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20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6efc60f763231126edb112d.png)
AC-20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交通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3、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4、交通部《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二、AC-20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下面的规定三、材料要求1.沥青下面层采用优质AH-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见下表。
AH-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2、粗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石灰岩。
沥青下面层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3.细集料沥青面层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杂质.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沥青面层细集料规格4.矿粉矿粉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等杂质应除净。
矿粉要求干燥、洁净,禁止使用回收粉尘。
沥青面层矿粉质量技术要求四、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标准AC-20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如下)五、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1、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从施工现场分别取各类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各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符合要求,使矿质混合料级配曲线接近一条顺滑的曲线,其中特别使0.075mm、2.36mm、4.75mm的筛孔通过量控制接近标准级配的中值。
2、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AC-20目标配比中各矿料的含量,进行冷料仓调配,使之符合进料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调试。
各冷料仓进料比例如下:仓号集料名称进料比例(%)4 10-25mm碎石 243 5-10mm碎石 282 3-5mm碎石 141 0-3mm石屑 31外加矿粉:3%3、确定沥青的最佳油石比用计算的矿料组成采用的油石比范围,按0.5%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用试验室小型拌合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制备五组马歇尔试件。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0992468b83d049649b665897.png)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3、JTG F40-2004《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4、《国家高速公路网连霍高速(G30)西安至宝鸡改扩建工程路面施工技术指南》(2010年4月)AC-20型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表一6、混合料的技术指标二、沥青拌和楼热料仓试验1、5#热料仓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804表观相对密度:2.8362、4#热料仓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796表观相对密度:2.8353、3#热料仓4、2#热料仓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772表观相对密度:2.8204、1#热料仓②表观相对密度:2.768毛体积相对密度:2.6785、矿粉自产。
矿粉干燥、洁净、无团粒结块,其技术指标经检测符合规范要求。
结果如下表:6、沥青中面层AC-20采用90#A级沥青,其技术指标经检测均符合规范要求,试验结果如下:90#A级沥青技术指标7.高模量剂参量为混合料的0.6%三、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设计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合成:沥青拌和楼根据选定的目标配合比矿料级配进行流量测试,待各种集料供求达到平衡后,试验室分别取沥青拌和楼二次筛分后各热料仓集料进行筛分,根据各热料仓筛分结果,依据目标配合比级配合成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经设计调整后,确定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中各热料仓矿料的用量比例为:5#热料仓:4#热料仓:3#热料仓:2#热料仓:1#热料仓:矿粉:=15::29:19:5:28:4,合成级配符合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计算表如图1:四、沥青混和料性能验证汇总表沥青混和料性能验证汇总表同时,根据最佳油石比4.5%以及生产配合比选定的各热料仓矿料的用量比例制作试件进行试验(抗剥落剂掺量为沥青用量的4‰),分别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害性能等各项技术指标,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
AC-20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报告
![AC-20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899a0f48d7c1c709a14553.png)
AC-20沥青混凝土
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
一、概述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结合规范及生产配合比,对我项目使用的AC-20沥青混凝土进行生产配合比进行验证。
二、生产配合比验证
2019年10月20日在洛川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进行了拌和楼试拌工作。
试拌采用4.6%的油石比进行拌合,并对所拌制沥青混合料取样检测级配、油石比,试验结果见表-1;室内马歇尔试验体积指标见表-2。
表-1 沥青混合料的筛分试验结果
表-2 试拌混合料马歇尔体积指标汇总
室内马歇尔试验结果表明,试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体积指标均能满足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
五、生产配合比设计结论
工地试验室以目标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设计的结论为基础,监理工程师全过程参与和指导了327国道洛川县土基至黄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A2标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工作;通过室内马歇尔试验验证了生产配合比和最佳油石比,并对拌和楼试拌混合料进行了取样检验,同时对拌和楼运转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上述工作,得出了以下结论:1)本次生产配合比设计流程完整,生产配合比验证马歇尔各项体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2)试拌结果马歇尔体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级配能满足生产控制范围;分析与试拌结果计量稳定。
3)根据生产配合比试拌检测结果,确定以4.6%的油石比进行试验段铺筑。
试验段铺筑可采用以下矿料比例。
AC-20生产配合比设计矿料比例
附:1、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报告
2、压实度检测报告。
AC-20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报告(GTM)
![AC-20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报告(GTM)](https://img.taocdn.com/s3/m/28d1bcf12f60ddccdb38a056.png)
报告编号:JC报告总页数:13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双石至江津塘河段中面层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委托单位:一、概述重庆鹏方路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受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永江四标项目部委托,进行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双石至江津塘河段公路路面工程第4合同段沥青路面中面层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二、设计依据1.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4.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双石至江津塘河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三、配合比设计过程1. 原材料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双石至江津塘河段公路路面工程第4合同段沥青路面中面层采用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
各原材料产地为:粗集料、细集料产地为重庆众旺矿业有限公司石料厂,矿粉产地为江津区超意建材公司,沥青为壳牌SBS改性沥青,试验样品由施工承包商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双石至江津河段第4合同段提供。
(1)沥青对SBS改性沥青按《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双石至江津塘河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和《JTG F40-2004》要求进行了规定项目的试验检测,试验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壳牌SBS改性沥青检测结果表1的试验结果表明,该送样沥青所检测项目均符合《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双石至江津塘河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和《JTG F40—2004》中的相关技术要求。
(2)粗集料粗集料为10~20mm、5~10mm、3~5mm石灰岩,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2。
试验结果表明,以下各种粗集料均符合《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双石至江津塘河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和《JTG F40—2004》中关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表2 粗集料技术性质(3)细集料细集料的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3。
AC-2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AC-2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95eabcd360cba1aa811da4d.png)
设计报告首页1 概述受xxxx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委托,xxxx有限公司承担xxxx段新建工程xxxx 合同段xx标AC-20目标配合比设计。
本次AC-20沥青混合料室内配合比设计参考施工图设计文件并依据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以下简称“规范”)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以下简称“规程”)的要求进行了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2 材料依据设计要求,进行了集料性质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1)、矿粉性质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2)、各种矿料外观质量照片如图2-1、70号道路石油沥青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3)。
表2-2 矿粉性质试验结果汇总表1#料 2#料3#料4#料矿粉图2-1集料外观质量照检测项目单位试验值技术要求试验规程针入度(25℃,100g,5S)0.1mm 71 60-80 T0604-2011 延度(5cm/min,15℃)cm >100 ≮100 T0605-2011 软化点℃51.5 ≮46 T0606-2011 25℃时的相对密度— 1.027 —T0603-2011 3 设计级配选择3.1 初选级配依据设计方法,在选择集料结构时,以4.75mm通过率为关键性筛孔,选用粗、中、细三个级配,选择三个级配的初试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这三个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稳定度、流值等体积指标和力学指标。
AC-20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见表3-1,各种集料的筛分试验结果、三种试验级配的矿料比例及三种试验级配各筛孔尺寸矿料通过率明细见表3-2,三种试验级配曲线见图3-1。
表3-1 AC-20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图3-1 三种试验级配曲线3.2 试验级配的评价根据初始沥青用量4.2%进行室内拌和三种级配。
采用马歇尔成型试件方法,成型试件温度145℃。
初始沥青用量三种试验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于表3-3。
AC-2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详细
![AC-2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a51c6bd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c.png)
设计说明1. AC-20C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来自于《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指南》.2. AC-20C沥青混合料所用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组成为:(1)集料:按13.2米米〜19米米(1号)、9.5米米〜13.2米米(2号)、4.75 米米〜9.5米米(3号)、2.36米米〜4.75米米(4号)、0米米〜2.36米米(5 号)备料.(2)沥青:XX生产SBS改性沥青.(3)矿粉:自产.3.按规范要求,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4.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室内试验的拌和温度为165-175(℃),试件的击实成型温度为155-160(℃).5.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B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程序及公式计算.6.试验结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相关验证,确定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4.4%,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油石比宜控制在 4.3%-4.6%之间淇合成级配应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接近.目标配合比的各级材料比例见相关设计图表.7.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进行验证,旋转压实仪的单位压力为600KPa,设定旋转压实次数为125次.2012年7月2日.原材料试验1.沥青试验结果2.集料试验(1)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结果(2)粗集料材质试验结果⑶各级粒径集料的相对密度试验结果(4)矿粉质量试验结果(5)细集料的砂当量试验结果二.AC-20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1. XX高速公路AC-20C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2.郴宁高速公路AC-20C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AC-20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1.各级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及合成级配集料规格集料比例(%)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1号33 10088.553.4 4.00.10.10.10.10.10.10.10.1 2号14 100100100100 5.90.10.10.10.10.10.10.1 3号18 10010010010087.3 1.90.40.40.40.40.40.3 4号9 10010010010010087.611.8 1.10.90.90.90.8 5号23 10010010010010010074.949.127.918.210.17.1矿粉 3 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98.594.883.4合成级配结果100 96.2 84.6 68.3 51.6 34.2 21.4 14.5 9.6 7.3 5.4 4.3级配范围100 901007688637546582939192914229-17 7-13 5-10 3-6备注/AC-20C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如下图所示:) (( 率过通AC-20混合料级配合成图0.075 0.3 0.6 1.18 2.36 4.75 9.5 13.2 16 19 26.5--------------------------------------------- 孔径(mm)|T一上限 T-下限上中值合成级配2.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结果体积指标油石比(%)3.4 3.94.4 4.95.4 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 2.578 2.559 2.541 2.523 2.505 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 2.412 2.426 2.435 2.437 2.435 试件空隙率 (%)6.4 5.2 4.2 3.4 2.6 VFA (%) 52.2 61.2 68.9 75.4 81.6 V 米 A (%)13.4 13.4 13.5 13.8 14.1 稳 定 度 15.07 15.48 16.06 15.20 14.24 流值(米2.12.93.74.44.8AC-20C 型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确定图毛体积相对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油石比2 4 2 2 Z度密对相积体毛 一 44油石比从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AC-20C 沥青混合料指标与油石比的关系如下:从上图及表中可知,OAC 1=4.50%,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要求的油石比范围OA 厘米反〜OA 厘密度 空隙率 流值 稳定度 VFA米ax为4.12%〜4.50%,因此:OAC2二(OA 厘米ix+OA 厘米ax)/2=4.31%.取OAC1与OAC2的中值为最佳油石比,得:OAC=(OAC1+OAC2)/2=4.41%.由上述计算确定郴宁高速公路AC-20C的最佳油石比OAC为4.4%.3. AC-20C型在最佳油石比OAC=4.4%时淇各项体积指标与强度指标如下表:(1)马歇尔试验结果(2)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强度、车辙试验结果(3)AC-20C型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验证试验结果经过马歇尔试验及其相关的验证试验,郴宁高速公路路面AC-20C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取为 4.4%时,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应根据拌和机的除尘效果,确定矿粉的掺量,以使混合集料的级配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的级配一致.主检:审核:审批:2012年7月2日。
永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AC-20目标配比设计
![永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AC-20目标配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52dc0aa6c30c2259019e5c.png)
永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AC 一 2 0 目标配 比设计
AC一 2 0 M i x t ur e Ra t i o De s i g n o f As p ha l t Pa ve me nt o f Yo ngwu Ex pr e s s wa y
为主 , 而 随着 交通 量增 多和汽 车轴 载增 加 , 沥 青 面 层 高 温 的 优 化 调 整 .提 高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软 化 点 和 高 温 稳 定 性 . 在
1 . 永武 高速 公路 建设 指挥部 , 云 南 武定 6 5 0 0 3 3 2 . 长 安 大 学 道 路 施 工技 术 与 装 备 教 育 部 重 点 实验 室 ,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4
1. Yongw u Expr es sw a y Const r u ct i on Headquar t er ,W u di ng 650033,Yunnan,C hi na 2. Key L abor a t or y f or Hi ghw a y Cons t r uc t i on Technol ogy and Equi pm ent of M i ni s t y r of Educa t i on,C han g’ an Uni ver
丁 永 明 , 段 春 泉 , 赵 锡 森 , 杨 人 凤 , 俞 利 宾 , 薛 利
DI N G Yong— m i ng’ ,D UA N Chun — quan’ ,ZHA O Xi — s en ,YA N G Ren — f eng ,YU Li — bi n ,X UE Li
浅述厂拌热再生AC-20型沥青中面层配合比设计
![浅述厂拌热再生AC-20型沥青中面层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a4ed17964bcf84b9d57bfd.png)
浅述厂拌热再生AC-20型沥青中面层配合比设计摘要:我国的公路养护将成为新的热点,而利于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的旧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为沥青路面养护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本文对厂拌热再生AC-20型沥青中面层配合比设计流程与注意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沥青配合比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是采用对旧沥青路面铣刨后,将RAP材料运送到拌和厂经热再生拌和设备加热后与新的沥青混合料按设定的掺加比例进行拌和后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现提出如下施工指南。
1 原材料要求厂拌热再生的原材料主要有新加沥青、新加集料、矿粉以及沥青面层RAP材料。
(1)新加沥青:沥青面层采用优质道路石油沥青,标号为70号或90号,其技术要求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2)新加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中面层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应按每2000T一次的频率进行检验。
(3)新加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石质为石灰岩,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施工单位应按每1000T一次的频率进行检验。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进场填料不少于每50吨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5)沥青面层RAP材料:厂拌热再生用的RAP为原公路中面层沥青面层的RAP材料,要求RAP材料粒径规格基本一致,没有大的团块,且应干燥、洁净,含泥量不得大于1%,用于再生生产的旧沥青混合料颗粒尺寸应小于31.5mm(方孔筛)。
检测内容和频率要求:RAP材料每500T检测一次,检测RAP材料的级配和残留沥青用量。
AC-20C目标配合比
![AC-20C目标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e568cb29cc175527072208c6.png)
精心整理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1概述1.1其桩号范围为1.2(1(2(3(4(5(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1.3原材料来源本项目下面层AC-20C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所采用的集料为凉水石场生产的玄武岩,集料粒径规格分别为9.5-19.0mm、4.75-9.5mm、2.36-4.75mm,机制砂规格S16(0-2.36mm);矿粉为磐石石粉厂生产;消石灰产地图们;沥青采用延边路兴沥青储运站提供的盘锦产SBSI-C类改性沥青。
2原材料试验2.1沥青沥青试验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沥青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见表2-1所列。
SBSI-C类改性沥青沥青试验结果表2-12.22-2 2.32.4果见表2-5由表2-5试验结果可见:矿粉及消石灰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项目技术要求。
3 AC-20C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和工期安排,本合同段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法。
根据本合同使用的矿料和沥青实际情况,以及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拟定三个矿料级配进行试验,以确定各种材料的最佳组成,使之既能满足路面性能要求,又能符合经济性。
3.11)表3-123①AC-20C(方案Ⅰ)马歇尔试验结果表3-2注:1)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70℃,上下浮动±5℃;矿料加热温度为180~200℃;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80℃,上下浮动±5℃;击实温度为170~180℃;混合料废弃温度195℃;2)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得到。
②最佳沥青用量确定由表3-2得出的油石比与各项测定指标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比(3-35℃;5、浸水马歇尔试验根据确定的各种矿料比例、级配和最佳油石比进行了马歇尔试件制作,并进行残留稳定度试验,以判断目标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试验结果如表3-4所列。
沥青混泥土AC-20C配合比
![沥青混泥土AC-20C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caa4e82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5.png)
AC-20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 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4.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二、原材料2.1沥青:A-70石油沥青。
沥青试验结果2.2粗集料采用碎石集料规格:15~23mm、10~15mm、5~10mm、3-5mm粗集料试验结果2.3细集料采用石屑集料规格:0-3mm细集料试验结果2.4填料采用矿粉:矿粉试验结果材料筛分汇总三. 矿料级配组成设计3.1委托方拌和楼料仓为1#料仓0~3mm,2#料仓3~5mm,3#料仓5~10mm,4#料仓10~15mm,5#料仓15~23mm。
3.2按集料筛分进行组配,配合比为5#料仓:4#料仓:3#料仓:2#料仓:1#料仓:矿粉=19% :27%∶19.5%∶12%∶20.5% :2%。
四. 最佳含油量的选定4.1根据目标配合比以3.8%、4.0%、4.2%三个不同含油量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
4.2采用表干法检测试件密度,根据集料比例及含油量,分别计算试件的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力学指标,试验和计算见试验记录表。
4.3标准击实的试件冷却至室温后,将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30~40min,测定试件的稳定度和流值。
数据见试验记录表。
试验记录表4.4根据试验数据选定最佳含油量为4.0%。
五、配合比设计检验5.1按最佳含油量为4.0%制作二组试件,测得其毛体积相对密度(平均值)为2.416、空隙率(平均值)为4.6%、饱和度68.8%为均满足规范要求。
5.2将第一组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30~40min后,测得其稳定度(平均值)为9.47 KN。
5.3将第二组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48h后,测得其稳定度(平均值)为8.34KN,计算其浸水残留稳定度为MS。
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3f54b8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c.png)
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引言:AC20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路面材料,其配合比的合理性对于保证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AC20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以及配合比中各组分的作用。
一、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AC20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沥青含量、骨料粒径和配比的合理性等。
下面是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几个原则:1. 沥青含量:AC20沥青混凝土的沥青含量一般控制在4%~5%之间。
过高的沥青含量会导致沥青膜流失,过低的沥青含量则会降低路面的柔性和抗裂性。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要注意控制沥青含量的合理范围。
2. 骨料粒径:AC20沥青混凝土采用的骨料主要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骨料的粒径分布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粗骨料的粒径应控制在5mm~20mm之间,细骨料的粒径应控制在0.075mm~5mm之间。
3. 配比合理性:AC20沥青混凝土的配比要考虑沥青和骨料之间的黏结性。
一般来说,沥青和骨料的黏结性越好,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就越高。
因此,在配比设计中要注意控制沥青和骨料的比例,使其达到最佳黏结状态。
二、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中各组分的作用AC20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包含沥青、粗骨料、细骨料和填料等多个组分,各组分的作用如下:1. 沥青:沥青是AC20沥青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起到黏结骨料的作用。
同时,沥青还能够提供混凝土的柔性和抗裂性,使路面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2. 粗骨料:粗骨料主要负责承受交通荷载,提供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粗骨料的选择要考虑其硬度和强度等因素,以保证路面的抗压性能。
3. 细骨料:细骨料主要填充在粗骨料之间,起到填充和增强的作用。
细骨料的选择要考虑其颗粒形状和表面性质等因素,以保证沥青和骨料之间的黏结性。
4. 填料:填料的作用是填充沥青和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填料的选择要考虑其颗粒形状和大小等因素,以保证填充效果的良好。
AC-20生产配合比设计
![AC-20生产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9cf451312b3169a451a45c.png)
荣乌高速公路2014年维修加固工程2标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AC-20型+0.3%抗车辙剂)天津市公路工程总公司中心试验室二零一四年六月报告批准:报告审核:负责人及报告编写:参加人员:一、依据主要技术规范和试验规程:1、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3、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二、原材料性质分析:1、试验所用沥青为中海SBS I-D沥青,天津市公路工程总公司中心试验室按照JTGF40-2004要求对沥青的规定项目进行了试验检测,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SBS(Ⅰ-D)改性沥青试验结果2、矿料粗集料采用10-20mm和5-10mm石灰岩,产地为蓟县,粗集料的试验项目及结果见表2。
细集料:细集料采用0-5mm机制砂,产地蓟县,细集料的试验项目及结果见表2。
填充料:填充料采用石灰岩磨制的矿粉,产地为唐山,填充料的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2各种试验检验结果见表2,各种试验指标均符合《JTG F40-2004》规定的技术指标。
表2 矿料试验结果表三、根据AC-20型级配曲线范围,经筛分计算后确定原材料级配曲线和配合比,见表3和图1。
按照原材料的配合比,确定了各矿料的上料比例。
比例为:碎石:10-20mm 38%碎石:5-10mm 26%机制砂:0-5mm 32%矿粉:4%四、根据各热料仓筛分的结果,经配合计算后(见表4、图2)确定了生产配比,此配合比基本满足目标配合比的级配曲线要求。
生产配合比的比例为:4仓:(17~24)16%3仓:(11~17)26%2仓:(5~11)24%1仓:(0~5)30%矿粉:4%五、AC-20型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选取3.8%、4.0%、4.2%的油石比(外掺0.3%抗车辙剂)进行混合料配比试验,成型温度为165℃。
按各油石比进行混合料配比试验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与流值,见表5。
AC-20C生产设计说明沥青混合料配比报告
![AC-20C生产设计说明沥青混合料配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bb47e889eb172ded63b7c4.png)
沥青中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说明使用部位: AC-20C沥青中面层配比编号: TJ01-2019-QPB-002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计量测试中心建恩高速公路TJ01标合同段工地试验室沥青中面层AC-20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我项目部于2019年3月14日完成本标段的沥青中面层AC-20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设计。
内容包括:热料仓料筛分、生产配合比级配组合设计、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及水稳定性验证等工作。
本次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目标配合比设计、验证报告。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我项目部对建恩高速公路第一标段AC-20C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目标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如下:表2-2 目标配合比各材料比例表2-3 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表2-4 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性质表表2-5 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三、生产配合比设计3.1 筛网设置及热料仓筛分试验(1)本次配合比设计所采用的拌和楼为田中TAP-4000LB型,拌和楼筛网设置根据原材料碎石加工规格及对该拌和楼的应用经验,将拌合楼筛网尺寸分别为32mm、22mm、11mm、6mm、3.5mm。
(2)在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为保证二次筛分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拌和楼上料速度与正常生产时上料速度相一致。
各个热料仓单独放料,各热料仓前面料放掉,待稳定后从热料仓放料取样,并对所取样品采用四分法进行了热料仓料筛分和密度试验,结果见表3-1和表3-2。
表3-1 拌和楼各热料仓料筛分结果表3-2 拌和楼各热料仓集料密度试验结果3.2 生产配合比调试依据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及热料仓筛分试验结果,进行了生产配合比级配组合设计,各热料仓及矿粉质量比为:4#仓(11~22mm):3#仓(6~11mm):2#仓(3.5~6mm):1#仓(0~3.5mm):矿粉=49:13:7:28:3矿料合成级配计算结果如表3-3所示。
玻璃纤维加筋沥青混合料AC-20C配合比设计报告
![玻璃纤维加筋沥青混合料AC-20C配合比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0d382abd64783e09122bb7.png)
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玻璃纤维加筋沥青混合料(AC-20C)配合比设计报告(玻璃纤维掺量0.2%)《高速公路复合桥面铺装结构与材料优化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2010年9月1日玻璃纤维加筋沥青混合料(AC-20C)配合比设计报告1.设计依据此配合比设计的玻璃纤维沥青混合料(AC-20C)用于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S13标龙眼路跨线桥桥面铺装中面层试验段。
设计的主要依据有:(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5)粤交基函〔2009〕1404号文(6)《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路面施工图设计第2合同段》(7)《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环段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S13标龙眼路跨线桥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报告》2.设计内容(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见附件1(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见附件23.结论最终确定的目标配合比的冷料仓各档比例为:10~20mm碎石35%;5~10mm碎石27%;3~5mm碎石10%;0~3mm机制砂26%;矿粉1%;水泥1%;最佳油石比4.4%。
生产配合比热仓矿料级配组成为: 19~33mm碎石:11~19mm碎石:6~11mm碎石:3~6mm碎石:石屑:矿粉:水泥=13:27:22:10:25:1:2,玻璃纤维掺量为0.2%,最佳油石比为4.5%(折算用油量为4.3%)。
最佳油石比下的试验结果见表1,马歇尔试验各项指标及性能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AC-20C最佳沥青用量(油石比4.5%)下的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表11.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受施工工艺、原材料组成的影响特别说明很大,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尤其是石屑的质量,尽量减小材料变异性;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要求,以保证工程质量。
AC-20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AC-20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9df9ee1e14791711cc7917f6.png)
AC-20C(SBS改性沥青--主干路)
![AC-20C(SBS改性沥青--主干路)](https://img.taocdn.com/s3/m/5fb2c87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0.png)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批准:审核:校核:项目负责:(附页)一、设计说明1、泉州城区主道路沥青化项目(城西路及新华路)道路工程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该工程路面结构设计组成:上面层为SMA-13、厚度4cm,下面层为AC-20C、厚度6cm。
2、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规定,福建省属于1-4-1区,故该工程按照1-4-1区的技术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二、设计过程1、原材料1.1沥青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所用沥青为厦门华特SBS改性沥青,对该沥青进行了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密度及相对密度试验,其试验结果如表2-1所示。
1.2细集料对该石屑进行了相关性能试验,其试验结果如表2-2所示。
1.3粗集料对该粗集料进行了相关性能试验,其试验结果如表2-3所示。
1.4填料对该矿粉进行了相关性能试验,其试验结果如表2-4所示。
2、混合料级配AC-20C沥青混合料推荐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见下表。
表2-5 AC-20C沥青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3、矿料配合比设计计算根据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如表2-6所示)确定AC-20C的三种初试级配(级配A、级配B和级配C),三种初试级配的4.75mm筛孔(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分别为44.7%、42.7%、41.4%均满足AC-20C 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小于45%的技术要求,三种初试级配的设计组成见表2-7。
本次配合比初试油石比组满足或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
试验结果见表2-8。
表2-6 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表2-7 三种初试级配的设计组成结果表2-8 初试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注:表2-8中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
由表2-8可知,级配A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VFA不满足要求,级配C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不满足要求,级配B沥青混合料所检项目均满足要求,因此选取级配B为设计级配,设计级配曲线如图2-1所示。
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d3965bb52acfc789ebc96a.png)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C16标段AC-20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二OO七年六月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连接着绥满高速公路和亚布力滑雪场,是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
亚雪公路起于K4+500即亚布力管理所门前,经景阳村、尚礼村、红房子村、青山村至青云滑雪场场部终点K24+965,路线全长20.465km,原有公路为单幅两车道二级公路,原有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改扩建工程C16标段,承担全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任务,设计上加宽部分路面为两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6cm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上面层为厚5cm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旧路部分半幅铺筑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将双向路拱找成单向路拱后,用AC-16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全线平均厚度为7.8cm。
全线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设计用量为12873立方米,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设计用量为18000立方米。
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各种单质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组成设计严执行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标准,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配合比设计,具体结果如下:二、单质材料的技术指标1、沥青根据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下面层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110号A级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经过我们的对比检测最终确定使用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H-110沥青,其技术指标如下: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对照表从上表可以看出,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H-110石油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2、粗集料粗集料应选用锤式破碎机生产的机轧碎石,以保证骨料的质量。
粗集料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抗磨耗功能,整体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20沥青混凝土
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设计
一、概述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结合规范及目标配合比,对我项目使用的AC-20沥青混凝土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二、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5、设计图纸要求
三、生产配合比设计
1、原材产地
1)、集料铜川恒益建材有限公司
2)、矿粉、0-3mm机制砂铜川达从道建材有限公司
3)90#A道路石油沥青新疆克拉玛依炼油厂
2、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拌和站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各档集料的比例,经冷料仓给料、干燥筒混合加热、二次筛分、各热料仓取样筛分、合成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根据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油石比取
4.45%的油石比基础上分别制备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物理及力学性能指标检验、确定出生产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及各仓集料的最佳配合比。
根据各热料仓矿料的筛分结果确定合成级配曲线,经过试配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各热料仓矿料比例为1#仓:2#仓:3#仓:4#仓:矿粉=28%:5%:25%:38%:4%,其合成级配能够满足设计级配要求。
3、AC-20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筛分及合成级配
100
4、最佳油石比确定
经过马歇尔最佳油石比试验(试验结果见相应试验记录)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及按设计的矿料级配组成,依据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油石比取4.45%为基础做马歇尔试件,分别测定其马歇尔指标,其试验结果见下表:
5、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选定图
沥青最佳用量计算
OACmin=4.25,OACmax=5.15
a1=4.35, a2=4.35, a3= 4.3, a4= 4.7
OAC1=4.4,OAC2=4.7
最佳沥青用量OAC=4.4,最佳油石比4.6.
6、结论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C-20型级配生产配合比为1#仓:2#仓:3#仓:4#仓:矿粉=28%:5%:25%:38%:4%,油石比为4.6 %。
7、说明
附:1、矿质混合料原材检测报告
2、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