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590.0 2468.6 6095.0 6444.0 9636.0 28457.6 29545.9 37460.8 42304.9 51382.7
赵海涛 衡水学院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本章导读: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社会整体运行的状况及其相互
关系,因此需要从描述宏观经济开始。具体来说,需要对反 映宏观经济的运行的指标进行衡量或核算。在宏观经济学中, 首先介绍了三个基本指标,即总产出、总体价格水平和总体 就业水平。而衡量整体经济状况的最重要指标就是国内生产 总值。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是研究其他宏观经济问题的起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当能够: 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概念及其核算方法。 掌握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 了解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个经济的总收入恒等于其总支 出。 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本章重点讨论的问题:
国内生产总值的理解 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 名义GDP和实际GDP 国民收入恒等式
➢尽管衡量GDP 的方法不同, 但从理论上说, 这些方法衡 量的结果应该相同。 ➢GDP 简称为总产出、总收入或总支出。 通常用英文字 母Y 表示总产出。
支出法核算的GDP
按当年价格计算(亿元)
年份
1980 1984 1989 1990 1992 1997 1998 2001 2002 2003
GDP
你在2017年3月花了15万元购买了一辆本年度出厂的汽车,本 年11月你又以16万元的价格卖了出去,请问计入2017年GDP 的价值是多少元?
5、GDP是生产的而不是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2016年甲企业生产100万元最终产品,只卖掉80万元; 乙企业生产100万元最终产品,但却卖掉了120万元。问: 两企业计入2016年GDP的价值分别是多少?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单选题1.失业率是指( )。
A 失业人数与成年人总数之比B 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C 劳动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D 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比答案:B2.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可表示为( )。
A GDP=C+I+G+NXB GDP=C+I-G+NXC GDP=C-I+G+NXD GDP=C+I+G-NX答案:A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A 一国公民B 一国(或地区)范围内C 一地区公民D 一国公民在本国范围内答案:B4.在宏观经济学中,三部门经济是指( )。
A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经济B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的经济C 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经济D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国外部门的经济答案:A二、多选题1.下面关于GDP描述正确的是( )。
A.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B. GDP衡量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C 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D. GDP衡量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E. GDP不包括服务的市场价值答案:ACD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 充分就业就是经济中的失业率为零的状态B 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的状态为充分就业C 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D 结构性失业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E 失业率和就业率之和总是等于1答案:BCE3.在宏观经济学中,衡量一般价格水平,一般有以下指标( )。
A.GDP平减指数B.CPIC.PPID 石油的价格E 钢铁的价格答案:ABC4.核算GDP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
A 增值法B 收入法C 支出法D 加成法E 边际法答案:ABC三、判断题1.实际GDP是比名义GDP更明确的经济福利衡量指标。
(√)2.CPI是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唯一指标。
(X)3.GDP属于流量。
(√)4.周期性失业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
(√)。
宏观经济学第9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 家庭在经济中具有两个基本角色: 既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者,又是 生产要素的供给者。
➢ 企业在经济中的角色主要有两个: 一是生产者的角色;二是需求者的 角色。
GDP的衡量
➢ 图中有两层循环,里面的循环代表包子和劳动的流动(实物流);图中外面的循环 代表相应的货币流向。
➢ GDP是从生产包子中得到的总收入,它等于工资和利润之和(上半部分)。 ➢ GDP也是购买包子的总支出,为了衡量GDP,既可以考察货币从企业向家庭的流动,
➢ 关于GDP的几点说明 •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 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
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 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
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 GDP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GDP的衡量
收入法与支出法的等价性:循环流程图 为了说明核算GDP的收入法与支出法的等价性,宏观经济学通常用循环流程
主要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失业及其衡量
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家庭调查 相关指标 失业的类型 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主要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失业及其衡量
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失
业
通货膨胀
滞
胀
增长问题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衡量
GDP的含义
GDP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 076 7
24 891 308 137
1995 3
66 11 11 377 197 32
滞胀
➢ 所谓滞胀,其含义是经济体出现了高失业率(停滞)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现象 ➢ 滞胀作为一个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它将失业和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及框架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基本问题: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与汇率二、宏观经济学的框架结构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四、国内生产总值1、GDP概念: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2、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3、注意:1、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2、GNP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所以如果不是市场交易活动,不计入GDP。
4、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库存看作是存货投资。
5、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6、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4、GDP的衡量国民经济恒等式: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1)增值法:又称部门法。
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的来源。
运用增值法计算GDP,即计算每个部门或企业对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值。
产出的价值—购买中间产品的价值(2)收入法:收入法又称供给法,也是产品要素支付法即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 分四项: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3)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GDP=C+I+G+(X-M)(4)重点了解支出法中各项的概念与含括。
5、名义GDP和实际GDP1、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GDP的折算指数=某年的名义GDP/某年的实际GDP6、其他经济指标:GNP、NNP、NI、PI、DPI,需要了解其概念,相关关系及计算7、GDP的缺陷:非市场活动无法得到反映;地下经济计入与不计入;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
宏观经济学详细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详细知识点宏观经济学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GDP的概念: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所有最终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二.核算GDP的支出法支出法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一国经济按照产品和服务需求方面可以的分为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家庭部门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一般用C来表示,可分为三种类型:耐用品消费支出,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和服务消费支出;企业部门用于投资支出,一般用I 来表示,主要在厂房,设备和住宅等上的投资;政府部门是各级政府用于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的称为政府支出,例如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一般用G来表示;国外部门中出口算入GDP,而进口不算,用X来表示出口,M来表示进口,则X-M(NX)来表示国外部门。
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为GDP=C+I+G+NX三.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价格指数,反映了经济体总体价格水平发生的变动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四.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代价指数(CPI)是度量商品及其服务项目的代价水平随着时间更改的相对数,反映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代价水平的更改程度和更改趋势。
CPI=现期价格下的商品篮子的费用额/基期价格下商品篮子的费用额*100%五.通货膨胀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代价水平普遍持续上升的进程六.赋闲/赋闲率赋闲: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工作意愿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经济现象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七.失业的类型,政府最关注的失业赋闲的类型有三类:摩擦性赋闲,结构性赋闲和周期性赋闲摩擦性失业指工人和工作之间不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指工人的技能和特征与工作要求的持续不匹配所引起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在宏观经济学运行过程中,随着经济的衰退而上升,随着经济的扩张而下降。
政府最关心的是周期性失业。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国家、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货币政策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主要指标和政策工具等方面,带您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1.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指标,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和规模大小。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它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失业率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的指标,它表示就业人口中没有工作但是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者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变化会反映出经济的景气状况。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指标1. 宏观经济增长率宏观经济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通常用GDP年度增长率来表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增长率越高,代表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2. 价格指数价格指数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变动情况,常见的价格指数有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等。
价格指数的变化可以表明通货膨胀或通缩的程度。
3. 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是衡量消费者信心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消费者对经济状况和个人财务状况的判断和预期。
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高低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水平。
三、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工具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可以对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问题进行调控。
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可以对经济增长、就业等产生影响。
3. 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国家调控外汇市场的政策。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成为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消费支出: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的支出。
投资: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用字母I表示)。
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
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有形磨损,还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无形磨损。
重置投资政府购买: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G)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净出口: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
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
总投资: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
净投资:净投资是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
国民收入(NI):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个人收入(PI):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入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的个人收入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GDP折算指数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均衡产出或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一门学科,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是用来衡量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们可以揭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问题所在,对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下面将介绍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方式。
1.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它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方面的贡献。
通常用于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
GDP的衡量可以通过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计算。
2.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上涨速度的指标,一般以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或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通货膨胀率反映了一个经济体内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情况,对于货币政策制定和经济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3.失业率失业率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失业率可以揭示经济体市场供求关系的紧张程度,对于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4.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指一个国家政府在其中一特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财政赤字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债务负担和通货膨胀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刺激经济活动来推动经济增长。
5.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数量,包括外汇存款、外汇债券、黄金储备等。
外汇储备可以用来支付进口商品、偿还外债、维持汇率稳定等,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体现。
6.贸易顺差/逆差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超过进口的价值,贸易逆差则相反。
贸易顺差/逆差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收支状况,对于外贸政策和外汇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仅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方式的介绍,实际上宏观经济领域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指标,如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投资水平等。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指标解读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指标解读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和影响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宏观因素。
本文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指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产出、总就业、总需求、价格水平等宏观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下为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1.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总量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GDP可以分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2. 就业率与失业率就业率是指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就业情况的指标。
失业率则是未能获得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
3.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它们的控制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4.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产出随时间的推移持续增长的过程。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交替发生繁荣、衰退、复苏和衰退等周期性波动。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波动原因和周期规律的探索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二、宏观经济学的常用指标1. GDPGDP是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在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整体情况时,GDP提供了一个总体的视角。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GDP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增长和经济衰退的情况。
2.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衡量了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随时间的变动情况,是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的上升意味着物价上涨,而CPI的下降则意味着物价下降。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
《宏观经济学》选择(15*2分)名词解释(5*3分)计算(2*10分)问答(2*10分)论述(1*15分)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一、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二、GDP的衡量:增值法、收入法、支出法、绿色GDP1、增值法: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
(1)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2)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3)GDP=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2、收入法: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1)根据增值法,增值就是销售收入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
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入流中。
(2)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3、支出法: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GDP = 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GDP=C+I+G+NX4、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GGDP)=GDP-能源等自然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绿色国内生产净值(绿色NDP,EDP)=NDP-能源等自然资源消耗-环境破坏=GDP-折旧(物质资本损耗)-能源等自然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三、名义GDP与实际GDP1、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3、实际GDP剔除了价格影响因素,能够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动,是一个更明确的经济福利衡量指标。
将一国某一年的实际GDP除以该国人口数,可得到该国该年的人均GDP。
四、与GDP相关的其他指标1、国民生产总值(GNP),是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成员在一定时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学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宏观经济学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通常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应量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状况,并且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市场价值的总和。
衡量GDP可以有三种方法:产出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产出法是通过计算各个产业部门的生产价值来衡量GDP;支出法是通过计算个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来衡量GDP;收入法是通过计算各个产业部门的工资、利润和租金等收入来衡量GDP。
这些方法实质上是从不同角度对市场交易进行计量,衡量GDP的目的是评估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
其次是失业率,它表示劳动力市场上正在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人所占劳动力的比例。
失业率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能够衡量一个国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和经济的生产利用率。
失业率的计算通常使用劳动力调查数据,根据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比例得出失业率。
第三个指标是通货膨胀率,它表示一定时期内物价的上涨速度。
通货膨胀率是一个经济增长指标,通常使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或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来衡量。
通货膨胀率的增长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通常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最后一个指标是货币供应量,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关键的宏观经济指标,能够衡量经济的货币运行状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稳定性。
货币供应量通常通过测量广义货币供应量(M2)或狭义货币供应量(M1)来衡量,其中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而狭义货币供应量只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宏观经济指标,如投资、贸易平衡、负债水平等,它们都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来衡量经济状况和经济增长。
总之,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是评估经济状况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应量等。
宏观经济题库-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测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部著作是()。
A.亚当·斯密的《国富论》B.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C.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通论》2.国内生产总值是()。
A.一个经济年中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B.一个经济年中所生产的所有产品与劳务的价值C.一个经济年中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D.一个经济年中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3.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政府债券B.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C.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D.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4.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GDP的特征?()A.它是用实物量测量的B.它只测度最终产品C.它只适应于给定时期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5.如果你知道国内生产净值数字并想从它计算出个人可支配收入,你决不能()。
A.扣除折旧B.加上政府转移支付C.扣除企业间接税D.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6.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A.租金收入B.福利支付C.工资D.利息净额7.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A.政府支出B.政府转移支付C.税收D.消费8.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9.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A.因为各种原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故衡量正确B.因为重复记帐导致过高衡量C.因为各种原料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部分故没有影响D.由于重复记帐导致过低衡量10.下列应计入当年GDP的是()。
A.政府购买B.转移支付C.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D.购买普通股票11 GDP是一个国家一年内所生产的()。
宏观经济学学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学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练习题题量: 13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 单选题(共4题)1. (单选题)政府支付给公务员的工资属于()。
A. 消费B. 投资C. 政府购买D. 转移支付正确答案: C2. (单选题)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等于()。
A.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进口B.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政府购买正确答案: C3. (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消费支出的项目是()。
A. 家庭购买的电视机B. 家庭购买的食品C. 家庭支付的医疗费用D. 政府购买的电脑正确答案: D4. (单选题)失业率被定义为()。
A. 失业人数在成年人中的比例B. 失业人数在劳动力中的比例C. 失业人数在就业人数中的比例D. 失业人数在全体人口中的比例正确答案: B二. 多选题(共2题)5. (多选题)衡量经济体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 GDP平减指数B. 一种特定产品的价格C. CPID. PPIE. 恩格尔系数正确答案: ACD6. (多选题)国内生产总值包含以下含义()。
A. 是市场价值的概念B. 衡量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C. 是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D. 是一定时期销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E. 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正确答案: ABCE三. 判断题(共4题)7. (判断题)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A. 对B. 错正确答案: 错8. (判断题)在宏观经济学中,净投资= 总投资+折旧。
A. 对B. 错正确答案: 错9. (判断题)一个经济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其失业率为零。
A. 对B. 错正确答案: 错10. (判断题)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经济体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A. 对B. 错正确答案: 对四. 简答题(共1题)11. (简答题)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旧车;(3)购买普通股票;(4)政府公债利息;(5)公司债券利息。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思考题1
❖若与保姆结婚,GDP是否会变化? ❖股票市值的增减是否会导致GDP的变化
? ❖社会总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变化是否会导
致GDP的变化?
思考题2
❖以下交易额记入GDP吗?为什么?
❖ 如何分配的?去向有哪些?
31 March 2021
整理课件
17
支出法:产品的最终使用
❖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or final product
approach ) ❖ 用支出法测定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
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测定GDP。支出法也称最终 使用法,因为一国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去向是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四个方面,而且最终产品 只有被这些部门购买以后才能实现销售收入。 ❖ 用支出法测定GDP,就是计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 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 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核算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核算的客体、计量单位、时间、范围、 环节。
二、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用于再 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存货。已知条件如下表(单位:百万元)
生产单位 原料采购 产品销售
棉农
0
1.0
纱厂
1.0
1.2
布厂
1.2
1.5
制衣厂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个人可支配收入(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
收入
例子:书美国2012年从GDP到个人储蓄 表12-3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储蓄—投资恒等式)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只有消费者(家户)和企业(即厂商),不存在企业间接税,撇开折旧。国内生 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都用Y表示
2.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 a.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b.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c.公司税前 利润 d.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e.资本折旧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1.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2. 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即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 3.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 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 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4. 个人收入( Personal Income )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 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重要指标: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 国民收入又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 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狭义的)、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经济部门划分:家庭、企业和政府。也涉及国外的家庭、企业和政府,但只
当做一个国外部门来对待
仅考虑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4)衡量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一个地域
概念(6)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相关概念:
1.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2. 价值增值和利润 3. 流量和存量
最后使用者购买 & 用于再出售供生存(棉花厂)
产出 & 除去生产要素等余下的收益(棉花厂)
者的支出(没卖掉的算作存货投资)
产出=收入=支出
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二、核算GDP的两种方法
1.用支出法核算GDP
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
品的总卖价来计算GDP。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一国家或一地区)在一定时
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X表示出口(export),用M表示进口(import),
则(X-M)就是净出口。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二、核算GDP的两种方法
1.用支出法核算GDP
四项加总,用支出法计算GDP可以表示为
GDP=C+I+G+(X-M)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二、核算GDP的两种方法
第六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一、失业的衡量
失业率的计算并不是失业人数和总人口的比率,而是劳动人口汇总失业人数和 劳动力总数的比率,即: 劳动力=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数量 * 100% 成年人口中属于劳动人数的百分比成为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数量/成年人口总数 * 100%
区别在于价格的变动
GDP折算指数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第六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一、失业的衡量
全国人口分类:
第一类 包括 a.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b.现役军人;c.精神病患者以及 劳教人员等 第二类 非劳动力 a.操持家务者;b.在校学习者;c.年老退休者;d.病残 者 第三类 劳动力 a.就业者(工作者和非工作者)b.失业者(被解雇者、自 愿离职者等)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在三部门基础上加进一个国外部门
支出角度,依照核算可写成:Y=C+I+G+(X-M) 收入角度,国民收入构成公式可写成:Y=C+S+T+Kr ,Kr代表本国居民对外国 人的转移支付(外国受灾的捐款)
I+G+(X-M)=S+T+Kr即为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支出角度,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即Y=C+I 收入角度,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收入(利润看作是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租 金后的余额),即消费加储蓄,即Y=C+S
C+I=Y=C+S,得到I=S,即储蓄—投资恒等式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储蓄—投资恒等式)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几方面指出的总和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二、核算GDP的两种方法
1.用支出法核算GDP 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Consumption)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 用消费品和劳务 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Investment),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 货投资(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 Government purchase )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 和劳务的支出,例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修建道路等(区分于政 府支出)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第六版 高鸿业
原蔚航 2015月7月8日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 • • • • • •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五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六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第七节 结束语
第六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二、物价水平的衡量
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一大重要指标,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
数一般有三种: 消费价格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又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CPI=现期价格指数/基期价格指数 * 100%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指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 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国内生产综合自得价格指数即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
微观
解决资源优化配置上的问题 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宏观 解决资源利用上的问题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四、宏观经济学的加总(aggregation)法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因而不能像微观经济学那样运用个
量分析方法,要用总量分析方法,即从个量分析的加总中引出总量的分 析方法 经济加总法注意点: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定义相关解释(1)市场价值概念,用货币衡量(2)测度是最终产品的价值(3)
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 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旧房价值)
4. GDP和GNP
地域概念 & 国民概念(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要素在 一定时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一个企业的产出总等于收入,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与总收入。生产的价 值,都要转化为生产要素报酬和企业利润 总产出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
可转化为I+S+(T-G)+(M-X+Kr),这里S代表居民私人储蓄,(T-G)代表政府储蓄,
(M-X+Kr)则代表外国对本国的储蓄
第五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即研究如 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没有通胀和衰退)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
失业问题、利率和汇率波动、国家经济增长滞慢或迅速等——一系列问 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对策
第六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二、物价水平的衡量
CPI和GDP折算指数的区别 1.GDP折算指数衡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而CPI衡量的是消费 品价格水平(生产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不会影响到CPI);2.GDP折算指数只包 括国内产品价格,但进口的价格变动会影响CPI;3.CPI给各种价格分配固定 权重,但GDP折算指数给各种产品价格分配的权重是变化的 拉氏价格指数&帕氏价格指数
三部门经济将政府部门引入,一方面又政府收入另一方面有政府支出
支出角度,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总和 公式:Y=C+I+G 收入角度,国内生产总值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先纳税,另一方面也有政府 的转移支付收入。T表示政府净收入,T0表示全部税金收入,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 则T= T0- tr Y=C+S+T C+I+G=Y=C+S+T,得I+G=S+T,或I=S+(T-G),(T-G)可看作政府储蓄,即为储蓄 (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额和)和投资的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