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伴随着二十世纪中叶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童年困境、危险经历等负面
成长环境与个人心理疾病的联系。Rutter(1972
)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童年生活的负面环境对于儿童心理行为能力的损伤存在个体差异,并将此类个体发展现象统称为心理弹性(Re-silience
)[1]。心理弹性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正式向对于压力/逆境的传统认识提出挑战,强调以积极的角度看待逆境中的个体发展。
1.心理弹性的定义及研究沿革
1.1心理弹性的定义
目前尚无有关于心理弹性的统一定义。早期研究者将其描述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可以帮助个体在处于不利环境时,避免产生消极的心理发展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弹性被概括为
心理的动态发展过程,包括处于危险环境中的个
体通过克服逆境获得良好发展;个体能够面对并适应持续的生活压力;经历心理创伤的个体得到
了很好恢复。[2]
周会娜等国内学者后期通过总结归纳,将心
理弹性的定义归纳为三种类型:(1)结果性。在危险环境下,心理弹性仍能使个体顺利发展并取得较好的结果;(2)能力性。它是使个体能够承受较大破坏性的环境变化、产生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反应,并能从消极经历中得到恢复,灵活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与品质;(3)过程性。它是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等压力事件时产生良好适应的过程,并意味着个体从困境中走出。
1.2心理弹性的研究沿革
心理弹性的研究历史并不算长,研究者一般将这二三十年的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研究者倾向于将心理弹性看作是心理发展的结果,研究目标在于如何确定影响其最终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与如何评价研
作者简介:缪胜龙,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就读于南京政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军人心理教
育与疏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
缪胜龙
摘要:作为心理健康培养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弹性”一直是国内心理学研究者
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研究取向的差异,心理弹性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通过分析国
内近年来关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国内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向总结为特质型、因素型与过程型三类,并结合国内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心理弹性研究取向本土化研究
究对象的发展状况。危险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从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理、心理、或环境方面的因素。Masten等将危险因素分为三类:长期不利的社会环境、遭受创伤性事件或严重灾难、以及此两种情况相结合的生活状况;[3]在研究对象发展状况的评定中,研究者提出了更具包容度的标准。其中,能否完成与文化、性别和年龄相应的发展任务是研究者较多采用的评定方案;
第二阶段中,研究者基于个体心理发展解释心理弹性。主要研究对象为儿童,研究课题包括儿童对社会环境影响的知觉、对自身经验的解释,以及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加工风格;
第三阶段是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心理弹性干预研究时期,即以干预促成心理弹性。国外心理学工作者以心理弹性为主题,结合社会资源,建成了一批具有危机干预性质的心理援助工程项目。如西雅图社会性发展工程(SeattleSocialDevelop-mentProject)、领先计划(HeadStart)、生活技能训练(LifeSkillsTraining)、Sternberg的“3R”培训方案——
—推理(Reasoning)、心理弹性(Re-silience)和责任感(Responsibility)[4]。2001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弹性发展法案(NRDA),标志着美国开始以行政手段支持心理弹性干预研究。
2.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的三种研究取向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主要有特质型、因素型与过程型三种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在拓宽心理弹性理论的内涵、加深对其本质的探究、提升理论应用价值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2.1特质型研究取向
特质型取向的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体所普遍具有的素质,并且存在个人差异。这种研究取向的意义在于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具体化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的能力与特质,有利于临床相关实践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开展。
该研究取向的主要理论成果有双重加工理论
和情绪灵活性理论。双重加工理论认为体验积极情绪与摆脱负性情绪是个人两种主要的情绪活动。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个体能够持久地体验积极情绪,并能更快地摆脱负性情绪的困扰;情绪灵活性理论则认为心理弹性包含三种成分,分别是主观预期、实际需要与情绪反应能力。高水平心理弹性的个体通过无意或有意识的情绪调节过程,能够根据现实情境的需要作出更加恰当的情绪响应。[5]目前应用度较广的心理弹性量表也多遵从特质型研究取向,比如自我心理弹性量表(TheEgo-ResilienceScale)、康勒-戴维逊心理弹性量表(TheConner-DavidsonResilienceScale)。
在理论模型建构方面,特质型取向的研究者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心理弹性的社会建构模型(SocialConstructionModelofResilience)。该模型将心理弹性看作是自我同一性建构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品质,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建构能够保证个体获得高水平的心理弹性,以应付生活中的逆境与压力。国内部分学者从优化自我同一性建构的角度出发研究能够提高个体心理弹性水平的方式,将研究重点放在家庭氛围、教养方式以及社区建设上。刘桂芬(2011)指出通过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与同伴关系从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支持是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有效途径;[6]陈惠惠(2011)等对农村留守初中生的调查显示,积极的同伴与亲子关系,以及父母良好的婚姻关系对于个体心理弹性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7]何芙蓉(2011)等对四川未受地震影响的农村地区留守初中生的调查同样证实了社会支持、家庭氛围在提高个人心理弹性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8]
2.2因素型研究取向
2.2.1主要的理论模型
早期研究者针对心理弹性进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的相互作用。保护性因素是指可以缓冲逆境负面影响的因素。心理弹性因此被看作是不同性质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着个体认知方式、情绪体验、反应能力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