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画中国古代名画欣赏

合集下载

佳士得2020拍卖鉴赏——中国古代名画(一)

佳士得2020拍卖鉴赏——中国古代名画(一)

佳⼠得2020拍卖鉴赏——中国古代名画(⼀)李诂倣唐寅笔意⼭⽔款识:戊⾠(1808)仲夏⽉,橅六如居⼠笔,暎垣⼤兄鉴,仰亭李诂。

钤印:「仰亭」注:李诂,字仰亭,云南昆明⼈,曾从杨毓兰(畹亭)学画,善临古。

161.7 x 76.6 厘⽶, 63⅝ x 30⅛英⼨戴熙晚⼭秋树释⽂:秋树有声吟落叶,晚⼭⽆语对斜阳。

咸丰⼰未(1859)冬⽉初五⽇写寄寿阳相国雅教,泉唐戴熙。

钤印:「戴熙」注:本幅上款「寿阳相国」,即祁寯藻(1793-1866)。

祁寯藻,字叔颖、实甫,号春圃、息翁,⼭西寿阳⼈,道咸同三代帝师,嘉庆起四朝⽂⾂,时⼈敬称「寿阳相国」。

85.5 x 45.3 厘⽶,33⅝ x 17¾ 英⼨居廉牡丹蜜蜂释⽂:甲⾠(1904)花朝为杰⾂仁兄⼤⼈鑑正,隔⼭⽼⼈居廉。

钤印:「古泉七⼗以后作」注:本幅上款「杰⾂」或为江起鹏(1864-1953)。

江⽒字杰⾂,⼴东政治、教育家,1890年代求学于波特兰理⼯学院,毕业后返国任《商报》西⽂记者,曾于黄埔军校任教,后担任⼴东省政府参议。

182.5 x 42 厘⽶,71⅞ x 16½ 英⼨恽寿平端阳景设⾊绢本⽴轴释⽂:榴⽕如珠艾叶长,红葵还似美⼈妆。

⽟盘细切蒲根绿,浴罢兰汤进⽻觞。

南⽥客寿平。

钤印:「寄岳云」、「南⽥草⾐」、「寿平」注:本幅诗⽂著录于恽寿平《瓯⾹馆集》,见于《别下斋丛书》,诗名《端阳景》。

164.4 x 47.2 厘⽶,64¾ x 18⅝英⼨李鱓牡丹图⽔墨绢本⽴轴款识:茆屋半间⽆住处,牡丹犹⾃起楼台。

抚唐⼈诗画,复堂懊道⼈鱓製。

钤印:「鱓」、「宗杨」98 x 38 厘⽶ 38½ x 15 英⼨王⽂治草书临《思想帖》⽔墨纸本⽴轴释⽂:羲之顿⾸,不复见君。

甚有思想,得告慰之。

故苦乏⽓兼欲痔下忧深。

⼩佳尅⾯。

右军《思想帖》真迹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之势,⽂治临。

钤印:「王⽂治印」、「曾经沧海」鑑藏印:(吴云)「平斋清玩」、(钱镜塘)「钱⽒数青草堂藏书」94.3 x 33.6 厘⽶,37⅛x 13⅛英⼨铁保⾏书节录董其昌语释⽂:以蹊径之怪竒论,则画不如⼭⽔;以笔墨之精妙论,则⼭⽔不如画。

中国古代十大名画

中国古代十大名画

评价:被誉为“画中兰亭”,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瑰宝
• 被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视
• 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04
十大名画之三:《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创作背景:元代时期,画家黄公望描绘了富春江畔的山水景色
• 富春江畔的山水景色优美,被誉为“画中之山水”
• 黄公望以此为题,创作了这幅画卷
《墨葡萄图》的影响和评价
影响:对中国古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为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评价:被誉为“画中兰亭”,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瑰宝
• 被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视
• 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11
十大名画之十:《东坡笠屐图》
《东坡笠屐图》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创作背景:宋代时期,画家李公麟描绘了苏东坡的形象
• 苏东坡的形象生动,被誉为“画中之东坡”
• 李公麟以此为题,创作了这幅画卷
作者:李公麟(约1049-1106年),宋代著名画家
• 以画人物、山水、花鸟著称
• 《东坡笠屐图》是其代表作之一
《东坡笠屐图》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艺术风格: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用笔简练,富有变化
• 描绘了汴京的街道、河流、建筑、人物等元素
•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特点:画面以长卷形式展开,分段描绘
• 每一段都有主题,画面丰富多样
• 长卷形式使画面具有连贯性和动态感
《清明上河图》的影响和评价
影响:对中国古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为后世风俗画、城市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为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 长卷形式使画面具有连贯性和动态感

中国古代名画表格(无主题)

中国古代名画表格(无主题)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幅中国名画(部分)1 名称五牛图材料纸本、水墨、淡着色6 卖完作者韩滉尺寸20.8cm×139.8cm创作时间唐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

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

整幅画面出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

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乘僻的。

2 名称虢国夫人游春图材料绢本、工笔重色12 卖完作者张萱尺寸51.8cm×148cm创作时间唐收藏辽宁博物馆作品竭力表现贵妇们游春时悠闲而懒散的欢悦气氛,以华丽的装饰、骏马的轻快步伐衬托春光的明媚;以前松后紧的画面结构,传达出春的节奏;而人物的丰润圆满,丰姿绰约,则既表现出贵妇的雍容闲雅,又展现出春的气韵,而这种气韵也体现了大唐盛世的庄严与华贵。

3 名称清明上河图材料绢本、淡设色5还有一幅作者张择端尺寸24.8cm×528.7cm创作时间北宋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属一级国宝。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4 名称秋庭戏婴图材料绢本、设色12还有5幅作者苏汉臣尺寸19.5cm×108.7cm创作时间北宋收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秋庭戏婴图”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两个锦衣孩童在庭院玩著一种推枣磨11的游戏。

兄妹两人无论从头发、眉目,衣饰,都精心刻画,丝染兼备,而且变化极为丰富,以长而圆润的线条,画出衣纹,再仔细点染衣服上的花纹,不仅画出质料的柔软细致,更赋予衣服华丽的质感,这些细微的处理,使得子孩丰润、柔软、细致的模样,跃然於纸上,令人心生爱怜。

【精品美术】高中美术课件:中国古代人物画(共43张PPT)

【精品美术】高中美术课件:中国古代人物画(共43张PPT)
夜宴图》;本画分夜宴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五段。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一段:夜宴听乐
仔细观察,主人翁韩熙载的神态有何特点?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二段:观舞
韩熙载是 高兴的,还是 郁闷的?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从人物的穿着中,你 看出了人物有何特点?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油画用色丰富厚重。中国画用色轻淡。
欣赏中西方人物画名作,请比较它们的造型技法不同之处。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
意大利拉斐尔《圣母子》
油画以明暗面块造型为主。中国画以线造型为主。
欣赏中西方人物画名作,请比较它们在主客观表达方面的不同之处。
北宋梁楷 《太白行呤图》 法国安格尔 《莫瓦铁雪夫人像》
油画注重客 观的描绘。中国 画注重程式化表 现,以意趣为主
五代:顾宏中《韩熙载夜宴图》
第四段:清吹
第三段:休息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五段:送客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李后主刚即位时,猜忌心很重,鸠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韩熙载因为是北 方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韩熙载为逃避南唐李后主的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李 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仔细观察韩的所作 所为,然后画出来给他看。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画名就叫《韩熙载夜 宴图》。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梁楷《六。 屈子行吟图 明 陈洪绶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南宋:李嵩《货郎图》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清黄慎《渔翁渔父图》
步辇图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 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 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 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 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 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 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 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 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 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 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 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 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 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清· 郎世宁《百骏图》
《百骏图》,该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 宫博物院。 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 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 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 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骏图》是他的代 表作之一。
谢 谢 观 赏
北宋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北宋 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 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 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 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 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 值。
《百骏图》
郎世宁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 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 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 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 展现一种空间美。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ppt课件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ppt课件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
明代艺术代表作品
图册描绘华岳三峰奇险峻伟 的景色,并绘记沿途游览休 息等活动。构图以中景、近 景为主,也有气势磅礴的全 景。画家在深入观察自然和 积累大量写生稿的基础上, 构思出富有典型的情景,成 功地表现出华山“秀拔之神, 雄特之观”及石骨坚凝的特 质,并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笔力挺技刚劲,浑厚沉着, 墨气明润,浓淡虚实相生。 有些画幅略加赭石、花青等 淡彩渲染,益为清丽。技法 取自南宋马还、夏圭,而时 出己意。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代表作品
意大利著名画家 达芬奇创作于1504 年左右。画中的蒙娜丽萨成为美学 的,哲学的象征性形象,早已成为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家模仿的 对象。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 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 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 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 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 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 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 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 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 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 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 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 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 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 的“神秘的微笑”。
送子天王图吴道子
宋辽艺术代表作品
早春图宋郭熙
这幅画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 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 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 的雄伟气势。近景有大石和巨松, 背后衔接中景扭动的山石,隔着云 雾,两座山峰在远景突起,居中矗 立,下临深渊,深山中有宏伟的殿 堂楼阁。左侧平坡逶迤,令人觉得 既深且远。作者以粗阔扭曲的线条, 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 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 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所以 称为「卷云皴」。树木枝干虬曲, 枝桠像伸指布掌的样子,称为「蟹 爪枝」,是承袭自宋初李成一系的 特色。

古代名画100幅,收藏起来慢慢看!

古代名画100幅,收藏起来慢慢看!

古代名画100幅,收藏起来慢慢看!《千⾥江⼭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古代的绘画作品,是中华⽂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的瑰宝。

上溯萌发绘画的上古时期,下⾄晚清,上下四千年。

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延绵不断,并此起彼伏地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马远《⽉下把杯图2》▽佚名《⾦明池争标图》▽佚名《⾼阁凌空图》▽佚名《花⽯草⾍图》▽佚名《盥⼿观花图》▽华嵒《疏树归禽图》▽任颐《绣球图》(花卉⼗⼆开)▽任颐《芙蓉、丁⾹图》(花卉⼗⼆开)▽任颐《天⼦万年图》(花卉⼗⼆开)▽李鱓《⽔仙图》(花卉⼗⼀开)▽邹⼀桂恽兰溪《⽵⼦桃花图》(花卉⼋开)▽邹⼀桂恽兰溪《桃花图》(花卉⼋开)▽邹⼀桂恽兰溪《牡丹图》(花卉⼋开)▽邹⼀桂恽兰溪《菊花图》(花卉⼋开)▽邹⼀桂恽兰溪《牵⽜花图》(花卉⼋开)▽邹⼀桂恽兰溪《梅花图》(花卉⼋开)▽邹⼀桂恽兰溪《芙蓉⽵⼦图》(花卉⼋开)▽邹⼀桂恽兰溪《天竺⽔仙花》(花卉⼋开)▽任熊《⼗万图册(14开)局部》4▽任熊《⼗万图册(14开)局部》5▽任熊《⼗万图册(14开)局部》6▽任熊《⼗万图册(14开)局部》7▽余穉《花鸟册(12页)》1▽余穉《花鸟册(12页)》10▽余穉《花鸟册(12页)》12▽余穉《花鸟册(12页)》11▽余穉《花鸟册(12页)》2▽余穉《花鸟册(12页)》3▽余穉《花鸟册(12页)》4▽余穉《花鸟册(12页)》5▽余穉《花鸟册(12页)》6▽余穉《花鸟册(12页)》7▽余穉《花鸟册(12页)》8▽余穉《花鸟册(12页)》9▽宋⼈《乳鸭图》(宋画翎⽑花鸟⾛兽选集全20页)▽宋⼈《太液荷风图》(宋画翎⽑花鸟⾛兽选集全20页)▽宋⼈《奇峰万⽊图》(宋⼈⼭⽔画册选全20页)▽宋⼈《⼭茶荠雪图》(宋花卉草⾍选集全12页)▽宋⼈《⼭阁晴岚图》(宋⼈⼭⽔画册选全20页)▽宋⼈《杨柳乳雀》(宋画翎⽑花鸟⾛兽选集全20页)▽宋⼈《桃花⼭鸟图》(宋画翎⽑花鸟⾛兽选集全20页)▽宋⼈《桑果⼭鸟图》(宋画翎⽑花鸟⾛兽选集全20页)▽宋⼈《毂丰安乐图》(宋画翎⽑花鸟⾛兽选集全20页)▽宋⼈《狸奴图》(宋画翎⽑花鸟⾛兽选集全20页)▽宋⼈《离枝伯赵图》(宋画翎⽑花鸟⾛兽选集全20页)▽宋⼈《秋葵图》(宋花卉草⾍选集全12页)▽宋⼈《紫薇图》(宋花卉草⾍选集全12页)▽宋⼈《芙蓉图》(宋花卉草⾍选集全12页)▽宋⼈《花鸟图》(宋画翎⽑花鸟⾛兽选集全20页)▽宋⼈《苹婆⼭鸟图》(宋画翎⽑花鸟⾛兽选集全20页)▽宋⼈《螽斯棉瓞图》(宋花卉草⾍选集全12页)▽宋⼈《野疏草⾍图》(宋花卉草⾍选集全12页)▽恽寿平《⼭⽔花卉图册选(全10页)》6▽恽寿平《⼭⽔花卉图册选(全10页)》7▽恽寿平《牡丹图》(恽寿平王翚《花卉⼭⽔合册》)▽恽寿平《秋海棠图》(恽寿平王翚《花卉⼭⽔合册》)▽恽寿平《秋花图》(恽寿平王翚《花卉⼭⽔合册》)▽恽寿平《萱草图》(恽寿平王翚《花卉⼭⽔合册》)▽恽寿平《⾟夷图》(恽寿平王翚《花卉⼭⽔合册》)▽朱光普《江亭晚眺图(纨扇)》2▽李嵩《花篮图》(宋花卉草⾍选集全12页)▽林椿《海棠图》(宋花卉草⾍选集全12页)▽王诜《⽟楼春思图纨扇》2▽赵昌《杏花图》(宋花卉草⾍选集全12页)▽郎世宁《桃花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樱桃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海棠⽟兰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牡丹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百合花缠枝牡丹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粟粟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紫⽩丁⾹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翠⽵牵⽜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芍药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花鸟图册(10页)》1▽郎世宁《花鸟图册(10页)》10▽郎世宁《花鸟图册(10页)》2▽郎世宁《花鸟图册(10页)》3▽郎世宁《花鸟图册(10页)》4▽郎世宁《花鸟图册(10页)》5▽郎世宁《花鸟图册(10页)》6▽郎世宁《花鸟图册(10页)》7▽郎世宁《花鸟图册(10页)》8▽郎世宁《花鸟图册(10页)》9▽郎世宁《荷花慈姑花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菊花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虞美⼈蝴蝶花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花稷穗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黄刺芨鱼⼉牡丹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郎世宁《鸡冠花图》(仙萼长春图全16页)▽陈洪绶《杂画册(全8页)》5▽陈洪绶《花鸟册页(全10页)》1▽陈洪绶《花鸟册页(全10页)》10▽陈洪绶《花鸟册页(全10页)》2▽陈洪绶《花鸟册页(全10页)》3▽陈洪绶《花鸟册页(全10页)》4▽陈洪绶《花鸟册页(全10页)》5▽陈洪绶《花鸟册页(全10页)》6▽陈洪绶#花鸟册页(全10页)#7▽陈洪绶#花鸟册页(全10页)#8。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作者:林子涵来源:《考试·高考文科版》2012年第02期一、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曹植的作品中,除了“七步诗”,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后来,著名的画家顾恺之依据《洛神赋》,画了流传千古的名画《洛神赋图》,此画为顾恺之传世精品。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

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

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

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念,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

此《洛神赋图》是宋代摹本,保留着魏晋六朝的画风,最接近原作。

(本文图为局部)二、唐朝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向大唐求亲,第二年到达长安。

由于当时大唐国泰民安,各民族友好相处,竟有五个兄弟民族的首领向大唐求亲,太宗很是为难。

最后,想出一个平等竞争的办法:请五位大使参加考试,谁考胜了,就把公主嫁给谁家的首领。

当时出了五道难题,吐蕃使臣禄东赞过关斩将,一路领先,最终取得了胜利。

太宗非常高兴,心想松赞干布的使臣这样机智、聪明,松赞干布自己更不用说了。

于是,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

《步辇图》图卷右边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

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

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的体态映衬了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为反衬;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衬托唐大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为正衬。

中国古代40幅传世名画,每一幅都是时代的缩影

中国古代40幅传世名画,每一幅都是时代的缩影
《女史箴图》局部
东晋的《女史箴图》原作已佚,现存为唐代摹本,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另藏宋 代摹本,多出樊姬、卫女2段,水平稍逊。 《女史箴图》局部 NO.2 《洛神赋图》 绢本设色,横572.8cm,纵27.1cm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名篇《洛神赋》所绘《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 学作品的画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 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人物,73匹牲畜,车轿及船只数十艘。气势宏大、构图严谨、 技法娴熟。充分反映了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局部 NO.22 《墨竹图》
绢本,横105.4cm,纵131.6cm
湖州竹派开山鼻祖,北宋文同所绘《墨竹图》。以倒垂竹枝为主体,将书法的抽象美引入墨竹 画之中,疏密有致,生趣蓬勃,形神兼备。 宋代文人眼中,竹可以言志,更可以寄情。借水墨的淋漓酣畅和竹枝的挺拔潇洒抒发意兴,富 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全图分五个段落,完整再现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场 景。造型准确精微,线条遒劲流畅,色彩绚丽清雅。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NO.15 《珍禽图》
绢素稿本,横70cm,纵41.5cm 五代后蜀黄筌《珍禽图》 ,从画面「付子居宝习」来看,是给其子课徒的写生稿本。现存北京 故宫博物院。 《珍禽图》局部 《珍禽图》在尺幅有限的绢素上,用细劲的线条和清丽的色彩,描绘自然中的众多生灵,昆 虫、鸟雀及龟类等共24只,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NO.5 《历代帝王图》
绢本绘画,横531cm,纵51cm
唐代画师阎立本的名画《历代帝王图》,后人摹本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画中分别刻画了 历史上汉至隋间,有不同作为的13位帝王的生动形象,按历史顺序依次是:

古代名画赏析

古代名画赏析

古代名画赏析古代名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通过对古代名画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领略到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几幅著名的古代名画进行赏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作品。

1.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品,描绘了北方城市汴京(今河南开封)繁忙的市井景象。

画面上人物众多,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城市的繁荣和百姓的生活状况。

通过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细节,张择端成功地传达了他对社会风貌的观察和思考。

2. 《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南宋画家王希孟的杰作,以山水为主题,描绘了中国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

画面上山峦起伏,江水蜿蜒,树木繁茂,气势恢宏。

王希孟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层次感,展现了江南地区的秀美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 《百鸟朝凤图》《百鸟朝凤图》是明代画家徐渭的代表作品,以鸟类为主题,描绘了鸟儿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场景。

画面上鸟儿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徐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成功地表现了鸟儿的生动形象,同时也传达了他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热爱。

4. 《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品,描绘了他在浙江富春山居的生活场景。

画面上山水交融,树木葱茏,富有诗意。

黄公望通过流畅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展现了山水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对这几幅古代名画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画家们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他们通过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成功地传达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这些古代名画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瑰宝。

在欣赏古代名画时,我们应该注重细节,细细品味画面中的每个元素。

从线条的运用到色彩的搭配,从画面的构图到细节的描绘,每个方面都蕴含着画家的用心和智慧。

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画家的背景和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作品。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 PPT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 PPT

王希孟:北宋画家(1090——?),生卒年代不详。
《千里江山图》据卷后有北宋奸臣蔡京题跋知系王希孟所作。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 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 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 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 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 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步辇图》局部
《步辇图》局部
《步辇图》 图卷左侧
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 禄东赞,后为通译者。 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 、 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 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 之态,是为正衬。该图 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 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 朗、重点突出,节奏鲜 明。
三、《唐宫仕女图》系列
唐· 张萱、周昉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 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 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 雅著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 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 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 图》。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 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 特征。
《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绘(宋摹本),绢本设色,纵51.8厘米, 横148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虢国夫人游春图》,此图描绘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整幅不画背 景,着力于人物从容欢快情绪的刻画,装备华丽的骏马踏着轻快的碎步,整个出行队伍装饰 得花团锦簇,使人联想到春光明媚的季节,更突出了杨家姊妹的奢华骄纵。 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 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居右上首, 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张萱:
唐,汉族,长安(今西安)人。 开元(713-741)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职。以善绘贵 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
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张萱的作品计有数十幅,不少 还一再被许多画家摹写,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 今已无一遗存。 历史上留下两件重要的摹本,即传说是宋徽宗临摹 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和《捣练图》卷。
解读捣练图
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 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 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 线的情景
解读捣练图
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 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 去。
这一组是描绘两个妇女正在把经木杵捣过 的练用力扯平,另一妇女用熨斗加以熨平 的劳动场面。左侧的妇女扯练时身体稍稍 后仰的细写真实面有传神的表现了用力扯 练的神态。同样的,中间那位用熨斗熨练 的妇女其神态之专注,也是画家着重刻画 的地方。更富有生情趣的是,一个淘气小 女孩再练下来回玩耍的细节描写,既符合 生活的真实,又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 板。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至于主要 人物的造型及其衣着的设色,同样体现了 典型的盛唐风格。


虢国夫人游春图
• 《虢国夫人游春图卷》是唐代著名画家张萱 的一幅传世珍品。 • 此图描写唐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 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春天出游 的行列。 • 它真实地描绘了唐代上层社会妇女闲散享乐 的生活。
• 《盛唐女性的生活 ——<捣练图>》
解读捣练图
画中的人 物在干 什么?
《洛神赋图》简介
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今 存有宋代摹本5卷,皆绢本设色,分别藏于中国大 陆、台湾台北及美国。一纵27.1厘米、横572.8厘 米,藏故宫博物院;另一纵26厘米、横646厘米, 藏辽宁省博物馆。 该图以三国魏文学家曹植的 《洛神赋》为依据,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 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作品将 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 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 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 分隔又相联接。图中山石、林木,反映了早期山 水画的表现技法和面貌。画面和谐统一,丝毫看 不出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迹象。作品线条,前 者飘逸,人物动态委婉从容,后者人物形体较低 矮,线条圆转短拙,色彩较浓丽。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_1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_1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一、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属一级国宝。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二、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五牛图》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麻纸本,纵28.8厘米,横139.8厘米,无款印。

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韩滉。

这幅《五牛图》,其用笔之细,描写之传神,牛态之可掬,几可呼之欲出。

它的珍贵还在于,中国古代留存今世的多为花鸟人物,以牛入画,且如此生动者,《五牛图》堪称孤品。

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汉宫春晓图》《汉宫春晓图》鉴赏《汉宫春晓图》堪称仇英的代表作,与沈周、文徵明、唐寅为画史合称“明四家”。

《汉宫春晓图》原件为绢本,纵30.6厘米,横574.1厘米,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仇英在此长卷中用精细的工笔画,描绘出春季宫闱中妃子、宫娥的日常琐事,一百余人,百人百态。

人物中有梳妆、吹奏、弹唱、斗草、观书、赏画、图像、戏婴。

其中还有引人注目的围棋活动。

棋枰上布子寥寥,纵横棋道清晰可辨,弈棋、观弈诸人包括旁侧执扇侍从都专注棋局,眉目传神。

四、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作者王希孟,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後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後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

惜年寿不永,20馀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

《千里江山图》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五、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年代: 五代(原迹已佚失,今版本为宋人临摹本) 作者: 顾闳中顾闳中的原迹早已佚失,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传为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被认为是存世最古的一件摹本,一说是北宋摹本,一说是南宋摹本。

古代名画鉴赏

古代名画鉴赏

古代名画鉴赏1. “哇,《清明上河图》可真壮观啊!”每次看到这幅画,我就好像穿越到了那个繁华的北宋都城汴京。

就好比我们学校举办活动的时候,那热闹的场景跟画里有得一拼呢!张择端真厉害,能把那么多人和景都画得这么细致,让我都能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快乐和忙碌。

我真想也去那画里逛一逛呀!2. “《富春山居图》简直太美啦!”黄公望真的太牛了呀!每次我看着这幅画,就感觉自己好像在那美丽的山水间游玩一样。

就像我去爬山的时候,看着那连绵的山脉和流淌的溪水,不就是画里的感觉嘛!这幅画让我好想去那个地方看看呀!3. “哎呀呀,《洛神赋图》真的好神奇呀!”曹植和洛神的故事在这画里表现得好生动啊。

就像我看故事书的时候,会被里面的情节深深吸引一样。

顾恺之把他们画得那么美,让我都为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呢,真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呀!4. “哇塞,《步辇图》好有意思呀!”阎立本画的这些人物都好传神呀!感觉就像我们在表演节目时,大家都努力展现出自己的角色一样。

画里唐太宗那么威严,那些使者也各有特色,真的好棒呀!5. “《五牛图》里的牛好逼真呀!”韩滉怎么能把牛画得这么像呢!就像我在农场看到的那些牛一样真实。

每头牛的样子和神态都不一样,真的太有趣啦,好想摸摸那些牛呀!6. “《韩熙载夜宴图》真的好热闹呀!”顾闳中把这场夜宴画得跟真的似的。

就像我们过年时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画里的人们又跳舞又奏乐,真的好欢乐呀,我都想加入他们一起玩啦!7. “《千里江山图》简直太震撼啦!”王希孟这画得也太绝了吧!那大片大片的青山绿水,就像我去旅游时看到的美丽风景一样让我陶醉。

我真的好羡慕他能画出这么美的画呀!8. “《唐宫仕女图》里的仕女们好优雅呀!”张萱和周昉把这些仕女画得好美呀。

就像我们看舞蹈表演时那些优雅的舞者一样。

她们的姿态和神情都那么迷人,真的好让人喜欢呀!9. “《捣练图》真的好生动呀!”这些妇女们干活的样子好有趣呀,就像我看到妈妈做家务时的忙碌身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名画欣赏

《高逸图》(部分)孙位唐代
此图为《竹林七贤图》残卷。

图中所剩四贤,四贤的面容、体态、表情各不相同,并以侍童、器皿作补充,丰富其个性特征。

人物着重眼神刻画,得顾恺之“传神阿堵”之妙。

画中山石用细紧柔劲的线条勾出轮廓,然后渲染墨色,完密地皴擦出山石的质感。

画树木是用有变化的线条勾出轮廓,然后用笔按结构皴擦。

几株树各有不同的画法。

兼有张僧繇“骨法奇伟”的特点。

画风在六朝的基础上更趋工致精巧,开启了五代画法的先路,是书画中的瑰宝。

pHY
if
《江行初雪图》(部分)赵斡五代南唐
此图为赵斡仅有的传世作品。

表现朔风凛冽、雪花飘飘的冬曰江岸,渔夫们冒着严寒张网捕鱼的情景,全卷布置以芦苇、寒树、坡岸、板桥,渔民活动其间,或撑舟,或撒网,或于芦棚中避寒,或在船上炊食,江岸有骑驴之行旅,寒冷畏缩之状极为生动感人。

画中树石笔法劲健,水纹用笔尖利,天空以粉弹出飞舞的雪花,技巧十分娴熟。

是一幅流传有绪的中国绘画珍品。

2&lC
《洛神赋图》(部分)顾恺之东晋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3{w
《潇湘图》(部分)董源五代南唐
全卷以横幅形式图写江南山丘沙岸江河纵横的秀美景象,山头丛林杂树以水墨点染,平沙坡岸间以披麻皴擦绘成,开卷处有二宫装女子并立,滩头列有五人击鼓奏乐,江面舟中有朱衣贵族端坐,后段近岸处有渔夫十人拉网捕鱼,山水皆以花青运墨点染,平淡幽深,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气候湿润、烟雨空蒙的特色,人物则以细笔重彩涂写,神采历历俱足,是董源的传世名作。

《游春图》展子虔北周末隋初
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

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笔法细劲流利。

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但线条已有轻重、顿挫的变化。

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

这是现存我国著名画家作品中最古的一幅,也是卷轴山水画最早的杰作。

%K
《夏景山口待渡图》(部分)董源五代南唐
此图描绘的是江南夏天景色。

开卷处干沙浅岸,坡下溪流萦绕,布景空灵。

中幅结构缜密,山峰层丘叠壑,焦墨大披麻皴,高厚雄壮。

卷末沙岸延伸,垂柳成行,展现出平远辽阔的江景。

全卷用披麻皴加墨点笔法表现漫山的树木丛林。

与《潇湘图》相比,虽形体有些一致,但用笔墨有出入之处,其笔墨变幻是多样的。

b7《匡庐图》荆浩五代后梁
全景式的构图表现峻拔的山峦和水边村居的清幽景色,画幅上端高山耸起于云表,崔嵬奇峭,结构严密,气势宏大,构图以高远和平远相结合,而其浑远、奥冥、飘渺尽得其当。

画法皴染兼备,皴法用小披麻皴,层次井然。

画家用水墨皴染画出山势的形态变化,其下山径曲折,山间水滨布置有屋宇、桥梁、长松、林木,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特点。

IHtS1
《笼袖骄民图》董源五代南唐
对于画中描绘内容,历代颇多不同解释。

此图为四幅绢拼成之大幅,以重著色画江南郊野风光,山峦圆浑峻厚,江水宽广纤回,山麓人家彩灯高悬,水边有彩舟排列,人群作歌舞情状,船头岸上亦有奋臂擂鼓者,人物皆以重彩绘染,在山水画中穿插了风俗情节。

画中山形水貌与南京极肖似,显系图写南唐首都建康郊野节曰娱戏之景象,亦有粉饰升平成分。

此图画山峦用披麻皴,青绿著色,虽无款识,历代相传为董源笔,必由来有自。

'
《雪竹文禽图》黄筌五代后蜀
此图的笔法十分工细,先作淡墨而后用色彩渲晕,并分许多层次,完全符合画史所记黄筌的艺术形式。

黄筌所画,不妄下笔,花竹师滕昌祜,山水师李异,鹤师薛稷,然其所学,笔意豪瞻,脱去格律,过诸公为多。

所以筌画兼有众体之妙,凡山花野草,幽禽异兽,溪岸江岛,钓艇古槎,莫不精绝。

4
《高士图》卫贤五代南唐
此图为五代南唐画院画家卫贤的作品,又名《梁伯鸾图》,描绘的是汉代隐士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

整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下部竹树相杂,溪水环绕;上部则远山巨峰,平远山岭。

画中梁鸿端坐榻前,正潜心于学问;而孟光则恭敬地双足跪地,举着盘盏,递向案上。

作者巧妙构思,将盘盏作黑红两色,置于孟光前额和梁鸿桌案之间,十分醒目,恰是道出了“举案齐眉”的典故。

全幅结构繁复,但景物设置都错落有致,独具匠心,处处都与表现主题高人逸士有机相联而浑然一体。

《临流独坐图》范宽宋初
此图表现崇山峻岭的山野景象,山中点缀溪流飞瀑楼阁寺观,气势恢宏,云烟浮动,近岸秋林老屋之旁有一老叟临流抚琴。

`Q^VP
《明皇避暑宫图》郭忠恕北宋
此图无款识,传为郭忠恕所绘。

画中宫室建筑宏伟壮丽,结构复杂,细密精工,造型准确,避暑宫背山面水,景色宜人。

图中山石呈卷云状,已是北宋中期郭熙画派的风致。

*|h:
Y
《秋山问道图》巨然五代宋初
本图无款,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叠起的山峦,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处茅舍数间,屋中有二人对坐,境界清幽,前人谓巨然之山水,善为烟岚气象。

d
Q^+C
《春山图》(部分)燕肃北宋该图是一幅画在纸本的水墨全景山水,春山耸秀,溪流板桥,竹篱村舍,高松垂柳和高士在山水中寻幽访胜的刻画,处处都流露出对林泉之乐的向往,具有浓郁的诗情,生拙凝重的笔墨和山水造型,又与一般职业画家迥异,带有早期士大夫的形迹。

《山居图》巨然五代宋初此画群山丛林溪流桥杓竹篱茅舍的山居景色,笔墨松秀粗放,庄重朴实,皴笔长而茁壮,其气格清润而骨体雄伟。

《关山密雪图》许道宁北宋此图是一幅全景山水,沿用传统的北宋山水画构图,而“崇山积雪,林木清疏”颇得李成的余韵。

图中上端大山陡耸,四面峻厚,密雪覆盖其上,气势极见宏壮,大山左外侧一亭翼然,远眺陂陀纵横,野水层层,如游今之泰山。

运笔凝重细劲,以短笔布皴,严谨而有法度,故疏而不薄。

此画是他中晚年间的作品,另具风貌,是北宋时期画雪景题材的佳作。

n8
c
Mc
《寒鸦图》(部分)佚名南宋
画卷图绘冬曰雪后塘林木间群鸦翔集鸣噪的景象,在山水画中寓有深意。

元代赵孟颁谓此图“林深雪积,寒气逼人,群乌翔集,有饥冻哀鸣之态,亦可谓能矣”,对其构思及技巧甚为推崇。

此图描绘虽甚精致,鉴赏家认为是南宋初年画院中的作品。

《早春图》郭熙北宋
此图为郭氏传世名作,通过山间雾霭浮动及旭阳照射的气候描绘,细致而生动地画出严冬刚刚过去,春天悄然降临的微妙变化,从中传达出欢慰喜悦的感情。

本图虽仍是全景式结构,但构图中高远、平远、深远兼具,活泼而有变化,笔墨细腻而简括更富于表现力。

i
*i《溪山行旅图》范宽宋初
此图为范宽传世作品中的第一名迹。

画幅中雄峻的大山占了绝大位置,顶天立地,壁立千仞,瀑布直泻而下,在山脚汇成溪流,荒僻的山路上有驴队行旅经过。

画家以厚重密集的皴笔,画出岩石坚硬的质感,峻巍的山势造成动人心魄的效果,使人感到自然造物之伟大。

又仿佛从画面上传出流水和清脆的驴蹄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双喜图》崔白北宋
此图写秋野景物,草树坡石,布置生动,而秋风飒飒竹树摇撼,山草皆靡,风势甚烈。

整幅画面诗意之浓郁,有声有色,真堪称一幅“西风颂”了。

而体物之精,笔势欲动,诚如黄庭坚称崔白之画为“盗造物机”,大得自然野趣,偶然着笔,巧夺天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