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考古学 教学大纲
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
《考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历史教育学时 36学时学分 2学分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考古学概论》课程是高校历史系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学生深化对中国古代史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一定的考古和文博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我国在不同的考古阶段的重要的考古发掘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传授有关文物、博物馆的基本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学教师和社会科学工作者。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历史教育专业本专科人才须具备初步的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本校系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本大纲。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因本课程学时仅有36学时,学时较少,所以本大纲不可能严格依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的《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教材的体例制定,而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重视向学生讲授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现代考古学的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文物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类型(1)名称:课程实习(2)主要内容与要求:参观校文物陈列室或徐州市文物景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参观徐州周围考古工地。
(3)学时分配:2学时。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六)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考核采用试卷书面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分期中和期末两次进行,期中成绩占综合考核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综合考核成绩的7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张昌倬主编《考古与文物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主要参考书:1、《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2、《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3、《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4.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5.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1999年出版)6.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出版)7.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出版)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文物与考古学基本理论一、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是《考古学概论》课程的首章,也是重点章节。
中国考古重要发现教学大纲
《中国考古重要发现》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中国考古重要发现》是为历史学专业(文化遗产方向)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在学生了解考古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中国考古学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发现为线索,通过讲述仰韶遗址、安阳殷墟等实例,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连续性,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特质,传承中华民族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时间为线索,根据中国考古学发展的脉络,系统讲述中国西北探险考古、周口店“北京人”、仰韶文化的发现、山西夏县西阴村考古、安阳殷墟发掘、曾侯乙墓、兵马俑与秦始皇陵、西汉帝陵等重要的考古发现,基本贯穿中国历史的进程,从而增进学生对中国考古学发展脉络的掌握、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四)教学时数每周二学时,共36学时。
(五)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播放教学录像,组织课堂讨论。
二、本文第一章最早的考古实践——中国西北探险考古的前世今生教学要点:考古探险时代基本特征;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斯坦因的考古发现及研究;西北地区的佛教考古。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亚洲腹地探险时代的来临(1学时)历史上的中国西北地区探险的外国人;近代最早的探险者;普尔热瓦尔斯基在中国的探险考察。
第二节考古探险的开端(1学时)鲍尔文书的发现;英国和俄国驻新疆官员对文书的收集;斯文·赫定与楼兰考古。
第三节斯坦因的四次中亚考古探险(1学时)斯坦因生平;斯坦因与中亚研究;斯坦因第一次中亚探险及其发现;斯坦因第二次中亚探险及其发现;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及其发现;斯坦因第四次中亚探险及其考古的终结。
第四节科兹诺夫与黑城遗址的发现科兹诺夫与俄国中亚考察;黑城的发现;西夏文文书与西夏研究;其他学者的黑城考古。
第二章史前时代的“中国人”——周口店“北京人”的来龙去脉教学要点:周口店史前遗址的发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北京人”史前社会特征。
中国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中国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学科,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和其他考古证据的发掘和研究,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和变迁。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传统的国家,其考古学研究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中国考古学概论的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简介中国考古学概论是一门为本科考古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
同时,本课程还将介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遗址和文物,以及相关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清晰的认识,理解考古学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考古学研究技能。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4.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考古学研究成果。
三、课程内容1. 考古学的定义和基本理论:介绍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让学生了解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现代,介绍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学派。
3. 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介绍考古学的实地调查、发掘和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考古学的实践过程和技术手段。
4. 中国古代遗址和文物: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介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考古遗址和文物,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5. 考古学研究的成果和问题:介绍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考古学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考古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学术态度。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等。
学术创新课程《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
学术创新课程《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学术创新课程《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考古学概论》二、课程总学时:32三、课程水平:适用于历史学本科专业三年级学生四、撰写人:顾向明五、审核人六、课程介绍:本课程概要地介绍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旨在普及、传播考古学和文物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历史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有志于从事考古、文物保护与鉴定、博物馆、文化产业等工作和研究的同学打下考研和就业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共九章,内容讲授上以孙英民主编的教材《中国考古学通论》为主,同时融入了教师本人的科研成果《走进河东》一书中的地方考古内容。
七、课程模式:课堂讲解、课堂讨论、课堂训练八、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课堂训练法等九、每周课程方案(提纲)第1周(2学时):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涵义一、考古学的定义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三、中国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四、考古学研究的目标和作用第二节考古学文化一、考古学文化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内容安排: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和发言、学生课堂训练各占1/3 。
必读书目:1.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中国考古学通论,孙英民, 李友谋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3.中国考古学要论,佟柱臣著,鹭江出版社,2004。
第2周(2学时):第二章考古学研究方法与步骤第一节地层学、年代学的基本内容一、地层学二、年代学第二节田野考古的步骤与基本方法一、田野调查二、田野发掘三、撰写考古发掘报告内容安排: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和发言、学生课堂训练各占1/3 。
必读书目:1.《田野考古学》,于海光,山大出版社,1995年。
2.《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栾丰实,文物出版社,2004年。
第3周(2学时):第三章中国考古学简史第一节中国古代的金石学一、什么是金石学?二、金石学的形成期三、金石学的兴盛期第二节中国考古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一、欧洲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二、中国考古学的产生三、中国考古学的初步发展第三节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概况内容安排: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和发言、学生课堂训练各占1/3 。
史前学教学大纲
史前学教学大纲史前学教学大纲一、绪论史前学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史前人类的生存、社会组织、文化等方面。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史前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研究内容,培养学生的史前学专业能力和研究素养。
本教学大纲将详细介绍史前学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史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 掌握史前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3. 了解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文化现象等;4. 培养学生对史前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5. 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史前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史前人类的起源和演化;3. 石器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组织;4. 金属时代的兴起和影响;5. 史前文化遗址的发现和研究;6. 史前人类的生存技术和精神文化。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课结合实践教学;2. 多媒体教学和现场考察;3. 学生独立研究和报告;4.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5. 课堂互动和角色扮演。
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参与度等)占总分的20%;2. 作业和实验报告占总分的30%;3. 期中考试占总分的20%;4. 期末考试占总分的30%。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史前学概述第2-3周:史前人类的起源和演化第4-5周:石器时代文化第6-7周:金属时代的兴起第8-10周:史前文化遗址的发现和研究第11-12周:史前人类的生存技术和精神文化七、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史前学教程》参考书目:1. 《史前人类起源》;2. 《石器时代文化》;3. 《金属时代探秘》;4. 《史前文化遗址全览》。
八、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团队将由本校史前学专业的教师担任,他们具有丰富的史前学教学和研究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九、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制定,将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史前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其对史前人类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其对史前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其专业能力和研究素养的提升。
“史前考古学”学习指南
“史前考古学”学习指南
“史前考古学”由“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两门课程组成,主要内容由史前考古方法论、史前环境、史前人类、史前文化四大块构成,知识体系具有多学科性。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史前考古学”是在“中国考古学通论”基础上,对史前时期考古知识的深化与拓展。
因此,在学习之前应回顾或巩固“中国考古学通论”中相关的知识,如旧、新石器考古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及旧、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学文化的时空分布等,以利于知识的连续性学习。
二是,“史前考古学”具有鲜明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特点,特别是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体质人类学相关的理论、方法和知识,是史前考古学必要的知识构成。
因此,学习过程中,应通过阅读和实践、实验等环节,不断加强上述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利于形成多学科知识基础。
三是,“史前考古学”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而实践、实验教学是获得史前遗迹、遗物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一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参与教学参观或实验课;另一方面,也要利用节假日等时间,主动到博物馆参观,或参与考古与文物研究机构的活动。
以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四是,“史前考古学”的教学内容会随着考古发现与研究不断进行或多或少的更新,而教材修订周期往往较长。
因此,文献阅读,是获得新知识、了解研究新进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一方面,要依据本课程提供的建议阅读论著目录,有选择地阅读文献,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应随时关注最新考古发现,阅读最新的考古研究文献。
以利不断获得新的资料与信息。
01中国考古学教学大纲
研究生《中国考古学(I)》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考古学I课程代码:0951002-03课程类别:研究生课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各方向、先秦史方向)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考核方式:考核学时:60.0 学分: 3.0课程简介:中国考古学(I)的讲授范围,在时间上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考古三大段。
在内容上涵概了中国考古学(先秦时代)的所有重大问题,诸如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问题,陶瓷、冶金、文字、礼乐的产生及早期发展,早期生产工具、武器、礼器的产生与发展演变,建筑、聚落、城市的出现、发展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通过学习,研究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考古学(早段)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既有成果及存在问题,深化对中国考古学的认识,扩大学术视野。
教学大纲:➢第一讲考古学及其基本理论方法➢第二讲中国考古学简史➢第三讲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环境➢第四讲人类起源问题及中国史前到周代人类种系分布➢第五讲中国旧石器及旧石器文化研究➢第六讲环境考古与聚落考古➢第七讲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与分区(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学说)➢第八讲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第九讲仰韶文化和仰韶时代➢第十讲龙山文化与龙山时代➢第十一讲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头时代考古➢第十二讲商代考古➢第十三讲周代考古➢第十四讲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第十五讲陶器和瓷器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第十六讲农业的起源问题➢第十七讲史前到夏商周城址➢第十八讲史前到周代房屋建筑➢第十九讲史前至商周时代墓葬与埋葬制度➢第二十讲中国文字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第二十一讲史前到商周时代的生产工具➢第二十二讲中国早期冶金起源及冶金术若干问题➢第二十三讲史前及夏商周的玉器➢第二十四讲货币起源及中国早期货币➢第二十五讲天文、历法、礼乐、军事考古➢。
《史前考古专题》
《史前考古专题》
一、课程名称:史前考古专题
二、课程类型:方向课
三、适用对象:考古学一年级硕士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陈洪海、钱耀鹏
七、课程简介:
考古学专业的方向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史前时期考古学的阶段特征、发展历程;了解史前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史前考古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了解现代史前考古学的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
八、课程主要内容与考核: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讲史前考古学概说
1. 史前考古学的分期与阶段特征
2. 史前考古学的理论、方法、技术考古学的定义
3. 史前考古学简史
第二讲人类起源与中国人起源
1. 人类起源的发现与理论
2. 人类起源研究的新进展
3. 中国人起源的学术讨论
第三讲史前时期的物质文化研究
1. 服饰
2. 食物
3. 居住形式
4. 贸易与流通
5. 其他
第四讲史前时期的精神文化研究
1. 文字
2. 艺术
3. 宗教与信仰
4. 婚丧习俗
5. 其他
第五讲史前时期的其它问题研究
1. 社会组织
2. 经济形态
3. 技术工艺
4. 其他
(二)考核方式:
论文考查。
史前考古导论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史前考古的定义、特点、意义和研究方法;掌握史前考古的基本历史时期和文化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考古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史前考古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史前考古的定义、特点、意义和研究方法;史前考古的基本历史时期和文化特征。
2. 教学难点:史前考古研究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史前文化特征的归纳和总结。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史前考古遗址图片,激发学生对史前考古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史前考古的意义。
2. 讲授新课(1)史前考古的定义:介绍史前考古的定义,强调其研究范围和对象。
(2)史前考古的特点:分析史前考古的特点,如资料匮乏、缺乏文献记载等。
(3)史前考古的意义:阐述史前考古在研究人类起源、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意义。
(4)史前考古的研究方法:介绍史前考古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地层学、类型学、年代学等。
(5)史前考古的基本历史时期和文化特征:概述史前考古的基本历史时期,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并介绍各时期的文化特征。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史前考古遗址,如北京周口店遗址、半坡遗址等,引导学生分析遗址的特点、文化背景和考古价值。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史前考古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如史前考古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史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
5. 总结与拓展总结史前考古导论的主要内容,强调史前考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史前考古领域的研究进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总结等。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史前考古导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史前考古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中国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一》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国考古学·一》The Archaeology of Chinese -1二、课程号:10617540三、课程类别:核心专业课四、学时:72学分:4五、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中国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发现与研究,要求学生对中国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基本结构因素及其区系类型有较完整的认识,并对史前考古学的主要特点及其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有较为系统的了解。
六、教学纲目第一讲:导论(2学时)一、史前考古与考古学的石器时代1.考古学的时间概念2.“史前考古学”定义3.石器时代的分段二、石器时代考古的基本特点1.基本内容与基础理论2.史前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的比较第二讲:旧石器时代考古(20学时)一、旧石器时代的特点(1学时)二、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简况(1学时)三、旧石器考古基础知识(4学时)1.地质年代(时段、时间单位、对应的考古学分期)2.第四纪古环境(冰期、动物群、沉积物)3.人类的演化发展(种属、演化、阶段、体质特征)4.旧石器的制作与类型(原料、打片、修理、分类)5.基本方法(地层学、类型学、年代学)四、旧石器时代早期(4学时)1.概况2.北京猿人及其文化3.其他地点的人类化石与文化A.云南元谋人地点B.陕西蓝田人地点C.辽宁金牛山人地点五、旧石器时代中期(4学时)1.概况2.北方地区的人类及其文化A.山西丁村人及其文化B.陕西大荔人C.山西许家窑D.其他文化地点3.其他地区的人类及其文化六、旧石器时代晚期(4学时)1.概说2.北京山顶洞人及其文化3.晚期智人的分布4.南北石器工业的分类七、旧石器时代考古总结(2学时)第三讲新石器时代考古(48学时)一、中国新石器时代概况(4学时)1.旧、新石器时代文化模式的区别2.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主要因素3.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区4.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二、黄河中游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6学时)1.区域划分与基本特征2.渭河流域及豫西、晋南地区①老官台文化及“前仰韶文化”②仰韶文化③庙底沟二期文化④客省庄二期文化⑤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3.豫中及周围地区的新石器文化①裴李岗文化②大河村文化③秦王寨类型④王湾(三期)类型⑤区域特点⑥考古学文化编年4.冀中、南部与豫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①磁山文化②后岗一期文化③大司空一期文化④后岗二期文化⑤文化序列及编年三、黄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4学时)1.考古发现概况2.文化类型及时代序列①石岭下类型②马家窑文化③半山类型④马厂类型⑤宗日文化⑥齐家文化⑦四坝文化2.与其他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①与中游石器文化的关系②与西南地区石器文化的关系③与北方石器文化的关系四、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4学时)1.考古发现概况2.文化类型与时代序列①后李文化②北辛文化③大汶口文化④龙山文化⑤岳石文化的确定及意义3.在“文明起源”研究中的意义五、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6学时)1.考古发现及文化分区2.基本特征与时代序列3.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①仙人洞及吊桶环②湖南彭头山等遗址③湖北石门皂市下层④大溪文化⑤石家河文化⑥屈家岭文化4.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①河姆渡文化②马家浜文化③薛家岗④崧泽文化⑤良渚文化5.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研究意义稻作农业、古城聚落、玉器与神权、六、华南及东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4学时)1.考古发现与分布区域2.文化类型及时代序列粤阳春独石仔、封开黄龙洞遗址桂桂林甑皮岩、柳州大龙潭遗址粤南澳象山、桂西津遗址拾年山、昙石山下层文化樊城堆类型西樵山文化石峡文化昙石山上层类型3.与其他新石器文化的关联七、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4学时)1.发现与分布区域2.考古学文化及类型①兴隆洼②赵宝沟文化③小珠山下层、白泥窑文化④红山、庙子沟文化⑤富河、小河沿文化⑥新疆3.北方新石器文化的特征及意义八、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8学时)1.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概述2.考古学文化类型及谱系①广元中子铺等川北类型②横断山区的新石器文化③西藏高原的新石器文化④重庆三峡的新石器文化⑤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文化类型3.西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主要特点及研究意义第四讲石器时代考古与中国史前研究(4学时)一、中国石器时代考古的理论发展(2学时)1.考古学文化谱系2.文化与族群4.聚落与考古学文化二、中国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研究领域(3学时)1.技术行为研究2.聚落考古研究3.人地关系(环境)研究4.文明起源研究5.大区域文化研究三、史前考古与重建中国史前史(1学时)1.中国史前史研究现状2.考古学的任务七、教材:教师自备八、主要参考书:《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版,待出。
考古学导论教学大纲(定稿)
考古学导论一、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026030003课程名称:考古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学时学分:54学时 3学分开课对象:民族学、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必修二、课程目的与任务《考古学导论》,是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博物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开设此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考古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从事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学各项专题研究打下基础。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学术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拓宽视野,增强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熟悉中国重要考古学文化,知道近年重大考古发现,了解最新的国内外优秀考古学研究论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授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简史、中国各时期考古学文化及近年重要的考古发现等内容,使学生深刻地认识考古学,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及研究内容。
本课程最初以问卷调查方式先了解学生对考古学的认知情况,然后运用多媒体手段,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介绍课程内容,同时适当安排学生到博物馆教学参观,观看相关教学片,提高学生对考古学的感性认识。
第一章概论 7学时(包括讲授和实践环节学时,下同)教学内容: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涵义讲授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遗物、遗迹)及其学科归属。
第二节学科分类讲授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考古人类学、水下考古学、航空考古学、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
第三节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讲授考古学与体质人类学、民族学、第四纪地质、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貌学和环境生态学等学科的关系。
教学要求:掌握考古学定义及其研究对象,熟悉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了解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重点、难点:考古学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学科归属第二章考古学研究史略 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古物学与金石学第二节考古学的出现第三节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机构教学要求:掌握金石学、三期论,了解考古学的诞生,同时了解相应的研究机构。
《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
《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考古学概论》是为历史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科学地、系统地讲述中国考古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历程。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考古学定义和基本内容,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基本框架、整体结构体系和发展线索,加深对中国考古学的科学性和方法论理解。
并能够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分析和运用考古材料,运用考古成果研究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授考古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内容等,使学生了解到考古学并非历史学的分支,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历史学的工具,而是一门与之并列的独立学科。
通过对考古简史,考古学的基本工作方法,以及考古界的重大发现等方面的阐释,使学生能够掌握考古工作和考古研究的方法,运用考古资料为历史研究去服务。
(四)教学时数每周4学时,共72学时。
(五)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播放教学录像,前往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参观,配合学院的考古实习安排课程内容。
二、本文第一章导论教学要点:考古学和考古学文化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命名方法以及考古学独特的手段和方法论,考古学与其它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关系。
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考古学的几个基本定义(2学时)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学科定位和考古学的局限性。
第二节考古学的学科体系(4学时)考古学的四大分支体系:时代性、对象性、技术方法性、国别地域性第三节考古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2学时)考古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考古学史教学要点: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考古学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古代金石学、近代考古学和现当代考古学,以及各个阶段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重点掌握中国近代考古学产生的环境和根本原因,探讨其机构和实践渊源。
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欧洲古物学的发展(2学时)欧洲古物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史前考古学(四)
新石器时代考古钱耀鹏教授第一章新石器时代的综合理论研究第一节新石器时代及其研究目标第二节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与分区第三节考古学文化与史前社会研究第一节新石器时代及其主要研究目标目次一、新石器时代基本特征的认识历程二、新石器时代起始标志的意见分歧三、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问题的分析四、关于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研究目标半坡遗址鸟瞰一、新石器时代基本特征的认识历程磨制石器、陶器、农业、畜牧业被视为新石器时代的四大基本特征,这种认识的形成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
近年,人工建筑与纺织等也开始被列入新石器时代基本特征的范畴。
半坡仰韶文化陶器布纹印痕二、新石器时代起始标志的意见分歧有关新石器时代的起始标志,先后形成了磨制石器说、陶器说、农业说等传统观点。
最近,又有学者提出了居住建筑说这一新认识,并一定程度地支持了磨制石器说。
磨制石斧砍伐实验三、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问题的分析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突出表现,首先在于居住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斧、锛、凿等木工类磨制石器及长久性人工建筑随之普遍出现。
而平原地带的定居又引发了生产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大转变。
四、关于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研究目标考古学的研究目标在于人类的行为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
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不同层级或各种阶段性研究目标的支持。
新石器时代的基础研究目标在于,文化特征与发展谱系的建立。
而主要研究目标应在于,人地关系、居住方式变革、农业起源、城市起源,最终探讨人类的行为特点以及文明社会的形成历程。
第二节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与分区目次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二、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区三、分期、分区研究的意义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研究是以田野考古工作为基础的,大致经历了早期探索、初步形成和基本确立几个阶段,不同阶段上的分期结果不尽一致。
目前,一般把中国新石器时代划分为:早期(初期),约公元前10000〜前7000年;中期(早期),约公元前7000〜前5000年;晚期(中期),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龙山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000〜前2000年。
史前考古学
• • • • 第一节 考古学的定义 第二节 考古学的学科定位 第三节 考古学在历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考古学的分支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考古学的定义
• 1、“考古学”名称的由来 • “考古学”一词由日本学者从西文翻译过来,其所 对应的英文是“archaeology”,Archeologie(法 文)、Archaeologie(德文)、Археология (俄文)、Archeologia(意大利文)、 Arqueologia(西班牙文)。均源于希腊文 Αρχαιολογια。由两个词根“αρχαιοs” 和 “λογοs” 组成,前者意为古代或古代的事物, 后者意为科学。即希腊文中Αρχαιολογια最初是泛 指研究古代的学问。
• 到了清末,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 中国的大门,派人到中国搞考古调查,掠夺了中国的珍贵 文物,也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古学带到了中国。 • 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仰韶村进行了考古发掘,这 次发掘使西方的考古方法传到了中国,从此在中国这块土 地上揭开了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的新篇章。这 样就打破了以往单一依据文献来研究历史的旧史学传统, 打破了金石学传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1921年仰韶 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开始。 • 到了1926年,中国人开始自己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工地(李 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 • 1931年和1938年出版的《辞源》和《辞海》里,出现了 “考古”这个辞条。
2、考古学的定义
• 什么是考古学,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 一个得到大家公认的定义。
关于考古学定义的不同说法
• ▲苏联1959年版《苏联考古学》: •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历史有两大资料, 即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实物资料即是考古学家研究的主 要资料,它虽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因为考古学研究 并不排斥文献资料。” • ▲美国1979年版《考古学基础》: • “考古学是一门通过实物遗存研究过去的社会和文化的科 学。” • ▲英国1981年版《考古学简史》: • “研究人类过去历史遗存的一支历史学科。” • ▲中国1986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 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考古的教案
(三)、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的名称,是20世纪初正式提出来的。 田野考古学”的名称, 世纪初正式提出来的。 田野考古学 世纪初正式提出来的
田野考古学主要是研究
•20世纪初 世纪初----->勘察地面 勘察地面------>地图调查或 世纪初 勘察地面 地图调查或 者通过结果测绘地图 •20世纪中 以发掘为中心,扩大调查的对象 世纪中, 世纪中 以发掘为中心, 和范围,方法逐渐完善,技术快速进步着。 和范围,方法逐渐完善,技术快速进步着。
大清一百 唐代至宋代Βιβλιοθήκη 特殊考古学之古文字学
1、研究对象:必须是铸、刻或书 写于遗迹和遗物 上的文辞,与一般的书籍文献不同。 2、含有文辞的遗迹和遗物,可分两类。 墓志、碑碣、印章、甲骨、简牍、泥板、帛书 和纸书等,文辞是器物的主要内容; 纪念性建筑物、雕刻品、绘画、货币、度量衡 器、镜鉴、工具、武器和各种容器等,铭文处 于附属的地位。
史前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不同之处
1、史前考古学: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可供依据。 、史前考古学: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可供依据。 历史考古学:参证文献记载, 历史考古学:参证文献记载, 2、史前考古学:充分与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 、史前考古学:充分与地质学、古生物学、 类学、民族学等学科、 类学、民族学等学科、 历史考古学:历史学 古文字学、铭刻学、 历史学、 历史考古学 历史学、古文字学、铭刻学、古钱 学和古建筑学等分支。 学和古建筑学等分支。 3、从年代来说: 、从年代来说: 史前考古学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物理学、 史前考古学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物理学、化学等 自然科学的技术。 自然科学的技术。 历史考古学则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 究。
特殊考古学
之铭刻学 研究对象可以判明遗迹和遗物的年代、制作 者、所有主、所在地、用途和制造目的等。 由于铭辞存在于遗迹和遗物上,其可靠程度 大大超过文献的记载,不仅可补文献记载的 不足,有时还可纠正其错误。 因此古文字学和铭刻学对原史考古学和历史 考古学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考古学导论教学大纲及参考书目——考古专业课
考古学导论教学大纲及参考书目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博物馆专业、古代建筑专业和文物保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使同学初步了解考古学的性质及其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中外考古学发展的历史,考古学的田野考察方法和室内研究方法,当代考古学研究的主要流派、方法和最新进展。
从而对考古学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以便为后续的各项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
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发展的历程、考古学研究的资料、考古学的田野研究方法、考古学的室内研究方法、考古年代学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环境考古学研究、聚落形态研究、埋葬制度研究、技术与经济研究、人类体质研究和现代考古学的主要流派等。
教材主要是自编讲授提纲和参考资料。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配合形象化教学,包括放映考古现场的录象和典型遗迹、遗物的幻灯片以及参观博物馆和实验室。
授课提纲第一章什么是考古学一、考古学的语源与定义二、考古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三、考古学的学科结构与分支学科四、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本章参考书目:1、夏鼐:《考古学通论》,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编:《考古学研究》(一),1992年,文物出版社。
2、夏鼐等《考古学》,夏鼐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首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3、布鲁斯·特里格著,陈淳译:《考古学思想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
第二章考古学发展的历程一、考古学的萌芽二近代考古学的发生三、后考古学的发展本章参考书目:1、*保罗·G·巴恩主编,郭小凌等译:《剑桥插图考古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2、*王世民:《中国考古学简史》,夏鼐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689-69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3、夏鼐:《三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学》,《考古》1979年5期。
4、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北京,1987年。
考古学导论课程大纲
考古学导论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考古学导论是一门引导学生了解考古学基本概念、方法和研究领域的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考古学的发展历程、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考古学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学科定位。
2、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考古调查、发掘、整理和分析等。
3、熟悉考古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如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田野考古等。
4、培养学生对考古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考古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考古学的定义、学科特点和研究范围讲解考古学的定义,强调其通过实物遗存研究人类过去的特点。
介绍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探讨考古学在揭示人类文化发展、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2、考古学的发展简史概述考古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起源和发展,如欧洲考古学的兴起。
重点讲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从近代考古学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考古发现。
(二)考古学的研究方法1、考古调查介绍考古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地面踏查、遥感技术等。
讲解如何制定考古调查计划和选择调查区域。
通过实例说明考古调查在发现遗址和文化分布方面的重要性。
2、考古发掘详细阐述考古发掘的原则、方法和流程,包括发掘单位的划分、地层学和类型学的应用等。
介绍不同类型遗址(如墓葬、居住遗址、城址等)的发掘方法和注意事项。
强调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和记录工作的重要性。
3、考古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讲解如何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和遗迹进行整理、分类和登记。
介绍考古类型学和地层学在分析考古资料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法建立文化序列和年代框架。
探讨如何运用科技手段(如碳十四测年、体质人类学分析等)对考古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考古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史前考古介绍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考古学研究,包括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文明的起源等重要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史前考古学(上)——旧石器时代考古课程性质:考古专业必修课。
教学对象:考古专业本科生。
教学目的:在《中国考古学通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史前考古研究方法,了解史前时期早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知识、研究成果与动态,使学生初步基本具备从事史前考古研究的能力。
课时安排:每周2学时,共36学时。
主讲教师:张宏彦第一章史前考古学方法论第一节史前考古学及研究对象一、“史前”与史前考古学二、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一)遗物(二)遗迹(三)遗址第二节史前考古年代学一、第四纪地层学(一)第四纪地质学与史前考古的关系(二)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三)第四纪地层堆积二、生物地层学(一)古生物化石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二)我国常见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三)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地层年代的判定三、考古地层学(一)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二)文化层形成的原理(三)文化层的划分与地层关系第三节史前考古埋藏学一、何谓埋藏学二、影响埋藏的因素三、埋藏类型及判别(一)原地埋藏类型(二)搬运埋藏类型(三)特殊埋藏类型四、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一)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二)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第四节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一、中国史前考古的分期(一)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二)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二、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一)文化与文化区(二)史前文化区系研究历程(三)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思考题:1. 解释“史前时期”与“史前考古”。
2. 如何依据第四纪地层判别古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3. 简述生物地层学方法。
4. 特殊埋藏类型是如何形成的?5. 简述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
建议阅读论著:1.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
2. 阅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西方近代考古学思想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
3. 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
4. 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5年。
5. 严文明:《考古遗址发掘中的地层学研究》,《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6. 俞伟超:《关于“考古地层学”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1),文物出版社,1987年。
7. 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文物》1983年5期。
8. 仇士华等:《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P:575~57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9. 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1993年。
10. 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科学出版社,1965年。
11.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12. 尤玉柱:《史前考古堆藏学概论》,文物出版社,1989年。
第二章史前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节环境考古学及其理论一、何谓环境考古学二、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理论第二节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方法一、地质环境考古方法二、动物环境考古方法三、植物环境考古方法第三节史前考古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一、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二、文化的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三、遗址分析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四、文化传播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五、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第四节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一、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二、中国史前时期的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思考题:1. 简述环境考古学的理论。
2. 如何利用动物化石复原古生态环境?3. 简述孢粉分析法。
4. 简述史前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 简述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
建议阅读论著:1. 荆志淳:《西方环境考古学简介》,《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
2. 严文明:《环境考古学研究展望》,《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
1997年。
3. 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1985年。
4. 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1983年。
5. 夏正楷:《第四纪环境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 钱林清主编:《黄土高原气候》,气象出版社1991年。
7. 裴文中:《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1期。
8. 周昆叔等:《花粉分析法及其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1975年1期。
9. 黄其煦:《“灰像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82年4期。
10. 王增林:《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其在史前农业研究中的应用》,《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1. 袁靖:《研究动物考古学的目标、理论和方法》,《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年1期。
1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1期。
13. 石兴邦:《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考察》,《史前研究》(辑刊)1990—1991年。
14. 安芷生等:《最近2万年中国古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黄土.第四纪.全球变化》(第二集),科学出版社,1990年。
15. 张宏彦:《试论史前考古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6期第三章史前人类研究第一节体质人类学基础一、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关系二、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三、人体骨骼的几项主要形态观察四、人类牙齿的特征及死亡年龄的估计第二节中国古猿化石的发现与研究一、人起源于古猿类二、关于腊玛古猿的系统位置问题第三节中国直立化石的发现与研究一、关于中国直立人的来源问题二、关于古人类体质发展不平衡性研究第四节中国智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一、现代人及人种起源的理论二、中国现代人起源问题的研究第五节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研究一、东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二、西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三、华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四、华中区居民的体质特征五、华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思考题:1. 简述体质人类学与史前考古学的关系。
2. 简述学术界对腊玛古猿系统位置的看法。
3. 简述直立人体质发展的不平衡性。
4. 简述“单中心论”和“多中心论”。
5. 简述中国晚期智人化石的主要发现。
建议阅读论著:1.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P:149,人民出版社,1971年。
2.(美)D.匹尔比姆:《人类的兴起──人类进化概论》,科学出版社,1983年。
3. 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1989年。
4. 吴汝康等:《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年。
5. 吴汝康:《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
6. 吴汝康等:《禄丰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的关系及其系统地位》,《人类学学报》1986年1期。
7. 吴汝康:《人类起源研究的新进展和新问题》,《人类学学报》1994年4期。
8. 吴汝康:《对人类进化全过程的思索》,《人类学学报》1995年4期。
9. 朱泓:《体质人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 贾兰坡、黄慰文:《周口店发掘记》,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11. 林圣龙:《上新世以来的中国自然环境和中国古人类的进化》,《人类学学报》1989年3期。
12. 林圣龙:《早期人类在中国境内扩散和分布的趋势》,《人类学学报》1987年2期。
13. 吴汝康:《中国猿体质发展不平衡性及其对“劳动创造了人类”理论的意义》,《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1期。
14. 吴汝康:《现代人的起源问题的新争论》,《人类学学报》1989年2期。
15. 吴新智:《中国远古人类的进化》,《人类学学报》1990年4期。
16. 吴新智:《山顶洞人的种族问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2期。
17. 刘武等:《DNA与人类起源和演化──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人类学学报》1995年3 期。
18. 张振标等:《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类型初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2年1期。
19. 韩康信:《古代中国人种成分研究》,《考古学报》1984年2期。
20. 潘其风:《我国青铜时代居民人种类型的分布和演变趋势》,《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第四章旧石器及旧石器文化研究第一节旧石器及其研究方法一、旧石器的清洗与编号(一)旧石器的清洗(二)旧石器的编号方法二、旧石器的观察与分类(一)石制器的观察(二)石制品的分类四、旧石器的测量与统计(一)石片与石器的测量(二)石制品的统计第二节、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相关问题的研究一、关于华北旧石器两大技术传统问题研究二、“手斧”的研究与莫维斯理论第三节中国细石器遗存的研究一、何谓细石器二、中国细石器的特征与分布三、关于石叶细石器的起源与传播问题研究(一)华北起源说(二)东西伯利亚起源说第四节中国旧石器文化的技术系统研究一、北方的石片石器——刮削器系统二、南方的砾石石器——砍砸器系统思考题:1. 如何分类与观察旧石器?2. 如何测量与统计旧石器?3. 华北旧石器文化遗存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 我国有"手斧"吗?为什么?5. 简述中国细石器的特征与分布。
建议阅读论著:1. 吴汝康等:《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年。
2. 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3. 贾兰坡:《三十六年来的中国旧石器考古》,《文物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5. 裴文中、张森水:《中国猿人石器研究》P:241 ─245,科学出版社,1985年。
6. 李君:《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石制品初步研究》,《青果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
7. 贾兰坡等:《西侯度─山西更新世早期古文化遗存》,文物出版社,1978年。
8. 贾兰坡等:《河─山西南部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科学出版社,1962年。
9. 贾兰坡等:《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8年。
10.贾兰坡等:《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6年2期。
11.贾兰坡等:《山西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2年1期。
12.贾兰坡:《中国细石器的特征和它的起源传播》,《考古学报》1978年3期。
13.黄慰文:《中国的手斧》,《人类学学报》1987年6卷1期。
14.戴尔俭:《旧大陆手斧与远东文化传统》,《人类学学报》1985年4卷3期。
15.童恩正:《中国西南的旧石器时代》,《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三秦出版社,1987年16.王幼平:《更新世环境与中国南方旧石器文化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7.袁家荣:《略谈湖南旧石器文化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2年。
18.房迎三:《皖南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初步调查报告》,《文物研究》(安徽)198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