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最大面积问题

合集下载

二次函数--最大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最大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动点之最大面积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A的横坐标是﹣1,点B的横坐标是2.(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设点C在二次函数图象的OB段上,求四边形OABC面积的最大值.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x+c经过A(4,0),B(1,0)两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直线AC上方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及△DCA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ax2+经过A、B两点,点E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1)求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求△AB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3)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B于点M,连结CM.点Q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当以P、Q、C、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4.综合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x=﹣,且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B,正比例函数y=kx在第二象限与抛物线交于点P,与直线y=x+2交于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PAC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3)是否存在正比例函数y=kx,将△ABC的面积分为2:3的两部分?5.如图,二次函数y=ax2+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己知点A(﹣1,0),点C(0,2)(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D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上的一动点,当四边形OCDB的面积最大时,求点D的坐标;(3)若点E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F为x轴上任意一点,当以B,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E的坐标.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和抛物线交于点A(﹣4,0),B(0,4),且点B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直线AB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求当△PAB面积最大时点P的坐标.(3)M是直线AB上一动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O、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为(2,9),与y轴交于点A(0,5),与x轴交于点E、B.(1)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表达式;(2)过点A作AC平行于x轴,交抛物线于点C,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点(点P在AC上方),作PD平行与y轴交AB于点D,问当点P在何位置时,四边形APCD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若点M在抛物线上,点N在其对称轴上,使得以A、E、N、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AE为其一边,求点M、N的坐标.8.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交x轴于点A(﹣4,0)和点B,交y轴于点C(0,4).(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P在第二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求四边形AOCP面积的最大值和此时点P的坐标;(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是否存在点Q,使A,B,C,Q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9.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4x+3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点C.(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点D是在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BCD的面积最大时,求D点坐标.10.二次函数y=﹣x2+x+4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从右向左为A,B两点,与y轴的交点为C,顶点D.(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求一点D′,使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11.二次函数y=ax2+x+c(a≠0)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已知A(﹣1,0),点C(0,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若点D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上的一动点,当四边形OCDB的面积最大时,求点D的坐标.12.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一个增根为b,另一根为c.二次函数y=ax2+bx+c+7与x轴交于P和Q两点.在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求一点M,使得△PQM面积最大.1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0,3)、B(﹣3,0)、c(1,0).若点P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位于第二象限的点,过P作与y轴平行的直线与直线AB相交于点Q,则P点在何位置时,以线段BP、PO、OQ、QB围成的凹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并求最大值.14.如图,已知O为坐标原点,∠AOB=30°,∠ABO=90°,且点A的坐标为(2,0).(1)求点B的坐标;(2)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A、B、O三点,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2)中的二次函数图象的OB段(不包括点O、B)上,是否存在一点C,使得四边形ABCO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此时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x2﹣3x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O、A两点.(1)求A点和顶点C的坐标;(2)在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右边的图象上有一点B,使△AOB的面积等于6,求点B的坐标;(3)对于(2)中的点B,在直线OB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OB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POB的最大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如图,抛物线经过A(4,0),B(1,0),C(0,﹣2)三点.(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关系式;(2)在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有一动点D,求使△DCA面积最大的点D的坐标;(3)x轴上是否存在P点,使得以A、P、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C(0,﹣3)点,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18.如图,△ABC中,∠ACB=90°,AC=BC,点A、C在x轴上,点B坐标为(3,m)(m>0),线段AB与y轴相交于点D,以P(1,0)为顶点的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点B、D.(1)用m的代数式表示点A、D的坐标;(2)求这个二次函数关系式;(3)点Q(x,y)为二次函数图象上点P至点B之间的一点,连接PQ、BQ,当x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的面积最大?19.如图,已知点O为坐标原点,∠AOB=30°,∠B=90°,且点A的坐标为(2,0).(1)求点B的坐标;(2)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A,B,O三点,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2)中的二次函数图象的OB段(不包括O,B点)上,是否存在一点C,使得四边形ABCO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及四边形ABCO的最大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如图,△ABC中,∠ACB=90°,AC=BC,点A、C在x轴上,点B坐标为(3,m)(m>0),线段AB与y轴相交于点D,以P(1,0)为顶点的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点B、D.(1)用m的代数式表示点A、D的坐标;(2)求这个二次函数关系式;(3)点Q(x,y)为二次函数图象上点P至点B之间的一点,连接PQ、BQ,当x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的面积最大?21.用50米长木条,做如图等腰梯形ABCD框子,AD∥BC,AB=CD,∠B=∠C=60°设AB为x米,等腰梯形ABCD面积为y平方米.当x为多少时,才能使y最大?最大面积y是多少?(参考公式:二次函数y=ax2+bx+c,当x=﹣时,y最大(小)值=)二次函数动点之最大面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09•大田县校级自主招生)如图,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A的横坐标是﹣1,点B的横坐标是2.(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设点C在二次函数图象的OB段上,求四边形OABC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把x=﹣1和2分别代入y=x+2,得到y的值分别是1、4,因而A、B的坐标分别是(﹣1,1),(2,4).根据题意得到:解得因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2.(2)过点A、B作AM⊥x轴,BN⊥x轴,分别交于M、N.过点C作CP⊥BN于P.设C的坐标是(x,y).梯形AMNB的面积=(AM+BN)•MN=(1+4)×3=;△AOM的面积=AM•OM=;△BCP的面积=CP•BP=(2﹣x)(4﹣y)=(2﹣x)(4﹣x2);四边形CPNO的面积是(CP+ON)•PN=[(2﹣x)+2]•y=(4﹣x)•x2.因而四边形OABC面积s=梯形AMNB的面积﹣△AOM的面积﹣△BCP的面积﹣四边形CPNO的面积=﹣x2+2x+3.当x=1时,函数s=﹣x2+2x+3有最大值是4.2.(2016•湘潭一模)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x+c经过A(4,0),B(1,0)两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直线AC上方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及△DCA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把A(4,0),B(1,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解得:,则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2)存在,理由如下:设D的横坐标为t(0<t<4),则D点的纵坐标为﹣t2+t﹣2,过D作y轴的平行线交AC于E,连接CD,AD,如图所示,由题意可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2,∴E点的坐标为(t,t﹣2),∴DE=﹣t2+t﹣2﹣(t﹣2)=﹣t2+2t,∴△DAC的面积S=×(﹣t2+2t)×4=﹣t2+4t=﹣(t﹣2)2+4,=4,当t=2时,S最大∴此时D(2,1),△DAC面积的最大值为4.3.(2016•长春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ax2+经过A、B两点,点E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1)求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求△AB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3)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B于点M,连结CM.点Q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当以P、Q、C、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解答】解:(1)当x=0时,y=3,即B点的坐标为(0,3),当y=0时,有﹣x+3=0,解得x=4,即A点坐标为(4,0).将A、B点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解得,故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3.(2)过点E作EF⊥x轴于点F交直线AB与点M,如图1所示.∵点E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点,∴设点E的坐标为(m,﹣m+3),点M的坐标为(m,﹣m+3),∴EM=﹣m+3﹣(﹣m+3)=﹣m,∴S=S△BEM+S△AEM=ME•O A=×(﹣m)×4=﹣+3m=﹣(m﹣2)△ABE2+3,∴当m=2时,△ABE面积最大,且最大值为3,此时点E的坐标为(2,3).(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设点P的坐标为(n,﹣n+3),Q点的坐标为(1,d).∵点E的坐标为(2,3),∴直线EM的解析式为x=2,∴点M的坐标为(2,).∵令y=0,则有﹣x+3=0,解得x=﹣2,或x=4,∴点C的坐标为(﹣2,0),当以P、Q、C、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分两种情况:①如图2所示,线段CM为对角线,且CM的中点为点N.∵点C(﹣2,0),点M(2,),∴点N的坐标为(0,).又∵点N为线段PQ的中点,∴有=0,解得n=﹣1,此时P点的坐标为(﹣1,);②线段CM为一条边时,PQ的横坐标之差等于CM的横坐标之差,即|1﹣n|=|2﹣(﹣2)|,解得:n=﹣3或n=5,此时点P的坐标为(﹣3,﹣)或(5,﹣).综上可知:点P的坐标为(﹣3,﹣),(5,﹣)和(﹣1,).4.(2016•孝义市二模)综合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x=﹣,且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B,正比例函数y=kx在第二象限与抛物线交于点P,与直线y=x+2交于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PAC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3)是否存在正比例函数y=kx,将△ABC的面积分为2:3的两部分?【解答】解:(1)∵对于直线y=x+2,当x=0时,y=2;当y=0时,x=﹣4.∴点C(0,2),A(﹣4,0).∴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A与点B关于x=﹣对称,∴点B的坐标为B(1,0).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可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2﹣x+2;(2)设P(m,﹣m2﹣m+2),如图1,过点P作PQ⊥x轴交AC于点Q.∴Q(m,m+2),∴PQ=﹣m2﹣m+2﹣(m+2)=﹣m2﹣2m,=×PQ×OA=×PQ×4=2PQ,∵S△APC∴S=2(﹣m 2﹣2m )=﹣m 2﹣4m=﹣(m +2)2+4;∴当m=﹣2时,△PAC 的面积有最大值4.此时P 点坐标为(﹣2,3).(3)存在正比例函数y=kx ,将△ABC 的面积分为2:3的两部分.则S △ABC =×AB ×OC=×5×2=5,分两种情况:①如图2,过点D 作DM 1⊥AD ,垂足为M 1,当S △ADO :S 四边形ODCB =2:3时,S △ADO =×5=2, ∴×OA ×DM 1=2,即×4×DM 1=2,∴DM 1=1.把y=1代入y=x +2,得x=﹣2,∴点D 坐标为(﹣2,1).把x=﹣2,y=1,代入正比例函数y=kx 中,解得:k=﹣;②如图3,过点D 作DM 2⊥AD ,垂足为M 2,当S △ADO :S 四边形ODCB =3:2时,S △ADO =×5=3, ∴×OA ×DM 2=3,即×4×DM 2=3,∴DM 2=.把y=代入y=x +2,得x=﹣1,∴点D 坐标为(﹣1,).把x=﹣1,y=,代入正比例函数y=kx 中,解得:k=﹣.综上可得:k 的值为﹣或﹣.5.(2016•苏州一模)如图,二次函数y=ax2+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己知点A(﹣1,0),点C(0,2)(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D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上的一动点,当四边形OCDB的面积最大时,求点D的坐标;(3)若点E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F为x轴上任意一点,当以B,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E的坐标.【解答】解:(1)∵A(﹣1,0),C(0,2)在二次函数y=ax2+x+c的图象上,∴,解得,∴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2+x+2;(2)连接BC,过点D作DH⊥x轴于点H,交BC于G,如图所示,令y=0,得﹣x2+x+2=0,解得x1=﹣1,x2=4,∴B(4,0),OB=4,=OB•OC=×4×2=4.∴S△BOC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mx+n,则有,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2.设点D的横坐标为p,则y D=﹣p2+p+2,y G=﹣p+2,∴DG=(﹣p2+p+2)﹣(﹣p+2)=﹣p2+2p=﹣(p﹣2)2+2,=S△CDG+S△BDG∴S△CDB=DG•OH+DG•BH=DG•OB=×4DG=2DG=﹣(p﹣2)2+4.=S△BOC+S△CDB=﹣(p﹣2)2+8∴S四边形OCDB∵﹣1<0,取最大值,∴当p=2时,S四边形OCDB此时y D=﹣×22+×2+2=3,∴点D的坐标为(2,3);(3)①若BC为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则C、E到BF的距离相等,∴|y E|=|y C|=2,∴y E=±2.当y E=2时,解方程﹣x2+x+2=2得,x1=0,x2=3,∴点E的坐标为(3,2);当y E=﹣2时,解方程﹣x2+x+2=﹣2得,x1=,x2=,∴点E的坐标为(,﹣2)或(,﹣2);②若BC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则CE∥BF,∴y E=y C=2,∴点E的坐标为(3,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E的坐标为(3,2)、(,﹣2)、(,﹣2).6.(2016•富顺县校级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和抛物线交于点A(﹣4,0),B(0,4),且点B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直线AB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求当△PAB面积最大时点P的坐标.(3)M是直线AB上一动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O、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将A(﹣4,0),B(0,4)代入得:,解得k=1,b=4,∴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4.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4.∵将A(﹣4,0)代入得:16a+4=0,解得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2)如图1所示,过点P作PQ⊥x轴,交AB于点Q.设点P的坐标为(a,﹣+4),则点Q的坐标为(a,a+4).则PQ=﹣+4﹣(a+4)=﹣﹣a.的面积=PQ•(x B﹣x A)=×4×(﹣﹣a)=﹣a2﹣2a=﹣(a+2)∵S△ABP2+2,∴当a=﹣2时△ABP的面积最大,此时P(﹣2,3).(3)如图2所示:延长MN交x轴与点C.∵MN∥OB,OB⊥OC,∴MN⊥OC.∵OA=OB,∠AOB=90°,∴∠BA0=45°.∵ON∥AB,∴∠NOC=45°.∴OC=ON×=4×=2,NC=ON×=4×=2.∴点N的坐标为(2,2).如图3所示:过点N作NC⊥y轴,垂足为C.∵OA=OB,∠AOB=90°,∴∠OBA=45°.∵ON∥AB,∴∠NOC=45°.∴OC=ON×=4×=2,NC=ON×=4×=2.∴点N的坐标为(﹣2,﹣2).如图4所示:连接MN交y轴与点C.∵四边形BNOM为菱形,OB=4,∴BC=OC=2,MC=CN,MN⊥OB.∴点的纵坐标为2.∵将y=2代入y=x+4得:x+4=2,解得:x=﹣2,∴点M的坐标为(﹣2,2).∴点N的坐标为(2,2).如图5所示:∵四边形OBNM为菱形,∴∠NBM=∠ABO=45°.∴四边形OBNM为正方形.∴点N的坐标为(﹣4,4).综上所述点N的坐标为或或(﹣4,4)或(2,2).7.(2016•泰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为(2,9),与y轴交于点A(0,5),与x轴交于点E、B.(1)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表达式;(2)过点A作AC平行于x轴,交抛物线于点C,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点(点P 在AC上方),作PD平行与y轴交AB于点D,问当点P在何位置时,四边形APC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若点M在抛物线上,点N在其对称轴上,使得以A、E、N、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AE为其一边,求点M、N的坐标.【解答】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2+9,∵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A(0,5),∴4a+9=5,∴a=﹣1,y=﹣(x﹣2)2+9=﹣x2+4x+5,(2)当y=0时,﹣x2+4x+5=0,∴x1=﹣1,x2=5,∴E(﹣1,0),B(5,0),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A(0,5),B(5,0),∴m=﹣1,n=5,∴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5;设P(x,﹣x2+4x+5),∴D(x,﹣x+5),∴PD=﹣x2+4x+5+x﹣5=﹣x2+5x,∵AC=4,∴S=×AC×PD=2(﹣x2+5x)=﹣2x2+10x,四边形APCD∴当x=﹣=时,=,∴即:点P(,)时,S四边形APCD最大(3)如图,过M作MH垂直于对称轴,垂足为H,∵MN∥AE,MN=AE,∴△HMN≌△AOE,∴HM=OE=1,∴M点的横坐标为x=3或x=1,当x=1时,M点纵坐标为8,当x=3时,M点纵坐标为8,∴M点的坐标为M1(1,8)或M2(3,8),∵A(0,5),E(﹣1,0),∴直线AE解析式为y=5x+5,∵MN∥AE,∴MN的解析式为y=5x+b,∵点N在抛物线对称轴x=2上,∴N(2,10+b),∵AE2=OA2+0E2=26∵MN=AE∴MN2=AE2,∴MN2=(2﹣1)2+[8﹣(10+b)]2=1+(b+2)2∵M点的坐标为M1(1,8)或M2(3,8),∴点M1,M2关于抛物线对称轴x=2对称,∵点N在抛物线对称轴上,∴M1N=M2N,∴1+(b+2)2=26,∴b=3,或b=﹣7,∴10+b=13或10+b=3∴当M点的坐标为(1,8)时,N点坐标为(2,13),当M点的坐标为(3,8)时,N点坐标为(2,3),8.(2016•阜新)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交x轴于点A(﹣4,0)和点B,交y轴于点C(0,4).(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P在第二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求四边形AOCP面积的最大值和此时点P 的坐标;(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是否存在点Q,使A,B,C,Q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答】解:(1)∵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交x轴于点A(﹣4,0)和点B,交y轴于点C(0,4).∴,∴,∴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3x+4,(2)如图1,由(1)有,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3x+4,令y=0,得x=﹣4,或x=1,∴B(1,0)连接AC,PA,PC,∴点P是直线AC平移之后和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时,点P到直线AC的距离最大,所以S△PAC 最大,即:S四边形AOCP最大;∵A(﹣4,0),C(0,4),∴直线AC解析式为y=x+4,设直线AC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y=x+4+b,∴,∴x2+4x+b=0,∴△=16﹣4b=0,∴b=4,∴点P(﹣2,6),过点P作PD⊥y轴∴PD=2,OD=4,∵A(﹣4,0),C(0,4)∴OA=4,OC=4,∴CD=2,=S梯形AODP﹣S△PCD=(PD+OA)×OD﹣PD×CD=(2+4)×6﹣×2∴S四边形AOCP×2=16.(3)存在点Q,使A,B,C,Q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理由:①以AB为边时,CQ∥AB,CQ=AB过点C,平行于AB的直线l,∵C(0,4),∴直线l解析式为y=4,∴点Q在直线l上,设Q(d,4),∴CQ=|d|∵A(﹣4,0),B(1,0),∴AB=5,∴|d|=5,∴d=±5,∴Q(﹣5,4)或(5,4),②以AB为对角线时,CQ必过线段AB中点,且被AB平分,即:AB的中点也是CQ的中点,∵A(﹣4,0),B(1,0),∴线段AB中点坐标为(﹣,0),∵C(0,4),∴直线CQ解析式为y=x+4,设点Q(m,m+4),∴=,∴m=0(舍)或m=﹣3,∴Q(﹣3,﹣4),即: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为Q(﹣5,4)或(5,4)或(﹣3,﹣4).二.选择题(共11小题)9.(2013秋•房山区期末)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4x+3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点C.(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点D是在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BCD的面积最大时,求D点坐标.【解答】解:(1)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k≠0).令x2﹣4x+3=0,解得:x1=1,x2=3,则A(1,0),B(3,0),C(0,3),将B(3,0),C(0,3),代入y=kx+b(k≠0),得,解得:k=﹣1,b=3,BC所在直线为:y=﹣x+3;(2)设过D点的直线与直线BC平行,且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时,△BCD的面积最大.∵直线BC为y=﹣x+3,∴设过D点的直线为y=﹣x+b,∴,∴x2﹣3x+3﹣b=0,∴△=9﹣4(3﹣b)=0,解得b=,∴,解得,,则点D的坐标为:(,﹣).10.二次函数y=﹣x2+x+4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从右向左为A,B两点,与y轴的交点为C,顶点D.(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求一点D′,使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解答】解:(1)如图所示:连接OD,∵二次函数y=﹣x2+x+4,当y=0时,﹣x2+x+4=0,解得:x=4,或x=﹣2,∴A(4,0),B(﹣2,0);当x=0时,y=4,∴C(0,4),∵二次函数y=﹣x2+x+4=﹣(x﹣1)2+,∴D(1,),∴四边形ABCD的面积=△BOC的面积+△OCD的面积+△OAD的面积=×2×4+×4×1+×4×=15;(2)如图2所示:设D′(x,﹣x2+x+4),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S=△BOC的面积+△OCD′的面积+△OAD′的面积=×2×4+×4×x+×4×(﹣x2+x+4)=﹣x2+4x+12=﹣(x﹣2)2+16,∵﹣1<0,∴S有最大值,当x=2时,S最大,当x=2时,﹣x2+x+4=4,∴D′坐标为(2,4).11.二次函数y=ax2+x+c(a≠0)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已知A(﹣1,0),点C(0,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若点D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上的一动点,当四边形OCDB的面积最大时,求点D的坐标.【解答】解:(1)把A(﹣1,0),点C(0,2)分别代入y=ax2+x+c,得,解得,则该函数解析式为:y=﹣x2+x+2.因为y=﹣x2+x+2=﹣(x﹣)2+.所以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2)存在.设点D如图所示,过点D作DE⊥OC于点E,∵A(﹣1,0),对称轴是x=,∴B(4,0).设点D的坐标为(a,﹣a2+a+2),则E点坐标为(0,﹣a2+a+2)∴EC=﹣a2+a+2﹣2=﹣a2+a,DE=aS四边形OCDB=S梯形OEDB﹣S△EDC=(a+4)(﹣a2+a+2)﹣a(﹣a2+a)即S=﹣a2+4a+4=﹣(a﹣2)2+8,当a=2时,S=8,最大当a=2时,﹣×4+×2+2=3,∴此时点D的坐标是(2,3).12.(2015•合肥校级自主招生)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一个增根为b,另一根为c.二次函数y=ax2+bx+c+7与x轴交于P和Q两点.在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求一点M,使得△PQM面积最大.【解答】解:由题意可得b=2,a=﹣4代入方程得c=﹣5.∴二次函数为y=﹣4x2+2x+2与x轴的交点为P(﹣,0),Q(1,0),当点M的横坐标为x=﹣或x=或x=时,△PQM的面积可能取最大,经比较可得x=﹣时,△PQM的面积取最大,此时y=﹣10即点M(﹣,﹣10),.1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0,3)、B(﹣3,0)、c(1,0).若点P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位于第二象限的点,过P作与y轴平行的直线与直线AB相交于点Q,则P点在何位置时,以线段BP、PO、OQ、QB围成的凹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并求最大值.【解答】解: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3)(x﹣1),把A(0,3)代入得a•3•(﹣1)=3,解得a=﹣1,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3)(x﹣1),即y=﹣x2﹣2x+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m,把A(0,3),B(﹣3,0)代入得,解得,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设P(t,﹣t2﹣2t+3),则Q(t,t+3),所以PQ=﹣t2﹣2t+3﹣(t+3)=﹣t2﹣3t,以线段BP、PO、OQ、QB围成的凹四边形的面积S=S△PBQ +S△PCQ=•(﹣t2﹣3t)•3=﹣t2﹣t,当t=﹣=﹣,S有最大值,最大值==,此时P点坐标为(﹣,).即P点坐标为(﹣,)时,以线段BP、PO、OQ、QB围成的凹四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14.(2005•资阳)如图,已知O为坐标原点,∠AOB=30°,∠ABO=90°,且点A 的坐标为(2,0).(1)求点B的坐标;(2)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A、B、O三点,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2)中的二次函数图象的OB段(不包括点O、B)上,是否存在一点C,使得四边形ABCO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此时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在Rt△OAB中,∵∠AOB=30°,∴OB=,过点B作BD垂直于x轴,垂足为D,则OD=,BD=,∴点B的坐标为().(1分)(2)将A(2,0)、B()、O(0,0)三点的坐标代入y=ax2+bx+c,得(2分)解方程组,有a=,b=,c=0.(3分)∴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y=x2+x.(4分)(3)设存在点C(x,x2+x)(其中0<x<),使四边形ABCO面积最大∵△OAB面积为定值,∴只要△OBC面积最大,四边形ABCO面积就最大.(5分)过点C作x轴的垂线CE,垂足为E,交OB于点F,=S△OCF+S△BCF=|CF|•|OE|+|CF|•|ED|=|CF|•|OD|=|CF|,(6分)则S△OBC而|CF|=y C﹣y F=x2+x﹣x=﹣x2+x,=x2+x.(7分)∴S△OBC∴当x=时,△OBC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8分)此时,点C坐标为(),四边形ABCO的面积为.(9分)15.(2015春•青海校级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x2﹣3x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O、A两点.(1)求A点和顶点C的坐标;(2)在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右边的图象上有一点B,使△AOB的面积等于6,求点B的坐标;(3)对于(2)中的点B,在直线OB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OB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POB的最大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当y=0,则0=x2﹣3x,故x(x﹣3)=0,解得:x1=0,x2=3,故A(3,0),y=x2﹣3x=(x﹣)2﹣,故C(,﹣);(2)设B(x,x2﹣3x),因为△AOB的面积等于6,所以•3•|x2﹣3x|=6,当x2﹣3x=4时,解得x1=﹣1,x2=4,则B点坐标为(4,4);当x2﹣3x=﹣4时,方程无实数解.所以点B的坐标为(4,4);(3)∵在直线OB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OB的面积最大,∴此时P到OB的距离最大,即PO⊥OB时,∵B(4,4),∴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OP的解析为:y=﹣x,则设P点坐标为:(x,﹣x),∵P点在抛物线上,∴y=x2﹣3x=﹣x,解得:x1=0(不合题意舍去),x2=2,故P(2,﹣2),∴OP=2,∴△POB的面积最大为:×OB×2=×4×2=8.16.(2012秋•文昌校级期末)如图,抛物线经过A(4,0),B(1,0),C(0,﹣2)三点.(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关系式;(2)在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有一动点D,求使△DCA面积最大的点D的坐标;(3)x轴上是否存在P点,使得以A、P、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该抛物线过点C(0,﹣2),∴可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2.将A(4,0),B(1,0)代入,得,解得,,故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x﹣2.(2)如图,设D点的横坐标为t(0<t<4),则D点的纵坐标为﹣t2+t﹣2.由题意可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2.∴E点的坐标为(t,t﹣2).∴DE=﹣t2+t﹣2﹣(t﹣2)=﹣t2+2t.∴S=×(﹣t2+2t)×4=﹣t2+4t=﹣(t﹣2)2+4.△DAC∴当t=2时,△DAC面积最大.∴D(2,1).(3)假设存在这样的点P.∵A(4,0),C(0,﹣2),∴AC=2.设P(x,0).①当AC=PC时,=2,解得,x=4(不合题意,舍去)或x=﹣4,即P1(﹣4,0);②当AP=AC时,|x﹣4|=2,解得,x=4+2或x=4﹣2,即P2(4﹣2,0)、P3(4+2,0);③当AP=PC时,|x﹣4|=,解得,x=,即P4(,0).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分别是:P1(﹣4,0)、P2(4﹣2,0)、P3(4+2,0)、P4(,0).17.(2010秋•吴兴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C(0,﹣3)点,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解答】解:(1)∵点B(3,0),C(0,﹣3)在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上,∴将B、C两点的坐标代入得,解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2x﹣3;(2)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与BC交于点Q,与OB交于点E,设P(x,x2﹣2x﹣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k≠0),∵B(3,0),C(0,﹣3),∴,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Q点的坐标为(x,x﹣3),=S△ABC+S△BPQ+S△CPQ∴S四边形ABPC=AB•OC+QP•OE+QP•EB=×4×3+(3x﹣x2)×3=﹣(x﹣)2+,∴当x=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此时P点的坐标为(,﹣),四边形ABPC的面积.18.(2012春•上城区校级月考)如图,△ABC中,∠ACB=90°,AC=BC,点A、C 在x轴上,点B坐标为(3,m)(m>0),线段AB与y轴相交于点D,以P(1,0)为顶点的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点B、D.(1)用m的代数式表示点A、D的坐标;(2)求这个二次函数关系式;(3)点Q(x,y)为二次函数图象上点P至点B之间的一点,连接PQ、BQ,当x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的面积最大?【解答】解:(1)由B(3,m)可知OC=3,BC=m,又∵△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m,OA=m﹣3,∴点A的坐标是(3﹣m,0),∵∠ODA=∠OAD=45°,∴OD=OA=m﹣3,则点D的坐标是(0,m﹣3);(2)又抛物线顶点为P(1,0),且过点B、D,所以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将D,B坐标代入:a(3﹣1)2=m,a(0﹣1)2=m﹣3,得:a=1,m=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B坐标(3,4),A(﹣1,0);(3)如图,过点Q作QM⊥AC于点M,设点Q的坐标是(x,x2﹣2x+1),则PM=(x﹣1),QM=x2﹣2x+1,MC=(3﹣x),=S△ABC﹣S△PQM﹣S梯形BCMQ,∴S四边形ABQP=×4×4﹣•(x﹣1)•(x2﹣2x+1)﹣•(3﹣x)•(x2﹣2x+1+4)=﹣x2+4x+1=﹣(x﹣2)2+5,所以当x=2时,四边形ABQP的面积最大为5.19.(2007•陆丰市校级模拟)如图,已知点O为坐标原点,∠AOB=30°,∠B=90°,且点A的坐标为(2,0).(1)求点B的坐标;(2)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A,B,O三点,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2)中的二次函数图象的OB段(不包括O,B点)上,是否存在一点C,使得四边形ABCO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及四边形ABCO的最大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在Rt△OAB中,∵∠AOB=30°,∴OB=,过点B作BD垂直于x轴,垂足为D,则OD=cos30°=,BD=BO=,∴点B的坐标为(,);(2)将A(2,0)、B(,)、O(0,0)三点的坐标代入y=ax2+bx+c,得:,解方程组,,∴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y=﹣x2+x;(3)设存在点C(x,﹣x2+x)(其中0<x<),使四边形ABCO面积最大,而△OAB面积为定值,只要△OBC面积最大,四边形ABCO面积就最大.过点C作x轴的垂线CE,垂足为E,交OB于点F,=S△OCF+S△BCF=|CF|•|OE|+|CF|•|ED|=|CF|•|OD|=|CF|,则S△OBC而|CF|=y C﹣y F=﹣x2+x﹣x=﹣x2+x,=﹣x2+x,∴S△OBC∴当x=时,△OBC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此时C点坐标为(,),故四边形ABCO的最大面积为:.三.解答题(共2小题)20.(2012春•上城区校级月考)如图,△ABC中,∠ACB=90°,AC=BC,点A、C 在x轴上,点B坐标为(3,m)(m>0),线段AB与y轴相交于点D,以P(1,0)为顶点的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点B、D.(1)用m的代数式表示点A、D的坐标;(2)求这个二次函数关系式;(3)点Q(x,y)为二次函数图象上点P至点B之间的一点,连接PQ、BQ,当x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的面积最大?【解答】解:(1)由B(3,m)可知OC=3,BC=m,又∵△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m,OA=m﹣3,∴点A的坐标是(3﹣m,0),∵∠ODA=∠OAD=45°,∴OD=OA=m﹣3,则点D的坐标是(0,m﹣3);(2)又抛物线顶点为P(1,0),且过点B、D,所以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将D,B坐标代入:a(3﹣1)2=m,a(0﹣1)2=m﹣3,得:a=1,m=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B坐标(3,4),A(﹣1,0);(3)如图,过点Q作QM⊥AC于点M,设点Q的坐标是(x,x2﹣2x+1),则PM=(x﹣1),QM=x2﹣2x+1,MC=(3﹣x),=S△ABC﹣S△PQM﹣S梯形BCMQ,∴S四边形ABQP=×4×4﹣•(x﹣1)•(x2﹣2x+1)﹣•(3﹣x)•(x2﹣2x+1+4)=﹣x2+4x+1=﹣(x﹣2)2+5,所以当x=2时,四边形ABQP的面积最大为5.21.(2009秋•哈尔滨校级期中)用50米长木条,做如图等腰梯形ABCD框子,AD∥BC,AB=CD,∠B=∠C=60°设AB为x米,等腰梯形ABCD面积为y平方米.当x为多少时,才能使y最大?最大面积y是多少?(参考公式:二次函数y=ax2+bx+c,当x=﹣时,y最大(小)值=)【解答】解:过A作AF∥CD交BC于F,AE⊥BC于E,∵AD∥BC,AF∥CD,∴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AD=CF,∠AFB=∠C=∠B=60°,∴AB=AF,∴三角形ABF是等边三角形,∴AB=BF=AF=x,∵AE⊥BC,∴∠BAE=30°,∴BE=AB=x,由勾股定理得:AE=x,∵AD+DC+BC+AB=50,∴x+x+x+2AD=50,∴AD=,BC=+x=,梯形ABCD的面积y=(AD+BC)×AE=×(+)×x,即y=﹣x2+x,∵a=﹣<0,∴y有最大值,当x=﹣=时,y的最大值是:y==,答:当x为时,才能使y最大,最大面积y是.。

二次函数的应用-——最大面积问题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的应用-——最大面积问题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的应用-——最大面积问题教学设计《二次函数的应用——面积最大问题》教学设计二次函数的应用——面积最大问题。

所用教材是山东教育出版社材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六节二次函数的应用,本节共需四课时,面积最大是第一节。

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效果预测几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1、地位与作用:二次函数的应用本身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后,检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综合考查。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体会其意义,能根据图象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最值问题又是生活中利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最常见、最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之一,它生活背景丰富,学生比较感兴趣,对于面积问题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故而在这儿作专题讲座,为求解最大利润等问题奠定基础。

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掌握求面积最大这一类题,学会用建模的思想去解决其它和函数有关的应用问题。

此部分内容是学习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后的巩固与延伸,又为高中乃至以后学习更多函数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基础。

2、课时安排教材中二次函数的应用只设计了3个例题和一部分习题,无论是例题还是习题都没有归类,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设计时把它分为面积最大、利润最大、运动中的二次函数、综合应用四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

3.学情及学法分析学生由简单的二次函数y=x2学习开始,然后是y=ax2,y=ax2+c,最后是y=a(x-h)2,y =a(x-h)2+k,y=ax2+bx+c,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和图像的性质。

对函数的思想已有初步认识,对分析问题的方法已会初步模仿,能识别图象的增减性和最值,但在变量超过两个的实际问题中,还不能熟练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本节课正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而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2.3.1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最大面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2.3.1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最大面积教案

1 / 223.3.1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图形面积的最值问题一、教学目标:能够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会运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二、教学重点:探究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写出下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写出其最值.(1) (配方法) (2) (公式法) 问题1 二次函数的最值由什么决定? 归纳:实数范围内二次函数的最值在 顶点 取得, 即当时,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函数最值的方法归纳(1)当自变量的范围没有限制时,二次函数的最值在顶点取得 (2)当自变量的范围有限制时,二次函数的最值可以根据以下步骤来确定1. 转化为顶点式求出顶点坐标及对称轴2. 判断x 的取值范围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3.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当x 取何值时函数有最大或最小值.4. 然后根据x 的值,求出函数的最值.例1:用总长为20m 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 随矩形一边长x 的变化而变化。

当x 是多少时,场地的面积S 最大?A BD2 / 2 变式:1、如图,用总长2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一面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14米,设菜园垂直于墙的一边为x 米,面积为y 平方米。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怎样围才能使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2、如图,用总长2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一面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8米,设菜园垂直于墙的一边为x 米,面积为y 平方米。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怎样围才能使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课堂小结(1) 如何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大)值,并利用其解决实际问题?(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你学到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拓展练习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6cm ,BC=12cm ,点P 从A 始向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B 开始向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面积最大(小)值问题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面积最大(小)值问题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面积最大(小)值问题[例1]:在矩形ABCD 中,AB=6cm ,BC=12cm ,点P 从点A 出发,沿AB 边向点B 以1cm /s 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沿BC 边向点C 以2cm /s 的速度移动,如果P 、Q 两点同时出发,分别到达B 、C 两点后就停止移动.(1)运动第t 秒时,△PBQ 的面积y(cm²)是多少?(2)此时五边形APQCD 的面积是S(cm²),写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t 为何值时s 最小,最小值时多少?答案:6336333607266126262621)1(2222有最小值等于时;当)()()()()()(S t t S t t t t t S t t t t y =∴+-=<<+-=+--⨯=+-=⋅-=[例2]某居民小区要在一块一边靠墙(墙长15m)的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花园ABCD ,花园的一边靠墙,另三边用总长为40m 的栅栏围成.若设花园的宽为x(m) ,花园的面积为y(m²).(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根据(1)中求得的函数关系式,描述其图象的变化趋势;并结合题意判断当x 取何值时,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解:)240(x x y -=)20(22x x --=200)10(22+--=x∵152400≤-<x∴205.12<≤x∵二次函数的顶点不在自变量x 的范围内,而当205.12<≤x 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5.12=x 时,5.187200)105.12(22max =+--=y (平方米)答:当5.12=x 米时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187.5平方米.[例3]如图,要建一个长方形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如果用50 m 长的篱笆围成中间有一道篱笆隔墙的养鸡场,设它的长度为x 米.(1)要使鸡场面积最大,鸡场的长度应为多少m ?(2)如果中间有n (n 是大于1的整数)道篱笆隔墙,要使鸡场面积最大,鸡场的长应为多少米?比较(1)(2)的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解:(1)∵长为x 米,则宽为350x -米,设面积为S 平方米. )50(313502x x x x S --=-⋅= 3625)25(312+--=x ∴当25=x 时,3625max =S (平方米) 即:鸡场的长度为25米时,面积最大.(2) 中间有n 道篱笆,则宽为250+-n x 米,设面积为S 平方米. 则:)50(212502x x n n x x S -+-=+-⋅= 2625)25(212++-+-=n x n ∴当25=x 时,2625max +=n S (平方米) 由(1)(2)可知,无论中间有几道篱笆墙,要使面积最大,长都是25米.即:使面积最大的x 值与中间有多少道隔墙无关.。

二次函数的应用——最大面积问题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的应用——最大面积问题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的应用——最大面积问题的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众所周知,二次函数与解析几何是初中数学的两个难点,而在中考中往往都是将二者融合形成综合性问题,当然也是学生一直感觉头疼的一个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内容进行探索、实践和思考的过程就是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将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是每一节课的追求。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在反比例函数中求三角形时所用到的方法分享,对其中分割法中的竖直高乘以水平宽的一半进行着重分析,探究其基本原理,从而用此通法解决二次函数中三角形最大面积问题,当然重点分析此发的同时也鼓励一题多解、多解归一。

二、教学目标1、借助反比例函数中三角形面积的几种计算方法总结得出通法:“水平宽乘以竖直高的一半”。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从特殊的图形出发、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水平宽乘以竖直高的一半”这一方法。

从而从本质理解“水平宽乘以竖直高的一半”。

3、运用“水平宽乘以竖直高的一半”表示出二次函数中基本三角形的面积结合二次函数的最值思想求出三角形面积的最值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水平宽乘以竖直高的一半”表示出二次函数中基本三角形的面积结合二次函数的最值思想求出三角形面积的最值问题教学难点:从特殊的图形出发、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水平宽乘以竖直高的一半”这一方法。

从而从本质理解“水平宽乘以竖直高的一半”。

四、教学设计【自主学习】学生课前自主完成、并在上课时小组讨论、交流并与大家分享。

的图象都引例: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xOy中,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经过点A(2,﹣2).(1)分别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将直线OA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y轴交于点B,与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四象限内的交点为C,连接AB,AC,求点C的坐标及△ABC的面积.方法提炼:补:补成矩形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

补:延长CA与y轴交于点D,用三角形BCD面积减去三角形BAD面积。

二次函数中求面积最值

二次函数中求面积最值

我们有一个二次函数,并且我们想要找到这个函数与x轴之间的面积的最大值。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如何计算一个函数与x轴之间的面积,然后我们才能找到这个面积的最大值。

假设我们的二次函数是f(x) = ax^2 + bx + c,其中a, b, c是常数,并且a ≠0。

为了找到函数与x轴之间的面积,我们需要找到这个函数的两个根,然后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面积:
面积= (根1 -根2) ×(f(根1) + f(根2)) / 2
为了找到面积的最大值,我们需要找到使面积最大的两个根。

为了找到这两个根,我们可以使用公式:
根1,2 = (-b ±sqrt(b^2 - 4ac)) / (2a)
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两个根代入面积公式中,并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计算结果为:面积的最大值是16
所以,给定的二次函数与x轴之间的面积的最大值是:16。

二次函数应用几何图形的最大面积问题教学课件

二次函数应用几何图形的最大面积问题教学课件
根据几何图形的特性,选择合 适的二次函数模型来表示面积 。
求解极值点
通过求导数并令其为0,找到函 数的极值点。
确定最大面积
根据极值点和单调性,确定几 何图形的最大面积对应的点。
05
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练习题
01
02
03
题目1
一个矩形ABCD的面积为 12,其中AB=2,求BC的 最大值。
题目2
一个直角三角形ABC的面 积为6,其中∠C=90°, AC=3,求BC的最大值。
详细描述
首先设定三角形的底和高为二次函数 的变量,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 找到使面积最大的底和高的值。
利用二次函数求圆形面积的最大值
总结词
通过设定圆的半径为二次函数的变量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圆的最大面 积。
详细描述
首先设定圆的半径为二次函数的变量 ,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找到使 面积最大的半径的值。
02
几何图形可以由二次函数图像与x 轴、y轴的交点确定,进而形成三 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等。
二次函数的最值与几何图形面积的关系
二次函数的最值出现在顶点处,此时 对应的x值为函数的零点或对称轴。
几何图形面积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出现 在二次函数最值处,可以通过求导数 或配方法找到最值点。Βιβλιοθήκη 02常见几何图形面积公式
题目3
一个等腰三角形ABC的面 积为10,其中AB=AC, ∠B=45°,求BC的最大值 。
答案解析
解析1
设BC=x,则矩形的面积可以表 示为2x=12,解得x=6。由于AB 已经给定为2,所以BC的最大值
为6。
解析2
设BC=x,则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可以表示为1/2×3x=6,解得 x=4。由于AC已经给定为3,所

二次函数的最大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的最大面积问题

初四数学二次函数中的最大面积专题练习题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OB ,O 为坐标原点,OA=1,tan ∠BAO=3,将此三角形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OC .抛物线y=ax 2+bx+c 经过点A 、B 、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其横坐标为t .①设抛物线对称轴l 与x 轴交于一点E ,连接PE ,交CD 于F ,求出当△CEF 与△COD 相似时点P 的坐标.②是否存在一点P ,使△PCD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PCD 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已知抛物线c x ax y +-=232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并与直线221-=x y 交于B ,C 两点,其中点C 是直线221-=x y 与y 轴的交点,连接A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证明:△ABC 为直角三角形;(3)△ABC 内部能否截出面积最大的矩形DEFG ?(顶点D 、E 、F 、G 在△ABC 各边上)若能,求出最大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某基地计划新建一个矩形的生物园地,一边靠旧墙(墙足够长),另外三边用总长54米的不锈钢栅栏围成,与墙平行的一边留一个宽为2米的出入口,如图所示,如何设计才能使园地的而积最大?下面是两位学生争议的情境: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解决问题:(1)设AB=x 米(x >0),试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BC 的长;(2)请你判断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4.如图,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过点A (6,0),B (-2,0),C (0,-3).(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H 是该抛物线第四象限的任意一点,求四边形OCHA 的最大面积;(3)若点Q 在y 轴上,点G 为该抛物线的顶点,且∠QGA=45º,求点Q 的坐标.5.如图,抛物线y=-x 2-2x+3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A 、B 、C 的坐标;(2)设点H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点,且△HAB 的面积是6,求点H 的坐标;(3)点M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M 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AC 交于点E ,与抛物线交于点P ,过点P 作PQ ∥AB 交抛物线于点Q ,过点Q 作QN ⊥x 轴于点N .若点P 在点Q 左边,当矩形PQMN 的周长最大时,求△AEM 的面积.6.如图,△ABC 中,∠C=90°,BC=7cm ,AC=5,点P 从B 点出发,沿BC 方向以2m/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C 出发,沿CA 方向以1m/s 的速度移动.(1)若P、Q同时分别从B、C出发,那么几秒后,△PCQ的面积等于4?(2)若P、Q同时分别从B、C出发,那么几秒后,PQ的长度等于5?(3)△PCQ的面积何时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7.如图,有长为24米的篱笆,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的长方形的花圃,且花圃的长可a10米):如果AB的长为x,面积为y.借用一段墙体(墙体的最大可用长度(1)求面积y与x的函数关系(写出x的取值范围);(2)x取何值时,面积最大?面积最大是多少?8.若用40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场地,墙长a m,垂直于墙的边长为xm,围成的矩形场地的面积为y m2.(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矩形场地的面积能否达到210m2?请说明理由.(3)当a=15m或30m时,请分别求出这个矩形场地面积的最大值.9.如图,用长为l2 m的篱笆,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围出一块苗圃.如图,围出的苗圃是五边形ABCDE,AE⊥AB,BC⊥AB,∠C=∠D=∠E.设CD=DE=xm,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S m2.问当x取什么值时,S最大?并求出S的最大值.10.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3ax+c(a>0)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点B的坐标为(1,0),OC=3O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是线段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 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C(0,﹣3)点,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BPC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BPC的最大面积;(3)连接PO、PC,并把△POC沿CO翻折,得到四边形POP1C,那么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OP1C为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课本中有一道作业题: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问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mm?小颖解得此题的答案为48mm,小颖善于反思,她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1)如果原题中要加工的零件是一个矩形,且此矩形是由两个并排放置的正方形所组成,如图1,此时,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又分别为多少mm?请你计算.(2)如果原题中所要加工的零件只是一个矩形,如图2,这样,此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就不能确定,但这个矩形面积有最大值,求达到这个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13.某家禽养殖场,用总长为110m的围栏靠墙(墙长为22m)围成如图所示的三块矩形区域,矩形AEHG与矩形CDEF面积都等于矩形BFHG面积的一半,设AD长为xm,矩形区域ABCD的面积为ym2.(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x为何值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14.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BC=120mm,高AD=80mm.现要把它加工成矩形零件,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1)如果此矩形可分割成两个并排放置的正方形,如图1,此时,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邻边长分别为多少mm?请你计算.(2)如果题中所要加工的零件只是矩形,如图2,这样,此矩形零件的两条邻边长就不能确定,但这个矩形面积有最大值,求达到这个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条邻边长.15.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x+c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0,4),与x轴交于点B、C,点C坐标为(8,0),连接AB、AC.(1)请直接写出二次函数y=ax2+x+c的表达式;(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点N在x轴上运动,当以点A、N、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此时点N的坐标;(4)若点N在线段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过点N作NM∥AC,交AB于点M,当△AMN面积最大时,求此时点N的坐标.16.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点A(0,8)、B(8,0)和点E,动点C从原点O开始沿OA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移动,动点D从点B开始沿BO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移动,动点C、D同时出发,当动点D到达原点O时,点C、D停止运动.(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E的坐标;(2)若D点运动的时间为t,△CED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CED的面积的最大值.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ax2+bx+c 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1)①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②求抛物线解析式.(2)若点P为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A,PC.求△PAC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18.(20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x=﹣且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1)①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②求抛物线解析式.(2)若点P为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A,PC.求△PAC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过点M作MN垂直x轴于点N,使得以点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2014秋•昆明校级期末)如图,四边形DEFG是△ABC的内接矩形,如果△ABC的高线AH长8cm,底边BC长10cm,设DG=xcm,DE=ycm,(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当x为何值时,四边形DEFG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20.(2015秋•保定期末)如图,在Rt△ABC中,∠C=90°,AC=6cm,BC=8cm.点P从A 出发,沿AB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Q从C出发,沿CA方向,以1cm/s 的速度向点A运动;若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APQ的面积为S(cm2)(1)t=2时,则点P到AC的距离是 cm,S= cm2;(2)t为何值时,PQ⊥AB;(3)t为何值时,△APQ是以AQ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4)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21.(2012•眉山)已知:如图,直线y=3x+3与x轴交于C点,与y轴交于A点,B点在x轴上,△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直线CD∥AB交抛物线于D点,求D点的坐标;(3)若P点是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第一象限,那么△PAB是否有最大面积?若有,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PAB的最大面积;若没有,请说明理由.22.(2015秋•随州期末)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 (1,0)、B(0,3)及C(3,0)点,动点D从原点O开始沿O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移动,动点E从点C 开始沿CO方向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移动,动点D、E同时出发,当动点E到达原点O时,点D、E停止运动.(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P的坐标;(2)若F(﹣1,0),求△DEF的面积S与E点运动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当t为何值时,△DEF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当△DEF的面积最大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EBN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N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2014秋•香洲区期末)已知二次函数中x和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 …﹣1 0 1 2 3 …y … 0 ﹣3 ﹣4 ﹣3 0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QBC中QC=QB?若存在请直接写出Q点的坐标.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x=﹣且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1)①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②求抛物线解析式.(2)若点P为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A,PC.求△PAC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过点M作MN垂直x轴于点N,使得以点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2015秋•綦江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3分别交x轴、y轴于A,C两点,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C两点,与x轴交于点B(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D 为直线AC 上一点,点E 为抛物线上一点,且D ,E 两点的横坐标都为2,点F 为x 轴上的点,若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3)若点P 是线段A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Q ,连接AQ ,CQ ,求△ACQ 的面积的最大值.26.如图,有一块边长为6cm 的正三角形纸板,在它的三个角处分别截去三个彼此全等的筝形,再沿图中的虚线折起,做成一个无盖的直三棱柱纸盒,则该纸盒侧面积的最大值是( )A .3cm 2B .323cm 2 C .923cm 2 D .2723cm 227.如图,矩形ABCD 的两边长AB =18 cm ,AD =4 cm ,点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P 在边AB 上沿AB 方向以每秒2 cm 的速度匀速运动,Q 在边BC 上沿BC 方向以每秒1 cm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秒),△PBQ 的面积为y (cm 2).(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2)求△PBQ 的面积的最大值.28.如图,抛物线k x x y +-=2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1)求k 的值及点A 、B 的坐标;(2)设抛物线k x x y +-=22的顶点为M ,求四边形ABMC 的面积;(3)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四边形ABDC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抛物线k x x y +-=22上求点Q ,使△BCQ 是以B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29.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 (-1,0)、B (3,0)、C (0,3)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 是线段BC 上的点(不与B ,C 重合),过M 作MN ∥y 轴交抛物线于N ,若点M 的横坐标为m ,请用m 的代数式表示MN 的长.(3)在(2)的条件下,连接NB 、NC ,是否存在m ,使△BNC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m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y=ax 2+bx+c A 、C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1)①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②求抛物线解析式.(2)若点P 为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A ,PC .求△PAC 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过点M 作MN 垂直x 轴于点N ,使得以点A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B (0,8)为端点的射线BG ∥x 轴,点A 是射线BG 上的一个动点(点A 与点B 不重合).在射线AG 上取AD=OB ,作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 ,且与x 轴交于点F ,过点A 作AC ⊥OA ,交射线EF 于点C .连接OC 、CD ,设点A 的横坐标为t .(1)用含t 的式子表示点E 的坐标为 ;(2)当点C 与点F 不重合时,设△OCF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t为何值时,∠OCD=180°? 32.如图,抛物线2-12与x 轴交于A 、C 两点,与y 轴交于B 点.(1)求△AOB 的外接圆的面积;(2)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沿射线AC 方向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沿射线BA 方向运动,当点P 到达点C 处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