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语言训练之四:两山排闼送青来—对称句(上)专题辅导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指导:在作文中用好对称句

高考作文指导:在作文中用好对称句

高考作文指导:在作文中用好对称句写语意相近的对称句,可据基本句的语法结构,写出与其近义且对称的句子。

小编收集了高考指导:在作文中用好对称句,欢迎阅读。

古人写诗为文讲究对偶,中学生作文不必这么严格。

这里说的对称句相当于宽式对偶句,由字数、结构大体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相对的一组句子组成。

这样的句式在视觉上给人以整饬的美感,在听觉上给人以和谐的韵律,既能显示思维的缜密,又能显示措辞的的精练。

正所谓“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这样的句子出现在文中,便会成为亮点,成为发展等级中加分的砝码。

对称句根据前后句的语意关系,一般可分为语意相近、语意相反、两物并举三类,其中尤以语意相近的对称句使用频率最高。

写对称句时,可先据要表达的意思精心写出一个句子,姑且称之为基本句。

再据基本句的语法结构和表达的需要,写出另一个与之对称或语意相近或相反或两物并举的句子。

下面举例分述之,并示以从高考满分作文和书刊中精选的例句(未署作者名字的摘自高考作文),供同学们写对称句时参考。

(一)语意相近的对称句写语意相近的对称句,可据基本句的语法结构,写出与其近义且对称的句子。

两句相应位置上的词应为同义(近义)。

如:一学生在写《思想的种子》时,据丛飞关爱失学孩子和残疾儿童,累计捐款300多万的材料,先写了“一笔笔捐款,让一位位失学的孩子回到书声琅琅的课堂”,突出了丛飞捐款次数、数量之多和捐助的效果,然后根据这个句子的基本结构写了一个与其对称的近义句子:“一次次资助,使一个个残疾儿童及时得到白衣天使的诊治。

”这两句在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为同义(近义)对举:一笔笔——一次次,一位位——一个个,捐款一资助,让—一使,失学孩子——残疾儿童,回到书声琅琅的课堂——及时得到白衣天使的诊治。

在这段的结尾,写到“如今斯人已逝,但爱的精神长存。

注满爱的思想种子已萌发”时,又设计了一组对称的并列结构:“那些重返校园的孩子灿烂的笑脸,那些得到及时治疗的残疾儿童幸福的笑靥,不正是丛飞心灵花园里绽放的朵朵鲜花吗?”这两处并列结构相应位置上的词均为:灿烂——幸福,笑脸——笑靥。

语言篇:炼字炼句炼篇章-2020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满分必杀技

语言篇:炼字炼句炼篇章-2020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满分必杀技

语言篇:炼字炼句炼篇章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第一节品味关键词(炼字)古人诗歌创作中十分讲究炼字。

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品味关键词,就是体会作者的用字之妙。

【赏析例举】1.准确,能够精当地描摩客观事物〖例题〗白居易的《暮江吟》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句。

请赏析句中“铺”字的妙处。

〖答案〗这一句意思是说,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铺”字准确而形象地描绘了残阳照射江面的情景,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2.达意,能够贴切地表达主观感受〖例题〗陶潜“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历来为人称道。

为什么不用“望”而用“见”?〖答案〗“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的,自然地映入眼帘的。

用“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这就是陶渊明追求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通过“见”传达出来的。

3.新奇,能够增强审美情趣。

〖例题〗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诗中“知”“斗”“解”有和妙处?请加以赏析。

〖答案〗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刹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笑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高中作文语言训练之四:两山排闼送青来—对称句上专题辅导 试题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高中作文语言训练之四:两山排闼送青来—对称句上专题辅导 试题

黔西北州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高中语文作文语言训练之四:两山排闼送青来—对称句〔上〕章熊曾指出:“在句式的变化中,对称句和长严密句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重点。

〞他还指出,“对称句式假设运用得当,意味着学生的语感才能已开展到一定程度,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变化的技巧〞,所以“对称句式的出现和对它们的自觉运用是中学生语言才能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称句在语言训练中的重要地位。

但本文所说的对称句,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对称句。

通常所说的对称句,指的是整句,包括排比句、对偶句、连用四字短语及大体整齐的一组语句。

本文的对称句相当于宽式对偶句,是指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和构造一样或者大体一样的两个句子。

因其两两对举,非常对称,故称对称句。

在议论文中,对称句既可用来说理,又可用来举例。

因为它要求用大致整齐的句式、对称的构造来证明论点,所以训练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对称句,不仅可以进步学生锤炼语言的才能,而且因为对称句极为简洁,还可锻炼学生对事例的高度概括才能。

假设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那么,对称句的运用,也会使文章因之生辉。

例1.兼听那么明,偏信那么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请教朱升,广积粮,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就段的构成而言,首句为起始局部,提出了论证中心:兼听那么明,偏信那么暗。

尾句为终结局部,以反问句,对小段中心进一步加以强调总括。

中间几段是段的展开局部,它们或者写兼听,或者写偏信,两两相对,泾渭清楚,不仅句式整齐,写得极为概括简洁;而且长短句差参错落,令人读起来跌宕起伏,朗朗上口,称得上融声美、形美、意美于一炉,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入的启迪思索。

作文范文之作文句式对称的句子

作文范文之作文句式对称的句子

作文句式对称的句子【篇一:对称句】作文语言训练之一:两山排闼送青来——对称句一、欣赏下面句子,体会其语言特点1、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

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

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

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

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着佳肴美酒,铮铮傲骨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苏武》节选)2、站着,他是一座山,挺起千年民族的脊梁;坐着,他是一尊佛,念着万载风雨的沧桑;走着,他是一阵风,吹散华夏大地的乌云;他,在彷徨中呐喊,在呐喊后铸剑,剑光锋利,刺破长空阴霾;他,在野草中自嘲,在自嘲后提笔,笔锋犀利,写尽世间鬼魅;他,爱憎分明,双拳十指,专打社会落水狗;他,文笔犀利,一嘴两唇,专骂空头文学家。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就是民族魂——鲁迅。

(崔广州)以上句子长短整散并用,整句如仪仗行进,散句似林间信步,让人从中领略到一种特殊的美。

所谓整句,就是类似排比、对偶、四字短语及大体整齐的一组语句。

所谓散句,就是结构长短不齐的句子。

整句的出现和对它们的自觉运用是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3、请你再从《滕王阁序》中找出类似的句子二、对称句与上面整句略有不同,这里所说的对称句相当于宽式对偶句,是指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和结构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两个句子。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修辞手法相同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修辞手法相同

一、引言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它可以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富有表现力,更具有感染力。

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句话中的修辞手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这句话的意境、修辞手法以及其表达的内涵进行探讨,以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意义有更深入的体会。

二、意境“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句话借助自然景象,展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画面。

在画面中,一水将田园环抱,为田地注入绿色的生机,两座山峦则像是屏障一样,将青翠的景色向外送出。

这样的情景让人感到和谐、安详,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三、修辞手法1. 拟人手法在这句话中,“一水”、“两山”被拟人化,它们仿佛具有了生命和感情,一水护田,两山排闼,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和谐画面。

2. 比喻手法“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的“一水”和“两山”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来赋予了生动的形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有表现力。

3. 对仗手法“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一水”与“将绿绕”、“两山”与“送青来”形成了对仗。

通过对仗的运用,使得整句话韵律优美,表现力更强。

四、内涵这句话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也隐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这句话中,水、田、山都成为了和谐的一部分,它们互相依存,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景象。

这也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五、结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句话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运用了拟人、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共处的向往。

通过对这句话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到修辞手法的魅力,以及对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

希望我们能够借鉴这样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用心感受自然之美,传递对和谐共处的向往。

六、修辞手法的意义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更富有表现力。

对称句子大全

对称句子大全

作文语言训练之一:两山排闼送青来——对称句一、欣赏下面句子,体会其语言特点1、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

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

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

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

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着佳肴美酒,铮铮傲骨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苏武》节选)2、站着,他是一座山,挺起千年民族的脊梁;坐着,他是一尊佛,念着万载风雨的沧桑;走着,他是一阵风,吹散华夏大地的乌云;他,在彷徨中呐喊,在呐喊后铸剑,剑光锋利,刺破长空阴霾;他,在野草中自嘲,在自嘲后提笔,笔锋犀利,写尽世间鬼魅;他,爱憎分明,双拳十指,专打社会落水狗;他,文笔犀利,一嘴两唇,专骂空头文学家。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就是民族魂——鲁迅。

(崔广州)以上句子长短整散并用,整句如仪仗行进,散句似林间信步,让人从中领略到一种特殊的美。

所谓整句,就是类似排比、对偶、四字短语及大体整齐的一组语句。

所谓散句,就是结构长短不齐的句子。

整句的出现和对它们的自觉运用是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3、请你再从《滕王阁序》中找出类似的句子二、对称句与上面整句略有不同,这里所说的对称句相当于宽式对偶句,是指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和结构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两个句子。

高高考作文——对称句训练

高高考作文——对称句训练

对称句训练所谓对称句,就是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完全工整的句子。

对称句,我国古代称为骈偶句。

提起骈偶句,人们自然会想起六朝时期的一味追求形式美的骈文。

其实,骈文是过分地讲究骈偶,所以要反对;现在的高三学生作文中骈偶句子少见,所以要提倡鼓励。

骈偶句,只要运用得当,能给文章增色不少。

例如中学课文:“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逍遥游》)“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红烟蔽其右,紫气舒其左。

”(《柳毅传》)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我们知道,中国语言有一个传统的美学特点,就是讲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诗歌辞赋不用说,即使是散文,也多有这个特点。

出现这种情况,自然与汉语的音韵特点相关,还反映了古人在语言上刻意追求文字布局对称的美。

刘知说过:“其为文也,大抵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故应一言蔽之者辙足为二言,应以三句成文者必分为四句。

”(《史通·叙事》)另外,这种对称的语言,可以壮声势,广文义,“目的盖在使列举的各端各各受人充分注意”(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204页)。

骈偶句子,春秋战国散文中早已不是稀有品种,例如《尚书》:“满招损,谦得益。

”《孙子兵法·谋攻》:“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论语》:“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咸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贾谊的文章被称为“西汉鸿文”,他受楚辞影响,更是写作“骈偶句”的高手,例如《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囊括四海着急意,并吞八荒之心”,“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高考语文作文语言对偶句强化训练

高考语文作文语言对偶句强化训练

高考语文作文语言对偶句强化训练高考语文作文语言对偶句强化训练1.完成下列对称句。

①追求是人生的花环。

人生只有插上追求的翅膀,才能翱翔;人生只有,才能。

②目光短浅者,以物质的享受为生活的乐趣;志向高远者,。

③生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腐朽,一种是燃烧。

腐朽的人,在岁月的长河中任意飘零;,。

④时间把勤奋者奉为主人,护送他踏进成功之门;时间把,。

⑤成功的花朵,开放在勤劳的枝头之上,失败的,。

⑥春夏秋冬,汇成了岁月之河;酸甜苦辣,。

⑦空谈家的言语,;而耕耘者的汗水,。

⑧努力的人,不一定都成功,而成功的人,。

⑨绝妙的风景在陡峭的险峰之上,绝妙的人生。

⑩把理想建在个人的安乐窝上,理想就会;把理想砌在祖国的大厦上,理想就会。

11勤奋者,从失败中看到的是成功的希望;而懒惰者,。

12从快乐的光圈中跑出来的人,很害怕痛苦;,很珍惜快乐。

13懒惰,折损的是;勤奋,编织的是。

14有生命的种子,不甘心于长眠在泥土里;,。

15黄金虽贵,总有价格可标;知识,却是无价之宝。

有黄金,;有知识,。

16风帆,不挂上桅杆,是一块无用的布;理想,,是。

2.把括号中的句子改写成对称句。

战绩只是衡量水平的客观依据。

从主观角度看问题,对水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昔日孟德擒吕布、诛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何等威风。

然而他也曾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他被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只落得折戟沉沙,败走华容,八十万大军被周郎谈笑间烧得灰飞烟灭。

而在潼关战马超,更是一败涂地,以至换掉战袍,割掉胡须才侥幸逃得性命) ,。

他敢于涉险,不惜被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拿来对手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而这种胆略和毅力,则来自“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宏伟志向。

3.补写对称句。

谁不爱风流呢?松,高洁;兰,清幽,风流自有特殊的魅力。

牛,;狮,;风流,。

现代人应该比祖先更懂得风流。

新世纪的真正风流应该是:服饰与心灵同样美丽,。

现在,社会就是要变革,青年就是要风流。

4.在横线处填写对称句。

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对仗的诗句

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对仗的诗句

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对仗的诗句《众木撑天迎翠涌,群花绽野送香来》众木撑天迎翠涌,群花绽野送香来。

衍生注释:- “众木”就是许多树木的意思,在这里指树林很繁茂。

“撑天”形容树木高大挺拔,像是支撑着天空一样,这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表达,展现出树林旺盛的生命力。

“迎翠涌”表示迎来像翠浪涌动般的景色,“翠”就是翠绿的颜色,指代树林的青葱之色,“涌”字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好像翠绿的颜色如潮水般涌来呢。

“群花”不难理解,就是成群的花朵。

“绽野”在野外绽放,描绘出花朵开放的状态和地点。

“送香来”就是花朵散发香气传播过来。

赏析: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绘自然美好的景象。

通过描写木与花这两种自然元素,表达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从情感上来看,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愉悦的情绪。

表现手法上,它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有相似之处,对仗工整。

前一句写树木像是迎接翠绿浪潮一般,从宏观的角度,给予一种壮阔的画面感;后一句写群花绽放散发香气,从微观的角度,细致地描绘了花香四溢的美好,动静结合,让整个自然画面鲜活起来。

作者介绍:我作为这首诗的创作者,就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普通人。

日常的美好生活都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香所感染,所以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希望能传达出自然之美给大家带来的那种愉悦感。

运用片段:例子一:老张退休了,在乡下买了个小院子。

他把院子整理得很有生机,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还有几棵大树。

朋友来参观的时候,老张就喜滋滋地介绍起来:“哈哈,你看我这小院,虽说没有人家那种大气的山水之景,但也有一番风味。

众木撑天迎翠涌,群花绽野送香来,说得可不就是我这儿嘛。

”例子二: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一篇关于自然美景的文章。

小明就写自己去郊外踏青的经历。

“我到那大草地的时候,真的感觉很震撼。

周围都是茂密的树林,和大片大片的花。

那景色就像诗句里说的:众木撑天迎翠涌,群花绽野送香来。

我算是真正体会到自然的美妙之处了。

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样对仗工整的诗句

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样对仗工整的诗句

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
样对仗工整的诗句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其中,“三山”与“二水”相对,形成了数字对仗;“半落青天外”与“中分白鹭洲”则形成了动词和名词的对仗,整句诗充满了对称之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其中,“两个”与“一行”相对,形成了数字对仗;“黄鹂”与“白鹭”相对,形成了动物对仗;“鸣翠柳”与“上青天”则形成了动词和名词的对仗,整句诗极富画面感。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其中,“云”与“花”相对,形成了自然元素对仗;“想衣裳”与“想容”则形成了动词和名词的对仗;“春风拂槛”与“露华浓”则形成了景象对仗,整句诗给人以美的享受。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其中,“黑云”与“白雨”相对,形成了颜色对仗;“翻墨”与“跳珠”则形成了动词和名词的对仗;“未遮山”与“乱入船”则形成了景象对仗,整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山水间的壮美景色。

以上这些诗句都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对仗工整的艺术魅力,它们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名句王安石】两山排闼送青来

【名句王安石】两山排闼送青来

【名句王安石】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简析】王安石的“两山排闼送青来”,一个“送”字,将翠青的两山写成似是扑向庭院而来!给予了读者极具新鲜、生动的美感。

还让我们觉得似乎山就在不远处伸手可及。

尤其难得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匆匆而来。

把静止的山描写成了动态的山。

【诗人】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新高考全国I卷)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新高考全国I卷)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等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

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

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

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

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

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

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

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

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

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

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

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

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

【诗歌鉴赏】诗歌中炼字类题型答题示例

【诗歌鉴赏】诗歌中炼字类题型答题示例

【诗歌鉴赏】诗歌中炼字类题型答题示例诗歌中炼字类题型较为常见。

(一)设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5、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6、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7、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8、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9、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

(二)分析思路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

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叠词、拟声词、数量词、虚词。

炼字重点放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

(三)答题步骤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作用:点出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注: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

(四)答题示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案:同意。

(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问:“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句中的“排”字用得十分精妙传神,试作分析。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语言训练之四-两山排闼送青来—对称句(下)专题辅导.doc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语言训练之四-两山排闼送青来—对称句(下)专题辅导.doc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语言训练之四-两山排闼送青来—对称句(下)高考作文精彩语段1.—份诚信,一腔热血,一片流云心事。

一曲诚信,一阕高歌,一剑笑看风云。

诚信是五千年流淌的河,涓涓不绝,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流出了华夏大地的芸芸众生。

诚信是一支神的笔,龟背上长出了汉字,汉字上长出了华夏。

一代代,一脉脉,吸天地之灵气,吮日月之光华。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魂,华夏礼仪之邦,诚信成为高尚道德的尺度,美丽灵魂的筹码。

诚信者,人必敬重。

2.在下姓诚名信字不欺,人心之人也。

我伴宇宙而生,赖人心而存,上可溯古,下可耀今,远可助邦交,近可益亲朋……忽闻,一小生胆敢弃我于水底,而“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六者都乘船高枕,乃所愤至极,故狂吐肺腑以正诚信之名,愧小生之心,启人之智,净人之魂……3.君子亦有如兰的坚韧,不屈于迫害,只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

不攻于流言,而流言自破。

不困于贫穷,因有兰心蕙质;.不贪于浮华,只因早已脱离尘俗。

只是一株清新的兰草,于空谷处抖擞开一身淋漓的血性,化为碧绿的五剑,直指苍穹。

又好像于万里朔风中化为一只蝴蝶,临渊飘舞。

仗剑以向天,兰之肝胆日月可鉴。

倚香以生地,兰之襟怀至刚至柔。

高山之巅,他站在蓝天的高度;空谷之中,他可以包容明月清风。

他有君子的气量,任雨雪打在身上,他也得到了回报,雨雪洗碧他清丽的姿容。

有了兰之雅量,廉濒相如可以将相和;没有兰之雅量,才有“二桃杀三士”,才有庞涓最后身首异处。

遗世独立,展清姿于罕至,洒清香于空谷,闲适如云中之鹤,恬淡如明月清风。

纵使四大皆空的圣僧,只要与兰有过一瞬间的交融,便会甘愿为之折腰摧眉。

(2002·全国·优秀《君子,选择了兰花》)4.一、屈原的选择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

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

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的衣裳。

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泪罗江的波涛。

于是你用生命为代价作出了自己心灵的选择。

2023届高考作文指导:妙用对称句优化考场作文的语言

2023届高考作文指导:妙用对称句优化考场作文的语言

2023高考作文指导:妙用对称句优化考场作文的语言我们所说的对称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偶句,而是指结构和字数大体相同的两个句子。

如果学生能在作文中自觉地使用对称句,说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到达了一定的水平。

对称句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读起来音韵和谐,整齐上口。

在议论文中,用对称句来说理,道理深刻,逻辑性强;用对称句举例,概括性强,表意丰富。

在记叙文、散文中用对称句描写、抒情,则景物更有情境,情感更为丰富。

例1,考生作文《低姿态的高贵》有改动(节选):放低心态,才能成就自己。

霸气的项羽,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却终因目无他人自刎乌江;谦卑的刘邦,广纳人言,便能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把自己举得过高,得到的不是仰望,而是不屑和轻视;把自己放低,得到的不会是鄙夷,而是由衷的尊重和敬佩。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人自命不凡,唯我独尊,却早已化作青烟;而那些默默无闻,不慕虚名的人却成了人们心中不朽的雕像。

这世间很多人充实于形,却空虚于心;厚重于体,却浅薄于灵魂。

只有放低自己的心态,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点评】这段首先提出观点:“放低心态,才能成就自己”。

结尾重申观点:“只有放低自己的心态,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中间部分论述时使用了几组对称句:“项羽”、“刘邦”,一个骄傲自大,一个为人谦卑,命运相反;“把自己举得过高”的、“把自己放低”的,得到的截然不同;“唯我独尊”者,早已消失,“默默无闻”者,却让人永远铭记;最后用两个很有哲理的对称句概括升华——“这世间很多人充实于形,却空虚于心;厚重于体,却浅薄于灵魂”。

在论述中两两对举,语言简洁,论述深刻,给人美的享受和深刻启迪。

例2,学生习作《香格里拉在我心中》(节选):山水相连,湖水倒映着晨光。

我相信晨光中的“元属都湖”是一天中最美丽的,她宛若脱尘的少女,静默地守望着香格里拉这片神奇的土地。

我兴奋地走近她,却很快安静下来,因为她美得那样沉静!我只想拥抱着她,感受她千百年来仰望着日月星辰,却有如此清静、无声的情怀;我想融入她的世界,体会她千百年来历经风风雨雨,却如此沉静,不留一声叹息!回味着“元属都湖”又到了“碧塔海”。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对仗的诗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对仗的诗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一句对仗工整的诗句,它以自然景色为描绘对象,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水和山赋予了生命和情感。

如果要寻找与之对仗的诗句,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匹配:
1.主题:诗句的主题应该是描绘自然景色或具有情感倾向的自然形象。

2.结构:诗句的结构应该与原句相仿,即由两个相对简洁的句子组成,每句都应
该有一个主语和谓语。

3.修辞:诗句的修辞手法可以与原句类似,如拟人化、比喻等。

4.情感:诗句的情感倾向可以与原句相呼应,例如原句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感
激之情,对仗的诗句也可以表达类似的情感。

基于以上考虑,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对仗诗句:
1.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绿树村边停骏马,青山郭外送斜阳。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5.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青山不老为君留,绿水长流待我游。

9.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0.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2022年高中语文高中语文仿写句式专题复习附解析

2022年高中语文高中语文仿写句式专题复习附解析

2022年高中语文高中语文仿写句式专题复习附解析一、高中语文仿写句式1.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以“中国梦”为对象续写两句话,与画线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中国梦,有宠辱不惊,熟视岁月如流的博大胸襟;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国内部分高等学校启用了“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平台缴费、选课、查询作业批改情况……“在线学习”平台的启用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能杜绝教学问题的产生。

教学问题解决了,教师就能专心教学,进而教师的专业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也就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

例:①“在线学习”平台的启用未必能杜绝教学问题的产生。

②________③________3.选择一位课本中的名人,模仿下面的句式,给名人写一段对话,要求写出自己与名人的不同境遇或价值追求。

例:给李煜我不敢坐你的位子,正如你不敢过我的日子。

你要考虑国家和上空的月亮,而我只会在大时代里抒写个人的小忧伤。

4.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采菊东篱,寄情山水,享清闲喜恬淡,中国文人持有闲适的情怀。

材料:苦闷雄壮感伤怀愤懑诉愁苦存慷慨显激昂寄孤苦抒忧愁送别友人怀才不遇思念家乡留取丹心报国无门矢志报国①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5.请根据提示,写出楹联的下联。

惠州西湖建设始于北宋时,历代以苏东坡为代表的400多位文人墨客曾踏足惠州,为西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惠州西湖丰渚园内的多对楹联使游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陶冶性情。

大门楹联“门倚东江遥接罗浮紫气,________”,寥寥二十字,把丰渚园的地理位置和惠州的主要名胜古迹概括其中,上联写罗浮山,下联叙泗州塔(又称“玉塔),一“遥”一“近”,一“倚”一“依”,写出了物华天宝聚惠州、紫气彤云映丰渚的特色。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写作手法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写作手法

一、引言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田园诗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田园诗赞美自然,歌颂农村风土人情,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其中,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为题的诗篇,被视为古代田园诗的经典代表之一。

本文将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探究其中的写作手法及其所传达的意义。

二、一水护田将绿绕"一水护田将绿绕"这句诗中所体现的写作手法是以水景为主题,通过水的形象来抒发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水是大自然的源泉,也是农田的生命之源,"一水护田"折射出诗人对水资源的珍视和呵护的态度。

而"将绿绕"则将水的形象与绿色联系起来,意味着水的滋养和绿色的昌盛,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生机勃勃、景色宜人的向往。

整句诗使用了工整的平仄和雅致的意象,使得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领悟和情感表达。

三、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山排闼送青来"这句诗中所体现的写作手法是以山景为主题,通过山的形象来抒发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两山"象征着自然山川的壮美,排闼则是形容山势陡峭,而"送青来"则寓意着大自然的馈赠和赐予。

整句诗通过对山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与"一水护田将绿绕"相呼应,"两山排闼送青来"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

四、意义与启示"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独特审美观,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态的向往。

这种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田园诗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而在当代社会,这种"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写作手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作文语言训练之四:两山排闼送青来—对称句(上)章熊曾指出:“在句式的变化中,对称句和长严密句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重点。

”他还指出,“对称句式如果运用得当,意味着学生的语感能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变化的技巧”,所以“对称句式的出现和对它们的自觉运用是中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称句在语言训练中的重要地位。

但本文所说的对称句,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对称句。

通常所说的对称句,指的是整句,包括排比句、对偶句、连用四字短语及大体整齐的一组语句。

本文的对称句相当于宽式对偶句,是指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和结构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两个句子。

因其两两对举,十分对称,故称对称句。

在议论文中,对称句既可用来说理,又可用来举例。

因为它要求用大致整齐的句式、对称的结构来证明论点,所以训练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对称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而且因为对称句极为简洁,还可锻炼学生对事例的高度概括能力。

如果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那么,对称句的运用,也会使文章因之生辉。

例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粮,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就段的构成而言,首句为起始部分,提出了论证中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尾句为终结部分,以反问句,对小段中心进一步加以强调总括。

中间几段是段的展开部分,它们或写兼听,或写偏信,两两相对,泾渭分明,不仅句式整齐,写得极为概括简洁;而且长短句差参错落,令人读起来跌宕起伏,朗朗上口,称得上融声美、形美、意美于一炉,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思索。

例2.那么,何时容易“坠马”?恐怕就在那“飘飘然”的一瞬。

不信你看,骑者在马踏着细碎小步,步上坎坷不平的山冈,或扬起四蹄飞越险滩急流之时,总是瞪着警惕的眼睛,勒紧缰绳,夹紧马肚,可谓“驰马”而“思坠”矣!而当马儿缓步于青山绿水之间,流连于鲜芳艳蝶之阵,飘飘然忘于“思坠”之时,可悲的“坠马”却常由此了生。

历史上,闯王李自成“坠马”悲剧便是一例。

这位曾破千关,斩百将,驰骋疆场使明王朝走向覆灭的赫赫英雄,最终溺于牛金星的谗言之中,败于吴三桂的刀剑之下。

我想,这无不与金銮殿上的琉璃金瓦、三足鼎上萦绕的紫烟有关。

整段运用对称句难度较大,“偶尔露峥嵘”却较易为之。

本段文字即是在散句中,穿插使用了几组对称句。

写“飘飘然忘于‘思坠’之时”时,作者用了一个对称句“缓步于青山绿水之间,流连于鲜芳艳蝶之阵”;写李自成失败原因时,运用了两组对称句:“溺于牛金星的谗言之中,败于吴三桂的刀剑之下”、“金銮殿上的琉璃金瓦,三足鼎上萦绕的紫烟”。

这几组对称句,写得既整齐,又深刻含蓄。

试想,如将“溺于牛金星的谗言之中,败于吴三桂的刀剑之下”,改成“却听信了牛金星嫉贤妒能、挑拨离间的谗言,致使自己刚刚建立了大顺王朝,便被吴三桂打得大败而逃”,其表达效果该是何等悬殊。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议论文中运用对称句,既可使句式整齐上口,音调和谐,又可用极简洁的文字,表达极丰富的内容,使文章既富文采,又洗练简洁。

对称句同样可以用来写景、状物、抒情。

或整段用对称句铺陈描摹,以形成一种整齐美;或间用对称句,长短相杂,整散并用,以求语言的跌宕回环美。

请看以下两例:例3.临高远眺,思潮如流,良辰美景,总看不够。

朝看晨鸟啼柳绿,夕看晚霞染山红;晴看日丽天高远,雨看船行水迷蒙;眷看雏燕吻桃红,夏看荷风剪莲舟,秋看风凉月如钩,冬看雪白洁如玉。

例4. 眼睛这是一双凝神专注的眼睛,那圆圆的眸子里深藏的是什么,能够折射出如此诱人的光,像浸在水中的一颗乌亮的宝石,那么晶莹;像黑夜中闪烁的一粒珍珠,那么夺目。

它是那么黑,似乎包容了世上所有的暗色;它是那么亮,能够折射出人间万物的光芒,以至于竟不易察觉到它的黑。

它是一块墨玉,纹理分明,中心是一点,最幽深的一点。

周围纤细而浓密的睫毛,偶尔投影在它的上面,宛若微波荡漾的水面上垂下的修长柔美的丝丝柳絮。

此两例,一为写景,一为状物。

例3在描写四时之景时,短短一段文字,连用四个对称句,四个四字短句,再加之比拟、比喻手法的运用,不仅写出了四季之景的艳美,而且饱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例4是一篇高考优秀作文,它之所以能获取满分,除了想象合理等因素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富有文采。

两组对称句,在短短200字的短文中,几乎占了一半的篇幅。

形象的比喻修辞,整齐的对称句式,既写出了眼之形,更写尽了眼之神。

明眸晶莹夺目之神采,乌黑如墨之色韵,无不给人美目流盼之感。

运用对称句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在构思对称句时,应运用联想拓宽思路。

每写一事物时,想一想与之相反、相对或相同的其他事物,这样便可打开思路。

如例l,由齐王的虚心纳谏想到马谡的固执己见,刚愎自用,这是想相反的事物;由唐太宗的纳谏魏征得有贞观之治,想到朱元璋求教朱升建立大明天下,这是想相同事物,再如《我的空中楼阁》: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作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同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之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这段文字的对称句,便是由“白天一夜晚、山上一山下、山一树”,这三组相对的事l物构成,只有这样联想,方可满足对称句两两对举出现的格式与内容要求。

(2)在选定了相对事物后,便可选用恰当的词语一一对应地去写其状态、特征等。

选用词语时,应尽量选用词性与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语。

例如,上句如是“同顶炎炎烈日”,那么构思下旬时,便可由“日”想到“月”,以“月辉”对“烈日”;然后再写其特征,“烈日”既是“炎炎”,那么“月辉”的特点,也就要用一叠词概括,常形容明月的“皎皎”即可入选;再给“顶”这一动词,选一可与“月辉”相搭配的动词,即可完成这一对称句了:共沐皎皎月辉。

(3)对称句既可是句与句的对称,也可是句子内部成分的对称。

例如: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多彩而又圆润的油画之中。

树,轻拂着;草,摇曳着。

身旁是深邃的回廊,宁谧的曲径。

近处,一边是夕阳中闪着金光的梧桐树,一边是蓝天下散发着清香的翠竹林。

远处还有流光溢彩的喷泉和绚丽缤纷的花坛作为点缀,此情此景,谁能不醉?这段文字中,“树,轻拂着;草,摇曳着”与“一边是……梧桐树,一边是……翠竹林”为句的对称;那么“身旁是深邃的回廊,宁谧的曲径”与“远处还有流光溢彩的喷泉和绚丽缤纷的花坛作为点缀”,句中的画线句,则是由句子内部成分构成对称。

强化训练1.完成下列对称句。

①追求是人生的花环。

人生只有插上追求的翅膀,才能翱翔;人生只有,才能。

②目光短浅者,以物质的享受为生活的乐趣;志向高远者,。

③生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腐朽,一种是燃烧。

腐朽的人,在岁月的长河中任意飘零;,。

④时间把勤奋者奉为主人,护送他踏进成功之门;时间把,。

⑤成功的花朵,开放在勤劳的枝头之上,失败的,。

⑥春夏秋冬,汇成了岁月之河;酸甜苦辣,。

⑦空谈家的言语,;而耕耘者的汗水,。

⑧努力的人,不一定都成功,而成功的人,。

⑨绝妙的风景在陡峭的险峰之上,绝妙的人生。

⑩把理想建在个人的安乐窝上,理想就会;把理想砌在祖国的大厦上,理想就会。

○11勤奋者,从失败中看到的是成功的希望;而懒惰者,。

○12从快乐的光圈中跑出来的人,很害怕痛苦;,很珍惜快乐。

○13懒惰,折损的是;勤奋,编织的是。

○14有生命的种子,不甘心于长眠在泥土里;,。

○15黄金虽贵,总有价格可标;知识,却是无价之宝。

有黄金,;有知识,。

○16风帆,不挂上桅杆,是一块无用的布;理想,,是。

2.把括号中的句子改写成对称句。

战绩只是衡量水平的客观依据。

从主观角度看问题,对水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昔日孟德擒吕布、诛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何等威风。

然而他也曾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他被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只落得折戟沉沙,败走华容,八十万大军被周郎谈笑间烧得灰飞烟灭。

而在潼关战马超,更是一败涂地,以至换掉战袍,割掉胡须才侥幸逃得性命) ,。

他敢于涉险,不惜被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拿来对手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而这种胆略和毅力,则来自“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宏伟志向。

3.补写对称句。

谁不爱风流呢?松,高洁;兰,清幽,风流自有特殊的魅力。

牛,;狮,;风流,。

现代人应该比祖先更懂得风流。

新世纪的真正风流应该是:服饰与心灵同样美丽,。

现在,社会就是要变革,青年就是要风流。

4.在横线处填写对称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用生命熔铸的诗句,是多少忧国忧民者的人生写照。

面对国家兴亡,“仁者不以盛衰变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为拯民族之危,多少志士不惧赴汤蹈火;。

多少仁人不惜肝脑涂地。

(以《屈原列传》一课内容填写,句式与后一句相同);岳飞信而见疑,精忠报国,矢志不渝,风波亭里含冤而死。

(以《五人墓碑记》一课内容填写,句式与后一句相同);为复兴中华变法,戊戌六君子无畏献身……他们的死,死得壮烈,死得伟大,死得其所!他们虽死犹生,他们的死将彪炳史册,永照千古!5.下面一段文字的题目叫《学与问》,请扣住文题的学与问,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对称句。

学问学问,学了要问,学与问相辅相成。

不学无以致疑,。

释其一疑,便长一智,口不常问,。

学既不可缺,。

不因细小疑难而忽视问,不因问题浅显而,更不因怕失身份而。

多问而不烦,肯问。

存疑要问,一知半解更需问。

在学中发问,在。

肯学者必肯问,所以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不耻下问”,而且还要“善问”。

遇事犯难不要急于发问,要先问己,后问人。

问己,则反复思索,开动机器;问人,。

自己不动脑就乱问,收效甚微。

“多问”不是“乱问”。

;若能问之“着穴”,则懂全局。

故学有目的,问。

既要问得准,又要。

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不要满足于“知其然”,还要。

6.在横线处补写对称句。

少女之美,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浓眉大眼美在鲜明,眉清目秀美得淡雅;羞涩之美含蓄,;柔弱之美蕴含着灵秀,;白雪公主美在冰清玉洁的贵族气质,;唐朝美人丰乳肥臀,清朝美女纤纤细腰;干练之美令人欣赏,……而在情人眼中,大家都成了西施。

谁美谁不美,谁说了算呢?7.在横线处仿照前一句的句式补写对称句。

蓝莹莹的天是背景,,这就是山之春的旋律。

蜿蜒于山问小路之上,,攫几束松枝在手中,,把春之欢乐化作热烈的呼唤随山风送进山的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