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活动--好玩的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03097d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a.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含反
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来源和性质,认得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探究水的比重、流动和变形的特性;
3.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和探究本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水的来源和性质;
2.探究水的比重、流动和变形的特性;
3.日常生活中水的作用。
三、教学步骤
1.前期准备
(1)利用挂图或卡片等教具,介绍水的来源和性质;
(2)组织幼儿察看水的形态和颜色,并引导幼儿说出本身对水的感觉;
(3)利用幼儿常见的容器比较不同量的水的重量,培育幼儿的测量意识。
2.探究水的比重、流动和变形的特性
(1)比较不同物体与水的重量,在教具的引导下,幼儿可以发觉一些物体比水重,一些物体比水轻;
(2)在幼儿的探究和试验中,让幼儿发觉和认得水的形态和流动特性;
(3)让幼儿通过制作简易水轮和察看沙漏,把握水的流动变化和时间。
3.日常生活中水的作用
(1)通过游戏和场景还原,引导幼儿发觉日常生活中水的作用;
(2)引导幼儿说出本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省用水;
(3)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认得水的紧要性。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基于幼儿园小班科学课程标准,立足于幼儿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把握幼儿学习爱好,采纳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利用挂图或卡片等教具和场景模拟等方式,充分激发幼儿的古怪心和探究欲;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开展健全的科学探究,促进幼儿的全面进展。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学回顾环节不足,以及对幼儿常见的水污染问题等方面的相关教育亟待进一步加强,这些不足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
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e908d00722192e4436f6f3.png)
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7篇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二、猜想、探索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活动反思:我觉得本活动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的参与性比较积极。
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的自主动手操作,从中体会溶解的现象。
不足之处是胆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幼儿回答问题不够主动,使能力弱的幼儿得不到发展。
在今后我们应该让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相信在这样的引导和鼓励下,幼儿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2活动目标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二、猜想、探索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水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0bcc9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2.png)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水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发现水的特点和玩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珍惜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透明容器和一些水。
2. 准备一些玩具(如小船、小鱼等)。
3. 教室内的其他水源设施(如水龙头、水壶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水的来源和作用,引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2. 探索水的特点:(1) 请幼儿观察自己手中的水,探讨水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
(2)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的流动性和渗透性,让幼儿用自己的容器互相倒水,观察水的流动。
3. 水的玩法:(1) 请幼儿用自己的容器装水,尝试将玩具放入水中,观察玩具在水中的漂浮情况。
(2)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中的玩具会随着水流的移动而移动,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玩水。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水资源,了解水的作用。
2. 环境创设:在教室角落设置“水资源角”,展示幼儿收集的水资源图片、作品等。
3.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六、活动实施步骤:1. 活动准备:确保每个幼儿都有一个透明容器和足够的水,玩具和教具已提前准备好。
2. 活动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水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水的兴趣,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们知道水在哪里?水有什么用?”等。
3. 探索水的特点:让幼儿观察手中的水,讨论水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将水倒入不同材质的容器中,观察水的变化。
4. 水的玩法:让幼儿用自己的容器装水,尝试将玩具放入水中,观察玩具在水中的漂浮情况。
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水的接力”、“水的抛物线”等。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操作水的过程中受伤。
2. 在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和交流,但不要过度干预,让幼儿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
《好玩的水》小班科学教案
![《好玩的水》小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471d9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4.png)
《好玩的水》小班科学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好玩的水》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水的认识、水的特性、水的用途、爱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知道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实践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盆、杯子、颜色卡片、放大镜、滴管等。
2. 学具:小水壶、小盆、水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水龙头,讨论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教学活动:(1)水的认识:让幼儿观察水,了解水的颜色、味道、透明度等特性。
(2)水的特性:通过实验,让幼儿感受水的流动、溶解等特性。
(3)水的用途:讨论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4)爱护水资源: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教育幼儿珍惜水资源。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水的用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水》2. 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3)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水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对水的认识和理解,画出水的用途或形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或开展节约用水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活动中的实验环节,让幼儿感受水的特性和用途。
2. 爱护水资源的教育,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3. 作业设计,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表达对水的认识和理解。
小班科学《好玩的水》教案
![小班科学《好玩的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cfd95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a.png)
小班科学《好玩的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的第二单元“奇妙的水世界”,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水的认识”和第二章“水的特性”。
详细内容涉及水的来源、水的用途、水的三态变化、水的浮力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基本特性,知道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三态变化、浮力现象。
难点: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原理,运用浮力原理进行简单实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冰块、热水、色素、容器、浮力实验器材等。
学具:小杯子、色素、吸管、调羹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冰块,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引出水的三态变化。
2. 教学活动:(1)认识水:让学生观察水的外观,描述水的特点。
(2)水的三态变化: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浮力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
3. 例题讲解:(1)为什么冰块会融化?(2)浮力是什么?如何影响物体的沉浮?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2)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浮力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救生圈?六、板书设计1. 水的特性:无色、无味、无臭、透明、液体。
2. 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3. 浮力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重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答案示例:船只在水中行驶,是因为船底的水受到浮力作用,使船浮在水面上。
2. 课后实践:利用浮力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救生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实验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水的特性和浮力原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浮力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培养其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83e84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0.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反思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反思引言:在幼儿园小班的科学教学中,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通过设计好玩的水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对水有更深的理解。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系列有趣的水活动,并对这些活动的意义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观察水的性质为了让幼儿对水的性质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观察实验。
例如,可以给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小杯子,让他们观察水的颜色、形状和流动性等特点。
通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水,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水的基本概念。
这样的活动既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又能提高他们的描述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实验,幼儿能够发现水是无色的,能够流动,填满容器,并且可以变成固体(冰)和气体(蒸汽)等不同形态。
这对幼儿初步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探索水的浮沉原理水的浮力是一个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我们可以给每个幼儿提供不同的物体,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探索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让幼儿观察石头、木块、橡皮泥等物体在水中的表现,并引导他们发现有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则会沉入水中。
通过这样的实验,幼儿能够了解到水的浮力原理:比水密度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比水密度大的物体会沉入水中。
这样的探索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技能,还能帮助他们理解物体的浮沉规律。
三、水的溶解能力水是一种优秀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物质。
为了让幼儿了解水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例如,给每个幼儿提供一杯水和一些普通食盐,让他们观察和记录加入食盐后的变化。
通过这个示范实验,幼儿会发现食盐在水中溶解,并且改变了水的味道。
通过引导幼儿思考,他们会意识到溶解是物质在水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这样的实验可以培养幼儿的实验观察技能和科学思维,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的乐趣。
四、水的热传导性水的热传导性也是一个有趣的科学知识点。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简单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和探索水的热传导特点。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9a350ad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4.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玩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学会观察、表达、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容器、色素、滴管、小船、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水龙头、洗手池等设施。
(2)引导幼儿讨论: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讲解水的特性。
(2)让幼儿观察、触摸水,亲身感受水的特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小船,让幼儿预测小船在水中会怎样移动。
(2)实验验证:将小船放入水中,观察其移动情况。
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滴管向容器中滴入不同颜色的色素,观察水的变化。
(2)讨论:为什么水会变色?5. 小组讨论与合作(5分钟)(1)分组讨论:如何节约用水?(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好玩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或幼儿园的水龙头,记录一天内打开水龙头的时间和次数。
(2)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2. 答案:(1)记录表(2)讨论结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特性,培养了节约用水的意识。
但在教学内容讲解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水的特性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好玩的水》小班科学优秀教案
![《好玩的水》小班科学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6a57d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b.png)
《好玩的水》小班科学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围绕“好玩的水”展开。
主要涉及水的性质、用途以及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水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水的用途,增强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性质及用途的理解。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水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透明容器、色素、滴管、小船、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份水、透明容器、色素、滴管、小船、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杯水,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介绍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状,感受水的流动性。
添加色素,让学生观察水的变化,了解水的溶解性。
4. 案例分享(10分钟)让学生分享生活中关于水的故事,如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等。
教师点评,强调水的珍贵和环保意识。
5.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学生用滴管向小船里加水,观察小船浮起来的过程,了解水的浮力。
学生在画纸上用水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感受水的流动性。
提问:“你们还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水》2. 内容: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水的流动性、溶解性、浮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水,记录下水的用途和你的感受。
2. 答案示例:我发现家里用的自来水可以用来洗菜、洗手,还可以浇花。
水很神奇,没有颜色和味道,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水的性质和用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水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fca05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c.png)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水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水的特性,感知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水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水、杯子、勺子、石头、纸巾等。
2.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设有科学探索区。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说出与水相关的词汇,如“水”、“杯子”、“勺子”等。
2. 观察水的特性:教师展示一杯水,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探索水的变化:a. 教师将少量水倒入杯中,加入一块石头,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b. 教师用纸巾将杯子外的水吸干,让幼儿观察水的消失。
c. 教师用勺子舀起水,让幼儿观察水的流动。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引导幼儿在家中观察水的变化,如洗澡时水温的变化、冰雪融化等。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科学探索区布置有关水的活动,如水宝宝找家、水流迷宫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水的认识和兴趣。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水变化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
3. 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活动内容1. 水的净化:让幼儿了解简单的净化方法,如过滤、沉淀等。
2. 水的用途:让幼儿知道水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如饮用、洗涤、浇灌等。
3. 节约用水:让幼儿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学会节约用水。
七、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水、沙子、石子、过滤网、盆子等。
2.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设有科学探索区。
八、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说出与水相关的词汇,如“水”、“净化”、“节约用水”等。
2. 探索水的净化:a. 教师展示一杯浑浊的水,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b. 教师演示简单的净化方法,如用过滤网过滤沙子和石子,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及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12f16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2.png)
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及反思一、引言水是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物质之一,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班科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和活动,让孩子们对水的性质和特点有更直观的认识。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好玩的水相关的科学教学活动,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实验一:水的凝固和蒸发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凝固和蒸发过程,让孩子们了解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2. 实验材料:- 一小碗水- 冰箱- 温度计- 平底锅- 瓶子- 尺子3.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一小碗水放入冰箱中冷冻,观察水的凝固过程。
- 步骤二:将冷冻后的水放在室温下,观察水的融化过程。
- 步骤三:将水放在平底锅中加热,观察水的蒸发过程。
- 步骤四:将水倒入瓶子中,用尺子测量水的体积变化。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在观察凝固过程时,孩子们可以看到水变成了冰固体,表明水在低温下会凝固。
- 在观察融化过程时,孩子们可以看到冰开始慢慢融化成水,表明水在常温下会融化。
- 在观察蒸发过程时,孩子们可以看到水不断蒸发变成了水蒸汽,表明水在高温下会蒸发。
- 在测量体积变化时,孩子们可以发现虽然水蒸发了,但是体积并没有改变,说明水的质量只是发生了改变,而体积并不会发生改变。
5. 实验结论:水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凝固、融化和蒸发,但质量和体积并不会发生改变。
三、活动一:水和物体浮沉实验1. 活动目的:通过让孩子们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让他们了解物体的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
2. 活动材料:- 一盆水- 不同大小的物体(如小石子、小木块、橡皮泥、塑料球等)3. 活动步骤:- 步骤一:让孩子们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 步骤二:让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浮在水上,而有些物体会沉到水底。
4. 活动结果与讨论:- 孩子们可能会发现较大的物体,如小木块和塑料球会浮在水面上,而较小的物体,如小石子和橡皮泥则会沉到水底。
- 通过引导,孩子们可以理解到物体的浮沉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的物体越容易下沉,密度越小的物体越容易浮起来。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水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96054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5.png)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水》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观察到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水的欲望。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每个幼儿准备一瓶水、一个透明容器、一张白纸。
2. 环境准备:活动室布置得宽敞明亮,氛围轻松愉快。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一瓶水,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水的特性。
2. 探索: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水倒入透明容器中,观察水的颜色、味道和透明度。
3. 交流: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水。
4. 游戏:幼儿用白纸包裹住手,蘸取水,在白纸上作画,感受水的流动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引导幼儿在家中观察水的特性,记录下来并与教师分享。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布置有关水的主题墙,让幼儿继续探索水的奥秘。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水的过滤”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六、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水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特性。
3. 交流分享:鼓励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4.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水的特性。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能力,是否能仔细观察水的特性。
2. 实践评价:评价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是否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3. 交流评价: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达能力,是否能清楚地进行分享。
4. 游戏评价: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主动实践水的特性。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一瓶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等特性。
2. 探索: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3. 交流:幼儿互相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水。
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
![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217c711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3.png)
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重要性和基本特性。
2.发展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3.通过实验活动,培养探索和观察的能力。
4.培养小班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杯、水泥渣、蜡烛、火柴、纸巾、图画资源。
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水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水的重要性,如饮水、洗衣、种植等。
3.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探索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能够变成固体或气体等。
步骤二:实验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活动1:“水的重量”。
–学生将空水杯放在天平上,记录重量。
–学生向水杯中倒入水,再次记录重量。
–学生观察并讨论是否有变化,理解水的重量概念。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活动2:“水的形状”。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小块水泥渣,并让学生观察其形状。
–学生将水泥渣放入水杯中,观察其变化并记录。
–学生用手将水泥渣压实,并观察渣块的形状是否改变。
步骤三:小组合作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
2.每组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一道与水相关的小实验。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撰写实验方案。
4.学生轮流演示实验,其他组员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5.学生在学习笔记本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步骤四:总结与展示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水的重要性和基本特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结果展示各自的发现和观察。
3.学生通过展示和讨论,加深对水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延伸1.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水资源保护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制作海报、演讲比赛等。
2.教师可邀请专家来校进行有关水资源保护的讲座或互动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深度了解了水的重要性和基本特性。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通过设计和演示实验,培养了探索和观察的能力,并培养了小班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好玩的水(通用13篇)
![好玩的水(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2ca11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b.png)
好玩的水(通用13篇)好玩的水篇1一、主题说明大部分的孩子喜爱开水龙头玩水,喜爱听花花的流水声,更能通过手对水的触觉心理上产生兴奋、舒服与欢乐的感觉。
从孩子的爱好和需要动身,我们设计了以"玩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本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学会节省用水,爱护、爱惜我们生活的环境,通过一系列的科学试验活动,初步熟悉水的特征及对人类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熟识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探究欲望。
二、主题目标的预设情感目标:在尝试活动中,增加幼儿对人类生存资源的熟悉,体验嬉戏和自由制造的乐趣,培育幼儿对自然界及生命的喜爱。
态度目标:让幼儿在活动中尝试与同伴合作,激发幼儿对事物和现象的探究欲望,初步感知水的特性。
力量目标:培育幼儿的动手力量与对事物的探究力量。
学问目标: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征,感知氺对我们生活的亲密关系。
技能目标: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各种试验及操作活动。
三、活动内容第一周活动一、语言活动难过的小水滴活动二、科学活动小水滴旅行活动三、音乐活动韵律活动《小蝌蚪》活动四、体育活动玩沙和玩水活动五、数学活动熟悉数字活动六、社会活动关好水龙头活动七、艺术活动--------泡泡吹画活动八、平安活动--------被淹的小猫其次周活动九、科学活动我们一起来玩水活动十、歌表演洁净的小手活动十一、科学活动玩泡泡活动十二、艺术活动绘画水中的鱼活动十三、语言活动大家爱清洁(一、二)活动十四、数学活动按物取数四、环境创设1、洗手间墙上布置节水标志2、区角:供应玩沙玩水区科学区;供应肥皂水和各个外形的吹泡泡的工具。
泡沫塑料、积木、磁铁、小石子、纽扣、回形针等等。
语言区;供应有关水的图片供幼儿观赏。
五、家长工作1、关心幼儿填写调查表。
2、介绍水的作用,了解水的危害。
六、主题探究活动绽开与生成活动一:难过的小水滴(语言)活动目标:1、体会水与人们生活的亲密关系,懂得节省用水。
2、学会叙述水的用途。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水》及教学反思(共5则范文)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水》及教学反思(共5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feb086524de518964b7d8c.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水》及教学反思(共5则范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水》及教学反思(共)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水》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玩水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水的特性——会流淌、是透明的,享受玩水的乐趣,教育幼儿知道节省用水,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好玩的水》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在玩水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水的特性——会流淌、是透明的,享受玩水的乐趣。
2、让幼儿知道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教育幼儿知道节省用水。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预备:水盆、大小不一的瓶子、破塑料袋、漏斗、篮子、毛巾、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1、幼儿自由玩水,感知水会流。
①、教师提供各种嬉水玩具,幼儿自选喜欢的材料,自由嬉水。
②、教师巡视启示,鼓舞幼儿制造多种玩水的办法,并讲述出来,引导幼儿观看水会流。
③、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玩水办法,进一步感知水会流。
④、小结:水是会流淌的。
2、火眼金金捉小鱼,了解水是透明的。
①、请幼儿按教师的指令在水里捉鱼,比比谁捉得又快又准。
②、请冠军幼儿讲讲自己是怎样捉鱼的,(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为什么能看得那么准。
③、小结:水是透明的。
3、谈话:水的作用大。
启示幼儿说出生活中那些时候需要水,知道水的作用大,并教育幼儿懂得节省用水。
4、送水小精灵请幼儿给需要水的小动物、小植物送水、浇水,体验水的用处大。
活动延伸:1、在区角活动中投放玩水材料,启示幼儿进一步探究水的特征。
2、鼓舞幼儿制造更多更新的玩水办法,做有关水的实验。
反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观看了解到,低幼的孩子大部分都喜欢玩水,对水特殊感兴趣。
让幼儿在玩中学,幼儿兴趣很高。
2、我在让孩子自由玩水探究的时候,有水洒在地上,而我没有急于干涉,只是在观看,赋予孩子更多的探究时光,这样才干使幼儿自主探究动性时欲得到满脚。
好玩的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好玩的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69d8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9.png)
好玩的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水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水,知道水的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水的特点:透明、无色、无味、流动。
2. 水的用途:饮用、洗涤、浇花等。
教学活动:1. 观察水: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流动状态。
2. 品尝水:让幼儿品尝水的味道,感知水是无味的。
3. 讨论水的用途:引导幼儿思考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章:水的变化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了解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转变。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水的状态转变:液态、固态、气态。
2. 水的变化原因:温度、环境等。
教学活动:1. 观察水的状态转变:让幼儿观察水在加热、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2. 实验操作:让幼儿亲手操作,体验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 想象水的变化: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描述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第三章:水的净化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净化过程,知道清洁水的意义。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水的净化方法:沉淀、过滤、消毒等。
2. 清洁水的重要性:对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的作用。
教学活动:1. 观察净化水的过程:让幼儿观看净化水的实验操作。
2. 动手操作:让幼儿参与净化水的实验,体验过滤、消毒等过程。
3. 讨论清洁水的意义:引导幼儿思考清洁水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四章:水的趣味实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趣味实验,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水的表面张力:水滴、水面现象。
2. 水的溶解力:溶解实验。
教学活动:1. 观察水的表面张力:让幼儿观察水滴、水面现象。
2. 实验操作:让幼儿进行水的溶解实验,了解水的溶解力。
3. 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第五章:水的保护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珍贵,培养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主题活动—好玩的水一、主题说明:大部分的孩子喜欢开水龙头玩水,喜欢听哗哗的流水声,更能通过手对水的触觉在心理上产生兴奋、舒畅与快乐的感觉。
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我们设计了以“玩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本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学会节约用水,保护、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活动,初步认识水的特征及对人类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熟悉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探索欲望.二、主题目标1、情感目标:在尝试活动中,增强幼儿对人类生存资源的认识,体验游戏和自由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及生命的热爱。
2、态度目标:让幼儿在活动中尝试与同伴合作,激发幼儿对事物和现象的探究欲望,初步感知水的特性。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对事物的探索能力。
4、知识目标: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征,感知水对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5、技能目标: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各种实验及操作活动。
三、主体环境创设1、以“好玩的水”的主题墙。
2、布置区域材料。
四、家园公育1、与幼儿一起体验玩水的乐趣。
2、引导幼儿日常生活中学会节约用水,保护、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五、活动内容活动名称:吹泡泡(小班美术领域)活动目标:1、在吹泡泡的游戏中,尝试用竹管拓印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
2、体验用竹管拓印泡泡的乐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收集大小不同的竹管,了解竹管的用途。
2、材料准备:大小不同的竹管若干,三色(红黄蓝)颜料、海绵、擦布、画纸活动过程:一、竹管吹泡泡1、出示竹管提问:竹管有什么用?小结:原来竹管可以做笛子、做竹排还可以做成吹泡泡的玩具。
2、教师用竹管演示吹泡泡提问:竹管里吹出的泡泡是怎样的?小结:竹管吹出来的泡泡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
二、竹管印泡泡1、过渡语:竹管真有用,除了吹泡泡,还能印泡泡呢!2、观察印有泡泡的图片提问:这些泡泡一样吗?小结:竹管印出来的泡泡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红、有的绿真好看!3、师幼共同演示指导语:小竹管,喝点水,用力亲一亲,泡泡出来喽!大泡泡,小泡泡,红泡泡、绿泡泡,泡泡飞得高,泡泡飞得低。
4、幼儿操作表现观察要点:幼儿是否选择不同的颜色边说边拓印,是否保持画面干净。
三、欣赏泡泡提问:喜欢这些泡泡吗,为什么?结束语:泡泡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红、有的绿,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真漂亮!第一周活动一、语言活动——伤心的小水滴活动二、科学活动——小水滴旅行活动三、音乐活动——韵律活动《小蝌蚪》活动四、体育活动——玩沙和玩水活动五、数学活动——认识数字活动六、社会活动——关好水龙头活动七、艺术活动--------泡泡吹画活动八、安全活动--------被淹的小猫第二周活动九、科学活动——我们一起来玩水活动十、歌表演——干净的小手活动十一、科学活动——玩泡泡活动十二、艺术活动——绘画水中的鱼活动十三、语言活动——大家爱清洁(一、二)活动十四、数学活动——按物取数活动一:伤心的小水滴(语言)活动目标:1、体会水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节约用水。
2、学会讲述水的用途。
3、了解水的二次利用。
活动准备:1、知道一些最基本的节约用水的方法。
2、花草头饰若干,录音带、录音机。
请大班幼儿扮演“小水滴”。
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1、游戏:关紧水龙头①一半幼儿扮演“花草”,一半幼儿跟随老师给“花草”浇水,“花草”和浇水的幼儿快乐地跳舞。
②突然,听到一阵哭声,小朋友都停了下来,老师循声找到了正在伤心哭泣的“小水滴”。
师:小水滴,你为什么哭呀?小水滴:滴滴答、滴滴答,有个小朋友洗完手没有关紧水龙头,把我白白浪费了。
师:小水滴,你别哭,让我们小朋友来帮助你。
师:谁来帮助小水滴,让小水滴高兴起来?幼儿讨论并回答。
二、谈话:水的用处大1、水有什么用?2、除了我们人需要水,还有谁也需要水?3、如果没有了水会怎么样?4、我们要怎样节约用水?小水滴: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水的用处真大,我们要节约用水。
三、谈话:水的二次利用1、大班的姐姐提一桶水进来,说:“小水滴,我能把洗过手帕的水倒掉吗?”2、小水滴:“不能倒,不能倒,我还有别的用处呢。
”师:“小朋友,洗过手帕的水还能干什么用呢?”幼儿讨论并回答。
小水滴: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用过的水还有其他的用处,懂得了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谢谢你们。
活动延伸:教师带幼儿和“小水滴”一起提着洗过手的水去浇种植园的蔬菜。
活动二:小水滴旅行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中小水滴旅行的原因及过程。
2、对小水滴的变化过程感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纸、笔,活动在室中间画一个圈圈。
活动过程1、小水滴旅行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师:(出示小水滴形象)小水滴能旅行吗?怎么旅行?师:如果小水滴想到天上去旅行,怎么去呢?观看故事《小水滴旅行》师: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感觉怎么样?他们的身子变得怎么样?师:飞到很高的地方,小水滴觉得很冷,它们怎么样了?师:很多小水滴在天上飘来飘去,变成了什么?几个小水滴抱成一团,变成了什么?2、小水滴旅行过程⑴引导幼儿观察地面上的大圆圈,告诉幼儿这是水滴的家——池塘。
⑵再次听教师讲故事,幼儿边念其中的语句,边把自己想象成小水滴,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表演水滴旅行的过程,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水滴发生变化时的状态,⑶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表演,用简单的图示画出小水滴的旅行附故事:《小水滴》我是快乐的小水滴,我在一条小溪中,我和许多小水滴姐妹顺着水跑呀跑呀,汇成一条大河。
突然,我们一起从山上向下跌落,像一个大的水帘挂在山崖上,太阳照在我们身上,画出了美丽的颜色,我变得漂亮了。
我跌到山下的湖里,太阳照得我非常暖和,我觉得身体变轻了,变成水蒸气,不停地上升、上升~~~我升得很高很高,和许多小水珠姐妹碰到一起,连成一片,地上的孩子说:“快看,天空中有一朵朵云彩!”天空中很冷很冷,我们相互抱在一起,变成一个大水滴,从天空掉了下来,地上的孩子喊:“下雨了,下雨了~~~”我和朋友们落到山下,洛在田野里,落在江河中,小树苗被洗得干干净净,庄稼喝足了水,伸直了腰,小河高兴地唱着歌,大家都欢迎我!我在小河里,和远方流来的河水朋友拉着手,我们穿上带着香味的花瓣衣服,一同欢乐地奔向大海。
我们又被太阳公公晒着,我们还会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变成云彩,冷风吹到身上,我们还会变成雨点,或许变成冰雹、雪华向大地降落,我们又回到了小溪中。
活动三:认识数字活动目标:1、在表演《帮我学数学》中“1——5的认识数字”故事,认识数字1——5,理解1——5的实际意义。
2、在表演过程中通过激疑、提问等方式,再辅之以学具操作游戏等。
活动准备:1、木棍、小鸭、耳朵、彩旗、秤钩卡片各一。
2、森林音乐会挂图一幅。
3、1—5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1、老师表演《帮我学数学》中“1——5的认识数字”的故事。
在故事中教师提问,抛出问题,挑起矛盾。
2、根据图片,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认识数字1——5的认识。
3、学习关于数字的儿歌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4、看教学挂图,点数后说出总数。
活动延伸:将数字卡片悬挂于教室内让幼儿随时巩固学习。
活动四:社会活动:关好水龙头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初步的节约用水意识,教育幼儿爱护水资源。
2、引导幼儿了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活动准备:1、观察家中用水的地方,如妈妈洗菜、洗衣服的时候用水等。
2、脏娃娃、水盆、毛巾等。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脏娃娃,请小朋友想办法帮娃娃把脸洗干净。
2、教师将娃娃放在水盆中洗干净,用毛巾擦干,让幼儿看娃娃的脸变得怎样了。
3、启发幼儿讨论:水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和危害。
⑴水能喝,能洗东西,人与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
⑵水多——造成洪水,冲毁良田、房屋、树林、桥等。
⑶水少——造成干旱,人们不能饮水,庄稼干枯等。
4、欣赏故事《小强的梦》,引导幼儿讨论。
⑴水龙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关好水龙头?⑵如果发现水龙头在滴水,你应该怎么办?⑶学习儿歌《关好水龙头》。
5、教师总结:水真有用,小朋友们渴了要喝水,鱼儿离不开水,花朵也需要水,水帮助小朋友变得干净清洁等。
6、教师带幼儿到换洗室洗手,准备喝水。
活动延伸:观察科学区内动植物的生长,通过管理。
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故事:小强的梦小强平时洗手、洗脸时常常忘了把水龙头关好,水就白白的流掉。
妈妈老师提醒他,他总是说:“一点点水呀,没关系。
”一天晚上,小强做了一个梦,梦见整个城市都没有水了。
这下可糟了,人们口渴没有水喝,肚子饿了没有水淘米煮饭,衣服脏了不能洗,脸上手上都脏极了,农作物都快枯死了,动物园里的动物也快渴死了。
没有水不能打扫卫生,整个城市变成一个垃圾城。
小强被惊醒了,忙拉着妈妈的手说:“我懂了,我懂了。
”小朋友你们说,小强懂什么了?活动五:玩沙和水活动目标:初步激发幼儿探索沙、水奥妙的兴趣。
活动准备:提供塑料杯、塑料娃娃、塑料小动物、碗、碟、漏斗各种容器、冰激淋杯或其他饮料盒子、橡皮泥、塑料小玩具等材料。
活动过程1、给娃娃、小动物洗澡:将塑料娃娃和塑料小动物投入水中,给娃娃和小动物洗澡。
2、用各种容器盛水:让幼儿用容器盛水,让幼儿感知水透明、能流动等。
3、放小船:用冰激淋杯(或其他饮料盒)做船,杯内放一团橡皮泥,泥上插纸帆或纸人等,让幼儿向纸船吹气,船会在水面漂流。
4、藏宝贝:幼儿用手在沙坑中挖洞将塑料小玩具藏在玩具中,等幼儿全部藏好后,去寻找其他幼儿藏好的小玩具。
5、盖脚印:教师和幼儿用手和脚在平整的沙面上印出脚、手印,再让幼儿用沙盖住脚印、手印。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脚印的大小和盖脚印所需的沙的多少。
6、比比谁的力气大:将光滑的小塑料瓶口或瓶底稍稍露出沙面,然后让幼儿用手或脚去压,将塑料瓶压进沙坑里。
规则: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操作。
活动六、音乐游戏:小蝌蚪活动目标:1、用动作表现歌曲,感受歌曲中不一样的节奏变化。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1、在《郊游》的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2、复习歌曲《网小鱼》。
3、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示范唱。
“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它唱了些什么?”(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不一样的节奏变化。
(4)在歌舞旋律的伴奏下,尝试学唱歌曲。
(5)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4、边唱歌,边玩游戏。
(1)教师讲述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可开心啦!调皮的小朋友拿着鱼网来捉小蝌蚪了,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家去了。
”“在鱼网出现时,小蝌蚪菜能游回家去。
”(2)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歌曲结束时,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活动建议:在日常活动中,认识那个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上的画面,唱一唱《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