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通风与防排烟55页PPT
合集下载
《防烟排烟系统》PPT课件
34
35
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3
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每层水平风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区,但一 些工程的某些楼层面积较大,按防火分 区设排烟系统有困难,必须穿越时,应 在穿越处设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 火阀(如图5所示)。
36
排烟防火阀设置常开或常闭,视 排烟口的形式而定。 (1)当设常闭的排烟口时,排烟支
防烟排烟系统
1
名词解释
防、排烟系统 建筑物内设置的用以防 止火灾烟气蔓延扩大的防烟系统和排烟 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 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等 区域的系统。 排烟系统 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排 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2
名词解释
机械加压送风 对楼梯间、前室及其它 需要被保护区域采用机械送风,使该区 域形成正压,防止烟气进入。 机械排烟 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 筑物外的方式。 自然排烟 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 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 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电源的 工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的手动、自 动工作状态及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的正常工作状 态和动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控制防烟排烟系统风机和电动 排烟防火阀、电控挡烟垂壁、电动防火阀、常 闭送风口、排烟阀(口)、电动排烟窗的动作, 并显示其反馈信号。
42
通风空调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4
通风、空调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 设置,竖向布置不宜超过5层;当管道设 有防止回流设施或设有防火阀,且各层 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竖向连接 的层数可不受此限制。
15
正压送风阀口
16
正压送风阀口说明
35
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3
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每层水平风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区,但一 些工程的某些楼层面积较大,按防火分 区设排烟系统有困难,必须穿越时,应 在穿越处设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 火阀(如图5所示)。
36
排烟防火阀设置常开或常闭,视 排烟口的形式而定。 (1)当设常闭的排烟口时,排烟支
防烟排烟系统
1
名词解释
防、排烟系统 建筑物内设置的用以防 止火灾烟气蔓延扩大的防烟系统和排烟 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 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等 区域的系统。 排烟系统 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排 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2
名词解释
机械加压送风 对楼梯间、前室及其它 需要被保护区域采用机械送风,使该区 域形成正压,防止烟气进入。 机械排烟 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 筑物外的方式。 自然排烟 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 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 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电源的 工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的手动、自 动工作状态及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的正常工作状 态和动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控制防烟排烟系统风机和电动 排烟防火阀、电控挡烟垂壁、电动防火阀、常 闭送风口、排烟阀(口)、电动排烟窗的动作, 并显示其反馈信号。
42
通风空调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4
通风、空调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 设置,竖向布置不宜超过5层;当管道设 有防止回流设施或设有防火阀,且各层 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竖向连接 的层数可不受此限制。
15
正压送风阀口
16
正压送风阀口说明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PPT课件
图7.3.1 防烟分区设计实例
2.烟气的扩散机理
所谓烟气,是指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固体及液体粒子在空气中的 浮游状态。
烟气的流动扩散,主要受到风压和热压等因素的影响。
2.烟气的扩散机理
风压是指风吹到建筑物的外表面时,由于空气流动受阻,速度减小, 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时产生的压力。在迎风面,室外压力大于室内压 力,空气从室外向室内渗透。
2.烟气的扩散机理
由此可知,当建筑物的下部或迎风面房间发生火灾时,由于风压和热 压的作用,火灾造成的危害性要比建筑物的上部或背风面房间失火所 造成的危害大得多。
此外,火灾时,空调系统风机提供的动力、以及由竖向风道产生的烟 囱效应会使烟气和火势沿着风道扩散,迅速蔓延到风道所能达到的地 方。
2.烟气的扩散机理
防火阀的阀门关闭驱动方式有重力式、弹簧 力驱动式(或称电磁式)、电机驱动式及气 动驱动式等四种。
常用的防火阀有重力式防火阀,弹簧式防火 阀,弹簧式防火调节阀,防火风口,气动式 防火阀,电动防火阀,电子自控防烟防火阀。
图7.3 重力式圆形单板防火阀ຫໍສະໝຸດ 图7.4 弹簧式圆形防火阀
图7.5 温度熔断器的构造
二、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的形式
2.机械防烟 机械防烟是采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以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
差控制烟气的流动方向的防烟技术。
二、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的形式
在火灾发生时,风机气流所造成的压力差阻止 烟气进入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通道内,从而保证 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需要。
没有散开的阳台、凹廊或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 窗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两 者合用前室,应设置机械防烟设施。
二、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的形式
4.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
《防烟排烟通风》课件
《防烟排烟通风》PPT课 件
# 防烟排烟通风PPT课件
防烟排烟通风系统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课件将为您介绍防烟 排烟通风的概念、系统要求、通风系统分类以及设备选型和施工要求。
简介
什么是防烟排烟通风
防烟排烟通风是建筑设计中用于控制烟雾传 播和提供良好逃生环境的系统。
为什么需要防烟排烟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
空气质量要求
通风系统需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健康标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风系统分类
通风系统可以根据传送介质、供排风形式、供风方式等分类。
质量控制
通风系统需要进行空气流量控制、气密性测试等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设备选型
风机选型
根据建筑的尺寸、需求量以 及系统阻力等因素,选择适 合的排烟风机。
防烟排烟通风系统可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防止火灾蔓延,减少财产损失。
防烟排烟系统
1
防烟能力要求
防烟系统需要能够有效控制烟雾扩散,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以及避免烟气对人体 的危害。
2
排烟能力要求
排烟系统需要能够迅速将烟雾排出建筑物,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无阻。
3
传统系统和新技术
传统系统包括自然烟排和机械烟排,而新技术如排烟风机和排烟控制系统提供了 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束语
通过本课件您了解了防烟排烟通风的重要性以及系统的要求和选择。建议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防烟排 烟通风系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排风管道
确保排烟管道符合规范,能 够保持良好的烟气排放。
火灾防护设施
安装火灾防护设施,如防火 阀门和烟气排放控制装置, 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施工和运行
1
# 防烟排烟通风PPT课件
防烟排烟通风系统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课件将为您介绍防烟 排烟通风的概念、系统要求、通风系统分类以及设备选型和施工要求。
简介
什么是防烟排烟通风
防烟排烟通风是建筑设计中用于控制烟雾传 播和提供良好逃生环境的系统。
为什么需要防烟排烟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
空气质量要求
通风系统需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健康标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风系统分类
通风系统可以根据传送介质、供排风形式、供风方式等分类。
质量控制
通风系统需要进行空气流量控制、气密性测试等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设备选型
风机选型
根据建筑的尺寸、需求量以 及系统阻力等因素,选择适 合的排烟风机。
防烟排烟通风系统可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防止火灾蔓延,减少财产损失。
防烟排烟系统
1
防烟能力要求
防烟系统需要能够有效控制烟雾扩散,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以及避免烟气对人体 的危害。
2
排烟能力要求
排烟系统需要能够迅速将烟雾排出建筑物,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无阻。
3
传统系统和新技术
传统系统包括自然烟排和机械烟排,而新技术如排烟风机和排烟控制系统提供了 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束语
通过本课件您了解了防烟排烟通风的重要性以及系统的要求和选择。建议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防烟排 烟通风系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排风管道
确保排烟管道符合规范,能 够保持良好的烟气排放。
火灾防护设施
安装火灾防护设施,如防火 阀门和烟气排放控制装置, 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施工和运行
1
通风防排烟设计PPT课件
04
通风防排烟系统运行维护 与管理
运行管理要点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通风防排烟系统的各 项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及
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监控系统状态
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通风防 排烟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记录运行数据
对通风防排烟系统的运行数据 进行记录,以便对系统性能进 行评估和优化。
管道漏风
排烟效果不佳
如发现管道漏风现象,应立即查找漏风原 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如排烟效果不佳,应检查排烟口、过滤器 等部件是否正常,如有堵塞或损坏及时清 理或更换。
05
通风防排烟系统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层建筑的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
建筑特点
该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具有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多 样的功能区域。
设备配置
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设备的配置进行调整优 化,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03
通风防排烟系统施工与验 收
施工工艺与要点
施工前准备
熟悉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准备施工 材料和机具。
02
风管制作
采用镀锌钢板或玻璃钢板材,按照设 计要求制作风管,确保风管的尺寸、 形状、连接方式等符合规范。
03
防噪减振
选用低噪音、低振动的设备,并 采取有效的减振降噪措施,以减
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02
管线布置
合理规划通风管道和排烟管道的 走向,确保气流顺畅且不影响车
库的正常使用。
04
节能环保
采用节能型通风设备和环保材料 ,降低能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案例三
运营挑战
该工业厂房内设备密集,生 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气和有 害气体。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课件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保障室内环境质量与人员生命安全。本课程将介绍通风 与排烟系统的原理、设计与应用。
什么是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定义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是为了改善建筑内空气质量 及增加室内新鲜氧气的供应,减少火灾时的烟 雾量和温度,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一种系统。
原理
通风原理是利用自然风或人工机械手段,使室 内外空气自然或强制对流达到室内空气新陈代 谢的目的。排烟原理是利用负压和烟罩的作用 将烟雾引入排烟道,通过排烟风机排出室外。
通风系统的组成
1
新风系统
引入新鲜空气,并可以通过一定的处理手段净化空气。
2
排烟系统
在建筑着火时,通过排烟风机将烟雾抽送到室外,减轻烟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3
循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
室内的空气通过过滤、净化等工艺处理后重新进入室内,以达到节能效果。
通风与防排烟的设计原则
1 分类处理
按照场所的要求,合理分 类处理不同类型房间的通 风系统,如贵宾区、工作 区、餐饮区。
依据商场的使用需求和设施密集 性,合理设置新风机组、排烟系 统、空调系统和加湿/除湿系统。
工业建筑
依据生产车间的特殊要求,采用 层流排风系统,以减少生产粉尘、 压缩车间积压舍等风险。
技术发展趋势
1
新风回收技术
采用返回式换气,能够减少能耗和建设成本,降低实际运行成本。
2
智能控制技术
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和智能调节,提高系统的综合效率。
3
绿色建筑
倡导建筑节能减排,采用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材料,并优化系统设计,降低能 耗,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总结回顾
通风原理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保障室内环境质量与人员生命安全。本课程将介绍通风 与排烟系统的原理、设计与应用。
什么是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定义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是为了改善建筑内空气质量 及增加室内新鲜氧气的供应,减少火灾时的烟 雾量和温度,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一种系统。
原理
通风原理是利用自然风或人工机械手段,使室 内外空气自然或强制对流达到室内空气新陈代 谢的目的。排烟原理是利用负压和烟罩的作用 将烟雾引入排烟道,通过排烟风机排出室外。
通风系统的组成
1
新风系统
引入新鲜空气,并可以通过一定的处理手段净化空气。
2
排烟系统
在建筑着火时,通过排烟风机将烟雾抽送到室外,减轻烟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3
循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
室内的空气通过过滤、净化等工艺处理后重新进入室内,以达到节能效果。
通风与防排烟的设计原则
1 分类处理
按照场所的要求,合理分 类处理不同类型房间的通 风系统,如贵宾区、工作 区、餐饮区。
依据商场的使用需求和设施密集 性,合理设置新风机组、排烟系 统、空调系统和加湿/除湿系统。
工业建筑
依据生产车间的特殊要求,采用 层流排风系统,以减少生产粉尘、 压缩车间积压舍等风险。
技术发展趋势
1
新风回收技术
采用返回式换气,能够减少能耗和建设成本,降低实际运行成本。
2
智能控制技术
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和智能调节,提高系统的综合效率。
3
绿色建筑
倡导建筑节能减排,采用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材料,并优化系统设计,降低能 耗,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总结回顾
通风原理
《防烟排烟通风》课件
经济原则
易维护原则
在满足安全和高效的前提下,应考虑系统 的经济性,合理控制成本。
设计应便于日后的维护和保养,降低运营 成本。
设计流程
选择设备与材料
根据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排 烟设备、风口、管道等材料。
计算与模拟
通过计算和模拟,确定设备的 型号和参数,确保系统性能达 标。
需求分析
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面积、 层高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防 烟排烟系统的需求。
维修保养
性能测试
定期对防烟排烟系统进行性能测试, 确保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
对需要维修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电机故障
检查电机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应及时更 换电机。
阀门卡涩
定期对阀门进行润滑保养,防止卡涩。
控制线路故障
检查控制线路是否正常,如有断路或短路应 及时修复。
组建安装团队
组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安 装团队,确保安装质量和进度
。
安装步骤与要点
安装风管
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正确安 装风管,确保风管的连接牢固
、严密。
安装风机
将风机安装在指定位置,确保 风机的基础平整、稳固,同时 注意风机的减震和降噪。
安装控制系统
根据设计图纸,正确安装防烟 排烟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控 制箱、传感器、执行器等。
布局设计
根据建筑结构,合理布置排烟 设备的位置,确保烟雾能顺畅 排出。
施工图设计
完成详细的施工图设计,为施 工提供依据。
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遵守规范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守 国家和地方的消防规范
,确保系统合规。
考虑环境因素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 当地的气候、风向等因 素,使排烟系统更加合
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集中式、独立式和半集中式等三种类型。
Ø 中央空调系统是集中式空调系统,它是
将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组成空气调 节器,空气处理的全过程在空气调节器 内进行,然后通过空气输送管道和空气 分配器送到各个房间。
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
图 一
集 中 式 单 统风 管 一 次 回 风 式 系
•1—新风进口;2—回风进口;3—混合室;4—过滤器;5—空气冷却器;6—空气加热 器;7—加湿器;8—风机;9—空气分配室;10—冷却介质进出;11—加热介质进出; 12—加湿介质进;13—主送风管;14—消声器;15—送风支管;16—消声器;17—空气
满足不同的空调需要;
Ø系统布置灵活,可独立进行空气处
理,也可在系统中集中设置新风系 统,机组作为二次处理设备使用, 从而构成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第三节 常用空调设备
一、喷水室
Ø喷水室是一种多功能的空气调节设
备,可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加 湿、减湿等多种处理。
Ø当空气与不同温度的水接触时,空
三、空气的加湿与减湿处理设备
1.空气的加湿处理设备
Ø空气加湿的方法可分成两类:一类
是将水蒸气混入空气进行加湿,即 蒸气加湿;一类是由于水吸收空气 中的显热而气化进入空气的加湿, 即水蒸发加湿。
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图3-3 设保温套管的蒸汽加湿喷 管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
图 3
4
水
蒸
器
发 加
74
— — —
制 冷 吸 吸 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二、冷冻水系统
Ø冷冻水系统负责将制冷装置制备的
冷冻水输送到空气处理设备.
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Ø 中央空调系统是集中式空调系统,它是
将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组成空气调 节器,空气处理的全过程在空气调节器 内进行,然后通过空气输送管道和空气 分配器送到各个房间。
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
图 一
集 中 式 单 统风 管 一 次 回 风 式 系
•1—新风进口;2—回风进口;3—混合室;4—过滤器;5—空气冷却器;6—空气加热 器;7—加湿器;8—风机;9—空气分配室;10—冷却介质进出;11—加热介质进出; 12—加湿介质进;13—主送风管;14—消声器;15—送风支管;16—消声器;17—空气
满足不同的空调需要;
Ø系统布置灵活,可独立进行空气处
理,也可在系统中集中设置新风系 统,机组作为二次处理设备使用, 从而构成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第三节 常用空调设备
一、喷水室
Ø喷水室是一种多功能的空气调节设
备,可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加 湿、减湿等多种处理。
Ø当空气与不同温度的水接触时,空
三、空气的加湿与减湿处理设备
1.空气的加湿处理设备
Ø空气加湿的方法可分成两类:一类
是将水蒸气混入空气进行加湿,即 蒸气加湿;一类是由于水吸收空气 中的显热而气化进入空气的加湿, 即水蒸发加湿。
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图3-3 设保温套管的蒸汽加湿喷 管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
图 3
4
水
蒸
器
发 加
74
— — —
制 冷 吸 吸 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二、冷冻水系统
Ø冷冻水系统负责将制冷装置制备的
冷冻水输送到空气处理设备.
第七章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课件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的未来 发展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控制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将实 现智能化控制,能够实时监测、自动调节和优化运行。
高效节能技术
为了降低建筑能耗,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将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如新 型热回收技术、低阻高效的通风设备等。
多元化能源利用
未来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余热等多元化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
应用前景展望
绿色建筑普及
跨领域合作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通风与防 排烟系统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应用将更加广泛。
未来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的发展将涉及 多个领域,如建筑、环境、能源等, 需要跨领域的合作和协同创新。
定制化解决方案
针对不同建筑类型和使用需求,通风 与防排烟系统将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 案,满足个性化需求。
建筑类型
不同类型的建筑对通风和 防排烟系统的需求不同, 例如,高层建筑和地下建 筑更注重防排烟系统。
当地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通风系统的选 择有一定影响,例如,寒 冷地区需要选择能够提供 足够热量的通风系统。
安全要求
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如石 油化工等,对通风和防排 烟系统有特殊的安全要求 。
应用案例
某高层写字楼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设计流程和方法
流程
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与 验收。
方法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优化设计方 案,同时考虑建筑结构、能源效率和环境因素。
设计案例分析
01
02
03
案例一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控制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将实 现智能化控制,能够实时监测、自动调节和优化运行。
高效节能技术
为了降低建筑能耗,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将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如新 型热回收技术、低阻高效的通风设备等。
多元化能源利用
未来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余热等多元化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
应用前景展望
绿色建筑普及
跨领域合作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通风与防 排烟系统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应用将更加广泛。
未来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的发展将涉及 多个领域,如建筑、环境、能源等, 需要跨领域的合作和协同创新。
定制化解决方案
针对不同建筑类型和使用需求,通风 与防排烟系统将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 案,满足个性化需求。
建筑类型
不同类型的建筑对通风和 防排烟系统的需求不同, 例如,高层建筑和地下建 筑更注重防排烟系统。
当地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通风系统的选 择有一定影响,例如,寒 冷地区需要选择能够提供 足够热量的通风系统。
安全要求
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如石 油化工等,对通风和防排 烟系统有特殊的安全要求 。
应用案例
某高层写字楼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设计流程和方法
流程
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与 验收。
方法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优化设计方 案,同时考虑建筑结构、能源效率和环境因素。
设计案例分析
01
02
03
案例一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PPT精品共55页文档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PPT精品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பைடு நூலகம்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建筑防排烟》PPT课件
第九章 防烟排烟通风
9.1.1 作用与功 烟气能致能命
• 火灾时产生的烟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人在这种 气体的窒息作用下,死亡率很高,约达50%~70%。
• 另外烟气遮挡人的视线,使人们在疏散时难以辨别方 向。
9.1.1 作用与功 烟气能致能命
尤其是高层建筑,因其自身的“烟囱效应”,使 烟上升速率极快,如不及时排除,很快会垂直扩散 到各处。因此,当发生火灾后,应立即使防排烟系 统投入工作,将烟气迅速排出,并防止烟气窜入防 烟楼梯、消防电梯及非火灾区内。
(1)便于安全疏散 (2)便于灭火 (3)可控制火势蔓延扩大
Clear Ht below Smoke layer
9.1.1 建筑物烟气流动特 1 烟气的扩散机 E性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理
Smoke layer
Y
Entrained air
Flame in Smoke plume Flammable vapor burning Solid fuel decomposing giving off flammable vapors
当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等疏散通道门关闭时,按保持 疏散通道合理的正压值来确定加压送风量:
Ly 0.827 f p1/m 36001.25
2.风速法
按开启失火层疏散门时应保持该门洞处一定的风 速来计算加压送风量:
nF(1 b)
L a 3600
3 加压送风口的设置
8.3.8 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 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
Typical smoke movement in room fire
E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9.1.1 作用与功 烟气能致能命
• 火灾时产生的烟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人在这种 气体的窒息作用下,死亡率很高,约达50%~70%。
• 另外烟气遮挡人的视线,使人们在疏散时难以辨别方 向。
9.1.1 作用与功 烟气能致能命
尤其是高层建筑,因其自身的“烟囱效应”,使 烟上升速率极快,如不及时排除,很快会垂直扩散 到各处。因此,当发生火灾后,应立即使防排烟系 统投入工作,将烟气迅速排出,并防止烟气窜入防 烟楼梯、消防电梯及非火灾区内。
(1)便于安全疏散 (2)便于灭火 (3)可控制火势蔓延扩大
Clear Ht below Smoke layer
9.1.1 建筑物烟气流动特 1 烟气的扩散机 E性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理
Smoke layer
Y
Entrained air
Flame in Smoke plume Flammable vapor burning Solid fuel decomposing giving off flammable vapors
当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等疏散通道门关闭时,按保持 疏散通道合理的正压值来确定加压送风量:
Ly 0.827 f p1/m 36001.25
2.风速法
按开启失火层疏散门时应保持该门洞处一定的风 速来计算加压送风量:
nF(1 b)
L a 3600
3 加压送风口的设置
8.3.8 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 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
Typical smoke movement in room fire
E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