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校管理几点设想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学校管理的几点设想

如何搞好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得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如何使学校管理上层次呢?管理学家法约尔指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它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问的职能,是一个为了达到同一目标而协调集体所做的努力的工程”。因此,要使学校管理上层次,具有整体效应,就应该抓好学校的基层管理,具体做法应该是:

一、抓中层干部,实行目标管理,重视绩效原则

俗话说:干部带头,群众有劲头。要想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干部必须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学校各部门都有中层干部,这有其必要和合理性。关键是如何使用这些中层干部,最大力度地发挥他们在各个岗位上的作用,而不是人浮于事。这就需要对中层干部:一是实行聘任制和目标管理。中层干部被聘任后,分管校长要与之签订3年的聘任合同。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出中层干部任期的责任目标,实现目标,应有的权利范围和相关的奖惩事宜。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在他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说到,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目标,则这个领域必然会被忽视。”在分析目标作用时又指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组织越大,人员越多,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只有明确目标,定出细则,形成常规,才会使所有的中层干部各负其责,各守所规,各尽其职,各显其能,各创其绩。形成能干就有用武之地,不能就

存在危机意识。从而促进教学整体严谨、扎实、有序、有效地进行。二是重视绩效原则,中层干部在任期内,按目标进行考核后,成绩显著的继续聘用,成绩较差的让其自动辞职,“优胜劣汰”。这样做对中层干部的自身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表现在:(1)促其成就意识:工作不是图“过得去”,而是求“过得硬”;(2)促其创新意识:工作不是满足于“守住旧摊子”,而是立足于“拿出新点子”,~迈出新步子”;(3)促其成才意识: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良好形象的塑造,力争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

二、抓教师,坚持用人之长和合理结构原则

一所学校能否卓有成效地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关键在教师。因

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生命力所在。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高质量的教育要靠学校对教师的有效培养和使用。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在管理中对教师应实行用人之长的原则和合理结构原则。所谓用人之长原则,就是每个教职工都有个性和才能上的优势,学校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只有充分发挥所有人的特长,使其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才有助于实现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另外用人之长原则还包括避人之短或补人之短,不要硬让一些教师承担力所不及的工作,对暂时有所不足的教师可以通过培训或进修弥补其不足。所谓合理结构原则,是指学校人事管理不仅要从个体着眼,还要从教职工群体的整体效用出发,合理选择和配备各级各类人员,从而使工作和谐、

有序、有力、有形地运行起来,也就是:

1、对任课教师优化使用

(1)分化教师类型。根据教学资历的深浅,实际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将教师分出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

(2)改变课时机制,让能者多劳。同科同年级的教师,骨干教师多教班,多上课,一般教师少教班,少上课,但二者总课时数相等,实际内容不同,前者节节上课,后者一节听课,一节上课,一节进修。学校要给这些教师单设听课表、进修表,以便有效落实,有序检查。进修时到指定教室去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像写教案一样写“学案”。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完全上岗,后者部分上岗,且两者在课时待遇上也应有所不同。

(3)确定进修期限,一般一学年为一期,学期终可根据教师进修提高情况,进行岗位转换。

(4)同科同年级在教师分配和使用上,要注意强弱合理搭配,使一般教师有榜样可学,有目标可追,从而尽快提高自己、强化自己。这样避免了在教学中教师配置不足,骨干教师浪费其才力,一般教师教学质量还不高的现象。

这对能者是一种激励,对弱者是一种鞭策,因为有不等才有不平,

有不平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发展,这也是

人们常说的鲶鱼效应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想有效地

促进老师的行为。就必须让之时刻有忧患意识而不是安逸意识,

有发展意识而不是稳固意识,有竞争意识而不是满足意识。

2、对教师要有科学化的评估奖惩措施,促进在工作中

努力进取,优才优用并根据成绩和失职区别地给予奖惩,使好与坏,是与非泾渭分明,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从而提高教师水平,增强学校活力。

三、抓班主任,指导方法,强化管理

班主任作为学校学生和任课教师问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担任非

常重要的角色。所以,要对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班主任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班主任的选择与配备;班主任的培养与提高,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建设;稳定班主任队伍几个方面。目前在中小学,对班主任的培养和提高仍是薄弱环节,要向教育要质量,必须抓好班丰任的培养和建设。具体做法是:建立班主任教研组。以年级为单位,按固定的活动时间和地点进行,内容包括:(1)事务型。用以通报任务,布置工作,分发材料,

解决疑难,落实措施,进行指导等。(2)会诊型。主要由德育处汇集各班主任工作中的棘手问题,疑难案例,拿到会上“会诊”,请各班主任为研究、用来进行“榜样教育”。实践:各班主任相互交

流各自的管理方法,以便使大家在互相切磋中丰富管理经验,提高教育水平。(4)记录型。为使班主任工作落实得详细、具体、完整、周到,时刻做到“胸中有数”“手中有记录”,班主任每天要

写出工作日志,以便做以有备无患,有案可查。(5)反馈型。班主任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任课教师的教学状况,以利学校对学生、任课教师及教学环节中的各方面进行总体把握。(6)述职型。期中期未各班主任结合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学期未的工作成绩汇报实际工作情况,要求成文,为班主任考核提供第一手材料。要搞好这项活动,必须做到:(1)有明确的目的。目标不明,为活动而活动,宁可不活动。(2)要保证时间,形成制度,从而保持相对稳定。(3)组织者必须精心“备会”,这是搞好教研活动的关键。

总之,成立班主任教研组,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素质,有利于班主任做到班会共备、资料公用、难题共诊、经验共享、教训共戒、情况互通。从而有效地提高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