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常用实验动物
dd第四章 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 一、概 述 实验动物传染病的危害
3、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直接传播和空气 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多发。气温 骤变忽冷忽热等可加重发病和流行。 4、预防与控制:目前尚无切实的治疗和免疫预防 方法,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很重要,淘汰处理显 性感染鼠和阳性鼠,严防传播扩散,扩大饲养空 间的距离,通风要好。隔离饲养和剖腹产净化是 建立无病种群的有效办法。平时定期进行血清学 检测;新引进动物须经无菌途径和严格检疫。
(二)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该病是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引起的 一种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中枢神经 系统,呈现脑脊髓炎症状。小鼠感染表现大脑型内脏型和 迟发型三种。人类感染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和脑膜炎。 1、病原:该病原是砂粒病毒属成员,对乙醚敏感,对 热 比 较 稳 定 , 在 –70℃ 可 长 期 保 存 , 对 酸 敏 感 , 1︰ 10000硫化汞使病毒滴度显著下降。可在小鼠地鼠猴牛 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细胞生长。 2、易感动物:小鼠、大鼠、豚鼠、地鼠、棉鼠、兔、 犬、猴等实验动物均能感染。
4、症状:由于毒株、小鼠品系和机体状况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有 的发病较急,迅速死亡,有的进程缓慢出现典型症状,但大部分小鼠为不显 性感染,有的小鼠可以既无症状,又可获得免疫。
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和典型的临床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的,确诊可采 取实验室诊断,方法有:动物接种感染、包涵体检查、病毒分离、血清抗体 检测、牛痘病毒小鼠尾部划痕。 6、预防与控制:目前无治疗办法。对污染的鼠群必须严格封锁,及早处理 淘汰,全部设备进行彻底消毒,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或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有 效氯1,000mg/L),死亡动物及其废弃物污染的垫料等应予隔离焚烧。新 引进的小鼠要隔离观察2~3周,健康者方能继续饲养繁殖,在做好日常综 合性预防措施(清洁、卫生、消毒、检疫)的前提下,最好采取自繁自养的 方法,进行疫苗预防注射效果较好。
第四章、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
七、有害气体
实验动物室内可存在氨、硫化氢、甲基硫 醇等特殊气味有害气体,它们是由动物粪尿 发酵分解产生的。其中,氨的浓度最高,因 而常以其浓度作为判断有害气体污染程度的 指标之一。 我国标准规定:设施中的氨浓度应低于 14mg/m3 (20ppm)。
八、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的微生物洁净度是实验动物环境最为重要 的监测指标之一。通常,微生物不能游离于空气 中存活,而是附着于粉尘成为气溶胶。 国家标准规定,设施的空气落下菌数:普通环 境的落下菌数少于或等于30个/皿时,屏障系统 少于或等于3个/皿时,隔离系统应该无检出。
二、湿度
湿度指大气中的水分含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实际含 水量(g)称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而在特定温度情况,空气中的实际 绝对湿度 含水量与该温度的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值,则称相对湿 相对湿 度。实验动物饲养室常用相对湿度为指标。 1.湿度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湿度与温度、气流速度共同影响动物体温。 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动物主要靠蒸发方式散热。 在高温、高湿情况下,机体调节体温的蒸发散热受障 碍,而易引起代谢紊乱及抵抗力下降,动物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明显增加。 2.设施湿度调控的目标和方法 . 大多数实验动物能适应40% ~ 70% 的相对湿度 % % 的相对湿度,并以 50±5%为最佳。 温度湿度控制是整个环境控制的重点。
六、空气洁净度(粉尘) 空气洁净度(粉尘)
空气洁净度是指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含量。粉尘是 指空气中浮游的固体微粒。 粉尘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有极大影响。 亚屏障系统以上级别设施中的空气,必须进行有效过 滤。目前常用三级过滤法, 空气洁净度以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和粒径大小为指 标,并以达到多少级来表示。我们国家标准:清洁级 屏障系统(即亚屏障系统)的空气洁净度要求达到 100000级,SPF级屏障系统(即屏障系统)达到10000级, 隔离系统达到100级。
第四章 实验动物的育种繁殖
是指以实验方法导入的外源基因在 其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整合并能稳定表 达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
Gordon等人首次成功地将含有HSV(单纯疱疹病 毒)和SV40(猴空泡病毒40) DNA片段的重组质粒 DNA以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受精卵的雄原核内,得 到了带有这种外源DNA顺序TGM。 1982年Palmiter等运用此法得到的所谓“超级巨 鼠”,曾引起整个生物学界的轰动。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获得转基因鱼、鼠、羊、猪、 兔、牛等等大小动物。
四、繁殖方法
近亲繁殖: 即近亲交配,指血缘关系极为相近 的个体之间或遗传组成极相似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交 配繁殖。常有全同胞兄妹交配、父女或母子交配、 堂兄妹交配等。用于近交系育种繁殖。 异系杂交: 两个不同的近交系品系之间进行的 交配。用于杂种一代育种繁殖。 随机繁殖: 群体中每个个体都有同样的机会同 另一性别中的任何一个个体进行交配(即随机进 行的交配)。用于封闭群育种繁殖。
一、杂种一代的育种繁殖
二、重组近交系的育种繁殖
一、杂种一代的育种繁殖
C57BL/6 ♀× DBA/2 ♂ ↓ B6D2F1
DBA /2 ♀ × C57BL/6♂ ↓ D2B6F1
二、重组近交系的育种繁殖
第五节 携带特定基因品系的育种繁殖
一、突变基因的培育和保持
二、同源导入近交系的育种繁殖
三、分离近交系的育种繁殖
一、突变基因的培育和保持
裸鼠的繁殖生产
二、同源导入近交系的育种繁殖
用回交系统培育同源导入近交系
(目的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或共显性)
用杂交—互交系统培育同源导入近交系
(目的基因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
三、分离近交系的育种繁殖
用于分离近交系培育的回交(A)和互交系统(B)
实验动物学 第四章 实验动物设施环境和质量控制
隔离 普通 环境 环境
屏障 隔离 环境 环境
普通 环境
屏障 环境
隔离 环境
屏障 环境
20~26
15a
20
10
50c
18~29
20~26
16~28 4 40~70
8b
15a
20
8b
0.20
—
10
50c
—
20~26
16~28
15a
20
—
10
50c
50
7
5或7d
—
3
无检 出
—
15~20
7
5或7d
—
3
无检 出
2.单走廊式:
普通环境、屏障环境、隔离环 境都可以这样布局,小型的屏障系 统一般采用这种方式。由于清洁走 廊和污物走廊共用一条通道,该类 设施在运营中也较难达到微生物和 寄生虫控制标准。
3.双走廊式:
可以有效的将清洁区和污染区分 开,避免交叉感染,长期实验及动物 生产单位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4.三走廊式:
2、理化因素:光照、噪声、粉尘、 有害气体(氨等)。
3、营养因素:饲料和水。 4、生物和栖居因素:菌落数、
社会因素和饲养密度。
一、气候因素: (一)温度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1)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 (2)影响代谢; (3)影响健康与抗感染能力; (4)激发应激反应; (5)影响实验结果。
表4-表4-1 不同环境温度时戊巴比妥钠给药(95mg/kg, 腹腔注射)导致雌性Wistar大鼠死亡率比较
普通环境的构造和功能因饲养不同 的动物品种而有一定的区别。
普通环境动物室
(二)屏障环境
屏障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 要求,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空气 的进出,适用于饲育清洁级和/或 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学课45
(1)哺乳类无菌动物技术 小动物--子宫切除 大动物--子宫切开
取仔程序如下: 1.腹部剃毛或用硫化钡脱毛剂脱毛 2.处死妊娠雌鼠 3.浸泡于37℃灭菌液中2min 4.固定,并于腹部粘上灭菌胶布 5.剖腹 6.取出子宫 7.剪开子宫壁,取出胎鼠,呼吸正常时切断脐带 8.分开胎盘,放到代乳母鼠身边 9.剖腹取胎的时限。小鼠、大鼠:9~10min。豚鼠:5min
第四章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分类
• 普通动物 • 清洁动物 • SPF动物 • 无菌动物及悉生动物
1.普通动物 conventional animal,CV;一级动物
指不携带主要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 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仅可用于示教、科研的探索方法、预试之用。 新国标中大鼠、小鼠无此级别。
2.清洁动物 clean animal,CL;二级动物
二、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
• 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 • 理化因素(照明、声音、气味等) • 居住因素(房屋、笼具、垫料等) • 同种动物间因素(饲养密度、社会地位、势力
范围等)
一) 温度
温度的影响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动物的新陈代谢 2. 动物的脏器重量 3. 动物的生殖机能 4. 动物机体的抵抗力 5. 动物实验的反应性
势力范围是指某个个体保卫某个 地区不允许其他个体侵入。即使是地 位低劣的个体,出自保卫自己势力范 围的目的,面对最强的个体也有防卫 的习性。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设施分类
一、实验动物设施的概念
实验动物设施是指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设施 的总和。一个设施可以大到动物中心或生产繁 殖机构,小至某一实验动物室。
国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要求的标准实验动物。
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实验动物学 第四章
[三] 、各种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 验结果的影响
(一)、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终生被限制在一个极其有限的环境范围内生活, 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其生长发育,对疾病的 抵抗力、对动物实验的反应等都依赖周围的环境。 动物有适应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能力,这种适应可以是 行为性的或是生理性的,例如新陈代谢、气温、活动力、饲 料、激素分泌、睡眠、体重变化、形态、性成熟、繁育、哺 育和泌乳、妊娠等方面,都可直接与环境有关,影响动物的 质量和实验的结果。因此实验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尤 其是一些近交系动物和免疫缺陷动物,要求更严格的环境条 件。
2、湿度
湿度是指大气中的水分含量。按每立方米空气中实际含 水量表示时称为绝对湿度。空气中含水量占同等湿度下饱和 含水量的百分值称为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动 物最适应。 空气相对湿度与动物机体热调节有密切关系。当环境 气温与动物体温接近时,动物只能通过蒸发作用散热,而湿 度大蒸发作用就差,因此高温高湿的环境对动物的热调节极 为不利;相对湿度高,微生物易繁殖,饲料和垫料易霉变, 动物易患呼吸系统疾病。湿度20%而温度为27℃时,大鼠易 发生尾部环状坏死。仔鼠发育不良。易出现哺乳母鼠咬仔现 象。
(二)、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1、温度
国家标准中最适温度范围为18—29℃,日温差不应超过3℃(依 动物种类而标准不同)。环境温度缓慢地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以 自行调节而适应。气温变化过大或过急时对动物的健康将产生不良影 响。特别是裸鼠,不能有效地保持体温。 一般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当温度过低时常导致性周期的推迟,而 温度超过30℃时,雄性动物将出现睾丸萎缩或形成精子的能力下降,雌 性动物将出现性周期紊乱,泌乳能力降低或拒乳等现象。 长时间的温度变化常可引起动物形态方面的变化。例如:在寒冷的 地区生长的兔耳较短。在寒冷环境生长的大鼠尾巴比在温暖环境下生长 的同胎大鼠短。 温度与基因的表达有密切关系。例如:喜马拉雅兔在20℃环境下, 全身毛色为全白色,但如饲养在10℃环境下时,耳、尾、鼻和四肢尖端 则生长黑毛,这是由于体内的黑色素酶在高温时被破坏所致。实验证明 在不同温度下饲育的动物,由于代谢不同,即使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结 果差异也很大。
讲义4 实验动物解剖
第四章实验动物解剖选用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鳌虾)、鱼类(鲫鱼)、两栖类(蛙类或者蟾蜍)、哺乳类(大白鼠、小白鼠或者家兔)等作为代表性动物,进行系统操作实验,既学习了动物解剖知识,也在具体操作中熟悉和巩固前章所学习的动物抓取、麻醉。
安死术等技术。
通过解剖与观察,使学生建立动物躯体结构和主要功能的认识,以便为各种实验所需的组织取材准确定位。
哺乳动物是医学、药理学及生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材料;环节动物、鱼类及两栖类则是环境生物学及水生生物学的常用实验动物,故在大学一年级的基础生物技术实验课中开设该项基本操作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也依据专业方向,为学生选择针对性的实验动物作为教学材料。
第一节环毛蚓(Pheretima sp.)解剖及横切面观察一、目的意义蚯蚓及沙蚕等都是环节动物门动物,尤以蚯蚓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
蚯蚓不仅能改良土壤、净化修复污染上壤,还是很重要的畜禽饵料及人类的医药原料。
本实验以环毛为代表动物,研究它的外形和内部构造,籍以了解环节动物的有机结构和特化程度。
二、获得与处理在野外阴暗潮湿而多腐殖质的土壤中挖取成熟的环毛蚓,用5%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后备用。
部分活的蚯蚓用琼脂培养几天后,通过普通石蜡切片法,制成横切面玻片标本。
三、操作及观察(一)外形观察置环毛蚓于蜡盘中,观察其外部形态。
1.外形长筒形,由很多环节组成,环节之间有节间沟,每节中央环上有一圈刚毛,身体可分为背、腹面及前、后端。
2.前端在第ⅩⅣ~ⅩⅪ节有棕红色隆起的环带,可据此判断身体的前端,前端的第一节叫围口节,中间是口,口的背侧有肉质的口前叶。
3.后端相反的一端为后端,末端的开口为肛门。
4.背面颜色深暗的一面。
在背中线处每条节间沟内有1个背孔(前端几节缺)。
背孔的起始位置则因种类不同而异。
5.腹面颜色浅淡的一面。
通常在6/7~8/9节间沟的腹面两侧有受精囊孔3对,孔的数量(1对~4对)因种而异;在第ⅩⅣ节腹中线上有1个雌性生殖孔;在第ⅩⅧ节腹侧有1对雄性生殖孔。
第四章实验动物学生物学特性
2021/2/4
1
24
4、汗腺不发达。 5、唾液腺发达。 6、胃由前胃和后胃组成,由一个界限嵴分开,不能呕吐。 7、 Y型双子宫型、两个宫颈独立开口于阴道。
2021/2/4
1
25
大鼠常用生理、生物学参数
成熟 雄 体重 雌
初生重 断乳重 断乳年龄 睁眼年龄 窝均产仔数 n
300~450 g 250~330 g
2021/2/4
1
11
1、C57BL/6J小鼠,黑色 (aaBBCC),1937 年育成, 1975 年由日本国立肿瘤研究 所引进我国。乳腺癌自发率低, 对放射线耐受性强。目前国际 上使用最广泛的实验小鼠,是 继人类之后第二个开始基因组 测序工程的哺乳动物。
2、FVB小鼠,白色,产子率高, 原核期受精卵大,雄原核清楚。
WKY为SHR的正常血压对照组动物,雄鼠动脉收缩压 为:140-150mmHg,雌鼠为:130mmHg。适用于高血压病 研究。
2021/2/4
1
33
SHRSP、SHPSR
SHRSP、SHPSR等品系1974年日本家森教授从SHR中进 行选择性交配而培育成功。
SHRSP-易脑出血和脑栓塞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该鼠 出生后迅速发生严重高血压,90%以上出现脑出血和脑 栓塞。
2021/2/4
1
18
两个主要特征:
全身似无毛,呈裸体外表。
仅有胸腺残迹或仅有异常的胸腺上皮,这种上 皮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缺乏成熟的T细胞,细 胞免疫功能低下。
2021/2/4
1
19
封闭群小鼠
1、 KM小鼠:为我国主要的实验小鼠品种,其抗病力 强、适应性强。
2、 ICR小鼠:起源于美国,产仔多,抗病力强,适应 性强,我国使用较广泛。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应用
犬
品种:包括拉 布拉多、金毛、 德国牧羊犬等
生物学特点: 嗅觉灵敏,听 觉敏锐,忠诚
度高
应用:常用于 警犬、导盲犬、 搜救犬等领域
实验应用:在 医学、心理学 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
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
形态学特点
体型:大小适中,易于操作 毛色:颜色多样,易于区分 头骨:结构简单,易于解剖
内脏:位置固定,易于观察 繁殖:周期短,易于繁殖 寿命:寿命适中,易于观察长期变化
动物伦理
实验动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实验动物的福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照顾,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和压力 实验动物的使用:合理使用实验动物,避免过度使用和浪费 实验动物的处理:尊重实验动物的生命,妥善处理实验动物的尸体和废弃物
动物保护法
动物保护法的目的:保护实验动物的权益,防止虐待和滥用
优点:易于繁殖,遗传背景 清晰,生理指标稳定
注意事项:饲养环境要保持 清洁,避免感染疾病
兔
生物学特点:兔是哺乳动物,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 应用:兔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兔疫病模型、兔免疫学 研究等 实验动物种类:兔包括家兔、野兔等,其中家兔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
实验用途:兔在实验中常用于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疾病模型构建等方面
毒理学研究
实验动物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的应 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动物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 用
实验动物在食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 用
生物学研究
遗传学研究:研究基因表达、 遗传变异等
生理学研究:研究器官功能、 代谢过程等
免疫学研究:研究免疫反应、 免疫机制等
dd第四章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概述实验动物传染病的危害
检疫与疾病控制
疾病控制:
1、提高管理水平和饲养环境质量; 2、实施动物剖腹产、子宫切除; 3、严格隔离管理,培育健康种群; 4、定期检查,发现患病或可疑动物,立即隔离; 5、对动物尸体、淘汰动物应妥善处理,不得乱扔乱放。
二、常见传染病
细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 常见寄生虫病
实验动物细菌性传染病
(四)仙台病毒肺炎
本病是由仙台病毒( Sendai virus )引起的一种呼吸 道传染病。特征是能引起大鼠自发性急性肺炎,临床表现与 流感相似,发生“呼噜呼噜”的异常呼吸音,食欲减少,精 神萎糜,生长迟缓,乃至体重减轻,仔幼鼠感染后能致死。 1、病原:本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副流感病毒型。可在 鸡胚中快速繁殖,以羊膜腔接种最敏感,尿囊腔传代接种生 长良好。 2、易感动物:大鼠、小鼠、仓鼠、豚鼠均易感。据报导大鼠群 中仙台病毒的检出率为42%,占第三位,抗体阳性检出率为 95%,大鼠的带毒率很高,传播也很迅速。此外,该病毒在 地鼠10种病毒病中检出率为50%,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0%。
沙门氏菌病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危害啮齿类实验动物的 易感动物:猕猴对沙门氏菌的感染率相当高。豚鼠、大鼠和小
沙门氏菌主要是沙门氏杆菌乙群的鼠伤寒杆菌和丁群的肠炎杆菌。 鼠等常用实验动物均易自然感染。
传染媒介:主要为苍蝇和野鼠,后者有时为重要传染源。管理
疏忽、营养状况降低、气温骤变等不良条件 行。
3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直接传播和空气 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多发。气温 骤变忽冷忽热等可加重发病和流行。 4 、预防与控制:目前尚无切实的治疗和免疫预防 方法,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很重要,淘汰处理显 性感染鼠和阳性鼠,严防传播扩散,扩大饲养空 间的距离,通风要好。隔离饲养和剖腹产净化是 建立无病种群的有效办法。平时定期进行血清学 检测;新引进动物须经无菌途径和严格检疫。
第四章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8 实验动物的易获得性和成本考虑
根据科研经费的预算,在宏观上估计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 前提下,选择最易获得、最经济、最易饲养管理的实验动 物进行实验研究。
开题前应做好调查,以免在准备实施计划时,才发现无法 获得所需实验动物,而十分尴尬。
9 实验动物体型大小及操作的可行性考虑
应该注意的是,科研中实验动物的选择是上述选择原则
清洁级:目前国内科研要求的实验动物,适合于大多数科研课题
SPF级:国际通用的实验动物,适合国际交流的科研课题。 无菌及悉生动物:特殊课题需要。
4 实验动物年龄、体重的选择
一般实验:选用成年动物
慢性或长期实验:选用幼龄动物
老年医学实验:选用老龄动物
ICR小鼠
SD大鼠
性成熟前后生长发育最快,而体成熟后生长发育趋 缓。因此用性成熟前后动物做实验,如实验因素对动物 生长发育有影响,就能很快反映出来。
第四章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一、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二、 部分学科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基本原则: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选择实验动物 选择患有人类类似疾病的近交系和突变系 选择科研、检定和生产上传统使用的实验动物 选择来源容易、价格便宜的实验动物 在缺乏专门技术条件下,选择温顺、易保持安定的实验动物 在无完善检疫条件下,选择不易患病的实验动物 尽量选择遗传背景明确、体内微生物得到控制的标准化合格 的实验动物
猴、犬、大鼠与人在药物代谢方面的相似性
动 物 种 类 猴
与 强 12 中 15
人
相
似 弱 -无 4
性 合计 31
犬
大鼠
5
1
12
13
14
17
31
常用实验动物介绍
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发达,应激反应灵敏;
1
视觉、嗅觉灵敏;
2
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灵敏,但对强心甙的作用较猫敏感性低671倍;
3
肝脏再生能力强,切除60-70%的肝仍有再生能力;
4
对营养、维生素、氨基酸缺乏敏感,可发生典型的缺乏症状。体内可合成维生素C;
5
对炎症反应灵敏,眼角膜无血管;
不宜采用小鼠的试验
01
02
小鼠对环境变化敏感,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过冷过热易诱发疾病。
(一)环境
一般采用无毒塑料制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鼠盒,不锈钢丝制的笼盖,饮水器为玻璃瓶或塑料瓶。 垫料应有强吸湿性、无毒、无刺激气味,无粉尘,不可食.
(二)笼具和垫料
饲养管理
应喂全价饲料,并保持饲料相对稳定。
6
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垢线存在,不骨化。
7
子宫为“Y”型双角子宫
8
01
生理学特点
02
一般指标
03
性成熟:60天, 成年雄鼠300-600g
04
性周期:4~5天,成年雌鼠250-500g
05
妊娠期:21天, 寿命2-3年
06
哺乳期:21天
07
体温:37.5℃
08
心率:380(300~500)次/分
实验小鼠的前身:
Robert Hooke: 1664, studied of the properties of air.
小鼠的使用:
William Castle Abbie Lathrop Clarence C. Little,
现代小鼠:
实验小鼠起源
小鼠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
常用实验动物
生理特点:大鼠 属于哺乳动物, 具有恒温、胎生 和有毛等特点
品种与品系:大 鼠的品种和品系 繁多,常用的有 Wistar、 Sprague Dawley等
在实验中的应用: 大鼠在医学、生 物学等领域被广 泛用于实验研究
简介:豚鼠是一种哺乳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啮齿目、豚鼠科,原产于南美洲。
特点:豚鼠体型短小,头部短而宽,眼睛大而明亮,耳朵呈三角形,耳厚直立竖 起,耳尖略圆,毛发浓密。
提高实验动物福利:关注实验动物的福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饮食和医疗保健, 确保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 实验动物在疾病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药物 研发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疾病 模型建立中的应 用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疾病预防和控制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评估公共卫生政策和措施的效果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评估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预测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公共卫生研究 公共卫生研究
探究疾病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保障人类健康: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研 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机制,为人类健康提供保障。
按照遗传学分类:近交系、突变系、 杂交系、封闭群
按照寄生虫学分类:无特定病原动 物、悉生动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按照微生物分类:无菌动物、悉生 动物、悉生动物
按照生理学分类:SPF动物、清洁 动物、清洁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常用实验动物内容提要:本章啮齿类(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猫、非人灵长类(绒猴、松鼠猴、食蟹猴和狒狒)、鸡、小型猪以及鱼类等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常用品种品系、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使用价值和饲养管理要点等。
关键词:实验动物;生物学;饲养;管理;应用。
第一节小鼠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应用及饲养管理小鼠学名Mus miusculus,Mouse,在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Mammalia)、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小鼠属(Mus)。
目前培育出许多各具特色的封闭群和近交系,由于小鼠基因图谱已经绘制完成,所以小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兽医学领域的研究、教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研究和鉴定工作。
一、生物学特性(一)行为学特点1.性情温顺,胆小怕惊,对环境反应敏感。
小鼠经长期的培育,用于实验研究时,性情温顺,易于抓捕,不会主动咬人。
非同窝雄性易斗,常咬伤背部和尾部。
但在雌鼠哺乳期间与雄鼠打架,则会咬人,一般很少相互斗架,操作起来很方便。
小鼠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不耐冷热,对疾病抵抗力低,不耐强光和噪声。
温度过高或多低时,生殖能力下降,严重时会发生死亡。
雌鼠吃仔鼠与其胆小怕惊有关。
2.喜居于光线暗的安静环境昼伏夜动,喜欢啃咬。
小鼠白天活动较少,夜间却十分活跃,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其中傍晚与黎明最为活跃,因此夜间应备有饲料和饮水。
3.社会群居性小鼠群养时,雌雄要分开,过分拥挤会抑制生殖能力,雄鼠群居时容易发生殴斗。
(二)解剖学特点1.上下颌各有2 个门齿和6 个臼齿,齿式为2(门1/1,犬0/0,前臼0/0,臼齿3/3)=16,门齿终身不断生长,需经常磨损来维持齿端的长度。
2.小鼠下颌骨的喙状突较小,髁状突发达,运用下颌骨形态的分析技术,可进行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
3.小鼠无汗腺,尾有四条明显的血管,背腹面各有一条静脉,两侧各有一条动脉。
尾有散热、平衡、自卫等功能。
4.小鼠为杂食动物。
食道细长约2cm,胃分前胃和腺胃。
胃容量小(1.0~1.5ml),功能较差,不耐饥饿。
与豚鼠、家兔等草食性动物相比,肠道较短,盲肠不发达,肠内能合成维生素C。
有胆囊。
5.肝脏分左、右、中、尾四叶组成。
雄鼠脾脏比雌鼠明显大,可超过50%。
6.淋巴系统很发达,性成熟时胸腺最大。
小鼠没有腭或咽扁桃体,外来刺激67可使淋巴系统增生,因此易患淋巴系统疾病。
7.雌性为双子宫型,呈“Y”型,分为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
乳腺发达,胸部3 对,鼷部2 对。
雄性幼年时睾丸藏于腹腔,性成熟后下降到阴囊。
副性腺分泌物有营养精子、形成阴道栓等作用。
8.成年鼠性别很易区分,雄鼠的阴囊明显;雌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五对乳头。
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近者为雌,远者为雄。
另外,雌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而雄鼠则在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
雌鼠比雄鼠有明显多的乳头。
(三)生理学特点1.小鼠体型小小鼠是哺乳动物中体型最小的动物,小鼠寿命约2-3年。
出生体重仅仅1.5g,成年雌性体重为18~40g,雄性为20~49g, 体长小于15.5cm。
健康小鼠被毛光滑紧贴体表,四肢匀称,眼睛亮而有神。
2.体温与能量代谢小鼠个体比较小,环境温度的波动常可引起小鼠发生明显的生理学反应。
小鼠对寒冷的应答反应为不发抖产热作用。
小鼠汗腺不发达,唾液分泌能力有限,而且不能靠加大喘气来散热,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小鼠只能改变体温以代偿环境的改变。
外界温度变化太大,不能耐热而在温度达到37℃时就开始死亡。
小鼠在21~25℃环境温度区内生长较快,产仔多,活力强。
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比小鼠对饮水量不足更为敏感,因此,对小鼠需要供给充足的饮水。
小鼠饮水量为4~7ml/d。
3.泌尿小鼠尿量较小,一次排尿仅1~2 滴。
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的是,小鼠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和肌酸酐。
4.生殖生长期短、成熟早、繁殖力强。
小鼠6~7周龄时性成熟,雌性35~50d,雄性45~60d;体成熟雌性为65~75d,雄性为70~80d;性周期为4~5d,妊娠期为19~21d;哺乳期为20~22d;有产后发情特点,一次排卵10~23个(视品种而定),每胎产仔数为8~15头,一年产仔胎数6~10胎,繁殖率很高,生育期为1 年。
小鼠为全年多发情动物,发情周期可分为前期、发情期、后期和间情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阴道粘膜均发生典型变化,通过阴道涂片可判断处于哪个阶段。
交配后10~12h,雌鼠在阴道口形成一个白色的阴道栓,这是受孕的标志。
小鼠有产后发情,即雌鼠分娩后大约14~24h内,出现发情,并能交配受孕。
5.正常小鼠生理值见表4—1。
二、小鼠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小鼠因其自身的特点,目前是应用最广泛和需求量最大的哺乳类实验动物。
(一)药物研究1.药物安全性评价和毒性试验常用小鼠进行食品、化妆品、药物、化工产品等的安全性试验,药品的毒性试验及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试验和半数致死量试验。
2.药物筛选性试验一般筛选药物首先使用杂种鼠观察一个药物的综合效果,再用纯系小鼠或大动物作进一步的肯定。
3.生物药品和制剂的效价测定用于血清、疫苗等生物鉴定工作,照射剂量与生物效应实验,各种药物效价测定等实验。
表4—1 小鼠生理值项目数值寿命(年) 2~3妊娠期(d)19~21性周期(d)4~5饮水要求量[ml/(只·d)] 4~7排尿量(ml/d) 1~3体温(℃)38(37~39)呼吸数(次/min)163(84~230)呼吸量(ml/min)24(11~36)心率(次/min)625(470~780)收缩压(kPa)15.07(12.67~16.67)舒张压(kPa)10.80(8.93~12.0)总血量(ml/100g体重) 7.78(4.9~12.1)6 3红细胞数(×10 /mm )9.3(7.7~12.5)血红蛋白(g/100ml)14.8(10~19)3 3白细胞数(×10 /mm )8.0(6~12)嗜中性白细胞(%)17.9(6.7~37.2)嗜酸性白细胞(%) 2.1(0.9~3.8)嗜碱性白细胞(%)0.5(0~1.5)淋巴细胞(%)69(63~75)单核细胞(%) 1.2(0.7~2.6)3 3血小板数(×10 /mm )600(100~1000)(二)肿瘤学研究许多近交系小鼠自发性肿瘤发病率很高,与人体肿瘤接近,进行药物筛选比移植性肿瘤可能更为理想。
如AKR小鼠白血病发生率可达90%,C3H小鼠乳腺癌发病率达97%。
同时,小鼠对致癌物质敏感,可诱发各种肿瘤,如二乙基亚硝胺可诱发小鼠肺癌,甲基胆蒽可诱发小鼠胃癌和宫颈癌等,是研究人类肿瘤极好的模型。
另外,严重免疫缺陷小鼠,如裸鼠、SCID小鼠可接受各种人类肿瘤细胞的植入,直接用于人类肿瘤生长、转移及治疗的研究。
(三)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学研究小鼠对多种微生物易感, 如沙门氏菌、日本血吸虫病、脊髓灰质炎和钩端螺旋体等。
常用小鼠感染诱发类似于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发复制出相应的动物模型,开展病原体的致病力、发病机理和预防治疗研究。
(四)遗传学研究小鼠毛色变化多样,其遗传学基础已研究得比较清楚,因此常用小鼠毛色做遗传学分析。
此外,许多小鼠具有遗传疾病,如小鼠黑色素瘤、家族性肥胖、遗传性贫血、尿崩症等。
这些疾病与人类发病相似,可用作人类遗传疾病的动物模69型。
(五)遗传工程研究小鼠是继人类之后第二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哺乳类动物,小鼠与人类功能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染色体基因组中,建立的转基因小鼠,为小鼠的利用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六)老年病学的研究由于小鼠寿命短,高龄鼠中老年病明显增多,是老年学研究的极好材料。
常用于研究衰老的起因和机理。
(七)计划生育研究小鼠繁殖力强、性周期和妊娠期短,生长快,适合计划生育研究。
如小鼠是抗生育、抗着床、抗早孕、抗排卵等实验的首选动物。
(八)免疫学研究使用BALB/c、AKR、C57BL等小鼠免疫后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研究。
SCID小鼠是一种先天性T和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突变系动物,可用于研究LAK细胞、巨噬细胞等自然防御细胞和免疫辅助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三、小鼠主要品系、种群(一)常用的近交系1.A系和A/He 毛色为白色,血压低,易引起中度听觉性痉挛发作,对X线照射高度敏感。
老龄鼠多发肾脏病,有时出现心脏病(图4-1)。
2.AKR系缺乏补体C5。
容易诱发免疫耐受性、血液过氧化氢酶活性高、癌发生率高3.BALB/c 系白化小鼠,血压较高。
易患慢性肺炎,最好不要和其它近交系小鼠同室饲养。
大部分雄鼠在20月龄前出现脾脏淀粉样变性。
对X线照射极为敏感。
对鼠伤寒沙门氏菌C′5敏感,对麻疹病毒中度敏感。
老龄小鼠出现心脏病、多发动脉硬化症(图4-2)。
图4-1 A 系小鼠图4-2 BALB/c 小鼠4.CBA系毛色为野生色。
易诱发免疫耐受性,血压较高,对维生素K不足高度敏感。
雌鼠乳腺癌60~65%,雄鼠肝癌发生率约为65%。
705.C3H/He系与CBA同一起源。
毛色为野生色,较易诱发免疫耐受性。
红细胞及白细胞数较少。
繁殖用雌鼠从较早期(约5月龄)便有乳腺癌发生(图4-3)。
6.C57BL/6系以57号母鼠和52号公鼠交配为起源者标为C57。
C57中毛色固定为巧克力色者称为C57BR,固定为黑色者称为C57BL。
对百日咳易感因子敏感,嗜酒精性高,乳腺癌少发(0-1%)。
7.DBA系浅灰色,对实验性结核感染的易感染性高、红细胞数多、繁殖用动物的大部分出现心脏钙质沉着。
DBA/1 经产母鼠的乳腺癌为61.5%,白血病为8.4%。
DBA/2 经产母鼠乳腺癌发生率为50~60%,雄雌鼠白血病分别为8% 和6% (图4-4)。
图4-3 C3H小鼠图4-4 DBA小鼠8.NZB系黑色,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症、血清免疫球蛋白量异常高,特别是IgM 和IgG 量递增显著。
哺育不易,繁殖极为困难,有肥胖的倾向。
有咬死自产仔鼠的习性。
9.AFB系该品体系质弱,体形中等,繁殖力弱,2月龄体重20~22g,很少有自发性肿瘤。
该品系为白色细胞增多症的白色小鼠。
10.C3HA系用C3H和A杂交而育成。
野灰色但尾尖部总带有白色,乳腺癌发病率高,生育过或未生育过的雌鼠的癌肿发病率均为90%左右。
11.我国培育的近交品系见表4-2表4-2 我国培育的小鼠近交品系品系名称培育单位及起源历史毛色(基因型)主要特性中国1号195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白化繁殖力中等,2月龄体重(C-1)所,将昆明小鼠经近亲交配20 代以上而17g,肿瘤自发率低。
育成。
津白1号1955年天津医学院昆明市售白化小鼠经白化繁殖力中等,2月龄体重(TA1)的近亲交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