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0世纪80年代小说

合集下载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ppt课件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ppt课件
回归自然。在现实主义精神受
挫,作家们穷尽探索未能找到
新的力量、资源之前,以张承
志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不甘就此
消沉,转而把目光投向了大自
然。
张承志
20
ppt精选版
.
寻根文学
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 根文学创作,其初衷,是为 了解决反思现实的困境,而 转头探究、梳理民族历史文 化的根源,寻找本民族肌体 深处尚未被政治文化禁锢侵
徐星
28
.
声音
ppt精选版
他们的探索和追求缺乏一 种社会大我意识和历史的自 觉性。……是对当代青年的 一种误解。
29
.
先锋小说
ppt精选版
以马原《拉萨河女神》(1984)、《冈底斯 的诱惑》(1985)等为先声,注重形式实验的 小说开始兴起。马原以及紧随其后的洪峰、格 非、苏童、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潘军、北 村、吕新等作家的创作,都表现出对小说形式 和语言的自觉意识和努力追求。马原这一时期
5
ppt精选版
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开 拓性意义:
它冲破了极“左”文艺的种种清 规戒律,突破了一个个现实题材 的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社会 问题,并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 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
6
.“反思文学”
ppt精选版
一批历尽坎坷、敢于思考、富有激情的作家
(他们中有许多人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
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手法,又有
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加
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23
ppt精选版
.
韩少功(1953—,湖南长沙
人)是第一个提出“寻根”
口号的作家。他在《爸爸爸》 韩少功

《朝鲜-韩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朝鲜-韩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查看文本教学大纲“朝鲜-韩国文学史”教学大纲《朝鲜-韩国文学史》教学大纲总学时:72 学分:4 开课学期:2撰写人:文日焕(古典部分)金明淑(近现代部分)金春仙(当代部分)一、课程指导思想及其目的《朝鲜-韩国文学史》教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态度分析韩国文学现象以及作家作品,并努力达到以下目的:一,通过系统地讲授韩国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韩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熟悉相关的文学常识;二,通过对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欣赏韩国名篇佳作的基本技能,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更好地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三,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小论文写作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搜集资料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二、课程简介《朝鲜-韩国文学史》课程,是朝鲜语言文学系的主干课程,是中韩经贸翻译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介绍韩国文学史的系统知识,包括作家、流派以及文学史的发展线索;讲解部分名篇并由此培养学生欣赏韩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对学生的要求,是重视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重视搜集资料和综合运用的能力的训练。

三、课程章节及主要内容第一编朝鲜-韩国古典文学(24学时)第一章上古文学(4学时)§ 1.1 概观§ 1.2 神话§ 1.3 原始歌谣§ 1.4 古代歌谣应当重点掌握的基本知识点:朝鲜上古时期的文化思想,古代神话的分类及特点。

应当重点掌握的作品:《龟旨歌》、《箜篌引》、《檀君神话》。

教学要求:一.要求学生了解朝鲜上古时期文学的主要内容。

二.要求学生掌握朝鲜古代神话的特点。

第二章三国文学(4学时)§ 1.1 概观§ 1.2 汉文学的起源§ 1.3 说话§ 1.4 歌谣§ 1.5 乡歌的起源应当重点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三国时期的文学倾向,乡歌诗体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七章80年代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七章80年代小说
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 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 话。
对规范的质疑
1984年12月杭州聚会中,关于“寻根”的相关讨论隶属于会 议的主题之一:“如何突破原有的小说艺术规范”
“规范”这个词是伴随着寻根作家对民间文化传统的阐释出现 的。
更为重要的是,乡土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又更多地属于不规 范之列。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 俗,性爱方式等等,其中大部分鲜见于经典,不入正宗。…… 在一定的时候,规范的东西总是绝处逢生,依靠对不规范的东 西进行批判地吸收,来获得营养,获得更新再生的契机。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都是前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地 壳而是地壳下的岩浆,更值得作者们注意。…我们说创造源于 生活,一方面指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另一层意义,应该 是指源于劳动人民中间丰富的文化成果,即大量的还未纳入规 范的民间文化吧。
柯云路《新星》《三千万》 张洁《沉重的翅膀》
• 1979年冬至1980年冬,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和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 厂长陈咏明等,遵循三中全会的路线,探索改革途径,其中重要一环是 如何重视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他们试图废除旧的政治工作 方法,使政治思想工作科学化。这就同部长田守诚、副部长孔祥等发生 重大分歧。
冯骥才《铺满鲜花的歧路》《啊!》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雪落黄河静无声》
郑义《枫》(文攻武卫的一对恋人,卢丹枫-枫叶,李红钢)
知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79)北影1981
名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 王宗汉《高洁的青松》
伤 吴强《灵魂的搏斗》
附:纪实小说
八十年代后期,写作的一种新尝试 刘心武《公共汽车咏叹调》《5.19长镜头》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

刘索拉
徐星的《无主题变奏》
(1985) 以第一人称叙述一
个从大学退学去当饭店服务员
的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小说充
满对世事的嘲讽,对世俗价值
徐星
的调侃,对庸俗和虚伪的鄙视,
表现出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在
这种追求中的内心孤独感与精
神优越感。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1985)显示着痴人说梦 般的质地,纷乱、拥挤、 无羁的幻觉和疯狂、怪诞、 血腥、森冷的意象俯拾皆 是,细腻、敏锐的感觉世 界被夸大、强化和变形, 小说通过这种方式颠覆了 正常与反常、理性与疯狂 的世俗界限,以此接近存 在的真相,传达欲望的冲 动和生命的活力。
《内奸》
周克芹
电影《人到中年》
电视剧《人到中年》
特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文学现象:以颂扬改 革精神,塑造改革者形像,并在改革开放初期,为 形形色色改革起过造势作用的文学作品(以小说为 主)。改革文学是随着农村实行联产计酬、承包责 任制,城市开始经济改革应运而生的。1983至 1984年间,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大量涌现,形成 了一个创作高峰,在社会上颇为轰动。
从作品反映的地域上,我们可以将改革文学划分为 “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大部分。
发表于1979年的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 记》 ,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
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真正全面铺开 后,逐渐减掉了它的锐气,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也就完成了 它的历史使命。
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改革文学已经基本演化为“反腐小 说”或“涉案小说”了,成了市场图书出版机制下类型小 说中的一种,具备了一定的商业因素。
代表人物和作品 鲁彦周 高晓声 古华 张弦 张一弓 李国文 王蒙 谌容 张贤亮

第八章第四节20世纪小说(现代主义部分)

第八章第四节20世纪小说(现代主义部分)
通过打破生活的固有 形态,对现实生活中 的事物加以夸张、扭 曲的方式来凸现生活 以及人的存在本质的 一种艺术手法 既是一种表现主义艺 术家常用技巧,同时 在卡夫卡那里,又是 对现代人的意识和存 在的本质的深刻反映。
《审判》(1914-1918,未完成)
这是一部关于“审判”的小说。 从“对无罪的审判”(K莫名其妙地在 自己的寓所里被判有罪,最后被处死) 来看,小说具有社会批判意义 从“对有罪的审判”(K在上诉过程中 渐渐认识到,在整个罪恶的世界里, 自己也是其中一分子)来看,小说的 主要意义在于自觉的伦理道德意识 从“对‘审判’的审判”(在所有这 些审判的背后还有一个最后的总审判, 卡夫卡说:“我们发现自身处于罪孽 很深重的状态中,这与实际罪行无关。 《审判》是遥遥无期的,只是永恒的 法庭的一个总诉讼”)来看,小说的 意义主要在宗教方面
第四节 20世纪小说
二、现代主义小说
又称现代派小说,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西方兴起,20、30年代盛极一时的一种 小说创作潮流,主要包括表现主义小说、 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新小说派、 黑色幽默小说等许多小说创作流派。 现代主义小说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或思 潮,而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过程中具 有先锋性、实验性的小说创作的总称。
Dalloway‎)
Virginia Woolf
外在的客观世界是无法认识的,人能认 识的只是自己的主观反映出来的东西, 即无穷的零星片断的印象。她推崇以乔 伊斯为代表的“精神主义者”,其创作 方法能捕捉到“心灵的火焰”。 她所极力主张的“真实”是变化无常、 捉摸不定的 。她力求最大限度地关注内
心的体验,即在某一瞬间对生活的直接 感受。捕捉在自己头脑朦胧角落里一掠 而过的意念,就像捕捉幽暗森林里闪烁 飞舞的银翅飞蛾一样。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在今天的文论中,后现代主义无疑是最常见的一个术语。

由于它包括了从麦当娜到元叙述、从后福特主义到色情小说的几乎一切事物,所以也可能被某些人认为毫无意义。

但无论如何,后现代主义是今天无法回避的一个术语。

这里应该首先说明一下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和后现代性的区别。

在国内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讨论中,有些人将这三个术语混为一谈,而实际上它们表示三个不同的概念,虽然这三个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简单地说,后现代是个时间概念,指后期资本主义,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跨国资本时期,亦即现代化之后的时代。

后现代性是个社会学概念,指后现代时期的社会特征,涉及到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历史和哲学含义。

后现代主义是个风格概念,指后现代时期文化艺术表现的特点,包括建筑、文学、音乐、绘画、电影、电视等各个门类。

在这三个概念中,更重要的是应当把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区分开来。

后现代性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富于更多的社会历史和哲学意义;而后现代主义则比较狭隘,侧重于文化和美学特征。

就真理、理性、科学、进步和普遍解放等宏大叙事而言,由于它们被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思想的基本特征,所以后现代性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

对后现代性来说,那些期望不仅历史地受到怀疑,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危险的幻觉,因为它们使种种历史的可能性陷入了观念的束缚。

这种现代性的“专制体系”粗暴地破坏真实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情地取消差异,将所有的“他性”变成沉闷的同一性,还常常表现出一种极权政治。

它们是些“捉摸不定”的东西,通过在人们眼前晃动可能的理想,分散人们对政治变化的注意。

它们包含危险的绝对主义信念,相信变化的生活方式和认识能够基于某种终极的、无可怀疑的单一的原则:理性或历史规律,技术或生产方式,政治乌托邦或普遍的人性。

与现代性相反,对于“反基础论”的后现代性,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相对的、不确定的,由纯粹的文化成规和传统形成,没有可以认同的始源或宏伟的目标;而所谓的“理论”,大部分只是说明这些继承下来的习惯和机制的一种浮夸方式。

第八章 80年代小说

第八章 80年代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
“这大概不是出于一种廉
价的恋旧情绪和地方观念, 不是对方言歇后语之类浅 薄的爱好;而是一种对民 族的重新认识、一种审美 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 醒,一种追求和把握人世 无限感和永恒感的对象化 表现。”
中国当代文学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

寻根作家对“根”
的态度可分为三种:
一是持肯定态度,

“„„盼到今天,晓华还没有回来。看到小 林,我更想她了。虽然孩子的身上没有像我 挨过那么多"四人帮"的皮鞭,但我知道,孩 子心上的伤痕也许比我还深得多。因此,我 更盼望孩子能早点回来。我知道,我已经撑 不了几天了,但我还想努力再多撑几天,一 定等到孩子回来„„” “她的眼睛模糊了。她猛然挣开小苏的 胳膊,登登跑到江边。她伏在江岸边的水泥 围墙上,痴痴地望着江面上繁星般的灯火, 望着灯光下微隐微现的江面„„”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从总体上看,改革文学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 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
及其导致的“人”的观念、人与人关系包括
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
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
者形象的创造。
中国当代文学
有人说,陈奂生身上有着阿Q的影
中国当代文学
“你要告诉那个畜牲,他害得吾娘崽好
苦啊!你天天被人打,吾天天被人欺, 大户人家的哪个愿意朝我们看一眼?要 不是祠堂一份猫食,吾娘崽早就死了。 其实死了还是福,比死还不如啊!你要 一五一十都告诉那个畜生啊!” “X妈妈。” “你要杀了他!” 丙崽不吭声了,半边嘴唇跳了跳。 “吾晓得,你听懂了,听懂了的。 你是娘的好崽。”丙崽娘笑了,眼中溢 中国当代文学 出了一滴清泪。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二十世纪初期文学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二十世纪初期文学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二十世纪初期文学第一节概述19世纪最后30年,是欧美文学史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主潮式的文学发展模式受到冲击,多元格局初步形成,是这时期文坛的显著特点。

作为19世纪中期主要的现实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前期象征主义是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非主潮的文学流派,它们是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之间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自然主义文学(一)、自然主义产生的背景自然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

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和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

孔德的实证主义是自然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

法国文学批评家泰纳提出了“种族、时代、环境”决定论,强调从这三个方面去研究文学艺术。

遗传学家吕卡思医生把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病例都归结为与遗传有关,认为一个家族成员的过失会影响到整个家族和后代。

生理学家克劳德·贝尔纳德《试验医学研究导论》以试验的方法来对抗片面地经验论和唯理论。

19世纪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左拉把巴尔扎克和司汤达看成自然小说之父。

而对福楼拜更是推崇备至并提出自然主义要以《包法利夫人》为典范,要像福楼拜那样做一个冷漠的解剖家。

所以主张“客观”、“冷漠”的福楼拜的创作,可谓是自然主义的先声。

60年代初,龚古尔兄弟登上文坛,他们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自然主义的诞生。

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初,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

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阐述。

与此同时,他创作了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20部,使其成为自然主义理论和创作的最杰出代表。

(二)、自然主义文学在思想方面的特点第一,恪守客观真实地再现社会现实的原则,注意材料的搜集,力求全面反映时代面貌;第二,某些方面扩展了描绘的领域,如反映矿区工人的生活、大百货公司、铁路运输等;第三,较为客观地摆出事实,但不挖掘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因此反映生活的深度不如前期现实主义;第四,注重从生理上去表现人,特别是从遗传学的观点去解释促使人行动的原因,而忽略了人的社会性。

第8章社会言情小说

第8章社会言情小说

第一节 张恨水
四、建国后 1953起,改编民间故事。 创作的作品由中国新闻社传往海外发表。 1967年去世。
第二节 刘云若、秦瘦鸥 刘云若、
一、刘云若 1、刘云若,1903——1950。天津张恨水。报界工作。 2、《红杏出墙记》 林白萍——黎芷华——边仲膺。大悲剧。 “让”的处世原则。 (1)畸性、至情人。 (2)巧合、悬念。 3、《春风回梦记》 恋爱悲剧。 卖唱女郎如莲——富家公子陆惊寰——表兄何若愚
第一节 张恨水
文化蕴含:樊家树与沈凤喜是传统的才子佳人的关系。 樊家树与何丽娜,当何丽娜从西方文化回归到东方文化中 来,才被接受。 樊家树与关秀姑,侠的牺牲精神。 男性角度:三对爱情加起来,满足了很多男性的白日梦。 女性角度:樊家树是一个具有中庸之道的好男人,满足不 同女性对爱情的想象。 沈凤喜与樊家树:灰姑娘与王子。 何丽娜与樊家树:精神空虚,需要精神导师。 关秀姑与樊家树:女强人也温柔。 1930年代还有《现代青年》、《夜深沉》等。
刘云若
1903——1950
刘云若作品
部分
第二节 刘云若、秦瘦鸥 刘云若、
4、《旧巷斜阳》 天津南市女招待生活,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面貌。 璞玉——丈夫——王小二——柳塘。 二、秦瘦鸥《秋海棠》 秦瘦鸥《 秦瘦鸥 秋海棠》 1、秦瘦鸥,1908——1993。江苏嘉定人。曾任职企业、 报社、大学、出版业。 2、《秋海棠》 内容:秋海棠(吴玉琴)——罗湘绮,结合生梅宝。 秋海棠被袁宝藩陷害,隐居,罗湘绮侄子罗少华爱上梅宝。
第一节 张恨水
2、《金粉世家》 1927——1932连载于《世界日报》,1933出版。以巨宦 之子金燕西与贫民女子冷清秋的相爱、结合离异为主线, 展现一个豪门贵族的盛衰史。 两类人物:创业者,金全。败家者,金氏四兄弟。 冷清秋形象分析。悲剧原因,“齐大非偶”,显示其通俗 性。 结构手法富于新意:倒叙开头,内心独白,景物描写。 同期作品《剑胆琴心》等。

中国当代文学下第二章-1980年代的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下第二章-1980年代的小说

早期:对“文革”悲剧的控诉: 回城后的矛盾和困惑:
分化:否定和批判 剥离和捍卫
?社会政治层面--民间的、人性的
90年代:怀旧心态、对青春的重构 ?人性关怀
局限:?“自己写自己”
2、“知青作家群”:
孔捷生、郑义、叶辛、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 柯云路、李锐、史铁生、张炜、韩少功、王安忆、 阿城、李晓等
3、创作经历和主要作品:
a、70年代末――80年代初,伤痕小说的创 作。《班主任》、《爱情的位置》、《醒来吧, 弟弟》,这批作品的社会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文学 意义。 b、80年代初中期,人性人情、市井小说的创 作。《我爱每一片绿叶》。和文化心态:《立体交叉桥》、《公共汽车咏叹 调》、《王府井万花筒》等。作品的社会影响很 大。
三、张贤亮的小说
1、生平和创作: 1936年生。江苏省盱眙县人。中学时即开
始创作和发表诗歌。高中毕业后自愿到甘 肃支边。1957年因长篇抒情诗《大风歌》被 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重返文坛。
“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 碱水里煮三次”。-《苦难的历程》
80年代的作品主要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灵与肉》、《肖尔布拉克》、《河的子孙》、《 绿化树》(1984)、《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社会反 响很大。
--高晓声
揭示农民悲剧命运的自身根源。
“国民性”批判。李顺大。 陈奂生。
“陈奂生性格”:A、农民的传统美德: B、弱者: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 a、奴性。b、惰性。c、“精神胜利法”
2)、艺术风格:
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叙述从容、清晰。平 中见奇、冷中寓热。 “含泪的幽默”。对农民的嘲讽中包含着 浓郁的温情,表现了一种理解。
3. 创作特点:
1) 始终不渝地关注时代风云、国家命运、 思考革命的意义、人生的理想等问题,作 品中有沉重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哲理意味 。

第八章 现实主义小说

第八章 现实主义小说

第八章现实主义小说第八章现实主义小说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等的关系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构成20世纪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并行不悖,彼此渗透和交融。

二、20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总体特征:传统与超越1、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相互渗透(1)写实原则始终是现实主义小说的根本。

(教材P148)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首先是现实主义的。

以写实为主是现实主义的重要特征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为1929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托马斯·曼的颁奖词中说:"写实小说忠实,精细,全面地刻画现实生活,描写人类的心灵面对当代社会时所体验到的最深刻和最微妙的感情,并强调全体与个体之间的相关性。

"(2)对现代主义的借鉴和融合成为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20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已经无法维持它19世纪的"纯洁性"了,它必须顺应时代的复杂性,借鉴融合风起云涌的现代主义新思潮,新技巧”20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对传统的超越:①强化了人物心理世界的表现,融入了20世纪文学艺术“向内心掘进”的时代潮流②人物性格及典型表现的淡化③在结构安排、叙述方式、情节发展、语言风格等方面也作出了有效的探索2、象征的运用越来越趋于多义化和朦胧化如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魔山》,故事发生在第一次大战前夕,地点是作者所虚构的一个瑞士阿尔卑斯山中的疗养院,即作者所谓的“魔山”,里面住着来自欧洲各地的病人,他们精神空虚,身体虚弱,有如行尸走肉,从而反映着世纪初叶欧洲精神的病态和危机。

"魔山"意象就是一种主题级的象征,他象征着病态和死亡,象征着病恹恹的现代欧洲的精神生活,甚至象征着笼罩在病态和梦魇中的人类生活处境本身。

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资料(已整理排版)

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资料(已整理排版)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第一次文代会1、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体制,第一次文代会建立起来的由各种团体所组成的文艺体制一直延续至今。

2、它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为代表的延安文学方向被确立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局限性:(1)第一次文代会“团结的局面”虽然很“宽广”,但也有突出的排异性。

(2)即使是在文学体制的内部,也有着相当明显的等级关系。

●《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开展批判,新中国成立后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艺术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危害:1、将思想问题、学术问题、文艺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进行上纲上线的群众性政治批判,给当代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带来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2、对文艺的主题简单化、绝对化理解,忽视了文艺作为精神产品的复杂性。

●《红楼梦》事件(1954年)人物:俞平伯、李希凡和蓝翎特点:1、批判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2、具有扩大化、无限化的特点,远远超出了学术范畴。

3、“彻底清算胡适流毒”,才是这场批判事件的真正目的。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胡风突出的理论是“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创伤说”,主张创作方法大于世界观,属于主观型现实主义。

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大影响危害:1.败坏了学术风气,扼杀了文学精神。

2.在这些批判中,低下的人身攻击、粗鄙的信口谩骂开始大量出现,其批判文章直如泼妇骂街。

此种话语方式此后形成风气,在“文革”中则严重影响了“红卫兵”一代。

第二章十七年小说●《我们夫妇之间》萧也牧,写于1949年秋,短篇小说,发表于1950年的《人民文学》上。

小说共分5节,每节都有一句话的开篇语。

丈夫李克,妻子张英。

小说中“张同志”也就是“我的妻”,是一个崭新的形象,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

“我们是来改造城市的;还是让城市来改造我们”作者不仅写了“根正苗红”、“苦大仇深”、负有改造城市重任的“革命者”被城市微妙地改造,而且还是以赞赏的语调写了被改造。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

汪曾祺的风俗小说
1、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 《受戒》的艺术特色:
A 对俗世生活之美、人情、人性之美的张扬; B 散文化的结构与叙事特色; C 别致、优美的语言。(简洁,短句对仗手法,口语化,文气)
2、 小说创作总体艺术特色: 浓郁的乡土风俗画描写 鲜明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 小说散文化 (重氛围、轻情节、语言散文化) 别具一格的语言。(简洁干净,文白互间,雅俗互见)
汪曾祺创作谈
风俗即小说;小说结构的精义就是“随便”;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里面 最重要的是 思想; 主脑(主题)就好像是风筝的脑线,作品就 是风筝。没有脑线.风筝放不上去,脑线剪 断,风筝就不知飞到哪去了。 我认为作家的责任是给读者以喜悦,让读者感 觉到活着是美的 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学的影响, 对文学革新的主动寻求。 2、初步兴起: 80年代初出现的风俗画小说;朦胧诗创作; 83年后贾平凹、张承志、阿城、王安忆等人创作 3、文学主张: 文学有“根”, “根”是文化——民族的土壤 “根”有区别,非规范的民间文化——精华; 文学有“根”才能与世界对话; 寻“根”在于促进时代的变革。
《陈奂生上城》
人物:陈奂生
质朴、憨厚、勤劳、务实; 自私、狭隘,阿Q气,奴性
意义: 提出新时期农 民精神生活的引导与 提升问题;并从文化 层面来探寻中国农民 的出路。
艺术特色: A叙事与描写交错使用; B语言朴实凝炼,幽默风 趣; C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 轻松的喜剧色彩。
贾 平 凹
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中 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 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 品。 著有长篇小说《高老庄》、 《废都》、《怀念狼》、《秦 腔》、《古炉》,《贾平凹文 集》(14卷),纪实文学《我是 农民》等。《废都》获1997年 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 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满月儿》获1978年全国优秀 短篇小说奖,《腊月·正月》 获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爱的踪迹》获1989年全国优 秀散文集奖。

大学语文(华北科技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大学语文(华北科技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大学语文要“有用”,它要与现实生活相关,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用之处”。

A:对B:错答案:A2.大学语文的“无用之用”就是,大学语文实际上根本没用,但看上去好像有用。

A:对B:错答案:B3.我们既重视文学修养、文化修养的提高,也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这是大学语文“语”“文”兼顾的原则。

A:对B:错答案:A4.大学语文课的最终定位是“无用” 与“有用”的结合。

A:错B:对答案:B5.要学好大学语文,需要我们爱生活,爱读书,爱上课。

A:对B:错答案:A6.背一首唐诗宋词,不能让计算机运行更快;学一则《论语》,也不能消灭了矿井里的瓦斯。

所以学习大学语文没有用。

A:对B:错答案:B7.大学语文“慕课”教学与大学语文教材毫无关系。

A:错B:对答案:A8.学好大学语文,“刷网课”就足够了。

A:对B:错答案:B9.语文对于人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文学品位、文化品位的提升,在于人格素质的完善,它的最终作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A:对B:错答案:A10.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热爱生活。

A:对B:错答案:A11.如果一本书让人痛苦,那么它一定不是一本好书。

A:错B:对答案:A12.“有用”与“无用”的结合,是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的最终定位。

A:错B:对答案:B13.我们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包括哪三大板块?()A:世界经典、文学赏读、汉语应用B:中华经典、文学赏读、语言文字C:中华经典、文学赏读、汉语应用D:中华经典、唐诗宋词、汉语应用答案:C14.“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谁的诗句?()A:曹雪芹B:苏轼C:李白D:杜甫答案:B15.“充实之谓美”是谁说的?()A:庄子B:孔子C:老子D:孟子答案:D第二章测试1.下面关于《论语》一书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B:《论语》多为语录,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第八章 90年代小说

第八章  90年代小说
随后,中篇小说《康家小院》和《蓝袍先生》中, 陈忠实开始触及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命题。
《白鹿原》
这部小说构思于1986年,1988 年
4月动笔,历时4年,到1992年3 月定
稿,后先刊载于《当代》杂志 (1992
年第6期和1993年第1期), 1993年6
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1998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迄今
(1955―,原名汪芳),主要作品 有《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 《行云流水》、《落日》、《桃花 灿烂》、《乌泥湖年谱》等。
方方的小说主要集中在对人生世相 的揭示和存在困境的思考。《风景》 中,一方面是恶劣到极点的生存环 境与蝇营狗苟的生存挣扎,无情地 吞噬着这个家庭苟延残喘的一点人 性。另一方面在这个充满着粗鄙粗 野粗暴粗俗场景的故事里则体现了 作家对底层生存的同情与人性的思 考。
新生代小说是在80年代先锋小说落潮后一种文体内 容的反拨和审美形式的发展相互融合的青春性体验 写作。对于缺少历史记忆的新生代作家,他们的 “个人化写作”是缘于对传统文学启蒙姿态的失望, 对于政治化、群体性创作的反感,对于文学崇高责 任的躲避。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关 注自我人生,凸显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欲望追求、 困惑心理、人性挣扎。其中主要有朱文、鲁羊、韩 东、徐坤、刁斗、李冯、王彪、邱华栋、毕飞宇、 刘继明等。
纵观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末期。这一 时期的小说由于大多取材于商州,而被人们称之为“商州” 系列。
二,第二阶段,从1990年代开始到2002年前后,贾平凹 的文学视点从乡村转向城市,对物质文明所造成的人文精 神失落、生命力萎顿深刻省思。主要作品有《废都》、 《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病相 报告》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名词:五四研究会;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蒋百里、沈雁冰、叶绍钧等12人。

文学研究会宣称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人们习惯性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最初由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等日本留学生创立,他们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洪水》等刊物。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重视文学的美感,“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参考教材 P27 );“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参考教材 P28 )第二章鲁迅的文学创作阿 Q 形象分析;以《孔乙己》、《故乡》为例,分析鲁迅小说中的两种结构模式。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严家炎)对此,你有何评价?// 有人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来概括鲁迅小说的相关内容,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案要点均为《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第三章 20 年代诗歌名词:新月诗派(或新格律诗派)、《女神》(包括作者、出版年代、情况概述、文学史意义等要点)徐志摩抒情诗的艺术特色。

(可参考教材 P89 或课堂笔记 4 点);以《死水》为例,阐述闻一多的“三美”理论。

[ 可参考教材 P84] ;《女神》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征。

第四章老舍与《骆驼祥子》;分析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第五章茅盾与《子夜》;《子夜》的艺术成就第六章巴金与《家》分析:什么是“觉新性格”,如何认识高觉新形象?以《家》和《寒夜》为例,比较巴金前后期文学创作的变化。

(参见教材 P275 — 276 三点)第七章沈从文与《边城》名词:《边城》(包括作者、出版年代、情况概述、文学史意义等要点)简答:沈从文小说的创作特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8章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8章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8章读后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通过一个工人阶级家庭三代人的命运变迁,展现了20世纪初期苏联社会变迁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人类主义精神。

第8章是小说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章节,它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保尔在成为一名工人后的艰苦卓绝的刻苦学习和实践历程,深刻反映出坚持不懈、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

以下是我对这个章节的读后感。

读完第8章,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保尔成为一名工人后,他不满足眼前的成果,更加努力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他凭借毅力和恒心,最终成为工厂里最出色的工人之一。

这让我想到自己,我常常在学习上半途而废,缺乏坚持的信念,没有保尔那种奋发图强、永不放弃的决心。

未来的道路上,我需要保持对学习的热爱,不断挑战自己,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

此外,我也受到了保尔为人的正义和真诚的影响。

他和同事们一起反对不合理的制度和安排,推动工厂改进民主管理制度,此时展现出了他的正义感和改革精神。

他也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且与他人坦诚交流。

这种真诚和正义让我感到可贵,我认为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意见、承认错误,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我要像保尔一样,积极发扬正义精神,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

最后,这个章节还让我深刻理解到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尽管很难做到完美,但保尔仍然以工匠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追求卓越、立志成为最优秀的工人。

他从不停止自身进步步伐,预示着年轻人应当追求最优秀的自己。

我,作为一个即将加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能停留在现状,应该在凭借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8章是一段非常值得读者细细品味的章节。

它不仅展现了一个工人阶级的命运变迁,更是提醒了我们追求正义、真诚、卓越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性,它在我的心中深深植根,生长,开花,结果,带给我深刻的影响和启示,希望读者们也能象保尔一样去做,成为人类历史的一份子,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努力和付出。

骆驼祥子第八章读后感100字

骆驼祥子第八章读后感100字

骆驼祥子第八章读后感100字骆驼祥子第8章的读后感100字1祥子是一个杯具,他用尽了所有的力,也吃尽了所有的苦,但却依然落了个两手空空。

如果祥子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也许他就不会变成那样的“刺儿头”了。

因为他是那样的要强、那样的善良、那样的正直,为了自我的梦想能够放下一切!我们也应当学习祥子的那种“吃得苦中苦”的精神,虽然未必“方为人上人”,但只要努力了,奋斗过了,便能问心无愧。

小说还细致地描绘了祥子为了实现自我的生活愿望所作的各种努力。

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尽管他怀有改善自我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看见过蚂蚱吗独自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叫小孩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

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光,谁也没法儿治他们!”尽管这种提法还比较模糊,也没有在作品中进一步用具体的情节正面地表现出来,却仍然能够看出这是老舍探索劳动人民解放道路所得出的一个崭新的结论,显示了他过去作品中所没有的可贵的进展。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

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进取和坚韧的精神。

平常他好象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

他在扬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境,都能够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

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我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他所梦想的可是是以自我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

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

作品描述了他在曹宅被侦探敲去了自我辛苦攒来的积蓄以后,最关心的却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为曹先生在他看来是一个好人;还描述了他对于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

他的杯具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小说【教学目的、要求】:了解20世纪80年代小说发展脉络和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小说创作潮流与具体作家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课时】:6学时【教学内容】:一.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潮流(一)伤痕文学:1.概念及代表作品: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主要是控诉“文革”给人民留下的精神和身体创伤。

1979年11月期《人民文学》发表了刘心武的《班主任》,标志着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突破。

刘心武《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宋宝琦、谢惠敏等青少年灵魂的扭曲和精神的伤害,通过他们的畸形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畸形本质,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

接着卢新华《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写“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王晓华和“叛徒”母亲的故事。

小说从母女感情,即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感情人手,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无法弥合的创伤。

其他还有孔捷生《在小河那边》、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将军吟》等。

2.特征:现实主义的重新回归-真实性;个人性、情绪性、政治性;情感上的宣泄色彩,政治上的批判色彩;人道主义的回归。

(二)反思文学:1.概念及代表作品:反思文学是对建国后社会历史生活,特别是对重大政治事件用艺术形式重新审视文学潮流。

对农民悲剧命运的反思:高晓声《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芙蓉镇》;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冯骥才《啊》、张贤亮《绿化树》、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干群关系:王蒙《蝴蝶》、刘真《黑旗》、王蒙《布礼》、张弦《记忆》、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2.特征: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来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评价,致力写出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环境中的命运与情感。

(三)改革文学1.改革文学的兴起与特色:改革文学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改革文学作品有: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沉重的翅膀》,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何士光《乡场上》,柯云路《三千万》、《新星》,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男人的风格》,张炜《秋天的愤怒》。

2.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乔厂长上任记》开改革文学先河。

乔光朴形象特征:①充沛的热情和进取精神;②改革家的胆识;③强硬的铁腕;④主动征服、自我扩张的性格特征。

小说具有阳刚之气和豪放之风,描写人物不精雕细刻,有棱角锋芒;但对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发掘不够。

(四)知青文学:1.概念及作品:“文革”时期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识青年创作的反映当年知识青年生活及诉说知青生活哀怨、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作品,具有悲壮的英雄主义与顽强的理想主义色彩。

张承志、梁晓声、史铁生、孔捷生、王安忆、张欣欣、韩少功、郑义、李锐、叶辛、老鬼、陆天明、朱晓平、张抗抗等创作过知青小说。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如叶辛《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如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黑骏马》,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2.特点:以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为导向,执著于对知青心灵真实的寻踪,严肃探讨一代人青春的价值,辩证地审视那一段历史;奔突着青春的热情,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五)寻根文学1.文化寻根思潮:寻根文学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

1985年,韩少功、阿城、郑义、李杭育等青年作家发表文章,正式提出“文化寻根”的口号,意欲对民族文化精神返本求源,挖掘民族性格中的民族文化素质。

寻根文学作品:贾平凹的“商州文化系列”《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李杭育的“葛川江文化系列”《最后一个渔老儿》、《沙灶遗风》等,韩少功的“湘楚文化系列”《爸爸爸》、《女女女》,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王安忆的《小鲍庄》。

2.代表作家作品:韩少功《爸爸爸》这部小说是民族文化的寓言,它通过一个封闭的生活世界鸡头寨和一个白痴丙崽的形象,象征了传统文化的痼疾。

小说试图承继鲁迅开创的批判国民性的传统,以现代文明去映照民族的精神病根。

艺术特色:背景模糊,充满神秘、荒诞的气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

阿城《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

知识青年王一生的“吃”,蕴含着一种人生态度,即中国普通老百姓对生计的基本追求。

除“吃”之外,王一生有一大嗜好,即下棋。

与“吃饭”相对,下棋是一种精神存在方式。

小说借王一生形象张扬一种悠闲、淡泊、宁静、平和,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道家文化品格。

小说平和叙说,语言文字简洁练达、生动传神。

王安忆《小鲍庄》通过对一个小小村落几个家庭和十多个人物的生存、命运与心理状态的立体描绘,剖析了我们民族世代相袭的以“仁义”为核心的文化心理结构,揭示了“仁义”文化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

小说中捞渣这一形象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他的身上集中了我们民族全部的美德,传统自然也包含着“仁义”这一道德准则,而他的死亡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仁义”观念走向消亡的象征。

(六)新潮小说“新潮小说”是一种创作意识、文学精神、表现手法具有现代主义美学因素的小说。

“新潮小说”的主题是关注人的个性和自我发展,关注人的本质的实现和人性的解放。

代表作: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和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的《苍老的浮云》、《山上的小屋》。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以戏谑、夸张的方式描绘出音乐学院里种种荒诞、骚动和疲惫、压抑的心灵与精神形态,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式的危机,但不同于西方黑色幽默小说的绝望感的是,小说在荒诞的氛围中包孕了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活力和克服精神危机的反抗。

徐星《无主题变奏》讲述一个自以为没有出息的青年,他嘲弄一切世俗规范,拒绝成名成家,对学院教育斥之以鼻。

这篇小说试图表现生活的荒诞、无聊和空虚。

新潮小说多以青年为主人公,写出当代青年青春心理的骚动不安、个人意识的萌动以及因当时社会现实而产生的荒诞意识和反叛情绪。

(七)先锋小说1.先锋小说的特征1985年开始,文坛出现一批先锋小说,共同特征是注重语言实验,注重作品的形式感,强调“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

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余华、洪峰、格非、孙甘露等。

先锋小说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消解深度;对旧有真实观念的颠覆,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功能;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结构散乱破碎,人物趋向符号化,性格缺乏深度,使读者由对人物和意义的关注,转向对叙述过程的关注。

2.代表作家作品: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有意暴露叙事虚构性,拆穿真实性,以此表达对世界存在方式的理解的。

在故事和叙述的关系上,马原看重的是叙述,在他看来故事不过是叙述的产物。

马原的小说还试图表明,所谓真实的世界只有通过叙述或虚构的方式去把握,真实的世界存在于虚构之中。

格非《迷舟》、《敌人》、《人面桃花》善于把故事讲得扑朔迷离、引人入胜。

但格非的小说要表现的是感觉的真实,而非故事本身的真实,与其说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如说是有意拆解故事性。

余华迷恋于对暴力、苦难、阴谋、恐惧尤其是死亡的冷酷叙述,并且以一种冷漠的态度来叙述。

主要作品有《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一九八六年》,叙述态度冷漠,不动声色,被称为“零度感情叙述”,语言简略。

以冷酷的叙述展示罪恶、丑陋、暴力、情欲、阴谋和死亡,建构一个荒诞不经的文本世界,以此反叛和颠覆历史、理性、爱情、伦理。

苏童主要作品有《妻妾成群》、《红粉》、《1934年逃亡》、《罂栗之家》、《我的帝王生涯》、《米》等。

苏童也以死亡、暴力和性来表现神秘和虚无,但其中不无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他也采用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技巧和语言技法,但却不排斥传统的叙事模式和审美意境,有时甚至还刻意追求一种古典韵致。

集中体现苏童的才气和智慧的小说是“枫杨树系列”和“妇女生活系列”。

(八)新写实小说1.概念与代表作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写实小说崛起,以较为客观、冷静的叙述笔调,着重展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环境,力图揭示普通人的生存本相的作品。

主要作家刘震云、方方、池莉、刘恒、叶兆言等。

2.代表作品: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取材于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以冷静客观的笔调来描绘生活的原生状态,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

在池莉的笔下,生活是琐碎而充满温情的,平淡如水却又不乏命运的峰回路转;人物往往远离英雄主义的光辉,在事业爱情、婚姻家庭的凡俗里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池莉的作品,语言朴实晓畅,具有独特的平民风格。

方方的《风景》以武汉的河南棚子为背景,写出城市下层民众的窘困。

《风景》展示了在生存的布景后面最阴暗的奇异世界。

3.新写实小说的特征: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还原生活本相,生活的凡俗、琐碎、平庸、毫无诗意才是原生样态,生存的艰难、折磨、无奈、顺应才是生活的真实本相。

背弃和拒绝含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人物,将纯态生活中的凡人写入小说。

没有丝毫充溢英雄光彩和不食人间烟火成分,只是普通平凡、甘于庸常、顺应承受着生活愚弄的小人物。

(九)女性写作谌容《人到中年》写出中年知识分子中流砥柱的作用与不公平社会待遇的矛盾,小说采用了多种叙述角度的结合、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相结合的写法。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建构爱情的“天堂”,《方舟》载着精神的苦难,《沉重的翅膀》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索,《无字》解构虚幻的神话。

王安忆《小鲍庄》审视民族的生态与心态,双重叠影,深层观照,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观照;“三恋”探讨人性的奥秘,表现人的生命本能冲动的心理流变,对人的生命本体和命运的关注,细腻的女性心理分析;《长恨歌》融都市的肖像、弄堂的化身与日常化的历史于一体写出女性命运。

铁凝《哦,香雪》是一首纯净的诗;《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标志现代意识的转变;文化心理的反思:《麦秸垛》大芝娘,“三垛”《棉花垛》《青草垛》,长篇处女作《玫瑰门》司漪纹,《永远有多远》。

二.20世纪80年代主要作家创作(一)高晓声: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反映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