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是材料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组成、性能、生产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并对工程材料的成形和加工技术进行初步了解。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2. 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1.熟悉和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组成和性能;2.掌握工程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工艺;3.了解和掌握工程材料的成形和加工技术;4.了解和掌握工程材料的环境适用性能。

2.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工程材料的性能参数和生产工艺;2.能够独立进行工程材料的表征和测试;3.能够设计工程材料的生产工艺和加工工艺;4.能够评价工程材料的环境适用性能。

2.3 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和团队合作精神;3.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3. 课程大纲3.1 工程材料的基本组成和性能1.工程材料的分类和特性;2.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先进材料的基本特性;3.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3.2 工程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工艺1.工程材料的生产工艺和装备;2.工程材料的精密加工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3.工程材料的应用范围和标准。

3.3 工程材料的成形和加工技术1.塑性成形技术和金属切削加工技术;2.热加工技术和特种加工技术;3.工程材料的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失效机制。

3.4 工程材料的环境适用性能1.工程材料的耐磨、耐蚀和耐高温性能;2.工程材料的防腐和防氧化技术;3.工程材料的环境友好型设计和应用。

4. 课程设计4.1 实验设计1.实验一: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能测试;2.实验二: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和物理性能测试;3.实验三: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综合性能测试。

4.2 课堂问答1.课前阅读与思考,提出问题;2.课后总结和回答问题。

4.3 论文设计1.选择一个材料或工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2.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展示研究成果。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教学大纲(Engineering Material and Forming Technology)课程代码:31010280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学时/学分:60/4适用专业:机械工程专业课程简介:《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是研究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工艺方法的一门综合性专业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以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主线,重点介绍材料的本质,提出有关的理论和描述,说明材料结构是如何与其成分、加工工艺、性能以及行为相联系的。

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成形方法的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标1、知识水平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成分、性能、改性方法和用途;了解常用热加工工艺方法的基本知识。

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现代机械制造过程的完整概念。

能运用工程材料及改性的知识,正确选用零件材料和改性方法的初步能力;能综合运用热加工工艺知识,选用毛坯成形方法;初步具有运用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新技术、新工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科学、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对机械技术工作的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铁碳合金相图、钢的热处理、工业用钢、铸造。

2、教学难点:铁碳合金相图、钢的热处理、工业用钢、铸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机械制造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有所了解。

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课件中的影音文件和图片资料,增强直观性,加深理解。

同时注重每个章节的小结,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结构化,有助于记忆。

四、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60学时,其中实验8学时)绪论了解0.5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51.1刚度、强度、塑性掌握 11.2冲击韧性掌握1.3疲劳强度了解 0.51.4硬度理解2.金属及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42.1金属的结构与结晶理解 22.2合金的结构与相图掌握 23.铁碳合金相图 43.1铁碳合金的组元及基本相理解 13.2 Fe-Fe3C相图掌握 2.53.3含碳量对碳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了解 0.54.钢的热处理 104.1钢在加热时的转变理解 14.2钢在冷却时的转变掌握 34.3钢的退火与正火掌握 14.4钢的淬火与回火掌握 24.5钢的淬透性与淬硬性理解 14.6钢的表面热处理掌握 25.工业用钢 65.1概述理解 25.2结构钢掌握 25.3工具钢掌握 1.55.4特殊性能钢理解 0.5 6.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26.1铝及铝合金了解 16.2铜及铜合金了解 0.56.3滑动轴承合金了解 0.5 8.铸造 108.1合金的铸造性能理解 28.2常用铸造合金掌握 28.3砂型铸造掌握 28.4铸件工艺的制定原则及结构了解 28.5特种铸造了解 2 9.金属压力加工 89.1金属塑性成形理解 29.2锻造掌握 49.3板料冲压掌握 2 10.焊接 610.1金属熔焊掌握 210.2电弧焊掌握 110.3其他焊接方法了解 110.4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掌握 110.5焊接结构设计了解 1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表五、作业要求(宋体小四号加粗)1、课外作业:每章结束后,要求布置作业一次,以综合应用题为主。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课程整体设计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课程整体设计

《工程材料及应用》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工程材料及应用开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设计人:所属系:合作人:制订时间:2014年2月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是是机械、材料等机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研究如何将工程材料加工成为毛坯或机器零件的工艺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可获得常用工程材料成形工艺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工艺分析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能根据某一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性能要求,初步具有选用材料、确定毛坯成形方法、零件加工方法及制订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方法,掌握各种毛坯成形方法及零件的加工工艺基础,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新的成形工艺的应用。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动手、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以适应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三、课程内容设计: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五、课程进程表六、第一节课梗概1、从古至今,材料的发展过程通过展示从古至今,材料在整个人类发明史上的地位,了解材料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材料在本专业学习中的地位,让同学们了解材料的重要性,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2、介绍课程的性质地位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分析学习能力高,所以对每一单元要进行案例考核,并加强应用能力的考核。

3、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七、考核方案1、考核方法1)课程考试成绩95%(1)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上课出勤、学生作业、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

(2)期末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90%。

2)实验成绩实验技能操作和学生协作表现作为实验成绩占5%。

八、教学材料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刘春延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实践教学综合实验指导,吴润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金工实习,孙以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工程材料及热加工,陈培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基础,齐乐华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教学设计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教学设计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教学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是机械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性能、结构与应用,以及材料成型工艺与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与特点,了解不同材料的应用范围与制造工艺,以及掌握常见的成型工艺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因此,本文档旨在针对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这一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参数和应用领域;•了解不同材料的制造和加工工艺;•掌握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常用成型工艺和工具及其适用范围。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不同要求选择合适材料并进行加工;•能够使用金属、非金属的成型工具进行加工。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工程材料和成型工艺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内容1. 材料的性能、结构与应用1.1.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材料的物理性能(导电性、导热性等);•材料的化学性能(腐蚀性、耐高温性等);•材料的结构和组织;•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1.2. 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1.3. 材料的加工和制造:•铸造;•锻造;•压力加工;•焊接;•切削。

2. 材料成型工艺和工具2.1. 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和工具:•拉伸(拉力试验机);•挤压(挤压机);•压缩(压力机);•弯曲(弯曲试验机);•冲压(数控冲床);•粉末冶金(压制机)。

2.2. 非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和工具:•热压(高温烧结炉);•热塑性处理(注塑机);•挤压(挤压机);•拉伸(拉力试验机)。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理论授课:1.1. 视频授课:通过视频讲解材料的性能、结构与应用,以及材料成型工艺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1.2. 课堂讲解:通过教师讲解材料的性能参数和应用范围、成型工艺和工具及其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理论掌握和知识的补充。

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

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

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知识、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成型工艺的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掌握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熟悉常见材料的成型性能和成型工艺参数。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材料成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具备一定的材料成型工艺设计和优化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材料成型工艺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对材料科学和工程实践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对创新和实践的积极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成型工艺概述:介绍材料成型工艺的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让学生对材料成型工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材料成型工艺原理:讲解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塑性变形、弹性变形、断裂等,使学生了解材料成型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3.材料成型工艺方法:介绍常见的材料成型工艺方法,如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让学生掌握各种成型工艺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4.材料成型性能及工艺参数:分析常见材料的成型性能,如塑性、韧性、硬度等,讲解成型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方法。

5.材料成型工艺实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材料成型工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材料成型工艺在实际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4.实验法:安排材料成型工艺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课程标准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课程标准

金属工艺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适用专业(群):制造类1.前言1.1 课程性质1、课程的性质《金属工艺学》是制造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着重介绍机械制造中的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及冷、热加工方法,热加工方法包括铸造生产、锻造生产、焊接生产,以及零件的冲压和挤压生产等内容,冷加工方法包括车、铣、刨、磨等加工方法。

主要研究上述生产方法的工艺过程、工艺特点、工艺质量的控制和质量问题的分析以及它们的应用场合。

2、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金属工艺学》是制造类专业学生选择工程材料、学习机械制造方法和制造工艺及装备的先行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2 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的指导思想:(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突出应用”。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注意与相关的专业技术“接口”。

课程的设计思路:(1)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

(2)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

(3)根据各专业的需求确定选修内容。

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常用热处理、铸造生产、锻压生产、焊接生产。

2.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机械加工方法,掌握常用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及冷、热加工方法的实质、基本原理与工艺特点;了解各种主要加工设备、工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具有选用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具备选择毛坯加工方法和切削成形方法以及工分析的初步能力。

培养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和选择加工方法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应用意识,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和今后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标准

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标准

《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学分: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是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研究常用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即选择材料,制造毛坯,直到加工出零件的综合性课程。

学生通过工程技术基础训练和工程材料、热加工工艺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的学习,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零件加工工艺知识。

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涉及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1.2课程基本理念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应用性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制造等方面的工作。

课程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理论知识适度、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高职学生培养原则进行课程设计。

同时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身教育的基本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教育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的教育观、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等。

1.3课程设计思路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应用性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制造等方面的工作。

课程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理论知识适度、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高职学生培养原则进行课程设计。

同时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身教育的基本能力。

基于就业导向,以机制专业主要面临的在所从事行业遇到的关于材料及成型问题为出发点,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利用课程特征,加大学生工程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在目前条件下开设该门课程仍以理论教学为主。

但是在实际中要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部分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应的包含所需解决问题的生活事件、社会事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实施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大纲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大纲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程(Engineering Material and Processing)(36学时,工业工程专业适用)一、简要说明《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是工业工程专业的必修课,36学时,2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是研究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的综合性课程,是机械类、工业工程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包括工程材料及其选择、材料成形技术及其选择两大部分,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目的:1.获得工程材料性能及其改性和成型工艺的基本知识;2.掌握工程材料及其主要成形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合理选择零件材料,零件、毛坯成形方法以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3.具有应用工艺知识考虑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初步能力;4.了解现代材料及其成形的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为其它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机械制造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本课程是一门密切联系工业生产实践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课堂教学之前应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因此学习本课程之前或在学习过程中应到机械制造厂进行一次多工种的金工实习,对于主要工种(如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切削加工等)的基本操作应作全面了解和动手实践,以获得零件加工的感性知识。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完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并完成金工实习,可与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原理、互换性原理等课程并行开课。

四、授课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材料及热加工,陈培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参考书:1.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吕广庶,张远明主编,高教出版社,2001.82.热加工工艺基础张万昌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3.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王高潮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机械工程材料,沈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四、学分和学时分配《工程材料及热处理》36学时,2学分,学时分配如下表。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30学时)绪论(1学时)1.目的要求:使学生对材料科学、材料及机械零件的成型技术的发展概况、材料及成型技术与工业工程专业的关系、以及《材料及成型技术》的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有总的了解。

材料成形工艺课程设计

材料成形工艺课程设计

材料成形工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材料成形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材料成形工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材料成形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各种材料成形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材料成形工艺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相关设备和工具进行材料成形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材料成形工艺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材料成形工艺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对材料成形工艺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材料成形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各种材料成形工艺的特点和应用。

1.材料成形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材料成形工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材料成形工艺的基本框架。

2.材料成形工艺的方法和技术:详细讲解各种材料成形工艺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使学生掌握各种工艺的操作要领。

3.材料成形工艺的应用:介绍材料成形工艺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范围,让学生了解材料成形工艺的实际价值。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材料成形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材料成形工艺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材料成形工艺》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参考书,以拓宽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和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课件、视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保障实验室设备的齐全和正常运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材料与成型课程大纲

材料与成型课程大纲

《零件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零件材料与成型技术总学时数:52学分数:3.0开课单位:机械工程系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一、课程的性质《零件材料与成型技术》是研究工程材料及其成型工艺方法的一门综合专业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以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主线,重点介绍材料的本质,提出有关理论和描述,说明材料结构是是如何与其成分、加工工艺、性能以及行为相联系的。

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成形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现代机械制造过程的完整概念,能运用工程材料及改性的知识,正确选用零件材料和改性方法的初步能力,构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和工作的接口和通道。

在教学内容方面,以典型零件或部件为工作载体形成四个教学情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序化教学内容,将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成形的基本知识点结合具体工作任务来学习,每项工作任务都要有成果输出。

三、课程基本目标1、知识水平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零件材料与成型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成分、性能、改性方法和用途;了解常用成型方法的基本知识。

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现代机械制造过程的完整概念。

能运用工程材料及改性的知识,正确选用零件材料和改性方法的初步能力;能综合运用成型工艺知识,选用毛坯成形方法;初步具有运用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新技术,、新工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工实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奠定必要的基础。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ME04556课程名称: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英文名称:Engineering Materials &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 Forming Technology学时:34h(课堂教学)+8h(讨论) + 8h (实验)=50h适用专业:车辆工程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汽车结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材料力学一、课程教学目标《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研究车辆工程学科涉及的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基础知识;掌握工程材料组成(成分)—结构—工艺—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认知工程材料常用的成形方法及其工艺特点;具备合理选用车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的初步能力;了解车辆领域的新材料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和发展趋势。

为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今后从事汽车设计、制造和开发打下材料及其成型工艺技术方面的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工程材料部分:1、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评价分析,如:强度、断裂韧性、硬度等;2、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结晶规律、晶体缺陷及其对性能的影响;3、熟悉典型合金的化学成份、相、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4、了解二元合金状态图和铁碳合金状态图;5、学习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理论,了解金属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6、学习并掌握碳钢、合金钢和铸铁的种类、牌号;了解常存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了解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的性能及其应用。

7、熟悉常用热处理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的工艺特点;了解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及转变产物的基本性能;了解常见热处理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8、掌握车辆工程典型金属材料及其应用;9、了解车用非金属材料种类、特性与应用;10、学习车用复合材料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材料特点、设计原则、界面测试分析方法;11、熟悉车用复合材料种类、特性与应用。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 学习指南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  学习指南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课程学习指南课程名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课程代码:B15801501A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课程是一门高职制造类专业群的平台课程,也是“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之一。

“工程材料”是机械工程实施的物质基础,“成形工艺”是指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毛坯成形工艺、零件成形工艺。

正确选择材料、采用恰当的毛坯和零件加工工艺关乎机械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以及经济性。

课程的内容围绕“机械制造过程”的课程主线选取,与机器制造过程中的三个主要环节相关联,包括了三个模块。

表1为课程主线与教学内容之关系。

本课程教学的特色之一体现在课程框架体系上,由“课程主线”将“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构成,使综合课程面宽、实用、有序;特色之二是采用了弹性的活模块,根据每个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赋予各模块不同的学时和教学模式,以适应专业群中不同专业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本课程适合于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学习。

表1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形式简表注:热加工1周*,每周折合30学时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建立“机械制造全过程的全局观,获得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为学习专业课程、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素养服务。

课程教学目标具体分为:概括为培养学生“三选一线”的能力。

(1)选择零件材料与改性方法;(2)选择毛坯成形方法;(3)选择零件成形方法;(4)具备分析工艺路线合理性的初步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前置课程:制图、工程力学等后续课程:各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表2为我院制造类各专业课程开设性况。

表2 制造专业群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情况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围绕本课程的性质以及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作全面了解。

工程材料课程标准

工程材料课程标准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授课单位:学时: 116 学分6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2017-5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是集工程材料与制造技术于一身,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技术基础课。

主要讲授的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及表面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的入门课程,对学生获取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起非常关键作用。

前导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工实习》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基础》1.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教学将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从传统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树立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经历探讨研究的学习过程。

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合理按排教学内容。

以突出知识应用,训练基本操作技能为出发点。

教学实施沿着一条主线:从工程材料到成形技术的机械零件生产制造全过程。

使学生获取三项能力:制订零件工艺路线;选择材料及热处理工艺;选择零件成形方法。

训练四种基本技能:钳工操作;焊接成形操作;铸造成形操作;锻造成形操作。

2.课程目标2.1专业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工程材料性能;(2)能够根据零件的生产过程合理安排热处理工序;(3)能够学会工程材料的主要成形方法并能合理安排工艺;(4)能够合理选择零件材料;(5)能够合理选择零件毛坯、确定毛坯成形方法并能初步进行工艺分析。

2.2方法能力目标(1)信息收集能力,正确评价信息的能力;(2)能独立使用各种媒介进行学习的能力;(3)工作成果评价与反思,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质量、成本、安全意识。

2.3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2)工作中的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能力;(3)社会责任心和环境保护意识;(4)具有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工艺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
适用专业(群):制造类
1.前言
1.1课程性质
1、课程的性质
《金属工艺学》是制造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着重介绍机械制造中的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及冷、热加工方法,热加工方法包括铸造生产、锻造生产、焊接生产,以及零件的冲压和挤压生产等内容,冷加工方法包括车、铣、刨、磨等加工方法。

主要研究上述生产方法的工艺过程、工艺特点、工艺质量的控制和质量问题的分析以及它们的应用场合。

2、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
《金属工艺学》是制造类专业学生选择工程材料、学习机械制造方法和制造工艺及装备的先行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2课程的教学设计
课程的指导思想: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突出应用”。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注意与相关的专业技术“接口”。

课程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

(2)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

(3)根据各专业的需求确定选修内容。

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常用热处理、铸造生产、锻压生产、焊接生产。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机械加工方法,掌握常用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及冷、热加工方法的实质、基本原理与工艺特点;了解各种主要加工设备、工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具有选用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具备选择毛坯加工方法和切削成形方法以及工分析的初步能力。

培养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和选择加工方法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应用意识,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和今后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具体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以及常用金属的热处理工艺,提高在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合理选材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除了常用的切削加工以外,还有铸造、锻造、冲压、挤压、拉拔和焊接等加工方法,这些制造方法有他们各自的优点,分别适用于各自的场合;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基本概念、工艺特点,各种加工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如何解决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艺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进一步增强实践认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3.课程内容
3.1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3.2能力目标与教学方法建议
1.能够根据实际生产要求选择合理的工程材料和热处理工艺;
2.能够根据实际生产要求选择合理的毛坯成型方法;
3.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4.教学过程中,要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不同专业对机械制造知识的需求,注意与有关课程相配合,把握好“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5.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6.督促学生及时、独立完成课外作业。

7.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8.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有条件尽可能安排学生下厂参观实习。

4.教学实施要求
4.1师资条件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4.2教学资料
学生学习参考用书:
1.《金属工艺学》(余嗣元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金属工艺学》(刘会霞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3.《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王纪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4.3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法,考试时间2小时。

课程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查成绩(作业和实验)合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外作业、阶段考查成绩、平时的出勤率等形式去完成。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本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应该由文
字教材、多种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为一体的配套教材。

以文字教材为中心,提供内涵不同、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4.5教材编写与选用
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本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

教材选用要符合专业需要。

推荐教材: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黄祥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5.其它说明
本标准由课程组制定,黄祥执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