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塞曼效应

合集下载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

(6-6-11)
其中 Da 和 Db 分别对应于 λa 和 λb 的 k 级的干涉园环直径。 对于相同波长 λ 和的不同次级 k 和 k-1 级的干涉园环有
2 2 Dk −1 − Dk =
4 f 2k d
(6-6-12)
将(6-6-6)式和(6-6-12)式代入(6-6-11)式中,有
Db2 − Da2 λ 2 ∆λ = 2 2 Dk −1 − Dk 2d
1、F—P 标准具 WSB-II 型法布里-珀罗标准具主要有两块玻璃平板 P1、P2 和石英间隔环(块)Q 组成 (图 6-6-6)。平板相对的两个平面具有极高的平面性,其上镀有高反射率的透光镜。间隔 环(块)厚度分别为 1、2、5、10 毫米,且平行性误差极小。为实现两相对平面的平行性精 细调整,间隔环(块)端面作成一对互成 120º的小平面。当有一单色光线以入射角 γ 进入 仪器时, 光线进行多次反射 (在两高反射膜间) 的折射, 最后形成一组透射的平行相干光束, 它与入射角 γ 相对应,困此当仪器用单色的扩展光源或有一定入射孔径的单色点光源照明 时,在无穷远处将形成一组同心干涉环。根据多光束干涉原理,仪器具有细锐干涉条纹,具 有很高分辨本领和聚光能力。
(6-6-13)
可见对已知的 d 和 λ ,通过测量各个园环的直径就可以算出二波长的波长差。 测量电子的荷质比的方法: 以正常赛曼效应为例,光谱分裂的理论结果是波数差是一个洛仑兹单位 L:
% = L = λ2 ∆λ = λ 2 ∆ν
eB 4π mc
(6-6-14)
试验上测量的结果由(6-6-13)式决定,代入(6-6-13)式得到:
3
S1 0 1 1 2
3
P2 1 1 2
L S J G M MG 1 2

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normal Zeeman effect)是指在较弱的外磁场中,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发射或吸收光谱线时受到外磁场的影响,导致光谱线位移和分裂的现象。

在正常塞曼效应中,原子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矢量和总角动量的矢量方向在外磁场作用下将保持平行,能级间的能量差的大小将不会受到磁场的影响,因此能级分裂成的子能级能量差与磁场大小无关,其分裂的数目和谱线的极化程度,取决于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外磁场方向的取向方式。

正常塞曼效应的分裂形状呈线性展开的方式,因此也叫线性分裂。

在反常塞曼效应的光谱中,各个分裂的谱线的极化程度难以通过对磁场方向的改变来改变。

因此,反常塞曼效应可以用来测量原子核中的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以及原子核内部的磁场分布。

此外,反常塞曼效应的光谱线分裂程度和分裂形状也与分子和晶体的电子结构、化学键以及分子内部磁场分布等相关。

因此,反常塞曼效应在化学、物理、天文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验58 塞曼效应.

实验58 塞曼效应.

实验58 塞曼效应1896年塞曼(Pieter Zeeman 1865—1943荷兰物理学家发现把光源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光源发出的每一条谱线都分裂为若干条偏振化谱线,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类别不同而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早年把那些谱线分裂为三条,而裂距按波束计算正好等于一个洛仑兹单位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洛仑兹单位L=eB/4πmc 。

正常塞曼效应用经典理论就能给予解释。

实际上大多数物质的谱线在磁场中分裂的谱线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一个洛仑兹单位,人们称这类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

反常塞曼效应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从塞曼效应得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到有关能级分裂的数据,即由能级分裂的个数可以知道能级的J 值,由能级的裂距可以知道g 因子。

塞曼效应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与空间取向量子化,有力地支持了光的电磁理论,至今仍然是考察原子结构的最有效的方法,并且该效应在现代激光技术中也有着重要应用。

【实验目的】1.掌握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原理及使用,CCD 摄像器件在图像传感中的应用。

2.通过对Hg 546.1nm 光谱线的塞曼效应的研究,观察磁场对谱线的影响。

3.掌握塞曼效应理论,测定电子的荷质比。

【实验仪器】WPZ —Ⅲ型塞曼效应仪【实验原理】电子自旋和轨道运动使原子具有一定的磁矩。

在外磁场中,原子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使原子系统附加了磁作用能ΔE 。

又由于电子轨道和自旋的空间量子化。

这种磁相互作用能只能取有限个分立的值,此时原子系统的总能量为:004gE E E ehE M B mπ=+∆=+ (1 式中E 0为未加磁场时的能量,M 为磁量子数,B 为外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e 为电子电量,m 为电子质量,h 为普朗克常数,g 为朗德因子。

朗德因子的值与原子能级的总角动量J 、自旋量子数S 和轨道量子数L 有关,在L -S 耦合情况下:1(1(1(12(1g J J S S L L J J =++++--+ (2由于J 一定时,M =J ,J -1,…-J 。

正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
Leeb, PRC69,054608(2004)
PSS in wave function
Ginocchio indicated that physically realistic relativistic mean fields lead to small PSS breaking which implies that the lower components of the corresponding Dirac single-nucleon wave functions satisfy

d 1 dr r V SM




g f
(r) (r)




g(r)
f
(r)

Ginocchio etal., derived the wave functions of the pseudospin partners of eigenstates of a realistic Dirac Hamiltonian and found a well symmetry in these wave functions
Lisboa etal., PRC81,064324(2010)
PSS exists in collective states
Xu etal., PRC78, 064301(2008)
Identification of pseudospin partner bands in 108Tc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 (r) f (r)
l
l 1
Ginocchio,PRC57,1167(1998)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P.Zeeman )在实验中发现,当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原来的一条光谱线会分裂成几条光谱线,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类别的不同而不同,且分裂的谱线是偏振光。

这种效应被称为塞曼效应。

需要首先指出的是,由于实验先后以及实验条件的缘故,我们把分裂成三条谱线,裂距按波数计算正好等于一个洛伦兹单位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洛伦兹单位mc eB L π4=)。

而实际上大多数谱线的塞曼分裂谱线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一个洛伦兹单位,人们称这类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

反常塞曼效应是电子自旋假设的有力证据之一。

通过进一步研究塞曼效应,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关能级分裂的数据,如通过能级分裂的条数可以知道能级的J 值;通过能级的裂距可以知道g 因子。

塞曼效应至今仍然是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它可以精确测定电子的荷质比。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观察塞曼效应的方法观察汞灯发出谱线的塞曼分裂;2、 观察分裂谱线的偏振情况以及裂距与磁场强度的关系;3、 利用塞曼分裂的裂距,计算电子的荷质比e m e 数值。

二、实验原理1、谱线在磁场中的能级分裂设原子在无外磁场时的某个能级的能量为0E ,相应的总角动量量子数、轨道量子数、自旋量子数分别为S L J 、、。

当原子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外磁场中时,这一原子能级将分裂为12+J 层。

各层能量为B Mg E E B μ+=0 (1)其中M 为磁量子数,它的取值为J ,1-J ,...,J -共12+J 个;g 为朗德因子;B μ为玻尔磁矩(mhcB πμ4=);B 为磁感应强度。

对于S L -耦合 )()()()(121111++++-++=J J S S L L J J g (2)假设在无外磁场时,光源某条光谱线的波数为)(010201~E E hc-=γ (3)式中 h 为普朗克常数;c 为光速。

而当光源处于外磁场中时,这条光谱线就会分裂成为若干条分线,每条分线波数为别为hc B g M g M E E hcBμγγγγγ)()(112201200~1~~~~-+=∆-∆+=∆+=L g M g M )(11220~-+=γ 所以,分裂后谱线与原谱线的频率差(波数形式)为mcBe g M g M L g M g M πγγγ4~~~112211220)()(-=-=-=∆ (4) 式中脚标1、2分别表示原子跃迁后和跃迁前所处在的能级,L 为洛伦兹单位(B L 7.46=),外磁场的单位为T (特斯拉),波数L 的单位为 []11--特斯拉米。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
该实验的教材为《近代物理实验》第二版,戴道宣,戴乐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实验五塞曼效应,p128-145.
1896年Zeeman发现当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原来的一条光谱线,分裂成几条光谱线;分裂的谱线成分是偏振的,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的类别而不同。

后人称此现象为塞曼效应。

早年把那些谱线分裂为三条而裂距(相邻两谱线的波数差)按波数计算正好等于一个洛伦兹单位(L=eB/4πmc)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是原子内纯电子轨道运动的塞曼效应,应用经典理论就能给予解释。

实际上大多数物质的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一个洛伦兹单位,人们称这类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

反常塞曼效应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从塞曼效应的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到有关能级分裂的数据,即由能级分裂的个数可以知道能级的J值,由能级的裂距可以知道g因子。

因此,直到今天塞曼效应仍是研究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塞曼效应——精选推荐

塞曼效应——精选推荐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塞曼效应现象,并把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同时了解使用CCD及多媒体计算进行实验图像测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当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时,所发出的光谱线都分裂成几条,条数随能级的类别而不同,而分裂后的谱线是偏振的,后人称这现象为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证实了原子具有磁距和空间取向量子化的现象,至今塞曼效应仍是研究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正常塞曼效应是指那些谱线分裂为三条,而且两边的两条与中间的频率差正好等于e H/4πm c,可用经典理论给予很好的解释。

但实际上大多数谱线的分裂多于三条,谱线的裂矩是eH/4πmc的简单分数倍,称反常塞曼效应,它不能用经典理论解释,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1. 原子的总磁矩与总动量矩的关系:在原子物理中我们知道,原子中的电子不但有轨道运动,而且还有自旋运动。

因此,原子中的电子具有轨道角动量P L和轨道微矩μS,以及自旋角动量 Ps 和自旋磁矩μs。

它们的关系为:(1 )式中 L,S分别表示轨道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 e,m 分别为电子的电荷和质量。

原子核有磁矩,但它比一个电子的磁矩要小三个数量级,故在计算单电子原子的磁矩时可以把原予核的磁矩忽略,只计算电子的磁矩。

对多电子原于,考虑到原子总角动量和总磁矩为零,故只对其原子外层价电子进行累加。

磁矩的计算可用矢量图来进行,如图1所示。

由于μs与 Ps的比值比μL与 Pl的比值大一倍(见公式(l))、因此合成的原子总磁矩不在总动量矩 Pj的方向上。

但由于μ绕 Pj运动,只有μ在 Pj方向的投影μJ对外平均效果不为零。

根据图 l进行向量迭加运算,有μJ与 Pj 的关系:式中 g 称为郎德因子。

对于 LS 耦合(2)它表征了原子的总磁矩与总角动量的关系,而且决定了能级在磁场中分裂的大小。

图1:电子磁矩与角动量关系2、外磁场对原子能级作用:原子的总磁矩在外磁场中受到力矩 L的作用。

(3)力矩 L使总角动量发生旋进,角动量的改变的方向就是力矩的方向。

正常塞曼效应与反常塞曼效应的比较1

正常塞曼效应与反常塞曼效应的比较1

正常的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的差别1 从磁场相对强弱来比较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实验表明,在强磁场情况下一般都会出现正常塞曼效应,在磁场不很强的情况下则出现反常塞曼效应。

所谓磁场的强弱是相对的,当外磁场引起的反常塞曼分裂不超过无外磁场时由电子自旋和轨道相互作用引起的能级分裂(精细结构分裂) 时,则L 与S 的耦合不能忽略,这时的磁场为弱磁场。

若塞曼裂距远大于精细结构裂距,则L 与S 的耦合就可以被忽略,这时的磁场为强磁场。

不同原子内部的内磁场大小不同,所以作用在原子上的外磁场的强弱对不同原子是不同的。

当外加磁场的强度不足以破坏自旋- 轨道耦合时,自旋、轨道角动量分别绕合成角动量J 作快速运动,而J 绕外磁场作慢进动;当外磁场强度超过LS 耦合作用的内磁场时, LS 耦合被破坏,自旋、轨道角动量分别绕外磁场旋进,这时描述原子状态的量子数要用n , l , s , ml , ms。

原子因受外磁场作用而引起的能量变化为:△E = μJ ·B = ( ml + 2 ms)μBB ,所以新的光谱线与原来谱线的频率差为: △v = △( ml + 2 ms) L ,由选择定则△ml = 0 , ±1 , △ms = 0 ,于是可得△v = (0 , ±1) L。

可见在强磁场中反常塞曼效应趋于正常塞曼效应,这现象被称为帕型- 巴克效应。

例如,导致两条钠D 线分裂的内磁场约为18 特斯拉,而导致锂光谱主线系第一谱线分裂的内磁场只有0. 35 特斯拉,所以当外磁场B = 3 特斯拉时,对于钠D 线来说是一个弱磁场,而对于锂原子主线系第一谱线来说却是一个强磁场。

在这样的磁场中钠D 线发生反常塞曼效应,锂原子主线系第一谱线将产生正常塞曼效应。

2 从朗德g 因子来比较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下面针对两能级朗德g 因子的不同取值讨论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如前所述采用洛仑兹单位时在磁场中谱线的频率改变可写为: △v = ( M2 g2 - M1 g1) L(1) g1 = g2 = 1 时. 即始末二态的g 都等于1 ,这种情况将发生正常塞曼效应. 因为此时△v = △ML ,而由选择定则知△M = 0 , ±1 ,所以分裂的谱线只有三条,且相邻谱线的间距相等,是正常塞曼效应。

30正常塞曼效应

30正常塞曼效应

其本征值为
eB
ms
ms。
1 2
综上所述, 的Hˆ本征值和本征函数分别为
eB eB
eB
eB
Enlmms Enl 2 m ms Enl 2 (m 2ms ) Enl 2 (m 1)
nlmms nlm (r, , ) ms
例如,讨论钠原子的3s、3p能级在外磁场中分裂。
E300 ms
E30
eB
2
eB
E31mms E31 2 (m 1) (m 0, 1)
eB
E300ms E30 2
eB
E31mms E31 2 (m 1) (m 0, 1)
钠原子 、3s 能3p级在外磁场中分裂如图所示。
3p
n3
l 1
m 0, 1
a bc
m 1
m0 m 1
a/ b/ c/
(r, , )
Enl
nlm
(r, , )
Lˆz nlm (r,ˆz 本征值为
e,B m本征函数为
2
。nlm (r, ,)
由此可知, 的Hˆ 1本征值为
Enl
, e本B m征函数为
2
。 nlm (r, ,)
的Hˆ 2本征方程为
eB
Sˆ z
ms
eB
ms
ms
m 1
m0 m 1
3s
n 3
l
0
m 0
ms 1/ 2
ms 1/ 2
图中,a、a/频率相同,b、b/频率相同,c、c/频率相同
注意跃迁定则:
n 任意 l 1 m 0,1 ms 0
§7-3 正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碱金属原子在强磁场中每一条谱线分裂成三条谱 线。

正常塞曼效应实验报告

正常塞曼效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正常塞曼效应,验证塞曼效应的存在。

2. 学习和掌握塞曼效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测量,了解原子在磁场中的能级分裂情况。

二、实验原理塞曼效应是指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原子光谱线发生分裂的现象。

当原子处于外磁场中时,其能级发生分裂,光谱线也随之分裂。

根据分裂情况的不同,塞曼效应分为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是指光谱线分裂成三条的情况,其分裂间距与外加磁场的强度成正比。

实验中,我们利用光栅摄谱仪观测汞原子546.1nm绿光谱线的分裂情况,通过测量分裂间距,可以计算出外加磁场的强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栅摄谱仪2. 汞灯3. 电磁铁4. 光栅5. 滤光片6.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将汞灯固定在实验台上,调整光栅摄谱仪,使汞灯发出的光经过滤光片后成为单色光。

2. 将电磁铁接入电源,调节电流,产生所需的外加磁场。

3. 打开汞灯,调整光栅摄谱仪,使单色光经过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并投射到光栅上。

4. 观察并记录光谱线的分裂情况,测量分裂间距。

5. 改变电磁铁的电流,重复步骤3和4,记录不同磁场强度下的分裂间距。

6. 根据分裂间距和实验数据,计算出外加磁场的强度。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当外加磁场强度为0.1T时,光谱线分裂间距为0.014nm。

2. 当外加磁场强度为0.2T时,光谱线分裂间距为0.028nm。

3. 当外加磁场强度为0.3T时,光谱线分裂间距为0.042nm。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验证了塞曼效应的存在,说明原子在磁场中确实会发生能级分裂。

2.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相符,说明正常塞曼效应的分裂间距与外加磁场强度成正比。

3.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电磁铁的电流对分裂间距的影响较大,需严格控制电流大小。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塞曼效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了正常塞曼效应的分裂规律。

2. 实验结果验证了塞曼效应的存在,加深了对原子能级结构、磁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理解。

塞曼效应ZeemanEffect

塞曼效应ZeemanEffect

塞曼效应Zeeman Effect1986年,塞曼(Pieter Zeeman 1865-1943荷兰物理学家)在洛仑兹电磁理论指导下发现,当光源放在足够强的外磁场中时,原来的一条光谱线分裂成波长靠得很近的几条偏振化的谱线,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的类别而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是继法拉第效应和克尔效应之后被发现的第三个磁光效应,是物理学的重要发现之一。

通常人们把谱线在磁场中分裂为三条,两边的两条与中间一条的波数差正好是mc eB π4/(即一个洛仑兹单位L )的效应称为正常塞曼效应;而把谱线的分裂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是洛仑兹单位L 的简单分数倍的效应称为反常塞曼效应。

它不能用经典理论解释,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实际上大多数谱线的塞曼分裂不是正常塞曼分裂, 1925年,乌仑贝克和吉兹米特为了解释反常塞曼效应提出了电子自旋的假设,应用这一假设能很好地解释反常塞曼效应。

也可以说,反常塞曼效应是电子自旋假设的有力证据之一。

从塞曼效应的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到有关能级分裂的数据,即由能级分裂的个数可以知道能级的J 值,由能级的裂距可以知道g 因子。

因此直到今天塞曼效应仍是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而反常塞曼效应的研究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和实验手段的进步。

近年来,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用它来扣除背景,以提高分析的精度。

在天文工作上,用塞曼效应来测量太阳和星体表面的磁场强度等。

反常塞曼效应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的空间量子化,可以精确测定电子的荷质比。

一.预习提要(1)什么是塞曼效应?分裂谱线与原子能级的关系如何? (2)什么叫偏振光?它的分类和辨别方法有哪些? (3)法布里一珀罗标准具的结构及其用途? (4)如何观察塞曼效应的线偏振和圆偏振? 二.实验要求(1)学习调节法布里一珀罗标准具的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

(2)定性地观察塞曼效应现象,从而区分分裂谱线的成分;定量地测量分裂谱线丌成分的直径,从而掌握一种计算荷质比的方法。

正常塞曼效应的理论解释

正常塞曼效应的理论解释

(2. 4)
├∼ …BB ( □M = ∼ 1) 相邻两条谱线的间隔相等 ,用波数表示则有
λ1′-
1 λ
=
eη·B 2m hc
=
eB 4πnc
=L
式中 L = 4πeBnc为洛仑兹单位. 下面讨论塞曼效应的偏振特性. 解释谱线的偏振性的 依据之一 ,是角动量守恒定律 :在辐射过程中 ,原子和所发 射的光子作为整体的角动量是守恒的 ;依据之二是原子跃 迁的选择定则. 当 △M = M2 - M1 = 1 时 ,原子在磁场方向 (z) 的角动量 减少 1 个η;因此 ,所发光子必定在磁场方向具有η角动量. 当面对磁场方向观察时 ,由于磁场方向即光传播方向 ,所以 J 与光传播方向一致 ,我们将观察到σ+ 偏振 ;当 △M = M2 -
(2. 10)
当实验条件满足 (2. 10) 时 , (2. 9) 可看作微扰 ,因此 ,可
选取Φa ;b ;L ;s ;J ;MJ 为零级近似波函数 ,所以在弱磁场中原子
能级的一级修正值 △E′等于微扰 ,H^′= 2eμB (J^z + ^Sz) 在这个零
级近似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 △E′a ;b ;L ;s ;J ;MJ
=
eB 2μ
Φa3;b ;L ;s ;J ;MJ (J^z + ^Sz)
∫ Φa ;b ;L ;s ;J ;MJ·dτ= 2eμB [ MJ h +
Φ3 a ;b ;L ;s ;J ;MJ
( Sz)Φa ;b ;L ;s ;J ;MJ
·dτ]
(2. 11)
ω ωω
在总角动量确定的状态中 ,L 和 S 绕 J 旋进 ,只是平行
第 23 卷 第 2 期 2007 年 4 月

第六章 磁场中的原子 塞曼效应

第六章 磁场中的原子 塞曼效应
只能看到两条 线,,它们都是圆偏振的。
当沿磁场方向观察时,中间的 成分看不到,
A N
S E
E
*

SP


B
E
E
B





锌的单线
正常三重线 锌的正常塞曼效应
2.反常塞曼效应
双重或多重结构的原子光谱,在较弱的 磁场中,每一条谱线分裂成许多条分线。
钠主线系的双线
无磁场
加磁场
图 6.3.7 面对磁场观察到的 σ±
谱线
对于这两条谱线,电矢量在xy平面,因此,在与磁场B垂直的方
向( 例如x 方向 )观察时,只能见到 Ey 分量( 横波特性) ,我们观察 到二条与 B 垂直的线偏振光 σ± 。对于 ΔM=M2-M1=0 的情况,原子 在磁场方向 (z 方向 ) 的角动量不变,光子必定具有在与磁场垂直 方向(设为 x方向 ) 的角动量,光的传播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与 光相应的电矢量必定在yz平面内,它可以有Ey和Ez分量。但是, 凡角动量方向在 xy 平面上的所有光子都满足 ΔM=0 的条件,因此 ,平均的效果将使 Ey 分量为零。于是,在沿磁场方向 (z) 上既观 察不到 Ey 分量,也不会有 Ez 分量 ( 横波特性 ) ,因此就观测不到 ΔM=0相应的π偏振谱线。

由于自旋-轨道耦合被破坏,在强磁场中原子能 级应表为:
Enl ml ms Enl Eml ms (EM )
即在强磁场中的附加能量 Eml ms (EM ) 的值由 ML和MS的组合决定,L一定时ML有(2L+1)个可 能值,MS有(2S+1)个可能值,组合结果使附加 能量有若干个可能值,因此磁场中每一个能级将 分裂为若干个子能级,在这些子能级间的跃迁要 符合选择定则:

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分别描述了在磁场中原子或分子的能级结构发生的不同变化。

正常塞曼效应是指在外加磁场下,原子或分子的能级结构发生分裂,能级间的距离与磁场的强度成正比。

这种效应是由于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导致它们的轨道和自旋磁矩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能级结构发生分裂。

正常塞曼效应在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磁性、光谱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反常塞曼效应则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原子或分子的能级结构发生反常的分裂,能级间的距离与磁场的强度成反比。

这种效应是由于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不仅包括洛伦兹力,还包括其他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导致能级结构的变化与正常塞曼效应不同。

反常塞曼效应在研究原子和分子的光谱学、磁性、量子力学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还为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这些效应的研究也为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奥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在磁场中原子或分子的能级结构发生的不同变化。

这些效应的
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还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正常塞曼效应与反常塞曼效应的比较

正常塞曼效应与反常塞曼效应的比较

正常塞曼效应与反常塞曼效应的比较在原子物理学中都论述到了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这两种现象,但是对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却提及不多。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进行比较,以进一步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谱线的分裂来自能级差的变化。

因原子具有磁矩,当它处于磁场B 中时,受到磁场的作用而引起的附加能量可表示为: △E = - μJ ·B = MgμBB。

磁量子数M 有2J + 1 个取值,因此无磁场时原子的一个能级在磁场的作用下分裂成2J + 1 个支能级,两相邻支能级的间距为△E = gμBB。

从同一能级分裂出来的诸能级的间距是相等的,而从不同能级分裂出来的能级间距则不一定相等。

若有一条光谱线是由能级E1 和E2 (E2 >E1) 之间跃迁产生的,无磁场B 时,这条谱线的频率为v =(E2 - E1)/h;在外磁场B中,因能级分裂而观察到的新光谱线与原光谱的频率差为△v = v′- v = ( M2 g2 - M1 g1) L ,其中L =eB/4πme称为洛仑兹单位。

实验发现塞曼支能级之间的跃迁服从下列选择定则:△M = M2 - M1 = 0 ,产生π线(当△J = 0 时, M2 = 0 →M1 = 0 除外) ;△M = M2 - M1 = ±1 ,产生σ线。

从垂直于磁场B 方向观察,原来谱线分裂为三条,且相邻两条谱线之间的间隔相等,均为一个洛仑兹单位,这样的现象称为正常塞曼效应。

如果谱线中分裂条数超过三条,或者有的谱线即使只分裂成三条,但相邻两谱线之间的间隔不等于一个洛仑兹单位,这样的现象称为反常塞曼效应。

1 从磁场相对强弱来比较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实验表明,在强磁场情况下一般都会出现正常塞曼效应,在磁场不很强的情况下则出现反常塞曼效应。

所谓磁场的强弱是相对的,当外磁场引起的反常塞曼分裂不超过无外磁场时由电子自旋和轨道相互作用引起的能级分裂(精细结构分裂) 时,则L 与S 的耦合不能忽略,这时的磁场为弱磁场。

正常塞曼效应与反常塞曼效应的比较

正常塞曼效应与反常塞曼效应的比较

正常塞曼效应与反常塞曼效应的比较在原子物理学中都论述到了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这两种现象,但是对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却提及不多。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进行比较,以进一步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谱线的分裂来自能级差的变化。

因原子具有磁矩,当它处于磁场B 中时,受到磁场的作用而引起的附加能量可表示为: △E = - μJ ·B = MgμBB。

磁量子数M 有2J + 1 个取值,因此无磁场时原子的一个能级在磁场的作用下分裂成2J + 1 个支能级,两相邻支能级的间距为△E = gμBB。

从同一能级分裂出来的诸能级的间距是相等的,而从不同能级分裂出来的能级间距则不一定相等。

若有一条光谱线是由能级E1 和E2 (E2 >E1) 之间跃迁产生的,无磁场B 时,这条谱线的频率为v =(E2 - E1)/h;在外磁场B中,因能级分裂而观察到的新光谱线与原光谱的频率差为△v = v′- v = ( M2 g2 - M1 g1) L ,其中L =eB/4πme称为洛仑兹单位。

实验发现塞曼支能级之间的跃迁服从下列选择定则:△M = M2 - M1 = 0 ,产生π线(当△J = 0 时, M2 = 0 →M1 = 0 除外) ;△M = M2 - M1 = ±1 ,产生σ线。

从垂直于磁场B 方向观察,原来谱线分裂为三条,且相邻两条谱线之间的间隔相等,均为一个洛仑兹单位,这样的现象称为正常塞曼效应。

如果谱线中分裂条数超过三条,或者有的谱线即使只分裂成三条,但相邻两谱线之间的间隔不等于一个洛仑兹单位,这样的现象称为反常塞曼效应。

1 从磁场相对强弱来比较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实验表明,在强磁场情况下一般都会出现正常塞曼效应,在磁场不很强的情况下则出现反常塞曼效应。

所谓磁场的强弱是相对的,当外磁场引起的反常塞曼分裂不超过无外磁场时由电子自旋和轨道相互作用引起的能级分裂(精细结构分裂) 时,则L 与S 的耦合不能忽略,这时的磁场为弱磁场。

实验四塞曼效应

实验四塞曼效应

实验四 塞 曼 效 应荷兰物理学家塞曼(P •ZeemaK )于1896年发现,把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原来的一条光谱分裂为几条偏振的谱线,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的类别而不同,后人称此现象为塞曼效应。

塞曼由于发现了这一效应,荣获了1902年度诺贝尔物理奖。

早年把那些谱线分裂为三条,而裂距按波数计算正好等于一个洛伦兹单位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洛伦兹单位mc eB L π4/=)。

正常塞曼效应用经典理论就能给予解释。

实际上大多数谱线的塞曼分裂不是正常塞曼分裂,分裂的谱线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一个洛伦兹单位,人们称这类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

反常塞曼效应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塞曼效应的发现,为直接证明空间量子化提供了实验依据,对推动量子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直到今日,塞曼效应仍是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 实验目的1. 掌握观测塞曼效应的实验方法。

2. 加深对原子磁矩及空间量子化等原子物理概念的理解. 3. 观察汞原子546.1nm 谱线的分裂现象以及它们偏振状态。

4. 学习用法布里-珀罗标准具和CCD 器件在光谱测量中的应用 5. 由塞曼裂距计算电子的荷质比。

二、实验原理1、塞曼效应原子中的电子由于作轨道运动产生轨道磁矩,电子还具有自旋运动产生自旋磁矩,根据量子力学的结果,电子的轨道角动量L P 和轨道磁矩L μ以及自旋角动量S P 和自旋磁矩S μ在数值上有下列关系:L L P mce2=µ )1(+=L L P L(1)S S P mce=µ )1(+=S S P S 式中m e ,分别表示电子电荷和电子质量;S L ,分别表示轨道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

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合成原子的总角动量J P ,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原子的总磁矩μ,由于μ绕J P 运动只有μ在J P 方向的投影J μ对外平均效果不为零,可以得到J μ与J P 数值上的关系为:J J P meg2=µ (2) )1(2)1()1()1(1++++−++=J J S S L L J J g式中g 叫做朗德(LaKde)因子,它表征原子的总磁矩与总角动量的关系,而且决定了能级在磁场中分裂的大小。

实验58 塞曼效应

实验58 塞曼效应

实验58 塞曼效应1896年塞曼(Pieter Zeeman1865—1943荷兰物理学家)发现把光源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光源发出的每一条谱线都分裂为若干条偏振化谱线,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类别不同而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早年把那些谱线分裂为三条,而裂距按波束计算正好等于一个洛仑兹单位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洛仑兹单位L=eB/4πmc)。

正常塞曼效应用经典理论就能给予解释。

实际上大多数物质的谱线在磁场中分裂的谱线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一个洛仑兹单位,人们称这类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

反常塞曼效应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从塞曼效应得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到有关能级分裂的数据,即由能级分裂的个数可以知道能级的J值,由能级的裂距可以知道g因子。

塞曼效应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与空间取向量子化,有力地支持了光的电磁理论,至今仍然是考察原子结构的最有效的方法,并且该效应在现代激光技术中也有着重要应用。

【实验目的】1.掌握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原理及使用,CCD摄像器件在图像传感中的应用。

2.通过对Hg546.1nm光谱线的塞曼效应的研究,观察磁场对谱线的影响。

3.掌握塞曼效应理论,测定电子的荷质比。

【实验仪器】WPZ—Ⅲ型塞曼效应仪【实验原理】电子自旋和轨道运动使原子具有一定的磁矩。

在外磁场中,原子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使原子系统附加了磁作用能ΔE。

又由于电子轨道和自旋的空间量子化。

这种磁相互作用能只能取有限个分立的值,此时原子系统的总能量为: (1)式中E0为未加磁场时的能量,M为磁量子数,B为外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e为电子电量,m为电子质量,h为普朗克常数,g为朗德因子。

朗德因子的值与原子能级的总角动量J、自旋量子数S和轨道量子数L有关,在L-S耦合情况下: (2)由于J一定时,M=J,J-1,…-J。

所以由式1和2式可知,原子在外磁场中,每个能级都分裂为2J+1个子能级。

相邻子能级的间隔为波尔磁子μB=9.2741×10-24J·T-1。

正常塞曼效应的条件

正常塞曼效应的条件

正常塞曼效应的条件
正常塞曼效应是指在外加磁场存在时,原来发生分裂的光谱线变宽而不再是一条线,甚至可以分成多个线来形成光谱带。

在这里,我们将讨论正常塞曼效应发生的条件,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

一、磁场
磁场是正常塞曼效应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才会出现原来单一的光谱线被分裂成多条光谱带的现象。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调节磁场的强弱来控制塞曼效应的发生。

二、原子的自旋
原子的自旋是产生正常塞曼效应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自旋可以理解为粒子自身在旋转,或在其自身轨道上绕转的运动。

具有自旋的原子会因为外加磁场不同方向的作用而形成不同的能级,从而产生正常塞曼效应。

三、光子的偏振
光子的偏振指光波电磁场振动的方向。

关于光子的偏振,我们要分一下两种情况:
1. 光子偏振与磁场垂直
如果光波的电磁场偏振与磁场垂直,则光子的偏振与原子的自旋方向无关,正常塞曼效应也不会发生。

2. 光子偏振平行于磁场
如果光波的电磁场偏振与磁场平行,则光子的偏振方向就会影响原子的自旋方向而产生正常塞曼效应。

四、外部磁场方向
外部磁场的方向也影响正常塞曼效应的发生。

在一定区域内,只有成特定角度的磁场才能使光子受到影响而发生塞曼效应。

以上就是正常塞曼效应发生的主要条件,它们相互关联,互相制约。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在实验中观测到正常塞曼效应的发生。

正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
1 什么是正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是指一种社会学现象,它描述的是,一个地区的居民的财富增加会随着一定的时间间隔而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

换句话说,随着一段时间的增长,一个地方的平均富裕程度会经历新的峰值,然后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之后再变得更加富裕,如此往复。

2 正常塞曼效应的地位
正常塞曼效应在社会学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有助于深入理解各种社会经济现象,例如产业发展形势和财富分配差异等。

此外,它还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经验,例如政府如何利用这种周期现象来进行政策制定,使经济持续稳定和均衡发展。

3 正常塞曼效应的原理
正常塞曼效应的形成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中产阶级会受到“扭曲”,导致社会消费增加,支出也会持续上升,反过来也就导致了收入的持续增加,从而形成这种周期性变化的特性。

4 抑制正常塞曼效应的办法
为了抑制正常塞曼效应,国家可以采取多项措施,其中包括引导中产阶级的投资和消费行为,以便提高财富的聚集速度,缩短贫富差
距;另外,国家还可以改善金融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劳动力
市场,降低劳动力参与成本,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经济运行中来。

总之,正常塞曼效应是一种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现象,国家应该
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抑制,以期能够稳定地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1-26
5
2
外加磁场的特点
对原子来说, 与磁场相关的 两项的比值: 到目前为止,实验室中产生的磁场 轨道磁矩与外 磁场相互作用
加入外磁场后,球对称性被破坏,角动量不再守恒。 如果磁场的方向沿 z 轴,角动量的平方与 z 分量仍守恒 于是,力学量完全集可以选为
2015-1-26的条件下,系统的态可以选择 的共同本征函数
2015-1-26
在氢原子中,原子核的纯库仑 场具有球对称性,能量本征值 与角量子数无关,简并度为 屏蔽库仑场只具有轴对称性,能量本征 值与角量子数有关,简并度是2l+1。 加入外磁场后,对称性被破坏,能级简 并被完全消除。未加磁场时的能级 分裂成2l+1个能级。
正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
2015-1-26
5
1
正常塞曼效应现象
塞曼于1896年通过实验发现,当把原子 放入强磁场中时,原来没有磁场时发 正常塞曼效应 出的每条光谱线都分裂成三条。 光谱线的分裂反映了简并能级发生分裂。因此,磁场 使原子的简并能级被解除了。 在原子的尺度上看,实验室中常用的磁场近 似是均匀磁场,相应的矢势可以近似地写成 一般取磁场的方向沿 z 轴,请写出矢势的各个分量。 考虑碱金属原子,其中一个价电子在原子实的屏蔽库仑 场中运动。描写价电子的哈密顿量
2015-1-26 5 5
5 4
选择定则
简并能级分裂后,相 拉莫尔频率 邻能级的间距相等: 由于能级分裂,相应的光谱线也发生分裂。 量子力学的进一步计算表明,有些能级之间的跃迁概率 等于零。这相当于存在某种跃迁选择定则。 比如说,对于偶极辐射,如果忽略自旋与轨道的相互作 用,则存在角动量选择定则: 因此,dp只有九种跃迁被允许。 由于能级的分裂是等间隔的,在这九种 跃迁中只存在三种能量差值。 于是,原先没有磁场时的每一条谱线分 裂成三条谱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