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二章 第3讲

合集下载

必修1 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第3讲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必修1 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第3讲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形态:在每个植物细胞内,液泡的大小、形状和数目相 差很大,甚至其中的颜色也不相同。 分布:植物细胞 结构:单层膜,膜内液体叫细胞液,液泡内有色素、糖 类、蛋白质等; 功能: ① 贮存作用;② 维持细胞的形状;③ 可调节 细胞的酸碱度。
核糖体




形态:呈椭圆形的粒状小 体,存在于所有类型的活 细胞中。 分为固着核糖体和游离核 糖体。 结构:没有膜包被,由蛋 白质和rRNA组成。 功能:是细胞内合成蛋白 质的场所。称为“生产蛋 白质的机器”。
①双层膜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②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 ③含有DNA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④单层膜的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⑤无膜的细胞器: 核糖体 中心体 ⑥植物中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⑦动物(低等植物)中特有的细胞器: 中心体 ⑧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 高尔基体
C.内质网和线粒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
D.线粒体和叶绿体
2.关于细胞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能看见 B.都具有生物膜结构 C.在一种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各种细胞器 D.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
结构:单层膜包被的囊状结构,内含多种水解酶,是 “消化车间” 溶酶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1.原生动物借助溶酶体消化摄入的食物 2.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3.白细胞均含有溶酶体性质的颗粒,能消灭入侵的微生物
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①植物的绿色部位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可以 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实验原理 ②线粒体无色,可以用健那绿染色。健那绿 是一种活细胞染色剂,通过染色可以观察到 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①观察叶绿体最好选用细胞内叶绿体数量较 少、体积较大、叶片薄的植物细胞,如新鲜 实验材料 的苔藓叶 ②观察线粒体要选择无色的细胞,如口腔上 皮细胞 染色剂 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第一册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第一册

2.3.2 气体摩尔体积本课时是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节教材是学习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与相关计算,这对学生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重要基础。

本节主要内容有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教材编写从特殊概念到一般概念,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相关概念,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对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微粒排列方式有一定的认识,理解温度和压强对于气体体积的影响及其原因。

本课时的学习将从以上的微观物理问题入手延伸至宏观的摩尔体积问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质的量的理解。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对摩尔体积的微观意义的学习,从微观上理解不同状态的物质的摩尔体积的影响因素,进而延伸至宏观物理量对摩尔体积的影响,理解从微观到宏观的辩证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利用初中物理知识,联系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建立研究物质的摩尔体积的基本模型,使学生了解科学的推理过程,理解微观粒子模型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利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理解化学家从微观研究到宏观概念的哲学思想。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

学生复习初中微观粒子的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引入】在实验室中有一瓶氢气,我们应该如何得到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呢?【设疑】我们在上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两个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A N N =n 和Mm n =,应用上面的公式能不能计算出氢气的物质的量呢?(不能,因为既不可能得到氢气的分子数,也不可能称量出氢气的质量)那么我们能得到氢气的什么物理量呢?(体积)如果已知氢气的体积,能否求解氢气的物质的量?【板书】气体摩尔体积:一、摩尔体积【投影】气体摩尔体积:一、摩尔体积【设疑】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同学们觉得摩尔体积的概念是什么?(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体积)【讲解】摩尔体积的符号为V m ,单位为L/mol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也能得到公式mV V n =,V m 代表摩尔体积,即物质的量等于该物质的体积除以其摩尔体积。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4)上述反应中,既是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 反应的是________。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5)根据你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 B.氧元素的得失 C.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D.化合价的改变
氧化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②实质:电子的转移(即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③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反应中概念间的关系
①氧化剂在反应中化合价__降__低____→具有__氧__化____性→被
__还__原____→生成__还__原____产物。
发生的反应
点燃 S+O2=====SO2
△ CuO+CO=====Cu+CO2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比较初级的 阶段,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伴随着化合价的升降。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知预习 1.从三个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
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特点: 得到氧 失去氧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提示: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一种物质得氧必有另 一种物质失氧,而且它们共同存在于一个反应中,所以氧化 反应中有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中也有氧化反应,只是从不同 角度来称呼。故它们是同时发生的,并不是分别独立进行 的。

必修1第2章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

必修1第2章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

必修1第2章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M地的风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暖锋D.冷锋3.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4.读下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

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且是时刻变化的。

读右图,完成下列5~6题。

5.图中箭头所示为风向。

该天气系统所在位置及名称为A.南半球,气旋B.南半球,反气旋C.北半球,反气旋D.北半球,气旋6.如果该天气系统东部影响南京,则南京最可能吹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读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受此天气系统影响,与长沙相比,南昌的天气特征A.冷且干B.暖且干C.冷且湿D.暖且湿8.若该气压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A.东南风转西南风B.东南风转西北风C.东北风转西北风D.西南风转东北风下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10.右图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A.AB.BC.CD.D下左图为某地不同时间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暖气团一侧的地点是②⑥B.表示冷气团一侧的地点是②④C.甲在暖锋前,乙在冷锋后D.甲在冷锋后,乙在暖锋前12.如果将上左图与右图纽约州某天气系统分布图对应,则A.XY相当于②④中间横线B.宾厄姆顿相当于④C.奥尔巴尼相当于②D.普拉兹堡相当于⑥13.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材分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核酸的种类及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重点放在细胞层面,让学生了解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核酸能成为遗传信息携带者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以及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掌握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DNA和R 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学会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DNA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临时装片的制作都不熟练,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学案导学:见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血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

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显微镜、生理盐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消毒牙签、酒精灯等材料用具。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利用“问题探讨”唤起学生对遗传物质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2019-2020版物理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第二章+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

2019-2020版物理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第二章+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识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思考判断](1)物体的初速度越大,位移越大。

(×) (2)物体的加速度越大,位移越大。

(×)(3)物体的平均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的位移越大。

(√),0~t 1时间内位移x 1取正值,t 1~t 2时间内的位移x 2取负值,则0~t 2时间内的总位移x =x 1+x 2。

知识点二速度与位移关系[观图助学]如图所示,A、B、C三个标志牌间距相等为x,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已知汽车经过标志牌的速度为v A,你能求出汽车经过标志牌B和C的速度v B和v C吗?1.公式:v2-v20=2ax。

2.推导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x=v0t+12at2。

由以上两个公式消去t,可得:[思考判断](1)公式v2-v20=2ax适用于任何直线运动。

(×)(2)物体的末速度越大,位移越大。

(×)(3)对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v2-v20=2ax中的a必须取负值。

(×),左图中,利用x=v A t+12at2可求时间t,再利用vB=v A+at求v B,同理求v C。

描述直线运动的五个物理量有x、a、t、v、v0,公式v2-v20=2ax中不包含时间t。

核心要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理解与应用[要点归纳]1.适用条件: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矢量性:公式x =v 0t +12at 2为矢量公式,其中x 、v 0、a 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

一般选v 0的方向为正方向,那么匀加速直线运动,a 取正,匀减速直线运动,a 取负。

3.两种特殊形式(1)当a =0时,x =v 0t (匀速直线运动)。

(2)当v 0=0时,x =12at 2(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试题案例][例1]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v 0=5 m/s ,加速度大小为a = 0.5 m/s 2,求:(1)物体在前3 s 内的位移; (2)物体在第3 s 内的位移; (3)物体在15 s 内的位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精讲精练 第2章第3讲 物质的量(学生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精讲精练 第2章第3讲 物质的量(学生版)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和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s 即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m (碳12)×112。

(2)H 2和O 2生成水的反应中,H 2、O 2和H 2O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

(3)1个O 2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1个Na +中含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的概念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1)概念: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2)表示:符号为N A ,通常用6.02×1023_mol-1表示。

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n =N N A 。

二、摩尔质量1.将下列符号与文字连线。

①1 mol H A.1摩尔氢离子②1 mol H+B.1摩尔氢气分子③1 mol H2C.1摩尔氢原子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氢约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氢() (2)1 mol CaCl2含有1 mol Cl-()(3)1 mol电子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 (4)1 mol H2O含有1 mol H2和1 mol O() (5)32 g O2中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6)98 g H2SO4中共含有7 mol原子() 3.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6.02×10 23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B.12 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值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是1 mol D.1 mol氯含有6.02×1023个氯分子4.请将下列物质中所含N原子的数目按由多到少顺序排列(填序号)。

①14 g N2②72 g NH4+③3 mol NO气体④6.02×1023个NH4NO3⑤150 g尿素CO(NH2)2关于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应用的注意事项概念应用注意事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摩尔只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也可以是特定组合,如1 mol NaCl阿伏加德罗常数(1)N A的基准是0.012 kg 12C中的碳原子个数(2)N A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6.02×1023作计算摩尔质量(1)适用于任何一种微观粒子(2)纯净物和混合物都有摩尔质量,混合物的摩尔质量一般称为平均摩尔质量[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B.1 mol氢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2 mol电子C.1 mol H2O的质量等于N A个H2O分子质量的总和(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D.SO2-4的摩尔质量为96 g(1)判断有关概念要注意:指向性——粒子的具体化;恒久性——相对分子(原子)质量、摩尔质量不随粒子的增多而变化;一致性——物理单位与指代物质及概念要一致。

必修1 第二章 第3讲 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

必修1 第二章 第3讲  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

C 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 应用
应用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
地方时为 12时。 原理5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测得该校 操场上旗杆在不同时间的影长,其数据如下表,已知旗杆长为 10.72m.(tan43≈0.933,tan45≈1,tan47≈1.072, tan49≈1.150 )
2m
60° 影子长度
2.下图是我国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2米长的杆子测出的日影 图,当测到最短日影(影长为2米)时,北京时间为11:2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测日影时,当天的
A 日期可能为:
A.3月21日
B.5月21日
C.6月21日 D.8月21日
(2)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是: C
好的是 B
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巩固训练】路灯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图是我国北方某城市的路
灯景观图。据此完成10~11题。
W
N
图中道路走向为( C )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东南-西北走向D. 西 南-东北走向
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不小于( D)
A.h tan(90°-38°) B.h tan(90°-38°-23.5°) C.h / tan(90°-38°) D.h / tan(90°-38°-23.5°)
h
H

应用5.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 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 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线与集热 板之间成直角。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教学设计1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教学设计1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一【教材分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主要包括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等内容。

核酸是一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节的内容还是学习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实验及适当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加强直观,从感性认识入手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教法分析】《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这种理念,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从进行实验操作入手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利用课件直观表达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除了按《标准》所设定的能力目标(分析、表达、表述、判断、反思、修改)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设计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高三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三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 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 几种特殊情况:
F=
F1 +F22
2
θ F=2F1cos 2
F=F1=F2
合力范围的确定 2. (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F1-F2|≤F≤F1+F2,即两个力 的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个力反向时, 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 (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范围 ①最大值:三个力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max=F1+F2+F3. ②最小值:以这三个力的大小为边,如果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 则其合力的最小值为零,即Fmin=0;如果不能,则合力的最小 值的大小等于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力和的绝对值,即 Fmin=F1-|F2+F3|(F1为三个力中最大的力).
【典例2】
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 很大的力气也推不动,他便想了个 妙招,如图2-2-4所示,用A、B两 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 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居然 被推动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 B.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小明的力气也没那么大 C.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D.这有可能,但A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图2-2-5
A.3 000 N C.300 N
B.6 000 N D.1 500 N
解析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及力的合成与分解.对作用点做受 力分析,受到作用力 F 和两个绳子等大的拉力.由题目可知 0.5 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正弦值为:sin α= =0.1,所以绳子 5 F 的作用力为 F 绳= =1 500 N,D 项正确. 2sin α

高一上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讲义:第二章 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题型归纳

高一上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讲义:第二章 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题型归纳

【典型例题】类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的位移相等,则物体就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的位移相等,则物体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量是恒定的D.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恒定的【答案】AD【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恒定的,但是速度的变化量会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速度的变化量是并不是恒定的,故C 错误,D 正确。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x=vt 可以断定A 正确,B 错误。

【总结升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而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等。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的B .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总是相同的C .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D .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在单位时间内越大,加速度越大【答案】BD类型二、刹车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例2、列车进站前刹车,已知刹车前列车速度为60km/h ,刹车加速度大小为0.8m/s 2,求刹车后15s 和30s 列车的速度.【答案】4.7m/s 0【解析】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60km/h =16.7m/s ,刹车后15s ,列车的速度10v v at =+=16.7m/s 0.815m/s 4.7m/s -⨯=; 刹车至列车停下所需时间0016.7s 20.9s 0.8t v v t a --===-,故刹车后30s 列车的速度v 2=0. 【总结升华】解匀减速问题应注意:(1)书写格式规范,如不能写成v 1=v 0-at ,因a 是矢量,代入数字时带有方向“+”或“-”。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热力环流(讲义)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热力环流(讲义)

1. 理解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过程。

2. 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城市热岛、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分析热力环流与污染的关系,如工业、绿化带、卫星城布局与城市热岛的关系,是经常考查的内容)。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2. 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

难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一、热力环流1. 概念: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 形成原理: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3. 形成过程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空气环流形式,结合等压面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一)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洋上高,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如图a)。

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上低,近地面气压比海洋高,使近地面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如图b)。

(二)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c)。

夜间因近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d)。

(三)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如下图)。

【随堂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某地受热,高空形成低压B. 某地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C. 某地冷却,高空形成高压D. 某地冷却,近地面形成低压答案:B思路分析:某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某地冷却,近地面空气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例题1(荆州中学质检一)读下列四幅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正确的为()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思路分析: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近地面冷却,空气下沉,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高空等压面和近地面相反。

新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18 第二章第二节第3讲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新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18 第二章第二节第3讲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二章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3讲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讲】知识点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1)化学方程式: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

(2)原理:利用强氧化剂氧化浓盐酸中的Cl -生成Cl 2,该反应中MnO 2为氧化剂,浓盐酸为还原剂并且该实验还体现了浓盐酸的酸性。

2.仪器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类型:固+液――→△气(2)发生装置所用仪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酒精灯。

(3)除杂装置:装置C 的作用是除去Cl 2中少量的HCl 气体。

装置D 的作用是干燥氯气(或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3.收集方法(1)向上排空气法(氯气密度大于空气)。

(2)排饱和食盐水法(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用此法可除去实验中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

4.验满方法观察到E 中充满黄绿色气体,则证明已集满。

5.尾气处理烧杯F 中盛放的液体是NaOH 溶液。

该液体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6、注意事项:(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选用氧化剂(如MnO 2、KMnO 4等)将盐酸中的部分氯离子氧化而得到氯气。

(2)制取的氯气有毒,且在加热时容易逸出,所以应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

(3)尾气处理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氯气,因为澄清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少,吸收不完全。

(4)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氯气,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练】1.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氯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二氧化锰是氧化剂 B .HCl 表现还原性和酸性C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2+4H ++4Cl -=====△MnCl 2+2H 2O +Cl 2↑ D .该方法是瑞典化学家舍勒最先发现的答案 C解析 由MnO 2+4HCl(浓)=====△MnCl 2+2H 2O +Cl 2↑可知,二氧化锰是氧化剂,HCl 中氯元素部分化合价升高,HCl 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酸性;氯化锰是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离子符号。

新步步高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全国) 必修1 第二章 第3讲

新步步高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全国) 必修1 第二章 第3讲

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1.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类型:宇宙是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天体系统。

总星系⎩⎪⎨⎪⎧A 银河系⎩⎨⎧B 太阳系⎩⎨⎧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1)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

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

(2)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

(3)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

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1.中国国家航天局计划于2020年发射“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月球车——“嫦娥四号”。

此台月球车很可能在离地球较远的月球背面着陆。

在月球着陆后,“嫦娥四号”属于( ) A .自然天体B .人造天体C .流星体D .地球卫星答案 B解析 当“嫦娥四号”成功飞抵深空,已经脱离地球大气层,到达宇宙空间,成为天体。

2.(2013·上海地理)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

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

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

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 A .0.52天文单位 B .1天文单位 C .1.52天文单位 D .2.52天文单位答案 A解析 一个日地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

火星是邻近地球的第一颗地外行星,得知火星距日平均1.52,因此,火星到地球最近距离大约为1.52-1=0.52天文单位。

考点二 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普通性(1)八颗行星分类⎩⎪⎨⎪⎧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讲解分解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讲解分解

第一篇: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第三章:力物体的平衡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容要点课标解读认识运动1 理解参考系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选定2 认识质点模型建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简化为质点时间时刻3 街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4 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5 知道标量和矢量,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6 了解打点计时器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运动信息物体运动的速度7 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8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9 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0 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1 是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12 理解物理图象和数学图象之间的关系13 能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14 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含义,并能求出物体运动位移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高考地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电子讲义必修1 第二章 第3讲

高考地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电子讲义必修1 第二章 第3讲

第3讲 宇宙中的地球及其圈层结构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1.读下图,回顾并完善相关知识。

(1)宇宙中的主要天体:宇宙是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如上图所示的天体系统。

(3)结合上图,完善天体系统的层次(级别)结构: 总星系⎩⎪⎨⎪⎧A 银河系⎩⎨⎧B 太阳系⎨⎧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2.读“太阳系模式图”,完善相关知识。

(1)八颗行星分类⎩⎪⎨⎪⎧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哈雷彗星的公转方向与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自身条件。

下图为“太阳系中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所示相关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北极上空看,行星①②都呈逆时针方向绕日公转 B .行星①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C .图中共有四级天体系统 D .行星①是金星、②是火星2.与①②两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 A .有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B .太阳辐射更强C .有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D .地震和火山活动适宜 答案 1.A2.C考向一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018·湖南名校联考)2014年3月26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讲义)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讲义)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气旋、反气旋与天气(讲义)高中地理气旋、反气旋与天气一、考点突破1. 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

2. 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判读。

3. 掌握气旋、反气旋的简易天气图并分析其对应的天气情况。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天气特点。

2. 锋面气旋的形成原因及判读。

难点:1.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

2. 天气图的判读。

一、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内容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平面示意图(北半球)风向北半球逆时针向中心辐合顺时针向四周辐散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DM和DN处。

冷暖气团在低压槽处长时间停留,辐合上升形成锋面锋面类型一般来说,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的低压槽处形成暖锋,西侧的低压槽处形成冷锋天气特点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冷锋的锋后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暖锋的锋前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常见地区中纬度地区【重要提示】反气旋的高压脊处,气流呈辐散状,冷暖气团不能相遇,不能形成锋面。

【随堂练习】1.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影响的结果()A. 冷锋B. 暖锋C. 气旋D. 反气旋2. 2012年11月18日,我国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驾驶“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

据此完成下题。

11月底“青岛号”在北太平洋行驶途中,遇到热带风暴。

当热带风暴中心位于其正北方向时,该海域盛行()A. 东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答案:1. D 2. D思路分析:第1题,我国北方秋季受高压(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

必修1 第二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必修1 第二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考点一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也叫总星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的通称。

2.天体属性(1)物质性与多样性——分类(2)运动性——天体系统①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相互绕转)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②天体系统的层次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1)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是恒星和星云两类。

(2)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所有的星系合在一起,构成总星系。

4.太阳系和地月系(太阳系示意图)(1)太阳系①组成: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等。

②八颗行星的位置: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

(2)地月系:由地球与其卫星月球组成。

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3.航天器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3)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4)地质条件好。

(5)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

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四子王旗)。

图解考点:以我国航天基地的分布来理解航天基地形成的条件1.(2016·4月浙江选考)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 A2.(2015·10月浙江学考)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飞船经过9年多的太空飞行,到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

“新视野号”飞船在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接触到太阳系中天体最多的是()A.恒星B.行星C.流星体D.行星际物质答案 D(2017·4月浙江选考)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不变,摩擦力大小也不变,但方向由水平向左变成水平向
右。
【解析】(1)因物体A和B恰好一起匀速运动,所以物体A、B均处
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对A:FT-mAg=0 对B:FT-μFN=0 FN-mBg=0 解得:μ=0.2
(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物体B,使物体A和B做匀速运动,此时
水平绳的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均不变,对物体B由平衡条件 得:
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叙述。
3.极值问题
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问题。
4.解决动态平衡、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 法 步 骤
解析法
①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 ②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①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画出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变
(7)多个共点力平衡时,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各力的合力大
分析: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下滑力是效果力,并不存在,(1)错;物体的速度等于零不同于静
止,物理上的静止是指v=0,a=0,处于平衡状态,而物体只是速度 为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如物体竖直上抛的最高点速度为零, 但不是平衡状态,(2)错;物体的平衡状态一定是a=0,即物体处 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错、(4)对;一个物体在两个共
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
(4)区分内力与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
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 单独隔离分析时,内力变成外力,要在受力分析图中画出。
【典例透析1】(2012·山东高考)如图所 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 直纸面的水平轴O、O1、O2转动,在O点悬挂 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 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 小,F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
A.2个和4个
C.4个和4个
B.3个和4个
D.4个和5个
【解析】选A、C、D。若绳子的拉力为零,以A、B为研究对象, 确定B和斜面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A、B的受力图如图所示,所 以选项A正确;若绳子上有拉力,A受到重力、B对A的支持力、绳 子的拉力和B对A的摩擦力而平衡,B受到重力、A对B的压力、斜 面对B的支持力和A对B的摩擦力,斜面对B的摩擦力可有可无,所
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一定等大、反向,(5)对;
若一个物体在三个力F1、F2、F3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一 个力F1与另两个力F2、F3的合力等大、反向,故将F1转动90°时, 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2 F1,(6)对;多个共点力平衡时,其中任 何一个力与其余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7)对。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 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 。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 0, 若θ ≤θ 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
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 0。
【解题探究】(1)对拖把受力分析,试分析其受到的力及各力的 合力: 重力、推力、支持力、摩擦力 ①受到的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解析】选C。这是典型的相互作用中 的静力学问题,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分析 其受力情况如图,则有F=mgtanθ,FT= θ增大,则水平力F随之变大,故A错;对
mg 在物体B被缓慢拉高的过程中, , cos
A、B两物体与斜面体这个整体而言,由于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
图解法 化
②确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
【典例透析3】(2012·新课标全国卷)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
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忽略;
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 ,重力加速度为g。某 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
第3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知识点 1
受力分析
1.定义
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
受力 找出来,并画出_____示意图的过程。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重力 先分析场力(_____、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 摩擦力 _______),最后分析其他力。
知识点 2 1.平衡状态
相反 相等 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_____,方向_____;并
三角形 且这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矢量_______。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相等 相反 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_____,方向_____。
【思考辨析】
(1)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的作用。( ) )
以选项C、D正确。
【变式备选】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
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 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 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 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A.水平力F一定变小 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
考点 3
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三年5考)
解题技巧
【考点解读】 1.动态平衡问题 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的变化,而在这个 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在问题的描述中常 用“缓慢”等语言叙述。
2.临界问题 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 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
力为 F Mg ,再以木块m为研究对象, 挡板对木块的正压力FN=Fsinθ= Mgtan , 当挡板间的距离稍许 增大时,θ增大,FN增大,C错误,D正确。
2 2cos
【总结提升】受力分析的一般思路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 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A和木块B可 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
拓展延伸
【考点解读】 1.处理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 法
合成法
内 容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 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解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 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正交分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 解法 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 力的三 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角形法 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
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故C正确;但是因为 整体竖直方向并没有其他力,故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应该 没有变,故B错;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绳子张力变大,但是由于物体 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开始并不知道其方向,故物体A所受斜面
体的摩擦力的情况无法确定,故D错。
考点 2
平衡条件的应用(三年12考)
F-FT-μFN=0
解得:F=4N 答案:(1)0.2 (2)4N
【互动探究】若F与水平方向成37°角向左拉物体B,使物体A和
B做匀速运动需多大的拉力?(sin37°=0.6,cos37°=0.8)
【解析】物体A和B一起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得: 对A:FT-mAg=0 对B:Fcos37°-FT-μFN=0 Fsin37°+FN-mBg=0 解得:F≈4.35N 答案:4.35N
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等高,则(
A.Ff变小 B.Ff不变
)
C.FN变小
D.FN变大
【解题探究】(1)请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竖直方向上的受力 情况: 重力 ①受到的力:_____、摩擦力。 与重力等大反向 ②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_______________。
(2)要分析FN的大小变化,研究对象怎样选取?
共点力的平衡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处于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合=0或者 Fx 0
Fy 0
3.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相等 相反 这两个力必定大小_____,方向_____。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骤
(1)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目要求,选取一个平衡体(单个物体或
系统,也可以是结点)作为研究对象。 (2)画受力示意图: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3)正交分解:选取合适的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所受各力正交 分解。 (4)列方程求解: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解平衡方程,对结 果进行讨论。
2.处理平衡问题的两点说明 (1)物体受三个力平衡时,利用力的分解法或合成法比较简单。 (2)解平衡问题建立坐标系时应使尽可能多的力与坐标轴重合, 需要分解的力尽可能少。物体受四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要采 用正交分解法。
【典例透析2】如图所示,位于竖直侧面 的物体A的质量mA=0.2kg,放在水平面上 的物体B的质量mB=1.0kg,绳和滑轮间的
为零 ②各力的合力:_____。 (2)请画出拖把的受力分析图。
提示:
【解析】(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将推 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根据平衡条件有 Fcosθ+mg=FN ①
Fsinθ=Ff

式中FN和Ff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则Ff=μFN

联立①②③式得
2.假设法 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