企业数量、企业类型、企业规模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能够为园区管理者提供企业发展的数据支持。

4. 物流服务能力指标物流服务能力是物流园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GBT -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中的物流服务能力指标包括物流设施、物流服务质量、物流成本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园区的物流服务水平,也能够为园区管理者提供物流服务的数据支持。

5. 园区经济效益指标园区经济效益是衡量物流园区运营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GBT -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中的园区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园区总收入、园区总利润、园区总税收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园区的经济效益和贡献,也能够为园区管理者提供经济运营的数据支持。

6. 总体评价GBT -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园区发展状况和运营情况,而设计的一套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了园区基础设施、企业入驻情况、物流服务能力、园区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园区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园区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园区发展方向和运营策略,从而提高园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物流园区认定标准

物流园区认定标准

物流园区认定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园区需满足《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明确的选址要求,具有
较好的区位及交通条件,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物流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在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

2.园区需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强的货运物流服务能力,聚集
了一定数量的物流企业,运营效率较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保障作用。

3.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具有一定公共服务属性和独立性,管理制度
健全,实际运营年限不低于1年,且期间没有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工业及仓储物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及仓储物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及仓储物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容积率:0.5--1.0 之内绿地率:20%以内建筑密度:35%以上建筑高度:24 米以下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指标解释:1、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 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2、绿地率: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绿地率=总绿化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4、建筑密度: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占地面积总和占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建筑密度=建筑物占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下面是诗情画意的句子欣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 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3. 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4. 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5. 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

6. 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7.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8. 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9. 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

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10.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1. 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

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标准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标准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标准
一、建设用地规模
1. 冷链物流基地总用地面积原则上应符合规划部门的相关规定,并综合考虑冷链物流基地的实际情况。

2. 冷链物流基地的总用地面积应根据冷链物流基地的货物吞吐量、货物类型、运输方式、交通条件、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综合确定。

二、建设用地选址
1. 冷链物流基地应优先考虑城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交通干扰少的地段。

2. 冷链物流基地应远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域,并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3. 冷链物流基地应考虑周边地区的规划情况,避免与周边地区的建设相冲突。

三、建设用地规划
1. 冷链物流基地应合理规划用地布局,确保各项设施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2. 冷链物流基地应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如生活设施、后勤保障设施等。

3. 冷链物流基地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规划绿化带、隔音墙等设施。

4. 冷链物流基地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消
防设施、安全监控系统等。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
1.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应通过招标、拍卖或协议出让等方式取得。

2.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应明确使用期限、用途、权利义务等内容。

3.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出让前应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出让价格。

4.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后,受让人应按照出让合同的约定进行开发建设。

仓储物流用地规模计算

仓储物流用地规模计算

仓储物流用地规模计算
计算仓储物流用地规模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库存量:这是决定仓库大小的关键因素。

你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存储所有的库
存。

2.商品的种类和大小: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存储空间。

例如,大型设备需要
的存储空间会比小型商品大。

3.仓库布局:你需要考虑货架、走道、办公区等的空间需求。

4.扩展性:如果你计划在未来扩大业务,你可能需要一个更大的仓库。

5.其他设施:如装卸区、停车场等也需要占用一部分空间。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是:
1)首先,估算你的库存量,包括现有和预期的增长。

2)然后,根据商品的种类和大小,估算每种商品需要的存储空间。

3)接着,考虑仓库布局和其他设施的空间需求。

4)最后,将所有的空间需求加在一起,就可以得到总的仓储物流用地规模。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计算方法,实际的计算可能会更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地理位置、土地价格、建筑成本等。

(完整版)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相关计算标准

(完整版)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相关计算标准
≥1.7t/m2
C2
水果蔬菜类、肉类、蛋类及水产品
≥0.8t/m2
C3
钢铁材料
≥4.2t/m2
C4
交通运输设备和机械装备零配件
≥0.9t/m2
C5
纸张及纸制产品
≥1.5t/m2
C6
食品烟酒、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纺织及皮革工业品
≥1.1t/m2
C7
电气、电子、通讯产品
≥1.1t/m2
C8
药材及医药产品
分拨/快递:所有货物
对应货物类型推荐值×40%
日本东京物流园区的单位生产能力用地参数a约为40~60 m2/t
物流园区规划的推荐性指标
货运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空港型
海港型
陆港型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00
≥120
≥80
推荐性要求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Km2.年
≥50
≥1000
≥500
生产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投资强度
万元/亩
≥80
推荐性要求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Km2.年
≥150
贸易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投资强度
万元/亩
≥60
推荐性要求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Km2.年
≥100
综合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投资强度
(基础设施)
万元/亩
≥250
推荐性要求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Km2.年
≥300
货物单位面积堆存量控制标准

物流园区规模确定的方法

物流园区规模确定的方法

物流园区规模确定的方法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园区的运营效益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在确定物流园区规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网络、物流需求量、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物流园区规模确定的方法。

首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物流园区的规模应该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不能过大或过小。

一方面,如果园区规模过大,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投资回报率低下;另一方面,如果园区规模过小,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影响园区运营效益。

因此,应在全面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物流园区规模。

其次,考虑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程度。

交通运输网络是物流园区运作的重要基础,对园区规模有着直接影响。

如果交通运输网络较为完善,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形式的交通便利,那么物流园区的规模可以相对较大;反之,如果交通运输网络较为薄弱,那么物流园区的规模应适当减小,以避免交通拥堵和物流运输效率低下。

再次,考虑物流需求量和市场发展潜力。

物流园区的规模应该与当地物流需求量相匹配,不能超出市场承载能力。

可以通过调查市场需求、物流产业链分析等方法来确定物流需求量,并据此合理确定园区规模。

同时,还应考虑市场发展潜力,选择有较大市场发展前景的地区来建设物流园区,以确保园区的长期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考虑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园区的规模也需要根据可用的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确定。

园区建设需要一定的土地面积来容纳各类物流设施和配套设施,并需要有适当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气供应等。

因此,在确定物流园区规模时,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以确保园区的顺利建设和运营。

综上所述,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问题。

通过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网络、物流需求量、土地资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可以有效地确定物流园区的规模。

(完整版)园区基本指标参考及相关规范

(完整版)园区基本指标参考及相关规范

园区基本指标1.物流园区建设参数:Ø 物流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使用面积/园区面积)占整个面积的40%-60%Ø 物流园区人员指标(园区总人数/园区总面积):20-120人/公顷就业Ø 物流园区货运站面积指标(货运站面积/园区总面积):15%Ø 物流园区仓储面积指标(仓储面积/园区总面积):20-25%Ø 物流园区办公面积指标(办公区域面积/园区总面积):1%左右Ø 物流园区停车场面积指标(停车场/园区总面积):1%-2%左右Ø 园区总面积单位面积年吞吐量(总吞吐量/园区面积):3000吨/公顷Ø 铁路货运枢纽单位面积年吞吐量(吞吐量/货运枢纽面积):约60吨/平米Ø 铁路货运中心平均发货量(年发货量365天):800-1000车皮/天Ø 仓库接货站台个数:4-10个/10000m2Ø 集装箱站点的堆放率(堆放面积/站点面积):30%左右Ø 欧洲铁路货运枢纽内铁路标准长度:600-750mØ 铁路枢纽内运行路线和避让路线比例:7:3Ø 园区跟机场的合理半径:10千米2.汽车货运站(场)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3.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国土发(2008)24号Ø 工业项目的建筑不得低于30%Ø 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4.²陆港型物流园区的物流强度标准为≥500×10t4/km2²综合型物流园区的物流强度标准为≥300×10t4/km25.汽车货运站(场)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6.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6.1物流园区类型:货运服务型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a) 依托空运或海运或陆运枢纽而规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运输形式衔接;b) 提供大批量货物转换的配套设施,实现不同运输形式的有效衔接;c)主要服务于国际性或区域性物流运输及转换。

国内物流园区规模计算方法综述_海峰

国内物流园区规模计算方法综述_海峰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35一定区域内物流园区总规模的确定方法李玉民、李旭宏等人(2004)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规模确定方法》一文中提出:在区域物流规划中,若每年的作业天数按365d计,则物流园区的建设总规模为: (1)式中:S为物流园区建设总面积(104m2);L为预测规划目标年份的全社会物流总量(104t);i1为规划目标年份第三方物流(3PL)市场占全社会物流市场的比例;i2为规划目标年份3PL通过物流园区发生的作业量占3PL全部物流作业量的比例;α为单位生产能力用地参数(m2/t)。

关于具体参数取值问题。

其中,规划目标年份全社会物流总量L的预测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各种调查,得出在规划目标年份这些工商企业愿意物流外包,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即可得到规划目标年份3PL市场占全社会物流市场比例的两个参考值i'1和i''1。

综合考虑2个参考值i'1和i''1最后确定比例系数i1的取值。

基于经验分析,给出规划目标年份进入物流园区的第三方物流量占全部第三方物流市场比重的估算值,即比例系数i2的取值:60%~80%。

参数α则参照国外物流园区国内物流园区规模计算方法综述■海峰 教授 郭强 博士生 邵校 博士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本文为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及武汉市科技局项目(编号:201040333111—05)资助◆中图分类号:U11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物流园区规模的确定方法,并对其做出评述,希望能对物流园区规模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物流园区 规模 方法的建设经验来取值,根据国外经验和国内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在物流园区规划中单位生产能力用地参数α可以取值为30~50m2/t。

当地经济总量大,对周边地区影响辐射强,则α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物流园区规模确定的方法

物流园区规模确定的方法

物流园区规模确定的方法
确定物流园区规模的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业务需求:通过对物流需求量、货物类型和流量等进行调研分析,确定物流园区的规模大小。

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物流园区可以更好地满足大规模物流运作的需求。

2. 根据土地资源:考虑物流园区所需的土地资源,包括建筑面积、停车场、货场等,根据可提供的土地面积和使用权利,确定物流园区规模。

3. 根据市场研究: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确定物流园区的规模。

考虑到市场需求和同行竞争情况,确定对应规模的物流园区。

4. 根据技术支持:物流园区通常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包括物流设备、仓储管理系统等。

根据技术条件和预算,确定合适的规模。

5. 根据政策支持:有些地区为了推动物流业发展,将提供政府政策支持,包括土地、税收、招商等方面。

根据政策支持的力度和限制条件,确定物流园区的规模。

最终,确定物流园区规模的方法是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根据特定情况进行权衡和决策。

冷链物流园用地标准

冷链物流园用地标准

冷链物流园用地标准
冷链物流园用地标准是指为冷链物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用地的要求和规范。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法规标准的不同,冷链物流园用地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冷链物流园应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地段,靠近主要运输路线、港口或机场,以方便冷链货物的运输。

2. 土地面积:冷链物流园需要拥有足够的土地面积,以容纳冷藏、冷冻、保鲜等不同类型的库房和设施,以及停车场、办公区等配套设施。

3. 基础设施:冷链物流园需要有稳定的电力供应、供水系统、通风系统、消防设施等基础设施,以保证冷链设备和货物的正常运行。

4. 环境要求:冷链物流园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空气质量、水源质量等,以保证冷链货物的品质和安全。

5. 安全设施:冷链物流园需要有安全设施,如监控系统、防护设施等,以保证冷链货物的安全性。

6. 运营服务:冷链物流园需要提供运营服务,如货物配送、库存管理、清关服务等,以满足冷链物流业的需求。

总之,冷链物流园用地标准需要考虑到冷链物流业的特殊性和要求,以提供适合的场地和配套设施,促进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工业及仓储物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及仓储物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及仓储物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为促进工业及仓储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范土地使用行为,保障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制定本指标。

一、适用范围本指标适用于工业及仓储物流用地的规划、建设、管理。

二、用地类型及指标要求1. 工业用地(1) 一般工业用地①工业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0%。

②绿地率不得低于20%。

③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30米。

④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2) 高新技术产业用地①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0%。

②绿地率不得低于25%。

③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60米。

④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2. 仓储物流用地(1) 一般仓储物流用地①仓储物流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0%。

②绿地率不得低于15%。

③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20米。

④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2) 物流园区用地①物流园区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0%。

②绿地率不得低于20%。

③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30米。

④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三、用地管理1. 用地权属必须明确。

2. 用地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

3. 用地必须符合环保、安全和防灾要求。

4. 用地必须遵守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规定。

5. 用地必须建立档案,做好监管和管理工作。

四、附则本指标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本指标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如与已经发布的相关规定不一致,以本指标为准。

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相关计算标准

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相关计算标准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Km2.年
≥150
贸易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投资强度
万元/亩
≥60
推荐性要求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Km2.年
≥100
综合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投资强度
(基础设施)
万元/亩
≥250
推荐性要求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Km2.年
≥300
货物单位面积堆存量控制标准
类型及代码
推荐值
C1
粮油类产品
日本东京物流园区的单位生产能力用地参数a约为40~60 m2/t
物流园区规划的推荐性指标
货运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空港型
海港型
陆港型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00
≥120
≥80
推荐性要求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Km2.年
≥50
≥1000
≥500
生产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投资强度
万元/亩
≥80
推荐性要求
≥1.1t/m2
C9
家具、建筑装饰材料、木材及木制品
≥1.2t/m2
C10
非金属矿物产品、化学工业产品
≥1.2t/m2
C11
矿物性建筑材料
≥12.5t/m2
C12

≥2.0t/m2
C13
集装箱
≥1.1t/m2
C13.1
集装箱空箱
≥0.4TEU/m2
C13.2
集装箱重箱
≥0.2TEU/m2

国内物流园区规模计算方法综述

国内物流园区规模计算方法综述

国内物流园区规模计算方法综述作者:海峰郭强邵校来源:《商业时代》2011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U11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物流园区规模的确定方法,并对其做出评述,希望能对物流园区规模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物流园区规模方法一定区域内物流园区总规模的确定方法李玉民、李旭宏等人(2004)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规模确定方法》一文中提出:在区域物流规划中,若每年的作业天数按365d计,则物流园区的建设总规模为:(1)式中:S为物流园区建设总面积(104 m2);L为预测规划目标年份的全社会物流总量(104t);i1为规划目标年份第三方物流(3PL)市场占全社会物流市场的比例;i2为规划目标年份3PL通过物流园区发生的作业量占3PL全部物流作业量的比例;α为单位生产能力用地参数(m2/t)。

关于具体参数取值问题。

其中,规划目标年份全社会物流总量L的预测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各种调查,得出在规划目标年份这些工商企业愿意物流外包,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即可得到规划目标年份3PL市场占全社会物流市场比例的两个参考值i'1和i''1。

综合考虑2个参考值i'1和i''1最后确定比例系数i1的取值。

基于经验分析,给出规划目标年份进入物流园区的第三方物流量占全部第三方物流市场比重的估算值,即比例系数i2的取值:60%~80%。

参数α则参照国外物流园区的建设经验来取值,根据国外经验和国内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在物流园区规划中单位生产能力用地参数α可以取值为30~50m2/t。

当地经济总量大,对周边地区影响辐射强,则α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程世东和刘小明(2005)利用时空消耗理论,通过货物需求的时空资源和物流园区提供的时空资源保持平衡建立数学模型,对物流园区的规模进行优化。

货物在物流园区内进行换装或存储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资源,物流园区就需要提供这些时间和空间。

如果物流园区提供的时空资源多于需求,那么造成浪费;如果提供的少于需求的时空资源,那么就会造成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东京物流园区的单位生产能力用地参数 a约为 40 ~60 m2 / t
物流园区规划的推荐性指标 货运服务型
指标值
指标
指标单位
备注
空港型
海港型
陆港型
投资强度
万元 / 亩
≥ 100
2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 /Km . 年
≥ 50
≥ 120 ≥ 1000
≥ 80 ≥ 500
推荐性要求
生产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B3/B5:C 分拨 / 快递:所有货物
推荐值 ≥1.7t/m 2 ≥0.8t/m 2 ≥4.2t/m 2 ≥0.9t/m 2 ≥1.5t/m 2
≥1.1t/m 2
≥1.1t/m 2 ≥1.1t/m 2 ≥1.2t/m 2 ≥1.2t/m 2 ≥12.5t/m 2 ≥2.0t/m 2 ≥1.1t/m 2 ≥0.4TEU/m2 ≥0.2TEU/m2
指标值
备注
投资强度 园区物流强度
万元 / 亩
万吨
2
/Km .

≥ 80 ≥ 150
推荐性要求
贸易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投资强度 园区物流强度
万元 / 亩 万吨 /Km2. 年
≥ 60 ≥100推荐性要求综源自服务型指标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投资强度 (基础设施) 园区物流强度
万元 / 亩 万吨 /Km2. 年
≥ 250 ≥ 300
推荐性要求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11 C12 C13 C13.1 C13.2
货物单位面积堆存量控制标准 类型及代码 粮油类产品 水果蔬菜类、肉类、蛋类及水产品 钢铁材料 交通运输设备和机械装备零配件 纸张及纸制产品 食品烟酒、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纺织及皮革工 业品 电气、电子、通讯产品 药材及医药产品 家具、建筑装饰材料、木材及木制品 非金属矿物产品、化学工业产品 矿物性建筑材料 盐 集装箱 集装箱空箱 集装箱重箱
对应货物类型推荐值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