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长期发热允许温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设备的允许温度要考虑到它的最薄弱环节;
短路最高允许温度通常用来校验设备的热稳定性。
导体接触部分性能变坏
发热使导体接触面氧化,生成氧化层薄膜,接触 电阻增大,增大的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成倍增长;
使弹簧的弹力元件退火,压力降低,接触电阻增加;
可能导致局部过热火灾。
接 触 电 阻
产生接触电阻的原因:
1、 切面(接触面)表面的凹凸不平,金 属实际接触面积减小,使电流线在接触面 附近发生严重收缩现象; 2、 接触面在空气中可能迅速形成一层薄 膜附着于表面,使电阻增大。
接触电阻的组成
接触电阻RJ由两部分组成: (1)收 缩 电 阻——RS;
(2)表面膜电阻 ——Rb;
RJ= RS+Rb
接触的类型
电阻损耗
交流电阻: R l
输电线或电磁线圈
的导体本身及连接处都
S
电阻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有电阻存在,当电流流
过时,就会电阻损耗,
0 (1 2
)
0 —— 0 C 时的电阻系数;
当
将电能转变为热能。
P=Kfj
I2R
0 (1 )
100 C
固定接触:用紧固件压紧的电接触。工作过 程中无相对运动。
可分接触:在工作中可以分开的接触,又称 触头。
滑动及滚动接触:在工作中,触头间可以互 相滑动或滚动,但不能分断电路。
收 缩 电 阻
整个接触面的收缩电阻为:
各个接触点收缩电阻的并联值;
RS
HB
2 nF
特点:
取决于金属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质。其对电接触 的破坏性取决于膜的厚度和膜的性质(薄的膜在大 压力下易碎,有些膜又可在高温下分解)。
有机膜:
从绝缘材料中析出的有机蒸气,在金属触头表面形成一 层粉状的不导电的有机聚合物薄膜,称之为有机膜。
特点:
其绝缘性能好,绝缘电阻大,击穿电压比无机膜大很多。
Kfj——附加损耗系数,考虑交变电流集肤效 应和邻近效应的影响;
集肤效应
邻近效应
集肤效应
当交变电流流过导线时,导线周围变 化的磁场也要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从
而使沿导线截面的电流分布不均匀。尤其
当频率较高时,此电流几乎是在导线表面 附近的一薄层中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集肤 效应现象。
邻近效应
相邻导线流过高频电流时,由于电磁作用使电 流偏向导线一侧分布的特性,称为邻近效应。 若两根导线流过的电流方向相反,则相邻近的 一侧电流密度比较大; 若两根导线流过的电流方向相同,则相邻的一 侧电流密度较小,相反的一侧电流密度较大。
磁滞损耗
基本磁滞回线
铁磁质物质内 的磁感强度
Br—— 剩余磁感应强度; HC—— 矫顽力
这种B的变化滞 后于H变化的现象 称为磁滞现象。
外磁场强度
涡流损耗
减小涡流的方法
铁 损
交变磁通在铁心中产生的磁滞损耗和涡 流损耗的和称为铁磁损耗,简称为铁损。
介质损耗
电 介 质—— 电气绝缘材料;
介质损耗—— 交流电场中的电介质特性;
电气发热与 计算
主讲人:陈磊
主要内容
发热对载流导体的影响;
导体的长时发热与散热; 导体短时发热与散热;
第一节 发热对载流导体的影响
一.载流导体运行中的工作状态 二.载流导体工作中的损耗
1. 2.
电阻损耗
磁滞、涡流损耗
3.
介质损耗
三.发热对导体和电气的不良影响
1. 机械强度下降
2. 绝缘性能降低 3. 导体接触部分性能变坏
F
155
H
180
C
以合适的树脂(如热稳定性特别优良的硅有机树脂)粘合或浸 >180 渍涂覆后的云母、玻璃纤维等,以及未经浸渍处理的云母、陶 瓷、石英等材料或其混合物所组成的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寿命期
最高允许温度
最高允许温度: 是用一定方法测定的电器元件的最热温度,在此温度下, 整个电器能保持连续工作; 允许温度小于耐热温度; 分为正常最高允许温度和短路最高允许温度,后者较高;
绝缘的耐热温度
绝缘材料的耐热温度:
该类材料所能承受而不致引起其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和热性能降低的最高工作温度,也称 极限温度。 按我国标准将绝缘材料按耐热温度分为七 级,在该温度下能工作20000h而不致损坏。
各级绝缘材料的耐热温度
等级 Y A E B 耐热 温度 90 105 120 130 相应的材料
膜电阻的类型
尘埃膜: 指飞扬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由于静电
的吸引力而覆盖在接触表面形成的膜电阻。
特点: 在外力作用下,易脱落,具有随机性。
吸附膜:
指气体分子或水分子在接触表面的吸附层。
特点:
只有几个分子层厚,高压强时,可降低到 1~2 个分子层,但无法完全消除。 该膜靠隧道效应导电。
无机膜:
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触头,在化学腐蚀的作用 下,表面形成各种金属化合物的薄膜(如氧化膜, 与H2S反应生成硫化膜)。
未浸渍过的棉纱、丝及电工绝缘纸等材料或组合物所组成的绝 缘结构
浸渍过的Y及绝缘结构材料 合成的有机薄膜、合而成的有机瓷器等材料或其组合物组成的 绝缘结构 以合适的树脂粘合或浸渍涂覆后的云母、玻璃纤维、石棉等。 以合适的树脂粘合或浸渍涂覆后的云母、玻璃纤维、石棉等, 以及其他无机材料,合适的有机材料或其组合物所组成的绝缘 结构 硅有机漆,云母、玻璃纤维、石棉等用硅有机树脂粘合材料以 及一切经过实验能用在此温度范围内的各种材料
F
——与材料形变情况有关的量;
HB ——材料的布氏硬度,N/m3;
——加于二导体的机械压力,N; ——接触点的数目。
n
膜电阻
在电接触的接触面上,由于污染覆盖着一层导 电性很差的物质,由此而形成的接触电阻称为膜电 阻。
膜电阻的影响:
1. 2. 3.
使接触电阻值增大; 接触严重不稳定; 破坏电接触的正常导电。
破坏膜的方法主要是:
(1)利用机械力作用将膜压碎; (2)使用高温迫使膜分解或融化;
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
接触形式:
按接触外形的几何形状不同,可分为三类:点
电导损耗+极化损耗; 电导损耗—— 由泄漏电流形成; 极化损耗—— 电介质中的带电粒子由于不 断、反复的极化消耗的电能所
转化成的热能。
金属材料机械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120
80
40
0
200
Biblioteka Baidu
400
600
C
铜
1、连续发热 2、短时发热
绝缘性能降低
绝缘材料的耐热温度; 绝缘材料的寿命周期; 绝缘材料的允许温度;