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教案
怎样阅读议论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

怎样阅读议论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湖北省麻城市闵集中学胡仁义)【教学目的】1、掌握巩固议论文的有关文体知识(即三要素、结构)。
2、通过具体文章学习,掌握议论文阅读方法,让学生的知识有一个迁移发散的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重点】1、能准确寻找、归纳论点(观点)和论据(材料),能正确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论据的识别和补写;正确辨别论证方法。
3、能够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文段的内容,关键词语的理解与欣赏,对观点有独到的感悟和见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复习议论文文体知识导入。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直接陈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叫做议论文。
议论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就一定的问题和事件从正面阐明作者的主张,以立为主,称为立论;一种是以驳斥对方的论点为主,称为驳论。
任何一个完整的议论都必须由三个要素构成,它们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个要素既有根本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论点是统帅,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基础,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达到论点和论据同意的桥梁,解决“如何证明”的问题。
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者的有机统一就成了议论。
二、阅读实践:阅读《人生如月》,完成后面题目。
(12分)①天上的月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
最初的时候,它淡淡的,细细的,像是谁用橘黄的彩笔在湛蓝的天幕上轻轻画了一道,称这时的月为“月牙”,真是形象得很。
渐渐地,它大起来了,亮起来了,在天空驻足的时间长起来了。
这时的月便是一把镰刀、一只小船了。
到了阴历的十五,这月便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似一只玉盘、一面明镜了。
再后来,月由盈而亏,由亏而残如一块土豆、一块顽石了。
由纤弱而圆满,由圆满而亏残,天上的月却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岁岁如斯。
人生虽不尽是这般规律,但盈亏明暗却是如影相随,避不开,躲不开,无法拒绝的。
②有时候,人逢吉时好运一帆风顺,谋官则升迁,想钱便发财,真是心想事成万般如意,原来平淡人生这时真如望月中天,亮丽圆满了。
中考 议论文阅读 讲义 教案 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第一章:议论文阅读概述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议论文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任务的文体,通过阐述作者的观点,分析事实和理由,以说服读者接受某种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
特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逻辑性强。
1.2 议论文的构成要素论点:作者提出的观点或主张。
论据:用来支持论点的证据或理由。
论证:通过论据来说明论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1.3 议论文的阅读方法理解论点:明确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分析论据:判断论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评估论证:判断论证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第二章:议论文阅读技巧2.1 快速阅读与理解浏览文章:快速阅读全文,抓住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识别论点:找出文章中明确的论点,理解作者的观点。
2.2 分析论据和论证找出论据:找出文章中支持论点的论据,判断其真实性和相关性。
评估论证: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论证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2.3 批判性思维与评价判断论据的可靠性:评估论据的来源和有效性,判断其是否可靠。
评价论证的合理性:分析论证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判断其是否具有说服力。
第三章:常见议论文结构分析3.1 总分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
主体:分述论据,论证论点。
结尾:总结论点,重申观点。
3.2 总分总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
主体:分述论据,论证论点。
结尾:总结论点,提出建议或展望。
3.3 并列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
主体:并列分述论据,分别论证不同的观点。
结尾:总结论点,提出结论。
第四章: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型及解题策略4.1 选择题题型:判断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选择正确的论证方式等。
解题策略: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分析选项的逻辑关系,排除错误选项。
4.2 阅读理解题题型:理解论点、分析论据、评价论证等。
解题策略: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准确回答问题。
4.3 主观题题型:概括论点、分析论证、提出观点等。
解题策略:明确题目要求,梳理文章思路,组织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议论文阅读训练——寻找提炼论点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目录
知识目标
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和结构 掌握提炼论点的方法和技巧 能够准确地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能力目标
能够理解议论文的论点,并能够从文章中提炼出来 能够运用论点进行论证,提高写作能力 能够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能够运用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并掌握议论 文阅读的基本方 法
培养积极向上的 人生态度和正确 的价值观
提升学生的文化 素养和审美水平
培养学生的探究 精神和创新意识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进入新课 教具准备,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与步骤
讲解寻找论点的方法
介绍什么是论点 讲解如何从题目、开头和结尾寻找论点 举例说明论点的重要性 总结寻找论点的方法
• 优点: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加强阅读指导;同时,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
要加强训练和指导。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添加标题
针对学生掌握程度不够的问题,下次应加强课堂互 动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 反思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 优点: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加强阅读指导;同时,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
要加强训练和指导。 反思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 反思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归纳总结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复习教案一——论点的把握复习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初步具有把握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复习难点培养归纳议论文的论点的能力复习过程一、导入在议论文复习中,同学生们觉得比较难的是对文章的论点的把握,有时问同学们,回答往往是瞎蒙的,那么,是不是考运气瞎猜的呢其实不然,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要进行这方面的复习训练二、回忆已学过的几篇议论文思考:这些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它们是怎样提出来的教师多媒体展示几篇议论文:多一些宽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成功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1、论点的特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物或问题所要发表的见解和主张;2、论点的表达句式: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的形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3、论点出现的四种情况:一是文章的标题如多一些宽容文章的标题就是议论文的论点; 二是文章的开头,有许多文章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文章的论点,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的是在文章的篇末,文章在前面充分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归纳出文章的论点,如富贵不能淫;有的是在文章的论证过程中提出的,如成功;有的在文章的中找不到表明论点的句子,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和概括;这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这稍难一点,在我们已学的文章中还没有;三、明确分析论点的方法和步骤多媒体展示1、基本方法: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2、结合位置:1、看标题,议论文标题有时是揭示论题的,有时揭示论点的,不管是揭示论题还是揭示论点,对我们寻找论点都有帮助;2、看开头;为文之法,开篇点题;审察文章开头一段,抓住那些提挈全文内容的句子,往往可以得出论点;3、看结尾;作者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常常对全文论述的内容加以归纳,有时回扣中心,有时到结尾才揭示中心;3、审察论题;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问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四、专项训练,学以致用阅读文章,明确下列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生命,需要一个支点,因为生命很脆弱;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这支点不是别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支点回报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生命只有找到这样的支点才不会堕落;生命也只有在这样的支点上才能造就辉煌;所以伽利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贵阳市2001年中考题二“风气”是怎么一回事风赋一文中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注:青萍,浮萍无论哪一种风气,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有它的始发期;当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都是微弱的,或是出现在于某个地方、某个单位,甚至表现在某个公民身上;因其微弱,是浊风,是邪气,就得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不让它发展,以至于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因其微弱,是清风,是正气,就应该适时予以扶正,予以彰扬,使之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此所谓“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社会风气的好转离不开这两方面的工作;然而,仅仅这么说,仍不免空泛虚茫;这两方面的工作靠谁去做人人有责,自然绝对正确,但老百姓应负的责任和领导者应负的责任毕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有些地方交警坐出租车不付钱习以为常,不仅自己不付钱,连老婆孩子亲戚朋友也一起沾光,这当然是浊风邪气;对此老百姓可以反映,可以举报,也可以当场站出来说:“你不能怎样”但毕竟还不能针对这种浊风邪气制订某种制度,采取某种措施,并直接对有关人员予以处罚,他们已经把这种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公仆;因而,掌握某种权力的领导者理应对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负有相应的责任;当然,要担负起这种责任并非是轻而易举的;“风气”这个东西,本来就几乎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要区别它的清浊正气,先得有一点敏感的嗅觉,尤其是在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对它的发展趋势及其后果有足够的认识;浊风邪气之所以会成为一种风气,一种公害,其中必有某种利益使人处之若鹜;清风正气之所以在某些地方难以伸展,其中必有某种利益需要人舍得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要旗帜鲜明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还得有点“忘身殉国,秉道疾邪”的政治品格;群众中并不乏正气,缺乏的是对于这种正气的扶持;社会上并不缺乏抵御浊风邪气的力量,缺乏的是对于这种力量的的组织;而这一发,正是需要领导干部认真去做的;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是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这句话不仅包含着“上梁”与“下梁”的关系,而且也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所以这样说:哪个地方、部门、单位的风气不正,不是那里的领导自身不正,就是那里的领导没尽到自己的责任;三爬起来再摔一个人刚开始练摔跤,他一次次地被人摔倒在地,教练喊着: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摔直到这个人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教练才露出了笑容:你学会摔跤了,找比你更强的对手摔吧;摔跤场上的骄子、拳击场上的英雄、武术界的高手、足球场上的豪杰,他们都是在“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打”、“爬起来,再刺”、“爬起来,再踢”的几近惨无人道的训练中使自己出类拔萃的;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看到他一次次地摔倒,父母只能在一边心疼地看着,因为父母知道,他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才能真正学会走路,否则,他就得永远靠别人扶着走;这下我们都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是必须自己做的,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摔倒了靠别人扶起来,就永远没有自己走路的能力;摔倒了索性不起来了,就得永远趴在地上;因为害怕摔跤也害怕走路害怕做事的人,一生就被囚在了一所特殊的监狱中;一切有出息的人,一切生活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人;而有大出息的人,得到了大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能爬起来,而且还有能力有信心找更强的对手去摔的人;摔倒了会受伤,摔伤了会很痛苦,可经历这种痛苦后会得到比痛苦多得多的幸福、快乐和满足;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我想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的;就像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在想尽办法找长生不老药一样,可直到今天,人们还得依靠食物、药物和锻炼来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答题指导: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把握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几个事实论据:一个练摔跤的运动员经过无数次的爬起来,再摔,最终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经过多次摔倒爬起以后,才能真正学会走路;一方面把握文章的结尾的关键的一句话: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从而可概括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一个人想要有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就必须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拼搏,不断进取;四马虎的字会令人困惑不说,也许还会贻误后人吧;我们的古典文学中“悬案”太多,因何而“悬”呢我常驻想,像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诗“逆者问鼎大”中的“逆”字,有的版本却作“送”字;辛弃疾的鹧鸪天词不达意“却将万字平戎策“中的”却“字,某些版酏又为”都有“字;甚至五代的一位大词家究竟叫冯延已还是冯延已,到今天还莫衷一是;此等例子真是俯拾即是,无非是因为当时传抄或刻印者的草率而”悬“起来的;古人误了一两笔,后人就争议一千年,这教训无论如何是够深刻的;道理很明白: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写字人就要时时想到看字人;不是说草体字不可以写,但是必须以“写端正”为先,工而后巧,正而后奇;即使最后“奇”到“狂草”的地步,也须依循书法的规矩;兴之所至,龙飞凤舞,乱写一气,实质上是把方便留给自己,将麻烦甩给别人;就像鲁迅曾经批评的,有些青年作者“赶快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许多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不是他的;”其实,甩给看字人的麻烦,结果仍会反射到写字人身上;写字,既是人与人之间的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那么它就与双方都有利害相关;一封字迹模糊的急信,固然使亲属友人摸不着头脑,归根到底却贻误了自己的大事;一分紧急求援的业务报告,可能会因为字体不堪卒读而在对方手中耽搁了时间;一篇胡乱泼墨的稿件到了编辑手中,首先会引起编辑不良的心理反应,削减阅读的兴趣……既麻烦人,又不利己;可见乱写一气的不好习惯,只有戒除,绝无保留的理由;上文的论点是A、马虎的字迹会贻误后人;B、写字是用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C、字首先要写端正D、做何事情要先为他人着想;五、总结:总之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认真的分析,文章的论点还是可以把握的,但还要注意作者的分论点不要替代中心论点,作者阐述性的语句是对中心论点的演化,当然也不能替代中心论点;议论文复习说课稿——论点的把握一、说教学内容:议论文阅读是中考阅读重要的一块,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讲的的道理,明白作者讲道理的方法、思路,体会讲道理时严密的语言,从而学会思考、学会说话、学会审视;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对议论文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复习课,一节课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基于议论文阅读对论点的考察是重点,我选取了其中关于论点的知识进行复习训练;通过复习训练,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技巧,提高做题的效率;二、说教法:精讲多练三、说学法:自主、合作、交流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议论文复习中,同学生们觉得比较难的是对文章的论点的把握,有时问同学们,回答往往是瞎蒙的,那么,是不是考运气瞎猜的呢其实不然,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要进行这方面的复习训练二、回忆已学过的几篇议论文思考:这些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它们是怎样提出来的教师多媒体展示几篇议论文:多一些宽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成功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1、论点的特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物或问题所要发表的见解和主张;2、论点的表达句式: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的形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3、论点出现的四种情况:一是文章的标题如多一些宽容文章的标题就是议论文的论点; 二是文章的开头,有许多文章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文章的论点,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的是在文章的篇末,文章在前面充分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归纳出文章的论点,如富贵不能淫;有的是在文章的论证过程中提出的,如成功;有的在文章的中找不到表明论点的句子,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和概括;这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这稍难一点,在我们已学的文章中还没有;三、明确分析论点的方法和步骤多媒体展示1、基本方法: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2、结合位置:1、看标题,议论文标题有时是揭示论题的,有时揭示论点的,不管是揭示论题还是揭示论点,对我们寻找论点都有帮助;2、看开头;为文之法,开篇点题;审察文章开头一段,抓住那些提挈全文内容的句子,往往可以得出论点;3、看结尾;作者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常常对全文论述的内容加以归纳,有时回扣中心,有时到结尾才揭示中心;3、审察论题;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问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四、专项训练,学以致用阅读文章,明确下列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生命,需要一个支点,因为生命很脆弱;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这支点不是别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支点回报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生命只有找到这样的支点才不会堕落;生命也只有在这样的支点上才能造就辉煌;所以伽利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贵阳市2001年中考题二“风气”是怎么一回事风赋一文中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注:青萍,浮萍无论哪一种风气,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有它的始发期;当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都是微弱的,或是出现在于某个地方、某个单位,甚至表现在某个公民身上;因其微弱,是浊风,是邪气,就得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不让它发展,以至于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因其微弱,是清风,是正气,就应该适时予以扶正,予以彰扬,使之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此所谓“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社会风气的好转离不开这两方面的工作;然而,仅仅这么说,仍不免空泛虚茫;这两方面的工作靠谁去做人人有责,自然绝对正确,但老百姓应负的责任和领导者应负的责任毕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有些地方交警坐出租车不付钱习以为常,不仅自己不付钱,连老婆孩子亲戚朋友也一起沾光,这当然是浊风邪气;对此老百姓可以反映,可以举报,也可以当场站出来说:“你不能怎样”但毕竟还不能针对这种浊风邪气制订某种制度,采取某种措施,并直接对有关人员予以处罚,他们已经把这种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公仆;因而,掌握某种权力的领导者理应对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负有相应的责任;当然,要担负起这种责任并非是轻而易举的;“风气”这个东西,本来就几乎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要区别它的清浊正气,先得有一点敏感的嗅觉,尤其是在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对它的发展趋势及其后果有足够的认识;浊风邪气之所以会成为一种风气,一种公害,其中必有某种利益使人处之若鹜;清风正气之所以在某些地方难以伸展,其中必有某种利益需要人舍得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要旗帜鲜明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还得有点“忘身殉国,秉道疾邪”的政治品格;群众中并不乏正气,缺乏的是对于这种正气的扶持;社会上并不缺乏抵御浊风邪气的力量,缺乏的是对于这种力量的的组织;而这一发,正是需要领导干部认真去做的;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是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这句话不仅包含着“上梁”与“下梁”的关系,而且也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所以这样说:哪个地方、部门、单位的风气不正,不是那里的领导自身不正,就是那里的领导没尽到自己的责任;三爬起来再摔一个人刚开始练摔跤,他一次次地被人摔倒在地,教练喊着: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摔直到这个人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教练才露出了笑容:你学会摔跤了,找比你更强的对手摔吧;摔跤场上的骄子、拳击场上的英雄、武术界的高手、足球场上的豪杰,他们都是在“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打”、“爬起来,再刺”、“爬起来,再踢”的几近惨无人道的训练中使自己出类拔萃的;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看到他一次次地摔倒,父母只能在一边心疼地看着,因为父母知道,他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才能真正学会走路,否则,他就得永远靠别人扶着走;这下我们都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是必须自己做的,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摔倒了靠别人扶起来,就永远没有自己走路的能力;摔倒了索性不起来了,就得永远趴在地上;因为害怕摔跤也害怕走路害怕做事的人,一生就被囚在了一所特殊的监狱中;一切有出息的人,一切生活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人;而有大出息的人,得到了大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能爬起来,而且还有能力有信心找更强的对手去摔的人;摔倒了会受伤,摔伤了会很痛苦,可经历这种痛苦后会得到比痛苦多得多的幸福、快乐和满足;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我想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的;就像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在想尽办法找长生不老药一样,可直到今天,人们还得依靠食物、药物和锻炼来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答题指导: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把握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几个事实论据:一个练摔跤的运动员经过无数次的爬起来,再摔,最终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经过多次摔倒爬起以后,才能真正学会走路;一方面把握文章的结尾的关键的一句话: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从而可概括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一个人想要有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就必须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拼搏,不断进取;四马虎的字会令人困惑不说,也许还会贻误后人吧;我们的古典文学中“悬案”太多,因何而“悬”呢我常驻想,像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诗“逆者问鼎大”中的“逆”字,有的版本却作“送”字;辛弃疾的鹧鸪天词不达意“却将万字平戎策“中的”却“字,某些版酏又为”都有“字;甚至五代的一位大词家究竟叫冯延已还是冯延已,到今天还莫衷一是;此等例子真是俯拾即是,无非是因为当时传抄或刻印者的草率而”悬“起来的;古人误了一两笔,后人就争议一千年,这教训无论如何是够深刻的;道理很明白: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写字人就要时时想到看字人;不是说草体字不可以写,但是必须以“写端正”为先,工而后巧,正而后奇;即使最后“奇”到“狂草”的地步,也须依循书法的规矩;兴之所至,龙飞凤舞,乱写一气,实质上是把方便留给自己,将麻烦甩给别人;就像鲁迅曾经批评的,有些青年作者“赶快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许多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不是他的;”其实,甩给看字人的麻烦,结果仍会反射到写字人身上;写字,既是人与人之间的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那么它就与双方都有利害相关;一封字迹模糊的急信,固然使亲属友人摸不着头脑,归根到底却贻误了自己的大事;一分紧急求援的业务报告,可能会因为字体不堪卒读而在对方手中耽搁了时间;一篇胡乱泼墨的稿件到了编辑手中,首先会引起编辑不良的心理反应,削减阅读的兴趣……既麻烦人,又不利己;可见乱写一气的不好习惯,只有戒除,绝无保留的理由;上文的论点是A、马虎的字迹会贻误后人;B、写字是用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C、字首先要写端正D、做何事情要先为他人着想;五、总结:总之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认真的分析,文章的论点还是可以把握的,但还要注意作者的分论点不要替代中心论点,作者阐述性的语句是对中心论点的演化,当然也不能替代中心论点;议论文复习教后反思——论点的把握对于复习课,一节课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基于议论文阅读对论点的考察是重点,我选取了其中关于论点的知识进行复习训练;通过复习训练,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技巧,提高做题的效率;公开课如期完成了任务,但感觉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师生梳理知识时,学生知识机械的回答问题,而不去深入理解,这就导致在做题时无从下手,不知干甚;其次、学生做题时缺乏思考,出现思考厌倦症,学以致用的能力较差,理论实践脱离,找不到思考的目标;第三,平时由于各种原因,对学生的阅读培养不到位,以致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做题的短板;这节课的当堂训练,学生阅读量较大,问题由浅入深,但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考等能力欠缺,做题时就出现偏差,寻找论点时,不是找不出,就是找不对;这节课带给我的启示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重视阅读,从早抓起、从小抓起、培养能力、培养素养;因为阅读是语文的灵魂;。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评价议论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 议论文的主要特点:论点、论据、论证。
3. 分析议论文的逻辑关系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和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表达在议论文阅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议论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和分析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议论文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表达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议论文基本结构和特点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让学生选取一篇议论文,分析其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以此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议论文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3. 参加辩论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辩论俱乐部或活动,提高他们的公共演讲和逻辑思维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议论文阅读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议论文阅读材料。
3. 视频资料:播放有关议论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概念。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回顾议论文基本结构和特点。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学目标:1、清楚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方式、论证方法及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2、能够用固定的套话分析出某段落在文章当中的作用。
3、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语言风格能知晓。
教学重点: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方式、论证方法及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2、分析出某段落在文章当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区别论题与论点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议论文答题技巧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
具体如下: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篇一:初三议论文阅读教案】议论文阅读一、教学内容:议论文阅读二、重点、难点:1.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2. 教学要点:明确论点、分析论据、掌握论证方法的作用、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语言特点[学习过程]一、把握论点(1)什么是“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2)怎样确定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a.语言表述形式:——判断句(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b.语言标志:——“认为、由此可见、综上所述、总之、因此、足以证明、所以、不难看出”等c.关键位置:——多见于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偶有在论述过程中提出,有时也需要我们自己综合概括(需要自己概括时,特别要注意分析议论文中的论据、论题)二、如何辨别论据类别,并说明它们的作用?(1)论据类别: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数据等。
(注意:要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使用的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包括科学原理、定律和公认的谚语、格言等。
(2)论据作用:它们都是为了更加有力地证明论点(或直接证明中心论点;或直接证明分论点,最终更好证明中心论点。
)但表述上却有不同:a、事实论据作用的表述:运用……(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一般指直接证明的观点),运用事例证明说服力强,令人信服。
b、道理论据作用的表述:引用……的话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一般指直接证明的观点),引用(科学原理、定律和公认的谚语、格言)证明说服力强,令人信服。
三、论证方法1.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a、例证法(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更具体有力地证明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b、引证法(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学目标】一、能归纳概括文章或文段的中心论点。
二、能辨析四种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三、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四、能筛选议论文的重要信息,完成选择题和部分主观题。
五、能赏析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直击中考】议论文为中考必考内容,从近三年的题型来看,题型结构相对稳定,一般以选择题和主观题兼而有之的形式来考查信息筛选,内容理解和概括,观点分析和论证方法。
考查的形式与高考有所接近,但不过分拔高,文段较为浅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和点评能力。
【明师指津】针对中考对议论文的考查内容及侧重,我将主要从五个题型入手,让同学掌握解题方法。
题型一:观点分析(概括中心论点,评价作者观点)论点定义:一个陈述观点的句子。
(简略定义)论点位置: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有的文章开头提出论点,有的文章末尾得出论点,有的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提出论点,也有的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需要汇集概括。
注意: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
评价观点:注意结合文本内容,仔细读题,表述流畅。
题型二: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方法(常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的作用:1、举例论证:列举了……事例来证明……观点,生动具体,增强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话谚语)来证明……观点,使作者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增强说服力。
3、比喻论证:把……(观点)比作……,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把……和……从正反两方面作对比,更为突出地论证了……观点,增强说服力。
【例题解析】相貌和心灵周国平世上很少有人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相貌。
一般来说,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在乎。
年轻人入世还浅,不免看重人际关系较浅的层面,留意别人对于自己的表面印象,所以在容貌上也比较敏感。
与关心名声相比,关心容貌更是一种虚荣,因为与名声相比,容貌离一个人的真实价值更远。
现代整容术已经能够把一张脸变成另一张脸,但在新脸皮下面的仍是那个旧人。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部分。
2.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
3. 能够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评价论据的有效性。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和结论部分。
2. 议论文的基本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3.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分析。
4. 论据的有效性评价。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议论文案例,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和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议论文知识,包括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 讲解: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方法。
3. 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议论文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评价论据的有效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五、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评价论据的有效性,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2. 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拓展1. 不同类型的议论文:分析不同类型的议论文,如对比议论文、因果议论文、问题解决议论文等。
2. 论证方法:讲解不同的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等。
3. 反驳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反驳对方观点,包括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七、教学方法拓展1.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讨论,分享不同类型的议论文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反驳技巧。
八、教学步骤拓展1. 案例分析:提供不同类型的议论文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论证方法。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设计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2、掌握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复习内容:1.议论文的一般特点;2.论点的辨析判断与提取归纳;3.论据类型的辨析及论据的补写及分析;4.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的区分、辨析及分析;5.论证结构层次的判断与分析;6.议论内容的概括与分析;7.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的分析与理解;8.有效信息的筛选与个性化感想的表达;9.严密语言的分析与品味;教学内容:一、议论文的基本定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人、事、物或某些现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分析事理,阐述观点,这就是议论。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叫议论文。
议论文以说理为主,针对客观事物,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通过判断、推理等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主张。
它重在以理服人,即通过阐述观点使读者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透彻而又充分;结构具有逻辑性,严谨而又条理;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而又鲜明。
三、阅读议论文的要点阅读时,首先要注意整体感知,明确作者是针对什么问题在议论,提出了什么样的新鲜观点,其依据是什么;还应进一步去揣摩,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自已的观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说理的。
1、把握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是统摄全文的纲。
2、要能区分论据,论据是用以证明或反驳论点的依据,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3、要了解基本的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4、能够识别议论文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以及立论、驳论相结合的议论文。
5、能够分析议论文语言的特点,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四、议论文的组成要素1、论点的定义: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作者总得有一个基本观点,总得对某个问题持有一定的见解和主张,这就是论点。
2、论点的要求:正确和鲜明。
鲜明就是: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绝不含糊。
正确指的是所提出的看法必须客观,实事求是,这些观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考验。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第一章:议论文阅读概述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议论文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任务的文体,通过分析、推理、对比等手法,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阐述。
特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简练。
1.2 议论文的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吸引读者的注意。
本论:论证论点,通过论据和论证方法展开论述。
结论:总结全文,重申论点,给出结论。
第二章:审题与提炼论点2.1 审题技巧理解题目要求,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文章的中心议题。
2.2 提炼论点的方法从文章的、开头、结尾等部分入手,找出论点。
通过分析文章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提炼出核心论点。
第三章:分析论据与论证方法3.1 论据的类型与作用事实论据:通过具体的事实或数据来支持论点。
道理论据:通过理论或逻辑推理来支持论点。
3.2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论点,增强说服力。
道理论证:通过理论或逻辑推理来支持论点,使其更具权威性。
对比论证:通过比较来突出论点的正确性或错误性。
第四章:评价与拓展4.1 评价文章的观点和论证过程判断论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分析论证过程的逻辑严密性和论据的充分性。
4.2 拓展思考从文章的论证中提炼出相关的结论或建议。
思考文章的论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应用。
第五章:实战演练与答题技巧5.1 议论文阅读练习题设计选择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论点和论证方法的理解。
问答题:考查对文章观点的评价和拓展思考。
5.2 答题技巧与策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审题后快速浏览文章,提炼论点和论据。
分析论据与论证方法,判断其合理性和充分性。
答题时注重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用事实或道理充分支持观点。
第六章:常见论证结构与逻辑谬误6.1 常见论证结构总分结构:先总述观点,再分述论据。
分总结构:先分述论据,再总结观点。
正反结构:先阐述正面观点,再反驳反面观点。
6.2 逻辑谬误及其识别偷换概念:在论证过程中改变或模糊论点的含义。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第一章:议论文阅读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征,包括论点、论据、论证等。
2. 培养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论证过程中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 议论文的阅读策略。
3. 论证方法及逻辑关系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议论文的基本特征。
2. 论证方法的识别及逻辑关系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特征、论证方法及逻辑关系。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识别其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并分析逻辑关系。
第二章:论点的寻找与判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寻找论点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判断论点是否明确、合理的能力。
1. 论点的概念及作用。
2. 寻找论点的方法。
3. 判断论点的明确性与合理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寻找论点的方法。
2. 判断论点的明确性与合理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论点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寻找论点的方法及判断论点明确性与合理性的标准。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找出其中的论点,并判断其明确性与合理性。
第三章:论据的筛选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筛选论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论据是否可靠、有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论据的概念及作用。
2. 筛选论据的方法。
3. 分析论据的可靠性及力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筛选论据的方法。
2. 分析论据的可靠性及力度。
1.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论据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筛选论据的方法及分析论据可靠性、力度的标准。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筛选其中的论据,并分析其可靠性及力度。
第四章:论证方法的认识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论证方法进行有效论证的能力。
议论文阅读教案

1.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明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观点。
2.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
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它是作者对这一问题或事件的总主张、总观点、总判断。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有的文章把几个分论点综合归纳起来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几个分论点都是中心论点的论据。
(2)论据。
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论点成立的基础,是文章的主体。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作为论据的事实,通常是典型的事例、史实、统计数字。
作为论据的道理,一般都是经过验证的真理、格言,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3)论证。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包括立论和驳论。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正面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是批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反面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形式较常见的是所谓“三段式”:引论、本论、结论,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引论。
又叫绪论,是文章的开头。
这部分担负着提出中心论点的任务。
(2)本论。
也叫正论,是议论文的最主要部分。
这部分担负着论证中心论点的任务,即运用各种论据和恰当有力的证明方法来证明论点。
就本论部分来说,其构架形式主要有三种:①并列式:并列结构是横式结构的一种。
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②递进式:属于纵式结构,就是平时说的“层层深入”式。
它采用一环扣一环的论证方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从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把道理说深、说透。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2.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和论据的使用。
3.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议论文的能力,能够准确判断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正确性。
4. 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的速度和理解能力,为中考阅读理解部分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和结论。
2. 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3. 论据的使用: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权威论据等。
4. 分析、评价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
5. 阅读议论文的策略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证方法和论据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分析、评价议论文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论证方法和论据的使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评价具体议论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实践训练法:提供阅读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a. 讲解议论文的三个部分:引论、本论、结论。
b. 举例说明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2. 第二课时: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a. 讲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
b. 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论证方法的应用。
3. 第三课时:论据的使用a. 讲解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权威论据等。
b. 分析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论据。
4. 第四课时:分析、评价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a. 讲解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b. 引导如何评价议论文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5. 第五课时:阅读议论文的策略和技巧a. 讲解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步骤。
b. 分享阅读议论文的实用技巧。
c. 进行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和技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议论文整体阅读》教案

《议论文整体阅读》教案教学目的:学习议论文阅读的一般方法,整体提高学生议论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领导和老师来我们班级指导工作,你们的心里肯定有很深的感触。
下面哪位同学能自觉的站起来,把你现在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学生回答)哪么,你能否说一下,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刚才这几位同学讲的都不错。
其实,你们的感受,在议论文中就叫论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就是论据。
今天,我就针对议论文阅读难的问题,与同学们一起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新授:A、同学们过去都阅读过不少的议论文字,也做过不少的议论文阅读题,哪位同学能再一次站出来,说一下你平时是怎样阅读议论文,又是怎样做议论文阅读题的呢?(学生回答)刚才,这几位同学讲的也不错,但是你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根据对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以及几年来语文教学的经验积累,我认为,要快速、有效的进行议论文阅读,首先应理清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把握中心——即中心论点(如:刚才同学讲的感受)(二)找准论据——1、事实论据(如:马克思写《资本论》、歌德写《浮士德》、司马迁著《史记》等等)2、理论论据(如:公理、定理、公式、、警句等等)(注:议论文中的事实论据不同于记叙文中的叙事,不能详细记叙,要作到概括、精炼。
)(三)分析论证——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具体的有:1、例证法、2、喻证法、3、引证法、4、对比论证法、5、道理论证。
(注:要确定论证方法,应具体分析,仔细对待)(四)理清结构——1、提出问题(引论)2、分析问题(本论)3、解决问题(结论)(五)注重方式——1、立论 2、驳论(1)直接驳论点(2)通过驳论据来驳倒敌人论点(3)通过驳论证来驳倒敌人论点(六)理解语言特点——准确、严密B、通过刚才的分析,大家明确了,只有在把握论点、找准论据、分析论证、理清结构、注重方式、理解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地才能成功的阅读一篇议论性文字。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2. 学会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并能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
3. 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中考语文阅读部分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难点: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议论文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3. 讲解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到关键信息。
4.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让学生学会判断论据是否支持论点。
5. 举例说明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 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
3. 判断文章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并解释其作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中心论点的提炼方法等。
2. 布置一篇议论文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题。
3.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质的议论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议论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互动与提问: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八、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知识和技能。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人教版

d.语言表达:检查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是否有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
2.对于学生分析优秀议论性文章的作业,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批改和反馈:
a.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检查学生是否准确地指出了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和技巧,并分析了其效果。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技巧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写作实践:布置一篇议论性文章的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学媒体和资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课文中的关键内容和论证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议论性文章的魅力和写作技巧。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讨论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时讨论和交流,提高课堂互动性。
(4)写作模板:提供一份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模板,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效率。
(5)课文解析:提供一份详细的课文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论证方法。
2.案例分析法:我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理方面,我发现有时学生的讨论过于热烈,容易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我需要更好地控制课堂节奏,确保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
5.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议论性文章要求作者具备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合理的推理和论证来使文章的论点更加有力。同时,批判性思维也是议论性文章的重要技能,学生需要能够分析和评价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技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阅读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积极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概念:议论文的定义、特点、分类等。
2. 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如何快速捕捉议论文的主旨、论点、论据等。
3. 议论文的解析技巧:如何分析议论文的结构、逻辑关系、论证方法等。
4. 议论文的鉴赏:如何品味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审美价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概念、阅读方法、解析技巧。
2. 教学难点:议论文的结构分析、逻辑关系把握、论证方法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议论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等,激发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
3. 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如快速捕捉主旨、论点、论据等。
4. 解析技巧讲解:结合具体案例,讲解议论文的结构、逻辑关系、论证方法等,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解析技巧。
5. 鉴赏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审美价值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教案2. 板书内容:议论文的基本概念、阅读方法、解析技巧、鉴赏要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解读课标和考试说明。
2、结合实例阅读议论文语段,传授方法及答题技巧。
3、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重点和难点
1、针对提供的写作材料,能从各个角度领悟题目的实质
2、通过讨论、修改各小组选定最具特色的文章。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第1课时:《考试说明》解读,结合实例分析议论文的阅读
第2课时:考点举要及答题技巧指导。
第1课时
考试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
这是针对整个现代文而言的,就议论文的阅读,复习时应重视这些要点:
1、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
2、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即明确论证方法和过程。
3、理解议论文语言要求严密、准确的特点。
4、理解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弄清文章的结构特色。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
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
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
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 有删改)
1. 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分)
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方法(或:例证法)。
文中运用司马迁和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一观点,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2. 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一句中“往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不能删。
(1分)因为“往往”一词强调了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如果去掉,就显得过于绝对。
3. 文章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分)
绊脚石:人生路上的障碍。
垫脚石:人生路上不断前进的凭借
4.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要善待挫折”(或:要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成为生活的强者) ;举例1分(只要与观点相吻合即可);结合事例分析计1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第2课时
一、考点举要及阅读指导
(一)、把握论点
1、阅读题型
(1)、细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
(2)、“心系一处”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3)、揣摩文意,在结尾横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句子。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阅读指导
把握文章论点,是阅读议论文的关键,怎样准确地寻找或归纳文章论点呢?
要有意识地留意几个地方:
题目,议论题目往往是论题。
要注意论题不是论点,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应该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形式上应该是个完整的陈述句,是个概括性比较强的句子。
首段,题目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但是很多时候,作者的观点在开头亮相,即使在题目已提,开头还会再提。
(二)、分析论据
1、阅读题型
(1)、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概括论据。
如:阅读第②③段,说出作者分别是从哪两方面阐述自己观点的?(3)、分析论据作用。
如: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
(4)、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如:请你为这一观点再提供一个事实论据。
在选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中,请写出两种,并各举一例。
2、阅读指导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他们是证明被证明的关系。
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道理论据一般包括人们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2)概括事实论据。
(3)分析论据的作用。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
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还有一种事例,它不做论据,往往放在开头,起引出论点作用。
(三)、弄清论证过程及论证方法
1、阅读题型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2、阅读指导
论证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即运用判断、推理、归纳、综合等思维形式证明观点。
它一是揭示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二是运用了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③对比论证、④比喻论证
(四)、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准确、不乏生动
1、阅读题型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2、阅读指导
议论文的论证语言是具有准确性、严密性的。
二、阅读训练
《新航线》192页《说说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