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网部分作业答案2015副本汇编
数字通信题库答案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传送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中无信道编码、无调制2.某数字通信系统传输l0000000个码元,其中误1个码元,误码率为10-73.抽样后的PAM信号的特点是幅度离散、时间连续4.解决均匀量化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低的最好方法是采用非均匀量化5.样值的绝对值相同其幅度码也相同的码型为折叠二进制码6.A律13折线编码器输出的码型是NRZ码7.PCM30/32系统第18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即在帧结构中的位置)为F3帧TS16的后4位码第1-15路是TS16前4位码,是第几路就是F几帧第16-30路是TS16后4位码是第几路就是第几路-15帧的得数8.PCM30/32系统复帧同步码的码型为00009.DPCM是属于波形编码10.按SDH标准速率STM-4的速率是622.080Mb/s11.PCM四次群的接口码型为CMI码12.SDH中继网适合采用的拓扑结构为环形和线形13.可用于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信道为电缆信道(光缆信道、卫星信道、微波信道为频带传输的)14.再生中继系统中的升余弦波的特点是无码间干扰、均放特性容易实现15.属于频带传输系统的有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和数字卫星传输系统16.人讲话的语声信号为模拟信号17.脉冲编码调制信号为数字信号18.均匀量化的特点是量化间隔不随信号幅度大小而改变19.A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中的第7段线的斜率是0.51段:16,2段16,3段8,4段4,5段2,6段1,7段0.5,8段0.2520.PCM30/32系统中对每路信号的抽样帧频率是8kHz21.STM—1的一帧的字节数为9×270×1STM-1一帧的比特数为9×270×822.PCM30/32系统复帧的周期是2ms23.异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码速调整【同步复接---码速变换;异步复接—码速调整】24.PCM30/32系统发送帧同步码的周期是25025.以下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单极性归零码【CMI码也含有直流分量】26.PCM30/32系统发送复帧同步码的周期是2ms27.对SDH网络同步而言,在SDH网络范围内正常的工作方式是同步方式28.样值为513,它属于A律13折线的(l=8) 第7量化段P38表格29.PCM一次群的接口码型为HDB3码30.A律13折线编码器量化级数N越大,则小信号时量化信噪比越小31.一个二进制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0.1μs,在传输过程中平均2.5秒产生一个错码,则其平均误码率近似为4×10-8(0.1μs/2.5s)μs=10^(-6)32.已知一个8进制信号的符号速率为4800波特,则其对应的信息速率是14400bit/s8进制就是用3个比特代表一个符号,每3比特变成一个符号。
数据通信阶段作业(1234)
数据通信阶段作业(1234)数据通信:阶段作业⼀⼀、判断题(共10道⼩题,共50.0分)1.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终端设备⼀律是计算机。
A. 正确B. 错误2. ⼆线和四线线路均可以实现全双⼯数据传输。
A. 正确B. 错误3.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道为狭义信道。
A. 正确B. 错误4. 数字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X.51建议。
A. 正确B. 错误5. 数字调制中频带利⽤率最⾼的是正交调幅。
A. 正确B. 错误6. 理想低通形成⽹络是滚降低通形成⽹络的特例。
A. 正确B. 错误7. 四相数字调相与4QA M的⽮量图⼀样,所以它们是⼀回事。
A. 正确B. 错误8. 误码率与信噪⽐成正⽐。
A. 正确B. 错误9. 第⼀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冲激响应波形有符号间⼲扰,不宜做为基带形成⽹络。
A. 正确B. 错误10.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基带形成滤波器对应着⼀个物理设备。
A. 正确B. 错误⼆、单项选择题(共10道⼩题,共50.0分)1. 设模拟信道的带宽为3100Hz,信噪⽐为30dB,信道容量为A. 30000 bit/sB. 30898bit/sC. 20000 bit/sD. 50000 bit/s2. 全双⼯数据传输是A. 双向同时传输B. 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C. 单向传输D. A和B均可以3. 国际5号码是A. 5单位代码B. 6单位代码C. 7单位代码D. 8单位代码4. 若要使数据通信有效地进⾏,必须建⽴A. 数据电路B. 数据链路C. 传输信道D. 物理信道5. 数据通信系统中真正衡量有效性的指标是A. 调制速率B. 数据传信速率C. 数据传送速率D. 频带利⽤率6. 半双⼯数据传输是A. 双向同时传输B. 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C. 单向传输D. A和B均可以学⽣答案: [B;] 标准答案: B得分: [5] 试题分值: 5.0提⽰:7. 数据传信速率与码元传输速率间的关系为A.B.C.D. 以上都不对知识点: 第1章概述学⽣答案: [C;] 标准答案: C得分: [5] 试题分值: 5.0提⽰:8. 5抽头的时域均衡器N等于A. 1B. 2C. 3D. 4知识点: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学⽣答案: [B;] 标准答案: B得分: [5] 试题分值: 5.0提⽰:9. DDN中若采⽤X.50建议,数据信号速率为4800bit/s,包封后速率为A. 3200bit/sB. 4800bit/sC. 6400bit/sD. 12800bit/s知识点: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学⽣答案: [C;] 标准答案: C得分: [5] 试题分值: 5.0提⽰:10. 理想低通形成⽹络A.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符号间⼲扰B.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前导和后尾衰减较慢C. 物理上容易实现D.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符号间⼲扰和波形前导、后尾衰减较慢数据通信:阶段作业⼆⼀、判断题(共10道⼩题,共50.0分)1.数字调制中频带利⽤率最⾼的是正交调幅。
数字通信习题解答
或电流)的取值随时间连续变化。
由于模拟信号的强度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所以模拟信号也称为连续信号。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反,数字信号强度参量的取值是离散变化的。
数字信号又叫离散信号,离散的含义是其强度的取值是有限个数值。
2,通信系统模型包括信源·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和噪声。
通信的目的是传递和交换信息。
3.试述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2)便于加密处理(3)利于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4)设备便于集成化、小型化(5) 占用频带宽4·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指标(1)信息传输速率:信道的传输速率是以每秒钟所传输的信息量来衡量的。
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是比特/秒,或写成bit/s,即是每秒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2)符号传输速率符号传输速率也叫码元速率。
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码元的数目,其单位为“波特”(bd)。
(3)频带利用率频带利用率是指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
可靠性指标(1)误码率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的总码元数之比。
(2)信号抖动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号抖动是指数字信号码元相对于标准位置的随机偏移。
第二章3、数位通信的特点有:①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②便于加密处理。
③利于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④设备便于集成化、小型化⑤占用频带宽。
6、PCM3.4KHz的信号通过,避免PAM信号产生折迭噪声。
7、PCM样信号基本频谱以外的,即3.4KHz以上的各高次分量的频谱以恢复(或重建)原模拟信号。
第4章1隔的特征来分开各路信号的,具体来说,就是将时间分成为均匀的时间间隔,将各路信号的传输时间分配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以达到互相分开多路传输的目的。
2、发端低通滤波器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抽样后的PAM信号产生折叠噪声。
此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3.4kHz,这样,各路语音信号的频率都被限制在3.4kHz之内,高于3.4kHz的信号不会通过。
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参考答案(可编辑)
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参考答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讲(1)通信基本概念利用电磁波通信的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标志每个阶段开始的技术或成果是什么?对每个阶段各列举三个重要的贡献。
解答通信历史的划分有着不同的方法。
有人把利用电磁波通信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通信初级阶段该阶段始于摩尔斯发明电报的19世纪30年代,奠定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础。
19世纪70年代,贝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机。
使电磁波不仅可传输文字,还可传输语音,加快了通信发展进程,丰富了通信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电话通信网络不断演变,是今天语音通信乃至数据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
1864年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辐射理论,并被同时代的赫兹加以证明,促成马可尼在19世纪末发明出简单的无线电收发信设备,开创了无线电通信事业。
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微波及卫星通信、蜂窝电话等正是在此基础上得到发明和应用。
近代通信阶段1948年香农提出了信息论, 建立了通信统计理论,标志着近代通信的开始。
从1958年发射了人类的第一颗通信卫星起,各种轨道和各种用途的卫星相继问世。
为全球性通信尤其是移动通信提供了便利。
数据通信业务的开展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现代通信阶段该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通信逐步向数字化演进。
公用数字通信业务的展开,计算机网络技术长足进步(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局域网的问世与普及,Internet的广泛应用),移动通信大众化是这个阶段的主要成就。
根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的不同,通信卫星可分为哪几类?试述各类的特征和主要特点。
解答人造地球卫星根据相对于地球的运行轨迹分为以下几种。
同步地球轨道卫星 (GEO)运行于近赤道的轨道上,通常高度约36000千米,因与地球自转同步,因此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所以也称为固定卫星系统,原理上最少三颗卫星可实现全球通信。
通信需要大功率的发射装置,其接收装置体积也较大。
主要用于语音和较低速率的数据通信。
《数字通信》 练 习 册 和 答 案
《数字通信》练习册答案练习一一、判断:1.TDM(时分复用通信)信号一定是数字信号。
(F )2.话音信号是一种模拟信号。
( T )3.数字通信是指送往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
( T )4.数字通信是指发送端信源到接收端信宿之间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
( F )5. 数字通信的信源必须是发送数字信号。
( F )二、选择:1. 语音信号是(A,B )。
A 模拟信号B 连续信号C 数字信号D 离散信号2. 图象信号是(A,B )。
A 模拟信号B 连续信号C 数字信号D 离散信号三、名词解释:1.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信号的变化在时间和数值上是离散的,这种信号称数字信号。
2.数字通信信源发出的信息经变换和处理后,送往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四、填空: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幅度的取值是离散还是连续的)。
2. 通信网由(终端)(交换系统)(传输系统)三要素组成。
五、简答及画图:1.简述数字通信主要特点。
a.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
b.便于加密处理。
c.便于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传输。
d.设备利于集成化,小型化。
e.占用频道宽,(PCM通信中一路数字电话占用频带宽为64KHZ )。
数字通信方式与模拟通信方式相比,其最主要的优点是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画出话音数字通信系统构成框图,简述各部分作用。
信源(宿):发送(接收)信息的地方 信源编(解)码:A/D(D/A)变换 信道编(解)码:码型变换(反变换)调制(解调):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频带信号(反变换) 信道:传递信号的通道3.画出数据通信系统组成框图,简述各部分作用。
信源(宿):发送(接收)信息的地方 信道编(解)码:码型变换(反变换)调制(解调):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频带信号(反变换) 信道:传递信号的通道4.画出基带传输数字通信系统组成框图,简述各部分作用。
信源(宿):发送(接收)信息的地方 信源编(解)码:A/D(D/A)变换 信道编(解)码:码型变换(反变换) 信道:传递信号的通道 5.画出时分多路复用示意图,并简述工作原理。
通信网络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汇编
1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 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 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 网络控制信息。
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
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 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
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
而传统 电话交换网PSTN 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1.7答:OSI 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 模型1.10 解:X t =2cos 2二t YX 1 ]=2co ST Y ]=2coYE X 1 J-1 2 10=12 2X t 1 =X 0 =2cosYX t 2 =X 1 =2cos2二 Y =2cosYE X t 1 X t 2,E 〔X OX 1 I- E 2cosY 2cosY =4E bos 2 Y 】=4 12汇丄+02工丄]=2< 2 2丿1.11 解:.A 二m x t 尸 E X tAcos W e t 亠! f 二 dcosd )- 0R X t,t 二 E X t X t . J - Ac o sv c t )Ac o W c t .」f dr—JT2切1 A 2=A 2 c o 2w c t w c 2〔 i 亠 c o w c dc o w c虫2二 2EX(t)『 LR X (0)=A2—< -He显然,X t 的均值为常数,相关函数仅与时差•有关,且为二阶矩过程,所以该随机过程是广义 平稳的。
数字通信网部分作业答案-2015 - 副本
《数字通信网卷》试题类型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 分)1、停—等协议的主要缺点是( )(A )通信不可靠 (B )信道利用率不高(C )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 (D )需要大容量的存储器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 分,共10分)1、在IP V6的寻址方案中,地址的长度为12字节。
( )三、填空题(共20小题,每空1 分,共20分)1、在C/S 结构中,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仅仅需要传递 和服务结果,实现了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合理分工和协调操作。
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5 分,共20分)1、假设数据位11011,多项式为13++X X ,请计算CRC 校验码。
五、分析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假如互联网信息中心为A 公司分配了一个C 类网段161.163.228.0,公司有四个部门:市场部、综合部、运行维护部和开发部,最大的部门有终端数为24个,最小的部门有12个终端,网络划分为四个子网。
请规划出每个部门子网的网络号、主机范围、子网掩码、子网广播地址、缺省网关地址。
(10分)第一章 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 连通性和共享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 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
(2) 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计算机通信网课后习题答案
第4 章网络层4-26 有如下的四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212.56.132.0/24212.56.133.0/24212.56.134.0/24212.56.135.0/24答:212=(11010100)2;56=(00111000)2;132=(10000100)2;133=(10000101)2;134=(10000110)2;135=(10000111)2;所以共同的前缀有22位,即11010100 00111000 100001,聚合的CIDR地址块是:212.56.132.0/22。
4-27 有两个CIDR地址块208.128/11和208.130.28/22。
是否有哪一个地址块包含了另一地址块?如果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208.128/11的前缀为:11010000 100;208.130.28/22的前缀为:11010000 10000010 000101,它的前11位与208.128/11的前缀是一致的,所以208.128/11地址块包含了208.130.28/22这一地址块。
4-29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图4-55示。
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5.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图4-55 习题4-29的图答案:对LAN3:主机数150,(27-2)<150+1<(28-2),所以主机位为8bit,网络前缀为24,分配地址块30.138.118.0/24。
(第24位为0);对LAN2:主机数91,(26-2)<91+1<(27-2),所以主机位为7bit,网络前缀为25,分配地址块30.138.119.0/25。
(第24、25位为10);对LAN5:主机数15,(24-2)<15+1<(25-2),所以主机位为5bit,网络前缀为27,分配地址块30.138.119.192/27。
(完整版)通信网课后答案
第一章1、构成现代通信网的要素有哪些?它们各自完成什么功能?它们之间相互通信通过什么机制实现?答:(1)从硬件结构来看:由终端节点、变换节点、业务节点、传输系统构成。
功能:完成接入交换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
(2)从软件结构来看:它们有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
功能:完成通信协议以及网络管理来实现相互间的协调通信。
(3)通过保持帧同步和位同步、遵守相同的传输体制。
2、在通信网中交换节点主要完成哪些功能?无连接网络中交换节点实现交换的方式与面向连接的网络中交换节点的实现方式有什么不同?分组交换型网络与电路交换型网络节点实现交换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答:(1)完成任意入线的信息到指定出线的交换功能(2)无连接型网络不用呼叫处理和记录连接状态,但是面向连接的网络需要。
(3)电路交换的交换节点直接在预先建立的连接上进行处理、时延小,分组交换以“存储—转发”方式工作,时延大。
3、现代通信网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结构?画出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过程?答:(1)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度、方便异构网络间的相互连通、增强网络的可升级性、促进了竞争和设备制造商的分工。
(2)图略第二章1.简述几种主要传输介质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双绞线:便宜易安装,抗干扰能力差,复用度不高,带宽窄。
应用场合:电话用户线,局域网中。
同轴电缆:抗干扰强于双绞线,适合高频宽带传输,成本高,不易安装埋设。
应用场合:CATV,光纤同轴混合接入网。
光纤:大容量,体积小,重量轻,低衰减,抗干扰能力强,安全保密性好。
应用场合:接入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无线介质:1.无线电:长距离传输,能穿越建筑物,其传输特性与频率有关。
应用场合:公众无线广播,电视发射,无线专用网。
2.微波:在空间沿直线传输。
应用场合:卫星通信,陆地蜂窝,无线接入网,专用网络等.3.红外线:不能穿越同体,短距离,小范围内通信。
应用场合:家电产品,通信接口等。
2.SDH的帧结构由那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由段开销SDH,管理单元指针AU-PTR,STM净负荷组成。
计算机通信网考试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现代电信网的组成可以包括三个部分:___终端系统_______、__交换系统________和___传输系统_______。
2、利用调制解调器数字数据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
3、ITU-T建议有俩种PCM体制,我国采用的是E系列,其中一次群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2.048Mbit/s 。
4、从逻辑功能上讲,计算机网络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5、影响传输损耗的主要参数有__衰减_______、__衰减失真_______、__延迟变形______、__噪声______。
6、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定时规则7、同一系统中,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是通过层接口或服务访问点传递的。
8、_数据单元______是通信双方信息传递的单位。
9、脉冲编码调制时以采样定理为基础的,如果是4kHz 的音频信号,则其采样速率为 8000次/秒。
10、OSI参考模型采用了七层体系结构:它们是_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选择题1-5、ABDAC 6-10、BACBD1.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线路上,在线路两端连有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
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A)总线结构 B)环型结构 C)星型结构 D)网状结构2.按通信介质分,计算机网络可分为()。
A)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B)有线网和无线网C)低速网,中速网和高速网 D)公用网和专用网3.下面有关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模拟信号可以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转换为模拟信号传输。
B)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可以用光缆来传送。
C)为了保证模拟信号的长距离传输,要在传输过程中加入放大器;同样为了保证数字信号的长距离传输,要在传输过程中加入再生器。
D)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加入放大器,会产生积累误差;同样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加入再生器,也会产生积累误差。
4.在OSI模型中,N层提供的服务是()与对等层实体交换信息来实现的。
数据通信全部作业(打印)
判断:(数据通信)1.国际电报2号码是5单位代码。
正确2.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终端设备一律是计算机。
错误3. 数据与数据信号不是一回事。
正确4.二线和四线线路均可以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
正确5.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DCE一律为调制解调器。
错误6. 数字数据传输是利用PCM信道传输数据信号。
正确7.数字调制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正交调幅。
正确8. 理想低通形成网络是滚降低通形成网络的特例。
正确9.X.51建议比X.50建议用得多。
错误10. 升余弦滚降低通的频带利用率均为η=1波特/Hz。
错误1. FR交换机不具有流量控制能力。
正确2. FR交换机不具有检错能力。
错误3.所有分组网的分组平均长度一律选为128字节。
错误4.虚电路对网络拥塞或故障无适应能力。
错误5. 全1的主机号字段表示该网络上的所有主机。
正确6. 普通用户的公有IP地址一般采用动态分配方式。
正确7.虚电路与逻辑电路的概念相同。
错误8.分组长度越长,交换机的费用越高。
错误9.分组交换的传输时延大小介于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之间。
正确11. 分组交换数据网中所采用的数据传输控制规程是HDLC。
正确1. FR目前只能提供PVC业务。
正确2. FR交换机不具有检错能力。
错误3.虚电路与逻辑信道的概念相同。
错误12. 虚电路方式中数据分组不必路由选择。
正确4.分组长度与交换机的费用成正比。
错误5. 普通用户的公有IP地址一般采用动态分配方式。
正确6.X.25建议是各种终端与DCE之间的接口。
错误7.帧中继交换机要进行流量控制。
错误13. 分组交换中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它与电路交换相同。
错误14. 分组交换比帧中继的传输效率低。
正确1. DDN是全透明传输网。
正确2.我国DDN的网络结构分为两级。
错误3.FRN只可做传输网。
错误4.DDN中不包含交换设备。
正确1. 数据传送速率大于数据传信速率。
错误2. 数据与数据信号不是一回事。
正确3. 异步传输比同步传输的传输效率低。
通信网络习题(附答案)
通信网络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3题,每题1分,共53分)1.IMS网络通过()设备实现与现有行政交换网及公网运营商的互联互通A、AGCFB、SBCC、IM-MGWD、MRFC正确答案:C2.两个Softswitch之间用SIP互联时,它们相当于SIP中的哪个功能实体()A、UAS/UACB、Proxy ServerC、Redirect ServerD、Location Server正确答案:A3.机柜视图里,不能上架的设备是()A、SDH设备B、PCM设备C、DDF模块D、ODF模块正确答案:B4.IMS的概念是是从()中引入的A、CS网络B、NGNC、CDMA2000D、PS网络正确答案:D5.关于VLANmapping,下而说法不正确的是()A、交换机可以支持1: 1 VLAN mappingB、交换机上可以支持对双层TAG的报文做VLAN mappingC、交换机可以支持对外层VLAN做VLAN mappingD、交换机不支持同一端口上多个VLAN映射到一个VLAN正确答案:D6.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特高压工程是()A、锡盟-山东B、浙北-福州C、皖电东送D、晋东南-南阳-荆门正确答案:D7.下面不属于光纤衰减损耗的是()A、固有损耗B、弯曲损耗C、吸收损耗D、散射损耗正确答案:A8.TMS系统中,关于动静态数据关联操作不包含()A、设备上架B、配线链接C、业务通道关联D、串接电路正确答案:D9.软交换是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控制平台,它将()功能从网关中分离出来,从而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引入多种业务A、释放控制B、呼叫控制C、数据控制D、故障控制正确答案:B10.()可以映射电话号码成SIPURI号码A、P-CSCFB、HSSC、DNSD、ENUM正确答案:D11.100Base-T网络电缆标准最大有效传输距离是()米A、50B、100C、150D、200正确答案:B12.()是时钟的一个运行状态此时,时钟丢失其外参考信号,使用在锁定状态下存储的数据来控制时钟的输出信号A、自由运行状态B、锁定状态C、保持工作状态D、搜索状态正确答案:C13.自动发电控制AGC的英文全称为()A、Automatic Generating ControlB、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C、Automation Generating ControlD、Automation Generation Control正确答案:B14.一台交换机具有24个100Mbps端口和2个1000Mbps端口,如果所有端口都工作在全双工状态,那么交换机总带宽应为()A、9.6GbpsB、8.8 GbpsC、4.8GbpsD、6.4 Gbps正确答案:B1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应把电流表()中A、并联在负载上B、并联在电路中C、串联在电路D、并接在电源上正确答案:C16.软交换系统中信令网关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的中继、翻译或终结处理A、信令消息B、管理信息C、媒体信息D、控制信息正确答案:A17.OSPF选举DR、BDR时会使用如下的那些报文()A、HELLO报文(Hello Packet)B、DD报文(Database Description Packet)C、LSR报文(Link State Request Packet)D、LSU报文(Link State Update Packet)正确答案:A18.SDH设备某个2M支路板的一个通道有T—ALOS告警,可能原因有()A、光纤中断B、本端没有电信号进来C、对端没有电信号进来D、业务配置不对正确答案:B19.TMS系统告警操作台中,点击标题栏中的红色手型按钮可以进行的操作是()A、批量确认B、批量定性C、查看地市告警D、归并正确答案:A20.某OTM的MCA查询发送光放OBU-MON的某波长比其他波长光功率偏低,但查询此波LWF的波分侧输出光功率正常,不可能的原因()A、此波长发送信号中心频率偏移超标B、LWF-OUT到V40的光纤损坏或弯曲半径过小C、V40到OBU的衰减器损坏D、在发端的V40调节衰减使收端OSNR平坦所致正确答案:C21.环形复用段开销K1字节b1~b4的含义()A、桥接请求码B、请求通道号C、源节点标示码D、目的节点标示码正确答案:A22.VPN使用的主要技术是()A、隧道技术B、专线技术C、虚拟技术D、拨号技术正确答案:A23.IMS行政交换网和现有行政交换网用户之间通话采用()的原则进行路由A、IMS用户主叫时就远出IMS,IMS用户被叫时就远入IMSB、IMS用户主叫时就远出IMS,IMS用户被叫时就近入IMSC、IMS用户主叫时就近出IMS,IMS用户被叫时就远入IMSD、IMS用户主叫时就近出IMS,IMS用户被叫时就近入IMS正确答案:A24.蓄电池单独向负荷供电时蓄电池放电允许最低电压值称为()A、浮充电压B、均衡电压C、终止电压D、开路电压正确答案:C25.通信管理系统排班管理模块中一次性最多可以批量排()的班次A、7天B、一个月C、15天D、10天正确答案:B26.在BGP中如果需要实现只接收来自特定邻居路由器的路由,且只能在接收端进行控制,那么应该应用下列()路由过滤的方法A、访问控制列表(ACL)B、前缀列表(ip-prefix)C、自治系统路径信息访问列表(as-path list)D、团体属性列表(community-list)正确答案:B27.交换机上一个10/100M自协商的端口和一个强制设置为100M并且关闭自协商的端口对接,最终工作模式是()A、100M双工B、10M双工C、不能正常工作D、100M正确答案:D28.下面哪个不是OSPF定义的基本网络类型()A、Virtual LinkB、P2MPC、BroadcastD、NBMA正确答案:A29.Kompella方式中,分配VC标签的协议是()A、LDPB、MP-BGPC、RSVPD、手工配置正确答案:B30.关于光放大器(OA)的表述正确的是()A、提供光信号增益B、补偿光信号在通路中的传输衰减C、增大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D、以上皆是正确答案:D31.装设接地线是保护设备免遭()损坏的有效措施A、水灾B、雷击C、火灾D、漏电正确答案:B32.STM-16级别的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中的ADM配置下,业务保护情况为()A、两个线路板互为备份;B、一个板中的一半容量用于保护另一板中的一半容量C、两个线路板一主一备D、两个线路板无任何关系.正确答案:B33.电感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A、断路B、开路C、短路D、不存在正确答案:C34.EDFA中用于降低放大器噪声的器件是()A、光耦合器B、波分复用器C、光滤波器D、光衰减器正确答案:C35.TMS系统中,值班日历中,值班情况不包含()A、正在值班B、未交班C、提前交班D、未值班正确答案:C36.TD-LTE制式属于第()代移动通信技术A、1B、2C、3D、4正确答案:D37.DNS的作用是()A、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B、访问HTTP的应用程序C、将计算机名翻译为IP地址D、将MAC地址翻译为IP地址正确答案:C38.下面哪些原因能够导致BGP邻居关系无法建立()A、在俩个BGP邻居关系之间配置了阻止所有TCP连接的ACL。
计算机通信网_答案和解析
一单选题 (共10题,每小题2分,总分值20)1. A2. A3. C4. A5. B6. B7. C8. C9. A10. B二多选题 (共5题,每小题4分,总分值20)11. A,B,C,D12. A,B,C,D13. A,B14. A,B,C,D15. B,C三计算题 (共1题,每小题10分,总分值10)16. 信噪比为30dB即S/N=1000(10log101000=30dB),根据香农定理,最高信息传输速率为C MAX=W log2(1+S/N)=200*log2(1+1000)=1.99Gbps四判断 (共5题,每小题4分,总分值20)17. F18. F19. F20. T21. F五简答题 (共2题,每小题10分,总分值20)22. (1)通信方式LAN传输技术:广播式共享信道组网(联网简单)WAN传输技术:由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一般采用点到点信道组网;(2)网络结构LAN:规则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WAN:不规则网状拓扑结构;(3)地理范围LAN:覆盖范围小(几公里以内),典型覆盖范围:方圆几公里地域,同一建筑物内,一所校园,一个部门;WAN:覆盖大范围(跨市、跨省、跨国)。
23. (1)电路交换交换节点提供多条信道,或一条多路复用信道,为每个通信建立出入信道的连接,每个通信独占一条通信通路(若干段信道),特点:数据通信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2)报文交换以报文为单位传输,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无需建立连接,大块数据可能长时间占用节点间的信道;若出错则整个报文都须重传。
(3)分组交换以分组为单位传输,采用存储转发技术,(4)虚电路与电路交换的区别电路交换中建立的连接是一条专用通路,而虚电路建立的连接所在的线路可以被其它分组共享,并且分组需要被节点缓存六其他题 (共1题,总分值10)24. 指数据从一个端系统通过网络(或链路)到另一个端系统所需要的时间,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
《数据通信与网络》复习习题及答案(一)
《数据通信与网络复习》习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练习题一、填空题1、数据通信中常用的二进制代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际电报2号码是_______________单位代码。
3、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4、数据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5、数据链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6、主机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每秒传送N个M进制的码元,则码元传输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信息传输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数据信号的基本传输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数据电路的传输能力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传输方式。
10、数据传输中差错率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定义。
11、信道容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单位为______________ 。
数据通信原理题库及参考答案-2015版) 吉林大学机考题库及答案 答案在最后一页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数据通信原理题库(试题)一、单选题(共60题)1.国际5号码是( )。
A .5单位代码 B. 7单位代码 C. 8单位代码 D. 11单位代码2.模拟信道中,最常见的DCE 是( ) 。
A .数据服务单元 B. 数据终端设备 C. 调制解调器 D. 传输控制器3.数据通信系统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 )、数据交换、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A. 数据传输B. 数据分组C. 数据处理D. 数据控制4.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中央计算机系统、( )和数据电路三部分构成。
A. 数据链路B. 通信控制器C. 输入输出设备D. 数据终端设备5.若传信速率为6000 bit/s ,采用8电平传输,则信道中每秒传输的码元数为( )。
A. 6000波特B. 3000波特C. 2000波特D. 18000波特6.某数字信道带宽为2000Hz ,若要求传信速率为12000bit/s ,应采用( )。
A. 4电平传输B. 6 电平传输C. 8电平传输D. 16电平传输7.设数据信号的码元时间长度为6416.510-⨯秒,则调制速率为( )。
A. 300波特B. 600波特C. 1200波特D.2400波特8.设数据信号的码元时间长度为683310-⨯秒,则调制速率为( )。
A. 150波特B. 300波特C. 600波特D.1200波特9. 调制速率与数据传信速率的关系是( )。
A. 2log Bd R N M =B. Bd R N =C. 1R T =D. 2Bd R N = 10. 调制速率与码元宽度的关系是( )。
A. 2log Bd R N M =B. Bd R N =C. 1R T= D. 2Bd R N = 11. 若数字信道的带宽为4000Hz ,采用八进制传输,则该数字信道无噪声时的通信容量为( )。
A. 8000波特B. 24000比特/秒C. 8000比特/秒D. 12000波特12.当信号噪声功率比为30dB 时,信号功率比噪声功率大( )。
数字通信(第四版)部分习题答案
⇒
(b) For non-independent information sequence the power spectrum of s(t) is given by : Φss (f ) =
1 T
|G(f )|2 Φbb (f ). But : φbb (m) = E [bn+m bn ] = E [a a ] + kE [an+m−1 an ] + kE [an+m an−1 ] + k 2 E [an+m−1 an−1 ] n+m n 2 m=0 1+k , k, m = ±1 = 0, o.w.
(c)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vector is: d1,2 = Similarly we find that : d1,3 = d1,4 = d2,3 = |s1 − s3 |2 = |s1 − s4 |2 = |s2 − s3 |2 = 1 0 −2 0 1 1 1 −3 −3 2 0 1
1 T
(b) Φuu (f ) =
|G(f )|2 Φii (f ) where :
∞ Φii (f ) = m=−∞ φii (m) exp(−j 2πf mT ) = 2 − exp(j 4πf T ) − exp(−j 4πf T ) = 2 [1 − cos 4πf T ] = 4 sin 2 2πf T
2 1
f1 (t)f3 (t)dt
3 2
4 = 0
dt −
1 4
4 0
dt +
1 4
4 3
dt
and : c23 = =
数据通信全部习题以及答案
数据通信及工业控制网络习第一章习题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资源。
3计算机网络有那几个部分组成?几何构成:拓扑结构=节点+链路。
物理构成:软件+硬件。
逻辑构成: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4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 AN,城域网MAN。
按系统归属分为:公共网CBX,专用网PBX。
按照逻辑功能分为: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环形,星型,总线型,树型,网状型。
第二章习题1一个数据通信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源系统(发送端)、传输系统(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接收端)。
2按信号的特征分,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数字通信3通信系统按通信方式分为三种,它们是?单工,半双工,双工4对于带宽为4KHz的通信信道,如果采用16种不同的物理状态来表示数据,信道的信噪比为30dB,按照奈圭斯特定理,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按照香农定理,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奈奎斯特:C=2H*log(2)N。
数字通信各章习题解答
jv n
) =1 −
v2 1 + R (v, n ) 2n n
∴ ϕ y ( jv) = [1 −
v2 1 + R(v, n)]n 2n n
v2 1 + R ( v, n ) ] ln ϕ Y ( jv) = n ln[1 − 2n n 1 Q ln(1+x)=x − x 2 + x 3 + K 3
1
散信号,将二者看成实部和虚部,就是等效低通信号(复包络信号) ;
b) 采用一个 A/D 变换器以采样频率大于 65.24MHz 的频率 (例如取为 70MHs) 采样量化, 然后进行数字正交下变频,变为零中频信号,其中本地振荡频率为 30MHz,即 Cos(2 π n3/7)+jSin(2 π n3/7),两个数字低通滤波器-1dB 带宽为 2.62MHz,滤波后进行 10:1 下采样,得到采样速率为 7MHz(大于 5.24MHz 即可) 的基带复包络离散信号。
那么线性变换 A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随机变量对(Yr, Yi)和(Xr, Xi)具有 同样的联合 PDF 解:∵ Xr 和 Xi 和为相互独立的高斯随机变量,方差为σ2 ∴ pX(xr,xi)=p(xr)p(xi)=
2
x x 1 exp(- r 2 )×exp(- i 2 ) 2 2 πσ 2 σ 2 σ
通信信号处理习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
1.3 假若 L 个多径分量的多径衰落信道中各个分量的单位冲击响应都相同(设 为 a (t ) ) ,试证明其接收信号可表示为 r (t ) = [a(t ) * s (t )] * ∑ δ (t − τ k ) + n(t ) ,并说
k =1 L
明此式的物理意义和使用价值。 解:对于多径衰落信道,考虑到它是带加性噪声的时变线性滤波器信道模型,当 输入是 s (t ) 时,信道输出信号是 r (t ) 单位冲击响应都相同,c (τ ; t ) =
通信网作业答案
思考题一1〔ok〕构成现代通信网构造与要素有哪些?它们各自完成功能有哪些?它们之间相互协调通信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现代通信网络三大组成局部:传输、交换与终端设备,其开展是与这些通信设备、电子器件、计算机技术开展严密相关。
通信网构成要素实际通信网是由软件与硬件按特定方式构成通信系统,从硬件构成来看:通信网由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与传输系统构成,完成接入、交换与传输;软件设施包括了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完成网络控制、管理、运营与维护、实现通信网智能化。
上述网络在传输信息类型、方式、所提供效劳种类等方面各不一样,但它们在网络构造、根本功能、实现原理上都是相似,它们都实现了以下四种功能:〔1〕信息传送它是通信网根本任务,传送信息有三大类:用户信息、信令信息、管理信息,信息传输主要由交换节点、传输系统来完成。
〔2〕信息处理网络对信息处理方式对最终用户是不可见,主要目是增强通信有效性、可靠性与平安性。
〔3〕信令机制它是通信网上任意两个通信实体间为实现某一通信任务,进展控制信息交换机制,如信令、TCP/IP协议等。
〔4〕网络管理它负责网络运营管理、维护管理、资源管理,以保证网络在正常与故障情况下效劳质量。
是整个网络中最具有智能局部,已形成网络管理标准有:电信管理网标准TMN系列,计算机网络管理标准SNMP 等。
2〔ok〕在通信网中,交换节点主要完成哪些功能?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各自方式与特点?〔1〕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ITU定义为:“根据请求,从一套入口与出口中,建立起一条为传输信息而从指定入口到指定出口连接〞。
电路交换是一种电路间实时交换,所谓实时,是指任意用户呼叫另一用户时,应立即在两用户之间建立通信电路连接,这时通信网内相关设备与线路都被这一对用户占用着,不能再为其他用户效劳,这种在一次呼叫中由通信网根据用户要求在指定呼叫路由上固定分配设备交换方式,称之为电路交换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通信网卷》试题类型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 分)1、停—等协议的主要缺点是( )(A )通信不可靠 (B )信道利用率不高(C )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 (D )需要大容量的存储器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 分,共10分)1、在IP V6的寻址方案中,地址的长度为12字节。
( )三、填空题(共20小题,每空1 分,共20分)1、在C/S 结构中,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仅仅需要传递 和服务结果,实现了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合理分工和协调操作。
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5 分,共20分)1、假设数据位11011,多项式为13++X X ,请计算CRC 校验码。
五、分析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假如互联网信息中心为A 公司分配了一个C 类网段161.163.228.0,公司有四个部门:市场部、综合部、运行维护部和开发部,最大的部门有终端数为24个,最小的部门有12个终端,网络划分为四个子网。
请规划出每个部门子网的网络号、主机范围、子网掩码、子网广播地址、缺省网关地址。
(10分)第一章 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 连通性和共享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 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
(2) 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24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
各层的主要功能: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面,当做第0 层。
)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
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网络层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
运输层运输层的任务是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
应用层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第二章物理层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答:(1)机械特性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
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答:C = W log2(1+S/N) b/s- SN1=2*(C1/W)-1=2*(35000/3100)-1SN2=2*(C2/W)-1=2*(1.6*C1/w)-1=2*(1.6*35000/3100)-1SN2/SN1=100信噪比应增大到约100倍。
C3=Wlong2(1+SN3)=Wlog2(1+10*SN2)C3/C2=18.5%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18.5%左右2-16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
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1-1-1+1+1-1+1+1)B:(-1-1+1-1+1+1+1-1)C:(-1+1-1+1+1+1-1-1)D:(-1+1-1-1-1-1+1-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解:S·A=(+1-1+3+1-1+3+1+1)/8=1,A发送1S·B=(+1-1-3-1-1-3+1-1)/8=-1,B发送0S·C=(+1+1+3+1-1-3-1-1)/8=0,C无发送S·D=(+1+1+3-1+1+3+1-1)/8=1,D发送1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地址字段实际上并不起作用。
控制字段C 通常置为0x03。
PPP 是面向字节的当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和HDLC 的做法一样),当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PPP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PPP没有编码和确认机制3-08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
采用CRCD 生成多项式是P(X)=X3+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答:作二进制除法,101110 000 10011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是0113-18试说明10BASE-T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
答:10BASE-T中的“10”表示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速率为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但10BASE-T的通信距离稍短,每个站到集线器的距离不超过100m。
3-20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00Mb/s。
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
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答:对于1km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1/200000=5为微秒,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10微秒,为了能够按照CSMA/CD工作,最小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小于10微秒,以100Mb/s速率工作,10微秒可以发送的比特数等于10*10^-6/1*10^-8=1000,因此,最短帧是1000位或125字节长。
3-24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
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128比特时间。
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
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换言之,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答:设在t=0时A开始发送,在t=(64+8)*8=576比特时间,A应当发送完毕。
t=128比特时间,B就检测出A的信号。
只要B在t=128比特时间之前发送数据,A在发送完毕之前就一定检测到碰撞,就能够肯定以后也不会再发送碰撞了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能够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当然也不会和其他站点发生碰撞)。
3-24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
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225比特时间。
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
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换言之,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答:设在t=0时A开始发送,在t=(64+8)*8=576比特时间,A应当发送完毕。
t=225比特时间,B就检测出A的信号。
只要B在t=224比特时间之前发送数据,A在发送完毕之前就一定检测到碰撞,就能够肯定以后也不会再发送碰撞了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能够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当然也不会和其他站点发生碰撞)。
3-28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
试计算一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
答:(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1mbs(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10mbs(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10mbs如下图所示,其中X、Y、Z、W为主机,B1、B2和B3为透明网桥,所有网桥的转发表初始为空。
(a) 假设X发送分组给Z。
哪些网桥会了解到X的位置?主机Y的网络接口会收到该分组吗?B1\B2\B3都会了解到X的位置,主机Y会收到这个分组(b) 接着Z发送分组给X。
哪些网桥会了解到Z的位置?主机Y的网络接口会收到该分组吗?B1\B2\B3都会了解到Z的位置,主机Y不会收到这个分组(c) 接着Y发送分组给X。
哪些网桥会了解到Y的位置?主机Z的网络接口会收到该分组吗?B1\B2都会了解到Y的位置,主机Z不会收到这个分组(d)接着Z发送分组给Y。
哪些网桥会了解到Z的位置?主机W的网络接口会收到该分组吗?B2\B3都会了解到Z的位置,主机W不会收到这个分组第四章网络层4-17. 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