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班第五讲

合集下载

楹联第五讲

楹联第五讲

对联基础第五课对联六要素第三条,结构对应所谓的结构对应:就是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简单的说就是语法的问题及修辞的运用。

语法的问题就是说相应的句式结构或词语结构要尽可能一致,也就是说,上联和下联字句的句法和词语结构要一致。

还有一种说法: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相同或相似,就是说出句在句法上按怎样的语法组成的,则对句组成语法必须相同。

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联合结构对联合结构,介词结构对介词结构,动补结构对动补结构等。

联句结构之优劣,决定对联的成败,所以,完整地组织联句,有利于突出主题,使对联富有艺术感染力,是撰写对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下面对各种结构作以解释并举例说明A主谓结构词组:主谓词组主要由名词(代词)加动词或形容词组成,其第一层结构为陈述关系,如郑板桥题江苏扬州瘦西湖小金山月观亭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这里的月来-云起就是主谓结构。

再比如,面熟、性急,前面这个面是名词或代词,而后面的熟,急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来陈述前面的名词的,这样的词组结构是名词+形容词的主谓短语。

地震、祖传(名词+动词),你来、我往(代词+动词),春风得意(再分成:春-风偏正,得-意动宾),鸟兽飞腾(鸟-兽、飞-腾并列),B并列结构词组:并列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其第一层结构为并列关系,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声音、朋友(名词性,名+名),飞腾、歌唱(动词性,动+动),甘苦、好歹(形容词性,形+形),山欢水笑(整体为形容词性,再分:山-欢、水-笑均为主谓),红男绿女(整体名词,红-男、绿-女偏正),山明水秀(整体为形容词性,再分:山-明、水-秀均为主谓,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

和山欢水笑的不同点:欢、笑为动词,明、秀为形容词)C偏正结构词组:偏正词组,由形容词,副词,数量词或名词加中心词组成,重点表现的是中心词的意思,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绝句教案5篇

绝句教案5篇

绝句教案5篇绝句教案篇1学习目标1、利用注释,展开想象,理解诗句,读懂古诗。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想象诗人所描绘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并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步入“与古人同行。

”还是老样子,进行“背诵古诗擂台赛”。

教学内容:一、揭示课题。

1、设境激趣2、板书课题3、背景简介课前,刘老师布置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或有关杜甫大诗人的资料,谁找到了,愿意把他找到的告诉大家吗?师小结:他一生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那时,一场战乱刚过,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师简介“安史之乱”)杜甫写的这首诗就是反映当时太平环境下的情景。

二、初读古诗,点明学法。

1、点明学法师:平时我们学一首古诗,大体分几步?(师生齐说五步骤。

)[第一步、读准字音。

第二步、感受意境。

第三步、理解古诗。

第四步、读出感情。

第五步、背诵默写。

]今天,我们就按这五步骤来学习《绝句》。

2、读通古诗(自由朗读这首诗-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评议。

)3、小组交流合作三、理解古诗,交流汇报。

四、感受意境。

1、选择方式,感受诗意师: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在你的脑中,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请同学们自由想象,可以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擅长画画的同学也可以画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2、展示学生作品、小结诗人不是画家,但胜过画家,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美丽多彩的春景图。

3、朗读古诗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这首诗。

4、描述意境学生用描述的方式来感受诗境。

(学生说)五、读出感情。

1、自由朗读师:多美的一幅画面啊!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些美表现出来吗?(先自己读一读--读给小伙伴们听--指名读)2、录音范读3、感情朗读师:是啊!船从万里之遥的东吴而来,动乱之后,这条江的交通畅通无阻了,诗人可以乘舟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这又怎能不叫诗人喜上心头呢?再读这首诗,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第五讲南朝诗歌2-永明体、宫体诗

第五讲南朝诗歌2-永明体、宫体诗

有 情 知 望 乡 , 谁 能 鬒 不 变 <
佳 期 怅 何 许 , 泪 下 如 流 霰 。
去 矣 方 滞 淫 , 怀 哉 罢 欢 宴 。
喧 鸟 覆 春 州 , 杂 英 满 芳 甸 。
余 霞 散 成 绮 , 澄 江 静 如 练 。
白 日 丽 飞 甍 , 参 差 皆 可 见 。
灞 涘 望 长 安 , 河 阳 视 京 县 。
齐 梁 之 后 , 无 有 犯 者 。
病 , 齐 梁 之 前 , 时 有 犯 此 ,
同 声 , 为 上 尾 。 此 为 诗 中 巨
五 “ 八 言 病 诗 ” 中 之 二 第 : 五 上 字 尾 , 与 第 十 字

绿 池 始 沾 裳 , 弱 兰 未 央 结 。
例 陟 野 如 看 :
阳 春 , 登 楼 望 初 节 。

玉 树 流 光 照 后 庭 。
妖 姬 脸 似 花 含 露 ,
出 帷 含 态 笑 相 迎 。
映 户 凝 娇 乍 不 进 ,
新 装 艳 质 本 倾 城 。
丽 宇 芳 林 对 高 阁 ,
玉 树 后 庭 花
陈 叔 宝
主要类型有:艳情诗、佛理诗、咏物诗、
游戏诗等,以艳情诗最为代表。 特色:情调上伤于轻靡, 风格上较柔靡缓弱, 形式上讲究词藻、对偶与声律。 读之使人四肢皆懒慢不收拾。 ——朱熹
晚 登 三 山 还 望 京 邑
好 诗 圆 美 流 转 如 弹 丸
不 对 芳 春 酒 , 还 望 青 山 郭 。
鱼 戏 新 荷 动 , 鸟 散 余 花 落 。
远 树 暧 阡 阡 , 生 烟 纷 漠 漠 。
寻 云 陟 累 榭 , 随 山 望 菌 阁 。
戚 戚 苦 无 悰 , 携 手 共 行 乐 。

五言绝句平仄格式

五言绝句平仄格式

五言绝句平仄格式范文一:五言绝句平仄格式的讲解大家好,我是一名在读的语文学生。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五言绝句平仄格式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叫做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是指每一句有五个字,而且每两句之间的意思要衔接,同时在意境和语言上也要紧密联系起来。

相信大家都读过《静夜思》吧,这首古诗就是五言绝句。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指诗歌中的字音高低起伏,可以分为平声和仄声。

平声是音调平稳的字,例如“一”“风”等;仄声则是音调起伏的字,例如“日”“九”等。

如果五言绝句中用的是平声字,那么就是平仄平仄的平调格,用的是仄声字,就是平仄平仄的仄调格。

在五言绝句的格式中,每一句共有十个音节,长度也需要严格控制。

因为汉字中有的字是重字,相当于两个音节,有的字只有一个音节,所以需要根据字的音节来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五言绝句平仄格式的要点。

首先需要掌握五言绝句的格式,每一句五个字,且意思紧密衔接;其次需要了解平仄的概念,清楚平声和仄声的区别;最后需要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写作重点:对五言绝句、平仄、格式、节奏和韵律进行了详细讲解,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用词分析:用语准确、简洁,没有冗余的措辞。

例如:“相信大家都读过《静夜思》吧,这首古诗就是五言绝句”,直接简明地表达观点,让读者更易理解。

范文二:五言绝句平仄格式的实践指南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五言绝句平仄格式的实践经验。

因为我是一个喜欢写诗的学生,而且经常能够获得好的成绩,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首先,关于格式的掌握。

五言绝句中,每一句需要有五个字。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五个字都要用平声或者仄声,而是按照平仄平仄的规律进行排列。

如果第一句是平声,那么第二句就需要仄声。

相邻两句需要衔接,让诗歌更加流畅。

其次,需要注意节奏和韵律。

五言绝句中每一句有十个音节,其中有的字是一音节,有的是二音节,所以需要根据字的音节来掌握节奏和韵律。

三年级下册古诗《绝句》一等奖说课稿3篇

三年级下册古诗《绝句》一等奖说课稿3篇

1、三年级下册古诗《绝句》一等奖说课稿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感谢会议组给我这么一个与大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希望我的发言能得到各位专家、各位同行的指正和帮助。

由我执教的《绝句》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一首古诗。

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后的第二年,在成都草堂,面对生机勃勃的景象,无限欢欣,描绘了明媚秀丽、充满生机的景致。

我班的学生经过几年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能够运用金山词霸查阅字词,能够运用金山画王绘画,会网络浏览和讨论。

对于网络教学,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自学能力,喜欢网络交流、合作学习。

《中华古诗文》教学的开展,学生对古诗学习有浓厚兴趣。

下面我就这篇课文的教学从以下四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一、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终生学习。

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共同构成语文素养的生命体,所以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应该从知识、能力、情感这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1、利用金山词霸,学习生字,了解其意思。

2、通过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体会诗的意境美。

3、借助网络,通过自学、协作、交流,理解诗的意思。

4、用自己语言口头描述诗意,并画出来。

能力:1、通过网络,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通过朗读、电脑绘画等多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检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情感:能感受作品中明媚秀丽的景致,体会诗的意境美。

感受作者当时的感情。

在教学目标中,所有的知识都是靠学生自己获得,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情感。

二、依照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1、激情引领,导入新课《中华古诗文》的学习生动活泼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学们能自觉地争先恐后地背诵一些流传广泛的古诗,在课前我总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把会背的古诗背出来,一个学生背,两个学生背,从而引起全班学生的共鸣。

《绝句》教学设计15篇

《绝句》教学设计15篇

《绝句》教学设计15篇《绝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绝句》这首古诗,读准字音,认识“鹭、含、岭、泊、吴”这几个汉字,会写八个汉字。

2.感情朗读这首古诗,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诗人杜甫的愉悦心情。

教学过程:一、回忆背诵导入1.背诵《望庐山瀑布》2.揭题:这节课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绝句,指名读3.理解“绝句”:诗歌的一种体裁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五言(七言)绝句。

4.了解诗人杜甫:又称“诗圣”,在成都待过,那儿有“杜甫草堂”,此诗是战争平息后重回成都写下的,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呢?二、自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同桌互相帮助纠正2.指名展示读,倾听,纠正3.齐读三、学习诗句,朗读感悟(1)1.默读,想想诗人在这首诗里写了哪些景物?板书: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2.边读边想像:在蓝天的映衬下,黄鹂、白鹭、翠柳、青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想象,描述:两个黄鹂唉翠绿的柳枝上欢快地鸣叫,一行白鹭轻盈地飞上了蓝蓝的天空,这一切显得多美啊!3.看到这样的景色,此时诗人杜甫的心情会是什么样?4.是的,他被这生机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内心充满了愉悦。

5.朗读体现(2)1.诗人在明媚的春光里还看到了什么?千秋雪、万里船2、为什么会看到千秋雪?(诗人透过自己的窗户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岭雪山,山顶上的积雪长年不化,诗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3、要开往远方的船只,静静地停靠在诗人的家门口,理解:停泊4、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像一幅画一样出现在诗人的窗前,即将远航的船只静静地听在门边,一切是那么美好!理解:没有战争,人们和平地生活,让他快乐而欣慰,经历了战争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内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5、朗读体现6、试着背诵四、总结延伸: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走进更丰富、更奇妙的大自然呢!五、指导写字六、教学反思:古诗的教学一直是我的一个困惑,不知道从何下手,试着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似乎又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师的引又显得特别束手无策,一讲总是会忍不住将学生该说的也说了。

绝句——第五讲:绝句的创作三

绝句——第五讲:绝句的创作三

绝句——第五讲:绝句的创作三第五讲绝句的创作三初写律绝的几个步骤这一节我们学习绝句创作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初学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是没有灵感。

对于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就是,多读经典作品,甚至背下来。

读的过程要仔细揣摩作者毎一字、每一词、每一句、乃至整篇的含义。

弄懂作者描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然后,在生活中做个细心人,去观察身边的景和事,从中寻找灵感。

久而久之,当你遇到了某景某事时,就会产生诗的灵感。

所以“没灵感,就要多读。

”二是不知咋写。

有了诗的灵感,但不知从何入手来写。

这时,就要在读的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对此景此事,怎样地用字、怎样地用词、怎样地炼句,怎样地谋篇来表达的。

所以“不会写,要多读,要多写”。

三是不合格律。

对于这种情况,就是要多练笔,从中掌握和熟练各种律诗的格式。

所以“不合律,要多读,要多写,要熟练”。

下面就写诗的步骤讲三个问题。

一是立意。

就是要搞清楚想写什么,表达什么情感。

当我们看到某个景物或某件事时,就会产生感想。

把这种感想用格律写出来就是律诗。

立意一要正确、鲜明。

所谓正确就是指所确立的主体反映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所谓鲜明,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旗帜鲜明地表示爱什么,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二要集中、单纯。

所谓集中、单纯就是要集中写一个主题,不能在一个作品里东扯葫芦西扯瓢的,让人家弄不明白你到底要写啥,表达什么情感。

三要深刻、新颖。

所谓深刻是指所确立的主体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

所谓新颖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四要积极向上。

所谓积极向上就是作品中不能有任何不健康的因素存在。

二是写作。

我们有了立意,就动笔写作了。

那么,对于初学者可能不会马上就能用格律表达出来,怎么办?可以这样,先每句五字,把你的感想写出来。

能押韵更好,不能押也可以先不管他。

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多句。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册)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册)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册)1 古诗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古诗三首》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绝句》这首诗抓住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大自然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赞美与热爱。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诗人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早春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通过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在景物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赞美。

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法。

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诗。

三、说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诗歌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

3.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

(重点)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重点)3.读出诗的韵味,体会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愉快的心情。

(难点)五、说教法学法1.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2.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并穿插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绝句》(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它们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出示第一首,课题:绝句。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2篇【篇1】一、说教材《绝句》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上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黄、翠、白、青”描绘出明丽的色彩,“千秋雪”表现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

这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成都杜甫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

(一)说教学目标为了让二年级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能够流利有韵味的朗读古诗,通过品读古诗感受大自然之美,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会认、会写诗歌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读出诗的韵味,体会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愉快的心情。

二、分析学情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在此之前,他们只学过《画》,《静夜思》《山行》,《草》等简单的古诗。

在课外也有一部分小朋友积累了一些古诗,但也只是会读会背,对于诗的意思、诗的意境,并不能领会。

但是他们又很喜欢古诗,因为短小,读来朗朗上口,他们能很快背诵下来。

教学中我准备把重点放在故诗意境理解,不是一字一句的理解,而是明白大致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朗读,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意境。

三、说模式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解读诗题,了解作者朗读古诗,感悟诗意诵读古诗,体会情感四、说设计(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新课伊始,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庐山瀑布》,谁能背一背。

幼儿园中班教案《绝句》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绝句》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绝句》含反思(通用)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绝句》带反思中班教学方案《绝句》包括对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孩子们理解古代诗歌中单词的含义,发芽祖国漂亮的河流和山脉的爱情,了解内容了解古诗,学会有节奏地背诵古诗,感受节奏与美感,理解古诗的含义和哲学,让我们来看看幼儿园0010010的反思性教学方案。

首先,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有节奏地背诵古诗,感受美的节奏。

2.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发掘祖国漂亮的河流和山脉的喜爱。

3.了解古代诗歌的含义和哲学。

4.我情愿观赏古代诗歌,并理解古代诗歌的漂亮和爱好。

二,活动的预备1. 19页儿童读物。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学会有节奏地背诵古代诗歌并感受美的节奏。

第四,活动困难了解古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五,活动过程1.出示一张挂图,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爱好。

2.激发孩子讲故事和学习古代诗歌。

(1)老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孩子描述图片的内容。

(2)依据孩子们的叙述,总结古诗的第一句话并学习相关单词。

3.完全观赏古代诗歌。

(1)四个人物连接在一起成为一首漂亮的诗。

标题是《绝句》。

让我们享受它。

(2)播放录音,观赏孩子,并进一步讨论古代诗歌《绝句》。

(3)引导孩子了解古代诗歌的内容和心情。

4.儿童和老师一起朗诵旧诗。

5,古诗杜甫简介。

六,教学反思当我学习古代诗歌《绝句》时,我问两个会读这些孩子的小孩是年轻的老师。

孩子们很仔细,总是留意两位“小老师”。

孩子们将被备份几次。

学习之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成为“小老师”,我满意了孩子们的愿望。

对于孩子们来说,老师的思想多么神圣和宏大,在实践中他们有个人的阅历。

从那时起,儿童对学习诗歌的爱好变得越来越剧烈。

更重要的是,它使自信重新回到了孩子的脸上,并体验了学习的乐趣。

为什么不当老师呢?肖克科绝句,也称为短句,断句,短句和诗歌,属于近距离诗歌的一种形式。

家庭之间的解释不全都,有些人认为“对法律的拦截”是唱歌的一半。

五言绝句的平仄对仗及押韵

五言绝句的平仄对仗及押韵

五言绝句的平仄对仗及押韵五言绝句的平仄对仗及押韵五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我们仅从格律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古代诗歌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相应地,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我们都笼统地将其称为古体诗。

另外,从诗句字数上看,诗歌主要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形式。

因此,本文就将古诗格律的讨论,限定在五言或七言律诗上。

律诗每首八句,分别组成四联。

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在讲律诗的格律时,我们主要了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概念。

一、押韵韵是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歌中用韵,叫做押韵。

诗歌(包括古体诗歌、民歌等)没有不押韵的。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句尾)上。

古诗创作中讲究的“韵”,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韵母”,所以,所谓的“同韵”,我们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相同或相近韵母”。

例(一):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4页这里的“苔”、“栽”和“来”的韵母都是“ai”,自然属于“同韵”,所以,它们是押韵的。

例(二):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耕耘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中的“麻”、“家”和“瓜”的韵母分别是“a”、“ia”和“ua”,但其主要韵母都是“a”,在古韵中属于“同韵”字,所以,它们也是押韵的。

例(三):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比较“斜”、“家”和“花”三个字的读音可以发现,“xie”和“jia”“hua”不应是“同韵”字。

部编版(五四制) 二年级 语文下册 15古诗二首 《绝句》教案

部编版(五四制) 二年级 语文下册  15古诗二首 《绝句》教案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句古诗。
学生再次回顾“万里船”的含义。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句古诗。
听黄鹂鸟的叫声,能让学生走进古诗,身临其境。
将文字变为色彩艳丽的图画,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意和想象诗的画面。
学习古诗最好的方法就是有感情的朗读诗句。
加深学生对“一行”的理解。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古时候的“青色”是“蓝色”。
老师边讲边播放雪山被窗框包含的幻灯片并提问:韩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学生:包含。
老师:千秋雪是指什么呢?
老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微课《古诗中运用夸张手法的好处》让学生理解“千秋雪”和“万里船”的含义。
见到这么美的雪山,杜甫当即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老师边讲边用粉笔画雪山,请孩子们美美的读一读吧。
过渡:当诗人的目光渐渐地收回到自家门前时,却发现有许多准备到东吴的船只停靠在江面上。于是杜甫有写到......
通过“热炒热卖”检测孩子对“绝句”这一概念的掌握情况。
老师在一旁能听出学生读诗时字音是否读准确,好及时纠正。
及时点评作业,能加深学生对生字书写的印象。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老师:生字会认也会写了,就让我们随着生字宝宝回到古诗中去,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古诗,并思考——从诗句中,你了解到杜甫写了哪些景物,用〇圈出来,最后小组交流你找到的景物有哪些?
设计意图
一.游戏导 入新课
一.谈话
1.同学们,又到了做游戏的时间了,今天我们做一个新游戏,叫“对诗”。游戏规则是:我说上一句,你们说下一句。
2.对诗游戏。
老师:床前明月光,
学生:疑是地上霜。
老师:诗题是?
学生:《静夜思》
老师:我们通过诗题可以了解到——李白在什么时候思念自己的家乡啊?
学生:安静的夜晚。

《绝句》教学设计(汇编15篇)

《绝句》教学设计(汇编15篇)

《绝句》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绝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

本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本节课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让学生学习了本诗的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含”的妙用,了解诗的对子对照格式。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心情。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 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古诗的学习方法很多,本节课我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

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 初读古诗——让学生根据本课认读的生字读准古诗正音。

再读古诗——让学生领悟本诗的结构美 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境美 指导书写——写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变化”、写好左中右结构的“柳”。

(一)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 新课伊始,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今天我们又要让李白的好友——“诗圣”杜甫带领我们到四川草堂去领略那里的美景,你们愿意去吗?不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大诗人及他的大作[课件出示杜甫简介,绝句简介](这样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初读古诗——让学生根据本课认读的生字读准古诗正音。

《绝句》幼儿园教案

《绝句》幼儿园教案

绝句幼儿园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幼儿园小学中班的语文课程,主要围绕绝句的学习展开。

通过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幼儿了解绝句的基本规则、特点以及注意事项,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绝句,增强幼儿的语文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绝句,绝句的基本规则和特点;2.培养幼儿的语文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3.增强幼儿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什么是绝句?2.绝句的基本规则;3.绝句的特点;4.绝句创作;5.绝句朗读。

教学方法1.知识点讲解式教学;2.互动式教学;3.创意设计式教学。

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幅经典的古诗词,并与幼儿一起品读。

教师可以询问幼儿,了解孩子对“古诗词”有何了解和认识,并适当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

第二步:讲解教师简明扼要地讲解什么是绝句,绝句的基本规则和特点。

什么是绝句?绝句是一种汉族民间诗歌形式,四句一组,每句五言或七言,古代多用于歌颂爱情、物态、自然等主题,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绝句的基本规则•绝句四句一组;•每句五言或七言;•韵律和平仄相间,平的用○表示,仄的用×表示,平起仄降。

绝句的特点•短小精悍,结构简单;•抒发的情感真挚深刻;•以自然景色、爱情、友情和人生哲理为主要表现内容。

第三步:互动教师提供绝句的样例,并由小组负责人出示,供幼儿观看、品读。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整理、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探究绝句的特点、韵律等。

第四步:创作教师和幼儿一起创作绝句,可以给幼儿提供创作素材,如自然景观、季节变迁、五感体验等,鼓励幼儿自由创作,建议教师为幼儿提供韵律、比喻和修辞等方面的指导。

第五步:朗读教师要求幼儿朗读自己创作的绝句,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幼儿在朗读中体验到诗歌的美妙。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听取幼儿的创作、观看朗读表演等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学习延伸1.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家中练习创作绝句,并分享在下一次课堂上;2.教师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热爱古诗词的志愿者来幼儿园进行讲解和点评;3.班级可以组织一次绝句朗诵会,让幼儿通过朗诵来展示绝句创作的成果。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绝句》《三衢道中》精讲优秀图文展示课件PPT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绝句》《三衢道中》精讲优秀图文展示课件PPT

二、默写古诗《绝句》。
___绝___句____ __[_唐_]_杜___甫__ ___迟__日__江__山__丽__,___ ___春__风__花__草__香__。___ ___泥__融__飞__燕__子__,___ ___沙__暖__睡__鸳__鸯__。___
通过《绝句》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 大好春光中美丽生灵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苏轼的《惠崇春江晚 景》这首诗。
春天的景物
诗人的感觉
注释:【迟日】春日。
大意: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 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
由“迟日江山丽”,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视觉
想象:“春风花草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嗅觉
加一加
春风 花儿 青草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温暖的春风 五颜六色的花儿 翠绿的青草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梅雨时节不能出去玩耍,多烦恼啊! 现在阳光明媚,梅子熟了,溪水潺潺, 小朋友们,快放飞心情,跟随诗人一起 去浙江《三衢道中》游玩吧!
三衢道中
学习目标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1.认识“减”字,会写“梅、溪、泛、减”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衢道中》。 3.能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三衢道中》,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课堂演练 一、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
huì chónɡ tún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
_____竹__林__外__两__三__枝__桃__花__初__放__,__鸭_子__在__水__中__游__戏__,___ _它__们__最__先__察__觉__了__初__春__江__水_的__回__暖__。__河__滩__上__已__经__满___ _是__蒌__蒿__,__芦__笋__也__开__始__抽__芽_,__这__些__可__都__是__烹__调__河__豚___ _的__好__佐__料__,__而__河__豚__此__时__正_要__逆__流__而__上__,__从__大__海__回___ _游__到__江__河__里__来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古诗教学设计5篇

二年级古诗教学设计5篇

二年级古诗教学设计5篇二年级古诗教学设计1【教材说明】《绝句》这首小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其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3领略祖国文化的魅力。

【设计理念】理解诗意是感情诵读的基础。

该诗色彩明丽,景物多姿多彩,教学中要结合画面让学生体会意境,,感悟春天的美好,为感情诵读做好铺垫。

通过对对联的反复吟诵和吟唱古诗的方法使学生熟背古诗,并领略祖国古诗的魅力。

【教学准备】1古筝音乐和童声合唱《绝句》。

2杜甫草堂图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古诗《绝句》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一首诗,是杜甫的《绝句》,还记得吗?指名背诵《绝句》(迟日江山丽)。

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一首杜甫的诗,题目也是《绝句》。

听完老师的话,你有问题吗?(学生质疑)师讲解绝句的意思。

四行字的诗被称为绝句,有七言,五言之分。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师:刚才同学们的《绝句》背的很棒,能给老师一个机会,让我读一读这首《绝句》吗?师范读古诗。

你想读吗?2提出读诗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通句子;第三遍如果读出一点儿是的味道,就更好了。

学生自由读诗,读三遍。

3自学诗中的生字,并用自己喜欢的反方式记住这些字。

4交流识字方法,并口头组词。

师适时知道记住字形,并讲解形声字:鹭,泊等。

5指名读诗,检测生字学习情况。

三在读古诗,深入理解。

1师:一首诗有时就是一幅画,你信不信?来,让咱们试试看。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听老师读这首诗,看看你的眼前会看到怎样的画面。

师范读古诗,学生想象。

2师:眼前有没有出现一幅画?自己再读一读诗,把那些出现在你眼前的`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绝句》教案优秀6篇

《绝句》教案优秀6篇

《绝句》教案优秀6篇《绝句》教案优秀6篇1【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

(主要是文学体式、唐代诗人及其风格)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

3、学习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创作意图。

4、理解“寓情于景”的。

写作方法。

【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近年来虽然《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过去多年的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

试题常见的置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

但是,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

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对诗歌鉴赏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个初步认识:材料的选择应该是浅易的、脍炙人口的,在设题角度上分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允许考生在尊重定论的基础上适度发挥。

所以,这节高考诗词鉴赏指导课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

2、学生情况分析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

经过一轮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关键词的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把培养学生把握关键词并以此来获得诗人情感信息作为重点。

3、教学方法分析针对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音乐、动画、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

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分析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的目标。

第五讲绝句

第五讲绝句

第五讲:绝句第五讲及练习作业第五讲:绝句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最初时“绝”是“断”的意思,绝句也因此另有一个名称叫“断句”,据说是当时诗人们(也包括汉武帝在柏梁台与诸臣联诗玩)联句作诗游戏影响而产生,如果作成四句而无人续接,那么就只好叫“断句” ;或者说诗人仓促之间脱口而成四句,但是已经能够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因此绝句又称截句。

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

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唐音癸签》有言道“五言绝始汉人小诗,而盛于齐梁。

七言绝起自齐梁间,至初唐四杰后始成调。

”因此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㈠律绝(律绝的平仄格式、对仗、押韵)1、律绝的用韵及平仄格式: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句内音节相间和联间平仄粘对。

(请参照第三讲律诗的平仄。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以仄起首句不押韵为常见,以平起首句押韵为不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首句押韵为常见,以平起首句不押韵为少见①。

五言绝句格式:⑴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注:这种平仄格式最为常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另一式仄起平收首句押韵,则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例塞下曲· [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⑵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听筝· [唐]李端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另一种平起平收首句押韵的格式比较少见,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知识精讲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知识精讲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①,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②,沙暖睡鸳鸯③。

知识点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鸳yuā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

鸯yāng(鸳鸯)惠huì(恩惠)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减jiǎn(减少)二、会写字及组词融(融化)(融合)(融通)燕(燕子)(乳燕)(燕窝)鸳(鸳鸯)(海鸳)(鸳凤)鸯(鸳鸯)(鸯锦)(鸯龟)惠(恩惠)(实惠)(优惠)崇(崇尚)(崇高)(崇拜)芦(芦苇)(芦柑)(芦荟)芽(发芽)(豆芽)(麦芽)梅(梅花)(杨梅)(腊梅)溪(小溪)(溪水)(溪谷)泛(广泛)(泛滥)(泛应)减(减少)(加减)(减肥)三、易错的字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得dé(得到)děi(我得)地dì(地球)de(高兴地)五、形近字芽(芦芽)牙(牙齿)庐(庐山)芦(芦芽)六、近义词融—溶暖—热满—遍欲—想尽—完添—增七、反义词迟—早香—臭暖—冷外—里(内)短—长晴—阴减—加晚—早八、考点提示1. 背诵《古诗三首》《燕子》(第1-3 自然段)《荷花》(第2-4 自然段)《忆江南》2. 默写《绝句》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阅读理解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先概括其特点,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特点:描绘了一幅明丽阔远,色彩鲜明,生机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江山沐浴着春光,秀丽多姿,和煦的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今天讲讲用韵的问题。

一、窄韵窄韵指的是创作作品中,所使用的韵字大多数属于同一类--用今天的说法,就是词性,用词性来理解要容易一些,古人呢,分得更细致些。

比如:一首作品中大多数是名词,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押韵,是不可以的。

例诗:《五律南山竹海》独酌浓翠淌南山,幽篁共水连。

风含春露拭,目远倩云缠。

动念折青杖,行歌踏碧烟。

安恬寻梦去,隔岸不知年。

我们看独酌老师所押的韵这五个韵字完全不是同一类,山、烟、年,虽然都是名词,但根本就不是同一类;连和缠,虽然都是动词也不是一码事--连,连接;缠,包围;所以,虽然是动词,却是不一样的。

所谓窄韵并不是指韵部的字少,“窄韵”是必须避免的,窄韵错误的程度超过孤平。

当句子最后一字,都是同一类时,必然导致的结果是该字前面组合的字也容易出现同样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要避免窄韵的原因。

二、险韵险韵指的是所使用的韵部的字少。

比如,三江韵。

这不是说不可以押三江韵,而是说根据作品的长度,选择适合的韵。

比如:排律可不用三江韵。

三江韵一共十几个韵字,即使勉强够用基本已经是极限。

如果,还想多写一句,或者一定得多写一句,押韵就会困难了。

这种就叫“险韵”,是忌讳。

如果是七绝,押三江韵就没有险韵的嫌疑。

三、僻韵僻韵是指押韵时,所使用的韵字为不常见的,生僻的,平时基本上是见不着的,这样的押韵,就属于僻韵。

我们写东西是给读者看的,读者什么文化层次的都有。

如果你写诗用的都是生僻字,那有几人可以认识呀。

如果,押韵都拿一些大多数人都不认识的生僻字来押就是显摆!总不能手里必须有字典一类的工具书边读边查吧。

字都不认人,读者也没兴趣。

总不至于读者读作品时,作者站在一边随时解释吧,哈哈。

四、倒韵看字面的意思,这个就很好理解,就是为了押韵,写作品的时候,颠倒用字。

比如本来是“长城”为了押“长”字这个韵,非要写成“城长”,如“飞天”为了押“飞”,非要写成“天飞”,这就是倒韵。

颠倒用字,有的时候,看起来,好象不是什么问题。

比如云朵和朵云,流泪和泪流。

不过,就是这样,倒韵也是不被许可的。

知己和己知,意思肯定不一样。

大家下课看看独酌老师的作品,显然,没有任何一处位置犯了倒韵。

所以,我们在创作时,尽量不用词组,能用一个字坚决不用两个字,这个词组我以后会讲的,这里就先不说了。

五、窜韵窜韵指的是押了两个(或两个以上)韵部,例如“香,阳,江,窗”都是同样的韵母,却不在同一个韵部,如果你一首诗里用了这几个字,就串韵了。

在我们这里是绝对禁止,至于你离开这里怎么写,那就是你的事了。

六、私韵网络上有个说法叫做“邻韵”。

看例诗:田家元日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虽仕,无禄尚忧农。

野老就耕去,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东、童、丰押上平一东,农押上平二冬。

少年李商隐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

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甘泉豹尾中。

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

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

功、中、丛、蓬押上平一东,封押上平二冬。

我们这里是不允许的。

那么你要问,李白、杜甫怎么可以用啊?那必定是那个年代的作品。

如果,拿“邻韵”去衡量唐朝的作品,就好比拿今天的法律去审判唐朝人,唐朝人肯定不能接受。

那么那两首押的都不止一个韵部,是不是串韵呢?答案:当然不是的。

按照唐教坊的规定,韵!分“私韵”“官韵”两种。

什么情况下,押“私韵”什么情况下押“官韵”,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即使是押私韵也不得“窜韵”。

这样一说,大家迷糊了吧。

有的人就要问了,分不清“私韵”和“窜韵”了。

是的,私韵和窜韵非常容易混淆,它们的共同点是押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那么,它们的区别呢?看李商隐的作品:外戚平羌李商隐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

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甘泉豹尾中。

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

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

这首诗押了几个韵部?很明显,不是一个韵部了。

功、中、丛、蓬押上平一东,封押上平二冬。

其实很简单,我们现在押两个以上就是串,古人押了两个以上就是私。

这是因为前人在一切正式的场合所创作的作品必须押官韵,也就是《唐韵》限制为押一个韵部。

而在非正式场合,即使是在宫廷上,也可以按照参加者的约定,押一部或两部甚至更多的韵部,这个就是私韵。

私韵,是一种律诗规则,这种律诗,由参与者临时制订规则。

比如:指定押两个韵部,若只押了一个就是错,就是要受罚了,这种情况下,必须押两个韵部;若约定的是押三个韵部,押多或押少也都是错的,一样要受罚。

这个私韵,是由于临时性规则所决定的,参与人是必须遵守的!私韵不等于窜韵!!这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私韵,在非正式情况下,使用较多。

毕竟,在唐朝这种押私韵的,是具有游戏性质的诗而不是所有的诗。

所以,不是所有的诗都必须押官韵,唐教坊没有规定不得使用私韵。

私韵,是被许可的;窜韵,不具备规则性。

也就是:没有任何约定的情况下,未押同一韵部的韵字,是不允许滴。

七、韵不入诗为什么要求韵不入诗呢?我们知道的古代汉语与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是有区别的。

这个区别是什么呢?就是这个——“,。

”标点符号。

我们现在在诗中用逗号和句号划分句子,古代汉语,是没有的。

韵字,所表示的含义就是一句话的结束。

并不是象我们这样使用句号来结束,在这种情况下作品中出现韵字就很容易导致误会,会让听者误会句子结束,特别是在吟唱的时候,会导致观众鼓掌错误,所以,韵字,只能出现在最后一字。

如果,韵字放进诗中,特别是在宴会或某特别的仪式上吟唱时,就会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

所以,我们在创作作品时就要遵从古人已经形成的自然选择,韵不入诗。

因为,韵不入诗,并非唐朝发明,在唐朝之前,就已经是这样做了,比如:之前的隋朝,南北朝。

唐朝,在这一点上,只是继承。

今晚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二个,一是略谈绝句创作过程中的意象,二是绝句创作四。

1 略谈绝句创作过程中意象的再现1)意象的界说在第二讲中我们已经做了简要地交待。

所谓【象】就是物,【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常用的的几种手法(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如:少年行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杜甫马上谁家白面郎,临街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名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这两首绝句,所写的人物性格身份都很相似,就技巧方面说,都是一流的作品,我们比较如下:【相同点】①系马高楼垂柳边相同于临街下马坐人床。

②白面郎相当于游侠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类似指点银瓶索酒尝。

【区别】问题是王维的少年很抽象,而杜甫的少年郎就具体,白面郎,有色泽有形象,活生生的站在我们面前;其次是相逢意气为君饮是叙述式的,而意气却是很抽象,怎么意气为君饮呢?不能在读者面前形成一个恣情纵饮的真实场面。

而杜甫的少年行则不同,他让这个少年自己表演,临街下马坐人床,把马直接骑到人家阶前,一句话也不说,就坐在马扎上。

手一指,高声喊道,哥们,上酒。

整首诗全部少年郎是动态的表演。

把一个活生生的豪爽少年鲜活的交给读者。

人物的表情动作可以用动态写,那景物的状态能不能用动态去写?我们看下面两句薄云岳际出初月波中上(何逊)薄云岳际宿初月浪中翻(杜甫)何逊的这两句只是一幅图画,何逊写的是实景,波中上是幽静的。

杜甫则轻轻一改,从模拟景物的情态入手,浪中翻,抓住月的动态,把波月写活了。

我们读起来立即眼前出现波光粼粼,新月初上的画面。

通过这两首诗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如下结论:【结论】写作时诗句要精简生动,静态的叙述要尽量少,不要用分析或说明的文字去表现人物事态,与其直接叙述人物事态,不如让他自己表演给我们,因为人物自己的动态表演能构成生活的场景、生气盎然,这样作品的意象更清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比如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

梅尧臣在《赠杜挺之》揽君荆山做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首都是说平淡的诗境,梅尧臣是说平淡的诗境难以到达,但他以说理的形式出现在读者眼前,所以我们读起来就感觉很模糊,也难理解,到底平淡的诗境是啥,我们读不出,更体会不出。

李白说平淡的诗境很可贵,他就用了【比】的创作手法,用出水的莲花来比喻诗境,我们一读就懂,平淡的诗境就像出水的芙蓉,清新可爱,不假雕饰,出俗独立。

用很具体的意象代替了抽象的理论。

生动的交代清了平淡的诗境。

【结论】比的手法应用,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生动的意象。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通感的概念,我们在第一讲中已经交待过,这里不再赘言。

用具体的例子分析。

《即事》陆游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酲第一句写榴花照眼,是视觉,第二句青梅堕地是听觉。

三四站立桥头风吹酒醒,是触觉,我们还可以深入的分析,梅子的青和榴花的红,是视觉,柳桥野岸水佩风裳,也可以理解为眼中看到的,青梅、酒酲还可诉之味觉,因为梅子熟到落地,肯定带香味,另外喝酒的人都知道酒醒时那就味大的很。

风声和落梅一样,我们可以听的到,这首诗啊,想全身长着耳朵眼睛,充满感觉。

【结论】利用通感的手法,调动的视角、嗅觉,听觉去感受意象。

让意象带声带光,带香带味,让人有真临其境的感觉。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给他一个特写,让这个细小的意象变成突出的意象。

如《寄碧岩道光法师》王安石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于世转参差。

移床独向秋风里,卧看蜘蛛结网丝。

注意合句,将镜头落在床角上,集中描写丝网上的蜘蛛,抓住这个特写,给予细致突出描写,让这个特写的小镜头,载满着情绪,形成个突出的意象。

【结论】在合句上把自己无限的情感,集中托付在某一个细小的景物上,给予极大的特写,让这个经过观察而精心选出来的小景物,汰去他复杂的背景,纯净的孤立起来,充满暗示力,能让读者以惊讶的目光去关注他。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我们对他不陌生。

下面我以具体的绝句分析如何利用夸张的手法。

描写物象特点。

【城上吟】唐子兰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

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

城外的古冢新坟,比草还密,侵占到官道上了,整个城中已经没有一丝闲地,而城中又迅速的老去一批人,这就是极大的夸张范例。

使人对于生命的短暂,死亡的流行,有了何等深刻的感知?(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这可使意象倍加鲜明。

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和万重山的对比万山如墨一灯红万与一墨跟红这两个例子是句内的对比。

再看: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其中半死生与犹歌舞之间的对比。

2 绝句创作--渔洋绝句12法之四1)要点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来、忆、记等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