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抗原免疫原的制备概述

合集下载

关于半抗原制备的小结.

关于半抗原制备的小结.

关于半抗原制备的小结小分子抗原现在做的最多的是农药和兽药, 这方面的文献也很多。

以前查过一些材料, 作者觉得小分子抗原能否制备出高性能的单克隆抗体主要以下几点决定。

1、对于半抗原结构的选择,如果待测物本身含有 NH2, COOH , OH 等活性基团, 可以利用待测物活性基团加入间隔臂, 然后联入载体蛋白就可以成功合成人工抗原, 制备特异性良好的抗体。

但大部分待测物上并不含有活性基团或活性基团对药物的特异性和极性影响很大, 所以大部分用于人工抗原合成的半抗原要经过改造或从头合成。

例如在关于有机磷农药倍硫磷的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中, 半抗原物的获得采用的合成方法并不是从倍硫磷开始合成, 而是采用另一途径, 从起始物重新合成, 这样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一点对于制备具有多残留检测能力的抗体来说更为重要, 只需合成出几种待测药物共有的结构就有可能制备出具有多残留检测能力的抗体。

2、待测物本身的结构有时对建立方法的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分子量在 111 -1202Da 的化合物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亲和系数的试验中,半抗原的分子量在 334–374Da 之间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很高的亲和系数。

但当要检测的小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小于 300Da 时, 产生具有良好灵敏度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可能性下降。

这说明药物的分子量是影响抗体性能的重要因素。

同时待测物的结构对于制备人工抗原的难易程度有重要影响, 有些半抗原经过理论分析能制备出高质量的抗体, 但从化学合成的角度, 这些化合物可能是合成不出来的或工艺过于复杂, 所以半抗原结构能否合成出来, 也是半抗原结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

3、如果待测物结构过于简单,可能也是不能建立免疫检测方法的。

待测物的结构最好含有特征性的环状结构或侧链结构, 甚至含有杂原子, 都能够增加制备出高质量抗体的可能性。

在对脂肪酸类物质制备抗体的试验中, 对于脂肪酸类物质来说, 如果含有两个以上的羰基, 及与蛋白偶联之后还有多余的羰基增强亲水性, 同时酰基的不饱和双键和极性的头部结构都可以做为 B 细胞的抗原决定簇, 可以将其他抗原性很弱的部分变成强抗原性。

免疫原及抗血清制备

免疫原及抗血清制备
• 原理:一定条件下,Ag和Ab能可逆性地结合成复合物,当条件改变(如稀酸、
稀碱、浓盐、加温等)时又可将抗原抗体解离。如果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不溶 性的载体上能从液相中专一性分出抗体或抗原。
• 根据这一原理,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用化学方法偶联到不溶性载体上,当将相
应的抗血清(或抗原)按层析方法加入柱中,抗血清中的相应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 结合。其他蛋白成分随洗脱液流出。再改变缓冲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则可以使
• 1.含量鉴定:
生化方法 酚试剂法
双缩脲法 可见光吸收法
紫外吸收法 Ag宝贵,少
2纯度的鉴定: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

经典常用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免疫电泳法
免疫双扩散法
ELISA或RIA(放免)--
不纯,也可能是同一物质的聚合体或降解物
较纯,也不能排除在这条带中有其他成分
所以单一方法,可信度差。因而几种方法联用较可靠
消化细菌和组织cell
(6)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四十分。
蛋白质抗原的制备和纯化:
可溶性抗原绝大部分为蛋白质
1.超速离心和梯度密度离心法: 用来分离亚细胞部分及大分子蛋白质
1)差速离心:高低速交替进行。将大分子物质分离 2)梯度密度离心:区带分离法,通过梯度密度来维持重力的稳 定性,通常分离的悬液中的颗粒比液体重,要使之上浮,必须加 入第三种成份,其密度连续或不连续升高,即所谓梯度 3)第三种成份多用甘油、蔗糖氯化色,氯化铷 适合于少部分大分子抗原,对于大量的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质抗原 不适用此法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四十分。
第一节免疫原的制备

免疫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抗体,并能与之发生反应的 物质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抗原和抗体是免疫反应的基本条件也是免疫检验的两大重要因素。

抗原是制备特异性抗体的前提条件,抗体可用于纯化抗原和检测抗原,也是医学检验中用于疾病诊断和研究的重要物质。

免疫原的制备免疫佐剂抗血清的制备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抗血清的纯化颗粒性抗原的制备颗粒性抗原主要是指细胞抗原和细菌抗原,制备的方法较简单,通过分离或纯培养即可得到。

细胞抗原——绵羊红细胞。

细菌抗原——菌体O抗原。

可溶性抗原的制备可溶性抗原: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酶类、补体、细菌外毒素等。

(一)组织可溶性抗原的粗提(二)可溶性抗原的纯化(三)纯化抗原的鉴定(一)组织可溶性抗原的粗提1.组织均浆的制备:高速组织捣碎机法、研磨法;2.细胞的破碎:反复冻融法、超声破碎法、自溶法、酶处理法、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二)可溶性抗原的提取和纯化1.超速离心法;2.选择性沉淀法:核酸去除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聚合物沉淀法;3.凝胶过滤法;4.离子交换层析法;5.亲和层析法;6.电泳法。

(三)纯化抗原的鉴定主要包括蛋白含量测定、分子量测定、纯度鉴定、免疫活性鉴定等。

半抗原性免疫原的制备半抗原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如某些多肽、多糖、激素、小分子量的药物等。

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或高分子聚合物结合后才有免疫原性。

(一)载体1.蛋白质类:牛血白蛋白等;2.多肽聚合物:多聚赖氨酸等;3.大分子聚合物和某些颗粒: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二)半抗原与载体的连接方法1.物理方法:通过电荷和微孔吸附半抗原,吸附的载体有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葡聚糖、羧甲基纤维素等。

2.化学方法:利用某些功能基团将半抗原连接到载体上。

如碳二亚胺法、戊二醛法等。

(三)半抗原性免疫原的鉴定与载体结合的半抗原数目与免疫原性密切相关。

所以,应测定半抗原与载体的比例,方法有:①吸收光谱分析法:②放射性核素标记半抗原渗入法。

免疫佐剂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的物质。

抗体的制备

抗体的制备

第二节 免疫血清的制备
一、免疫动物的选择:选择动物时应考虑 如下因素: 1.抗原与免疫动物种属差异越远越好。 2.动物必须适龄、健壮、无感染。 3.动物体内有与抗原相类似的物质或其它 原因而使该抗原对该动物免疫原性极差, 则该动物不能选用。例如:IgE –绵羊, 胰岛素-家兔,酶类-山羊等。 4.抗血清的用量 5.抗血清的要求:例如,马型抗血清用于 沉淀反应时较难掌握,因而极少应用。
B 盐析沉淀法:用不同饱和度的硫酸铵或硫酸钠, 可将组织溶液分成若干组分。最常用的盐析剂 为 33~50%的硫酸铵。例如:用40、35、33%的 硫酸铵分次提取或用20%硫酸钠提取,即可获 得丙种球蛋白(含IgG 95%以上) 。 C 有机溶剂沉淀法:有机溶剂能降低溶液的介电 常数,从而增加蛋白质分子上不同电荷的引力, 导致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有些有机溶剂能破坏 蛋白质的水化膜而使蛋白质沉淀,例Cohn地 温酒精可将血浆蛋白分为五组。IgG属CohnⅢ。 D 其它沉淀剂:常用聚乙二醇(PEG)和硫酸葡聚 糖。PEG浓度3~4%可沉淀IC,6~7%沉淀IgM, 8~12%沉淀IgG,12~15%沉淀其它球蛋白,25% 则沉淀白蛋白。按此原理设计了快速浊度测定 法和IC的测定。
4.组织细胞粗抗原:所用的组织必须是新鲜或 处理后低温(-40 ℃)保存的。器官或组织材料 得到后立即去除表面的包膜或结缔组织及大 血管,用无菌NS进行灌注、洗涤至没有残血、 污物,在冷浴中将组织剪成小块后粉碎(匀 浆)/消化。粉碎方法有两种,一是高速组织捣 碎机法:将组织+NS装入捣碎机筒中,开机即 可,注意要高速(1万rmp),间断(每次30秒 ~1min)进行,时间过长会导致产热,破坏抗 原。另一种是研磨法(有时加入洗过的海沙使 研磨更有效)。匀浆液经2~3千rmp离心,沉淀 中含大量的组织细胞和碎片,上清液可提取 可溶性抗原。消化是用胃蛋白酶或胰酶,通 过酶解将细胞间质消化,获得游离单个细胞。

半抗原的设计、修饰及人工抗原的制备

半抗原的设计、修饰及人工抗原的制备

半抗原的设计、修饰及人工抗原的制备宋娟;王榕妹;王悦秋;唐雨榕;邓安平【摘要】制备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人工抗原是建立测定小分子化合物的免疫分析方法的最关键步骤.本文对半抗原的设计、修饰(修饰位点的选择、修饰物的制备、连接臂的选择)、载体的选择、半抗原与载体的偶联(偶联方式、偶联条件、最佳偶联率)、人工抗原的纯化与鉴定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期刊名称】《分析化学》【年(卷),期】2010(038)008【总页数】8页(P1211-1218)【关键词】半抗原;人工抗原;设计;修饰;免疫分析;评述【作者】宋娟;王榕妹;王悦秋;唐雨榕;邓安平【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610064;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610064;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610064;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610064;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610064【正文语种】中文免疫分析是以抗原与抗体之间特异性识别和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痕量分析方法,已在临床分析和生物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免疫分析不仅适用于大分子化合物 (如蛋白质、核酸、细菌)的检测,也适用于小分子化合物(如激素、药物)的测定。

由于免疫分析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快速、费用低和适于现场大批量样品筛选等优点,它在环境和食品安全等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备受关注[1]。

近年来,针对环境和食品样品中的农药[2]、兽药[3-4]、环境激素[5]、毒素[6]及违禁食品添加剂[7]等小分子化合物残留量的免疫分析方法的应用实例较多。

建立小分子化合物的免疫分析方法的关键是能够制备出对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高亲和力和高选择性的抗体。

由于大多数农药、兽药等为小分子化合物 (分子量小于 1000),不具有免疫原性,即缺乏 T细胞表位而无法直接诱导动物机体等产生特异性抗体,故小分子化合物被称为半抗原。

然而,半抗原可以通过适当的化学修饰方法,在其分子结构的某个位置上,带上端基为活性基团的连接臂,再与大分子载体结合,生成半抗原-载体的偶联物,此偶联物即为人工抗原,它可以借助 T细胞表位来间接诱导B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产生特异性抗体[8]。

抗原的制备

抗原的制备

抗原的制备方法一.细胞性免疫原的制备1. 红细胞抗原的制备取静脉血,加肝素的生理盐水,轻轻摇匀,离心2000r/min,红细胞被压积于管底,弃去上清,用生理盐水洗3次。

2. 白细胞抗原的制备抗凝血的试管中加入全血,37℃静置30-60min,自然沉降后,血液分为三层,上层为淡黄色血浆,底层为红细胞,中间有一白细胞薄层,用尖吸管吸取,移入另一试管中,加无钙镁的缓冲液,离心,洗涤制得。

二.组织细胞抗原在无菌条件下,取组织,切成小块,用无菌缓冲液洗涤,再用25%胰蛋白酶水解,4℃过夜(37℃,30-60min)用吸管轻轻吹打,使成细胞悬液,用80目不锈钢过滤,离心,洗涤制得。

三.细菌细胞抗原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平板上,取单菌落置于三角瓶中,培养,灭菌后,离心(5000r/min),洗涤。

四.原虫和多细胞寄生虫细胞性抗原的制备寄生虫一般都远较细菌或病毒为大,构造与成分复杂,它的成分与分泌物一般都是较强的抗原,寄生虫有一个复杂的生活周期,不同周期中的虫体会诱发不同的免疫反应,又能诱发细胞免疫反应,有些寄生虫的表面组成和抗原成分能够不断的变化,以抵御和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1.提取孢子制备抗原2.虫卵抗原的制备五.可溶性抗原制备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酶类、补体、脂多糖、细菌外毒素等可溶性抗原中相当部分来源于组织细胞,成分比较复杂,通常需要将组织和细胞破碎,经一定的方法纯化才能获得所需要的抗原。

1.组织和细胞混合抗原成分的制备(1)酶处理法(2)冻融法(3)超声破碎法(4)表面活性剂处理法2.蛋白质抗原的制备①离心分离法②盐析法③分子筛效应④离子交换色谱六.半抗原免疫原的制备1.常见的半抗原种类及性质属于半抗原的物质是低分子量的化学物质。

如多糖、多肽、甾体激素、脂肪酸、类脂质、核苷酸、药物(包括抗生素)以及其他化学物品。

2.载体的种类和常见载体的性质载体有蛋白质类,多肽聚合物,大分子聚合物和某些颗粒。

常用的蛋白有BSA,HSA。

常用的半抗原与蛋白偶联方法简介

常用的半抗原与蛋白偶联方法简介

常用的半抗原与蛋白偶联方法简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常用的半抗原与蛋白偶联方法简介(一)分子中含有羧基或可羧化的半抗原的偶联)1、混合酸酐法,也称氯甲酸异丁酯法(isobutyl chloroformate method)偶联时,半抗原分子中的羧基可与氯甲酸异丁酯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混合酸酐(mixed acid anhydride),然后与蛋白分子中的氨基形成肽键。

氨甲喋呤(MIT)与β-半乳糖苷酶偶联的混合酐法1、5.8mg MIT用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冷却至10度,加2ul氯甲酸异丁酯,10度搅拌反应30分钟。

2、酶用2ml 50 m mol/L Na2CO3溶解。

3、10度反应4小时(必要时加NaOH,以维持溶液的pH为,q然后4度过夜。

4、过sephadex G-25层析柱,柱用含NaCl 100m mol/L、MgCl2 10 m mol/L、2-巯基乙醇10 m mol/L的50m mol/L Tris-醋酸缓冲液平衡和洗脱,合并含酶的洗脱管内液体,进一步纯化后,保存于含BSA %(w/v)、NaN3 %(w/v)的缓冲液中。

碳化二亚胺法制备3,3`,5-三碘甲腺氨酸-血蓝蛋白免疫原的操作步骤1、??取EDC 100mg , 用的10 m mol/L PBS液使之充分溶解(I液)2、??取3,3`,5-三碘甲腺原氨酸 25mg , 用L NaOH 溶液2ml 溶解(II液)3、??取血蓝蛋白(lemocyanin) 25mg, 溶于10mmol/L PBS ()液中(III 液)4、??将II液与III液混合,在磁力搅拌下逐滴加入I液(余下)5、??室温下避光搅拌1小时,逐滴加入余下的I液6、??4度搅拌12小时7、??静置10小时(4度)8、??有蒸馏水使之充分透析(约48小时),得免疫原。

孕酮与与β-半乳糖苷酶偶联的N-羟琥珀酰亚胺酯法1、??用二垩烷(dioxane)溶解孕酮-11-半琥珀酸酯,配成浓度为100m mol/L 的溶液。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2019)讲义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2019)讲义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第一节免疫原的制备免疫原指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在体内外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一、颗粒性抗原的制备细胞、细菌、寄生虫等皆为颗粒性抗原。

细胞抗原(如绵羊红细胞)一般情况下经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洗净,配制一定浓度即可。

细菌抗原多用液体或固体培养物,经集菌后处理。

颗粒性抗原大多用静脉内注射免疫法。

二、可溶性抗原的制备和纯化(一)组织和可溶性抗原的粗提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酶、补体、细菌毒素、免疫球蛋白片段、核酸等皆为良好的可溶性抗原。

1组.织匀浆的制备(1)高速组织捣碎机法;(2)研磨法:组织匀浆液要离心沉淀,沉淀物为组织和细胞碎片,上清液为提取可溶性抗原的材料。

2细.胞的破碎()反复冻融法:℃冷冻,〜7融化。

(2)超声破碎法(3)自溶法(4)酶处理法:胃蛋白酶或胰酶。

(5)表面活性剂处理法:十二烷基硫酸钠。

3免.疫球蛋白片段的制备()非共价键解离法:改变环境或用变性剂。

(2)共价键解离法:还原法或氧化法解离二硫键。

(3)溴化氰裂解法:溴化氰裂解蛋白质肽链。

(4)酶解法: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或胰蛋白酶。

(二)可溶性抗原的提纯和纯化超速离心法:适用于少数大分子抗原或比重较轻的抗原,不适用于大多数中小分子抗原。

选择性沉淀法:(1)核酸去除法:核糖核酸降解法更简便。

(2)盐析法:常采用硫酸铵使蛋白抗原进行粗筛、提取丙种球蛋白及抗原浓缩。

(3)有机溶剂沉淀法:常采用乙醇或丙酮。

()聚合物沉淀法:常用非离子型聚合物,如聚乙二醇()G凝胶过滤法: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纯化。

离子交换层析法:利用一些带电离子基团的凝胶或纤维素,吸附带有相反电荷的蛋白质抗原。

5亲.和层析法:与生物分子间不同的亲和性进行分离。

如抗原和抗体、酶和酶抑制物、酶蛋白和辅酶、激素和受体等。

电泳法:蛋白质在同一环境中,分子量和电荷不同,在电场中迁移速率不同进行分离。

(三)纯化抗原的鉴定蛋白质含量测定:常用的是紫外光吸收法,该法测定和的吸光度()值。

抗体的制备与使用指南

抗体的制备与使用指南

抗体的制备与使用指南一、抗体的制备。

1. 免疫原的选择。

- 对于制备抗体,首先要确定合适的免疫原。

如果是针对蛋白质抗原,要保证其纯度尽可能高。

例如,从细胞裂解物中纯化目标蛋白,可以采用亲和层析等方法。

对于小分子半抗原(如药物分子等),通常需要将其与大分子载体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偶联,以增强其免疫原性。

- 免疫原的剂量也很关键。

一般来说,初次免疫时,对于小鼠等小动物,蛋白质抗原的剂量可在10 - 100μg之间,具体剂量需要根据抗原的性质和动物的种类进行优化。

2. 动物的选择与免疫。

- 动物选择。

- 常用的动物有小鼠、大鼠、兔子等。

小鼠因为繁殖快、成本低,是实验室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常用的动物。

兔子则常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其血清中抗体产量相对较高。

- 免疫程序。

- 对于小鼠,初次免疫可采用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的方式。

以皮下注射为例,可在小鼠背部多点注射免疫原。

初次免疫后,间隔2 - 4周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的剂量可以适当减少,一般为初次免疫剂量的1/2 - 1/3。

经过2 - 3次加强免疫后,可检测动物血清中的抗体效价。

3.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细胞融合。

- 在小鼠免疫后,取其脾脏细胞(其中含有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如SP2/0细胞系)在聚乙二醇(PEG)的作用下进行融合。

融合后的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特性,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在体外无限增殖。

- 筛选阳性克隆。

- 利用次黄嘌呤 - 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型的骨髓瘤细胞和HAT (次黄嘌呤 - 氨基蝶呤 - 胸腺嘧啶核苷)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在HAT培养基中,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因为缺乏HGPRT酶而死亡,未融合的脾细胞在体外不能长期存活,只有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能够生长。

然后通过ELISA等方法筛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阳性克隆。

- 克隆化培养。

- 对筛选出的阳性克隆进行克隆化培养,常用的方法有限稀释法和软琼脂平板法。

限稀释法是将细胞悬液进行连续稀释,使每个孔中理论上只含有一个细胞,然后培养这些细胞,形成单克隆的细胞集落,从而得到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单克隆细胞系。

关于半抗原偶联载体的方案

关于半抗原偶联载体的方案

关于半抗原偶联载体的方案早上起来,一杯咖啡,看着窗外的阳光,心情大好。

今天要写的方案是关于半抗原偶联载体的,这个课题我已经研究了10年,是时候把我的思考整理出来了。

我们得明确半抗原偶联载体的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将半抗原和载体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免疫原,用于制备抗体或疫苗。

这个过程涉及到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多个领域,所以方案要尽量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一、方案背景1.1半抗原概述半抗原,顾名思义,就是只有抗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它不能单独引起免疫反应,但可以与载体结合,形成免疫原。

常见的半抗原包括药物、糖类、多肽等。

1.2载体概述载体是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能够与半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原。

常见的载体有蛋白质、多聚糖、脂质等。

1.3半抗原偶联载体研究意义半抗原偶联载体在疫苗研发、抗体制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半抗原偶联载体,我们可以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降低副作用,提高疫苗的疗效。

二、方案目标2.1筛选合适的半抗原和载体2.2优化偶联方法,提高偶联效率2.3评估偶联载体的免疫原性2.4探索偶联载体在疫苗研发和抗体制备中的应用三、方案实施3.1半抗原筛选3.1.1收集文献,整理半抗原候选物质3.1.2分析候选物质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3.1.3筛选出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半抗原3.2载体筛选3.2.1收集文献,整理载体候选物质3.2.2分析候选物质的免疫原性和生物相容性3.2.3筛选出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载体3.3偶联方法优化3.3.1分析现有偶联方法的优缺点3.3.2设计新型偶联方法,提高偶联效率3.3.3对比实验,验证新型偶联方法的优越性3.4免疫原性评估3.4.1制备偶联载体3.4.2检测偶联载体的免疫原性3.4.3分析免疫原性结果,优化偶联载体3.5应用研究3.5.1疫苗研发3.5.2抗体制备3.5.3产业化推广四、方案进度安排4.1第一阶段:半抗原和载体筛选(1-3个月)4.2第二阶段:偶联方法优化(4-6个月)4.3第三阶段:免疫原性评估(7-9个月)4.4第四阶段:应用研究(10-12个月)五、预期成果5.1筛选出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半抗原和载体5.2优化偶联方法,提高偶联效率5.3成功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偶联载体5.4探索偶联载体在疫苗研发和抗体制备中的应用前景这个方案的实施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大家一起加油,争取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注意事项一:半抗原筛选的准确性解决办法:筛选半抗原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文献,避免遗漏任何可能的候选物质。

抗原的制备方法

抗原的制备方法

抗原的制备方法
抗原是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原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天然抗原的制备:天然抗原是指从自然界中获得的抗原,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这些抗原可以通过培养、分离、纯化等方法获得。

2. 人工抗原的制备:人工抗原是指通过人工合成或修饰得到的抗原,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等。

这些抗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基因工程等方法获得。

3. 基因重组抗原的制备:基因重组抗原是指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抗原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表达得到的抗原。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大量的抗原,并且可以对其进行修饰和改造。

4. 合成肽抗原的制备:合成肽抗原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的抗原肽段。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特定的抗原肽段,并且可以对其进行修饰和改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搅拌5h
反应物装入透析袋
4℃对10%DMF透析1d
对蒸馏水透析4d 5 取出反应物 分装 -20 ℃保存
• 思考题:
1 2 3 小分子半抗原为什么要与载体蛋白先偶联才能 载体蛋白的选择原则。 半抗原与载体偶联时,因其所带基团的不同需 作为免疫原?
不同连接方法,试加以简述。
实验一
• 实验目的:
半抗原免疫原的制备
• 1 了解半抗原免疫原的合成方法及基本原理; • 2 将半抗原吲哚乙酸用混合酸酐法与载体蛋白牛 血清白蛋白偶联。
分子量: 175.18
吲哚乙酸
实验原理:
半抗原-载体连接方法3
Cl-COO-CH2CH(CH3)2
半抗原-COOH 半抗原-COO-COO-CH2CH(CH3)2
75µl三正丁胺
2mlN-N’二甲基甲酰胺(DMF)
40µl氯甲酸异丁酯 磁
力搅拌8分钟
2 210mgBSA
形成IAA混合酸酐
11ml蒸馏水 11mlDMF
420µl1mol/lNaOH
搅拌
• 实验步骤:
3 将IAA混合酸酐逐滴加入到BSA溶液中 200µl1mol/lNaOH
不断搅拌
继续搅拌1h 4
载体蛋白-NH2
半抗原-CO-NH-载体蛋白 + HO-CH2CH(CH3)2
氯甲酸异丁脂法
• 试剂和仪器:
• 试剂:吲哚乙酸(IAA),牛血清白蛋白(BSA),三 正丁胺,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氯甲酸异丁
酯,NaOH;
• 仪器:反应器,磁力搅拌器,微量加样器,滴管
等。
• 实验步骤:
1 52.3mg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