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名词解释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网络一、概述1.1 电子政务的概念电子政务名词:电子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化政府、数字政府、政府上网、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政务信息化、三网一库……还有很多英文名词如:e-Government、Government Online、e-governor、e-Government Affairs等。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供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社会参度。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1.2 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1.2.1 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物理隔离最初物理隔离的概念是双终端、双网络,即每个用户拥有两台独立的计算机,分别接入两个互相独立的网络,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就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
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型物理隔离产品相继问世。
物理隔离的一个特征,就是内网与外网永不连接,内网和外网在同一时间最多只有一个同隔离设备建立非TCP/IP协议数据连接。
其数据传输机制是存储和转发。
物理隔离的好处是明显的,即使外网在最坏的情况下,内网不会有任何破坏。
修复外网系统也非常容易。
正常情况下,隔离设备和外网,隔离设备和内网,外网和内网是完全断开的。
保证网络之间是完全断开的。
隔离设备可以理解为纯粹的存储介质,和一个单纯的调度和控制电路。
每一次数据交换,隔离设备经历了数据的接受,存储和转发三个过程。
如果要保证数据最大限度的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采取物理隔离了。
通常来说,对于需要保护的内网与公共的外网来说存在着两种概念隔离,这就是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
电子政务名词解释
电子政务名词解释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政务活动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电子平台来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信息和公众参与的机制和方式,以实现政府效能的提升、政务公开和信息透明、便捷的公共服务以及全民参与的民主化进程。
电子政务名词解释:1. 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是政府在互联网上建立的一个综合性门户网站,旨在为公众提供政府行政信息、服务、公共管理和公民参与等内容的便捷渠道。
2. 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政府各级部门的资源和信息,提供在线申请、查询、支付等政务服务的平台,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3. 电子政务标识:是电子政务系统中用于标识政务信息和服务的统一标志,以增加公众对信息的识别和信任度。
4. 电子政务数据开放:是政府将政务数据通过互联网等电子手段向公众开放和共享,促进政府信息透明和公众参与。
5. 电子政务办公系统:是政府机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内部办公管理的系统,包括电子文件管理、电子公文交换、电子会议等功能。
6.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是针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安全性保护和管理,包括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身份认证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7. 电子政务网络化建设:是将政府各级部门和相关机构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连接和整合,实现信息的共享和统一管理。
8. 电子政务一站式办公:是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实现政务服务全流程的在线办理,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和查询平台。
9. 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评估电子政务系统和服务的指标体系,包括服务质量、技术支持、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
10. 电子政务创新应用:是指在电子政务领域中,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方法,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的创新和改进。
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政府效能、促进政府服务的可及性和透明度,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与互动,推进政府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它不仅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数字化政府转型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的概念
1、电子政务的概念:电子政务即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关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运转有效、公正透明、兼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
2、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外延: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如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所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如国家的“三金”工程和电子口岸执法系统;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如政府部门通过自己的互联网站发布政务信息,以及进行网上招标、网上招聘,接受网上投诉等。
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的结合。
关于电子政务的外延界定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一)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
(二)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区别。
(三)电子政府和政府上网的区别。
3、电子政务的社会意义:一、电子政务有助于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电子政务对于提高党和政府工作效率,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民主化,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助于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有助于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三是有助于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四是有助于不断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五是有助于提高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二、电子政务有助于提高政府创新能力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化,电子政务对政府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正在进一步增强.一是有助于转换政府的运行机制。
电子政务改变过去单一的信息传递渠道为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跨越时空的传输渠道,使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抵达权力底层;二是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宣传政策,扩大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三是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绩效。
电子政务的名词解释应用
电子政务的名词解释|应用电子政务的名词解释:电子政务: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的应用:全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提议,要在大数据时代发展电子政务,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以更好的提升行政效率,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更好的发挥社会管理职能,引起了强烈反响。
电子政务是国家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应急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目前,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初显。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较大进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2013-2017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电子政务市场规模为550亿元,同比增长16.4%,2010年,其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2012年,其市场规模达到1390亿元,同比增长17.3%。
前瞻网认为,电子政务软件与服务市场的规模有望突破1080亿元。
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
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建共享、政府实时信息发布、各级政府间的远程视频会议、公民网上查询政府信息、电子化民意调查和社会经济统计等。
在政府内部,各级领导可以在网上及时了解、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并向各部门做出各项指示。
这将带来办公模式与行政观念上的一次革命。
在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联系,既提高办事效率、质量和标准,又节省政府开支、起到反腐倡廉作用。
政府作为国家管理部门,其本身上网开展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管理的现代化,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
电子政务名词解释小抄
1、电子政务: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务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2、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3、GtoC: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4、电子政务系统:面向政府机构的流程优化和服务扩展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综合信息系统。
5、概念结构: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即对实际的人、物、事等进行概念抽象,抽取人们关心的共同特征,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对这些概念及概念特征精确描述,反映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各种本质联系。
6、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7、公共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的服务。
8、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政府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公共服务。
9、一站购齐:客户到了一个商店后,就能把要买的东西全部购齐,并在一个柜台统一结帐。
10、数字鸿沟: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占据的资源、享受的权利之间的差距拉大的现象。
11、政务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政府部门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
12、政务信息资源公开: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公开有利于公民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
13、公钥基础设施(PKI):是一个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14、政务信息定位服务(GILS):是一种支持公众搜寻、获取和使用政府公开信息资源的分布式信息资源及利用体系。
15、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名词解释电子政务
名词解释电子政务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为政府和公共部门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信息,以提高政府机构效率、透明度和服务质量的方式。
其目标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电子化手段促进政府治理的现代化,实现政府与公众、企业和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协作。
电子政务通过建立和推动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的快速流通和无障碍获取。
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提交申请、查询政府服务、支付费用、参与公众决策等。
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提供在线服务、发布政策信息、收集民意反馈等。
电子政务将政府的服务和决策过程向公众公开,使政府的行为更加透明,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电子政务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化:电子政务利用信息技术将政府的各种业务、服务和决策电子化和网络化,实现了政府信息的数字化存储、传输和处理。
2. 网络化:电子政务建立了政府与公众、企业以及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3. 自动化:电子政务系统可以自动化地处理各类政府事务,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4. 开放性:电子政务倡导政府的信息和决策向公众和企业开放,提供公开透明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5. 互动性:电子政务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通过网络渠道收集民意、征求意见,增强了公众参与的机会和实效。
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府效率、促进政府公开透明、增进政府与公众的互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减少行政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同时,电子政务还可以促进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合作,加强社会治理的共治效果。
电子政务的发展对于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电子政务第章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1.1 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来实现政府运作及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它利用电子设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技术,推动政府机构之间、政府机构与公民之间以及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以提高政府效率、公共服务品质和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政府全面实施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在线服务、数字化政府运作、数字化公共参与等手段来更好地满足公民和企业的需求。
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透明、务实便利的数字化政府体系,为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1.2 电子政务的意义与目标1.2.1 电子政务的意义电子政务的实施对于现代化政府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促进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参政议政的有效实施,推动社会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电子政务可以改变传统政府运作方式,打破信息壁垒,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协同工作。
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手段,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政府的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电子政务还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
通过在线服务平台,公民和企业可以方便地办理各类证件、申请各类服务,避免了传统方式所需要的纸质材料和排队等繁琐过程。
这不仅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还节约了时间和资源。
1.2.2 电子政务的目标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透明、务实便利的数字化政府体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政府运作效率:通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改善政府运作流程和效率,提高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2.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等技术,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分析,为政府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实现政务信息共享:打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政务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是指各种公务机构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活动方式的变革,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民主决策进程,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与结果。
2政府决策:政府决策是决策者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行动方案的行为或者过程。
3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特别是因地域、教育水平和种族不同的群体在掌握和运用网络等数字化技术上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各群体在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出现差别巨大的现象。
4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数据仓库为依托,并利用数字模型的功能,为用户决策活动生成所需信息的系统。
5信息化:指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不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过程。
6电子化公共服务: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等电子化手段,使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得以充分实现的过程和结果。
7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指使储藏于信息源中的政府信息资源处于实际可得、可用状态的一系列工作活动。
8金关工程:即国家经济贸易信息网络工程,可延伸到用计算机对整个国家的物资市场流动实施高效管理。
9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一种侧重开发利用特定领域中的专家知识和经验的计算机程序,其内部包含有相当于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大量知识与经验,能够运用知识进行推理,解决与专家水平相当的咨询工作。
10政府知识管理:就是对政府组织所拥有的和所能接触到的知识资源进行识别、获取、评价,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
11门户网站:是指在Internet的环境下,把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统一集成到通用门户之下,根据每个用户的使用特点和角色的不同,形成个性化的应用界面,并通过对事件和消息的处理传输把用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12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指政府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信息材料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规划等,使之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过程。
电子政务考点
1.电子政务的概念:广义:泛指各类行政机关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和服务活动。
狭义:专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进行行政事务管理和服务活动。
2.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1)操作上:传统政务操作高成本,低效率,属于粗放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务操作低成本,高效率,属于精简的管理方式。
(2)工作方式上:传统政务多以开会,研究,逐级下达,层层上报等工作方式为主;电子政务以虚拟办公,借助网络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3)办公手段不同:传统政务办公模式依赖于纸质文件作为信息传递的介质,办公手段落后,效率低;电子政务随时传递、交换和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加快了信息交换的速度,提高了信息利用的频率,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进人信息时代。
(4)行政业务流程不同:传统政务的机构设置是管理层次多,决策与执行层之间信息沟通的速度较慢,费用较多,信息失真率较高;电子政务的发展使信息传递高效,快捷。
从而极大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5)与公众沟通方式不同:传统政务缺乏与公众的沟通,容易疏远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电子政务能够与公众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有利于政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3.电子政务框架体系:电子政务的网络体系,电子政务资源体系,电子政务支撑平台,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政府门户网站,系统维护管理体系,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4.我国电子政务“三网一库”的基本框架:三网为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政府内网);与政府内网有条件关联,实现地区级政府涉密信息共享的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务专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务外网);一库即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政务资源数据库。
5.中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管理标准6.中间件及其类型: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
电子政务-名解、简答、论述
三、名词解释1 电子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的一个虚拟政府,从而使民众能够随时随地地享受各种政府服务。
2 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有效,迅速的服务。
3 商务智能:是能够帮助企业对自身业务经营作出明智决定的工具。
4决策支持系统:由多种功能协调配合而成的,以支持整个决策过程为目标的集成系统。
5、政府资源规划: 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政府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使得政府业务流程无缝平滑的衔接,从而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降低政府运行的财政负担。
6、政府关系管理:是指电子政务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拓展政府与其政府与其公众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为期他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改善政府在企业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7、政府再造: 是指涉及任何有关文化,任务,结构,程序,运作等层面有意识有目的的比昂个,重组,重构,改革和创新。
8、国家信息化: 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以及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10、策支持系统:由多种功能协调配合而成的,以支持整个决策过程为目标的集成系统。
11、办公自动化: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
14、国家信息化: 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以及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15、数字鸿沟: 又称信息鸿沟,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
16、政府关系管理:是指电子政务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拓展政府与其政府与其公众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为期他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改善政府在企业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四,简答题:1、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网上信息发布、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实现网上交互办公、各个部门资源共享,协同办公2 、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应该具有哪几个方面?答:政务核心层,办公业务层,信息交换层,公众服务层。
电子政务是名词解释和答题
1、电子政务:是用信息技术实现的符合各级政府的具体业务、事务、需求的应用信息系统。
2、数字鸿沟:就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造成的“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的差距。
3、浏览器:是安装在客户端得一个软件,作用是解释网页中的内容如何展现4、超链接:是指对超文本的链接,即不限于本文件链接,可以是文本链接、也可以是图像5、信息孤岛:是指过分强调分工的“合理性”和保密的“重要性”,导致各个部门都建有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彼此间相互隔绝,信息资源的支配权与政府机构权力划分紧密结合,形成大量分散的异构。
6、程序文件:是指程序是为完成某项活动所规定的方法,描述程序的文件。
7、社会保障:只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8、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法规政策系统、公文流转系统、司法档案系统、财政管理系统、业务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政府采购与招标、税务服务、工商审批和证照办理、咨询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3)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2C):提供信息服务、提供民众参与服务、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提供就业服务、提供医疗服务、提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提供交通服务、提供公民税务服务、证件服务(4)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2E):培训系统、办公系统、人员考核评估系统9、透明政府理念:政府不再继续保持神秘的角色;不允许有暗箱操作原则:(1)公共利益至上;(2)责任:向公民承担更多的责任,有义务提供客观、可靠、清晰的信息;(3)有限例外,最大限度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4)便利:为公众提供方便;(5)成本:尽量减少收费;(6)保护检举者。
10、服务器:独立主机、服务器托管和虚拟主机(1)独立主机(成本高):含义:自己投资购买、配置并管理自己的服务器主机。
需要很大投资,后期维护费用昂贵。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的定义、内容及作用电子政务一、电子政务的定义、内容及作用(一)什么是电子政务?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这个定义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否则谈电子政务都是空谈。
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除了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第三,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㈡电子政务包涵的内容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国家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㈠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
2、电子公文系统。
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如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等。
3、电子司法档案。
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如公安机关的刑事犯罪记录,审判机关的审判案例,检察机关的检察案例等。
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作效率和提高司法人员综合能力。
(分析、判断)4、电子财务管理系统。
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便于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
5、电子办公系统.通过电子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事务性的工作。
6、电子培训系统。
电子政务名词解释小抄
1、电子政务: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务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2、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3、GtoC: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4、电子政务系统:面向政府机构的流程优化和服务扩展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综合信息系统。
5、概念结构: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即对实际的人、物、事等进行概念抽象,抽取人们关心的共同特征,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对这些概念及概念特征精确描述,反映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各种本质联系。
6、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7、公共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的服务。
8、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政府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公共服务。
9、一站购齐:客户到了一个商店后,就能把要买的东西全部购齐,并在一个柜台统一结帐。
10、数字鸿沟: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占据的资源、享受的权利之间的差距拉大的现象。
11、政务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政府部门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
12、政务信息资源公开: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公开有利于公民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
13、公钥基础设施(PKI):是一个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14、政务信息定位服务(GILS):是一种支持公众搜寻、获取和使用政府公开信息资源的分布式信息资源及利用体系。
15、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的标准名词解释
电子政务的标准名词解释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指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改造政府管理和服务流程,提升政府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一种现代化手段。
本文将对电子政务相关的标准名词进行解释,包括数字化政府、政府信息化、互联网政务、开放数据和电子政务一体化。
1. 数字化政府数字化政府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和前提,指的是政府部门将原本以纸质形式处理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并通过ICT进行存储、传输和管理。
数字化政府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纸质流程、便于信息共享和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
政府部门通过数字化政务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管理,提高公民满意度和政府透明度。
2. 政府信息化政府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政府在管理和服务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全过程。
政府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整合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政府信息化包括政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建设、电子政务业务的开展以及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
3. 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方式。
通过构建政府门户网站、推广在线政务服务和实现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互联网政务旨在提高政府的可访问性和服务质量,便捷和优化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互联网政务的发展可以促进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和提高公众参与度,实现务虚网化、电子化和智能化。
4. 开放数据开放数据是指政府主动公开和共享政府数据的做法。
政府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通过开放数据可以促进政府数据的再利用和二次开发,提供数据驱动的公共服务、支持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
开放数据可以提高政府数据透明度和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能力,同时也激发了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创新。
5. 电子政务一体化电子政务一体化是指整合各级政府部门和业务系统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并通过建设统一的政务平台来实现政府各项服务和管理的一体化。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政务:狭义是指政府所开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
广义是指各类行政管理事务,包括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等系统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
电子政务:从深层次看,电子政务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即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的概念包括三层含义:(1)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公共权力行使相关的业务;(2)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借助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3)电子政务是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作模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
2、三网一库:政务内网,即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政务专网,即“办公业务资源网”,是政府涉密网络,可以实现地区级政府共享,并可以与内网有条件互联。
政务外网,即以Internet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
“一库”: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3、政府职能: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或作用。
具体说,就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其所应起的作用。
政府职能有普遍性、强制性、系统性、不可替代性和服务性等特点。
4、网络安全: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又分为:(l)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
(2)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
(3)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
(4)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
5、数字签名:就是通过某种密码运算生成一系列符号及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名,来代替书写签名或印章,对于这种电子式的签名还可进行技术验证,其验证的准确度是一般手工签名和图章的验证而无法比拟的。
采用了规范化的程序和科学化的方法,用于鉴定签名人的身份以及对一项电子数据内容的认可。
它还能验证出文件的原文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变动,确保传输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
电子政务基础知识
电子政务基础知识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改进政府内部管理和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的一种行政管理模式,旨在提高政府效率、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电子政务的意义和作用有了传统政务的基础上,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利用了信息通信技术,使政府工作更加高效和便捷。
电子政务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提高政府效率:通过在线办公、自动化流程和数据共享等方式,电子政务可以加快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提高工作效能。
2.提升政府服务:通过在线申请、便捷查询和在线支付等方式,电子政务可以提供更便利、快捷和一站式的政府服务,方便公民和企业。
3.增强政府透明度:电子政务通过公开信息、政府数据开放和在线公示等方式,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增加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参与。
4.促进政府创新:电子政务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创新工具和方法,推动政府部门转型升级,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5.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电子政务可以提供数字化的政府服务和基础设施,为信息社会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电子政务的基本特点电子政务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在线化:电子政务将政务服务搬到了互联网上,实现了政务过程的在线化,公民和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申请、查询和办理等服务。
2.数字化:电子政务将政府信息和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了电子文档、电子记录和数字化的工作流程,提高了信息管理效率。
3.集成化:电子政务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共享,实现了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避免了信息孤岛的问题。
4.开放性:电子政务倡导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对外开放,通过开放式接口(API)和开放数据,促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交互和合作。
5.安全性:电子政务需要保证政府信息和公民数据的安全,采取了多种安全措施,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安全审计等。
电子政务的主要应用领域电子政务广泛应用于政府各个部门和业务领域,在实现“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电子政务名词解释 小抄
名词解释1. 1.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P32. 2. 政府创新:是指各级政府为适应公共管理与行政环境的需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与职能,探索新的行政方法与途径,形成新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行政规范,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履行行政职责的实践途径。
3. 3. 政务流程再造(GPR):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思想、经济学的市场机制原理和现代化的技术,把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彻底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以使政府的行为成本、政府的公共物品与支出、政府的服务质量、政府效能与效率都具有可量化的标准,最终达到政府行为、业务流程的戏剧性变化。
4. 4. 政务流程优化:是对原有流程进行清理、简化和整合,以获得作业水平的显著提高。
5. 5. 虚拟组织:是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
把不同地区的资源组合成没有界限、超越时空、靠网络联系和统一指挥的组织形式。
6. 6.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即通信协议的集合。
7.7. 电子政务下的公文管理,是对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开展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综合性管理活动。
8.8.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9.9. 政府门户网站: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具有统一入口并连接各级各部门政府网站,在线向广大公众、企业和政府工作人员提供政府信息和服务的引导性政府网站。
10.10. 电子政务的“一站式”服务就是政府职能上网,即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在对传统政府的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和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将政府部门的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放到网络上完成。
电子政务知识问答-1
电子政务知识问答1.电子政务的定义是什么?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E-government),政府机构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2.电子政务建立在哪些技术上面?电子政务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3.电子政务的主体是什么?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机构,处理与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关的事务。
4.电子政务的实质是什么?电子政务的实质,是政府角色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即:管制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资源的分配者——>资源的保护者、调控者和服务者信息的垄断者——>信息的提供者行政行为:控制结果、暗箱操作、权力主导——>过程管理、规则透明、服务主导联系机制:间接和多层次(科层制、金字塔式)——>直接、虚拟、无隔离的(平铺式)。
5.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有哪些主要区别?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事务处理方式传统政务电子政务政府部门存在的形式物理实体网络虚拟方式政府办公方式面对面跨越地理限制政府组织结构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网络型扁平化结构政府管理方式严格时间限制7×24 方式政府生效方式集中管理分权管理政府处理程序签字、盖章数字签名等政府工作重心方式以管理、审批为中心以服务、指导为中心政府主要议事方式会议为主网络会议、讨论等政府决策参与范围主要集中在政府内部政府内部与外部的统一6.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并不是对等的概念,电子政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实体政府利用信息和技术以提高政府效率的一种方式。
而电子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形态,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即一种以信息和技术为依托,以实现完善的政府服务为目标的“虚拟政府”。
电子政务解释
1、电子政务: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第一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通信系统和专用线路等;软件部分: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传输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文件形成和审批上传系统、新闻发布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政策法规发布系统、用户服务和管理系统、人事及档案管理系统、福利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等等数十个系统。
第二,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
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第三,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因此,电子政府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2、电子商务:狭义上讲,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
广义上讲,电子商务一词源自于Electronic Business,就是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商业事务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名词解释
政务信息资源
部门为履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责而采集、加工、使用的信息资源;部门在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由部门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以及由部门直接管理的信息资源。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
政务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从一个交换结点到其他交换结点的传送和处理过程。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实现跨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和基础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
信息交换
在传输期间,以不改变信息量或赋予数据的含义的方式,发送和接受数据的过程。
目录管理节点
目录管理节点的功能与市共享交换平台目录管理模块的功能一致,实现对部门内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管理,并可与市共享交换平台实现目录信息的双向交换。
目录管理节点有两种建设方式,第一种是安装市共享交换平台提供的目录管理系统,第二种是利用市共享交换平台的目录管理界面对本部门的目录信息进行管理。
应用系统节点
应用系统节点为连接市共享交换平台的部门应用系统,作为市共享交换平台支撑的对象之一,应用系统节点可直接调用市共享交换平台提供的目录服务、基础信息资源服务、信息交换服务和认证授权服务。
前置交换节点
前置交换节点是本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设施,包括节点服务器、节点软件和节点上存储的信息资源。
部门平台节点
部门平台指部门内部具备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共享交换、互联互通接口的信息系统,完成部门平台建设的政务部门,可通过部门平台与市共享交换平台进行直接对接,调用市共享交换平台提供的目录服务、基础信息资源服务、信息交换服务和认证授权服务。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记录政务信息资源结构和政务信息资源属性的数据体系。
政务信息资源结构通过树状的目录结构,展现了政务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务信息资源属性则描述了资源的管理属性,包括来源、去向、版本等,用于控制和管理资源。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用于采集、存储、使用和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通过元数据信息的定位和发现机制,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
目录服务
目录服务提供目录注册、目录维护、发布审批、目录发布、目录查询等服务,为信息资源、用户(组织机构、用户、角色等)、服务的注册、维护、发布、查询等各类操作提供支持。
核心元数据
元数据内容的最小子集,通常用于编制资源目录。
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
描述政务信息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实现政务信息数据集共享的核心内容之一。
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
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是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的最小子集,通常用于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基础信息资源
指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等由全市统筹建设和维护的基础信息库。
安全服务
以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服务为基础,为信息资源提供统一的信息安全基础技术服务,以构造统一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信息安全支持平台提供的主要安全服务包括: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时间戳和可信传输等。
统一认证 Unified Authentication
通过提供集中统一的用户注册和认证服务,使用户只需从一个访问入口注册和登录,并支持不同安全等级的注册和认证方式。
单点登录 Single sign-on(SSO)
在统一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实现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就可以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各种信息资源及服务,并可以方便的在各系统之间切换访问,而不必进行二次登录。
票据 Ticket
指可以通过统一认证平台进行身份认证后生成的具有用户身份、角色信息获取、并具有时效性的信息安全验证码。
票据包含的默认信息有:用户身份特征码、凭证类型、所属部门编码、信息系统编码、用户角色列表,并可以根据各个信息系统的需要定制票据中包含的附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