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

合集下载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是评价检测结果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和临床诊断正确性的基础。

参考区间的制定是指确定一个特定检验项目的正常值范围,使得该数值在区间内的个体被认为是正常的。

参考区间的制定需要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地区和生理状态的影响等。

因此,参考区间制定需要根据人群特征进行分类,以便比较各组间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参考区间是根据健康个体群体值的统计分布来确定的。

一个典型的方法是选择一定数量的健康个体,然后测量特定指标的值并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参考区间。

健康人群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参考区间的准确性。

因此,为了确保参考区间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应该选择相对健康、代表性和随机的人群,排除有疾病和其他潜在干扰因素的人群。

参考区间还受到实验室技术和仪器的影响。

为确保准确的参考区间,实验室应该执行规范化的方法,使用标准的检测设备,并严格遵守质量管理要求。

另外,参考区间对于不同的仪器和技术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更换设备或改变检测方法时需要重新确定参考区间。

参考区间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医生常常将检验结果与参考区间进行比较,以确定某项检测结果是否异常或者需要进一步的检测或治疗。

因此,确保参考区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提高公共健康水平和各种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参考区间的制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科学严谨的制定方法可以增强参考区间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进而提高各种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水平,对人类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值范围估计

参考值范围估计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31
四.应用参考值范围的注意事项
1.参考值范围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 超出总体同质范围的个体不适用于同一参考值范围。
判断高原地区居民血红蛋白含量的高低 不适用
平原地区居民血红蛋白参考值范围
(五)确定适当的百分范围
参考值范围是指绝大多数个体值散布范围。
80%
90%
95% 99%
20%
10%
5%
1%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18
(五)确定适当的百分范围
正常人与病人的数据分布重叠示意图(单侧)
(一)明确研究总体以保证研究对象的同质性
➢ 必要时分组确定参考值范围
例如:研究正常人血红蛋白的参考值范围
应按性别、生活地海拔分组,分别确定 参考值范围。
保证同质性的常用方法: ①分组;②筛选;③限定条件;④并组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13
(二)确定样本含量
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越复杂,变异越大,样 本含量就要大一些;数据变异越小,样本含量可 小一些。 偏态或未知分布比正态分布要求的样本含量 应更大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14
(三)统一测定方法以控制实验测量误差
二. 确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原则
明确研究总体以保证研究对象的同质性; 确定样本含量; 统一测定方法以控制实验测量误差; 确定取单侧还是双侧; 确定适当的百分范围; 确定参考值范围的估计பைடு நூலகம்法。

置信区间和医学参考值范围

置信区间和医学参考值范围

置信区间和医学参考值范围
置信区间和医学参考值范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医学和统计学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置信区间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用于估计样本参数的真实值所在的范围。

在医学领域中,置信区间常用于估计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

例如,通过抽样调查,可以计算出一个地区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并给出95%的置信区间,以表示真实发病率可能落入的范围。

医学参考值范围则是医学上用于判断正常与异常的标准。

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根据大量正常人群的生理指标统计得出的,用于判断个体指标是否正常。

例如,人的血压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但医学上认为,血压在90-140mmHg范围内被认为是正常的。

总的来说,置信区间主要用于统计推断,而医学参考值范围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检验项目参考范围设置方法

检验项目参考范围设置方法

检验项目参考范围设置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检验项目参考范围设置方法】在医学领域中,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是指在正常状态下,人体内某种生理指标的测量结果的范围。

参考范围的正确设置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那么如何确定一个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呢?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收集参考人群数据确定一个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首先要收集一定量的参考人群数据。

参考人群应该是符合该检验项目的特定人群,比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方面符合一定标准的人群。

收集的数据应该具有代表性,覆盖范围广泛。

2. 统计分析数据收集到的参考人群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均值、标准差等指标。

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确定该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范围。

一般来说,参考范围可以采用正态分布的方法确定,即将均值加减1-2个标准差作为参考范围的上下限。

3. 根据临床情况调整在确定参考范围时,还需要考虑一些临床因素。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参考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参考范围进行调整。

4. 参考国际标准在设置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时,也可以参考国际标准。

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发布了一些通用的参考范围,可以作为设置参考范围的参考依据。

5. 定期更新参考范围参考范围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参考范围可能需要定期更新。

在设置参考范围时,需要留有一定的灵活性,及时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调整。

6. 注意标本采集和保存质量在收集参考人群数据时,需要注意标本采集和保存的质量。

标本采集不当或者保存条件不佳可能导致数据的误差,从而影响参考范围的准确性。

总结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设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通过收集参考人群数据、统计分析、考虑临床情况、参考国际标准等步骤,可以确定一个合理的参考范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

需要定期更新参考范围,确保其时效性和准确性。

希望本文对您理解检验项目参考范围的设置方法有所帮助。

参考范围的确定方法

参考范围的确定方法

参考范围的确定方法1980年美国医学检验杂志(AmJMedTechnol)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参考值(正常范围)”:对实验室工作者的挑战。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没有适当的参考资料,要解释实验室数据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主要来自实验室,应该受到象对待个别病人结果一样的仔细研究。

说明参考资料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确定参考范围是医学科研和卫生工作的重要课题,是医学试验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检验工作者需要掌握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范围有个体参考范围与群体参考范围两种,个体参考范围代表生物个体内变异,而群体参考范围反映生物个体间变异。

群体参考范围可以来源于文献报告,但采用文献报告要慎重,仪器厂商与商品试剂盒提供的参考范围更不可轻易引用。

一般来说,引进一种新方法,应该首先进行小样本量的参考值调查,如果结果与文献或厂家提供的数据相一致,就可以不再调查,否则应做进一步的调查,确定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

下面就确定参考范围的做法和要求、常用统计方法、正态性检验及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一、确定参考范围的通常做法和要求确定参考范围通常的做法是:选定足够数量的“健康”人(参考个体)作为调查的对象,根据实际测定条件进行统一而准确的测定,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在调查中应尽可能注意下列内容:1、参考人群的特点及其选择:性别、年龄、职业、身高、体重、习惯、遗传、种族与地理位置,调查人数及调查对象的征集方法,从集体中排除或包括的指标。

2、取标本时的环境与生理条件:紧张、运动、姿势、饮食(包括酒与饮料)、空腹时间、吸烟、住院或非住院、内分泌及生殖状况(月经、妊娠、口服避孕药)及药物。

3、标本的收集与贮存:动脉血、毛细管血或静脉血,有无用止血带,收集时间、抗凝剂、抽血与分离血浆(清)的间隔时间,标本运输、分析前贮存的温度及时间,冰冻、融化、溶血。

尿的一部分或24小时总量、防腐剂。

4、所用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准确度、精密度,质量控制情况等。

医学实验室检查正常值范围管理标准

医学实验室检查正常值范围管理标准

医学实验室检查正常值范围管理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医学实验室检查正常值范围管理标准概述医学实验室检查是诊断与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些医学参考值范围

一些医学参考值范围

一些医学参考值范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学参考值范围:
1. 血压:
- 收缩压:90-140 mmHg
- 舒张压:60-90 mmHg
2. 心率:
- 成年人静息心率:60-100 次/分钟
3. 血红蛋白(Hb):
- 男性:13.5-17.5 g/dL
- 女性:12.0-15.5 g/dL
4. 白细胞计数(WBC):
- 4,000-11,000 cells/μL
5. 血小板计数(PLT):
- 150,000-450,000 cells/μL
6. 血糖:
- 空腹血糖:70-100 mg/dL
- 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40 mg/dL
7. 血脂:
- 总胆固醇:小于200 mg/dL
- 甘油三酯:小于150 mg/dL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大于40 mg/dL,女性大于50 mg/dL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小于130 mg/dL
8. 肝功能指标:
- 谷丙转氨酶(ALT):男性小于40 U/L,女性小于32 U/L
- 谷草转氨酶(AST):男性小于37 U/L,女性小于31 U/L
- 总胆红素:小于1.2 mg/dL
- 白蛋白:3.4-5.4 g/dL
- 碱性磷酸酶(ALP):30-120 U/L
请注意,不同的实验室和医疗机构可能有略微不同的参考值范围。

此外,参考值范围也可能因年龄、性别、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解读任何医学测试结果时,最好咨询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

医学统计学正态分布及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医学统计学正态分布及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正态分布的应用
1. 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2. 制定参考值范围
例 某地用随机抽样方法检查了140名成年男子 的红细胞数(1012/L),检测结果如下表:
4.76 5.00 5.24 4.33 5.26 4.73 4.97 4.83 5.61 4.47 4.71 4.56 5.95 5.34 4.44 5.44 4.46 4.70 4.94 4.79 4.57 4.81 5.05 4.91 4.31 4.93 4.78 4.26 5.18 5.04 4.52 4.38 4.92 4.40 4.63 4.87 4.27 5.27 5.51 4.99 4.77 4.63 5.24 5.60 4.88 5.50 4.98 4.46
(三)参考值范围的估计方法
1、正态分布法 若取95%界限, 双侧: X 1.96S 单侧:若高不正常,则 < X+1.645S 若低不正常,则 > X -1.645S 2、百分位数法 若取95%界限, 双侧: P2.5 ~ P97.5 单侧:若高不正常,则 < P95 若低不正常,则 > P5
-1

+1
+1.96
+2.58
x
-2.58
-1.96
-1
0
+1
+1.96
+2.58
u
4、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分布规律
μ±1σ
μ±1.96σ μ±2.58σ
占正态曲线下面积的 68.27%
占正态曲线下面积的 95.00% 占正态曲线下面积的 99.00%
若n>100,则μ可用 X 代替,σ用 s 代替。
1 ( 1 / 2 )[ X ] f X e , x 2

医学参考值范围

医学参考值范围

医学参考值范围摘要】目的医学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ange)传统上称作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指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免疫及组织代谢产物的含量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

讨论医学参考值范围。

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关于“正常值范围”这一说法,在其意义、推理和观念上都比较模糊,现已很少使用,而改用“参考值范围”。

其确切含义为从选择的参照总体上获得的所有检查结果,用统计方法建立百分位数界限时所得到的区间称为参考值范围。

习惯上是包含95%的参照总体的范围。

【关键词】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医学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ange)传统上称作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指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免疫及组织代谢产物的含量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

由于存在生物一、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医学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ange)传统上称作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指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免疫及组织代谢产物的含量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

由于存在生物个体变异,每个正常人的测量值会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因机体的内外环境变化而改变。

因此同属正常人也不能以某一个测量数据作为标准,而必须确定一个波动范围,如一般以4.0×109/L~10.0×109/L作为成人白细胞数总数的参考值范围。

关于“正常值范围”这一说法,在其意义、推理和观念上都比较模糊,现已很少使用,而改用“参考值范围”。

其确切含义为从选择的参照总体上获得的所有检查结果,用统计方法建立百分位数界限时所得到的区间称为参考值范围。

习惯上是包含95%的参照总体的范围。

使用“参考值范围”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临床实践,着眼于个体,作为划分正常人与异常人的界线;二是基于预防医学实践,着眼于人群,如制订不同性别、年龄的儿童某项发育指标的等级标准,用来评价儿童的发育水平等。

临床参考值范围制定【统计学】

临床参考值范围制定【统计学】
临床参考值范围制定
临床参考值是指“正常”人体和动物的各种生理常数、体液、排泄物中各种 成分含量及人体对各种试验的反应值。广义的医学参考值还包括各类“卫生标 准”。应注意的是,医学参考值的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值,而是许多数象的范围
确定百分位点
统一测定标准
确定参考值范围的单双侧:中位数(2.5%,97.5%分位数)
确定百分位数:95%。
统计学处理:用Excel 表录入所有原始数据,用SPSS 11.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 之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各指标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 等级 相关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国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频率参考值范围
确定对象:HBV 感染人群。
统一测定标准: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46 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17 例健康人群外周 血淋巴细胞亚群数值。FACSCalibur 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BD 公司。外周血淋巴细 胞亚群使用BD 公司Simulset TM IMK-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荧光试剂盒。
确定分组:将HBV 感染人群分为急性乙型肝炎(28 例)、慢性乙型肝炎(1683 例),重型肝炎(74 例)以及肝硬化(1061 例)和年龄划分为5 个年龄段(表达 年龄段时,不含下限而含上限,如1~3 岁表示>1 岁且≤3岁年龄。
确定样本含量:选择2001 年6 月—2009 年12 月在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病生物治 疗研究中心检测的2846 例HBV 感染人群(男2220 例,女626 例)及117例健康体检 人群(男69 例,女48 例),其中99%以上是汉族,统计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亚 群频率。
确定分组
确定参考值范围的单双侧
确定样本含量
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正态分布法和百分位数法。

参考值范围估计

参考值范围估计
医学统计学
Medical Statistics
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68752343
2020/4/2
参考值范围估计
Estimation of Reference Range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2
(二)确定样本含量
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越复杂,变异越大,样 本含量就要大一些;数据变异越小,样本含量可 小一些。 偏态或未知分布比正态分布要求的样本含量 应更大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14
(三)统一测定方法以控制实验测量误差
3.参考值范围用于临床诊断时,只是一个参考标准, 可利用多指标联合诊断提高判断的效率。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34
课堂小结
参考值范围估计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35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30
百分位数法的优缺点

参考范围的确定方法

参考范围的确定方法

参考范围的确定方法1980年美国医学检验杂志(AmJMedTechnol)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参考值(正常范围)”:对实验室工作者的挑战。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没有适当的参考资料,要解释实验室数据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主要来自实验室,应该受到象对待个别病人结果一样的仔细研究。

说明参考资料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确定参考范围是医学科研和卫生工作的重要课题,是医学试验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检验工作者需要掌握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范围有个体参考范围与群体参考范围两种,个体参考范围代表生物个体内变异,而群体参考范围反映生物个体间变异。

群体参考范围可以来源于文献报告,但采用文献报告要慎重,仪器厂商与商品试剂盒提供的参考范围更不可轻易引用。

一般来说,引进一种新方法,应该首先进行小样本量的参考值调查,如果结果与文献或厂家提供的数据相一致,就可以不再调查,否则应做进一步的调查,确定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

下面就确定参考范围的做法和要求、常用统计方法、正态性检验及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一、确定参考范围的通常做法和要求确定参考范围通常的做法是:选定足够数量的“健康”人(参考个体)作为调查的对象,根据实际测定条件进行统一而准确的测定,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在调查中应尽可能注意下列内容:1、参考人群的特点及其选择:性别、年龄、职业、身高、体重、习惯、遗传、种族与地理位置,调查人数及调查对象的征集方法,从集体中排除或包括的指标。

2、取标本时的环境与生理条件:紧张、运动、姿势、饮食(包括酒与饮料)、空腹时间、吸烟、住院或非住院、内分泌及生殖状况(月经、妊娠、口服避孕药)及药物。

3、标本的收集与贮存:动脉血、毛细管血或静脉血,有无用止血带,收集时间、抗凝剂、抽血与分离血浆(清)的间隔时间,标本运输、分析前贮存的温度及时间,冰冻、融化、溶血。

尿的一部分或24小时总量、防腐剂。

4、所用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准确度、精密度,质量控制情况等。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收集:通过对大量健康人群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收集各项指标的数值数据。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3. 排除异常值:排除数据中的异常值,例如极端数值或测量误差引起的异常结果。

4. 确定参考范围: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确定参考值的上下限。

一般来说,参考值范围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确定:
a. 百分位法:根据数据的分布特点,确定某个百分位数作为参考值的上下限。

常见的参考范围选择是95%百分位数,即将数据中排除5%的最高和最低值。

b. 正态分布法: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果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可以使用均值加减两倍标准差的方法确定参考值范围。

5. 验证和修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参考值范围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根据新
的数据和研究结果,有需要时调整参考值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群、地域、年龄和性别可能会有不同的参考值范围。

因此,在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还需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划分。

《医学参考值范围》课件

《医学参考值范围》课件

制定治疗方案
监测治疗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测患者的指标 值是否在医学参考值范围内,医生可 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学参考 值范围,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2
CATALOGUE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确定方法
统计学方法
描述性统计
通过收集大量人群数据,描述某 一指标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从而确定参考值范围。
乙肝两对半检测
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五项指标,用于检测是否感染 乙肝病毒,以及病毒复制情况和传染性等。
04
CATALOGUE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解读与注意事项
如何正确解读医学参考值范围
了解参考值范围的来源
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根据大样本调查和统计学方法得出的,具有参 考意义。
对比不同指标的参考值
不同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可能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指标进行解读。
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
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生理指标可能存在差异,需结合个体情况解 读。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局限性
参考值范围并非绝对标准
01
参考值范围是根据统计学方法得出的,存在一定的波动范围,
不能作为绝对标准。
个体差异影响参考值范围
02
个体生理差异、遗传因素等可能导致参考值范围不适用于某些
个体。
新生儿和老年人参考值需谨慎使用
03
新生儿和老年人由于生理特点,参考值范围可能不完全适用。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更新与完善
关注医学进展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某些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可 能发生变化,需及时更新。
综合多种方法评估
在解读参考值范围时,需结合其他医学检查和临 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医学统计学》医统-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

《医学统计学》医统-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
估计该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计数95%参考值范围。
• 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可按正态分布法处理,因红细胞 计数值过大或过小均为异常,故应估计双侧95%参 考值范围:
X z 0 . 0 5 2 S 4 . 7 8 1 . 9 6 0 . 3 8 4 . 0 4 , 5 . 5 2
即该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计数的95%参考值范围 为4.04×1012/L~5.52×1012/L。
表3-2 某年某地100名正常成年人血铅含量(μg/dl)对数值频数表
对数组段
频数
累计频数
0.6~
4
4
0.7~
2
6
0.8~
5
11
0.9~
9
20
1.0~
12பைடு நூலகம்
32
1.1~
15
47
1.2~
18
65
1.3~
14
79
1.4~
12
91
1.5~
5
96
1.6~
3
99
1.7~1.8
1
100
合计
100

A
36
Medical reference range
P2.5~P97.5 P5
P95
99 X 2.58S X 2.33S X 2.33S P0.5~P99.5 P1 P99
A
33
Medical reference range 例3-3 已知某地140名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计数近似服
从正态分布,X =4.78×1012/L,S =0.38×1012/L,
,求单侧95%上限值: l g 1 ( X 1 . 6 4 S ) l g 1 ( 1 . 2 1 . 6 4 0 . 2 4 0 6 ) 3 9 . 3 1 7 3 (μg/dl)

《医学统计学》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课件

《医学统计学》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课件

《医学统计学》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课件•正态分布概述•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正态分布的图形展示目录•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计算实例•总结与展望CHAPTER正态分布概述正态分布的定义正态分布的基本性质钟形曲线正态分布的均数(期望值)和标准差(波动程度)是两个关键参数。

均数与标准差概率密度函数正态分布的应用CHAPTER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定义计算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定义与计算正态分布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概率分布,它描述了许多医学指标的分布特征。

正态分布的曲线呈钟形,中间高,两侧低,左右对称。

在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中,正态分布被用来确定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指标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则认为其医学参考值范围是合理的。

正态分布在医学参考值范围中的应用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解读与使用解读医学参考值范围是一个重要的临床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某一指标是否正常。

同时,它也提供了对临床实验结果的解读和比较的基础。

使用在使用医学参考值范围时,医生应注意其局限性,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等人群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参考值范围。

CHAPTER正态分布的图形展示正态分布的直方图直方图显示了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正态分布的形状和特征。

直方图中的横轴表示变量值,纵轴表示在该变量值下的概率密度。

正态分布的直方图呈现出钟形曲线,左右对称,最高点出现在均值处,且在均值附近概率密度较大。

箱线图由箱子、中线、耳朵等组成,其中箱子代表四分位数范围,中线代表均值,耳朵代表标准差。

箱子的高度表示数据的相对波动程度,箱子越窄表示数据越集中。

箱线图展示了正态分布的四分位数和异常值,可以直观地判断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合正态分布。

QQ图中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数据的累计概率和标准化的变量值。

如果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那么QQ图上的点应该大致沿着参考线(45度直线)分布。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确定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确定
医学参考值(reference value):是指包括绝大多数
正常人的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产物等各种生理及生化 指标常故采用医学参考值数,也称正常值。
通常用的医学参考值范围有90%、95%、99%等,最
常用的为95%。 95%医学参考值范围仅仅是告诉我们某特定人群中,
95%的个体该指标测定值在此范围内,并不能说明凡在
清总胆固醇大于5.72mmol/L的正常成年男子约占其总体的18.14%。
例2.某地200例正常成人血铅含量的频数分布如下表。
(1)简述该资料的分布特征。
表 某地200例正常成人血铅含量(μmol/L)的频数分布Fra bibliotek血铅含量
0.00~ 0.24~ 0.48~ 0.72~ 0.96~ 1.20~ 1.44~ 1.68~ 1.92~ 2.16~ 2.40~ 2.64~
(200 0.95 188) P95 1.68 0.24 1.80(μmol/L) 4
频数
7 49 45 32 28 13 14 4 4 1 2 1
累积频数
7 56 101 133 161 174 188 192 196 197 199 200
从表可以看出,血铅含量较低 组段的频数明显高于较高组段, 分布不对称。同正态分布相比, 其分布高峰向血铅含量较低方 向偏移,长尾向血铅含量较高 组段延伸,数据为正偏态分布。

(2)若资料近似呈对数正态分布,试用百分位数法 估计该地正常成人血铅值的95%参考值范围。
因为正常人血铅含量越低越好,所以应计算单侧95%参考值范围。
百分位数法:第95%百分位数位于1.68~组段,组距为0.24,频数
为4,该组段以前的累积频数为188,故:
即该地正常成人血铅值的95%参考值范围为小于1.80 μmol/L

置信区间和医学参考值范围

置信区间和医学参考值范围

置信区间和医学参考值范围置信区间和医学参考值范围是统计学和医学中常用的概念,用于描述数据的可信度和正常范围。

在医学领域中,置信区间和参考值范围的确定对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置信区间和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置信区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1置信区间的概念置信区间是指在给定置信水平下,对总体参数的一个区间估计。

置信水平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例如95%置信区间,意味着在多次抽样中有95%的抽样结果会落在该区间内。

1.2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计算置信区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假设总体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统计分布的性质进行计算。

例如,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可以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计算置信区间。

(2)当总体分布未知或近似未知时,可以利用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进行计算。

常见的方法有t分布法和Bootstrap法。

1.3 t分布法计算置信区间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但标准差未知时,可以使用t分布法计算置信区间。

计算步骤如下:(1)收集样本数据,并计算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

(2)根据置信水平和样本容量,在t分布表中查找对应的临界值(t值)。

(3)利用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样本容量和临界值计算置信区间的上限和下限。

1.4 Bootstrap法计算置信区间Bootstrap法是一种基于重复抽样的方法,可以用于计算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计算步骤如下:(1)从原始样本中有放回地抽取若干个样本,形成重复抽样样本。

(2)计算每个重复抽样样本的参数估计值。

(3)根据所有重复抽样样本的参数估计值,计算置信区间的上限和下限。

二、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1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指在某一人群中正常个体特定指标的范围。

该范围通常由一组统计数据表示。

2.2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计算方法计算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经验法:利用医学经验和临床实践,根据对大量健康人群的观察和研究,确定正常参考值范围。

医学参考值浅谈

医学参考值浅谈

医学参考值范围亦称医学正常值范 围。它是指所谓“正常人”的解剖、 生理、生化等指标的波动范围。

制定正常值范围时,首先要确定一 批样本含量足够大的“正常人”, 所谓“正常人”不是指“健康人”, 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 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
正态分布
某些医学现象,如同质群体的身高、红细胞数、血红 蛋白量,以及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呈现为正态或近似 正态分布 有些指标(变量)虽服从偏态分布,但经数据转换后 的新变量可服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可按正态分布 规律处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 数。 均数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也称均方差(mean square error),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 它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 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
一、概念和意义
1. 医学参考值的概念:
医学参考值又称临床参考值或正常值,是指“正常”人体和动物的各种生理常数、体液、排泄物中各种成分含量及人体对各种试验的反应值。

广义的医学参考值还包括各类“卫生标准”。

应注意的是,医学参考值的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值,而是许多数值的集合或全体,即是一个范围。

2.医学参考值的作用及意义:
(1)用以区分“正常”和“异常”个体,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2)可用以反映不同时间、地区人群某项指标的生理变迁。

二、制定参考值范围的基本步骤
1. 确定“正常人”对象的范围:即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未患被研究疾病的个体。

2. 统一测定标准:即检验用的试剂批号、仪器、人员、条件等应相同。

3. 确定分组:一般需用年龄、性别等对“正常人”对象进行分组,分组特征也可根据检验判断。

4. 样本含量确定:一般来讲,正态分布资料所需的样本含量应在100以上,偏态或未知分布时样本含量应更大。

5. 确定参考值范围的单双侧:一般生理物质指标多为双侧、毒物指标则多为单侧。

6. 确定百分位点:一般取95%或99%。

三、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
(1)正态分布法:
据正态分布原理,一定可信度(如95%)下的正常值范围,双侧为:均数
±u0.05*S;单侧上限为:均数+u0.05*S,单侧下限为:均数-u0.05*S。

(2)百分位数法:
对于偏态分布或未知分布的资料,正常值范围的确定常用百分位数法,如95%可信度下的正常值范围双侧为P2.5--P97.5,单侧上限为P95,单侧下限为
P5。

四、制定参考值范围时的注意事项
1. 应注意参考值范围是基于一定可信度而建立的的,即它最多仅能包含95%或99%的“正常”个体;
2. 临床应用中采用多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判断的效率;
3. 观察值的正常值范围要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相区别。

五、质量控制
此外,工业生产、实验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也是基于上述原理提出的,即根据质量指标多数服从正态分布的性质,用均数加减2倍标准差(约包含95%的个体观察值)作为上、下警戒值,均数加减3倍标准差(约包含99.73%的个体观察值)作为上、下控制值,若质量指标超出上、下警戒值,则发出警报,若超出上、下控制值,则停止生产或实验过程。

当质量指标本身为非正态时,可通过变量变换后再用上法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