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爱是给学生以希望[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正的爱是给学生以希望

关键词:爱塑造心灵以人为本

教育学生是一门艺术,是点燃学生希望的之火的艺术,只有给学生以希望,才会达到“不需扬鞭自奋蹄”的效果,才会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面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尤其是问题还相当严重的学生,恨铁不成钢之情便油然而生,是啊,在学生身上,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满腔热情的去爱学生,但学生却无动于衷,甚至于根本就不领情。这些个问题往往使我们做教师的陷入烦恼之中,这种时候也正是对学生失去希望的时候,每当此时,对学生似乎是一碗水看到底了,而这种心绪又会自然而然地流露给学生。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又往往会就事论事,热衷于事件本身的处理,一件事情处理得圆满了,往往会长长的松一口气,感觉对学生又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教育,而不考虑事件的后续影响。譬如:学生某门课程学的差强人意,老师会认真地给他补课,抓紧一切时间——课间学后,通过反复的多做习题,达到使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学生遇到困难,老师会体贴入微的关怀,扶他渡过难关。这些做法,体现了教师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的精神,这种精神无疑是可嘉的,但是,教师不是神仙,没有三头六臂,更无分身之术,一两个产生问题的学生,尚有暇顾及,倘若有更多的学生需要特殊关爱和帮助呢?恐怕要捉襟见肘了。

教师是学生学业和人生的引路人,这一角色要求我们,要刻意于把希望带给学生。

一个小男孩做了一只小木船,来到湖边试航,一阵微风把船儿吹离了岸边,小男孩向旁边的一个大男孩求助。大男孩捡来一堆石子,然后一颗颗地向小船而丢去,石子儿的落点很准确,每一次都激起一圈圈的涟漪,就是这一圈圈的涟漪将小船儿一点一点地送回了岸边。故事不含深奥的哲理,那男孩也不渊博,这里用得着的只是石子准确的着落点和男孩极大的耐心。男孩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拿过来为我所用。小船儿偏离了航道,是石子儿激起的一圈圈涟漪将它送回了岸边。希望,是对美好前景的憧憬,也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激起学生希望的涟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了充满希望,便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不需扬鞭自奋蹄”;学生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便会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即使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也会自我调整好心态,接受人生的挑战,实现人生的跨越。

《山水喜相逢》一片的主角摩根·弗里曼说:“你不应该向公众推销绝望,他们如果想要绝望,可以免费得到。”摩根·弗里曼是针对影片的拍摄而言,影片对公众来说具有审美和教育两重功能,赏心悦目的影片会在潜移默化中重塑人的心灵。以票房收入为重的导演、演员们尚且看到了这一问题并身体力行,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直接面向学生,直接参与学生心灵塑造的工作,更应该像摩根·弗里曼所说的那样,唯有把希望带给学生,才会真正的有利于学生心

灵的塑造,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

给学生希望,是对学生更高层的关爱,是对学生心灵的重塑,让我们为学生点燃希望的火把,给学生一片希望的绿洲吧。

参考文献:

[1]读者文摘,199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