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培养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大世,其中创新能力更是其中的重头戏,一个国家如果如果有了足够强的创新能力他就能长盛不衰不断发展进步,如果没有创新能力那就只能固步自封,走向灭亡。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精英,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更是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成为了各国关注的问题。

本文对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作了简要综述,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做出了一些个人分析。

关键字:创新能力大学生培养经济发展影响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知识经济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摇篮。

当代大学生, 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2006 年,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示: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发努力、扎实苦干,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周笑妮等,2010)他们能力的强弱,将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

因此, 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要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 并且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除此之外, 还要有一定的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最为重要的, 是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王丽萍,2008)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基础
创新能力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关于创新能力内涵的解释有很多我简要选取了这三种: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等为代表, 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 ,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 核心是创新思维(张宝臣,2004)。

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等为代表, 她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 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安江英,2006)。

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Burton R. Clark,1993)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1.标准化思维
传统的标准化思维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痼症, 从高考的标准化训练到考研命题的标准化引导, 从中学教师的“刻板”讲解到大学教师的“规范”说教, 满脑子的标准化答案, 使学生固步自封, 思想越来越趋同, 想象力越来
越枯萎, 创造力被抹杀。

知识传授的僵化成了思维标准化的罪魁祸首。

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三种破坏作用, (1)功能固着, 把某种对象的功能作用或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 它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独创性的突出表现。

(2)权威迷信, 学生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 全无批判意识, 导致思想的僵化和禁锢。

(3)思维惰性, 学生不愿也不善于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形成了思维惰性。

应试教育的实施, 加剧了思维标准化情形的发生, 传统的“师德尊严”趋同斥异弱化了学生人格。

近几年, 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想、创新精神方面做了些有益工作,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创新思维训练和有效的方法引导, 没有使学生真正摆脱“标准化思维”的影响和束缚。

(焦德杰,2007)
2.师资力量保障相对薄弱
大学教师的创新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大学素质教育能否贯彻落实。

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教师素质的高低。

从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来看,在教育思想方面仍然是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占主导地位,还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大多数教师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单向的知识传递模式,造成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自由想象、自由研究空间少,这些均不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李芹,2011)
3.创新能力培养物质投入不足
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的支撑。

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增加图书资料、改善教学实验设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善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等都需要有资金的投入,而目前各级各类高校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还远远赶不上形势的发展。

(Lundberg, Todd C.,2012)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转变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
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具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

思维方式、思维水平是影响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

而教育的承袭传统、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抹煞了学生创新的本性,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热情,造就了学生的思维定势。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转变其陈旧的思维模式,打破条条框框,培养独立自由、求新求变的创新性思维,如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非理性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等。

为了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要调整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增加课外学时,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黄小波等,2009)
2.变革传统教育模式
首先改变应试教育,把学生从考试中解放出来。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改革课堂
教学,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互动式、引申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问题的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启发。

管理部门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鼓励学生开发自己的兴趣,培养各种爱好,突出个性发展。

大学生自身也要在很好地学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

(胡龙华等,2003)
3.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构建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

首先在教育评价上, 教师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 通常是一次考试的成绩, 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 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 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 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

(Scriabina, Natalia,2011)其次在激励机制上, 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以利益激励, 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

同时, 建立专项奖励基金,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 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便利。

另一方面, 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便利以及导师专业辅导。

(ZAKARIA, FAREED,2011)
4.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创设新型课堂,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充分互动在教的层面上,应实现由灌输型教学模式到探究型教学模式转换;从课程资源来看,应实现由封闭的教学模式到开放的教学模式转换;从教学方法来看,应实现由置入的教学模式向对话的教学模式转换。

(HARPER, STEPHEN C.,2011)与此同时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校外活动,为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予以引导,并积极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爱好者协会、学生社团,激励他们走出校门深入社会。

(刘兴亚,2008)
5.促进教学研的有机结合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使教学研三者有机的结合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对学生而言, 如果把知识的接收和问题的探究结合起来, 不断参与和从事科学研究,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实施教学研结合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科学研究可以结合当前的学习内容, 不必过于精尖和高难。

许多学科的作业往往就可以设计成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科研作业。

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教给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会学生使用图书资料, 学会掌握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和利用信息, 掌握基本的科研程序和步骤, 体验科研过程。

同时制定出鼓励学生从事科研的措施, 引导学生参与和进行科研活动,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毛玲,2009)
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丰富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学科设置! 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人才和知识的快速流动等特点"奠定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高校对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大力提倡和积极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把高校科技创新的资源和能力与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就迫在眉睫。

(张炜,2004)
早在2006 年,我国就发布了《科技规划纲要》。

中央一再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由此看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

(赵迪等,201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但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十分突出。

目前,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

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能源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将难以为继。

当前,我国正处在必须调整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并把科技支撑措施作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支撑措施对于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既是对科技支撑作用的检验,也是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检验。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也预示着国际竞争格局的新变化。

因此,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就必须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上有更大的作为,以形成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赵艳荣,2010)
五、综合论述与前景展望
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

他们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国家、民族的发展,经济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就
更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想要达到这一目的与效果,首先,应从大学生自身出发端正学习态度,转换学习方法,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再受老师思想禁锢。

政府与学校要切实抓好自主创新教育,给大学生一个良好地,自由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供给他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在物资上给予支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

从社会角度来说,要努力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风气,鼓励创新,认可创新,积极创新。

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之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加快经济建设速度。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强化了自身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增长。

于企业于国家都是如此。

目前我国加大了自主创新的投资力度,对于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愈发重视,投入的资金与人力都非常可观,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经济层面上,大批高素质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大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之更具竞争力。

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家投入力度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台阶,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而且从长远看,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支关键的生力军,一股重要的力量!将来,必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江英, 田慧云.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 中国电力教育, 2006( 1) : 29- 3
2.
2.周笑妮,朱江. 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0(12):18-20
3.王丽萍.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8(01):31-33
4.张宝臣. 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J]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 2) : 40
5.BurtonR. Clark. The Research Foundations of Graduate Education[M]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6.焦德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06):25-27
7.李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与解决途径研究[J]。

科技资讯。

2011(07):8
8.Lundberg Todd C. Let My People Innovate[M]. 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 Spring2012, Vol. 2012 Issue 157, p83-95, 13p
9.黄小波,陆文.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J].黑龙江教育,2009(06):11
10.胡龙华,李国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南方冶金学院院报第24卷第6期,2003(11):15-17
10.Scriabina, Natalia .Learning to innovate in twenty-first-century community colleges: Searching for the general education niche in two-year colleges[M]. Natalia Quality Progress; Jun2011, Vol. 44 Issue 6, p16-22, 7p
11.Zakaria, Fareed . Innovate Better[M]. Time; 6/13/2011, Vol. 177 Issue 24, p30-32, 3p, 3 Color Photographs
12.Harper Stephenc, Porter Thomasw. INNOVATE OR DIE[M] Industrial Engineer: IE; Sep2011, Vol. 43 Issue 9, p34-39, 6p
13.刘兴亚. 浅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J]. 现代教育科学,2008(05):9
14.毛玲.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科教文汇, 2009(01):6-7
15.张炜. 集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科技进步[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1):22
16.赵迪.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 企业导报,2011(01):16-18
17.赵艳荣.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 行政与法,2010(12):25-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